交融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6:04: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交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服装表演视听效果交融与营造

服装表演是涉及服装设计、舞蹈表演、音乐鉴赏、舞台设计、灯光效果、影视艺术、文学艺术等多种领域的综合艺术。作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传播者,服装表演艺术本身也存在着一个传播问题。一般而言,在服装品牌的现场,亲临服装表演现场的观众毕竟只能是行业的少数人,传统的T台表演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大众的渴望与需求。所幸的是,现代传播技术不但和现代服装表演艺术同时发展起来,而且发展更迅速、更普及。通过电视节目或网络视频画面,观看优秀设计师的服装表演和流行趋势的,欣赏和享受服装表演艺术的魅力,已经成为服装表演艺术最为常态的传播形式。接下来的问题是,新的传播形式势必对传统的表现形式提出新的要求。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现场观看服装表演,观众眼睛犹如摄像机的镜头,视觉画面是有选择的,观众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进行调整,观看最能满足自己审美要求的那一部分。而现在,面对电视或网络视频,显示屏幕的局限又限制了观众视觉的选择。在表演现场,只要整体的气氛和局部的精彩就可以了。但到了显示屏上,人们会发现,这里是没有“局部”,这里只能是一个“整体”——一个完美的整体,一个有着完美视听交融效果的整体。

一、服装表演艺术创作的审美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化,服装表演诞生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艺术活动。它是一个区别于严肃的歌剧表演、严谨的戏曲表演以及其它表演的艺术品种,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前沿性、市场性、大众性、娱乐性、时尚性。前沿性是服装表演艺术的根本所在,他既有创新的特征又具备时尚的潜质。毫无疑问,服装表演艺术是引领时尚的前沿审美活动。但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服装表演艺术通常不是让人们欣赏已经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的审美观念的,而是向人们展示一种新鲜的、尚未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审美,具有超前的特性。标新立异,应该是一名设计师和服装表演编导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质。市场性似乎应该永远是一名艺术家最为痛恨和努力要摆脱的。但恐怕服装表演艺术是个例外,因为服装表演艺术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服装在模特表演的过程中不但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还推动着服装市场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商业利润,服装表演艺术也得以深入发展并成为了永远的朝阳产业。所谓大众性即是蕴含于服装表演之中的一种先天的“通俗的意识”。服装表演一般是以商场促销和服装品牌促销的表演形式呈现,目的是为了刺激并引导大众的消费。服装表演的大众化立场使服装表演真正关心大众作为个体的自身,服装表演的大众化特征决定了其主题主要反映来自大众切身的审美特征和着装状态。所谓娱乐性是指包含在服装表演之中的强调其观赏性或是强调其文化性和审美性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取悦欣赏者的手段。娱乐性意味着服装表演的主题可以是多样性的,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展示内容。另一方面,服装表演的娱乐性还体现在观众的审美趣味方面。这种表演的目的除了愉悦欣赏者,还可以是强调文化性和审美性,这就脱离了大众口味的层面,上升到体现审美趣味的更高层面。不过尽管如此,我们的服装表演艺术的编导们也千万要记住:永远不要把我们的服装表演艺术弄成一个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所谓的“严肃”艺术。时尚性是指服装表演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被人们所追逐的新颖和别具一格的“前卫”意识。时尚性要求服装表演必须借助于夸张或超越的表演方式来适应和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必须能够借助于浓艳或夸张的化妆,创意性强的服装、多变的灯光、专业的音响甚至舞蹈表演等手段来创造独特的视听氛围以及其它可能使观众获得的感官刺激,运用这些展示手段来表现不曾表现过的令人赏心悦目而又兴奋的表演内容。所以,从服装表演的审美取向来看,我们对服装表演的艺术审美应以人体美为基本原则,从服装表演的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功能方面对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服装色彩、服装面料、服装结构)进行审视。总的说来,服装表演作为表演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艺术风格、美学意义、审美价值要体现大众性、娱乐性和时尚性。在这中间,无论表演的形式和状态如何的变化,如何的丰富,如何的时髦以及如何的标新立异,皆要体现服装表演的审美实质,因此,服装表演的审美追求即是视觉和谐与听觉和谐的完美统一。

二、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觉和谐的要求与手段

近年来,国际知名内衣品牌的服装表演活动——“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成为国际时尚界关注的焦点和效仿的大事件,由众多著名模特来展示内衣华贵性感的主题服装表演活动,其经典震撼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国内服装表演编导去学习和借鉴。首先,“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舞台设计是根据服装表演的主题配合灯光、音乐与编排方式体现编导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示顶级内衣的整体形象,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构成模特与观众的距离和接触关系的空间条件。“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舞台设计往往打破常规,尽量使模特走台进行穿插表演时有较大的表演空间,使其自然地进行表演。最大特点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没有演出的隔绝感,更加生活、随意、自然化。其次,舞台背景和标题的处理与表演主题、格调一致,处理手法大多比较单纯。而舞台色彩使用纯净的素色,突出服装作品,背景板的处理多采用与服装主题相协调的LED高清投影技术,还有舞台机械的处理,如旋转的背景板和升降的舞台等,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背景上最醒目的是品牌标识和服装表演的标题,在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的同时,也让这种神秘的气氛融为一体。另外,服装表演灯光效果的设计也是达成视觉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手段。从整体表演效果而言,灯光的作用是为突出服装的肌理感、层次感和造型感,表现模特的容貌和修长优美的线条,改变空间大小,构成空间隔断,形成独特的舞台风格和艺术氛围。高规格或电视播出艺术类时装表演和一些大型的服装会上,优秀的灯光设计能够营造独特的艺术气氛,完美地表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艺术创造力,构造情调,渲染主题。所以,服装表演编导平时需要多积累舞台设计和灯光设计的知识与技巧,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服装表演作品,以便在表演编排时达到更为完美的效果。

三、服装表演艺术活动听觉和谐的要求与手段

查看全文

碰撞与交融的研究论文

摘要: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把钢琴和二胡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西方音乐的碰撞和交融,使它的艺术定位达到空前的高度。研究和发展民族器乐与钢琴以及世界音乐的结合对创造我国的新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碰撞;交融;《二泉映月》;艺术定位

自幼习琴,一路沿着拜尔、巴赫、车尔尼……走过来,听的、唱的、弹的、想的全是欧洲大师们的音乐,已经习惯用欧洲音乐审美标准去衡量音乐水平的高低,曾经一度小瞧过自己本民族的器乐作品,也包括中国钢琴作品。随着高等师范钢琴教学的不断深入,使用中国钢琴曲的机率大幅度增加,在接触了大量优秀中国钢琴作品的同时也使自己对其渐渐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近几年,在“欧洲音乐中心”、“后殖民文化现象”的批评声中,高师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高师钢琴的出路。

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曾说过:“中国的音乐教育,无论专业音乐院校,还是中、小学以及业余音乐教育,都应把中国自己的音乐放在重要而恰当的位置上,让孩子们自习乐之初就开始接触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而对中国音乐有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而且还要有美好的感受。……中国钢琴曲末得到应有的重视。……推广普及中国音乐,应该是每个音乐教师(包括钢琴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1]

钢琴家鲍蕙荞老师也讲到:“本民族演奏家不去演绎自己民族的作品,其它民族的演奏家也很难做得那么好。……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才会理解这些作品,尽管这些作品还在一个发展阶段,但你一定要用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去理解,去把它们推出来。”[2]

在我所学习和弹奏过的中国钢琴作品里,也不乏有让人回味、印象深刻之作,储望华先生改编的《二泉映月》,便是其中之一。乐曲所具备鲜明的民族特点、流畅优美的旋律以及深沉压抑的气韵都让人百听不厌,越听越喜欢。笔者认为通过对该乐曲进一步的分析解读,并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作为一个演奏者在加深中国钢琴文献风格的理解,掌握其特殊弹奏技巧并展示民族精华内涵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做到的重要步骤。

查看全文

体育舞蹈与民族舞蹈的交融与碰撞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体育运动,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被民众所喜爱。但在我国体育舞蹈虽然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体育舞蹈,但体育舞蹈毕竟是舶来品,那么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与我国的民族舞蹈必然存在着一些交融和碰撞。这种碰撞主要反应在体育舞蹈对我国民族舞蹈的冲击,致使民族舞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一味地追求国际化或国家标准。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的交融与碰撞关系,那么最佳的途径便是实现体育舞蹈真正的东方化。

关键词:体育舞蹈;民族舞蹈;交融;碰撞

体育舞蹈自20世纪下半叶由西方国家传到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体育舞蹈在我国已经成为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之所以能够在我国获得生存并发展,与运动本身的特点和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体育运动是一项健身效果较好的运动项目。许多研究表明,长期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可有效的提高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同时还能起到较好的减肥效果[1-3]。体育舞蹈较好的健身功能使得其成为了学生群体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对于女性同学,体育舞蹈更是备受青睐。其次,体育舞蹈属于一种高雅的运动,体育舞蹈练习者在运动时的着装、装扮以及运动时背景音乐的熏陶对提高运动者的品味、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此外体育舞蹈还是一种非常好的交际方式,在体育舞蹈练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因相同的爱好和兴趣而成为朋友。虽然体育舞蹈有着诸多优点,但如同乒乓球、篮球等运动一般都属于舶来品,若想体育舞蹈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实现体育舞蹈东方化,而实现体育舞蹈东方化首先就要处理好与本土舞蹈的交融与碰撞。

1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的交融

体育舞蹈产生于西方国家,带有浓烈的西方色彩,集中反应了西方国家在体育领域的一种情怀和选择。作为体育运动中一种高雅的运动,体育舞蹈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有体育舞蹈良好的健身功能、交际功能,同时体育舞蹈还能培养练习者勇敢、开朗的精神面貌,而这也是体育舞蹈能够被我国广大民众所接受的较为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都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或专项,并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反应本民族民众习俗、文化的肢体运动,以一种抽象的艺术动作来展现民族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日常习俗、历史背景等因素有关,充分显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体育舞蹈与我国的民族舞蹈在起源上、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二者都属于舞蹈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艺术。虽然二者所反映的体育意识、体育思想有所不同,但二者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肢体进行了塑造。从这一点而言,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舞蹈运动。体育舞蹈自从20世纪传到我国以后,经过我国体育工作者智慧的加工,如今体育舞蹈已经不再单单是西方国家的体育舞蹈,而是逐渐演变和发展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运动,即实现了体育舞蹈的中国化。体育舞蹈的中国化不仅使体育舞蹈深深的扎根于我国,且赋予了它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世间万物都遵循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生物遵循这种法则,那么作为非物质的文化同样遵循这样的一个法则。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同样遵循着这样的一个法则。在当下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不同的运动,而人民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则主要是基于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如健身性、娱乐性以及趣味性。如果某一项体育运动缺乏趣味性或健身性,那么肯定不能为大众所接受,而逐渐被淘汰。体育舞蹈在我国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群体所接受,那么就是源于体育舞蹈具备了以上特点。

2体育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的碰撞

查看全文

光与室内设计的完美交融论文

摘要:光使建筑的实存成为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弱发生了变化,建筑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人们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形和影中感受光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正如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所说:“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变化,反映着光与建筑的完美交融。

关键字:光室内设计

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光显示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激发了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对夜景照明创作的冲动。光是人居环境的要素,为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创造光明、舒适、绚丽。创造优美的光环境是建筑师、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光使建筑的实存成为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弱发生了变化,建筑的形象也随之改变。人们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形和影中感受光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正如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所说:“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光影变化,反映着光与建筑的完美交融。

记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过SOHO概念的例子,撇开功能不讲,自然光在其设计中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它是一种人造环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通过小区内小环境,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由建筑围合的环境景观充当了阳光、雨水和风等自然要素的代言人,并成为居民生活体验的一部分。这里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可观赏树木的庭院,而是会有一种触动更深层情感的场所。在这样一个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中,人在精神上达到了至高的享受。通过树种、树形的精心挑选和搭配,绿化、水景的合理布局,铺地、设施的巧妙安排等等,都可以在环境景观中体现到“阳光感”无处不在。另外在这个人造自然中,尽量创造出让人能感受阳光,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正如有些小区中设计的“阳光会所”、“阳光曲廊”等诸如此类的小品景观,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一、光是建筑艺术的灵魂

查看全文

多元文化交融下小学音乐教育策略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我们只有增强文明互鉴,才能从多元文化中获得有益启示,并将这些启示转化为行为、思想、心理、技能等方面良性发展的动能。音乐是艺术文化交融的载体,小学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引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责任。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提升音乐教育水平,是音乐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为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客观性原则;文明互鉴

多元文化交融主要是指因历史背景、人文传统、自然环境、政治等因素形成的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碰撞、融合的现象,多元文化交融具有持续性特点,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还可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学生积极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对于教师来说,多元文化交融可以使教师统筹利用更多人文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存在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并未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资源。基于此,为了使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更好,探析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尤为重要。

一、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要点

(一)根据教材选用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从人文历史、自然风情、经济、政治等角度切入,根据教材需要合理选用多元文化资源,将多元文化交融视为导出音乐知识的一大渠道,使音乐教育更具逻辑性与拓展性,为高效育人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老师最理解我》的教学时,可将“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老师”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筛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老师上课的图片,指引学生猜一猜这些老师来自哪些国家或民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会从老师的服装、肤色、教室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大胆猜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播放本曲,引领学生在乐曲声中想象图片中的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景,使乐曲更具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给不同国家及民族的老师送上祝福,而后将这些祝福编进歌曲唱出来,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启发学生创新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及创作能力。

查看全文

多元文化交融及小学音乐教育模式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我们只有增强文明互鉴,才能从多元文化中获得有益启示,并将这些启示转化为行为、思想、心理、技能等方面良性发展的动能。音乐是艺术文化交融的载体,小学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引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责任。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提升音乐教育水平,是音乐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为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客观性原则;文明互鉴

多元文化交融主要是指因历史背景、人文传统、自然环境、政治等因素形成的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碰撞、融合的现象,多元文化交融具有持续性特点,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还可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学生积极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对于教师来说,多元文化交融可以使教师统筹利用更多人文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存在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并未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资源。基于此,为了使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更好,探析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尤为重要。

一、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要点

(一)根据教材选用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从人文历史、自然风情、经济、政治等角度切入,根据教材需要合理选用多元文化资源,将多元文化交融视为导出音乐知识的一大渠道,使音乐教育更具逻辑性与拓展性,为高效育人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老师最理解我》的教学时,可将“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老师”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筛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老师上课的图片,指引学生猜一猜这些老师来自哪些国家或民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会从老师的服装、肤色、教室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大胆猜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播放本曲,引领学生在乐曲声中想象图片中的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景,使乐曲更具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给不同国家及民族的老师送上祝福,而后将这些祝福编进歌曲唱出来,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启发学生创新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及创作能力。

查看全文

传播学下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交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看来,交往体现了人类总体活动的关系性。这个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相对应的物质交往;一是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尤其是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互动理论有着紧密相关性。互动是人类传播的本质特征,没有互动,就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这为我们从传播学视阈研究新疆高校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出发点。

一、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共通意义空间

人类通过象征性社会互动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社会互动的过程就是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就是彼此意义分享和交换的过程,也是相互达成共识的过程。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要“达到意义交换,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意义空间的存在。”①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互动传播得以成立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招来误解”②;二是“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③。由于受到语言、文字、地域等多样化条件限制,每个个体或者民族的意义空间不会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共通意义空间(如下图所示)的存在,使得个体或者每个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可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国近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寻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史。在寻求民族解放和独立过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向自觉的转变。但是,作为民族实体,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过程。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④经过几千年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各民族单位的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拓展,逐步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对汉字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解、掌握和使用。中华民族家园“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北到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形成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⑤,就是这块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的物理空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经济、政治等往来需要促使了先秦各民族之间文字符号借用和兼用现象出现。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从秦汉到明清各民族语言符号互学已经成为一种实际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汉语言间的影响已从词汇层面扩展到语音、语法层面”。⑥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语言符号相互借用是非常普遍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⑦汉字符号以其独特优势被各民族所共同理解、掌握和使用。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作为中国56个民族共同财富的汉字符号“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⑧在共通意义空间建构方面,文字符号的统一是各民族得以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其次,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相伴而生,又与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空间紧密相连。中华民族所依托的生存空间西部是帕米尔高原、西南是青藏高原、北面是广漠、东南是大海。这样的生存空间使得中华民族很难受到外部影响,在“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⑩内自成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单元南北和东西跨度较大,造就了农业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狩猎文化等多元区域性文化。中国各民族在相对独立而内部自成体系的生存空间里就可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共通意义空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经验分享的结果,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第三,统一的文字符号与共享的社会经验和交融的中华文化之间互为因果。文字符号不仅承载文化,更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共同生活的家园里,有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文字符号,还使用其他民族文字符号。汉族主要使用汉字符号,有时也会使用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同时,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借用彼此文字符号,从而促进了文字符号的统一。文字符号统一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生活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也是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所决定的,更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所决定的。

二、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建构互动空间

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由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宗教信仰等因素,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存在高度集中现象。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人口的分布格局为“以天山为界,南疆以维吾尔族聚居为主,北疆以汉族聚居为主;哈萨克族主要聚居于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的边境县市”。􀃊􀁉􀁓根据杨振等学者对2000~2010年新疆人口分布调查,维吾尔族人口高度集中于南疆三地州的县域,哈萨克族人口高度集中在新疆北部。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连片;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则是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与北疆西部地区高度集中,汉族人口与回族人口集中程度低于维吾尔族人口和哈萨克族人口分布,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状态,分散分布较为明显。􀃊􀁉􀁔新疆各民族这种集中现象导致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隔离,进而导致文化空间隔离、心理空间隔离,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种空间隔离容易造成信息闭塞,从而被疆内外暴恐分子利用。疆内外恐怖分子利用暴恐活动和歪曲社会事件造成各民族之间的心理隔离、社会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的隔离不利于共通意义空间的建构,不利于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建构互动空间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2014年,提出通过“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为新疆各民族群众创造你来我往,我来你往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共享的社会条件。生活在共同社区的各民族群众可以协同做事,相互学习,共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实现共同分享新疆稳定团结的幸福生活和“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实施民汉合校、民汉合班、民汉合宿等形式,让各族青少年从小到大都一起玩、一起学、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通过建构互动空间,实现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

三、交往交流交融的目的

查看全文

管理学课程“知行思交融”模式分析

摘要:“知”即学习,“行”即实践,“思”即反思。“知行思交融”模式是一种遵循学习规律的模式。为此,就管理学课程中“知行思交融”模式的设计、应用及效果做了阐述,并从教师角度提出“知行思交融”执行中要关注“行”的方案设计、“行”的过程监控、“行”的结果鼓励。

关键词:“知行思交融”模式;管理学;课堂参与

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切入点。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基础理论课程,与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往往开设在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无任何先导课程的知识导入,无相应的学习情境植入。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值,教学模式则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模式养成。思维方式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不仅强调学生知道,更强调知识的内化,因此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1“知行思交融”教学模式

管理学课程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传到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过程,这过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将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真实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反思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激励学生获取更多解决问题办法,这种“知行思交融”良性循环模式将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知”即学习,“行”即实践,“思”即反思。知行思交融模式(见图1)是一种遵循学习规律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1)必要的基本知识是“行”的起步,此步骤可以通过教师传授或学生自习完成。(2)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应用。当学习者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时,他会感觉无从下手,这也会激励过程一。(3)有学有用之后,加深了对初始所学理解的同时,就可以展开“思”了。“思”不仅仅意指思考,更有反思、内省之意,是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4)不断的“行和思”,能够回头强化对“知”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的“行”,能够慢慢在实践中应用所学,能够把自己之前多年所见所闻、所言所行而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再次融化和提炼。(5)不断的“知行思悟”的反复螺旋上升过程,逐步会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并趋于稳定。

2“知行思交融”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查看全文

历史经验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启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地区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毕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宣传教育的舆论导向,以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交往交流创造了积极的条件。(1)通过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培养和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扫除思想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毕节地区阶级斗争复杂、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群众思想落后,许多汉族干部大民族主义思想严重,没有认识到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民族政策意识淡薄,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工作简单粗暴,不信任和歧视少数民族干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和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不少负面影响。[1]后来通过长期不断的民族政策教育,各级机关干部逐步提高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党的民族政策才逐渐深入人心,各级政府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民族工作才有了保障。(2)通过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平等交往交流创造政治条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上级的安排,相继成立了1个民族自治县和许多民族乡,其中1965年全专区设有民族乡60个,1984年有167个,1992年撤区并乡后,全市共设77个民族乡。开启了各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新时代,为民族平等交往交流提供了制度保障。[2]400-405(3)通过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为民族交往交流奠定物质基础。经济是基础,实现民族平等光有政治地位是不够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缩小收入差距才是关键。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重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问题,着力改善和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条件和经济水平。比如从1980至1990年,毕节地区共组织经费5890.40万元,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1980—1998年,毕节市共投放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费617.3万元。加上国家和省的投入,毕节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畜牧业、林业、住房、交通等各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举措进一步缩小了民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7-8(4)通过教育投入,提高和改善人民文化素质,为民族交往交流扫除文化障碍。据统计,毕节地区1980—1998年用于民族教育的经费共3291.47万元(含科研补助费、智力支边费),占民族经费总投放额的32.22%;1992—1998年项目单位自筹和其他单位投放给民族教育的金额达1339.7万元。这些民族教育经费除了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外,大量用于民族师资培训、开办民族学校、各类民族班以及为学生的书本费、学杂费、生活费提供补助等。1977—1998年,全地区共录取普通高等院校大专生2.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575人,占全地区录取大学生总数的25.57%;录取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学生4.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2万人,占录取总数的25.89%;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比例基本接近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加上2000年后“两基”、“普实”的全面实施,毕节各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大大缩小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差距,逐步消除了民族间文化上的歧视,为民族交往交流扫除文化障碍。[2]8-9(5)通过加大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各民族医疗卫生条件,为提高各民族健康水平创造条件。长期以来,国家除每年拨给医疗卫生事业费外,还另外拨给部分医疗卫生事业补助费,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比如20世纪50年代,国家每年都拨给民族地区医药补助费,为少数民族免费看病;60年代,国家每年拨一笔专项经费补助民族地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为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免费治疗;1980—1998年,全地区共投放民族医疗卫生费385.45万元。1988年底,全地区已有民族医疗机构308个,1992年又新建民族乡卫生院111所,到了21世纪,毕节市各级医疗体系基本建成,医疗保险惠及千家万户,毕节各族人民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9(6)通过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投放在毕节地区民族文化方面的民族经费就达831.83万元,占民族经费总投放额的8.14%。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建设文化站、电影院、电视差转台、地面卫星接收站、广播站等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民族乡镇还成立文艺宣传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地区和县还成立民族文化机构,组织人力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和古籍文献,共出版民间文学80本(2.25万册),出版民族画册3000余册,翻译出版民族古籍几十部、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若干;财政支持和举办“火把节”、“跳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举办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展演,收集民族文物,成立“奢香博物馆”,各县组建民族歌舞团等。[2]8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但传承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7)培育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让他们在民族地区管理民族事务和带领人民群众搞建设,发挥其在党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毕节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把培育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本地区落实民族政策、坚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和渠道招收、录用和培训少数民族干部。比如在毕节师范学校开办民族班,往黔南民族干部管理学校输送少数民族学生,短短几十年,毕节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1993年全地区少数民族干部达1.46万人,占全地区干部比例20%。这些由共产党培养的干部,充分利用民族身份优势,注意结合本民族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不仅为毕节市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为维护民族团结,解决民族内部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10(8)通过统一战线,发挥多党合作的优势,集中力量在一个民族贫困地方开展智力扶贫。1988年,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以智力支持为主要内容和特点,以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一种开发扶贫模式在毕节诞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先河。20多年来,为了毕节试验区扶贫攻坚,各党派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新时期毕节试验区民族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1)经过建国几十年党的民族政策的执行,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少数民族也纷纷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务工就业,加大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加上人口双向流动,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已成常态,民族共性逐步增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势良好。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3]对于毕节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8%的民族聚居区,由于少数民族多处边远偏僻山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上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存在差异,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城乡差异、贫富差异也十分突出。因此,维护民族团结、加大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仍然是毕节市今后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2)受地理条件和工业基础的制约,到2012年,毕节市的城镇化率也只有30.1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根据规划到2020年也只能达45%。[4]因此毕节市城镇化过程中的民族工作目前仍然是乡村为主,不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少数民族进城就业人数的增多和少数民族乡镇的城镇化建设,使城镇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在逐年增长,城镇民族互嵌式社区也逐步增多。今后,城镇化过程中的民族工作将逐步成为新时期毕节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国际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部分人民族意识的强化和膨胀,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民族主义也会抬头。比如现在有的干部群众没有认识到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分政策、民族地区的扶贫倾斜、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有不同的意见。体现在学术上就有人提出“第二代民族政策”,即“去标签化”和“非政治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观点。[3]而有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言行。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征地撤迁、房屋土地纠纷引发的矛盾,由于“网络的普及,民族问题容易形成‘滚雪球效应’”。[5]因此,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依然是其本质特点。

3历史经验对新时期毕节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启示

(1)要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毕节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使毕节这样一个历史上社会结构复杂、民族矛盾尖锐、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经过短短几十年治理,就形成了一个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现在,虽然民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工作的主要问题,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民族差距依然存在。新时期的民族工作依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教育工作,在民众心目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干部队伍对新时期民族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2)要以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民族工作的核心,坚持开发扶贫,为新时期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在现阶段,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是全市民族工作的核心,也是当下民族工作的重点。虽然毕节市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工作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和过去一样,通过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教育投入,提高和改善各民族文化素质;通过加大体育卫生的投入,改善各民族医疗卫生条件和健康水平等各项措施,仍然是当前和今后民族工作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根本和核心的工作。(3)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和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多元格局提供平台和保障。毕节市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5个民族,各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独特的文化。建国几十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贯彻和执行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在文学、艺术、影视、古籍整理翻译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城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更要加大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抢救、保护、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执行好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将民族文化转化成旅游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毕节经济的支柱产业,真正发挥民族文化战略资源的作用。(4)鉴于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特点,在毕节市仍然要坚持贯彻党的民族干部政策,继续加强选拔培育少数民族干部。因为“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联系各族人民的纽带和桥梁,是贯彻党的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6]并要根据少数民族城镇化、流动杂居等新形势,逐步完善城镇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承担城镇民族工作的素质。(5)通过多党合作,共同谋划新时期毕节市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之路。统一战线服务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毕节试验区实施开发扶贫的一个创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各派、工商联为参与主体,以智力支持为主要内容和特点,以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一种模式。”[7]183这种多党合作扶贫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智力支持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围绕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展扶贫工作,这种多党合作携手地方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创新之举,无疑是新时期促进毕节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一条成功经验。

查看全文

信息化下数学与计算机的交融

一、数学与计算机的起源密不可分

(一)数学的发展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一万多年前的古埃及的数学文献承载着整个人类的数学发展起源。数学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结绳计数、石头计数、语言计数等各个阶段,之后逐步发展到了以符号表示的计数的方式,直到如今数学已然发展成为了一门专业的学科。随着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数学又细分为了基础算术、几何解析、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多个分类。现今,社会发展的各方革面都涉及到了数学知识,小到买菜算数、大到复杂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数学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运算学科。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今,数学在计算机的应用水平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由简单的图形学到工程建设构图,再到复杂的三维动画软件系统,甚至在大数据计算以及计算机软件安全性方面都涉及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二)计算机的起源及发展。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将计算机定义为一种用于高速计算,并且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和数值计算的存储电子计算器。因此,改进计算方式,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也可以说是计算机的发明初衷。通过计算机器来对繁琐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极大的减轻人们对复杂计算的压力。由此可见计算机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数学计算而产生的发明,是迎合数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了逻辑与数值计算功能后,人们为了使计算能够更加智能化、程序化,并且可以实现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控制,差分机和分析机也被发明了出来。此时的计算机已初步具备了输入输出、处理存储、计算控制的功能,而这些就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然而由于时展的局限性,还不能实现完全的使用程序来进行计算机计算的控制。直到数学家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构想,以及艾兰•图灵的图灵机的理论模型相继出现,两者的互相结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之后,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经历了从庞然大物到台式电脑,再到手提电脑,直至现在的平板电脑,计算机已在寻常百姓家普及开来。最大限度的方便人们操作成为了现代计算机发展的目标与使命,这就要求软件必须进行不断的更新、不断的丰富。而实现软件功能的每个程序的编写都必然使用到数学进行建模,所以计算机的软件与数学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计算机的发展进程中,其每一步的改进与提升都有数学家努力的身影,都离不开数学理论、数学逻辑以及数学建模的支持。

二、信息化时代下数学与计算机互相交融

(一)数学学科利用着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学习创新的产生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让数学知识非常直观的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近距离的接触学术与数学,刺激和引导人们的学习思维更加的积极主动提升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探索数学的奥秘,提升数学的知识水平。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函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两个单位圆来直观地分析正弦线、余弦线的变化。计算机《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可以对终角边旋转正余弦线在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变化进行直观的观察,以影响的形式将动态的三角函数图像映射到人们的脑中,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同时也加深了学习印象。(二)计算机的编程离不开数学。计算机软件编程需要依靠数学知识,而二进制概念、平面几何、线性代数、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在编程中的应用也是不胜枚举。例如在分段函数Y=X2-30,X>0;Y=COS(2X),X=0;Y=2X+5,X<0的计算编程设计中,输入的X值不同,根据X的取值范围Y值就有三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来进行计算机的计算,在计算机编程中利用IF多分支结构编程语句实现计算。由此可见,利用计算机编程能很好地实现数学计算,而没有数学原理的支持计算机编程工作也就无法进行。可以说数学计算机的灵魂。

三、数学与计算机相互促进

(一)计算机为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数学上的难题得以解决,极大的促进了数学学科理论的完善。甚至在几万年的数学史上悬而未决的谜团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却有了破解的可能。著名的“四色定理”数学猜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前赴后继,“四色定理”猜想的证明均告以失败,甚至于数学家德摩根和凯莱在经过一大叠稿纸的计算并探讨多年仍是悬而未决。但是高速计算机的发展代替了人为的大量的数据计算,使“四色定理”猜想证明成为了可能,最终该猜想于1976年利用高速计算机,历经1200个计算机小时、100亿个判断,被成功的证明,世界动容。计算机的发展为这个著名猜想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大量计算支持。因此,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极大的降低数学上的计算压力,计算机的巨量运算能力促进了未知数学难题的解决,为数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数学促进计算机的新发展。虽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的程度,但是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状态却是差强人意。近几十年计算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快运算速度、扩大存储容量、提升计算机的性价比方面,但是离开了人计算机也就只是一台没有生命、没有判断能力的机器。现阶段,智能化计算机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并且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发展成为拥有智能生命系统,脱离人工操作而独立完成工作的愿景是完全可期的。虽然目前数学发展水平在描绘智能生命的发展成绩并不理想,但毕竟证明了其实现是可能的,随着计算机与数学互相循环的促进发展,数学能够实现对现实生命的数学模型,再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汇编,最终实现计算机的高度智能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