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4:24: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科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提供教科书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财政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337号)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教基〔20*〕2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从20*年秋季开始,对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为贯彻《意见》要求,现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循环使用教科书的重大意义。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保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免费提供教科书并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实行动。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这项惠民利国的大事抓好、落实。
二、认真落实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各项政策,做好免费教科书的采购发放工作。
(一)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对象范围。本次免费教科书提供的对象为全省农村地区(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特教学校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学生,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学校学生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由中央和省统一免费提供教科书。教科书的版本尽量做到全省统一。
(二)免费教科书的采购。免费教科书实行政府采购,采购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配合,共同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招标采购。特教学校学生免费提供的教科书由各学校自行采购,采购资金由省财政按小学每年生均90元、初中每年生均180元直接拨付到各学校。
珍贵的教科书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挖掘课文的阅读潜力和人文价值,遵循“速读、略读、精读”的阅读次序,引导学生理清叙事顺序,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中学化学教科书醇类内容分析
摘要:以清末至今我国化学教科书中的醇类物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课程文件和各时期的代表性教科书,结合2020年版教科书中醇类物质的变化,呈现了相关内容在化学教科书中的变迁过程与特点。
关键词:化学教科书;醇类物质;内容变迁
醇类尤其是乙醇,人类很早便认识其存在并开始人工制取,是最为常见、用途广泛的有机物之一。因此,自清末我国近代化学教育诞生至今,醇类物质一直作为代表性有机物存在于化学教科书中。近年来,学术界对化学教科书的出版[1]和知识体系呈现[2]等领域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但较少在微观层面涉及具体知识点的内容变迁。本文将对我国近代以来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的醇类内容进行初步梳理,探求其内容的变迁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教科书修订和中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文件对“醇类”的内容要求
我国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化学课程文件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笼统,直至“壬戌学制”(也称“六三三”学制)实行后的1929年,《初级中学理化暂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相对详细,要求学生知道“酒的制造和酿酒的原料,酒精,酒精的性状和用途,分子式和构造式,由葡萄糖化为酒精的实验”,以及“酒变为醋”。三四十年代的初中课程标准对醇的规定仅限于“酒及酒精”“酒精与变性酒精、酿酒、甘油”等寥寥数语。1954年、1956年、1963年和1986年版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在初中则没有安排醇的教学内容。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200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均只要求学生了解酒精。整体上看,我国近现代的初中课程文件对醇的内容要求或有所缺失,或较为简单,主要是对乙醇(酒、酿酒和发酵)的常识性介绍,不涉及燃烧以外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醇类等内容[3][4][5]。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高中课程标准对醇类物质的描述也均较为简略。如1932年《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只在教材大纲里提及“醇醚蚁醛”。1941年和1948年的修正和修订课程标准中则具体化为:乙醇、丙三醇(甘油)之制备、性质及用途,酒之酿造。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化学精简纲要”和1952年的“化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将醇的教学要求简单描述为三种具体物质:甲醇、乙醇、丙三醇。1954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中规定得较为具体:“甲醇和乙醇的制法、性质和用途,官能基,醇类的官能基———羟基,丙三醇(甘油),多元醇的性质。”规定了具体物质对象(甲醇、乙醇、丙三醇、多元醇)和教学内容(制法、性质、用途),并首次出现了对官能团(官能基)、羟基的要求。1963年《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增加了对醇分子结构的要求,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则增加了醇的命名。20世纪80年代至今,课程文件对醇的要求有所降低,对醇的命名不再要求,删去了多元醇,同时主要以乙醇的化学性质为主,在大纲中具体规定了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氢卤酸的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这4类反应,1996年及以后的大纲中删去了与氢卤酸的反应,醇与金属的反应也仅限于和钠的反应[6]。2003年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阶段的要求较低,只要求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选修阶段要求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7]。《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必修阶段认识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选择性必修阶段要求认识醇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8]。必修阶段强调了有机物的结构,选择性必修阶段增加了对醇物理性质、转化关系和应用的要求。
二、“醇类”在教科书中的内容变迁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研究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的再编写体现了这一点。导言,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引导性的言词,导言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绪论”。绪论即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文章从导言编写的演变过程、导言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师了解导言有进一步的帮助。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的编写有一个过程,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言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导言,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
一、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编写的演变过程
(一)从无到有
新中国成立之初,内外矛盾尖锐,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可以借鉴一下,所以我们向苏联学习他们的经验,对我国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各地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编印混乱,同时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统一管理,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了国家统一编制,统一出版供应的方针。随后,华北教育部又修订了《初级中学中国近代史课本》,作为近代史教科书的补充。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稿),根据大纲,编制了第一套中学历史教科书,这一时期教科书主要是《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四册。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根据这一教育方针,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得以重新明确。到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在此大背景下不断地进步,这一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历史。因为当时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尚未成熟,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是没有导言的,所采用的是通史体例,90年代以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才慢慢开始有导言。
(二)从有到全
初中历史教科书研究
教科书是什么?似乎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从实践中的反映来看,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本文单说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情况。本世纪初开始推动的新课程改革,试图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等等理想和努力似乎都在指向教科书问题。知识中心(或教材中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指控都离不开教学中过于依赖教科书,奉教科书为绝对权威的现实弊端。而考试那“指挥棒”式的影响力更加强了老师对教科书的依赖,唯恐超越和遗漏造成考试成绩的下降。因此教科书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无需思考的问题,而恰恰是需要作出新的理解的问题,不确立对历史教科书的新认识,势必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成效,有一些具体的现象可以证实我们的猜测和担忧:现象一教师用书,喧宾夺主我曾经参加一个教师培训,其中安排了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员集体备课并且说课。大家都按要求带了教科书,却没有带教师用书,居然形成了不小的困扰:在没有教师用书的时候该怎么备课?我了解到部分老师平时的教学都是参考网上下载的课件或者直接根据教师用书。网络和教师用书成了非常重要的拐杖,重要到离开他们就难于行走的程度。老师们毕竟都很出色,依赖网络和教师用书也是有着某些客观原因的,后来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课还是顺利的备出来了,说明大家的基本功都是很扎实的。但从中我也体会到,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依赖性或者是某些工具的便利,原来会这么深刻的影响到我们个人的发展,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间丧失掉一部分能力。现象二善假于外,不务内求我和一位老师交流《秦末农民大起义》,她非常用心,准备了很多的课外资料,设计了漂亮的PPT来加以呈现。应该说她的史料意识很强,历史教学的基本功也很扎实,这节课单纯来看设计的话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否定了她的第一稿。原因有几个,比如说七年级我们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材料自然是文言文居多,而这个时候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自然很难熟练的加以应用。而我们的教科书作者常常也会忽略学生的年龄和阅读能力,教科书的表述常常有过于成人化的地方,并不容易一下子读懂。这就意味着这节课我们如果这样设计,就是在用一些课外的学生难于理解的材料,试图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中所述及的那些难于理解的材料。“难上加难”,学生怎么能够接受得了呢?我们的任务恰恰应该是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最终我们达成共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这节课还处于学生历史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把握还不能很娴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把教科书充分的利用起来,把握好这个师生共同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通过教科书的内在逻辑和已有资料来引导学习。现象三粗疏浅见,理路含混有位教师在讲洋务运动时,在讲完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后,讲道:洋务派办的这些新兴工业,需要引进外国的设备、技术和人员,而当时的人都不懂外语,难以操作。为此,洋务派推行新式教育,兴办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这段叙述有问题吗?当然有,还很严重,属于基本事实的错误。教科书上的陈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说的很清楚,新式教育在洋务运动之初就被洋务派注意到了,而不是在推进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遇到语言障碍才引起重视的。教科书的叙述自有其考量,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陈述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该教师的处理就造成了历史逻辑上的混乱。这其中当然也可能有教师历史学功底不够的因素,恐怕也要考虑到对教科书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到位的问题。现象四照本宣科,笃信权威有的老师对教科书一直深信不疑,进而唯教科书马首是瞻,再进而教学就是教科书的声音化。我一直记得在我们市区的一所名校听一节课,那是我听过最标准的三段式照本宣科教学法:45分钟的教学几乎非常明确的分成了三个时段,第一个15分钟教师主讲,重复了教科书上的主要内容,书写了详细的板书,第二个15分钟复习回顾,根据板书回顾了刚刚讲过的内容,第三个15分钟则是做练习册,并在订正习题的过程中再现了几个重点知识。非常的干脆利落!这节课教师的主体地位非常清晰、明确、稳固,而从教科书的角度来观察,则是典型的书本内容的声音化,就是在反复的念书。这种极端的例子我只看到过这一次,但是与此类似的课却至今不衰,只不过是变换了一些形式,比如担任主讲的有的变成了学生,有的变成了PPT,有的变成了视频,课堂上不直接讲,制作成微课通过视频讲,还有的以高效课堂的名义用导学案来讲,等等。但是我们深入来分析,其实内核上的东西并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形式。由此,我提出“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再认识”这一话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尝试着重温对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几个基本定位:
一、教科书作为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文本之一
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作出了规定,教科书就是在这些规定下编写完成的,必然要落实课标的种种要求,但是课标的规定本身也给教科书的编写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可以由教科书的编写者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具体内容上的建构,因此编写的体例可以呈现多样化,具体到每一册书、每一课内容都可以有教科书的编者按课标要求自拟题目,自选素材(典型史实),无论是切入点,还是结构样式,都允许灵活多样。编者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补充内容,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即可,因此在不同编者的努力下,教科书也呈现出多种样貌,这就是教科书的不同版本。从课程标准到教科书是这样,从教科书到课堂教学也是这样。不同的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时候也应该具有创造性,以体现教师对历史课程、历史知识以及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教科书的版本或多元,或单一,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科书进行“二度创作”,尤其不能用教科书取代课程标准的地位。
二、教科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叙述
教科书是落实课标的一种文本,也是一种历史叙述,反映着叙述者对历史和历史教育的理解,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叙述。因为教科书是国家课程的载体,承担意识形态宣导的作用,体现着国家意志,无论教科书版本几何,每一版本都要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充分体现了它的特殊性。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的实施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应该成为每位历史教师在阅读和理解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时候重要的方法论。我们知道历史课堂教学还受到很多流行的史观或方法论的影响,如汤因比为代表的文明史观、斯塔夫里阿诺斯、本特利等为代表的全球史观、罗荣渠教授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等,我们要能够了解并力求理解各种不同史观的价值与意义,知道他们是如何来解释历史的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区别,吸收其中对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有益的部分,恰当使用,在便于理解上下功夫,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三、教科书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资源
化学教科书编制分析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科书的编制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对两所有一定代表性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化学教科书编制需求的调查和分析对化学教科书的编制有以下启示:化学教科书的内容选择要倡导STS教育;编排方式上要坚持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论的穿插,降低学习难度的做法;编排细节上注意在每一章节之前,可以提出问题、总结等方法用简练的文字概括其内容;灵活编排各种栏目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导引;改善实验的内容和呈现方式;提高所设置栏目的种类和可操作性;平衡各类型习题的比例。
关键词:化学;教科书编制;学生需求;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化学教科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在现有的编制体系下,教科书研究和编制者们关注的往往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很少真正深入地关注一下学生的需求。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我们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致力于学生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和社会的焦点,教科书编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
要体现以上这些新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做到以人为本,教材研究和编制者们在工作时,除了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借鉴教育心理学以及课程论原理之外,就不能不关注现实情况中不同学生对教科书的需求。他们希望教科书展现什么样的知识内容?他们对各主题知识的编排顺序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对实验的内容和活动方式有什么要求?他们心目中教科书的语言和印刷风格是怎样的?等等。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不一定是科学的,但肯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教科书真正的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都是必要的。[2]
本研究是在调查与分析学生对化学教科书编制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展现学生心目中能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理想教科书特征,对广大的教科书研究和编制者们提出建议,并以期有所启示。
初中免费提供教科书实施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部印发〈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根据省、市、县下达的有关文件规定,就我校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机构
1、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范景涛
副组长:罗月辉叶志强
成员:刘志刚王德芳黄杰侯连新钟涛先
语文教科书选文管理论文
摘要:结合旧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方面的得失情况,本文认为目前新出版的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此方面仍然存在着几种认识上的偏差,在对新旧语文教材的对比分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期望这场大规模的语文教科书革命会更符合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时代性与典范性的辩证统一指向性多元化
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精神,目前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已陆续问世。从接受者(学生)的角度看,新版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是否达到了提升文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如果新版教科书尚需时间的检验,那么,从新旧教科书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思考和启示?带着这些问题,2004年9月,我们对山东省泰山学院中文系2004级新生,即2004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总人数为300人,有效答卷268份,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山东、山西、陕西、青海、云南、四川、重庆、福建、江西、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等13个省市自治区。
通过此次调查及其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新版语文教科书在选文方面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一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这些要求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时代性”与“典范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时代性”强调教科书要注意选取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文本,但又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即具有“典范性”,“时代性”包含着“典范性”;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本,不必是当下的,但却是它特有时代的“典范”,“典范性”包含着“时代性”。此其一。其二,“时代性”还意味着对传统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即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辩证统一。比如选读古典诗文时,其历史意义就是希望学生学习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当时的社会心理;其现实意义就是借古喻今,满足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因为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无论哪部作品,只要被选入了语文教科书作为范文来供学生学习,它就必然承载了文化传播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这是选文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在对旧版语文教科书选文问题的调查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
国外教科书概况管理论文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01年美国联邦教育部的统计,当年全美共有53157万名中小学生,各地中小学开设的学科主要有:数学,语文(包括阅读、语法、写作和文学),科学,社会学(包括历史、地理、公民学和经济学),体育,艺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书法以及一些选修课。全美教育协会2002年的抽样调查表明,有95%的教师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用书,有78%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教材,有47%的教师在每天的课堂中使用教材。2001—2002年度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包括教材、技术产品、辅助材料及测试等)销售总额为12264亿美元。
二、教材编写
据了解,编写一种主要的教科书(如阅读和数学)的程序相对复杂,从制定计划到最后出版一般需耗时两年半左右。这是因为主要教科书要涉及各个年级,每个年级又有许多配套材料。由于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作者和出版社来说,教科书的内容能否符合各州的课程标准,将是教材能否被各州采用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依据全国性的学科教师协会或专业协会(如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全国社会学理事会等)所制订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标准,编写出一个包含本学科基本内容的“标准本”,然后把这个“标准本”送往各州审评,各州根据自己的课程标准,对教科书样书进行评估,并在征求教师、家长及教育官员的意见后,向出版商提出建议,出版商在综合各州建议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为了打开市场,出版商会尽可能采纳各州意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教材越编越厚、价钱也越来越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是学生人数众多的大州,出版商会慎重对待,并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修改,最后为这个州专门出一个版本。像得克萨斯州,就有出版商专门为该州编写的版本。
三、教材审查和选用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教材评审机构。联邦政府教育部没有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的职限。教材评估与选用依各州情况而定。在50个州中,有的由州一级教育机构来评估与选用教材(adoptionstates),有的则由各学区和学校自行决定(openterritorystates)。具体情况如下。
数学教科书管理论文
由未来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从总体上看,它完全摒弃了传统教材中"应试教育"的内容,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教法学法以及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体现了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它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与应用"为其基本构架,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并不难,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我们是2000年秋季一年级才使用这套教材,实践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毫无经验可言,更谈不上科研报告,但通过学习其他先期试验的学校的经验,以及我们的初步体会,认为《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确实是一套很好的教材,值得使用。我们以后会用丰硕的果实来加以证明的。请编写委员会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在这里,我们仅就我们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这一个侧面谈点作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活现教材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上每一个教学内容,几乎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尽管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都是学生熟悉的画面,但要六岁的儿童(我们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入学年龄只有六岁多一点)直接从课本的画面上"看懂"数学,似乎不太现实,加之辅助教学的挂图又没有(教师不可能自制所有的挂图),客观上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好在我们学校在2000年暑假期间建立校园网络系统,每个实验班都配备了两台34英寸的数码大彩电和两台电脑(教室一台上课用,办公室一台备课用)。教师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备好课,在教室里可以直接用于教学,而且一人备好课,其他人可以资源共享。为了让教材上的内容活现出来,我们就利用网络优势,把第一册上的全部内容进行扫描,编号,存入电脑中,然后根据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实际情况,对每一幅图进行分割与再组合,并适当加进一些从其它软件上下载来的视频文件,制作成一节节生动、活泼,有趣的课件,教学时用起来方便灵活,得心应手。它既依托了教材,又对某些内容进行了充实和重新组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技术,变静为动
课本上的画面尽管形象得体,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它毕竟是静态的,它不可能再现事物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就以"统计"这一节为例: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想通过"三小小孩的鱼比赛"和对"物品的分类"这两幅画面的展示,让学生会看诸如此类的象形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的知识。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在备课时,我们就对扫描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制成课件。第一幅图:屏幕先出现三位小朋友钓鱼比赛,一人作记录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画意,激发学生思维,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再现"他们钓鱼的过程,让每个人的鱼一条一条地"跑"出来,最终形成一幅象形统计图的画面。非常生动,非常有趣。然后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三人"钓鱼",一人作记录,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每个小组表演一次。这样,学生不仅在情境中、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适时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第二幅图,既有统计图,又有统计表,我们同样让死图变活,让图上的物品分类一件一件地出现在屏幕上,慢慢地形成象形统计表和统计图,再辅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重点地方让它反复闪烁几次,以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然后又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每人一周内得小红花的朵数,并制"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师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组,将其打在屏幕上。这既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了订正,又无形中激励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象这样静态的,枯燥的知识,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教,就变得生动、有趣。这是传统教法中的挂图和板书所望尘莫及的。
3.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