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音乐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2:55: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会音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会音乐现况初探
一、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一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1]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一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一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
二、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
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教会音乐分析论文
一、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一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1]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一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一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
二、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
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教会音乐现况分析论文
一、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一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1]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一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一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
二、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
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加尔文对教会音乐看法论文
由於现今对教会音乐的看法非常分歧,有些人反对电子音乐及吉他进入教会,认为那是靡靡之音;但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应该替神把魔鬼的乐器抢回来。亚伯拉罕在研读「加尔文神学」(林鸿信,礼记,主後1994年11月),在本书p265~276收录「加尔文对讲道以及教会音乐的看法」,这篇文章是根据作者於1993年12月27~28日在新竹圣经学院所举行的「现代社会中改革宗基督徒的灵修」研讨会中以「培灵、奋兴、短歌的神学探讨」为题演讲的内容摘要,加以整理而成。其中p275-276是探讨加尔文对教会音乐的看法,经作者同意转载,特将此部份post上来,与弟兄姊妹分享,也盼弟兄姊妹能有所回应,全文如下:
加尔文在教会音乐史上,有两件事情常常被提到:
第一,是他把全部的诗篇,编成诗歌来唱,一方面因为诗歌是以神的话为中心,另一方面能够鼓励信徒以吟诵神的话参与崇拜。唱完整的诗篇在长老教会已经不明显,在《圣诗》里也没有把每一篇诗篇都放在里面。欧陆的改革宗教会还在唱诗篇,这可在美国,荷兰移民建立的归正教会CRC或RCA的诗歌本找到印证,其中包含了所有的诗篇,而且旋律都很简单。加尔文不喜欢用太华丽的旋律来唱诗篇,因为担心会影响到对神的话的专心。总之,诗歌应该以神的话为主体,音乐旋律配合唱出神的话,来追求圣灵的感动。参加过教会诗班的人大概有类似的经验,有许多诗歌很好听,但唱过後往往只记得旋律而忘了歌词的内容。所以对诗歌应该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如果诗歌能帮助我们对神的话的了解,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若是会产生其他的效果,我们就必须考虑再三了。尤其在台湾的处境中,常牵涉到一个问题:做礼拜该不该使用短歌?有人说短歌很能帮助人敬拜神,但是并非所有短歌的素质都是如此,加尔文大概不会赞同现今流行的一些短歌,特别有些短歌已经以带动唱为主了,热闹有馀,但对於了解神的话没有帮助,这好像就越走越远了。
第二,是加尔文反对在礼拜中使用风琴。这也是他常常受到别人攻击和批评的一点。因为当时的风琴是在一般旅社或公众场所使用的乐器,加尔文认为不应该在做礼拜时使用。或许今天的电子音乐就如同当时的风琴,我们是不是应该让电子音乐进到教堂里面,这是尚有争议性的。加尔文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这种乐器和音乐所造成的联想,今日教会也有人主张吉他不应进入教会,因为吉他所弹的多半是靡靡之音,但是也有人不以为然,以为应当替神把乐器从魔鬼手中抢回来,所以引发许多争议。若是加尔文活在今天的台湾,或许他不会赞同在教会中使用电子音乐,我们不一定赞同他这样的意见,但是他的理由与担心值得考虑。
小议教会音乐的省思
一、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一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一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一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
二、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
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教会音乐的省思(初论)
一、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一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1]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一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一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
二、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
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教会音乐的省思分析论文
一、教会音乐的现况
在讯息爆炸的世代中,”时间”成为人抓取的对象。文明科技创造许多产物,为使人在凡事上更加便利,并讲求其经济效益;然而,过度依赖这些产物,并讲求速成或仅仅是走马看花而导致扎根肤浅,这是否意味著人们即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或与生俱来的能力?视听媒体的普遍性让我们掌握了最新消息,电脑科技的精进造就了人们的便利性,透过这些机器,确实是让我们省了许多时间,但无形之中却也抹煞了人们学习的能力。渐渐地,人不再是有灵的活人了。现今世代的文化风俗,不但主导现实的社会风貌,更是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及型态,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无形之中在在地掌控了人的理智意识。当上帝赐下自由意志在人的身上,在现今时代更是大大地被标榜出来,个人主义的抬头、以物质为注重的导向,任何的作法、选择、目标,似乎仅止于当下的感受或填补心中的需求,但这一切是否出于神?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呢?[1]
教会的音乐也同样地受到上述的影响。因著媒体的发达,使人的双眼习惯于萤幕而鲜少书本的阅读,降低了逻辑思考的能力;双耳亦习惯听机器的播放,而减少(失去)了乐谱及文字的阅读,降低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似乎回到了古文明时代的”口传时期”,大多数的时间只凭著感官经验(或情绪)来学习,而非透过人的理智意识来思考。教会司琴的缺乏,学习者希望寻求简易且速成的方式达到,但速成的司琴法却局限了学习者在键盘上及读谱上的能力,误以为「司琴就是如此」,扼杀了将来在音乐方面的进深。个人离开音乐服事岗位进修,再于2000年投入教会服事初际,讶异的是信徒懂得看谱的比例已较往年下降(此处指五线谱、简谱),他们通常学习一首歌,是经由录音带或CD的播放,边聆听、边看字来学习一首歌;引用张真光牧师[2]的说法,称上述为KTV文化[3],双眼看著投影片或萤幕上的字幕变化,耳朵听著旋律透过脑子转换用嘴巴跟著唱,诗歌本对他们来说如同无字天书。教会的牧者或音乐同工是否有因应之道来帮助弟兄姊妹?亦或顺应著社会潮流,也就如此罢了?
二、从圣经看音乐的重要性与教会音乐
1.音乐在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性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诗篇96篇1节),又「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4],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40篇3节)当我们面对神的尊荣、威严、恩慈与爱时,单用言词表达难以形容,如结合适当的音乐传述内心的情感,”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我们的神,则清新动人的信息与热切皆能传达给听者并满足自己。这真是奇妙,当你心灵诚实地歌唱回应神之际,他便来充满你。
小议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暖身,然后进入礼拜的意思。依笔者所了解与接触到「敬拜赞美」的歌都是较短,很多是采用圣经节为歌词,而其音乐大多数是属于流行的或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福音诗歌之类的曲调,且99%以上来自西洋或是东方人模仿西方风格所写的歌,偶而也可听到一两首属于以色列的民歌。唱「敬拜赞美」的歌还常带有动作,有拍手、跳舞、铃鼓,还有大的音响器材伴奏,如电子合成器、电子吉他、爵士鼓等,且台上主要歌手每人都有一支麦克风,这些都是「敬拜赞美」特殊的现象。听到这种音乐,有时会令人怀疑身在什么地方。许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主日,一位老太太要去教会礼拜,当走到教会门口时忽然听到里面传出大声的音乐,好像去到歌厅,她心想是否走错了,再仔细一看,没错,这确是她的教会,但怎会台上有一群年青人在大声唱歌、跳舞并以重金属乐器伴奏,这位老太太想「我来错教会了,我的教会不是这个样子!」不错,这个教会正在「敬拜赞美」。年青人要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礼拜本无可厚非,只是不可不考虑到教会中还有其他不同的人及不同的需要,这是今日许多做「敬拜赞美」的教会应当考虑的。以刚才示范「敬拜赞美」的四个团为例,他们不管唱几首不同的歌,风格虽不一样,但伴奏法却是一成不变,他们手舞足蹈的肢体动作许多都与歌词毫无关系,有点让人感到是在作有氧舞蹈(aerobicdance)或娱乐而已,很难想像是在敬拜上帝。像今天这个研习会最需要听这种演讲的正是这些年青人,可惜他们「表演」完了就离开。他们虽有心赞美、敬拜神,但他们是否看表演重于领受上帝的话语,以致于忽略受造就及信仰的培养。教会的领导人当负起辅导这些青年及领唱人之责任,让他们了解敬拜赞美不只是在唱歌,而是在敬拜上帝、在培养、见证我们的信仰。
今日的题目本来限制我只能从音乐的立场来看「敬拜赞美」,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无法只从音乐的立场来探讨。因为唱诗不只包含音乐的部份,它还牵涉到许多层面:音乐与礼拜无法分开,音乐与歌词、神学无法分开,音乐与艺术无法分开,教会内外以及我们的文化也无法分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以地方教会与全世界的教会也无法分开。因此我们在做「敬拜赞美」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而已,里面所包含的意义非常重大。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试站在礼拜学的立场、神学的眼光、艺术的价值与台湾教会及全世界基督徒的关系来分析「敬拜赞美」这件事。
二、教会流行音乐风格的由来及其对教会的影响
「敬拜赞美」所唱的歌很多是属于流行音乐风格及十九世纪末的福音诗歌型。我们知道十九世纪以后一些西洋的教会开始俗化,人们不喜欢来教会,觉得礼拜无意义,教会为了要吸引外面的人,就开始写一般与歌厅类似的歌,即以当时所流行的歌风创作圣诗,也就是现今我们所唱的福音诗歌(如圣诗452至491首),这类英、美教会流行歌风的圣诗较容易唱,旋律较活泼、和声也很简单,任何人都很快学会。所以这些圣诗跟著宣教运动变成世界教会音乐很强的主力。其实也不是全教会音乐的主流,因这只是新教中很多教会在唱,天主教、圣公会、信义会多少仍保留欧美较早的传统。我们接受了这些西洋流行乐风的圣诗,有些人且因喜爱这些音乐而成了基督徒。但我们不可忽略有许多福音诗歌翻成台语后,遇到很大语意不清的问题。如唱圣诗468首「我有听福音钟声,煮会kiu,煮会kiu…(主会救)」,463首「羊狗杂交…(羊九十九)」,465首「是龟枵龟永信,死舅。…(是旧iau-ku永新是旧)」令人听了啼笑皆非…。
到二十世纪下半另一种流行音乐产生了,现在教会所唱很多歌都被称为「现代音乐」,其实是误用了名词。何谓现代音乐(contemporarymusic)?现代音乐是指二十世纪德布西脱离西洋传统(古典及浪漫时期)之和声与调性观念而创作的新音乐。也就是要能跳出西洋传统和声与审美观,真正进入二十世纪后所表现的艺术才可称为现代,所以台湾教会一般所说的「现代音乐」其实属于十八~十九世纪共晓时期(commonpracticeperiod)的音乐风格,如JohnPeterson极度商业化、百老汇(Broadway)娱乐型的教会音乐便属此类,其他如WilliamandGloriaGaither的许多歌也都属此风格,只是偶而多加了一些节奏与乐器或和声的变化,而产生「现代」的错觉。我们可说这些歌都是现代世界流行的音乐而已,不是真正的现代音乐。真正的现代音乐是指DanielPinkham及JohnRutter等的作品,如今年6月19日南北神学院诗班在国家音乐厅所演唱Rutter的Gloria。现在年青人所喜爱唱富有节奏及轻快旋律的歌并不是现代音乐,而是十九世纪流行乐风的延伸,在此希望大家能知道这个差别。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暖身,然后进入礼拜的意思。依笔者所了解与接触到「敬拜赞美」的歌都是较短,很多是采用圣经节为歌词,而其音乐大多数是属于流行的或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福音诗歌之类的曲调,且99%以上来自西洋或是东方人模仿西方风格所写的歌,偶而也可听到一两首属于以色列的民歌。唱「敬拜赞美」的歌还常带有动作,有拍手、跳舞、铃鼓,还有大的音响器材伴奏,如电子合成器、电子吉他、爵士鼓等,且台上主要歌手每人都有一支麦克风,这些都是「敬拜赞美」特殊的现象。听到这种音乐,有时会令人怀疑身在什么地方。许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主日,一位老太太要去教会礼拜,当走到教会门口时忽然听到里面传出大声的音乐,好像去到歌厅,她心想是否走错了,再仔细一看,没错,这确是她的教会,但怎会台上有一群年青人在大声唱歌、跳舞并以重金属乐器伴奏,这位老太太想「我来错教会了,我的教会不是这个样子!」不错,这个教会正在「敬拜赞美」。年青人要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礼拜本无可厚非,只是不可不考虑到教会中还有其他不同的人及不同的需要,这是今日许多做「敬拜赞美」的教会应当考虑的。以刚才示范「敬拜赞美」的四个团为例,他们不管唱几首不同的歌,风格虽不一样,但伴奏法却是一成不变,他们手舞足蹈的肢体动作许多都与歌词毫无关系,有点让人感到是在作有氧舞蹈(aerobicdance)或娱乐而已,很难想像是在敬拜上帝。像今天这个研习会最需要听这种演讲的正是这些年青人,可惜他们「表演」完了就离开。他们虽有心赞美、敬拜神,但他们是否看表演重于领受上帝的话语,以致于忽略受造就及信仰的培养。教会的领导人当负起辅导这些青年及领唱人之责任,让他们了解敬拜赞美不只是在唱歌,而是在敬拜上帝、在培养、见证我们的信仰。
今日的题目本来限制我只能从音乐的立场来看「敬拜赞美」,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无法只从音乐的立场来探讨。因为唱诗不只包含音乐的部份,它还牵涉到许多层面:音乐与礼拜无法分开,音乐与歌词、神学无法分开,音乐与艺术无法分开,教会内外以及我们的文化也无法分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以地方教会与全世界的教会也无法分开。因此我们在做「敬拜赞美」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而已,里面所包含的意义非常重大。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试站在礼拜学的立场、神学的眼光、艺术的价值与台湾教会及全世界基督徒的关系来分析「敬拜赞美」这件事。
二、教会流行音乐风格的由来及其对教会的影响
「敬拜赞美」所唱的歌很多是属于流行音乐风格及十九世纪末的福音诗歌型。我们知道十九世纪以后一些西洋的教会开始俗化,人们不喜欢来教会,觉得礼拜无意义,教会为了要吸引外面的人,就开始写一般与歌厅类似的歌,即以当时所流行的歌风创作圣诗,也就是现今我们所唱的福音诗歌(如圣诗452至491首),这类英、美教会流行歌风的圣诗较容易唱,旋律较活泼、和声也很简单,任何人都很快学会。所以这些圣诗跟著宣教运动变成世界教会音乐很强的主力。其实也不是全教会音乐的主流,因这只是新教中很多教会在唱,天主教、圣公会、信义会多少仍保留欧美较早的传统。我们接受了这些西洋流行乐风的圣诗,有些人且因喜爱这些音乐而成了基督徒。但我们不可忽略有许多福音诗歌翻成台语后,遇到很大语意不清的问题。如唱圣诗468首「我有听福音钟声,煮会kiu,煮会kiu…(主会救)」,463首「羊狗杂交…(羊九十九)」,465首「是龟枵龟永信,死舅。…(是旧iau-ku永新是旧)」令人听了啼笑皆非…。
到二十世纪下半另一种流行音乐产生了,现在教会所唱很多歌都被称为「现代音乐」,其实是误用了名词。何谓现代音乐(contemporarymusic)?现代音乐是指二十世纪德布西脱离西洋传统(古典及浪漫时期)之和声与调性观念而创作的新音乐。也就是要能跳出西洋传统和声与审美观,真正进入二十世纪后所表现的艺术才可称为现代,所以台湾教会一般所说的「现代音乐」其实属于十八~十九世纪共晓时期(commonpracticeperiod)的音乐风格,如JohnPeterson极度商业化、百老汇(Broadway)娱乐型的教会音乐便属此类,其他如WilliamandGloriaGaither的许多歌也都属此风格,只是偶而多加了一些节奏与乐器或和声的变化,而产生「现代」的错觉。我们可说这些歌都是现代世界流行的音乐而已,不是真正的现代音乐。真正的现代音乐是指DanielPinkham及JohnRutter等的作品,如今年6月19日南北神学院诗班在国家音乐厅所演唱Rutter的Gloria。现在年青人所喜爱唱富有节奏及轻快旋律的歌并不是现代音乐,而是十九世纪流行乐风的延伸,在此希望大家能知道这个差别。
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论文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暖身,然后进入礼拜的意思。依笔者所了解与接触到「敬拜赞美」的歌都是较短,很多是采用圣经节为歌词,而其音乐大多数是属于流行的或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福音诗歌之类的曲调,且99%以上来自西洋或是东方人模仿西方风格所写的歌,偶而也可听到一两首属于以色列的民歌。唱「敬拜赞美」的歌还常带有动作,有拍手、跳舞、铃鼓,还有大的音响器材伴奏,如电子合成器、电子吉他、爵士鼓等,且台上主要歌手每人都有一支麦克风,这些都是「敬拜赞美」特殊的现象。听到这种音乐,有时会令人怀疑身在什么地方。许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主日,一位老太太要去教会礼拜,当走到教会门口时忽然听到里面传出大声的音乐,好像去到歌厅,她心想是否走错了,再仔细一看,没错,这确是她的教会,但怎会台上有一群年青人在大声唱歌、跳舞并以重金属乐器伴奏,这位老太太想「我来错教会了,我的教会不是这个样子!」不错,这个教会正在「敬拜赞美」。年青人要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礼拜本无可厚非,只是不可不考虑到教会中还有其他不同的人及不同的需要,这是今日许多做「敬拜赞美」的教会应当考虑的。以刚才示范「敬拜赞美」的四个团为例,他们不管唱几首不同的歌,风格虽不一样,但伴奏法却是一成不变,他们手舞足蹈的肢体动作许多都与歌词毫无关系,有点让人感到是在作有氧舞蹈(aerobicdance)或娱乐而已,很难想像是在敬拜上帝。像今天这个研习会最需要听这种演讲的正是这些年青人,可惜他们「表演」完了就离开。他们虽有心赞美、敬拜神,但他们是否看表演重于领受上帝的话语,以致于忽略受造就及信仰的培养。教会的领导人当负起辅导这些青年及领唱人之责任,让他们了解敬拜赞美不只是在唱歌,而是在敬拜上帝、在培养、见证我们的信仰。
今日的题目本来限制我只能从音乐的立场来看「敬拜赞美」,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无法只从音乐的立场来探讨。因为唱诗不只包含音乐的部份,它还牵涉到许多层面:音乐与礼拜无法分开,音乐与歌词、神学无法分开,音乐与艺术无法分开,教会内外以及我们的文化也无法分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以地方教会与全世界的教会也无法分开。因此我们在做「敬拜赞美」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而已,里面所包含的意义非常重大。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试站在礼拜学的立场、神学的眼光、艺术的价值与台湾教会及全世界基督徒的关系来分析「敬拜赞美」这件事。
二、教会流行音乐风格的由来及其对教会的影响
「敬拜赞美」所唱的歌很多是属于流行音乐风格及十九世纪末的福音诗歌型。我们知道十九世纪以后一些西洋的教会开始俗化,人们不喜欢来教会,觉得礼拜无意义,教会为了要吸引外面的人,就开始写一般与歌厅类似的歌,即以当时所流行的歌风创作圣诗,也就是现今我们所唱的福音诗歌(如圣诗452至491首),这类英、美教会流行歌风的圣诗较容易唱,旋律较活泼、和声也很简单,任何人都很快学会。所以这些圣诗跟著宣教运动变成世界教会音乐很强的主力。其实也不是全教会音乐的主流,因这只是新教中很多教会在唱,天主教、圣公会、信义会多少仍保留欧美较早的传统。我们接受了这些西洋流行乐风的圣诗,有些人且因喜爱这些音乐而成了基督徒。但我们不可忽略有许多福音诗歌翻成台语后,遇到很大语意不清的问题。如唱圣诗468首「我有听福音钟声,煮会kiu,煮会kiu…(主会救)」,463首「羊狗杂交…(羊九十九)」,465首「是龟枵龟永信,死舅。…(是旧iau-ku永新是旧)」令人听了啼笑皆非…。
到二十世纪下半另一种流行音乐产生了,现在教会所唱很多歌都被称为「现代音乐」,其实是误用了名词。何谓现代音乐(contemporarymusic)?现代音乐是指二十世纪德布西脱离西洋传统(古典及浪漫时期)之和声与调性观念而创作的新音乐。也就是要能跳出西洋传统和声与审美观,真正进入二十世纪后所表现的艺术才可称为现代,所以台湾教会一般所说的「现代音乐」其实属于十八~十九世纪共晓时期(commonpracticeperiod)的音乐风格,如JohnPeterson极度商业化、百老汇(Broadway)娱乐型的教会音乐便属此类,其他如WilliamandGloriaGaither的许多歌也都属此风格,只是偶而多加了一些节奏与乐器或和声的变化,而产生「现代」的错觉。我们可说这些歌都是现代世界流行的音乐而已,不是真正的现代音乐。真正的现代音乐是指DanielPinkham及JohnRutter等的作品,如今年6月19日南北神学院诗班在国家音乐厅所演唱Rutter的Gloria。现在年青人所喜爱唱富有节奏及轻快旋律的歌并不是现代音乐,而是十九世纪流行乐风的延伸,在此希望大家能知道这个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