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2:27: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交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交互广告设计思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都把广告看做是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的一种手段。现代传统广告设计越来越注重广告与受众的情感共鸣,以促进广告信息的有效传递。但是传统的广告媒体只提供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把受众置于“旁观者”的层面,因此传统广告不能使受众积极主动地接受广告信息。而交互广告以设计作品作为起点,引导受众主动参与,解读新的信息内容,使受众接受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完成了信息完整有效的传递。
一、初探交互
交互(Interaction)是指参与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人是交互过程中主要的参与对象之一,其他参与对象可以是“有形”或“无形”的物品及环境。如果我们把交互中除了人之外的参与对象当成系统的话,那么交互实质上是指人与特定系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多媒体交互艺术可以让个人参与进来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去了解信息,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与产品的交互行为无处不在。如,使用手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收看电视节目以及使用微博等,均是在交互过程中完成的。
二、广告与媒体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商业组织、大众传媒等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广告的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和发展,由早期的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向新兴媒体互动广告转换,互动广告通过因特网、无线电波等传送文字、声音和图像,它的最大特性就是交互性。
三、交互广告的优越性
信息艺术设计交互肌理分析
摘要:在同一个场景中,如果一件事物的交互肌理不同,那么它也会让人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交互肌理可以使一件事物变得更直接而又独特,这也是交互肌理的最终意义所在。运用各种新型表达形式和表达手段加强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对信息艺术设计的交互肌理进行研究,探索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更好应用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艺术设计;交互肌理;应用研究
一、信息艺术设计的交互肌理基础理论
(一)信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信息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三大板块,其中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品牌设计、视觉营销设计、情感设计等现代化设计,通过以上结构构成专业的知识体系,综合来说,信息艺术设计是一种具有多学科综合支持的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商品的功能属性,为一件商品注入情感,通过表象能够解读出更多的意境,充分挖掘商品背后的情感和文化,这就是信息艺术设计设计的意义所在。同时信息艺术设计对传统的绘画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增加了艺术插画等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这也正是我们运用信息艺术设计的目的所在。信息艺术设计设计也是对各种设计的一种整合,同时对空间情境化设计的传播,信息艺术设计整体元素的设计都在展示着设计自身的独特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也在向众人展示着设计自身的理念。(二)空间交互肌理的基础理论。信息艺术设计是对信息传达设计的深度研究。现代化的设计可以使商品设计更规范化,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艺术设计,改变传统的设计,从现代化设计以及商业设计的角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自然美,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反应,注重多元化的自然生态的表达,这也是信息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信息艺术设计提倡艺术设计和自然生活的融合,注重情感的表达。设计者为了加强设计的表达能力,相关专家也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新形式的表达方法,探索更具有展现力的表达方式,充分发挥设计的最大价值。而交互肌理作为信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设计元素,它与空间信息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交互肌理与空间信息化都是信息艺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在信息艺术设计中,通常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设计元素以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肌理对于信息艺术设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表现力,而动态的肌理可以通过和空间内部的人们产生交互而发生变化,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互肌理。因此,本文通过对交互肌理全方位的研究,探索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人们在感受一个环境设计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是肌理,只有人们感受到设计中的肌理时,才能激起人们的兴趣,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三)交互肌理与信息艺术设计。通过对信息艺术设计的交互肌理进行研究,对交互肌理的功能以及应用等各方面的表达进行研究,全方面的对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表达方法进行探索。将交互肌理应用在信息艺术设计中,更加自由的表达各类艺术设计,丰富和拓展信息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使传统的信息艺术设计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划分艺术表达的形式,将平面设计与多维设计领悟相结合。并且信息艺术设计更提倡多元化的探索方向,信息艺术设计的发展要紧跟时展的潮流,结合时展的实际特色,将交互肌理更好的应用在信息艺术设计中。
二、交互肌理的应用和延展
(一)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可能性。要想将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彻底融入信息艺术设计的空间中,首先应当充分的了解交互肌理与信息艺术设计的特点和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还有把握空间设计以及其他各方面交互的有关知识,例如如何应用提高设备和体感技术,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高人们的感知力,从中寻找到更多的乐趣,如何应用空间中灯光以及温度等外界因素充分发挥交互肌理的特点。同时,设计者还可以从平面分割立体的角度出发,如何营造空间的情感表达,将这种独特的感情充分的展现给空间内部的人们。加强人与空间中交互肌理的互动,从互动中寻找交互肌理的意义。充分发挥交互肌理的空间特点,把交互肌理充分的应用到信息艺术设计中,让艺术设计变得更加独特。(二)更好地传达信息艺术设计中的信息。交互肌理的应用给信息艺术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同时也丰富了信息艺术设计的表达空间,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设计师的创造能力。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正确的应用,可以给信息艺术设计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各方面的展现,形象的展示出了一件设计的美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交互肌理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希望可以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不过,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而是通过交互肌理更好的传达信息艺术设计的信息,通过艺术语言更好的展现设计的诉求。所以当在信息艺术设计中应用交互肌理的时候,设计师一定要根据现实的需求,重新规划交互肌理的应用,将设计理念和交互肌理的设计理念完美的融合,使交互肌理成为信息艺术设计必需的表达语言。例如,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册的设计,就很好的应用了交互肌理的原理,通过一张纸的变化,来给人们的视觉造成冲击,将交互肌理巧妙的融合,让观众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在这里,交互肌理的应用不是为了装饰,而且为信息艺术设计的表现语言注入另一层含义,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使质感特征和创新创意设计相互融合,使之成为感情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三)交互肌理之现实与虚。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虚拟物品,而越来越多的虚拟物品也逐渐趋向于现实,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人们在信息艺术设计中运用交互肌理的结果,使得新的空间纬度不断延伸。未来的我们,不应该止步于二维、三维世界,我们的生活不应当仅仅是图片和动画的交互,未来的我们应当向着三维、甚至多维化的世界不断发展。未来生活的变化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交互设计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使得我们向高质量的生活又迈进了一步,也使得未来的发展从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出发,利用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加强情感的表达。(四)加强情感的表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互肌理不仅仅应用于信息艺术设计中,生活中存在的每一个物体都有交互肌理的存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同样存在着无数的人工肌理。然而,交互肌理的运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素材堆积,不管是什么作用下的交互肌理形成条件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反应出的属性也不同。交互肌理在信息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肌理的属性进行转换,但是,这种转换也需要一定的依据。不同情感之间的表达需要进行肌理属性的转换时,要尽量选择精神内涵一致的肌理,才可以更好的将肌理应用在信息艺术设计中,从而表现出相应的情感。日本著名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设计的猕猴桃饮料包装,就很巧妙的将交互肌理应用在信息艺术设计中,加强了艺术设计的表达情感,使购买者能够更好的从设计中体会到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将交互肌理应用在信息艺术设计中,有效的维护了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认同感,同时又非常巧妙的表达了产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猕猴桃饮料包装的设计,非常具有创意性,设计者将非常逼真的猕猴桃表皮质地运用到包装设计里,通过对消费者视觉的刺激,从而更有效的判断出商品的有关信息,加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所以,在信息艺术设计中合理的运用交互肌理,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交互肌理,能够用交互肌理表达产品的精神情感,同时在交互肌理的作用下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加强情感的表达,又充分的表达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产品自身的理念。
交互式数字电视研究论文
摘要: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不但具有广播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交互功能。从交互技术入手,具体论述了数字电视交互传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字电视界面的特征,认为交互传输技术为数字电视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技术基础。为设计友好、高效、人性化的数字电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交互技术;数字电视;功能
1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功能特点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其最大优点在于其交互功能,即交互式数字电视或互动电视(ITV),它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技术。
目前,数字电视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广播”和“交互”上,即可将数字电视分为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广播式数字电视主要提供传统意义上以电视频道为概念的数字电视,是以电视台的单向节目传送为基础的,用户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只能选择观看某个频道的节目,但是对于频道的具体内容、播出时间等是无法选择的。而交互式数字电视,由于采用互联网IP网络协议,用户可以主动发送请求,完成节目内容、节目时间的选择。这种交互式数字电视改变了以往用户只能被动接收的局面,用户可以主动点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真正满足每个用户娱乐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交互数字电视最迷人的功能就在于其互动功能:
1.1视频点播
交互式数字电视功能论文
摘要: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不但具有广播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交互功能。从交互技术入手,具体论述了数字电视交互传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字电视界面的特征,认为交互传输技术为数字电视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技术基础。为设计友好、高效、人性化的数字电视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交互技术;数字电视;功能
一、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功能特点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其最大优点在于其交互功能,即交互式数字电视或互动电视(ITV),它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技术。
目前,数字电视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广播”和“交互”上,即可将数字电视分为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广播式数字电视主要提供传统意义上以电视频道为概念的数字电视,是以电视台的单向节目传送为基础的,用户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只能选择观看某个频道的节目,但是对于频道的具体内容、播出时间等是无法选择的。而交互式数字电视,由于采用互联网IP网络协议,用户可以主动发送请求,完成节目内容、节目时间的选择。这种交互式数字电视改变了以往用户只能被动接收的局面,用户可以主动点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真正满足每个用户娱乐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交互数字电视最迷人的功能就在于其互动功能:
1.1视频点播
造型设计交互式教学方式探讨
摘要:在工业设计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其核心基础课程就是产品造型设计基础。造型设计基础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产品设计需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交互式教学的模式及特点、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交互式教学概念以及教学主体间的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有效加强造型设计基础交互式教学方式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加大教育力度。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交互式教学;模式
当前造型设计基础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进行此类教学模式的教育,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成一个以接受为主自我创新为辅的学习过程。因此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的忽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设计能力的缺乏性,从而也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新。其次,前文中提到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形成了教师为主体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课堂交流的缺乏性,教学模式单一且课堂互动交流较少,学生参与度较低,从而造成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弊端。最后传统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看重结果的重要性,因此使得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考核效果。从而过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学生作品的千篇一律性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在学生思维拓展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交互是指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互动。交互式教学理念最初是源起于语言教学领域,是一种通过“交流—互动”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进而促使学生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教学方式。随着其不断发展与优势的显现,近年来也开始有学者在管理学科、体育学科等不同领域教学中探索。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中交互式教学是指以交互式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模式,教学情境等方面的探索,构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造型设计教学模式。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课堂、论坛或者社交媒进行课堂主体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无法达到师生之间知识的充分交流,于课堂教学内容而言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造型设计基础的特点对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对此类教学模式内涵进行丰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分析: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把控者对教学的进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氛围进行全面的把控,他既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同时自身也需要加入到课堂中,与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交互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提问以及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后回答,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的反馈,提出针对性意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有效学习。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还包括课外的活动。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作为课堂的另一主体,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在知识接收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以及知识的交流与创新的探讨,进一步促进自我知识体系的创建,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掌握,促使创新思维的开拓。学生的交互也可分为课堂和课后两种形式进行。最后是学生与知识体系之间的交互。随着教育事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知识接受的途径不在仅限于针对课堂知识体系的接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知识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以及各类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自我知识的充实与掌握。在学生与知识体系之间的交互过程中网络平台是其主要途径。
二、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字体设计课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顺应时展进程,本文探讨了开展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时代要求与现实必要性,并以字体设计课为出发点构建教学实践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课程的延展性为重点,借助新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实现内外交互,为学生搭建体验、理解、运用、强化的开放式设计学习平台,彰显了设计系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特性。达到师生经验价值共享,学生能力品质养成的教学活动目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为设计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字体设计;交互式;教学模式;创新;应用
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字体设计也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大多数的字体设计课仍以印刷媒介为载体展开,既包括正文字体的设计和装饰化的美术字、图案字、广告字的设计,针对文字的形体和形式的设计已不符合时展的需要。现代的字体已经拓宽了更多的功能,并广泛涉及店面招牌、展示空间、网页媒体等不同的领域。当今的学生认知思维方式与以往相比也有所不同,其认知思维方式具有发散性和广泛性的特征,若照搬传统思维方式教学已不符合这一代人的学习特征。因此,针对字体设计课的创新需将以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分别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
一、字体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网络教学的弊端。目前,网络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尤其是“”肺炎的爆发,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上学,更是加速了学校对“网课”、“直播课”等网络教学的推进。但是,教师完全脱离面授的教学方式,缺少师生与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环节,长期以往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降低积极性。同样,网络教学还暴露出了“知识碎片化”、“效率低”等问题,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视力损害”等健康问题。(二)教学模式的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是我国设计教育的起步较晚,教学模式基本参照上世纪西方大学的设计学科模式进行建构的[1],一方面是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资源的滞后导致字体设计的课程更新速度慢,讲解的案例不够新鲜,利用率较低,长期以往学生便会对课程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课程作业以学生个人练习的形式为主,缺少对市场和行业的调查分析,易出现设计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三)课程内容的局限。结合以往教师的教学经历和相关文献查询,课程内容反映出了“西化”的现象和缺乏对中文字体及本土文化的重视[2],其次也是因为中文字体的字形结构相对单调,且开发数量庞大,较拉丁文字母更为复杂。课程作业的布置中涉及字体的“基础训练”和“实际应用”环节不够,缺少对市场和行业的调查分析。课程后续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长期的追踪与评价。学生毕业后将面对庞大的市场,如何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同样是教学上的难点。在数字时代的高速发展下,教育以人为本,学校从以往注重建设、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并要求教师在满足当下的技术条件下,如何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更进一步探讨教学的改革创新,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互动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转型。
二、基于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应用
网络空间交互研究论文
网络信息空间(亦称网络空间)不仅提供了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以及方便、快捷的检索工具,也为用户与网络空间的交流互动及用户认知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可是,由于网络空间结构的多维复杂性和无限扩展性,导致用户处理和理解信息的活动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影响网络空间信息利用的诸多因素中,信息表征方式以及由此引致的用户在网络中的地位、认知投入程度、信息接收和认知加工等信息行为的变化是需要引起更多关注的问题。有关此方面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用户体验”角度提供网络信息空间构建的认知维度基础,也可为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关键性技术——智能导航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1、网络信息空间的信息表征及其用户认知模式
1.1网络信息空间信息表征方式及特点
目前,网络信息空间最核心的信息表征方式是超媒体方式,即通过链接方式将离散的信息单元或信息结点连接在一起来表征信息的一种非线性方式[1]。超媒体中,信息实体可被分割成小的信息片断,其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图像和可执行文档等。各片断以结点的形式表示出来,各个信息结点之间又依据其意义联系建立起非线性链接(超链接),形成网状结构,用以表示不同结点信息间的关系。概括地说,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1.1多样性和集成性超媒体系统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手段集成了多种媒体手段,实现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表征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提供多感觉通道的刺激,能更精确地呈现真实世界的物体、过程、任务情景等[2]。
1.1.2灵活性和联想性超媒体信息表征方式将基本信息单元作为结点进行非线性链接,信息结点之间不是按照预设的路径线性排列,而是依照人们的“联想”关系表示概念间的联系,灵活建立不同的通达路径。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路线在网络空间中较为自由地访问有关信息。
服装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开展设计创新实践,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其知识体系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且包含了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在开展交互性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角色则应该根据具体的创新环节和情境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在课程教学阶段,如何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形成更加有深度的实践创新探索,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服装设计;交互式案例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方
一、引言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服装行业的创新需求。因此,服装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活跃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广泛的知识积累[1]。基于近年来对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情况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创意的相关知识积累和研究型学习存在普遍性的不足,对设计创新的探索大都停留在形式主义的表层而难以深入到更深的文化内涵层面,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市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在课程教学阶段,如何促进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拓宽,形成更加有深度的实践创新探索,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师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对学生传授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然后,再通过标准流程性的训练过程,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述的知识范围主要是聚焦在专业课程的领域,虽然也会结合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总体上是一个单向的信息输送过程[2]。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化和表浅化。传统教学方式过度偏重于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形成的教学思维惯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潜在假设是专业知识可以不断细化,并相互连接形成结构有序的组织。对于较为成熟、内容高度体系化的学科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适用的。但是,对于需要高频度创新实践的学科来说则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首先,设计的创新实践在方法上无法做到高度结构化,因为创新活动本身就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和突破,而高度结构化的知识虽然能高效地应对已知问题,但在面对创新时则会形成思维的约束,导致知识面的狭窄化趋势,这对于开放性的创新思维培养是存在负面影响的。此外,为了形成高度结构化的理论知识,往往需要对现实中的案例抛弃大量的细节因素。而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设计师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新情境。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无法涵盖所有可能触发创新的因素。而仅仅让学生依据套路化的创新方法去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则很容易陷入表面化的形式主义,而难以深入到文化内涵的层面开展更有影响力的创新活动。(二)理论认知与创新实践的脱节。教条化的知识内容与复杂而持续变化的现实情境之间存在天然的隔阂,而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更加加深了这种隔阂。学生的思维如果被束缚在这种教条化的知识体系中,就会对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心理准备,从而在面对创新挑战的时候往往难以适应。要突破这层隔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则需要将现实情境带入到课堂中。案例教学相比传统的理论讲授,更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创新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培养学生自主地从复杂的现象中总结设计创新的经验性方法。(三)一般案例教学的弊端。案例教学最初源于哈佛法学院,后经哈佛商学院扩散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在一般的案例教学中,主要是由老师引入对某个案例的陈述,并引导学生开展对该案例的思考过程[3]。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典型事例陈述与专业分析两个部分。基于以往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一般性的案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包括:1.一般案例分析的文字性描述中会自然过滤掉很多具体的情境信息,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经验性认知和深度思考能力来说,获取情境化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实践是一个跨越性很强的过程,从最初的资料灵感元素的收集分析到最后的方案确定和细化,期间各个环节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相互的转化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设计师需要凭借经验的积累、深度的思考以及广泛的参与性讨论,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没有在案例中具体呈现。2.在一般案例分析中,教师虽然会引导学生展开对一些典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但仍然是教师在主导思考方向和最终的案例解释,这仍然是单向度的知识构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度是不足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更深入和全面地体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和解题策略。因此,教师应该建设更具有交互性的研讨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开放性的展开讨论,促进多元化的思考与交流,为创新实践打开更宽广的思维路径。
专业课程交互式教学策略
一、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方案的提出
开放教育实施十余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其设计的理想状态是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直播课堂、课程讲义、文本辅导资料等),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安排,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教师则根据学生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如BBS讨论、网上答疑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的交互,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但教学实践表明,理想中的积极的自主学习过程并没有普遍发生。”_2l‘虽然各主办校和学习中心采取了将登录网上课堂、参与网上答疑、在网络平台上递交作业的记录计入学生平时考勤分等多种激励方式,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造成上述局面有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良、学习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现行网络教育形式自身的缺陷,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现有的网络教学形式,多是非交互性或者非实时性的,如多媒体课件、网络直播课堂、网上答疑等,缺乏师生之间的直接交互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激励和感情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导致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下降。而现行的实时交互式的BBS讨论,多是专题性的,如期初的课程认知教育、期末复习等,这种网络教育形式因讨论频次有限,难以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为了弥补现有网络教学形式的上述不足,给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面授辅导课的学生,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具有交互性的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形式,我们提出基于专业课程的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有鉴于“教学模式是一个充满歧义的词汇,有的人认为教学模式是一套指导实践的理论方法,有的人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实践策略。”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应当是一套较为宏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而基于专业课程的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是一套较为具体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因此称之为“教学方案”可能比“教学模式”更为妥当。
二、方案设计
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路是:教师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先确定该专业课程一个学期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总课时数以及网络实时交互教学的具体时间安排,教师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制定学期教学实施方案,编制每一学习单元的学习要求,收集、整理每一单元拟讨论的案例,与学生在约定好时问到教学平台的“课程论坛”上定期进行实时交互教学。每个学习单元学与教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教师提出单元学习任务,并提供学习资源、重点难点提示、参考文献、学习方法建议等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第二步,学生根据单元学习任务和教师的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与该单元相对应的学习资源,并为下一阶段参与网络交互作准备,如罗列疑难问题、准备提交讨论的案例或现实问题;第三步,学生就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解答疑难问题;第四步,教师或学生提出案例或现实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分析与讨论;第五步,学生在线完成单元练习或测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讲评练习或测试题;第六步,教师总结、评价本单元学习情况,并根据练习或测试的结果,对学生提出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本单元学习中的缺漏或者是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内容,进行再学习与思考,并可以与教师另行约定时间进行个别化的交互;最后,教师提示下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和交互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进入下一单元。式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载《中国电化教学》2009年第l1期)一文中的“以师生个别交互式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教与学流程图。在上述学与教的过程中,第一、二步是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准备阶段。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制,一是依据专业课程的章节体例,二是学生的基本学情,包括知识基础、兴趣、学习时间和网络环境等。学习单元的划分与课程的章节体例并非一一对应,单元学习的时问可以是一次或者两次交互教学活动。这一环节虽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但应吸收学生参与、听取学生的意见,以保证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制更加适合学生实际。学生在交互教学实施之前预习单元学习任务,是保证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持服务,如提供学习资源、提示学习重点难点、提供参考文献、提出学习方法建议等。第三、四、五步是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分为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巩固知识三个具体环节,是典型的多向交互环节。其中,第三、四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为提高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当明确告知学生,在实时交互的网络平台上提问、答问和参与讨论的情况是评定学生单元成绩的重要依据,教师还可以在交互过程中适时运用激励教育策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或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是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案例或问题要具有新颖性和现实性,最好是当地的真实案例或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参与交互的兴趣。第六步是单元学习的评价与反馈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单元学习进行评价,要善于运用激励教育手段,表彰和赞赏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根据练习或测试的结果,对单元学习中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存在缺漏的学生,要给予个别化的学习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缺漏;对于需要进一步深化或拓展某些学习内容的学生,教师也应当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支持,并可与学生另行约定时间进行个别化的交互。
三、实践效果及评价
2010年上学期,我校在2009年春季法学专业专科层次的民法学课程率先实施基于专业课程的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并采纳学生的建议,将这一交互教学活动命名为“相约星期二”,每周星期二中午1:00—2:30进行。2010年我们共举行民法学课程“相约星期二”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26次,参与交互教学的学生包括2009年春季法学专科学生和2009年春季法学本科需要补修民法学课程的学生共计17人。经我们对这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l5名学生交回有效答卷。在15份答卷中,对这种网络教学形式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的有12份,占80%;选择“较满意”的2份,占13.3%;选择“不满意”的1份,占6.7%;没有表示“很不满意”的。这种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上网学习的积极性,涌现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在我校2010年上期和下期各评选的20名“学习积极分子”中,分别有4名和5名是参加“相约星期二”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相对于其他网络教学形式在如下几方面显现其优势:其一,相对于BBS讨论,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可以照顾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可以按设定的学习单元,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其二,相对于多媒体课件、网上答疑等非实时交互教学形式,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谈、倾诉、赞赏、激励等交互,能够克服单人学习的寂寞和孤单。其三,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学生参与程度高,可以让学生参与编制教学实施方案,让学生参与选择和编制教学案例或课堂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安排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现实性、针对性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其四,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学生人数较少且相对较为固定,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导和监控,便于公正、合理的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
手势交互技术在展示设计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消费激增阶段,文创产品如何更好的展示已经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增加对文创产品展示问题的思考,使用LeapMotion控制器作为手势输入接口,根据LeapMotion获取的手部几何数据,研究通过手势交互的方式,便捷地、高效地与文创产品设计中三维模型进行交互的方法。以创新技术方案改变文创艺术的展示方式,探索文创艺术设计应用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手势交互技术;虚拟文创产品;LeapMotion
1文化创意产品
文创就是文化创意,当今时代已经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它已经不是单一的个体产业,而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发展称为一个超强综合体产业,因此也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近年来的消费升级、居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于娱乐休闲活动的追求也随之上升,从而使得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它依托文化或文化元素为母体,通过个人或者多人创意公开销售的一种形式,可以延伸到各行各业,包括影视、动画、游戏、公共建设、服装、广告、饮食,从而让人领略文化的魅力。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然而传统文创产品生产到展示这种闭环过程必须经过策划—设计—定制—成品这一系列环节,但这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如何缩短这一过程的成本消耗一直是一个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文创产品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把消费者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的视觉中心,针对他们量身定做所需要的设计方法和创意,这样设计出来的创意作品必然会受到特别的青睐,造成足够的影响力和购买力,并且伴随科技手段的日益渗透,文创产品的体验感将更加吸引消费者的参与,实现“我”的自由取用,改进了传统的表现形式,使得文创产品的创作突破纬度的禁锢,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立体走向共感,全新的体验方式让文化创意产品改变过去的被动输入,主动输出才是为文化创作找到自己的全新的思路[1]。
2手势交互技术
如果提到手势交互必然离不开人机交互这一术语,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而手势交互技术则将手势作为对话语言的替代,跟踪人类手势、识别其表示和转换为语义上有意义的命令的整个过程,称之为手势交互识别。其研究旨在将设计和开发可以将用于设备控制的手势识别为输入并且通过将命令映射为输出的系统。一般而言,从手势交互信息采集的途径是有两种:接触式及非接触式的,因此可将手势交互系统划分为基于接触式的传感器和基于非接触类的传感器的两类。基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手势识别通常基于使用多个传感器的数据手套、加速度计、多点触摸屏等技术。而基于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手势识别通常基于使用光学传感、雷达探测等技术[2]。2013年2月,Leap体感控制器制造公司了面向PC电脑及苹果电脑MAC的体感控制器LeapMotion。它所倡导的三维空间交互与现今较为主流的虚拟现实技术可谓完美结合,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成像原理,通过两个摄像机来提取包括三维位置在内的信息进行手势的综合分析判断,这种应用于立体视觉的测量方法,被称为三角测量法。它是用于定位目标空间位置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如同人眼一样,能够对空间物体进行坐标定位,包括手指(及手持物)的运动、手掌的运动、手掌球(能够模拟手的弧面的一种球体,包含球心位置和球半径信息)三种。在LeapMotion控制器的双摄像头基线距离固定后,就可以进行设备校准。校准后的控制器可以精确计算出目标相对于摄像头的空间坐标。再通过已建立后的手部立体模型,能实现灵活而简便的抓取虚拟场景的物体,并通过相对运动生成平移、旋转和缩放信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