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11:40: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化教改综述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曾说: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主要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习生物化学理论对培养医学院校的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来说,就是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科学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要满足这个要求,对于医学生必须和必要学好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就是生物化学,通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其技术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医学创新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就如何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注重理论教学的系统性
生物化学概念繁多、分子结构复杂,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相关性和系统性。在讲授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和核酸代谢时,不要把它们孤立分开来讲,它们是相互联系的[2],在某些方面是相互转变的,食物要丰富化,但短时间内因各种原因不能进食,血糖也可以维持在正常值的低水平,是先动用了肝糖原,当肝糖原消耗殆尽,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可通过氨基酸和小分子的乳酸和甘油等进行糖异生维持血糖浓度,由于血糖比较低,不能作为能量,所以通过脂肪来提供能量,对于重要的组织需要脂肪转变为酮体提供能量,其他组织直接利用脂肪通过β-氧化提供能量。通过这样的讲授把孤立的单个的代谢联系在一起,使其达到相关性和系统性,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交错的网络系统,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方式的形象化
目前大学教育正在进行减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势在必行。由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抽象、微观、难度大,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一方面要求讲述理论课时,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3-5],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制作成动画或图表,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采取制作动画使不好理解的抽象内容形象化和生动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3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困境中寻找教改新路
常宁七中语文“四能一体”训练教改实验进行了五年,其间我到该校考察、学习了多次,感受很多,而最深切的有两点:一是七中教师的改革与实干精神很值得钦佩。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大都刚从师专或师范毕业,生源素质在边远的常宁县居于中等偏下,然而从学校领导到教师,认准一条道,拧成一股绳,锐意改革,百折不侥,终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由此我想,好些学校搞教改的条件比常宁七中要好,有的要好得多,如果大家都增强教改意识,那一定会大有可为。二是“四能一体”实验针对性强,路子对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减负”、“高质”是这一教改实验的要旨,课题的确立正是抓住了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而又收效微、质量差这一积重难解的症结。针对当时的教学现状,课题组首先从“减负”入手,在实验班里便出了“三严”、“三不”的硬招:严格控制课时,坚持按计划开课,不搞加班加点,不利用节、假日补课;严格控制各种参考、复习资料,学生不再订购“配套用书”、“同步练习”之类;严格控制考试,除期末考试之外,不搞其他任何检测。从而把师生过重的工作、课业负担减了下来,同时也有力地排除了干扰,让师生聚精会神地投身于教改实验,从教改中找出路,向教改要质量。
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而对这一工具的掌握、运用如何,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应是主要标志。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以往只重读、写,忽视听、说,给学生的语文素质造成了很大的缺陷。而这项实验致力于实现四能一体,四能并举,这就全面落实了语文能力的培养任务,符合新世纪的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实验的总体设计上,从纵向说,将初中语文整套教材按“四能”的培养要求分别编制出训练系列,犆恳幌盗芯汕橙肷睿瑺循序渐进;从横向说,每册教材中“四能”训练的“能力点”有分有合,相互交叉、融汇,从而形成立体的训练网络,促使四种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法的操作性强,各种课型有章可依而又不拘一格。教学目标集中、单一、具体,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并促使他们将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起来,自觉形成大语文观,懂得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四能训练的场所。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的提高便能如虎添翼。
至于实验的效果,当初有的同志不无担心:这样的语文课,过去的程式彻底打破了,课文分析大大淡化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似乎都没有位置了,作文也不全批全改、更不精批细改了。这样能不能保证质量?但是,连续几年的中考大捷使人们疑虑顿消,而从市教科所对初中学生听、说能力的抽样调查看,该校学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时,老师们还惊喜地发现,随着语文能力的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上升了,语文教改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学科本身。
语文“四能一体”训练教改实验是开创性的,但已经取得的成果还只是阶段性的,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但它毕竟从语文教学长期的困境中闯出了一条新路,我相信,它必将有着壮阔的前景。
文学原初态课程教改
一、古代文学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其产生的各个时代,始终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本来就是活性地存在于各自的朝代的。相当部分的文学体裁和作品原本是活性地存在于生活中、舞台上的,与现实生活舞台,以及歌、舞、戏剧等艺术舞台表演密不可分,很多体裁本身就存在于生活舞台中,强烈地体现着它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中国古代文学诗性系统的文体始终与音乐、舞蹈、日常运用等密不可分,体现着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诗、乐、舞三位一体,本来也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广泛存在的文艺现象。《诗经》的三大类作品《风》《雅》《颂》既是作品的产生地域、作者群体和内容题材、使用功能的分类,也是音乐体裁、风格、使用功能的分类,其中的国风和大部分小雅来源于民间,大多数是用于歌唱、演奏,或者作为舞蹈的配曲。大雅作为朝堂之乐,也多与音乐、舞蹈、政治功能有关;三颂作为庙堂之音,更是离不开音乐,离不开宗庙祭祀的实用功能,而以活性特点实时传播于世间,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而且各有其实用价值。《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而《墨子•公孟第四十八》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3]而楚辞起源于民间,与楚地流行民谣息息相关。也有其实践性的活性特点和实用功能。《离骚》《九章》还带有音乐的痕迹。而《九歌》根据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楚辞章句》)[4]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以及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5]这些足见《诗经》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先秦政治、外交场合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习惯,还有《雅》《颂》在朝堂和庙堂的实用特点,以及统治者采集或者创作《风》《雅》《颂》,以探查民情民意,都说明《诗经》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可见楚辞和诗经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性文体的两大源头,此后的中国诗体文学始终与乐舞关系密切,始终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以及魏晋诗人的拟乐府,干脆在体裁的名称上就标明与音乐的关系。既然离不开音乐,那就要歌唱,所以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诗都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汉书•艺文志》对乐府采集目的的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6]可知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特质。
唐诗相当部分是可以唱和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的。“旗亭赌胜”(也叫“旗亭画壁”)[7]故事中,梨园弟子歌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作,就是唐诗与艺术结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最好例证。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唱本习惯叫《阳关曲》或《渭城曲》,或者《阳关三叠》,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流行金曲。词在唐代产生于民间时,就是用于歌唱的,当然也可以用于伴舞、演奏。“曲子词”的名称明确地标识着它的原初态的音乐性特质。词是伴随着隋唐以来燕乐的流行而产生的,没有燕乐也就没有词。词的创作,叫做“填词”,或者“倚声填词”,就是依据各词牌所固有的乐曲去填写唱词。所以,词家也叫“倚声家”。直至发展到宋词,仍然多是用于演唱、演奏、伴舞的。所以,姜夔身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和大词家的双重身份,也就不奇怪了。而他和其他词家不同的是,他能够“自度曲”,即作曲。可见词的音乐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往后的元散曲、明清民歌等等,原本就是可以用于歌唱、演奏的。唐代的“俗讲”和“变文”本是用于宣传佛经教义的,又说又唱,音乐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极强。传统戏曲剧目大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没有话剧,都是类似于西方歌剧的戏曲,都是必须演唱着表演的,音乐的成分比重很大。可见古代戏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中国古典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看做生活的实录,哪怕是志怪小说,像《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序里都说,要以他记录的所谓事实,来“发明神道之不诬”:“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陷也”[8]。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实用性。中国古典小说在话本时代,以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那是直接面对听众的表演,实践性极强。中国古典散文中的书信、奏疏、序跋、赠序、游说辩论之文、日记、哀诔之作等等也是具备浓重的实践性、实用性色彩的。李斯的《谏逐客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晁错《论贵粟疏》、贾谊《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等等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至于诗词的用于纪实、托请、唱和、赠答,甚至代替书信的功能,则其实用性、实践性的色彩是始终一致的。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基于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的教改
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如一的特质,而今天的古代文学类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赏析、大学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等课程,往往忽略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的活性特质,仅仅把作品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使得古代文学的原初态特征越来越远去,青年学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定位于古代文学知识的习得,一定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其中的知识的习得的定位排在首位,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由此,带来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几乎是单向度的满堂灌式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动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这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质的理解。而且,仅仅把中国古代文学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有悖于古代文学活性的特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唱、演引入课程实训环节,体现其原初态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回归古代文学原初态、激发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在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坚持实践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诵、唱、演”的立体化实训的新教学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少有学校自觉地把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于2008年3月27日,特别颁布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于2008年7月24日也颁布了《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此后,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纲要》出台后的数年,多部委联合举办了系列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高校也举办了年度化的类似活动。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根据《纲要》和相关部委精神,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这样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做法,也符合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沿用本科的教法,讲授偏多,实训环节不足,教法陈旧单一且平面化,和本科教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课时多少方面,不能体现专科的特点,和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脱节,不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第16号文和高职院校评估体系,高职高专教学要更新教学理念,减少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组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汉语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公共关系专业、文秘专业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中,基于古代文学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特质的、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和实践一种立体化的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贯彻、践行最新的国策和教育部等有关部委精神,培养高职高专相关专业人才的古代文学方面的高素质的、实践性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广泛开展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起生力军的作用,更好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而尽心尽力。把古代文学经典的“诵、唱、演”、学生学写文言文、古诗词等立体化实训结合在教学中,打通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的隔阂,探讨一种在教学中对古代文学原初态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回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强化学生的文学和艺术素养和鉴赏、分析、表达、沟通、写作等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专科的汉语专业,是以“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总体指导思想的,要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较强而有效的写作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培养相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其中“写”和“说”、沟通与协调,创意与策划,组织和管理是核心能力。此外,还应该并且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培养人文素质,和一定的艺术素养,具有人文精神,培养具有21世纪当下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把古代文学经典的“诵、唱、演”贯穿在实训环节,使中国古典诗文“诵、唱、演”活动机制化,学生根据古代文学作品原著或者改编进行“诵、唱、演”,打通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一定的艺术技能及表达、沟通等综合实践能力。关于古代文学经典“诵”就是诵读,“唱”包括“吟唱”和“歌唱”。各地民间前辈都还保留着各类风格的古诗词吟诵曲调,而不少古诗词还保留着可演唱的古乐,后人也有大量的对古诗词的配乐,这些都是可以“唱”的资源。古代文学经典的“演”是把古典作品改编为短剧演出,或者直接排演古典戏剧。这样的探索,创新了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训环节,结合《文化发展纲要》和教育部有关精神,使古代文学的教法避免单一化、平面化,尝试达到实践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立体化。这种探索也创新了实训项目,拓展实训平台;也给学生体验和认识了古代文学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在教改中很好地开展古代经典的“诵、唱、演”,教师还积极调研民间古诗文吟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诗文吟诵在年轻人中开展得少,又一度在中被当作封建的东西加以批判,所以,一般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会吟诵。而吟诵并无全国性的统一曲调,统一模式,它与方言联系紧密。所以,一种方言就有一种吟诵。我们对作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桂柳官话区的古诗文吟诵,做了一些调研,收集了相关影像资料。这对我们学习古诗文吟诵,以及教改中加以运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工作很值得进一步开展下去,因为会吟诵的老人本就不多,而且他们时日不多,需要抢救式地收集、整理、研究,以运用于古代文学教改中。可以说,老人的古诗文吟诵是古代文学原初态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质的活化石式的有力证据。
机场安防课程教改探索
摘要:交通运输(空港方向)专业主要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面向空港的运营与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机场安全与防范课程作为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承载了关于机场安全运行、空管安全与防范人为破坏等的重要知识内容。基于此,本项教改针对机场安全与防范的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对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确保了该课程能真正起到培养和塑造学生应对未来机场安全运行与防范人为破坏等的扎实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机场安防;教学改革
我校民用航空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肩负着为我国民航事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交通运输专业(空港方向)面向空港的运营与管理,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能够适应本专业领域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机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设施,近年来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机场规模日益扩大,旅客吞吐量急剧增加,机场安全运行、空管安全与人为破坏等因素凸显。机场安全与防范课程作为交通运输(空港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承载了关于机场安全运行、空管安全与防范人为破坏等的重要知识内容。
1机场安防课程设置概况
国内开设本科交通运输(面向空港的运营与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在本科层次与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有相类似的培养方向。还有部分高校面向空港的运营与管理相关专业属于高职专科层次。各高校设置的与机场安全与防范课程类似的课程,主要侧重于机场安全检查方面的教学,或更注重从安全工程学的角度界定机场安全与防范方面的教学内容,忽略了空管安全与机场安全运行的衔接。
2机场安防课程教改构思与实施
语文教改研究论文
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争议最大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抑或是其他什么性质?人们莫衷一是,以至在新大纲修订试用版中采用比较模糊的说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半句含工具性,后半句含人文性。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在保留上述一句的后面接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应该是讫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最为科学的表述。这一表述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贯穿每一部份每一条目,犹如一张网,真的是丝丝相扣。以下为论述的方便,按先分后合,即按先工具性、人文性,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顺序,谈谈《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把握。一、工具性在全国性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老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一)保留语文工具性的基本属性,但要求上有所变化。语文的工具性基本范畴有多大,以往几个版本的大纲都说是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本范畴不变,但要求有了新变化。1.识字写字。增加识字数量,小学从2500字增加到3000字,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从3000字增加到3500字。识字量增加了,才能尽可能减少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字阻碍,充分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2.阅读。明确提出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能力要求的变化,即符合汉语特点,又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的要求。有较好的语感,阅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3.习作。降低认识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要求。明确提出,学生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习作要求的调整,体现了对习作教学规律的再认识,以往作文教学要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重点的提法是漠视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4.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般的听话说话能力,而是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要求大为提高,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上述要求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二)扩大了工具性的内涵1.充分注意母语教育的特殊性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是母语教育。因此,它的工具性就有了特殊的内涵。一是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工具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新内涵,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工具性的文化内涵,在课程标准中随处可见。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2.培养语言思维品质。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发展语言能力,必须使语文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包括发展思维的能力,包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作文则是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维、表现、评价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同时,语言思维品质也得到培养。(三)拓宽语文教育(掌握工具)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途径的拓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载体的多样化传统的语文学习的载体,主要指课本,自读课本,课外读物,至多包括影视资料。这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母语学习的载体是无处不在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举的资源达到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真是有心人处处是语文。2.学习方法活动化、生活化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二、人文性人文性的内涵比较丰富,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人看法也大相径庭。因此,是否把它作为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如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性的内涵,基本范围以及它在语文教育中的体现有了明确的和比较科学的说法。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来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从认识过程的价值观来说,强调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其次是体现在文化观上。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其三是生命意识。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在探究中学习等备受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上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的。比如,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这是工具性;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又如,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难度设计,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角度统一的体现。总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性质,深入理解语文基本性质,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
影视艺术课教改
近年来,随着影视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影视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突出。如何审视、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影视艺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影视艺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影视艺术概论》为对象,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考核三方面来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促进影视艺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深化拓展教学内容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包括影视语言基础及其规律、场面调度基本知识、影视叙事表意及有关影视艺术史论等内容。由于大多数学生入学前一般都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对这些内容已有程度不一的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深化、拓展,这是“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底子。通过问卷调查,摸清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把握状况,了解其感兴趣的和有疑惑的相关问题,从而在备课中有针对性深化和拓展课程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影像、声音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他们的兴趣和疑惑主要集中于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作为视觉元素的影像、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分析可知,学生渴望在已有接触的基础上实现对影视艺术更为全面、系统和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把握。这便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深化和拓展的重要依据。如围绕影像,可从透镜、视点、景别、摄影机状态、光、色、构图以及影像的表意等方面来较为全面、深入认知和把握影像,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其次,补充完善教材内容。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高校还没有一本通用的“影视艺术概论”的教材。尽管如此,一般情况下,学校还是要求使用教材。因此,补充、完善教材内容也就必不可少。为此,教师一定先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和观点,这样,才能避免在深化和拓展教材内容时造成思想观点的混乱,甚至与教材观点相左的现象。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补充、完善相应的内容,力图使之达到专业性、前沿性、易读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伴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作为“技法”、“表现方式”、“叙述故事和传达思想的手段”的影视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影视艺术的传播能力和艺术魅力得以不断增强。因此,“影视艺术概论”课程内容应当将影视前沿动态,如IMAX3D影像及最近兴起的关于48帧影像的探讨、后技术时代电影艺术“泛美学”倾向等现象引入课堂,以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充实与常讲常新[1]。再次,确定难点、重点和疑惑点。教师可在“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或者每一章节开始之前与学生充分交流,进一步了解他们对课程各章节内容的熟悉程度,以确定各章重点、难点和疑惑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选择相应的重点、难点问题来进行深度交流,重点突破。譬如,笔者在交流中了解到,多数学生对电影蒙太奇的规则、类型、剪辑方法及声画蒙太奇,影像表意,声音表意、场面调度等章节的内容分辨不太清晰,存有疑惑;而对影视明星与明星制、镜头运动方式等内容却有较好的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前者自然应做重点难点讲解阐释和把握,后者则只需大体提及有所加深即可。可见,确定难点、重点和疑惑点能够为深化和拓展课程内容留下时间和空间。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发展迅速,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被引进,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丰富。笔者依据学生对“影视艺术概论”课程内容的把握程度,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入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基本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解决完成任务的问题———完成任务———评价任务”[2]为主要结构。在“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一开始就应向学生提出这门课程要完成的创作任务,然后围绕作业创作的问题展开学习。如,教师可将3~4个学生分成一组,要求每组学生摄制一个5分钟左右的短片,并要求从景别、运镜方式、构图、光、色等镜语方面结合叙事表意来阐释说明。那么,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有关理论知识就会有的放矢,抓住学习的关键。之后,经过讨论、明确分工到创作实践,完成实践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观摩、议论和点评实践作业。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团队合作意识就容易被调动起来,课程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一新近上映的影视作品或者经典作品写作一篇专业评论。为此,学生先要仔细观看、研读文本,尽力捕捉富于个性的感悟、体验。同时,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并运用相关理论来写作,之后还需要反复修改,最终完成评论写作,接受教师和同学评阅、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习实践相互促进,从而掌握课程内容和相关技能技巧,并提升文化修养。其二,“双元制”教学法。“双元制”学习形式是从德国引进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结合起来,把高等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实践为核心,把学校设在工厂里,把教室搬进车间里,学生在老师和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学习理论和专业技能”[3]。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和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贵阳电视台、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一批媒体传播机构、公司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它们是我院的重要实习实践基地,这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实践的条件。就“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可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实践实训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不同的实习基地观摩见习,接受一线生产制作者的指导,并逐渐参与具体的制作实践。以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参与贵州电视台第5频道的“真情纪事”栏目实习实训为例,教师事先要让学生认真观看该栏目的几期节目,以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接着,学生跟着栏目组参与该栏目一两期节目的具体策划设计、脚本写作、采访、摄制以及后期制作等整个流程,这样就能够学到大量实际的操作经验。之后,学生再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内容及要求写出相应的总结。最后,还要求学生对参与的节目(栏目)进行相应的评点总结,并在师生之间进行深度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对“影视艺术概论”的“策划”、“叙事”、“影像元素”、“声音元素”等课程内容就会有比较深入的体认和把握。显然,“双元制”教学法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4],达到了“产学一体”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双元制”教学模式只适用于影视艺术教育部分专业课程或部分专业课程的部分内容。其三,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并结合运用无声言语及其他媒体工具,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讲授并非灌输,但运用不好很容易成为灌输。在“影视艺术概论”教学中,诸如影视艺术发展概况、影视艺术艺术属性与商业属性的辨析、影视语言的有关原理等内容的教学,显然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如何有效地使用讲授法,应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讲授的独特魅力。主讲教师学问大小、水平高低、权威与否固然重要,然而,如果没有学生听,学问再好,水平再高,名气再大,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独特的讲授魅力。而教师独特的讲授魅力主要包括个人的气质、语言以及讲授时的肢体语言等,其中,个性化的讲授语言尤为重要。讲授的语言宜具有影视艺术的特点,强调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或抑扬顿挫、铿锵有声、充满激情,或严谨周密、深入浅出。这既是基于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考虑,也是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自身优长和特点的考虑。另一方面,是讲授的情境性。广播电视编导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情境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学会并养成在情境中思考的习惯。在理论讲授中,要设置相关问题,将理论渗透在问题之中,就在教师依据逻辑结构阐释理论之时,问题便成为了情境,逻辑便成为了情节。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和分析,处于情境和情节之中的学生自然会主动加强体会、思考、感悟,实现深度互动。其四,讨论法。研讨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在独立钻研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师生在多元互动中交流认识,由思维的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于“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来说,研讨法的有效运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主题,它必须具有讨论价值。讨论主题允许具有争议性,如“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真实性”就符合选题要求。其次,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和思考,充分准备讨论的意见,拟定发言提纲,使学生拥有讨论主题所需要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再次,现场讨论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引导学生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不离题不走型,注意控制时间、调节好气氛。最后,教师还要做好总结与评价。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发言,对其提出的观点给予客观的评价,如有必要,还可就有些观点和看法继续研讨。同时,一定还要指出学生发言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教师应当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教学条件等因素,来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并不断调整和校正,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谈论电子信息教改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2+1”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在2006年开始招生时,社会上对这个新模式反应热烈,就读学生较多,很快便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该专业学生占当时在校生的14%。但近两年该专业逐渐冷落,学生大幅度减少。竟其核心原因是学校教育跟不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对困境,学校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重点抓好三大环节的实施。
一、以训促教,以核心技能实训反思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2+1”学制是我国新设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就读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社会上相应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满,修够学分的学生发放毕业证,按时毕业。“2+1”新模式下,两年的中专学习,学生既要学习文化课和选修课,又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专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基础理论知识较差,对于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上课听不进,也难以听懂,久而久之厌学情绪滋生和加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上课迟到、早退、瞌睡、看小说、旷课,进而逃避上课甚至干脆逃课到网吧。一旦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或重修,或因逃课等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许多学生干脆选择退学;学生流失严重,影响了学校学风。面临这些困境,学校倡导“三用”、“两性”以训促教新模式。“三用”原则指理论教学“有用、实用、够用”,“两性”指实训坚持选择性与针对性,突显核心技能的重点训练。中专生免试入学,基础较差,这个现实现状,教育者不能回避更不能逃避,教师不能只顾自己一人高谈高深理论。只有根据核心技能操作所需,有选择、有针对性结合实践精选施教素材,精讲理论、重实践、抓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理论,通过实践巩固理论,在一轮实践收获基础上进入新一轮的实践,融理论知识在反复的实训操练中,学生才能将理论融会贯通。
二、坚持核心技能流水线合作操作模式,强化学生群体性参与意识
1.互动择优,以小组探究法取代单一讲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多提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从实训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维修电视机时,对故障的检修,教科书固定单一的模式是先判断某一放大电路是否工作正常;再按书上给出的方法逐一进行检测;再将检测数据与书上所标数据进行比对,作出判断;最后再按书上的步骤进行检修。完全按书本上的程序去教学,可以很轻松就完成教学任务,简单省事;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思维单一,而且缺乏创造性,难以适应今后就业岗位复杂的局面。为此,笔者上课时采用了只向学生说明电视机故障现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自行设计检修方案;再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后从推荐出来的较好检修方案中,由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综合择优,选出最佳代表全班水平的检修方案。这样的实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及相互竞争的创业理念。
2.坚持“悬念”诱导法,杜绝玩“空手道”现象理论的学习渗透在不知不觉的实践中,而不是由老师一手包办或在黑板上玩“空手道”虚拟操作。教师自己包办完了再丢给学生照着翻版,已没有悬念和新奇感。如果紧紧因为实验设施落后或不足,就把它丢给学生,让其独自琢磨,学生动手的少,旁观的多,不能动手的学生兴趣不浓,观摩也是应付了事,实验过后仍然糊糊涂涂,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实践性强的特点,革新传统的黑板教学及虚拟的黑板操作。如,笔者任教“电视机维修技术”课程,按学校的以训促教思路,扣住学会电视机维修技术和掌握故障排除方法的核心要求;实验时,虽然教学设备不足,但整个操作过程,笔者重在指导学生步步实施,由学生分工配合自己操作。一台电视机,学生动手组装、检测、调试,笔者再设置故障让学生再去讨论、分析、推理、判断,以整体的力量一起排除故障。通过这样系统的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合作实验实习,效果良好:一是激发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综合技能的整合运用;二是操作组装中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同时渗透相关理论知识点,同时增加了他们对故障的分析、判断和检修能力,有利于推动创新学习,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学生高兴之余,也会慢慢地变为欣赏自我,肯定自我,进而进入更加努力学习的良性循环。
物流类英语教改综述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渗入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时可以看到、听到许多与物流相关的词汇,比如JIT,supplychain,trampmarket,等等。物流专业的学生,看得懂装箱单和大副收据就是对专业的英文词汇的应用。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文水平不高而借助工具翻译的内容,很多时候是不通顺的。从事物流行业的人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外文资料,比如外版教材、装箱单、大副收据。目前,物流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货物流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都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但是外语语音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物流企业缺乏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人才。针对目前的状况,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物流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在物流专业英语方面的学习。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如何更好地讲授好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许多物流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二、物流专业英语培养目标
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开设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流专业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读、译、说、写、听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物流英语资料,从而获得物流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依据学情、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应按层次确立培养目标。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层次一,知识目标:以物流知识为主,内容包括物流系统,货物运输,库存,物流信息,搬运,配送,包装,物流单证。层次二,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物流专业词汇词库。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国际物流专业词汇,做到熟练地看懂物流信息的英文提示、提单、托运单及出错信息等。培养学生掌握英文专业资料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资料,能阅读和翻译物流资料和说明书等应用型资料。层次三,培养英文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在对物流专业术语的掌握的基础上,创设某些情境,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比如:双方模拟一场关于如何减少库存的谈判,买方卖方沟通如何用最便捷的方式运输货物,等等。
三、物流专业英语的特点
1.物流英语是一种科技英语,长而复杂的难句在科技英语中是典型的,这种长句往往包括若干个从句和非谓语动词,这些从句和短语往往又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语法现象。另外专业英语为了说明事物的客观性,被动语态用得非常广泛。在英语语法中,每个简单句都允许有一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多个动作,那么主要动作当谓语,其余的用非谓语动词的形式。
预防医学教改社区实践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实习不仅仅限于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更要立足于基层社区,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与社区的关系,预防医学教学必须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建立、完善并巩固社区实践的教学场所是医学院校的教改重点[1]。我校为了适应这种教改的思想,于2006年设立了桂林医学院社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要求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疾病预防和社区保健知识,改变临床专业学生忽视预防医学学习的思想,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也需要面向基层工作,有必要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因此,进行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临床专业学生增加一门预防医学社区实践课程,将实践活动进行课程化设计,选择社区人群发病率高的高血压病,作为开展社区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预防医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主要形式以高血压现况研究课题为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教学学习,依托我院在当地的基础,使得学习可以顺利完成。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以预防为主的观念群体和大卫生观念。笔者于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4月25日,开始了这项临床专业本科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06和2007级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再从每个班单纯随机抽取40人,共160人,然后从这160人中单纯随机抽取80人为实验组和8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2006级37人,2007级43人,其中女生45人,男生35人;对照组:2006级44人,2007级36人,其中女生38人,男生42人。两组学生在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理论基础教授学时不变,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增加社区实践教学。两组授课教师相同,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统一试题和考试时间,考教分离,比较教学效果。
金融学教改探索
一、金融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金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时展的大背景。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虽然该计划主要是面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但是,该计划同时也指出“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将会引导其他各类人才包括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正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多元的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性的金融制度。而伴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开放,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金融”时代,它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另外,上海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必须要承担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培养大量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重任。在上述时代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传统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人才的需求,对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进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从卓越工程教育计划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快速发展的金融深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征,确定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知识背景、适应国情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卓越金融人才”。根据这一目标,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把握三个关键点。(1)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金融深化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大金融”时代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通用型金融学人才。尤其是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金融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导学生将金融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这是必然趋势),金融资源的国际流动不断增强,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人才一定是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国际金融人才。因此,加大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并由教师来主导与控制,学生是被动接受,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需求的金融内需型人才,缺乏国际化。显然,这样的教学状况是难以满足新时期金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符合卓越工程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