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07:09: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史

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中外建筑史课程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学生开始艺术设计的引导。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史课程;教学

课程的重要性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建筑史进行研究,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前提,是加深理论知识与建筑设计之间结合的前提。1.设计课程的过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以实现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换,否则,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去,无法完成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建筑史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基础课程到设计课程的过渡,为整体设计概念奠定基础。2.后续课程的铺垫。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衍生出来的产物,掌握一定的建筑史知识可以积累室内和景观环境设计的经验。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完成建筑设计比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工作要困难得多,但在掌握初步设计思路和方法的要求方面,建筑史所阐述的思想观念和代表性设计,可为后续的室内设计课程和景观设计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筑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对建筑史的学习只需要掌握基本内容,但实际上由于建筑史涉及中西方两部分,内容确实比较多,在实际教学中,建筑史每周课时最多也就4学时,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些矛盾。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系统性。建筑史的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和外国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史涵盖了原始社会以来的建筑发展,涉及各种建筑,如住宅、宫殿、陵墓、宗教建筑、园林建设等,以及这些建筑物结构和建筑特点的分析,内容涉及当时朝代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地理状况、气候特征等。外国建筑史涉及世界各国建筑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欧洲建筑史,涉及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建筑类型及相应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以上所有教学内容按专业计划要在一学期内完成,内容多,课时有限,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不可避免。2.单边教学,缺乏互动。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一般都依托教材,以多媒体课件为讲授方式,多媒体课件则主要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由于内容和课时的限制,教学主要以教师单边讲授为主。所以往往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学生掌握和消化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建筑史主要是合班大课,课堂人数较多,学生和老师互动相对较少,教学效果一般。同时,为了展示多媒体图片,教室一般会拉上窗帘,教师无法在昏暗光线下观察学生上课反应,很难有针对性地控制讲课的节奏。3.缺乏实践环节。建筑史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木结构的横梁、柱子、木筏以及木筏和扫帚的结构等,单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木结构的微妙之处。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中,建筑与周围的岩石、树木、溪流和瀑布完全融为一体,而这正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只能从图片中粗略了解,并不能真正感受大师设计的精致和独特。4.以市场为导向。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事实上,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是对理论的扩展和延伸,而大量的实践结论也可以直接通过理论获得。对中外建筑史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宽其设计思维。5.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中外建筑史课程的评估分为两部分,即最终成绩和平时成绩,最终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回答和平时作业)。这种评估方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常的学习。研究建筑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建筑理论。通过试卷分析学生学习效果是肤浅的,有必要围绕教学目的对目前的评估方法进行合理的改革。

查看全文

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论文

一、存在问题

1.重难点内容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偏差。本门课程涉及内容很多,所包含的重难点内容也相应较多,学生在整个学期中要想做到掌握所有重难点内容,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难点内容记忆的混淆。例如外国古代部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相关内容,以及外国近现代新艺术运动时期众多艺术流派的出现等,由于涉及流派风格各异、人物众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混淆,张冠李戴的情况。

2.纯理论知识讲授,容易形成单调感。《中外建筑史》主要是以讲授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主体,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如果单一的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来讲授所有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单调感。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针对上几个问题,本人在近年来的《中外建筑史》课堂上尝试采用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想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基本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的选择重难点内容进行较为深入、详细的讲解,把其余内容作为课下辅助阅读理解。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解决课时不够的困难,《中国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三部分内容以基本采用5:5:4的分配方式来完成一学期16周的学时安排。其次,在所讲授的重难点知识中,发展时间从公元前3千纪一直贯穿到近现代,其中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典型实例等都极为庞杂,如何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混淆和错乱是重要任务。我的做法是:在所讲授的每个时期或地区内容中,寻找出一条主线来贯穿整个时间轴,在这条主线上把重要人物或重点实例或事件穿插进去,使得学生在掌握该部分内容时能够产生联想记忆,由点到线再到面,这样就使得记忆的难点和要点主要是这些重要人物和典型实例。最后,关于纯理论内容的讲授,如何使学生避免产生枯燥和单调的感觉。我的做法是将授课方式多样化、授课内容趣味化。采用讲授、讨论、角色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单一由教师讲授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再来就是增加多种可能使得授课内容更加有趣味性。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内容、关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微课教学及互动讨论等都对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有所增加。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查看全文

世纪末建筑史研究论文

摘要: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与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史理论、甚至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查看全文

在线课程在中外建筑史的应用探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线课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地学习素材,使得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对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的挖掘在线教学平台的优势,创新中外建筑史教学的模式。本文分析了在线课程对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探究了目前中外建筑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在线课程;改革;中外建筑史;重要性

1引言

中外建筑史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涵盖了中外在不同时期下建筑风格、种类以及发展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与演进,如果教师仅仅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讲解,那么学生就很难形成清晰的知识架构,就会出现知识点混淆,不利于对中外建筑史的全面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在线课程,构建出更加形象地学习内容,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2在线课程对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线课程主要指的是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如微课、雨课堂、腾讯会议、慕课等平台,将教学的内容制作成为课件的形式,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中,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下载课件并完成学习内容,同时在线教学还可以展开实时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为学生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环节,设置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线教学的适应性强,可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特殊时期做到“停课不停学”。中外建筑史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个地区的建筑风格、特征都各不相同,都展示出历史文化、人文习俗以及民族特色等,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仅仅依靠课本中的知识和教师单一的讲解,那么就很难为学生搭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对中外建筑史的学习难以从多个角度和领域进行分析,而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突破固定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助于突破学习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从而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实践不充足的现象。此外,在线教育极大地转变了传统中外建筑史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极大地展现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以及实践的机会;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的习惯不同,因此在中外建筑史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差异性,教师就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展开分层次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在扎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拔高训练,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中外建筑史学习的能力,在线教育也满足了特殊情况下的教学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地教学便利,有助于强化中外建筑史教学的效率。

查看全文

文化自信在建筑史教学的实践

摘要:中国建筑史作为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对毕业要求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江苏科技大学课程建设的原则并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点,文章围绕“学生中心,文化自信”理念不断对教学模式、手段、资源、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资料的分级重构,对学生课程参与深度与广度的延伸,对课程相关课群进行联动,将劳动实践和文化自信等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融于专业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构建“课前初识,课中精讲,课后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在具体教学中,在保证向学生传授建筑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建筑历史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性,紧密联系现代建筑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联系中国建筑师自身民族文化的修养,同时密切配合学校服务地方的指导思想,拓展了有关地方建筑历史文化和建筑历史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方面的内容。文章抛砖引玉,探讨切实提高学时不足情况下大容量理论课程教育实效的途径,激发课程教学“活力”。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文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学情分析

结合多年教学总结与学生实际情况,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主要面临“教师讲授全与精的矛盾”“理科生文学素养欠缺”“学生培养扁平化”三个方面的实际难点。

(一)课内教学时数难以支撑知识全覆盖

中国建筑史课程共40学时,教学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在压缩学时背景下,课内学时不足,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整覆盖各知识点。横向观察多数院校,该课程在48~56学时仍感时间紧迫,教师一般选择传统讲课模式,力求通过课内高强度灌输,实现知识点全覆盖。这种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望和兴趣,又使得课程教学扁平化,重点知识不够精,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查看全文

建筑史课程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在线引进课程给建筑史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就这两方面分别展开分析和论述,总结经验,使在线课程引进能更好地为建筑史教学服务。

关键词:在线课程引进;教学资源;教学理念革新;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建筑史课程教学任务具有知识体系庞杂、信息量大并且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等特点。因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想必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竭心尽力试图解决的问题。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手持教材,滔滔不绝地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会注意力分散、兴趣缺失,导致知识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可以被视为建筑史授课过程中常见的困局。在线课程引进为摆脱这一困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的引入,意味着教学模式的革新,从以往单一讲授型的理论教学转变为讲授型、指导型和建议式教学融合的混合模式。学生通过在线课程的相关学习,在课前就实现了部分教学内容的“信息传递”,而随之开展的课堂互动又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吸收内化”。这种互动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的“吸收内化”。学生从原先被动的接受者转而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对于知识的关注度、课程内容的兴趣度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从而让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所以,在线引进课程给建筑史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下就此展开论述。

1在线课程引进给建筑史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

1.1丰富了建筑史的教学资源。在线课程的丰富性为建筑史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结合大量的图片和专题视频,使得知识点的传递更直观、更具有吸引力,弥补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授课内容与形式相对简单枯燥的状况。学生可以汲取名校名师的建筑史教学内容,这类教学资源内容往往更加翔实、阐述充分、见解独到,拿来为学生所用,既丰富了讲课的内容,又拓展了知识架构。同时,这种模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小,并且可以反复利用的资源对于知识的吸收和巩固均提供了较大的余地。1.2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在线课程引进在无形中革新了“教与学”的师生关系,课堂的主角从教师转换成学生。首先,教师先在课前以学生为中心布置学习课题,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课间,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讨论和学习课题的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路途上的“引导者”。总之,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保证学习效果出发,组织教学过程,完成知识传递的任务,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进行观念的变革,是全新教学理念的核心。1.3知识的有效传递,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课题,收看视频、搜集资料,对知识点的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接着在课堂教导中,又通过充分地讨论和表达,对教学内容就有进一步掌握。这时,教师的适时引导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递,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2在线课程引进给建筑史教学带来的挑战

查看全文

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探索

摘要:文章探讨教师在史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启蒙学生的建筑思想,在意识形态上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促进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成长成材。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课程的特色及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以期培养和激发学生在专业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查看全文

建筑史教学的趣味性与延伸性

摘要:着重对建筑的个体造型,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查看全文

打开我国当代建筑史新蓝图

2008年8月8日晚,在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绚丽的焰火中,将上演一场举世瞩目的盛大狂欢。无疑,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内的开幕式狂欢,同时也是北京当代建筑的盛大庆典。

培养中国自己的建筑师队伍

近年来一系列重要建筑的落成,使北京建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外国建筑师为北京提供了具有学术意义的建筑设计方案,吸引了国人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库哈斯设计的CCTV新楼,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该方案将行政管理和新闻、广播、演播室和节目制作——即电视制作的全过程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视传媒之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鸟巢”,以纯粹的建筑语言构筑了新的体育建筑形象。此外,福斯特设计的北京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矶崎新设计的中央美院美术馆等,也都是世界一流建筑师为北京提供的颇具创造性的作品。它们陆续建成,为北京增添了在世界当代建筑史上有影响的新建筑,使城市呈现更多的活力,并忠实地记录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下文明。

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建筑市场,这是大家很关注的事件。因为这牵扯到中国城市面貌的改变,对中国建筑师来说又有个竞争的问题。进入21世纪之后,北京重大项目招标中,大都是外国建筑师中标。我想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外国建筑师和我们中国的老一代建筑师和新一代建筑师相比,他们有更丰富的国际经验,特别是超大型建筑的设计经验,他们的介入对整个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中标的外国建筑师有不少是普利茨克建筑奖(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得主。1979年设立的普利茨克建筑奖是国际建筑界的权威奖项,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我个人则认为普利茨克建筑奖比诺贝尔奖更具当代性。诚然,我们没有必要对普利茨克建筑奖盲目崇拜,但这批建筑师代表了世界建筑的当代潮流,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师为什么在国际重大竞赛中纷纷落榜?这又需要我们深思。我们最好不要以狭隘民族主义的眼光来看。中国老一辈建筑师为解决中国城市和乡村量大面广的建筑问题,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必将为历史所铭记。但正像你不能指望中国足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取金牌一样,对中国建筑师同样也不能要求过高。

有很多国际上著名的建筑师来北京搞设计,应该说是北京的一种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把北京所有的大建筑都交给外国建筑大师去设计。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有一定的引导责任。比如说办奥运,我们很多工程还是会请外国建筑师来做,要达到国际水准;但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中,也应当注重培养中国自己的建筑师队伍。

查看全文

疫情防控下“雨课堂”课程思政改革思考

摘要: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高校“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成为课程思政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暴露的“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教师主导作用待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监控难”“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修订课程思政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方法、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特殊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防控;中外建筑史;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2020年初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构成了巨大影响,2月5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要求高校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雨课堂”“钉钉”“超星课堂”等软件将信息技术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实现课堂教学永不下线功能,并且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对教育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其面临“思政教育”任务和挑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高校课程思政概念及发展形势

思政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是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被高校当作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和渠道,高校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来实施,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等问题,呈现孤岛化、空泛化趋势。为破解思政教育难题,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概念[3],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主要做法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开展思政教育及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创新教育方式,实现全员育人大格局。但课程思政究竟怎么实施?成为困扰不少教师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简单“贴标签”,有的“只有课程没有思政”,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同类型、学科专业课程有区分度的指导。以往课堂教学专注于知识能力传授而忽视学生“三观”培养,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4],指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战略举措,对课程思政实践中“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予以叫停,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构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自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5]。

2“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的基本经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