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06:1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美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美学

探讨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意义

摘要:通过对于传统建筑美学理论的介绍、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差异、分析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审视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美学理解的变化,从而反映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查看全文

高层建筑美学地位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查看全文

课程思政下建筑美学的教学思考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建筑美学教学该如何开展,以更好地发挥建筑美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是思政教育与建筑专业有机融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是建筑美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由王静、朱逸茜、刘敬超等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7月出版的《建筑美学》一书,则在阐释建筑美学基本概念、建筑美学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反思当前建筑美学的教学方式、内容、模式等,对课程思政视域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启发性。

一、互相合作、相互促进,共建基础课程

“思政美育+建筑美学课堂教学”,紧扣培固思想之源的育人要求,而通过将“四史”与建筑经典作品的巧妙结合,将思政与建筑领域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可做到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以气为引,向学生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向学生展示建筑的气质与内涵,推动“课程思政”与“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对此,本书为“课程思政”与“建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指出建议,试图为相关人员了解、开展建筑美学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参考。可将“四史”学习融入《建筑绘画》《建筑美学》《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建筑鉴赏》等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了解,激励青年学子朝着正确方向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讲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剧院、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主楼、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等红色建筑展现党的奋斗历程、优良作风,做到从专业创作角度去开展党史教育、专业课教学。另一方面,借助视频、音频阐发具有中国气派和华夏风韵的传统建筑,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美育培养融为一体,创新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实践教学

走出理论课堂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走入校园活动、基层活动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课紧扣实践性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将建筑美学教学与思政教育从理论课堂拓展社会课堂,从校园内延展至校园外,积极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扩展视野、巩固知识、丰富体验、提升动手能力,既可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又契合现代人才培养导向。而本书以此为导向,回答了如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实践,如何有效开展建筑美学实践教学等问题。其一,建筑类院校要积极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内开展“共赏一次建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鉴赏展”等活动,在基层中开展传统建筑考察活动、民族建筑调研活动、民族建筑美学探讨活动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之美。其二,建筑类院校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建设多个实践基地,并在实践基地开展“访建筑、看发展、拓视野”等艺术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基层、观察家乡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其三,拓展线上公益服务实践平台,例如开创“建筑美学鉴赏云课堂”,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思政育人、建筑美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契机。

三、以文培元、互融互通,拓展教学载体

查看全文

传统界画建筑美学思想与文化认同

摘要:中国传统界画是一门独特的写实性创造艺术,界画构思创作过程与建筑工程图之间关系非常紧密,其绘制时使用的工具、绘制技法与古代建筑图样亦非常相似。自东晋以来界画秉承古建筑工程图样要求的严谨性,在创作注重写实的同时还要精通古建筑原理、分解结构、剖析几何原理与构思布置,绘画艺术与工艺技术兼备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本文旨在通过探究传统界画,发掘界画背后的建筑美学思想与文化认同。

关键词:界画;建筑美学;文化认同

界画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宋代达到了高峰。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潘怡《界画中的建筑意味与人文精神》、苏丹《界画于界线内超越限定》、董朝阳《从界画作品中解读古建筑的艺术特色》、方振宁《绘画和建筑在何处相逢?》、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等一批专家学者的论著通过历时已久的深入研究,对界画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爬梳了中国传统界画发展及其理念建树的起起伏伏。本文拟在众多研究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进行进一步阐释。

一、传统界画的缘起与发展

(一)界画的缘起

要论述中国传统界画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就首先要明晰界画的缘起与发展。界画最初应用于建筑图稿,后经众多画家的艺术实践发展成为画科,界画是一种绘画的技法,又被称为“楼观”或“屋木”,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顾恺之《论画》一书中有关于界画的记载描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查看全文

钢结构工业建筑美学

0引言

现阶段,国外建筑师对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各种有创意的形体与钢结构组合的设计彰显着高度工业化时代的审美特征。这些作品,简洁而不简单,多元化而又具备条理性,建筑内外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体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之相比,目前大量国内工业园区的工业建筑是无特征的建筑物,呈现出大同小异的体量关系、缺少亮点的程式化立面、平铺直叙的整体感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因为较高质量的生产车间是不经济的,所以这类建筑的设计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基于建筑师这份创造美的工作的责任感,建筑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看似“合理”的初步阶段。当今业主也认识到企业形象辨识度的重要性,不愿再轻易放弃这种企业品牌宣传的重要渠道,让公司的员工和顾客很容易识别企业的特征,体现的越来越重要[1]。

事实上,工业建筑没有自己的流派一说。建筑师应该依据业主实际需求并结合自己对企业理念的认识,应用不同建筑材料创造性演绎,实现设计作品的合理性[2]。如同以吝啬著称的汽车巨头亨利•福特所说“好的设计是合算的。”因此,把握好建筑风格和建筑细节就能创造出精品建筑,而并不意味着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设计灵感的迸发,适度减少形式、材料和色彩就能给人留下强有力的美学印象[3]。文章中该工程实例的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设计理念。将建筑师个人对企业需求的理解,通过设计手法上细致的创新融入到建筑的整个设计中去,改变了人们对钢结构工业建筑原有的印象,在经济因素允许前提下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应我国现代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路方法。1项目简介本工程为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应用示范工程车间,位于莱西市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内(图1)。建筑类别为三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办公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加工车间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建筑北侧主体一层主要为办公及车间附属用房,层高4.8m,二层主要为产品展示用房。南侧钢结构部分为加工车间,柱顶标高为10.0m。总建筑面积为14373.9m2,其中办公部分2866.4m2,加工车间为11507.5m2。

2建筑设计

2.1建筑形体建筑体块组合关系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子产品集成芯片和集成电子元件的起伏凹凸的关系(图2、3)。在建筑的屋檐和角部做了强调处理,使其凸出墙面,象征门式刚架结构,上粗下细,并且顶部向外倾斜,体现建筑的力度感和动感,也避免了传统方盒子建筑的呆板和单调,象征着企业的活力与生机,并与屋檐的排水构造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2立面设计在四个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模式,凹凸产生的光线变化凸显了建筑的风格特征(图4、5、6、7)。办公区相对于东西立面凹进,不仅强调了不同的功能体块,而且在立面上和其相邻的东、西立面产生交接对话。办公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局部屋面采用张悬梁结构。入口立面的外墙采用钢桁架玻璃幕墙和明框玻璃幕墙两种幕墙,体现工业建筑的现代感。玻璃幕墙和金属板的组合勾画出北立面整体轮廓,透过玻璃隐约可见组成空间结构的钢结构构件。立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造成一种动感,正是这种因素打破了常规厂房建筑的单调、平淡,使得建筑形体变得活泼,更亲近于参观者。企业不是行政办公机构,车间也不应是与外界隔绝的庞然大物。在这里,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将车间原本最基本的盒子形态通过具象的塑造,运用建筑设计最基本的凹凸对比手法取得了丰富的立面体型。如此看来,工业建筑要取得好的建筑效果,弱化大体量,从小的体量上深入考量,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就能取得理想的结果[4]。

查看全文

探索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

作者:薛富兴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的环境美学有一个从自然环境美学到人类环境美学的转变过程,建筑美学既是其人类环境美学研究的具体起点,也是其整个人类环境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对建筑的讨论中获得、确立。抓住了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也就抓住了卡尔松人类环境美学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对卡尔松最初的建筑美学思想成果略作介绍与评述,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一、对传统建筑观念的反思

卡尔松在其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期,即开始了对人类环境的关注,建筑则是此种关注的最初着力点。1986年,卡尔松发表了一篇以建筑美学为主题的论文———《建筑美学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标志着卡尔松的环境美学出现了新兴趣、新领域。更重要者,卡尔松对建筑的初步涉猎即为建筑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观念。该文之开篇,即对传统建筑观念提出战略性质疑:依传统,建筑美学一直被视为艺术美学之一部分,建筑本身经常被当作一种低级的,然而又在统一的艺术美学中必有其适当位置的艺术。那些用于分析精致艺术或纯艺术的美学观念、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建筑。因此,建筑美学一直集中关注那些与艺术作品相较而言,可被视为“建筑作品”,并带有那些我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特性的独特结构。建筑美学的焦点被集中于孤立、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为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如果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品,或者特别地是雕塑之类的东西,这便更好。简言之,建筑美学的重心已被集中于单个的巨型建筑物———艺术家的一种作品①。在此,卡尔松对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提出双重质疑:首先是将建筑视为艺术品的观念,即在艺术范畴下观照和阐释建筑的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依传统,并非所有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中极少数经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精致设计与建筑工人们精心建造后,最终在外形上精致如雕塑的单个建筑物,才会荣幸地成为“建筑作品”,即类似于艺术,具体地,类似于“美的艺术”的建筑,特别是类似于雕塑艺术的建筑,才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确实,在西方,自从近代“艺术”,特别是“美的艺术”(fineart)观念确立之后,建筑就被列入艺术体系,成为空间艺术的基本形态之一,黑格尔的《美学》即将建筑与绘画、雕刻、音乐和诗歌相并列。此后,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对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鲜有存疑者。但是,卡尔松一进入建筑领域,即对此种传统建筑观念提出了深刻怀疑,因为他获得了观照建筑的新视野。传统的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之下,建筑的一些基本事实被长期遮蔽,人们长期对此视而不见。在此新视野下,卡尔松将它们呈现出来:作为建筑物,它们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它们与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内在地相关,作为建筑物,它们亦与其他建筑物相关。它们不只在功能上与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筑物相关,并且在结构上相关于那些有着类似设计与构造的建筑物,甚至在物质上和与之相近的建筑物相关。再者,作为建筑,它们被建造于某处,因此它们也就不止与邻近的物理建筑物,也与存在于其间的都市风景和景观密切相关。基于此相互联系之网,抽象的“建筑作品”概念就很难有牢固基础。挑出特殊的“建筑作品”在人们眼里就开始变成一种武断的过程。简言之,一旦我们开始观察和思考建筑,便会意识到:建筑很难与类似于我们所钟情的艺术品观念相适应,那是一种独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审美欣赏便当对象的观念。①卡尔松在这里揭示了为传统建筑观念———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所遮蔽的两项基本事实:其一,建筑是被人们用来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种“功能性”对象。根据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事实,建筑就不应当被视为艺术,特别是旨在超越现实经验物质功利目的的“美的艺术”。如果说雕塑是近代艺术及美的艺术观念的典型代表,那么,建筑恰恰处于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于非物质功利性的纯粹观照;但是建筑如房屋、办公楼、桥梁等,则首先是用来服务于人们的物质实用目的。就此事实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近现代西方美学将建筑列入艺术,实质是对建筑十分严重的方向性误解。其二,建筑物并不同于作为艺术的“建筑作品”,它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个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它处于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网”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处于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独立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独立于环境,可以被安置于不同的美术馆或广场欣赏;建筑则不行,建筑是一种环境性对象,一座建筑物一旦与其相关对象、环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脱离,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其原初功能,也就会失去其作为特定建筑物的本质。如果说,一件从欧洲诞生地被运往美洲博物馆进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为雕塑杰作的话,一座离开了河流的桥梁,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动的教堂,一栋无人居住的公寓,就会如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被彻底遗弃、荒废了的百年农场一样,成了一片萧瑟惊人的“鬼城”。建筑一旦获得独立,也就失去其灵魂或本质,就不再有引人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

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卡尔松要将建筑置于何处?他郑重地向我们提出了欣赏建筑的一种新思路、新视野———“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态学方法要求我们在最广泛意义上将建筑感知为我们自己自然的人类环境,即感知为我们自己创造的景观、城市风景,以及与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建筑物和结构。要将功能适应作为欣赏人类自身创造物,及其发展、可持续生存的指导性观念。①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要义有二:首先,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将建筑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环境性的存在,具体地,理解为人类环境中的存在物,理解为人类环境对象,或构成此环境之一部分。如此一来,建筑审美欣赏的观照视野大变:从微观的单个对象欣赏,转变为在特定整体环境背景下欣赏建筑。生态学方法给我们的主要教导是:在人类环境中,如同自然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赏。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②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重心的变化。不再是特定建筑物的形式、形状或结构,而是关系,特别是功能性关系成为我们建筑审美欣赏新的重心。在“建筑生态学方法”的新观念之下,卡尔松概括了建筑审美欣赏的三个要点:建筑物与其环境,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其居民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性存在的建筑,审美欣赏到底要欣赏什么?就是要欣赏建筑的“功能适应”,即建筑物因各相关要素间的相互适应而使建筑整体具备特定的价值利用功能,欣赏的正是这种因相关适应而实现了其预先设计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学家从建筑中发现了形式美时,卡尔松却从中发现了其实用功能。“功能适应”就是一种功利主义观念,它正处于传统建筑美学以及整个传统美学之反面,它为建筑美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一片景观或城市风景,甚至一处特殊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长为一种有机物,它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兴趣和关注。于是,它有了一种并不需要有意设计的适应功能,人类的需求铸造了它,因此,要素间的适应便自然发生了。③在这里,由于观照视野发生了由微观而宏观的变化,建筑欣赏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所谓“功能适应”,卡尔松在这里所欲强调者,并非建筑师在单个建筑物设计中其预定功能目的的实现,即建筑师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创造行为———精心设计的特定建筑功能目标的实现。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组处于人类环境中,或作为人类环境的建筑物,在其长期的服务人类生活、实现人类生活价值目标的历史过程中,“无意识地”相互适应、配合,最终因相互适应与合作而“自然地”成长为一片为人类生活价值而存在,因而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观。确实,作为人类生活整体环境或景观而存在的一群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效果并非任何一位建筑师在特定时间内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许多建筑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段内前后相续、自然磨合的结果。其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群体效应,而非任何单个建筑物的魅力。由于卡尔松将建筑欣赏的重点确定在欣赏一片建筑物长期磨合、相互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上,于是,传统的建筑欣赏之背后主人———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建筑师对单个建筑精品的精心设计,在此便渐渐淡出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之艺术创造才能应用、情感表达及其独特的艺术观念等,这些传统建筑欣赏中的决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审美价值。代之而起,进入建筑审美欣赏中心地带的,是如自然生态形成过程般的建筑整体适应、功能实现效应。由于这种整体效果显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筑师的努力,它是所有相关建筑物前后相续、长期磨合的结果,虽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筑物仍然是特定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所关注者是作为环境与景观而存在的建筑集团,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单个的特定建筑物,所以,在这样的作为环境的审美欣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功能适应”是一种“自然”过程,它似乎与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同样“自然”。

查看全文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生态建筑美学新模式

现阶段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正处在由实验阶段向市场大规模推广的过渡阶段,切实提高和充分发挥材料和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注重建筑经济性的同时选择能耗少对环境污染破坏少的设计理念。然而从长远的目光来看,面对形态各异的材料和技术在建筑上叠加引发的生态建筑的美学问题,我们应该在建筑的设计、建设、管理、回收各阶段秉持怎样的设计理念?

1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就是将生态美学的观点引入到了建筑的审美当中,以生态思维审美为理论支点,以建筑为审美的研究对象,审美特性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标准,不仅注重建筑所展现出的形式视觉美,更关注于建筑材料与技术带来的生态效益与审美的经济与环境成本之间的博弈,是一门融合了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环境美学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2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2.1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

低技材料在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之后,或是直接构成建筑的围合界面,或是以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外围护结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栓皮树树皮余料压制成板包裹而成的吸音隔热性能良好的葡萄牙馆(图1);由以塑料的边角余料和标签纸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能重复使用、可降解、自重轻含水量低又坚硬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芬兰馆(图2)。而这些材料本身的材质质感、纹理在构成建筑界面的时候就给人带来了新颖的、富于自然气息的视觉美感。图1葡萄牙馆———软木板图片来源: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近几年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中得以成功应用的高技材料,如ETFE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图3)不仅仅是构成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材料,其双层结构结合和通风管道、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水喷雾系统共同工作,在建筑保持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材料在建筑应用上的生态美感。

查看全文

建筑美学艺术分析论文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查看全文

建筑文化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

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摘要:建筑美学通过将建筑设计与美学进行了较好的融合,对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对建筑美学的风格、理念进行不断的深入发展,将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的设计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在建筑美学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是建筑师对艺术表现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美学;理念;建筑设计;研究

现如今,在当代社会中现代建筑物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感官需求,需要在艺术方面和美学方面进行创新,是当代建筑设计的重点所在。

一、美学规律的协调性

良好的建筑作品可以使城市空间中的人为因素和资源环境有机的融合,在提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使人们居住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提高。由于人们对美学的理解各有所见,但建筑艺术中美学的应用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想要实现房屋设计的美学特征,就需要按照相应的美学规律进行设计,使房屋建筑设计符合艺术的要求。实现不同艺术的一大重要前提,是保证设计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房屋建筑具有多种设计方案,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在当前的房屋设计中,由于出现多样性而造成协调性严重缺乏,导致房屋的美学特征丧失。第一,房屋建筑要实现几何形的统一,实现房屋建筑协调性主要基础条件就是几何形体的统一,要实现几何形体的统一,需要对几何形体中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多尺寸、形状等进行协调。第二,需要实现主次分明。例如,例如较小部位和较重部位的主次关系。第三,根据形状的协调性,尺寸协调,并且将其贯彻到建筑物中,这是能够将建筑物从内到外变成统一结构,最可靠的方法。对建筑进行分解,可以把其分解为从属与主体两个部分,在建筑的设计上,要明确对待从属这一部分,以防出现主次不分明的现象对建筑表现形式造成平淡与松散的影响。此外,设计建筑外观时,一定要对从属和主体进行各自对待,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主体部分需要从属部分去衬托,这样才会使建筑外形的表现力得到提高。其次,色彩的协调要特别的注意,选择建筑材料时,建筑色彩应该合理的搭配,这才会使艺术形成良好的风格,同时也可以达到色彩协调的目的。而且,选择色彩时,应该懂得不同色彩代表的事物也不同,以防矛盾的发生,同时还可能会降低建筑视觉效果,最后还会导致其艺术效果不明显。色彩方面的统一,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通过采用相同的材料,会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统一感。通过对建筑材料色彩的对比,也能产生一种较为戏剧性的效果,但是应该注意色彩的比对,避免在色彩上发生矛盾。建筑本身具有多样性,其具有许多的功能,如果建筑中不能实现一体化,就会导致其整体结构和外观出现不协调。

二、美学规律中的均衡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