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10 03:35: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创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创作

透析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查看全文

基于建筑文化传承的建筑创作策略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我国城乡地域建筑文化丧失的危机以及中央大力倡导发展中华文化的契机,作为建筑创作最主要的主体———建筑师,如何应对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为例,说明淮安在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阐述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并提出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时应注意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作;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中国地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是各民族几千年不断积累和传承的结果。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本身就是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物质外化的一种手段,它所展现的建筑形态及其文化表征极其丰富,各民族所创造的地域性传统建筑在其所处的独特地域环境背景下更是多姿多彩,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精神的家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三淮一体”战略之后,淮安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粗制滥造,城市面貌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地域建筑文化存在逐渐消失的危险。作为扎根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师,面对当今建筑设计界浮躁的现状,必须静下心来,从淮安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入手,吸取和传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并运用于建筑设计创作中,创造有地域文化特色内涵的新建筑,弘扬淮安的城市地域特色文化。

一、淮安地域建筑文化

1.地域建筑文化内涵。所谓地域建筑文化是指具体的空间地域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包括生活方式、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长期作用形成的生活模式与建筑形成的特定关系,它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以文化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建筑文化的历史成因及地域传统建筑要素的内涵,包括聚落形式、建筑形制及细部形态等方面的要素。2.淮安地域建筑文化。淮安位于江苏中部、黄淮平原之间,具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运河沿线一颗璀璨的明珠,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成为运河经济时代都市繁华的典范。早在1986年,淮安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境内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类。(1)以府衙、河漕总督府署、榷关等为代表的官式建筑。淮安地处黄淮与江淮平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处于我国南北交界线上,是我国古代南船北马的交会点,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决定了淮安在我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地位。目前,淮安有我国仅存的保护较好的府衙建筑之一的淮安府衙,因运河重要地位而设立的漕运总督公署、河道总督署遗址,淮安榷关、钞关遗址,因漕运需要设立的清江漕船厂,清江浦丰济仓遗址等等;这些地域传统建筑的规格很高,也从侧面说明淮安古代在全国的行政地位,故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俨如省会城市。(2)以运河沿线的聚落、古镇为主的民居建筑。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南北方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对我国古代南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淮安是大运河的关键地段,明清两朝,淮安城市发展也逐步达于鼎盛,从末口到清口,夹岸50余里,有淮城、河下、板闸、钵池、清江浦、王家营、西坝、韩城、杨庄、码头、清口等十余个城镇,夹岸数十里,街市栉比,形成以运河为纽带的城镇链[1]1。清代淮安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在乾隆时期人口已有54万,胜于苏州[2]48。淮安传统名居建筑主要散落于大运河两岸的古城、古镇之中,现存比较完整的河下、码头及下关等地,以河下民居聚落保存最完整;大量名人故居隐现其中,有刘鹗故居、吴承恩故居、沈坤的状元府、谈荔孙故居等等,还有一些私宅园林建筑;现存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少量是民国建筑,不少现在尚有人居住。(3)此外,还有一些庙宇建筑、运河景观等。庙宇建筑有慈云寺、清江浦清真寺、惠济祠、观音庵、安淮寺、陈潘二公祠、河神庙等多处。运河景观包括运河水利设施、河岸景观等,如大运河、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清口水利枢纽、淮阴船闸、武墩渡口、龟山御码头等。3.淮安地域建筑艺术特征。淮安的地域建筑文化主要建立自大运河贯通之后,是淮安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殊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在建筑上也有明显的反映。特别是明清运河地位的提高,淮安逐渐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商埠,南来北往的大批商人定居于淮安,给淮安带来全国各地不同的建筑文化,并渐融于地域建筑文化之中。总体而言,淮安传统建筑以明清建筑居多,建筑风格既有北方建筑的典雅,也有南方徽派建筑的精秀;建筑多木结构框架,外墙三面砌筑青砖,正面木雕花窗门,屋顶灰瓦,室内青砖铺地,风格较古雅。沿街的民居则以“上宅下铺”“、前店后坊”的面貌出现,结构上以二层小楼为主,街面上用条石铺路,条石下面为下水道,街两头往往竖有牌坊,街中有的还建有过街楼,形成淮安独有的街市场景[3]177。

二、淮安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查看全文

小品建筑创作手法论文

一、小品建筑概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建筑的类别越来越多,而小品建筑正是在这样一种多学科交织的状态下逐步凸现的。一提到小品建筑,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当中,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小品建筑。

笔者将小品和建筑结合起来,作为独立的一门建筑类型,是以区别于一般的纯观赏性、没有功能意义的构筑物和雕塑。本文所指的小品建筑是指那些体量小、功能简单的“小建筑”,强调其在所处环境中的装饰性。小品建筑的定义涉及范围广泛,从一片墙到一座小型建筑均可归为小品建筑。

二、小品建筑的创作意义

2.1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

小品建筑分布广泛,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不同的景物和人群发生关系,因而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体态、气质和表情。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重视小品建筑的创作。

查看全文

建筑创作自然形态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从自然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探询了一条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提出了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的策略,并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设计为例,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自然形态;螺旋基因;博物馆

Abstract:Thistextinquiriedintohowtoacquiretheinspirationoftheartisticfromthenature.Exploredtheidealpaththatabuildingandnaturalorganismjointogether.Putforwardthestrategyofthebuilding.Finally,taketheprojectdesignofthemunicipalnaturemuseumasanexample.

Keywords:natureappearance;spiralgene;museum

建筑师们一直都在探询一种方法:如果说自然界是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天然性的有机整体,每个局部都能为整体服务,那么通过效法自然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这也就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根源。然而面对极为复杂和无穷多样的自然形态时,如何与建筑结合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为例,对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进行了初探。

1理论探讨——基于自然形态创作的设计策略

查看全文

建筑创作物质性研究论文

摘要:文艺复兴期间,在建筑设计成为脱离于手工劳作的艺术化脑力创造过程当中,在建筑师成为脱离于无名工匠的艺术家的过程中,建筑绘图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绘图、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三者关系的探讨,强调了建筑创作中的非物质特性,或者说建造之外的纬度。以非物质为空间实践的焦点,作者重新审视了建筑绘图在建筑设计中的潜力,同时进一步提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者的结合给建筑创作带来灵活性的可能。[2]

关键词:建筑绘图;建筑师;建筑设计;非物质

设计建筑师(Designingthearchitect)

建筑师,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物的构想者,作为监督建设情况的客户代表,被赋予多样化的身份。有时其社会地位高,但更多的时候地位比较低。中世纪期间,绘画、雕塑和建筑是受到手工劳作局限的三种视觉艺术,同时受制于工匠行会。在这些行会中,画家和负责制造颜料的药剂师、雕塑家和金匠、建筑师和石匠、木匠相互联系(Kristeller,1990,p.176)。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由于掌握和控制了绘图(而非建造),建筑师获得了社会地位较高的新身份。15世纪之前,图被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两维的平面,其中的图形仅仅是表示三维物体的记号。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图纸逐渐被频繁运用,但有证据表明其仍然是建筑物构筑活动中的次要部分。很多训练用的图是被画在一些易于擦写的媒介上,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图纸才被永久保留(Robbins,1997,pp.16-17)。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对于图纸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重要变革。绘图被当做是三维世界真实可信的描述,同时图纸被认为是通向三维世界的窗口。由于纸张造价低廉,图纸成为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觉媒介和新再现方式。通过这种再现方式,图纸上的线条和实际物体之间建立了有比例和有尺寸的直接联系。免费毕业论文网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建筑绘图产生并且成为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师成为精通视觉艺术、独立于建造行业的独特身份;建筑设计和体力劳动脱离而成为一种脑力劳动。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师也基本上是那个时代的产物[4].建筑师和建筑绘图是同时降生、相互依赖的双生子。建筑不是源于无名工匠们知识的积累,而是以图纸为媒介的、建筑师的个体艺术创造。建筑师和建筑绘图的产生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虽然建筑师试图否认绘图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建筑绘图仍是设计实践的基础。

建筑师、建筑绘图和建筑设计这三者的历史发展和状态是相互交织的。设计(design)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语“disegno”,原意画图。从文艺复兴意大利盛行的新柏拉图主义理论来看,disegno暗示了在观念(idea)和事物(thing)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如福罗瑟(Vil巑Flusser)所言,“disegno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ignum,意为符号(sign),它们之间有共同的根源”(Flusser,1999,p.17)。16世纪的画家和建筑师瓦萨利(GiorgioVasari)在这个转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提到:“设计可以被总结成思维概念和头脑中想像的视觉表达和阐释”(Vasari,1960,p.205)。因此,思想不是永恒不变和先验的,它可以由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来引发(Panofsky,1968,p.62)。帕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指出,观念(idea)这个词不仅仅指艺术想像的内容,也指艺术想像的能力。这在16世纪中期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概念(idea)接近于想像(immaginazione)(Panofsky,1968,p.62)。

查看全文

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建筑创作分析论文

摘要:文艺复兴期间,在建筑设计成为脱离于手工劳作的艺术化脑力创造过程当中,在建筑师成为脱离于无名工匠的艺术家的过程中,建筑绘图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绘图、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三者关系的探讨,强调了建筑创作中的非物质特性,或者说建造之外的纬度。以非物质为空间实践的焦点,作者重新审视了建筑绘图在建筑设计中的潜力,同时进一步提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者的结合给建筑创作带来灵活性的可能。[2]

关键词:建筑绘图;建筑师;建筑设计;非物质

设计建筑师(Designingthearchitect)

建筑师,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物的构想者,作为监督建设情况的客户代表,被赋予多样化的身份。有时其社会地位高,但更多的时候地位比较低。中世纪期间,绘画、雕塑和建筑是受到手工劳作局限的三种视觉艺术,同时受制于工匠行会。在这些行会中,画家和负责制造颜料的药剂师、雕塑家和金匠、建筑师和石匠、木匠相互联系(Kristeller,1990,p.176)。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由于掌握和控制了绘图(而非建造),建筑师获得了社会地位较高的新身份。15世纪之前,图被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两维的平面,其中的图形仅仅是表示三维物体的记号。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图纸逐渐被频繁运用,但有证据表明其仍然是建筑物构筑活动中的次要部分。很多训练用的图是被画在一些易于擦写的媒介上,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图纸才被永久保留(Robbins,1997,pp.16-17)。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对于图纸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重要变革。绘图被当做是三维世界真实可信的描述,同时图纸被认为是通向三维世界的窗口。由于纸张造价低廉,图纸成为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觉媒介和新再现方式。通过这种再现方式,图纸上的线条和实际物体之间建立了有比例和有尺寸的直接联系。免费毕业论文网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建筑绘图产生并且成为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师成为精通视觉艺术、独立于建造行业的独特身份;建筑设计和体力劳动脱离而成为一种脑力劳动。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师也基本上是那个时代的产物[4].建筑师和建筑绘图是同时降生、相互依赖的双生子。建筑不是源于无名工匠们知识的积累,而是以图纸为媒介的、建筑师的个体艺术创造。建筑师和建筑绘图的产生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虽然建筑师试图否认绘图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建筑绘图仍是设计实践的基础。

建筑师、建筑绘图和建筑设计这三者的历史发展和状态是相互交织的。设计(design)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语“disegno”,原意画图。从文艺复兴意大利盛行的新柏拉图主义理论来看,disegno暗示了在观念(idea)和事物(thing)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如福罗瑟(Vil巑Flusser)所言,“disegno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ignum,意为符号(sign),它们之间有共同的根源”(Flusser,1999,p.17)。16世纪的画家和建筑师瓦萨利(GiorgioVasari)在这个转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提到:“设计可以被总结成思维概念和头脑中想像的视觉表达和阐释”(Vasari,1960,p.205)。因此,思想不是永恒不变和先验的,它可以由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来引发(Panofsky,1968,p.62)。帕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指出,观念(idea)这个词不仅仅指艺术想像的内容,也指艺术想像的能力。这在16世纪中期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概念(idea)接近于想像(immaginazione)(Panofsky,1968,p.62)。

查看全文

浅议数字时代建筑创作的倾向

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

由于建筑表现形式过于复杂,使得当今建筑师往往无法根据传统的设计模式来反映设计思想和表达设计成果。此时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尖端科技领域,将参数化几何控制技术引入建筑设计领域。依赖于计算机迅速而精准的运算能力,数字虚拟技术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得“非线性”的建筑成为现实: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的多系统集成协同工作,更高效地控制了设计流程以及形式生成结果,同时也为建筑的数字化建造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在设计程序里面,设计师可以通过输入设定的参数进行计算并产生虚拟的建筑三维模型,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拟现实的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Design)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设计的工具,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建筑师在虚拟环境中生成概念,在模型推敲中进行创作与再创作,直至奇思妙想真正得以实现。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是建筑领域较早引入参数化设计的新表现主义大师,他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1)以形态表现突出、美学特征前卫而闻名于世。该博物馆的设计建立在150万个电脑模型基础上,被视为是数字时代建筑的里程碑。在设计过程中,盖里先制作出设计对象的手工模型,再用三维扫描仪对手工模型进行扫描,转换成计算机中的三维建筑表皮信息,然后在计算机上设计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最后将完成的三维计算机模型数据输送到数控机床中加工成各种构件,运到现场组装成建筑物。整个过程完全颠覆了建筑的传统流程,从设计到建造全过程都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2]

非线性的建筑美学

多元化的“非线性”特征摆脱了几何形体的束缚,建筑师终于在方盒子之外找到了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这直接导致了当今新表现主义建筑在形式美学上的千差万别,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向:塑性形体、有机造型和动态构成。塑性形体在表现主义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迪、门德尔松的塑性语言曾经是表现主义的标志。他们的自由线条来自于直觉的表达,来自于内心不可压制的激情。在今天,这种诗化的塑性语言又成为先锋建筑师艺术表现的利器,数字化技术则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在当代著名建筑师中,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可以算得上是最有艺术气质的女建筑师。她的建筑设计放任不羁,从不循规蹈矩,经常创造出令人以想不到的视觉景象。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图2)的构思较好地体现了扎哈的建筑哲学:复杂而动态的流动线性。[3]设计概念来源于自然景观和建筑的美妙互动:前景是河谷地表景观延续的摺线,背景是珠江新城的摩天大楼,主题是“珠江江畔,流水冲刷着一黑一白两块漂亮的石头”,营造出了一种安静、适合于沉思的气氛。我们在赞叹其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许不该忽略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事实:正是Rhino、Maya等处于成熟阶段的三维造型软件准确地塑造了砾石柔软、可塑、可延展的空间形态。在全球趋同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也和西方建筑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创作出令人瞩目的新表现主义作品。UFO(邵韦平、刘宇光、李干)设计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图3)是“后奥运时代”北京新的地标建筑。建筑的整体设计逻辑是用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外壳——“莫比乌斯环”将实用空间包裹在里面,形成楼中楼的概念,两者之间形成许多有趣的共享与公共空间,用来满足公众的参与和体验。[4]“莫比乌斯环”(Möbiusstrip)本身是一个经典数学模型,其正反相接,上下互承、内外相连的形态,恰好体现了阴阳相生、中西相融设计理念。从高迪开始,表现主义的建筑师就开始关注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有机形体。在现代主义僵死的几何美学的统治下,是柯布西耶第一个完成了富有生命的有机建筑——朗香教堂。进入21世纪,回归自然成为潮流,建筑师从生物体的有机形态中获得启发,依托数字技术,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亨利•摩尔(HenryMoore)圆雕的高度塑形的有机造型。意大利事务所IaN设计的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图4)给人的感觉就像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博物馆与基地内的原生态地貌融合在一起,建筑体量像树枝一般在基地内自然地伸展蔓延,连接着湖泊和丘陵——这正是建筑师的立意所在。[5]博物馆顶部似火山口般的外观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大大小小的火山口有趣地缔结起来,几乎像在月球上一样,这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的真实。马岩松(MAD)设计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图5)宁静地栖息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建筑师的动机是在枯燥的城市内部植入一个自然形态的建筑体。远远望去,鄂尔多斯博物馆酷似一块顽石。外壳上的几个开口像骨头被切掉突起而露出的孔洞,成为几个巨大的采光井。博物馆周围的石板地面像丘陵般微微起伏,高处是犹如内凹洞穴般的建筑入口。“整个建筑完全是不规则的自由流体空间,曲面的形体和穹窿的开口更多地逼近了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仿佛置身山顶洞天的空灵”。[6]建筑师并不一定刻意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但由于他们对自然的偏爱,不经意的把有机形赋予建筑。这其中也包含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歌颂,因而其形式也具有新表现主义的性质。“动态构成”这个词似乎更适合用来形容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她在1983年香港山峰俱乐部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而成名。这个方案以不稳定的动态构图从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则是哈迪德第一个实施的建筑作品,尖尖的锐角和倾斜的墙体,充斥着不稳定的动态。银河SOHO(图6)是扎哈•哈迪德在北京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这组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设计灵感来自于项目的动态因素—城市的流动。设计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这里是动态建筑的“大峡谷”,空间平滑而流动,360度全方位逐层展开,由流动的线条和运动的曲面激活,构成了一个流体运动的世界。纯粹建筑(Pure)的施国平在英国利物浦莫西河观光塔(图7)设计竞赛中,运用数字技术模拟莫西河的潮汐规律,设计出一个以观光塔为主体,多条路径和自然风景板块相互交织的地景公园。[7]任意角度交织的运动的波浪线条从地面一直向上延伸到观光塔,而观光塔的形态好像一个冲起来的的大波浪,拍打着岸边。

我们的时代被称之为是以信息化革命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文化多元、艺术多样、信息冗杂。大众在这种毫无头绪的时代文化里努力寻求一种个性的、有差别的、另类的美,“非线性”的新表现主义之美的恰好满足了大众的这种审美需求。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意识的变迁,而建筑艺术在体现这种变迁的时候就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时代的新表现主义建筑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带来的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创新,还将是建筑产业的深度变革。

本文作者:马敏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查看全文

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者建筑创作论文

摘要:文艺复兴期间,在建筑设计成为脱离于手工劳作的艺术化脑力创造过程当中,在建筑师成为脱离于无名工匠的艺术家的过程中,建筑绘图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绘图、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三者关系的探讨,强调了建筑创作中的非物质特性,或者说建造之外的纬度。以非物质为空间实践的焦点,作者重新审视了建筑绘图在建筑设计中的潜力,同时进一步提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者的结合给建筑创作带来灵活性的可能。[2]

关键词:建筑绘图;建筑师;建筑设计;非物质

设计建筑师(Designingthearchitect)

建筑师,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物的构想者,作为监督建设情况的客户代表,被赋予多样化的身份。有时其社会地位高,但更多的时候地位比较低。中世纪期间,绘画、雕塑和建筑是受到手工劳作局限的三种视觉艺术,同时受制于工匠行会。在这些行会中,画家和负责制造颜料的药剂师、雕塑家和金匠、建筑师和石匠、木匠相互联系(Kristeller,1990,p.176)。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由于掌握和控制了绘图(而非建造),建筑师获得了社会地位较高的新身份。15世纪之前,图被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两维的平面,其中的图形仅仅是表示三维物体的记号。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图纸逐渐被频繁运用,但有证据表明其仍然是建筑物构筑活动中的次要部分。很多训练用的图是被画在一些易于擦写的媒介上,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图纸才被永久保留(Robbins,1997,pp.16-17)。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对于图纸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重要变革。绘图被当做是三维世界真实可信的描述,同时图纸被认为是通向三维世界的窗口。由于纸张造价低廉,图纸成为建筑设计实践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觉媒介和新再现方式。通过这种再现方式,图纸上的线条和实际物体之间建立了有比例和有尺寸的直接联系。免费毕业论文网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建筑绘图产生并且成为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师成为精通视觉艺术、独立于建造行业的独特身份;建筑设计和体力劳动脱离而成为一种脑力劳动。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师也基本上是那个时代的产物[4].建筑师和建筑绘图是同时降生、相互依赖的双生子。建筑不是源于无名工匠们知识的积累,而是以图纸为媒介的、建筑师的个体艺术创造。建筑师和建筑绘图的产生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虽然建筑师试图否认绘图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建筑绘图仍是设计实践的基础。

建筑师、建筑绘图和建筑设计这三者的历史发展和状态是相互交织的。设计(design)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语“disegno”,原意画图。从文艺复兴意大利盛行的新柏拉图主义理论来看,disegno暗示了在观念(idea)和事物(thing)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如福罗瑟(Vil巑Flusser)所言,“disegno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ignum,意为符号(sign),它们之间有共同的根源”(Flusser,1999,p.17)。16世纪的画家和建筑师瓦萨利(GiorgioVasari)在这个转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提到:“设计可以被总结成思维概念和头脑中想像的视觉表达和阐释”(Vasari,1960,p.205)。因此,思想不是永恒不变和先验的,它可以由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来引发(Panofsky,1968,p.62)。帕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指出,观念(idea)这个词不仅仅指艺术想像的内容,也指艺术想像的能力。这在16世纪中期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概念(idea)接近于想像(immaginazione)(Panofsky,1968,p.62)。

查看全文

建筑评论

一、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口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O年代末和9O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O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2.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查看全文

后世博时期我国建筑设计的未来在哪里

“奥运会已经结束,世博会即开幕,亚运会、大运会的场馆设计已经基本完成。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后奥运、后世博时代建筑设计的走向。”5月15日,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在第三届全国建筑设计创新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对未来中国建筑设计界走向的关注,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吴慧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等领导、专家出席了论坛并进行演讲。荣获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建筑创作奖、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和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的近百名获奖者及众多建筑设计界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多位获奖者代表在论坛上先后发言。

宋春华在报告中强调了建筑学研究领域和建筑设计领域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一是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已经结束,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将面临竞争更激烈的局面;二是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三是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发展理念等问题。

“中国建筑师要抓住机遇,积极实践、大胆探索,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我们还要大力宣传我国建筑师的业绩,以精品向世界展示中国建筑师的实力和水平。”宋春华说。

吴慧娟向多位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寄语广大建筑设计师,希望他们努力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时下的中国的建筑师是幸运的,时代给了我们很多百年难遇的机会。我相信,每位有理想的建筑师,在这个百年不遇的时代,都会取得非凡的业绩。”获奖建筑师代表、国家游泳中心的中方总设计师赵晓军发表了获奖感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