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务公开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23:08: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检务公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试论深化检务公开促进司法公正
1998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检务公开制度,并以规定的形式加以确定。实行“检务公开“是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重大创新。如何进一步规范和深化这一制度,以适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要求,实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司法改革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权力离开了监督必然产生腐败。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权中由谁来监督?如何维护司法公正?“检务公开“,彻底解决了检察环节存在的神秘感和“暗箱操作“的不规范行为,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工作。这种来自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监督是检察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有效延伸,也是检察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有力保障。但在检察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充分说明了,这项检务公开制度仍处在不断改革、完善过程中,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就深化检务公开这一问题,略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借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民主和法制的进步,尊重人权、维护司法公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司法公正,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法律秩序,也有利于增进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还有利于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司法公正也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社会文明进步和法制完备的重要体现。如果司法不公正,法治将无从谈起,社会也将陷入无序和混乱的状态。更严重的是,由于执法人员滥用权力,使司法机关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公民失去对法律的信仰,轻视、漠视、甚至无视法律,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的:“违法行为弄脏了法制的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破坏法制的水源,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违法行为所带来的祸害更为严重。“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总原则,其含义极其广泛。最早出自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正义“论,此后有的学者认为公正即指程序的公正,应公平、平等地对待当事人,于是认为这一原则应包括三种含义:解决争执者应保持中立,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法官或陪审团应有公正之心;审理过程中,双方均应提供信息;各方应知道他方提供的信息,并有机会对之发表自己的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司法公正的要求和标准也不断提高。在检察环节中,公正执法应包括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结果公正和过程公正两方面。结果公正是指检察机关办理检察事务的裁决公正,包括裁决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过程公正具体指检察机关办理检察事务的程序至作出裁决的整个过程的公正。裁决的公正和裁决过程的公正是辩证的统一体。“裁决公正属于实体公正,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过程公正属于程序公正,具有相对的独立意义和存在价值。
“检务公开“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决定取保候审、不起诉、申诉,以及在民事行政检察中决定是否抗诉等那些极为容易引起当事人不满的程序加以制度化、程序化,以保障检察职能活动的公开和透明。这种制度设计,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程序参与权,保障了人民参与检察事务,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就容易接受程序的结果,程序公正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从这个角度而言,“检务公开“不仅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而且能进一步增进程序的正当性,提升法律的公信力。如果说专政机关与人民群众是此岸与彼岸的隔绝,那么,检务公开就是沟通两岸的桥梁与纽带;如果说人民群众与执法机关是大山的南北两端,人民群众了解掌握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需要盘山绕弯,那么检务公开就是贯通大山两端的隧道;如果说司法机关的活动在较长的时间里是暗箱作业,那么检务公开就是开启这只暗箱的钥匙。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肩负法律监督机关职责的检察机关就是这道屏障的中坚力量。这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是社会公众对法制的期望和信任之所在。通过检务公开,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充分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机制,使人们呼唤、渴望的公正在司法机关得以实现,人们就会信任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才会支持一个公正独立的司法制度。
检务公开制度自实施以来,已收到了明显成效,既强化了监督制约机制,规范了执法行为,又提高了检察人员的公正执法意识;既促进了检察队伍建设,又密切了检民关系,树立了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但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深化。
检察院检务公开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的安排,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对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务公开工作情况的汇告,实地察看了市人民检察院综合服务大厅和相关档案资料,召开了由检察院负责同志和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务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不断深化开展检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检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市检察机关21项工作指标年终对口考核中,有17项进入前3名,其中8项连年保持第一。连续四届被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今年4月份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一)完善设施,检务公开工作渠道日益畅通。市人民检察院通过争取专项经费补助、自筹资金等方式,建设完善了有关硬件配套设施,为深化开展检务公开工作奠定了基础。先后投资260万余元建成了集便民服务、接访处访、密谈约见、公开听证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大厅。在大厅内安装了LED大屏幕,设立了案件办理自动查询平台,将法律允许公开的案件信息及工作流程输入案件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通过屏幕显示了解案件信息,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查询服务。同时,设立了多种检务公开信息窗口,提高了检务公开的及时性和时效性。按照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要求,市人民检察院还开通了互联网门户网站,设立检务公开、党建动态、法律法规、队伍建设、检察文化、举报须知等10余个栏目,及时向社会通报检察工作部署和重大案件办理情况,促进了检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立了检务公开专栏,依法公开检察机关受案范围、立案标准、诉讼期限、办案纪律等业务工作信息,积极向社会公开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宣传检察职能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
(二)健全制度,检务公开推进机制逐步完善。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检务公开工作,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推动工作进展。一是健全了工作制度。推行了“办案告知卡”制度,将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及时告知;建立了申诉案件听证制度,对影响重大的不起诉、不抗诉和上访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和审查;落实了阳光鉴定制度,依法全面公开司法鉴定的受理、标准、程序、过程及结论,特别对涉及当事人有异议的案件,邀请当事人及法定人、委托的律师和专业人员全程见证鉴定过程;探索建立了“一五五”信访工作法、网络舆情监测研判等5项工作机制,实现了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二是创新了服务机制。构建了集大厅接访、阅信处访、热线受理、司法救助和积案化解“五位一体”的民生诉求表达和受理渠道,建立完善了民生诉求分流、办理、督办、反馈等联动协作网络。完善了“检察服务进社区”制度,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全市部分镇街区建立了社区检察工作站,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了监督体系。实施了以“两个考核办法”为主导的工作决策落实机制,深化完善了“一案三卡”、网上监督、执法档案等制度。认真执行了人民监督员制度,明确规定对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拟作撤案、不起诉处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三类案件”,以及立案不当等“五种情形”,由人民监督员独立评议,提出意见。四是落实了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坚持定期主动报告、通报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及重要会议、事项和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和指示。自觉接受人大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先后就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法律监督等3项工作开展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
(三)加强宣传,检务公开法律服务实现常态化。市人民检察院加大了检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了法律服务进农村、学校、社区、工厂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利用每年一度的法律宣传日,组织干警到城区主要街道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向群众发放法律宣传材料、现场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在群众中大力宣传司法活动的法律依据、接受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和立案标准、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等检务公开内容,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组织开展了“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接待群众观看检察工作成果图片展和多媒体演示、赠送检务公开宣传资料、参观办公办案场所等形式,促进了检察机关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深化了检务公开工作成效。近三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12次,全市28个单位5000余名党员干部参观了检务公开大厅、办案工作区、警示教育展厅等,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的了解,促进了检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大检务公开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9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对市检察院检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听取了市检察院工作情况的汇报,现场查看了荣誉室和文化长廊、警示教育基地、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检察服务中心、办案工作区,查阅了有关案卷资料,召开了由检察院相关负责同志、职能科室负责人和部分代表、群众参加的座谈会。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检察院按照市委“一三八五一”工作思路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部署要求,从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批评权和建议权出发,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推动了检察院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多年来,全院实现了无违法违纪、无错案、无责任事故的“三无”目标。
(一)高度重视,推动检务公开扎实有序开展。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检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在充分酝酿、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市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为顺利推行检务公开提供全面的制度保证。
(二)创新宣传形式,切实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反贪、反渎、监所、民行工作,组织上街宣传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宣传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工作程序,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主要做法:一是拓展宣传广度。认真开展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制作宣传展板百余块,向群众发放“检务公开”材料等1万余份,耐心解答群众咨询;五年来,共接待上访群众1000余人次,受理群众控告申诉100余件。二是拓展宣传深度。坚持把深化检务公开作为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工作中主动向有关部门通报,取得各方面的监督和支持。深入开展涉检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化解和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活动,进一步完善首办责任、下访巡访、送法下乡等制度,努力使涉检信访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多年来没有出现一起涉检信访案件。三是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法律地位和活动部署,向社会公布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09和民生检察服务热线96699;2008年12月,检察院建起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并被市委、市纪委授予“十大廉政文化建设精品工程”荣誉称号。截止目前,共有四万余人次前来参观,接受警示教育。
(三)坚持报告和通报制度,努力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力。检察院及时将检察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办理情况和阶段性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人大报告,向政协和新闻界通报,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一是及时向市委报告工作,主动争取领导和支持。近年来,检察院对检察机关的重大工作部署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共向市委汇报12次;对检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办理的重大案件,及时向市委汇报,使党委领导对上级检察机关的工作部署有及时清晰的了解,同时也给予检察工作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二是主动向人大和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先后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的汇报》,《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汇报》等情况汇报。主动走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虚心征求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聘请了3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担任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对于人大交办的案件和代表反映的问题,视案情和不同诉讼阶段及时反馈办理进度,有效监督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情况。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扩大检察工作社会影响。积极联系各种新闻媒体,通过撰写新闻稿件、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互联网站等形式,宣传检察机关的重要活动部署、重大案件进展等情况。
纪检监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市委提出创建和谐平安朝阳目标,市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围绕这一目标以信访举报检务公开工作为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做法
1、从强化认识公开接访入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我院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将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群众满意作为追求目标。群众利益唯上,把纪检监察职权,充分运用到解决落实各类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实处上,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结合“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从2008年起全市两级院党组开展了领导干部走访人大代表、进社区、
回访犯罪嫌疑人等为民排忧解难活动,为群众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预约接访现场办公和跟踪督办责任追究的方式,直接倾听居民群众的呼声,现场协调解决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为止该活动共开展了18次,解决了群众反映的近千个问题。为配合下基层接访活动,推行了信访举报检务公开,实行“阳光”办信,制作了“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检务公开栏”和“信访件处理流程图”,并张贴上墙。同时与基层院一起在各街道(镇)和区直各部门建立联系点,每季度到联系点下访了解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广泛接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进一步增加了信访举报工作的透明度。
2、从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入手,规范信访举报检务公开。
简论检察机关实践政治文明的目标及保障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益的文明成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形成人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而且是现实的战略构想,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及和司法体制改革,制定了基本原则,指明了发展方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主体之一,应在检察工作中率先实践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检察机关实践政治文明的目标
1、检务民主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一是要进一步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意识和为民执法意识。这是由我们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和基本保证。我们检察工作要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根本上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就是要解决好执法为民的问题,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法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为民执法,解决的是"为谁执法"这个根本问题。而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解决的是"如何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二是要依靠群众,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条中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这既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开展一切检察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我们要在办案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取得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把我们的一切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与建议,接受人大、政协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三是要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政治文明要求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这需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强化决策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明确决策机关的权限和程序,保证决策机关依法决策,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对一段时间检察工作中心及重点和重大方针部署,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在行决策。要坚决摒弃决策和执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2、检务法治化。
法治是现代化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治理国家的方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障。实现法治化,就是要真正根据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构筑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范各种社会主体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稳定法律秩序的国家。没有法治作为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就无法实现。而这一法治原则,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检务活动的法治化显得犹为重要。一是要加强检察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我们的检察监督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避免执法思想的混乱、工作中心及重点的摇摆。二是必须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一切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严禁因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或所谓形势需要而曲解、强奸法律,坚决纠正执法中脱离法律原则,违背法律精神的“变通”执法、“灵活”执法、规避法律等行为。执法必须严肃,要对国家对人民和对法律高度负责,依法行使国家司法权力,不得滥用权力,对冤假错案,要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依法予以纠正。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司法腐败行为,决不姑息养奸。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查办案件中,一要坚决,二要慎重,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三是公正执法。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道德理想和法律目标,是法律的重要价值追求。公正是法律的灵魂,公正执法是法治的主旋律,是司法公正的最重要的内容,司法公正则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公正执法是司法机关安身立命之本,是党和人民对司法机关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公正执法是人民群众评价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以强化诉讼监督为切入口,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从监督违反诉讼程序问题入手,以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为重点,促进司法文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基层检察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摘要:党的以来,中央狠抓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贪腐行为,为此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响应“八项规定”,提倡勤俭节约,党风廉洁,反腐倡廉,赢得了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拥护。在此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是执法行政机关执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我党的基础政法单位,应着力强化廉政文化建设,提高队伍廉洁意识,促进检察文化和廉洁文化合二为一,共同提升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基层检察廉政文化的建设路径,旨在促进我国基层检察廉政文化建设。
关键词:基层检察;廉政文化;建设;路径
基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最基础的法律监督机构,担负着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历史使命,但同时基层检察机关也面临着自身反腐工作的重大挑战。检查机关遵循党的法治方针依法行使检察权的过程中,基层检察机关自身在反腐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某些领导干部在检察廉政方面,行为不端、作风不正、纪律不严,违背基层检察部门的执法底线,损害了基层检察部门的执法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基层检察的廉政文化要重点建设,在廉政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方面要着力加强,建设以廉政为荣、以贪腐为耻的检察机关廉政文化。
一、检察廉政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检察廉政文化是检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检察队伍需要重点开展的文化建设、教育活动。检察廉政文化主要包括检察物质文化、检察制度文化、检察行为文化、检察制度文化以及检察思想文化,检察廉政文化是促进我党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性文化建设活动。检察廉政文化应以我党廉政理论为指导,廉政制度为基础,廉政思想为核心,廉政行为为目的,共同建设检察机关的执法行政文化内涵,创建检察机关良好的廉政环境,传递廉政精神,促使广大基层检察队伍、人员树立正确的检察政治信念,强化基层检察人员的反腐责任意识,为检察机关的反腐倡廉提供正确的思想指示。检察廉政文化内涵是检察人员开展检察工作的思想保障,是检察机关行使职权的重要依据,是建设我党检察机关廉洁执政的重要体现。检察廉政文化建设,是检察机关社会文化构建和思想建设的新发展,其核心价值在于促使检察机关执法公正,清廉为民。检察廉政文化建设包含四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检察机关廉洁从检的工作思想道德建设,旨在形成检察队伍内心廉洁的执法意识,构建自身反腐倡廉的文化动力。二是指营造检察机关廉政的工作氛围,形成廉洁自律,耻于贪腐的文化内涵。通过清廉从检、检察为民的文化思想充实检察人员的内心世界。三是指促使检察人员塑造自身的检察职业道德,以贪腐为耻,以清廉为荣,建设检察队伍的反腐文化,保证检察队伍自身的廉洁工作作风。第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公平公正、追求正义、一心为民的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文化上的良好体现。基层检察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旨在促使检察人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检察的社会形象,强化执法为民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检察队伍的执法水平,牢记党的群众发展路线,提高反腐败斗争意识,实践忠诚于党和国家和人民,公正廉洁,为民务实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提高防腐抗腐的决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二、基层检察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不足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建立健全检察监督机制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在建立健全检察机关监督机制、促进公正执法上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对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取得了几方面积极成效。
第一,加强检察机关执法活动内部的经常性监督。建立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制定了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起诉与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和主要业务工作规程等*多项规范性文件。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这一制度强化了对检察机关侦查讯问活动的监督,有效防止了刑讯逼供、指供诱供等违法情形的发生。健全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工作的监督机制。实行职务犯罪案件“双报批、双报备”制度,建立健全办案考评制度,规范和完善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监督制度。
第二,开展对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专项监督。*年下半年会同公安部开展了逮捕工作专项检查,从*年办理的逮捕案件中抽查了*万多件,促进了逮捕的依法正确适用。开展公诉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执法办案中的问题,促进公诉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开展对扣押、冻结款物的专项清理。共纠正违法扣押款物*件,返还当事人和有关单位款物折合人民币*多万元。开展刑事赔偿案件专项清理,使*年至*年检察机关作出赔偿决定而未执行的*件案件全部执行到位,执行金额*万多元。集中处理涉检信访案件。*年以来,共清查涉检信访案件*件,目前已办结*件,息诉*件。
第三,强化对检察队伍的监督。健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健全对执法办案人员的监督机制。推行“一案三卡”制度,把办案工作置于纪检监察部门、发案单位和当事人的监督之下。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执法档案制度。推行检务督察制度,加强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行使职权、遵守纪律等情况的监督。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地检察机关进一步完善了对违法违纪的惩戒机制,加大了责任追究的力度。
第四,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有关机关的制约。深入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检察权的依法公正行使。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充实和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积极推行电子检务公开,健全主动公开和依当事人申请予以公开的制度。依法接受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制约。*年以来共办理侦查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案件*件,经复议复核改变原决定*件。
第五,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负责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就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以及实施检察官法的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或书面汇报。自觉接受人大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严格落实人大常委会对检察机关的工作评议、执法检查、备案审查等制度,根据人大的要求不断改进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接受人大监督的经常性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检察机关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与人大代表联络、办理人大交办事项等制度,形成了接受人大监督的经常性工作机制。
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2014年,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在市委、市纪委和市院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纪委十八大工作报告以及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坚持从严治检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检风检纪建设为重点,继续抓好检察人员教育、监督工作,进步加大司法公信力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实现了干警零违纪、安全零事故、案件零错案的“三零”目标。为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作风保证。
一、加强教育,筑牢防线,进一步抓好廉洁自律工作。
(一)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同志的工作报告,教育引导广大检察干警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确保中央、省、市委和高检院、省院、市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认真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干警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做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检察官。
(二)加强廉洁从检教育。加大《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检规定》学习和落实力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有关事项和对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入股分红问题专项清理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以及政策性住房、会员卡消费卡清理等有关情况登记摸底工作,按照规定和要求,主动、如实报告有关内容。开展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着力解决检察机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反思大讨论,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和办案各个环节查找不规范行为和隐患,以案析法,举一反三。推进检察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营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廉洁高效的廉政文化氛围。接待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1000多人次。
(三)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纪律教育。认真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开展庸懒散问题治理,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加强对干警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预警和解决发生在干部身上的苗头性问题。严格执行“六条问责”管理规定,全年共开展检务督查24次。
二、完善制度、健全体系,切实抓好源头治腐工作。
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机制促进公正执法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完善对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机制、促进公正执法的情况,请审议。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检察机关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在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的同时,注重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对完善检察机关监督机制、保障公正执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切实采取措施落实会议要求和审议意见,不断完善对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加强检察机关执法活动内部的经常性监督
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为了保障检察权的依法正确行使,不断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内部监督。
(一)建立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以加强对办案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为目标,以健全执法规范为基础,积极建立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制定了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起诉与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和主要业务工作规程等50多项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了执法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各级检察机关以加强对不立案、撤案、不批捕、不起诉的监督为重点,对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审查、结案、决定移送等环节,建立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办案流程,严格各环节办案责任和审批手续。上一环节工作没有完成或质量不达标,就不能进入下一环节;下一环节的办案人员要对上一环节办案情况进行监督,应该发现问题而未发现的要承担连带责任。为了增强流程管理的刚性和实效,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业务、队伍、信息化“三位一体”机制建设,对办案流程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对执法工作实行网上动态考评,把案件监控、执法监督和队伍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行流程管理,强化了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监督,促进了办案的规范和质量的提高。
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年,区人民检察院在区委、上级检察院的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大力加强检察基础和队伍自身建设,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新余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面履行刑事检察职能,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平安余杭"建设工作,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加强和改进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工作,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993件1606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184%和171%,审查后批准逮捕948件1527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1037件1850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147%和228%,审查后提起公诉970件1672人。突出打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HT〗〖CX〗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恶势力团伙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型犯罪活动,共批准逮捕上述三类案件犯罪嫌疑人961人,提起公诉934人;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增强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合力,共批准逮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非法经营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39人,提起公诉68人。针对批捕、起诉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况,积极采取全员加班办案、深化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试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以及依法建议适用被告人认罪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等措施,整合办案资源,全力缓解办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等困难,严格把握案件事实、程序、证据与法律适用,着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同时,充分运用检察引导侦查机制,适时介入侦查25件(次),确保依法快捕快诉,在检察环节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