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21:17: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设项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造价监管研讨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合同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预算额内,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目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查看全文

涉农建设项目调研报告

一、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前期规划重视不够,影响项目申报成功效率。一般要争取到涉农项目的前提,首先是要进入上级规划。如农村河道治理、排涝、抗旱水源等单项规划提前2-5年申报,但部分镇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储备项目,也没有集体研究,多由工作员草草上报,常出现漏报、错报,导致项目规划不深、不全、不科学,影响规划申报的成功率,进而直接影响后续项目的争取。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上级下达规划编制任务时,要求上报就只有几天时间,时间非常紧。主观上是缺乏规划延续性,前期工作做得不够。部分镇的领导变动频繁,现任领导只办眼前见效益的事,不顾长远规划,不储备项目;有的认为前期工作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怕万一上级没有批准,造成浪费。

(二)项目整合协调困难,涉农资金聚集效益不高。尽管我县出台了涉农项目整合管理办法,但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整体协调不够,以部门利益优先,有时因时间紧迫存在项目上报后才向县分管领导汇报情况,使资金分配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并未有效整合。农业、农综、国土、水利等涉农建设项目在规划时没得到相应整合,导致在项目实施时,只是简单的集中投入,出现重复建设,没有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比如新增1000亿斤粮食能力、小型农田、农村公路、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等建设项目都涉及修建农村公路,但是在项目村实施时,仅按某类项目的标准规划设计,没有进行实质整合,结果修建出来的通村公路基本是3-3.5米宽,路面厚度不够,通行力、承重力差,不利于项目村的长远发展。

(三)无视招标投标法规,规避招标时有发生。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公路建设中,有的镇政府借有农民出资,就肢解工程,将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分开实施,路基部分不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施工队伍;只对路面工程的结构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公开招标,结果一条公路由两个施工企业承建,工程质量责任很难划清。再如有的涉农项目,借采用民办公助不招标为由规避招标,但是这部分项目农民根本不愿出资,更没有投劳,工程建设内容大大缩水,工程中使用的资金全部是财政资金,没有对工程预算进行财政评审,就由镇、村采用所谓的竞争性谈判确定承包人。又如有的镇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时,化整为零,将几百万的项目划为若干个几十万的项目开展竞争性谈判,且中标单位基本为一家。

(四)建设各方履职缺位,项目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1、设计单位不到位,工程变更超投资。有的勘察设计单位没有全面踏勘现场,对现场掌握不够,加之部分项目要求完工时间紧,导致设计阶段时间有限,造成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图设计质量不高,如东线二期供水工程存在一套设计图纸中有多处错、漏、缺项等问题,也没有及时修改完善,导致施工过程中不断变更调整。有的设计单位的人员水平有限,只设计项目本身,没考虑项目周边实际情况。如堤防建设设计时只考虑防洪,没综合考虑场镇建设、环境打造等因素,在实施时变更较多,导致增加工程投资。

查看全文

市建设项目审计制度

为了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审计监督,提高竣工决算质量,正确评价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下发<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试行办法>的通知》(审基发〔1991〕430号)精神,决定自一九九二年起,对我市基本建设项目实行竣工决算审计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计的范围

经市计委批准下达的新建、扩建等基本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根据竣工验收办法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其竣工决算必须经过审计。凡未经审计的竣工项目,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单位不予验收,不能办理财产移交手续。

二、审计的主要内容

竣工决算是竣工项目投资效果和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竣工决算审计以资金来源与运用是否合规合法为重点。其主要内容是:

1、审查竣工决算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手续是否完备。

查看全文

建设项目审计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保障审计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区域内进行的国家建设项目以及有关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国家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建设项目,是指本省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政府设立的专项建设资金、国家统一借贷的建设资金、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为主(即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省属、国家建设项目本省投资超过50%(包括控股或实质拥有控股权)的重点建设项目,由省审计机关组织审计。

只有一个投资主体的重点建设项目,由管辖该投资主体的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有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的重点建设项目,由管辖其中投资比例大或者实质上拥有控股权的投资主体的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审计;对审计管辖范围不明确或有争议的,由省人民政府审计机关组织审计。

查看全文

加油站建设项目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油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加油站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我国的油品销售额也在不断的增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总结经验,提高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本文通过分析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来对加油站建设后评价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来完善当前状况下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

1什么是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指的是在加油站建设好以后对这个工程进行评价。后评价阶段是整个项目工程投资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后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工程的目的,效益以及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后评价工作主要是通过在不断地探索中找不足。吸取教训,加以改正。

2我国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现状与建议

查看全文

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

为加强对镇建设项目承发包的管理,体现建设项目承发包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控制建设项目资金额度,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镇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管理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特性,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镇人民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行政村等以财政资金、集体资金投资10万元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大修、装饰工程以及道路、桥梁、环保、园林绿化、河道整治疏浚、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

1、200万元(含)以上项目招投标

镇招投标办公室协助建设单位将项目资料上报至区招投标管理部门,由其办理招投标事宜。

2、10~200万元项目招投标

查看全文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研究

1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

1.1完善基础理论体系

根据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职业标准、社会定位和学生日后的发展,要加强几个环节的理论体系建设,这样才能提升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一是要完善以职业发展和职业标准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其主旨就是培养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具备高层次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该专业还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展开通识教育应用与训练工作,通过实际实训和拓展练习,发展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为专业技能、社会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二是要持续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以社会和企业对此专业的根本需求作为出发点,突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基础素质,实现学生对未来发展和职业成长的有效、全面的适应。三是要不断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理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以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为核心,进行相关课程体系的完善和丰富,开辟不同方向的实践理论体系,有效地开拓学生的实践视野,建立符合本专业和职业标准的新标准和新课程,使该专业学生能够更快地具备实习和实践能力,做到对此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四是要持续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岗位提升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开辟单独的职业岗位提升和发展的相关课程,通过理论和专业学习,扩展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建立起岗位提升和职业发展的思维和认知基础,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日后的适应岗位、晋升发展提供稳定的思想和素质基础。

1.2完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

实验和实践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认识专业特点、形成专业技能的重要路径。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突出实验实践这一环节,要形成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的有效契合,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全面发展出学生86的实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适应社会和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提供素质基础。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一般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岗位实习、毕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等主要内容组成,贯穿着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教育的始终。要在学生入学初期就展开实验实践课程,通过实训基地的实习实训,使学生初步认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特点,形成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型的操作能力和认知水平。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将所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际进行全面对比与沟通,建立起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际操作和实际运用能力与素养。在教育教学的末期,要进行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更好地检验自身的学习,发展出个性化的专业基本素质,形成综合能力。在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毕业时期,要以职业标准为前提进行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践,将建学生推向企业和实际操作环节,通过真实而全面地实验实践活动,检验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加速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2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查看全文

建设项目规划制度

第一条针对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存在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的客观情况,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公平竞争,规范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程序,根据建设部《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和《*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经营性土地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规划规划方案的设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

第三条调整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建设用地所在区域因城市规划调整对原规划设计有影响的;

(二)建设用地原有建设限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已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在12个月内尚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查看全文

建设项目变更环评影响评价建议

摘要:对建设项目发生工程变更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比较了部分行业及部分省市的变更环评管理,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建设项目变更环评管理的几点建议,以健全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环境管理制度,适应“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

关键词:建设项;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建设项目因发生重大变动而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般称为变更环评或补充环评[1]。《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2]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二条[3]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规定: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界定为重大变动[4]。属于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属于重大变动的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重大变动判定标准不清晰、重大变动环评文件重新报批的时间节点不统一、重大变动环评文件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环评违法违规现象频发。规范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从源头预防因工程变动造成不必要的后续环境补救措施,对补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项目环评变更存在的问题

1.1重大变动判定标准不清晰。2015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相继了水电、水利、火电等24个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分行业给出了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的判定条件,但这些判定条件与环办〔2015〕52号文“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判定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出现错位。例如某高速公路设计变更使原来毗邻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由调整远离保护区,横向位移超过200m的路段累计长度超过原线路的30%,声环境敏感目标较原路由大幅减少,按照高速公路重大变动界定清单,此种类型可界定为重大变更,但工程变更并未加重生态环境和声环境的不利环境影响,判定为重大变动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重大变动判定标准不够清晰。而对于尚未重大变动清单的行业,在判定建设项目是否属于重大变动时更多地依赖于主观判定。重大变动判定标准不清晰,直接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变动事项的判定结果出现较大出入。设计单位、原环评单位及提早介入的验收调查单位,因为与建设单位存在直接利益关系,某种程度上不能客观判定工程变动是否为重大变动;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也因担心被行政追责而不敢作为,或偏严格作出判定,客观上加大了科学判定重大变动的难度。1.2重新报批环评的时间节点不统一。《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均明确规定,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其开工前重新报批环评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按照“未批先建”情形处置。但现实操作中,由于建设单位对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程序了解不足、界定项目是否涉及重大变更难度较大、工程建设工期时间紧张等多方面原因,加之生态环境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链条不完备、力度不到位、覆盖不完整,大部分建设单位重新报批环评文件时变更工程已经开工甚至已经竣工,重新报批环评的时间节点实际上被扩大化,未批先建案例日益增多。例如环境保护部《关于不予批准大连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通知》(环办函〔2014〕1666号)、《关于不予批准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磷煤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变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通知》(环办函〔2014〕1708号)等。同时,如何清晰界定重新报批环评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也是制约环评制度有效落实的难点之一。《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从法条的规定看,重新报批环评的时间节点应当在原环评批准之后、项目开工之前发生重大变动的;后评价的时间节点应当是在项目开工后的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环评文件情形的。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开展后评价的时间节点界定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该条款规定内容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明显不一致,导致项目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期间建设项目发生变更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缺位。1.3变更环评文件形式不规范。目前,国家有关变更环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明确变更环评的文件形式,例如生态环境部《关于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7〕26号)、《关于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6〕127号)、《关于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调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213号)、《关于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异地新建工程(变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93号)、《关于深圳市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的批复》(环审〔2011〕19号),同为工程变更重新履行环评手续的建设项目,分别出现了“工程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调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变更)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等多种形式。变更环评文件形式的不规范导致了环评单位编制内容的差异化理解,涉及重大变动重新报批环评文件按规定应该是对整个项目进行重新评价,但是以“补充环评报告书”“变更环评报告书”或者“环评补充报告”出现时,容易误解为仅需对变更工程部分进行重新评价。目前,建设项目变更环评文件形式主要是根据地方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意见进行,尚无统一规定。综上所述,随着初步设计及施工图方案的深入、选址选线受地质环境影响、市场因素变化导向等原因,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进行选址选线、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环保设施措施的调整、优化、变动,而涉及重大变动的建设项目对于重大变动判定标准、重新报批环评文件的时间、环评文件形式等的认识和理解并未统一,导致变更环评制度管理效能难以有效发挥。

2变更环评管理的建议

查看全文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土地用途管制为基础、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制度。其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作为《土地管理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土地管理制度,是建设用地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的改革实践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新问题。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在预审制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不高、审批权限设置不太合理、审查内容重复、捆绑审查事项多、审查标准化程度不够、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拉长了办理周期,影响了建设项目的工期,尤其是一些有工期限制或施工期短的项目,建设单位急于开工,往往造成“未批先用”等程序性违法行为。因此,预审制度有待进一步优化。预审缺乏权威性。一是现实中超越预审环节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地方政府认为需要上的项目,为加快项目的进度,往往会未经预审就批准立项,甚至直接进入用地报批阶段。二是预审代替用地批复,一些用地单位和地方政府错误地认为,用地预审批复了就意味着项目用地已得到批准,项目即可动工建设。三是审形式、轻实质。对存量建设用地及改建、扩建的建设用地重复预审,如已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已有地方政府颁发的土地使用证的项目,也要求办理土地预审。权限设置不太合理。一是用地总规模或占用耕地规模较大的项目由省级以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预审,容易出现对大量占用耕地论证把关不严的现象,不利于节约集约用地。而一些用地规模较小的项目却仍须报部办理预审,也不利于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分级预审”也造成逐级层层审查、报批,导致预审审批环节增多,审查周期相应延长。建设用地标准不够健全。预审审查内容之一就是“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1992年以来,国家制定了多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重新修订了《土地使用标准汇编》,为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制定了土地利用审查标准,但部分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也不能涵盖所有预审项目的类型。加之一些新项目的兴起,国家未能及时出台相关用地标准,用地预审时难以找到与每个建设项目用地总规模、功能分区完全对应的审查标准,增加了用地审查的难度。批后监管缺位。一是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具体的事项审查,对审批后土地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后续监管;有的项目在预审通过后,建设过程中又进行用地调整,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者扩大用地范围,使原本符合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符合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变成了违法用地。二是没有建立协同的监管机制,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通,缺乏有效联动,难以形成合力,监管效率低。

改进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建议

新形势下,深化“放管服”改革已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如何以此为契机在土地审批领域实现简政放权、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备受关注。强化用地预审的源头把关作用。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强化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坚持以规划为主,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村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所有涉及国土空间的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等,各类建设用地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引导建设项目统筹规划、科学选址、节约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是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规定,严格控制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二是严把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现场踏勘和专家论证工作,对国家和地方尚未出台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强化项目节地评价。三是完善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加强对新增用地类型标准的研究,同时对现有标准体系开展定期评估,及时发现与修订不适用的标准。对于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的,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状况,制定符合本区域特点的用地标准,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划分事权,明确审批权责。调整用地预审权限,科学设计审批层级,减少审批环节。建议依据用地规模划分各级政府审批权限,不再以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权限作为划分预审权限的依据,而以占用耕地规模和用地总规模来确定预审权限。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耕地规模较大(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或用地总规模较大(超过70公顷)的建设项目报部办理用地预审,其他建设项目由地方办理用地预审。国家层面突出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同时加强对超大规模建设项目用地的控制;地方对占用耕地较少和用地总规模较少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查把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下放权力的同时,坚持严格把关,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一是落实责任,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进行踏勘论证,并对预审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对审查内容和意见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理性负责;二是明确监管重点,加强监管力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监管平台,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监管。三是加强用地预审和建设用地审批的衔接,加大对预审意见落实情况的审核力度,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将其纳入督察范围,对未按规定进行用地预审和用地预审意见落实不到位的,加大处罚力度。四是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统一监管标准,规范监管程序,建立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发挥制度的约束性作用。创新审批机制。调整审批时序,改进优化程序,提高用地预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在线审批平台,以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基础,将各级审批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审批过程、审批结果信息共享。在线监控审批部门的审批行为,对审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建立在线备案制度,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完成用地预审后,必须在线逐级上报备案,对未按要求及时报部备案的省份,部暂停受理其报部用地预审。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用地预审考核评价机制,将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程度、新增建设用地的控制强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程度等作为评价指标,量化考核每年度用地预审中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项目用地总规模的比重、核减用地规模,对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创新激励约束并举的机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作者:王兆丰 段君君 张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