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20:52: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必须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城市差距较大,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而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又是当前着重解决的问题。
“三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工程,不仅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到了载体,而且探索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使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出现可喜变化。
班子队伍带村带领农民奔富路
“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总人口万而农村人口就占万的达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达州市委就明确提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活动,把近两年在全市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果的“三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市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班子队伍带村的核心是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科技兴村的重点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科技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兴村,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骨干领头作用;民主法治管村就是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达州市突出“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带动群众主体投入,推动部门帮扶投入。据初步统计,全市捆绑投入项目资金多万元,引导农户自主投入亿多元,推动县级部门投入帮扶资金万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通过两年多努力,全市形成了党委揽总、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乡镇组织、农户实施、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何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也是一件好事,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要把这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办到农民心坎上,取得农民的信任,最终达到推动农村经济工作二次腾飞,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现在有许多奠基性的根本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去规划,认认真真去实干。
我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有取的含义,也希望从今年开始,国事昌,国运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致力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教育
新型农民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是生长、生活在农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具有推动农村发展的历史使命感的青年农民。其次,喜欢学习,追求知识,掌握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了用知识武装的头脑,善于尊重规律,务实肯干,热心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第三,富有远见,创造创新,具有开创农村新局面的胸怀和气度,善于团结群众,公而忘私,勤劳致富。第四,热爱祖国,放眼全球,具有敏锐的市场开拓意识,善于捕捉国内外市场信号,积极参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能以国际市场为舞台,推广中国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文章。它不仅是关系到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民族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要作好这篇大文章,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新型农民的培育,就成为首要的核心问题。因为,在一切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要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人来组织实施,人的素质就决定了最终的成效。
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年代就提出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赋予其崭新而丰富的时代内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也是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
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持的原则中指出:“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阐述,不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所作的最新诠释,也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一、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三农”问题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权重有多大?《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定位充分说明了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的全面把握和充分认识。换言之,就是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
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我认为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蓬勃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目标,作为建设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要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紧相连,也是农村最为薄弱的环节,我们要将其确定为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从端正执政理念、讲究执法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关新农村建设全局的若干关系入手,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科学施策,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把职能定位在服务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撑,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心实意地投入到支持新农村建设这一伟业之中去。只要我们和农民想到一起去,搞建设才能齐心协力,农村发展才更加和谐。
二、科学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跨部门全方位的长远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协调行动。在当前全国上下紧锣密鼓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时,科学编制新农村规划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也是摆在规划建设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谋定而后动,则事半而功倍。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方案要先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用统筹的观念规划新农村,以系统的理念设计新农村,要组织有资质的专业队伍,选派规划技术力量,深入到各村镇进行实地勘察和测量,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并结合文明村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搞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为各个规划点的新村建设提供平面设计图、立面效果图、结构设计图,为X县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为适应农民建房需要,要大力推广优秀农村住宅设计,编印《新农村农民住宅通用设计图集》,免费供农村建房选用。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编制村庄总体规划时,必须立足本地的自然和资源条件,把握发展生态、经济的主题,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困难,对规划反复论证,不断调查优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围绕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一套定性和定量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目标实现程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建设部门的职责,积极提出和制定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工作指导力度。要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今年中央1号文件;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同志和同志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又在中央党校等五个干部教育基地举办了县委书记、县长专题培训班。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举措,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逐步付诸实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这里,我就十个重大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并请大家一起来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上一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始终都有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也就是说,上溯过去,下及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我们的重大战略任务。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党今天提出这一战略任务,重点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我们决不能因为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淡化了今天的奋斗目标,淡化了紧迫性。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前途和命运的历史任务。因为,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有一个庄严的承诺,这就是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后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一个执政党要取信于民,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必须践行自己的承诺,实现自己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原则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志们应该记得,党的十六大在论述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的时候,讲的是“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因为我们在2000年尽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824美元即达到了原定的小康社会指标,但农民人均1200元的原定指标没有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要100%建成的原定指标也没有达到,所以我们讲,已经建立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正是鉴于这一点,我们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且,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年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去5年多,剩下已不到15年。我们要有紧迫感。“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已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正如总书记今年2月14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决策,是对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集中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近几年,我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已经做了一些的实践和探索。市区财政每年都安排近千万元支农资金支持“三农”工作,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并通过各项专项治理,3年共减轻农民负担近3200万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了一批统筹城乡发展的工程项目。一些工作新思路、新载体在实践中也取得明显成效。现在中央已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5月23号,区上召开了动员会,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在区委九次党代会上,又把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下面,我就如何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一点个人认识,供家参考。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
虽然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促进了全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城乡差距仍然没有明显的缩小。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元和3806元,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和%,两者相差约个百分点。一方面我们看到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和周边的县(区)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处理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最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岐山县是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突破蔡家坡”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岐山县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县一级如何找准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好落实,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共同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强化产业支撑实现生产发展
抓住建设的关键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核心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强化产业支撑。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岐山是全国粮油大县和全省优质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既是发展基础,又是产业优势,因而始终不能放松。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以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为重点,加快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在“十一五”期间使全县粮食生产的优质率达到85%以上。二是调优农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年”活动,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形成辣椒、挂面、大棚西瓜、苹果、精细蔬菜、畜牧养殖、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果菜和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农业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华祥、斯美特等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驸马庄养殖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以节水、节肥、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普及沼气和秸杆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绿色岐山”创建活动;加快建设现代化节水型水利,抓好人畜饮水、渭河堤防加固等工程,使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五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马江、故郡等五个农业专家大院为依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领办农业科技项目、建设示范基地等形式,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疫病控制等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六是加强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构建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农村现代经营网络。
夯实发展基础创造富裕生活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市作为全省重工业城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建设新农村,重在实践,贵在创新,关键在人,应从市情出发,因地制宜,扎实稳妥地搞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规划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体现特色,注重实效。要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要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具体讲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将全市农村分成好、中、差三类,分步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要走过去村镇建设一哄而起,采取行政命令,统一规划,难以实施,劳命丧财的老路。更不要将全市新农村建设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千篇一律,象火柴盒的堆积物,失去本地特色。建设新农村因地制宜地搞一些窑洞式建筑也未偿不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说话,从而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的自信、决心和创造性、主动性。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繁荣”的前提是“放活”。“放活”就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破除束缚农民自主创业的各种思想的、体制的障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氛围,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改造、村居环境的改善等,都应当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新农村建设干什么,不干什么应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来决定,让农民成为各项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要统筹城乡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进步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谋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的本质是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享受现代化成果;统筹的重点是统筹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包括财力分配、信贷投放、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市场开发等;统筹的关键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应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大调整,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见
党的**届**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届**全会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
(1)认真抓好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贯彻落实。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大规模教育培训农村党员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以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全面推行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制度为切入点,认真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以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以推广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定期就基层党建工作向上级党委进行述职制度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注意把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转化为科学的制度,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2)进一步加强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其配套法规文件的贯彻落实,结合实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重点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注意充实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把干部培养选拔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农村基层和农村工作岗位挂职锻炼。对那些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突出、成绩显著的优秀干部,要提拔重用。引导地方领导班子结合各自实际,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3)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精神,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目的和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转化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和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