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路径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20:17: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设路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设路径

医学免疫学金课建设路径

摘要: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免疫学建设为契机,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提出的建设“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运用微课、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的SPOC课程等线上资源与翻转课堂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尝试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为进一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教学模式参考。

关键词:微课;雨课堂;翻转课堂;医学免疫学;金课

近年来,“消灭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各高等院校乃至社会的热点话题。“金课”又称一流课程,是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建设“金课”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学习难度并拓宽学习深度,做到真正把“水课”转变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标准[1]。同年,“金课”被归纳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此外,具有“两性一度”标准的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五大“金课”首次亮相[3]。本校的医学免疫学为自治区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前期致力于临床医学专业“金课”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故将“金课”引入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医学免疫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内容繁多且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相似,如课程内容繁多、学时数少、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案不完善等[4]。以往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线下讲课为主,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氛围不活跃、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使被动的“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转变。

1“金课”建设路径

根据医学免疫学的课程特点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托自治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资源平台,参照“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对“金课”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1.1在线“金课”建设的必备条件

查看全文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1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陕西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存在如下的问题,给地区内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第一,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缺失。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缺失是当前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忽视。第二,资金支撑不充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相应的设备设施等进行完善,而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但就目前来看,资金支撑的不足在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第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正因为资金支撑的不足,导致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法有效地对陈旧的设施进行更新,也无法有效地对设备设施进行完善,而在很大程度上给其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2.1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意识。要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切实有效的落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首先就要求陕西省相关部门能提高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观念意识,为相关工作行为提供思想的支撑。基于此,在相关部门观念意识提升的基础上,要求能切实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以通过宣传来帮助农村民众强化自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以帮助农村基层民众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就村民来看,他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相对较少,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意识,因此,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意识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2.2提高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支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落实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求能够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相应的资金支撑,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要求陕西省相关部门能对地区内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切实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来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撑,为提高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保障。从现实层面来看,如果仅依靠相关部门资金的支撑对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显然并不充足,基于此,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应重视发挥地区内企业的作用,通过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与优惠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来提高其竞争实力。2.3重视地区内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基础设备设施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求能够基于地区内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充足的重视。从现实层面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充分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确保能切实有效地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来有效实现对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基于此,地区内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也必须要充分遵循人本主义的原则,切实将环境资源保护的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相关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此外,就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来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其重要的建设目标,基于此,针对地区内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也要求能切实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从根本上为促进陕西省农村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结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与国家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陕西就必须要能给予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充足的重视,确保能充分结合地区的特征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与之相符合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而为促进陕西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查看全文

洪泽湖渔业品牌建设路径分析

摘要:近年来,产品的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渔业品牌化对现代渔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洪泽湖地区渔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品牌和产业驱动力的农业品牌建设路径,因地制宜,以科技为支撑,以渔业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打造地方品牌特色,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全新的洪泽湖渔业品牌。以期打造洪泽湖知名品牌,推动洪泽湖渔业产业经济大发展。

关键词:洪泽湖;渔业产业;品牌建设

一、基本情况

作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淮海下游地区,西承淮河,东接苏北总渠和入江水道,联通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洪泽湖区属于暖温带,受季风气候影响,洪泽湖地区降水量充足,四季分明,且洪泽湖水水质属于中富营养性,对养殖大闸蟹、甲鱼、鳜鱼、银鱼、青虾等水产品十分有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水产品市场竞争都十分激烈,因此这就要求水产品必须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目前,产品的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主流。渔业品牌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品牌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全方位提高渔业发展水平,确保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目标。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挖掘水产品国内外市场的潜在竞争力,推动当地渔业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渔业发展的一个常态。阳澄湖大闸蟹是渔业品牌建设成功的一个范例,在仅有3.2万亩的产地中,其年产总值可以达到3亿元。2019年苏州政府为了恢复水面环境,改善水质,终止水面租赁大大减少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面积。洪泽湖大闸蟹作为洪泽湖渔业的支柱产业,对洪泽湖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抓住该机遇,打造洪泽湖大闸蟹的知名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带动相关产品产业的发展,推动洪泽湖渔业产业经济大发展。

二、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现状

自古洪泽湖就出产大闸蟹,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洪泽湖大闸蟹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对洪泽湖渔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一)生产分散、养殖缺乏科学性。洪泽湖原产地品牌缺少产品化运作,渔业从业者大都是分散作业,彼此间缺少交流。在这种分散作业的模式下不易达成相互合作的目标,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作业模式。这种状况对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对本地知名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阻碍作用。江苏省各地区养殖水平差异显著,层次不一,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洪泽湖大闸蟹养殖尤为突出。江苏省内河蟹养殖面积约为400万亩,产量约为29万t,产量约占全国50%,而洪泽湖产量占全省的10%,产值却仅占1.6%。同时在政府“走小路、奔小康”的政策影响下,洪泽湖渔民沿湖大肆圈湖养鱼养蟹,导致养殖围网缺乏整体的科学规划,先天畸形。(二)品牌意识淡薄,品牌附加值低。受多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把商标等同于品牌,对于品牌的概念和意识比较模糊。水产品的优劣判断,消费者大多只从外观上进行分辨,没有较高的品牌需求。目前,洪泽湖虽然注册了很多的水产品商标,但省内外知名名牌不多,消费者认知度不高。洪泽湖养殖面积为25万亩,年产量为2.5万t,产值为3.5亿元;太湖养殖面积为4.5万亩,年产量为2700t,年产值为4.5亿元。阳澄湖养殖面积为3.2万亩,年产量为2000t,产值为3亿元;将洪泽湖、太湖和阳澄湖这三者数据比较,可发现洪泽湖养蟹面积和产量是太湖、阳澄湖的10倍左右,但洪泽湖的亩产值却仅有太湖、阳澄湖的1/10。这充分说明了洪泽湖的地域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闸蟹的产品附加值低。(三)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低。虽然“洪泽湖大闸蟹”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荣获“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称号,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1],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在注册商标时,水产品相仿,特色不明显。如对大闸蟹注册的商标有很多,但是品牌类似,缺乏真正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消费者的认可度低,也直接使其在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在水产品市场中,一旦提及大闸蟹,人们所熟知的都是阳澄湖大闸蟹、太湖大闸蟹,而洪泽湖大闸蟹只被本地区和附近地区的人所熟知,知名度过低,这也为其品牌产业的知名企业的创立增加了难度。(四)品牌扶持力度低,可开拓市场空间小。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洪泽湖大闸蟹也陆续向海外销售。但在出口过程中,洪泽湖大闸蟹同样也面临着质量检测不合格等问题,对外销售受到了限制。在这种状况下,由于缺少政府相关的资金政策支持、品牌建设等系列相关问题,导致其不能快速发展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降低了洪泽湖大闸蟹的竞争力,进而在大闸蟹市场的抢夺中处于劣势地位。大闸蟹等水产品市场现在已经被各个地域产品分别占领,洪泽湖大闸蟹的市场生存空间变得狭窄,想要再开拓市场空间变得极为困难。[2]

查看全文

犯罪学金课建设路径分析

[摘要]犯罪学是公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犯罪学金课具有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进行高阶性学习和学习内容具有挑战性等特征。犯罪学金课建设路径为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大力拓展教学资源、创新立体教学方式和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犯罪学金课建设应注意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等问题。

[关键词]犯罪学;金课;建设路径;思考

为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2018年8月,教育部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建设一系列有深度、有难度和有挑战度的课程体系。2019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前后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双万计划”。随后,全国各高校以“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以一流本科课程标准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金课建设工作。作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加强犯罪学金课建设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笔者结合金课建设标准和要求,对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犯罪学金课路径和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犯罪学金课内涵

2018年6月,在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负责人首次提出了“金课”概念。[1]一般认为“金课”又称一流课程,与“水课”相对应,但何为“金课”,至今无权威定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于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对“金课”标准进行了解读,认为“金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所谓高阶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也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所谓创新性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紧跟时代,而且教学形式要多样,具有先进性。学生学习要有探究性,要个性化。所谓挑战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程要有一定难度,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课程学习。犯罪学金课应具有金课“两性一度”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查看全文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选择探讨

摘要: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立足西部,面向东盟。本文从实际应用层面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场景的综合运用,立足重庆做研究,既可加速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通过因子分析法定性定量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明确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现状、落实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中的基础保障、理清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现状及特征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重庆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区块链;路径选择

一、引言

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基于国家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提出的,本文在区块链视角下研究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的选择,为重庆市政府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可选择的路径和可行性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二、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础及发展现状

2019年,重庆新定位为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中心。表1为本文采取因子分析的评价指标。

查看全文

生态安全建设路径选择

摘要:生态安全隶属于国家安全体系范畴,它受到国家安全其他内容或方面的制约与影响,但其始终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与载体。生态安全关乎着人民福祉、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现阶段必须切实加强我国的生态安全建设。

关键词:生态安全建设;路径选择;包容性

民主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以来,我国“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为世界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但必须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正视的是,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物锐减、耕地萎缩、雾霾肆虐、城乡缺水或水严重染污等现象依然普遍和严重。由此可见,生态安全已成为关乎人民福祉、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的大事。所谓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冷战结束后,西方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学者率先使用“生态安全”一词,又称之为“环境安全”。我国学界对生态安全的研讨还很不充分,其概念的界定或内涵的描述、阐释也不尽一致,但公认生态安全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整体性。由于“大”的生态系统是由若干“中”和“小”的生态子系统构成,因此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乃至不堪设想的后果。二是不可逆性。生态学、环境学的常识告诉人们,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都具有“天然”的支撑力与修复力,但这种支持力、修复力一旦超出其“阀值”便是不可逆的。三是成本性。对诸多生态不安全问题进行诊治须花费巨大的社会及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成本。生态不安全,谈不上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安全,更谈不上国家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安全,如社会、经济、文化和信息、能源等。

正因为如此,习指出,我们必须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体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有序有度利用自然,建构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是我党在正确、科学把握国家安全形势重大变化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基础之上所作出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这对于推进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近些年来学术、理论及思想界,积极响应关于国家总体安全观及生态安全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号召,对其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方法和多维度的考量与研讨,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不过从业已发表的文献来看,的确鲜见从包容性视角关注生态安全和研讨其建设路径的学术作品。不言而喻,解决准确描述或正确阐释“包容性民主”一词的重要含义乃至明晰这一概念问题,是回答本文主旨的逻辑前提。海内外学术文献表明,学界率先使用包容性民主一词的是西班牙塔基斯•D•福托鲍洛斯。应指出的是,塔斯基并未给包容性民主进行学理概念上的界定,但他对包容性民主的主要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在他看来,包容性民主即生态民主(塔斯基亦未对此界定),而所谓生态民主的基本要求是公共权力部门制定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公共政策时必须解决“民主化”问题,更应当注重环境NGO和公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塔斯基强调缓解或消除全球生态危机的危险,应改造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放弃其流行的技术、价值观念可以应对环境危机挑战的思维模式并与之匹配的一切公共政策活动;全球应对包括气候在内的问题都应当以包容性民主的运行机制为基础。那么包容性民主的内涵和形式是什么?它对我国生态安全建设路径选择提供何种主要原则遵从?我们以下逐一述之。关于包含包容性民主的内涵与形式。其一,是指民主的包容性状态,即行为主客体间在运用民主的方式维护和保护其利益,除非是最根本的利益与原则不可妥协与退让外,不必每每均要“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彼此间相互宽容、理解或一定退让妥协。其二,包容性民主(属政治的范畴)涵义也须从包容性增长(属经济的范畴)背后的底蕴理解和把握。“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提出:“新亚行关注的重点要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强调公平正义。对我国而言,它是指缩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确保人人享有同等机会融入经济发展中,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其三,包容性民主亦即生态民主。西班牙学者塔基斯•D•福托鲍洛斯较为深刻的阐述了包容性民主的问题,在他看来,生态危机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导致环境持续恶化的结果。要准确地理解这一危机,既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盛行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技术,也不能仅仅归因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是应该归结于人类主宰自然世界的观念上。因而,要真正克服这一危机,则需要通过“包容性民主”或“生态民主”变革来实现权力的平等分配。由上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塔斯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及其观念予以一定程度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深刻性远不及马克思主义和一些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和生态社会主义者。二是以学术视野而言,他率先提出的“包容性民主”觉有创新性,对于启发人们的思维和推进一些相关的学术建构大有裨益。第三,最为重要的是,塔斯基提出的包容性民主理论于价值或工具定义对于全球环境治理都具有重大的“正能量”作用。解决产生环境污染与破坏、实现生态安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与系统复杂工程。此处仅拟把“生态民主”或“包容性民主”,作为“路径依赖”进行尝试性研讨。

生态民主就是政府、个人、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企业以生态利益为最大诉求,以民主多元的参与,在对话沟通中达到利益共识,形成最终满足大多数人生态利益的决策。第一,政治路径。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保障了协商民主的实施,协商民主的实施则与生态民主紧密相关。只有实现政治民主,广大生态环境的参与者们才会积极加入生态建设。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应对环境危机时代表的选举及退出等制度,确保选举出真正代表广大生态利益相关者的公民。同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扩展公众监督渠道,打通政务公开的“最后一公里”。第二,经济路径。我们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坚决取缔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提倡绿色GDP。政府部门作为管理的主体应将公权力使用在弥补市场失灵上,使各方生态利益达到公平。第三,社会化路径。生态社会民主就是指公民在享有环境权力的同时,也有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首先,确保公民享有的环境权力不受侵害。作为最重要的生态利益相关群体,公民在涉及公共决策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障公民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既能促进决策的公开化、科学化,又能避免权力寻租或决策失败,同时还能避免因生态利益受损引发的社会动荡,促进社会和谐。其次,着重宣传绿色生态观、绿色消费观,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通过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引导生态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生态产品的生产到销售一个完整周期都能做到环境友好。第四,全球化路径。经济全球化必然促使生态全球化,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集团主体能单一地解决生态问题,这就需要在国家以外的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民主合作。积极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加强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团结合作。

总之,生态民主是我国生态安全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减少解决生态问题时的争议,更容易获得广泛共识,还极易推广。

查看全文

国资监管及数智化监管平台建设路径

蒙电控股公司的成立是内蒙古电力国企改革的创新性举措,其实践探索必然经历一个明确概念内涵和统一认识的过程。为此,内蒙古电力集团统筹考虑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决策部署,结合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明确了蒙电控股公司的功能定位:“资本监管平台、改革重组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如何以资本为核心确保有效监管国有资产,对上承接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下主导国有资本布局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在现有的情况下,加强资产监管,促进出资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加快发展、提高收益,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成为蒙电控股公司的新课题。

国资监管下的数智化监管平台

在现有已建立的蒙电控股公司经营门类众多,涉及业务宽泛。在与出资企业的产权代理链条上,蒙电控股公司介于内蒙古电力公司、各供电单位、出资且有及市场的边界,从代理链条向上追溯,需要梳理规范产权政策,优化内蒙古电力公司所属多经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优化出资企业国有资本配置规模、范围,明确优化方向和策略;向下延伸则涉及到对出资企业的功能定位、权责边界、治理结构等,如何选择适当的监管实施路径是进一步实现“资本监管平台、改革重组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这三大平台功能关键。因此,蒙电控股公司在运行与治理上应该处理好三方关系,怎样迎接外部挑战、夯实管理基础、强化集团管控、提升治理水平,为内蒙古电力公司、各供电局及各出资企业防范风险又传递需求的信息,成为了新的发展难题。蒙电控股公司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理念,系统组织数字化转型理论、方法和实践的集中学习,研究数字化条件下新型国资监管模式,打造基于现有条件下各类数据及监管融合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开展蒙电控股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对出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大风险信息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有效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和手段——基于国资监管下的数智化监管平台由此开始探索。

平台建设路径

明晰基于蒙电控股现状的数智化监管路径。蒙电控股公司作为各出资企业的出资人、国资监管人,基于多种角色定位于职能设置,应更加明确监管路径。一是要清晰集团管控模式,根据职责明确是资本管控型、战略管控型、经营管控型还是业务管控型;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对下属企业的管控要素、内容、深度不一样。如作为出资人,为了更有效地行使股东权利,需要对出资企业进行监管设计,根据国家和内蒙古电力公司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战略体系;作为国资监管人,为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健运营,需要设计国资监督体系,并对其进行监督,明确监管层级及监管颗粒度;二是要分类分级管理,可以按照常规业务、创新业务;或者依照波士顿矩阵按照业务成长度进行管理;或者是按照业务种类分组管理。然后确定不同的监管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如何把不同的功能定位、资源资产和经营机制分配到不同的出资企业中,都需要建立在对市场和企业的深刻认知基础上,也是对监管路径目标的明确。构建基于蒙电控股现状的数智化监管能力。基于国企监管模式,明确出资企业的分类分级监管模式,在明确管理层级及管理颗粒度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建立不同的监管策略,并定义和形成合适的监管能力。目前研究主要关注对出资企业的监管能力包括:战略运行监管能力、经营管控监管能力、合规控制监管能力、安全管控监管能力、风险应急监管能力、资源共享中心、共性创新平台。聚焦基于蒙电控股现状的数智化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合适的数智化监管平台是一个体系工程,需要组织、流程、指标、工具、措施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合适的组织优化,建立适合管控模式的组织架构,以中心制而不是职能制开展优化,定义合适的监管流程和指标体系,开展流程设计和度量体系设计;蒙电控股公司本部已开通基于内网的财务ERP、人资ERP、合同及法律系统,但出资企业信息化除财务ERP模块已开始实施外还处于空白状态,履行各项职责缺乏相应手段,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仍需积极争取内蒙古电力公司统推系统建设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ERP(人、财、物)管理系统、法律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运用成熟的数据集采作业流程,构建数智化监管平台,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加工。提供基于蒙电控股现状的数智化监管资源共享服务。积极推动数智化监管平台,进行职业技术鉴定等网上培等服务,帮助出资企业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通过数智化监管平台搜集更多更适合的专业知识,利用线上云课堂、题库等途径,进行专业技术及政策培训,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型专业人才,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知问题、有办法”的通用型运维人才队伍。积极利用数智化监管平台,开展全行业设备管理运维新模式、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成果交流,充分发挥协同共享效益。数智化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等技术手段,做好出资企业监管工作应用数据采集。既能够服务于单个出资企业,又能运用于蒙电控股对出资企业的整体监管,更是为内蒙古电力公司报告监管情况的重要数据来源。

结语

查看全文

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路径初探

如今,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档案信息化似乎变得理所应当,将档案信息化最重要的是方便管理,有助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互联网+”计划是由总理提出的,这个计划涉及了商业、政府、企业等多个领域,在政府的管理过程中,档案工作一定得做好,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档案的办法。随着各领域对不同档案资料需求的增长,档案信息化无疑是当前档案事业的发展重点,尽快的健全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建设体系,是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1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建设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公共服务或政府等方面都需要档案信息化,可见,档案的安全问题是多么的重要。与一般的数据信息不一样,档案信息里面包括政治、科技、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一些机密也在档案信息里面,如果档案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就有可能泄露信息,产生隐患。档案信息的安全建设做不到位,一些档案信息就不能在网络上存储、传输,将档案信息化的计划也就无法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建设需求比任何信息的安全需求都要高,我们要从档案的实体和信息两方面入手,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条件,健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机制,构建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建设体系。

2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遇到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较多,一些拥有高技术的不法分子为了窃取信息,会使用不同手段进行网络攻击,这些攻击一般都是通过档案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得逞的,对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2.1网络环境安全问题。档案信息系统一般都是保存的企业、政府的内部信息,其中包括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个人情况、业务知识等,并且其中还有一些较为机密的信息。档案信息化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档案系统的建设必须要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下进行,但是,互联网本来就是开放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不良网站、非法地址的影响。如果没有将安全建设做到位,就很有可能发生档案信息所在的网络和不良网络互通的情况,导致档案里的敏感信息被窃取,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使整个档案信息系统瘫痪。2.2应用系统安全问题。如今,Web的应用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并且,针对Web应用的攻击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经调查显示,信息安全攻击大部分都是建立在Web应用的基础上的。档案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漏洞,面对多种病毒的入侵、袭击,我们要加快完善档案的安全建设,不给攻击者留有机会。2.3计算环境安全问题。计算机作为信息系统中的实体,也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各种病毒严重的危害着计算环境的安全,随着攻击者技术的提高,有害代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功能也越来越多,已经慢慢的进入到了信息系统的底层,对计算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2.4用户访问安全问题。档案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是用户,用户在查询、浏览档案信息的时候,也有可能无意的给信息系统带来危害,用户的使用习惯,如用自己的生日当做密码等,这样做虽然方便了自己,同时也给一些非法分子降低了难度,这类特殊的密码很容易被破解,不利于信息的保密。如果不及时的采取安全措施,就会使更多的信息泄露出去,形成安全隐患。

3探究“互联网+”下的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的路径

查看全文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抉择,每一个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因势利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新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渗透到企业的所有活动之中,成为企业所特有的文化状态。因此,企业,特别是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又面临着新的抉择和挑战。

1“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1.1互联网已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在以传统媒介传播为主的时代,承载企业文化的平台单一,员工对信息的了解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刊物来进行。而在以视、听、读、写全方位、多管齐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的传播途径则有了更多选择。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自媒体快速崛起,它们以其时效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成为当今企业在文化建设领域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对象。在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大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平台。企业的价值观、愿景、标识、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这些在以往被认为是虚的,抽象的,可有可无的东西,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变得具体可感,深入人心。企业的顶层设计、管理理念、各项决策以更易为企业员工接受的方式,得到了员工们的理解和认同,并成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查看全文

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路径

摘要: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作为促进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对国家在新发展阶段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发展阶段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信息技术以及合作发展层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条以国家治理战略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手段,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路径,以期为新发展阶段的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

一、引言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不仅要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还要把握住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中国逐步走上了以“高质量”为代名词的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是国家审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一次重要飞跃,能够以其多方位的视角在反腐倡廉、党政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其监督、预防等积极作用,是新发展阶段促进国家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新发展阶段的不段深入,以“高质量”为目标的发展要求逐步提高,国家审计现代化不再被视为简单的“政府工具”而是希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国家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其要求也逐步提高,可见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刻不容缓。这需要审计工作者摆正心态,积极进取,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昂扬的斗志克服重重困难。目前的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还缺乏相应的响应措施,本文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色,将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设计出一条促进国家审计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为其在新发展阶段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发展阶段,是以“高质量”为特色的发展阶段,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作为促进国家治理的“助推器”,其自身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提升国家审计现代化建设水平,更有效地推动国家治理,本文分别从国家治理战略层面、信息技术层面、合作层面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