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16:46: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设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设部司长讲话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约经济和城市发展的突出因素。节约利用水资源,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去年8月,我部与、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节水型社会建设系列宣传工作。
建设部作为指导全国城市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作的主管部门,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持续深入地开展城市节水工作。近年来,建设部推行严格的节水制度,推进节水技术和供水管网改造,统筹考虑区域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优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布局,推动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组织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标准和规范。同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价格政策和财税政策。近年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的活动,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先后被授予全国节水型城市。以上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城市节约用水工作。20*年全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3%,城市节约用水量达到39.3亿立方米。
今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部要求各地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节约用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和评价体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建立健全节水责任制。20*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对运行超过50年,以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十一五”期末,缺水城市要实现再生水利用达到20%以上。要求严重缺水城市以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受水城市,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达到节水型城市的标准。
今天,也正值“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期间,今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的主题为“推进循环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中国行”采访报道活动在此期间启动,有利于全方位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宣传报道工作。为此,建议此次采访报道把城市节水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部研讨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精心筹备,今天中国城市照明(国际)研讨会正式召开了。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研讨会,也是一次工作会议,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城市照明管理、节约用电、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发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建设部城建司,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借此机会,向国家发改委和各个协会、学会的领导多年来对中国城市照明事业和城建司的工作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深圳创先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生先生,感谢他不仅为本次会议提供了资助,还为我们邀请了前欧洲照明设计师协会主席弗兰西斯克夫妇和瑞典阿凌索斯市市长杰索尔先生,意大利思培斯·凯能公司董事长白阿迪先生等著名专家来给我们演讲。
从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给人类带来夜间光明以来,照明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了125年,我国使用电灯的历史也有122年。照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只是一项简单的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技术,而是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城市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象征。
目前,我国的城市照明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水平不高,照明设施还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但是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举世瞩目;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照明越来越受到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照明行业的发展。到2003年底,全国路灯发展到873万多盏,是1999年的7倍。路灯技术不断更新,已从使用白炽灯、荧光汞灯,发展到使用高压钠灯、金卤灯等,使路面照明条件大大改善,钢材灯杆替代了木杆和混泥土灯杆,灯具造型更加丰富,配光日趋合理;路灯照明的控制由手工操作、时控、光控技术发展到集中遥控监测,开始使用了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进行管理。城市景观照明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单纯追求亮起来到追求美起来、从单纯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分散地搞建设到有规划的整体布局,从一般性光源到融入高科技手段,照明的手法也日趋多样化,光纤、光二极管(LED),陶瓷管金角灯(CDM)、数控电子调光等先进技术大量使用,使我国城市的夜空越来越璀璨、越来越美丽。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照明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城市街巷和居住小区的照明设施还不配套;城市的亮灯率还比较低,主次干道上的照明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城市过于注重路灯灯杆的造型,不太注意照明效果;有些城市景观照明亮度过高,破坏视觉平衡,造成眩光或光污染,浪费能源。普遍存在文化品位不高,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根源是一些城市照明工作的指导思想不端正,没有坚持以人为本,没有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上研究照明工作。
城市照明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文化;是一项艺术。城市照明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反映一个城市的科学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管理好城市照明工作,为人民造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建设部稽查工作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在今天会之前,我们正式举行了第二批城市规划督察员派遣仪式。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各位朋友介绍建设部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以及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部开展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的背景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都有上千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化建设很快。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城乡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我国工程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期间,城乡规划建设也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据我们了解,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不少城市盲目攀比,随意扩大城市规模。特别是某些城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下,城市规模随意扩张,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现象在一些城市比较普遍。二是一些城市超规格建造楼堂馆所,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屡禁不止,造成资源、资金上的浪费十分严重。三是历史文化遗存和风景名胜等不可再生资源在一些城市和地方破坏严重,全国108座历史文化名城和18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的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宝贵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日渐消失退化。这些资源对我们民族和国家来讲,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造成浪费、造成损失,都是无法弥补的。
出现这些问题,既说明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也暴露出城市规划实施监督工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由国务院和省级的人民政府负责审批的城市规划程序已经比较完善了,但在执行和监督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的环节。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规划以后,保留了监督权,但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具体的监督手段。目前实行的规划监督制度,是规划的执行者与规划监督者为同一主体,属于同体监督。在这种体制下,规划监督只能依靠地方政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因此约束力较弱。一旦规划违规,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很大。此外这种监督体制属于事后监督,不是在事前、不是在事中,不是一种预防性的监督。因此,造成损失后往往无法挽回。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从预防的角度,从事前、事中的角度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国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中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监督工作。2005年9月,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25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搞好规划的实施监督,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他对规划工作提出了非常重要、非常明确的要求。2001年6月,同志在《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就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2005年7月,曾培炎副总理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上也有一段重要的讲话,“研究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强城市规划的效能监察,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建设部新闻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对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建设部的标准化工作表示感谢!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期,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建设工程仍将不断涌现,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活动中需要共同遵守、可以重复使用的、统一的技术、经济和管理规定,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技术依据,是落实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权益的有力工具,更是引导工程建设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促使工程建设项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围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书记、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曾多次作出过明确的指示,要求从规划、标准、政策、科技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水、节材标准。建设部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综合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以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为重点,在有关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全面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建设部编制工作讲话
同志们:
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今天上午就要结束了。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大家交流了经验,分析了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各地更好地完成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会议讨论情况,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各地目前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会议交流情况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及相关配套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对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十分重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设(房地产)、规划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编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上,基本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导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等重要思想;突出了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强化保障等政策取向。如深圳市提出“让常住人口户均拥有或租住一套住房,完全解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的口号;南京市确定了“质、量并重,建、管并举,远、近兼顾,应保尽保”等住房建设目标;青岛市则强调住宅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住宅开发计划、拆迁计划的有机衔接。*市结合已完成的《*市居住区发展规划》和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经济适用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的用地分布和建设计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其他相关规划,按照37号文件的要求,通过调整、充实、完善,组织编制了《*市2006-2007年住房建设规划》。
规划编制工作进度上,广东、广西、福建、河北等省已经出台文件或召开会议,对住宅建设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进行专项部署和督促指导。目前,不少地方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圳市的住房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鉴定,正广泛征集意见,并得到各方面好评;厦门市已完成了部门协调和会签工作,即将提交市政府审议;长沙市已经市政府专题办公会原则通过,并准备报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重庆、南京、青岛、*等城市正在组织专家对规划文本进行论证完善;天津、广州等城市已形成规划文本初稿,正在做进一步充实、细化工作。其他大中城市多数也已形成初步框架。
建设部稽查要点思考
**年,建设部稽查办公室将根据部党组的要求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问题为出发点,认真组织开展稽查工作,推进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继续组织协调并深入推进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地方建立健全稽查和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逐步形成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体制。
一、加强稽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一)围绕部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专案稽查。在城乡规划领域突出对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擅自调整规划、未经规划许可或违反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以及违反“四线”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在建筑市场领域突出对围标串标、企业超越资质承揽工程、违法分包挂靠等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在房地产市场领域突出对房地产企业恶意炒作、哄抬房价、违规销售、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在风景名胜区领域突出对不严格执行规划、占景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加强对野蛮拆迁、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
(二)配合相关部门工作,积极参与专项稽查。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对城乡规划、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风景名胜区等方面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稽查;针对稽查中反映出的行业管理、市场监管等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重要案件线索依法组织专案稽查。
(三)重视群众利益问题,认真处理投诉举报。与纪检监察、部信访办、相关司局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信息沟通,认真受理涉及城乡规划、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风景名胜区等方面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根据投诉举报信件反映的问题,认真核实并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二、重视督察工作,扩大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范围
建设部城市建设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风景名胜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当前,保护和利用好风景名胜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人们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观赏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享受生态文明,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今,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目前,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到187个,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近11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系。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等16处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等30个单位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经过25年来的努力,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进入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旅游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巩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开创了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新局面。
建设部城乡规划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会。按照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的要求,我部自今年起开展定时定点新闻工作,今天是第一次新闻会,以后每季度最后一周周三上午都会举行新闻会,欢迎记者朋友参加,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我国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城乡规划工作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5.77亿人,城镇化水平43.9%,城镇人居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是调控各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对合理高效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镇布局,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部城市建设总结
20*年城市建设司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现将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一)积极研究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组织力量对《国务院关于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进节能减排保障公众利益的若干意见(代拟稿)》进行了修改论证,进一步明确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方法和途径,协调相关部委联合上报国务院并专题向国办做了汇报。
(二)稳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建设部工程建设管理总结
同志们:
今年我们召开的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效。这次会议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了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制定工作目标;二是求真务实,紧紧抓住了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布置工作任务;三是精简高效,紧紧把握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质量安全、建筑市场管理、标准定额三个司一起与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措施。这次会议本身就体现了政府对工程建设管理思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为下一步各地抓好落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昨天黄卫副部长的报告系统地回顾了去年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工程建设工作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按照会议日程安排,质量安全司、建筑市场管理司和标准定额司将分别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下面,我想结合对黄卫副部长报告以及会议讨论时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司今年在质量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从促进建筑业发展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出发,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发展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贯彻上述精神和要求,结合黄卫副部长报告的精神,我们认为做好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工作,要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明确两点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努力促进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我们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问题在黄卫副部长报告中已做了充分阐述。建筑业既是传统行业,也是基础产业,在当前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都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努力做好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工作,使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贡献。促进建筑业发展要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服务,通过制定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市场准入等手段引导企业完成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通过政府服务和监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企业搞活了、发展了,建筑业的地位才能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才能有能力、有条件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