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16:21: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鉴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诗歌鉴赏之形象综述
一、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杜甫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示儿》、《破阵子》。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⑧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⑨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⑩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
二、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写景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古代待歌的鉴赏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高中语文课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育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城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顺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但由于考生文化底班薄弱,诗歌鉴贫鹿的得分率一直偏低。
特别是近几年来商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根据平时的体会,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要学会读准一首诗
当我们面对一首自己未曾见过的诗,对其意思不甚明了时,除了反复吟诵,还须借助和运用已有的信息,我们常说理解诗歌要知人论世,诗的标题往往会透露历史年代、地点、人物、情感倾向,揭示诗的思想内容,甚至属哪类诗。诗的作者往往会调动我们已储备的文学知识,知道诗歌的背景,作者的风格和倾向。对于注释也莫要轻易放过,它会帮助我们理解内容,还可能暗含答题的信息。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l、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馒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鉴赏【滚绣球】
一、鉴赏【滚绣球】
1、分析主要内容
在【滚绣球】一曲中,窦娥因蒙冤赴刑而发出对天地的怨恨。她悲愤地质问:“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她痛陈现实,指斥天地的不公、命运的不平,使“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不公平的事实,摧毁了她对天地的敬畏和幻想,使她得出结论:“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她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在绝望中愤而抗议,揭露人间普遍的不合理,否定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这里的天地是现实的象征,鬼神是人间统治者的象征。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抗议,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
2、分析人物感情
这段曲词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
3、分析写作手法
诗歌鉴赏联想运用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思维跳跃而含义隽永。但由于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在领会文字内容和意蕴方面有些难度,这使精神营养的吸收大打折扣。在欣赏诗歌时如果能运用联想法“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会有更加全面、准确、透彻的理解,而且经久难忘。联想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很好。就诗歌欣赏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联想想象阅读。
一、了解诗歌发展史,确定诗歌大方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一个朝代大的背景,决定那个朝代诗歌创作大的方向,因此,适时联想到诗人所处的时代,对宏观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主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滥觞,其所录之诗大多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生活,最真挚的情感,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这是由那个时代的生产力状况和淳朴的民风决定的。唐代君主和人民群众爱好诗歌成为普遍风气,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表现昂扬的精神,李白的乐观,杜甫的壮志自不必说。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在唐代,我们听到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豁达。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北方少数名族的入侵,多出现渴望建功立业但报国无门的豪放大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苏轼无奈的感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热切的呼喊;连婉约派的李清照也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沉重叹息。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握各个时代诗歌创作的主流,据此,掌握鉴赏诗歌情感主旨的路子。
二、了解个体差异,确切地解读诗歌
时代是诗歌创作的大背景,创作主体因个人的身世际遇,所处环境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也就是说诗歌还有其小背景。如出身官僚地主家庭的王维,早年曾具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但由于政局变化让他觉得仕途生活只会违背自己性情,成为累赘,于是就开始了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亦官亦隐的生活。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他前后期诗风的不同,前期多写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表现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而他后期的诗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联想写作背景,关键是要能够设置一种可以进行想象的具体情境,使自己身处其中,能够仔细品味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作到细致入微,透彻深刻。
文学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一般不包含创造新形象的目的,主要是沿着作品的形象所暗示的轨迹,展开再创造性想象,根据作品语言所描述的人物、场景来想象他们的状态和命运,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构造审美意象。因此,文学鉴赏的活动是内在的,它主要凭借语言文字作为外在的物质材料,借助一种大体上定型的文学形态和艺术形象。在文学鉴赏中它主要表现为鉴赏者的思想感情随作品情境而变化的一系列不定型的心理活动。正如人们所说的,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许多读者为作品中的情境所感染,随着作品中主人公的高兴而高兴,悲伤而悲伤,其实这是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进入角色。这样的心理效应,是文学鉴赏的极致,鉴赏者进入入迷、忘我的境界。文学鉴赏过程中的这种心理效应,往往在情感走向高潮时就产生了,并持续到鉴赏过程结束以后。
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着读者的审美判断。这种判断,通常不是逻辑推论,而往往是读者对作品的共鸣,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作品意境状态中作出情感判断。清人乐钧在《耳食录》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女子从其兄处借得《红楼梦》一书,废寝忘食以读之,读至佳处,往往辍卷冥想,继之以泪,卒未尝终卷,乃病矣。父母觉之,急取书付火。女子乃呼曰:“奈何焚宝玉、黛玉”?自是啼笑失常,言论无伦次,梦寐之间未尝不呼宝玉也。延巫医治之,百弗效。一夕瞪视床头灯,连语曰:“宝玉宝玉在此耶”!遂饮泣而瞑”。
读罢故事,我们既为《红楼梦》那勾魂摄魄的魅力而倾倒,又为故事中那女子因不懂鉴赏文学之道而死于书下所叹惜。须知,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总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的加工、改造出来的,因而程度不同地具有某种典型性。典型人物则是其中典型程度最高,写得最为鲜明、生动、最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红楼梦》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五百多个,绝大多数人物富有典型性,其中称得上典型人物的却只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十多个。典型人物是人物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人物塑造的极致。
古人有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这很好地说明了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既要“入乎其内”,专心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又要“出乎其外”,对作品结合其本身的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鉴赏文学作品首先要“入乎其内”。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因此,文学作品鉴赏者先要置身于作品中去,努力撤除有碍于欣赏的与作品间的一切距离,使鉴赏者与文学作品融为一体。鉴赏者的情感活动通过作品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作品信息的诱导下,设身处地去接受作品中的情感,使作品中的情感信息变成自己的真实情感活动时,读者就进入了角色,步入鉴赏的境地了。上面所引故事中的那女子读《红楼梦》时出现的那种现象就是“入乎其内”的形象写照。鉴赏作品要做到“入乎其内”,我认为方法有二:一是“入”作品,步步进入创作者所写的境地,使心潮与作品的波澜同起伏,感情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悲欢,随着创作者的思路,让自身进入主人公的体验,以致和主人公共同体验,于是读者就为之愤怒、流泪、激动、欢笑;二是“入”作家内心,通过文辞揣摩作家的用心,充分领会匠心所在,每一位创作者笔下的作品形象,都融入了作者一定的思想观念,善恶美丑的情感体现是非常鲜明的。
“入”可置身其中,见其堂奥,受其感染,与主人公共悲欢,足见“入”之重要。但是,对文学作品要作出理性评价,还需要“出乎其外”,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中,“入”要撤除“距离”,这可能导致把作品坐实生活的倾向,甚而至于出现不自觉的充当作品中某一角色而执迷不悟的情况,就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中国人看小说,不能以鉴赏的态度去欣赏他,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人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分,满身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鉴赏还要“出乎其外”。在鉴赏中,“出”的情况有两类:一是“入中有生”,在鉴赏时,鉴赏者不是完全沉浸于作品境界,而是同时还有着自己的思维活动,或随作品的内容而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或随遇而议,就文中的个别情节加以评说等;二是“入而后出”,在通读作品之后作出整体性的综合评价。例如《红楼梦》中,有人根据书中的一些关于“色空”的议论,便断定它的主旨是宣传“色空观念”,是情场忏悔录。当然,“色空观念”在《红楼梦》中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但它决不是《红楼梦》总的倾向。
一部作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场面,个别细节,个别片断决定的,而是由它的总体形象和总的倾向决定的。“入而后出”较之“入中有出”更能纵观全局结构,总赅完整情节,细较所有人物,通察各处语言,因而它更能获得较准确的审美判断。“出乎其外”的实质是要鉴赏者与文学作品间保持一个适宜的审美距离,以审美的态度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绝不是说就需要“入”了,事实上“入”与“出”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只知“出”而不知“入”,则无所谓鉴赏;只知“入”而不知“出”,则会象上述故事中所说的女子那样出现不应该出现的悲剧。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要把“入”与“出”有机的统一起来,使鉴赏顺利进行。
影视鉴赏公选课与美育研究
摘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的高职工科学生,其成长过程适逢“视觉文化的转向”,其学习经历的学科分野又使得他们更易受到现代技术的压制。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与大众性契合了高职工科学生的普遍审美需求。因此,影视鉴赏课程成为了高职工科生美学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影视鉴赏课程的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影视知识的普及、人文思维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自身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更要关注其美感的产生,实现育美于“影”。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影视鉴赏;工科学生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美育传统源远流长。《论语•泰伯》中就记载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进入新时代,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美育”置于重要地位。美育的实施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开展,“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1]49。除去旨在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艺术教育外,广义上的艺术教育更加注重“普及艺术基本知识,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鉴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1]53近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鉴赏类公共选修课,更加广泛地运用艺术教育的途径实施美育。影视鉴赏公选课属于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一种。对比普通本科学生与高职文科学生,高职工科学生更注重技术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艺术、美学素养相对较弱。因此,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成为高职工科学生美育的重要手段。影视鉴赏公选课也成为了高职工科学生美学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1意义:美育的传统及其功能
我国自古就重视美育之于“人”的重要意义,有着悠久的美育传统。早在先秦时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教育内容,孔子倡导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提出的“美善相乐”等都包含着中华传统的美育因素。此后,随着历史变迁,美育的形式也不断更迭,可谓一代有一代之美育。“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殆无不于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2]174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一概念由18世纪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也由此逐渐成为近现代教育的主体内容之一。席勒认为人有三种冲动即“理性冲动”“感性冲动”和“游戏冲动”,而且必须通过“游戏冲动”将“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两者有效地调节,人性才能变得完整。这里的“游戏”就是指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它们和人们实际的物质需求不同,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超功利性的。20世纪初,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大家先哲将西方美育的概念引入中国。蔡元培曾在当时的时代语境下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可以基于人的情感,激发人的美感,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抚慰与精神上的超越,引导人从“现象世界”抵达“实体世界”,“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2]4王国维也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了美育对人们情感发展和身心修养的意义,“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3]。从功能的层面来看,美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美育能够培育人的审美态度,让人在面对生活对象时在心里产生“审美距离”。这种“审美距离”即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它并不是指人和生活对象的疏离,而是强调用审美的态度去亲近生活对象,感受感性世界的鲜活与诗意。美育能够培育人的审美能力,即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的感兴能力。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能够情景交融、涵泳其间,生成物我同一的审美意象,进而体验到审美愉悦。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美育能够培育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决定着一个人审美行为的指向,影响着一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有高下之分、好坏之别,健康、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能够促进人生的发展、境界的升华,病态、恶劣、低俗的审美趣味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影响人的审美趣味的因素有很多,譬如文化艺术素养、从事职业、家庭出身、生活方式等等。美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健康、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使其发展完满的人性。可见,美育的功能重在培养人的“审美态度”“审美能力”与“审美趣味”,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完满的人性”[4]。
2困境:高职工科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
戏剧文学的鉴赏技巧探讨
【摘要】戏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为了深入研究戏剧文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对戏剧文学的鉴赏技巧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文学;鉴赏技巧;分析
一、戏剧概述
戏剧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的重要艺术形式。戏剧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表演过程中,戏剧演员通过美术、音乐、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和模拟性动作,还原人物所处的环境,表达故事角色的情感,演绎故事角色的人生,反映人物的生活状态,展现人物的思想内涵与主观心态,引发观众对道德、情感与人生的理性思考。戏剧由多种元素构成,包括观众、舞台、演员与剧本,其中,演员与观众是最为基本的两大条件。戏剧对舞台没有正式的要求,只要是演员可以进行艺术活动的场所都能被称作舞台。部分演员会通过即兴表演的方式完成戏剧表演,因此,在特殊情况下戏剧也可以没有剧本。戏剧的创作一般经历剧本创作与舞台创作两个阶段。剧本创作也被称作一度创作,舞台创作也被称作二度创作。通常,剧本创作只由编剧负责,而舞台创作则需要考虑大量影响因素,包括导演与演员的配合,舞台音乐、灯光、音响以及舞美的设计。舞台创作中,导演要按照自己的构思对演员进行协调,确保演员在设计好的舞台中展现剧本,为观众呈现精彩而完整的戏剧。
二、戏剧的特点
(一)综合性
公共艺术教育影视鉴赏分析
摘要:传统公共艺术教育影视鉴赏课程普遍采用理论知识讲授加影视作品欣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难以解决,课堂教学效果欠佳。本文将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以微课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影视鉴赏课程教学中。首先,明确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的;其次,挑选影视鉴赏中景别这一专题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难点罗列;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分成欣赏、问答、举例、实践、总结、思考六个环节来操作。
关键词:影视鉴赏;微课;景别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短小精悍、简明清晰、技术得当、理念创新逐步应用于公共艺术教育中。微课早在2011年便有了一定的概念,2013年被称为“微课元年”。近年来,各大高职高专院校都在倡导微课的发展与应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制作的现状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公共艺术教育缺乏高质量的微课内容,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较为欠缺,除了个别学校制作了一些精品的微课视频之外,大多数微课的质量都较一般,无法起到很好的拓展作用。所以,积极建设适应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和精神。江苏省组织了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水平,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笔者申请了此次课题,课题名称为民办高职公共艺术《影视鉴赏》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根据微课的特点对公共艺术《影视鉴赏》课的景别专题进行了设计,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整个微课的设计过程。
1教学理念与目的
《影视鉴赏》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影视鉴赏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影视作品鉴赏。景别的划分是影视鉴赏过程中首要学习的概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或掌握影视景别划分的基本知识、景别在影视作品中及实践拍摄中的运用等,丰富学习者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学内容与重难点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学案一:读懂诗歌要注意方法
1、分清题材类别
①送别诗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边塞景色或战争为主题,或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以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或思念亲人,或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美术鉴赏课分析论文
摘要:美术鉴赏课是高校为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鉴赏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美术鉴赏课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校素质教育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美术鉴赏课逐渐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美术鉴赏课在高校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为造就合格的人才服务。那么,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语),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