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森林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12:58: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健康森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健康森林改建研究论文
摘要总结了营造健康森林的途径,包括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建立多类型植被、加强种子繁育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并提出促进森林健康的改造措施,以期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森林健康;营造措施;改造措施
人类需要健康的身体,陆地生态系统需要良性循环,森林更需要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健康成长。森林健康问题在林业生态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的实施将架起我国林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桥梁,将从根本上转变林业粗放型经营的局面[1-2]。森林健康的基本内涵为: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自身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现在和将来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3]。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干旱少雨、地下水位降低明显。持续干旱不但增加了植树造林难度,甚至使一些成林也出现了枯萎死亡现象。由于整体树势减弱,造成各种森林病虫害及次生灾害发生。面临如此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永恒法则,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若违背自然规律将会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1营造健康森林措施
1.1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实施标准化造林
以县为单位,在借鉴过去土壤调查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不同树种详细划分造林立地类型,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解决适地适树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实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各种类型造林模式纳入各级政府地方标准,实行标准化造林,解决粗放到集约经营的跨越,为营造健康森林打好基础[4]。
森林健康因素分析论文
我国的森林正在处于一个面积快速增加、功能快速分化的特殊时期。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森林所表现出的破碎化、人工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高发等诸多问题只是森林健康的表面问题,是症状表现。必须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从战略高度上分析和把握影响我国森林健康主要因素,才能够对制定积极有效的森林健康战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六大因素影响中国森林健康
综合分析我国森林的恢复过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因素,影响我国的森林健康的深层次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人为干扰无林地转化为有林地
近年来,我国森林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据FAO分析,2000~2005年期间,中国每年净增加森林面积405.8万公顷,占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的10个国家造林面积的79.5%。其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无林地转变为有林地的结果,人工造林的贡献高达50%~90%。历史的经验表明,人工干扰下促进植被恢复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但这种方式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工林、同龄林、树种适宜性等问题。今后我国的森林恢复将涉及无林地向有林地转化和对现有林经营两个方面,即对无林地的干扰和有林地的干扰。必须注意到,市场化和非技术化等因素导致实际情况日益复杂,技术储备和技术人员素质的不确定性,加之政策调整、技术推广和市场调控不能到位,造林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都必然会增加森林健康风险。
经营环节缺失
剖析营造健康森林的途径及改造措施论文
摘要总结了营造健康森林的途径,包括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建立多类型植被、加强种子繁育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并提出促进森林健康的改造措施,以期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森林健康;营造措施;改造措施
人类需要健康的身体,陆地生态系统需要良性循环,森林更需要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健康成长。森林健康问题在林业生态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的实施将架起我国林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桥梁,将从根本上转变林业粗放型经营的局面[1-2]。森林健康的基本内涵为: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自身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现在和将来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3]。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干旱少雨、地下水位降低明显。持续干旱不但增加了植树造林难度,甚至使一些成林也出现了枯萎死亡现象。由于整体树势减弱,造成各种森林病虫害及次生灾害发生。面临如此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永恒法则,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若违背自然规律将会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1营造健康森林措施
1.1科学划分立地类型,实施标准化造林
以县为单位,在借鉴过去土壤调查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不同树种详细划分造林立地类型,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解决适地适树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实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各种类型造林模式纳入各级政府地方标准,实行标准化造林,解决粗放到集约经营的跨越,为营造健康森林打好基础[4]。
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论文
摘要:通过生态健康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详细论述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关键词:生态健康;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1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论文
摘要:通过生态健康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详细论述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关键词:生态健康;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1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健康;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论文摘要通过生态健康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详细论述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1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林业供给侧改革新路径分析
1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1森林康养的内涵界定。森林康养是森林与康养相结合。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森林康养”没有统一概念界定标准,概念界定主体多样。从森林康养发展的切入点不同,有学者强调森林康养产业是与大健康产业及医疗服务设施相结合发展的产业。孙抱朴[2]指出,“森林康养”就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优质富氧的森林环境等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试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等活动的统称。而有学者将所结合产业具体化。邓三龙[3]和刘拓[4]就强调森林康养是把优质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中医等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另外有学者在界定概念时就森林功能方面对森林康养下定义。吴后建[5]等在总结相关学者的观点后将森林康养概念以广义与狭义相区分,将狭义的森林康养定义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为基础,以健康理论为指引,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支撑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广义的森林康养被定义为依托森林及其环境,开展维持、保持和修复、恢复人类健康的活动和过程。国外对森林康养的定义则趋于实用性,所指范围较明确。比如欧洲等国将森林康养定义为“natureexperience”或“interactingwithnature”,在自然环境中积累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经历[6]。日本则将森林康养称为“shin-rin-youku”(forest-airbathingandwalking)即“森林浴”,很容易理解,就是指人置身于以森林为代表的自然环境中,利用森林步道进行徒步运动,通过在林间放松休憩等方式达到放松身心、改善身体状态的目的[7]。而后日本也将其推广发展,具体与医药事业结合发展,提到“森林浴”也就知道“森林医疗”(forestmedicine)。在综合已有定义和当前时展趋势的基础上考虑“技术”要素,笔者认为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发展载体,将休闲娱乐项目及观赏性旅游事业与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相结合,融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的养老、运动、亲子、饮食、休憩等一系列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活动。1.2森林康养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比较分析。森林康养是一系列活动,而森林康养产业则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结果。森林康养产业的出现,传统旅游等受到了关注。传统旅游更强调的是自然景观的观赏及文化特质的欣赏与享受,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遣与娱乐,并不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8]。很显然,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适应这个生态价值凸显的时代。陶智全[9]就提到与传统旅游的取向比较,森林康养有依托于植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1.3森林康养医疗功能国外对森林康养的医疗理论研究开展较早。在1998年,日本研究人员就通过相关研究指出森林浴有益于高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10]。另外,森林康养与医疗结合的理论研究集中于寄希望于利用森林康养解决高血压、糖尿病等甚至抗癌等医学难题。LIQ等人研究发现进行森林浴能够尿肾上腺素降低,尿多巴胺上升,血清脂联素增加,降低心率,减少负面情绪,增加活力,甚至具有抗癌效果,能够提高NK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11]。国内对这个方面的研究较少但也存在,比如周玉丽,任士福研究森林对人体健康时发现不同树种分泌的植物杀菌素不同。森林释放出的负氧离子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有效增强人体心脑、肺功能,减轻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12]。
2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实践
2.1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国外经验借鉴。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起步早发展快。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当前一些学者在提及森林康养发展实践方面集中于对他国经验的研究。韩国建设自然休养林、健全政策法律体系、制定《森林文化•休养法》等[13];对德国创建森林浴基地建设、提出“森林地形疗法”和“自然健康疗法”、建立森林幼儿园等[14-15];所有国外发展已经成熟的实践都在研究时作为了可借鉴对象。2.2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中国实践。国内森林康养实践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举办研讨会,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是森林康养基地建设。2012年引入森林康养理念并在北京及重庆举办主题研讨会。2015年在成都举办了全国森林疗养国际理念推广大会。与此同时,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的多个示范基地开始试点发展。基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需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成为研究的又一热门领域。刘朝望等人根据国内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分类建立。潘阳刘[16]等人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及其权重值;建立了更加详细的指标评分标准。中国还启动了五大林业生态亮点工程,以此将其作为给生态服务生产者或供给者提供激励、提供实际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工具[17]。
3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林业供给侧改革
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的均衡性逐渐向好但均衡水平仍不高[18]。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符合减少林业无效供给,扩大林业有效供给,提高林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林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作为林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之一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产业融合三个维度是基于我国国情对可作为林业供给侧改革新途径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必要考虑。要能够有效推动林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支撑背景,以制度创新为发展手段,以产业融合为发展核心。3.1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当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史上继工业文明之后吸收工业文明优势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19]。森林康养产业以生态文明为支撑背景,它本身便已经被规制为增强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产业。将生态文明背景融入森林康养产业,才能使该产业的发展紧随国家发展战略,通过生态文明作用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又通过森林康养产业反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3.2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医学保健知识及林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改变现有专业人才录用考试制度,增加类似于森林康养师、健康管护师等资格考试内容;采用企业与国内外林业高校合作培养机制或是林农培养机制等。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强调对人们的健康的管理,在该产业与传统医学或是现代医学结合的过程中,将其纳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激励人们消费,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3.3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产业融合。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符合各产业主体以集聚优势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从供给与需求角度更加能够明确森林康养产业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关系:森林康养产业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产业融合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包括了相互关联后产业在地理上的共同集聚[20]。和非地理上的集聚。产业集聚是影响区域及产业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21]。需求方看似独立的需求实则紧密联系,养老与健康相联系,健康与运动相联系,扶贫与产业发展联系,产业发展与改革及环境保护联系。尤其我国正处于扶贫攻坚关键期,森林康养发展推动生态文明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而生物多样性发展与减少贫困存在正向相关性[22]。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健康;森林健康;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论文摘要通过生态健康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详细论述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营林为主,适当干预,精密监测,精确管理。
1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林业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探讨
所谓的森林健康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以及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物质产品。从整体角度分析,森林健康管理主要是维护森林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抗逆能力,并且能够为森林的发展提供条件,是当钱不得不关注的内容之一。
一、林业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一)目标
加强对林业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应用能够让不健康的林业资源恢复健康,并且能够让健康的林业资源更加健康。其中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健康的林业资源不仅要保证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不会受到影响,并且还要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如此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1]。
(二)策略
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均可以清楚了解到林业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内容便是实现健康规划经营,并将健康的思想融入到森林生态系统之中。其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做好火险管理工作,其管理内容包括对可燃物进行处理,将火险分为多个等级,避免出现野火现象;还需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需要对森林的健康程度进行检测,并且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森林检测计划,将林业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归纳与统一;加强对生态系统进行自然修复,其修复内容需要以天然林以及自然修复为主,其中人工林需要以接近自然经营为主,需要将自身所具备的游憩功能以及环保意识作为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在森林经营的作用与评价
监测方法
监测地点应选择在流域出口、主河流的下游,并在大区域中形成网络,汇总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分析环境变化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并做出森林经营决策等,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监测地点通过定期抽取一定水体样本,并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泥沙含量、水体流速、水中杂质含量、水pH值等,观测这些因子的变化。环境监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是通过多年的监测进行数据积累的过程,通过垂直比较,即利用每年的监测数据,相同月份的比较得出的结论,综合分析时,也可用全年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相对而言,相同月分的比较更能反映出环境因子的变化和森林健康的好坏。所谓定期抽取,就是在每年相同的时间,分别不同次数,在相同的地点取样。以小兴安岭为例,以汤旺河流域为主线,在每个林业局内的河流与汤旺河交汇处设监测地点,在林业局的林场的河流与主河流交汇处,设置二级监测地点,在河流流动季节每月在监测地点取样一次,在河流封冻季节可一次取样,观测河流水位的变化、水体流速、水中泥沙含量、水中PH值,通过多年监测,纵向比较每年相同季节取样所得出的数据变化,如水体流速变化、泥沙含量变化、泥沙颗粒大小及水中泥沙含量等因子。森林经营程度调查就是指每年的森林经营活动,记载每年森林经营活动的时间、类型、涉及的范围、对森林因子影响等。
评价方法
森林健康直接与森林蓄水量及含水率有关,含水率的变化,通过河流中水体流速的变化体现出来。森林健康程度好,含水率越稳定,在大气降水时,森林蓄水能力强,森林流出的水量越稳定,伴随着水中泥沙含量越少,水土流失程度越不严重;反之,森林健康程度差,森林含水率低,在大气降水时,森林蓄水能力弱,森林流出的水量越不稳定,在大气降水时,短时期就会流失,伴随着水中泥沙含量越多,水土流失程度越严重。河流水位的变化与森林健康关系密切,以五营林业局为例,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迎宾河、永绪河、铁山河、丰林河及平源河,河流水位变化较小,水体流速稳定,原因是该保护区未经大规模的采伐,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因此这些河流水位变化不大,只对试验区进行过卫生清理,森林功能恢复较快,大气降水后,地表径流小,雨水通过地表径流缓慢流出,对地面冲刷小,水中泥沙含量较小。而除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五营大部分地区都经过大强度的森林经营,对森林的功能干扰严重,开发初期,河流水位较高,水面较宽,现如今只成细细的小溪,有的甚至无水,大气降水后,地表径流大,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急速流出,对地面冲刷大,水中泥沙含量较大。水中泥沙含量的变化与森林健康关系密切,河水中泥沙含量越高,泥沙颗粒越大,代表水土流失越严重,森林健康越差,随着泥沙颗粒的加大,代表水流对地表冲刷严重。一般情况下,地表层属暗棕壤,土壤颗粒较小。泥沙颗粒大,说明水流对土壤冲刷越深,水土流失越严重,反之,泥沙颗粒小,说明水流对土壤冲击小,水土流失轻。森林经营直接能反映对森林的破坏程度,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活动,环境监测指标在短期内可以得到恢复,森林经营强度越小,恢复时期越短,森林经营强度越大,恢复过程越长。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通过对观测因子进行长期观测,做出判断森林经营的好坏,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及时调整林业经营政策。森林经营直接改变了林分结构,不同的森林结构、不同的龄组,森林经营强度不同,直接反映森林的功能,因此,除对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外,还需对森林因子进行监测,如采伐强度、树种组成、龄组结构、经营轮回期等因子,利用这些因子与环境监测因子进行回归,找出这些因子的回归关系,确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基础,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森林经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结论与建议
环境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环境因子能够反映森林经营的好坏,也能反映出森林健康的程度;环境因子的变化与森林经营密切相关,森林经营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森林健康状况下降,森林恢复时间长,反之,森林恢复时间则短。由于环境监测还没有在森林经营中得到应用,建议尽快启动该项目的建设,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尽快建立起环境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