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09:17: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监管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监管制度

保险监管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英国实行由议会立法、贸工部全面监管和保险同业工会自我管理相给合的保险监管制度。美国实行联邦政府双重监管制度。日本正在改变其严格的行政式保险制度。本文借鉴西方保险监管制度,从保险立法、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监管制度对策。

[关键词]:保险监管制度,比较

保险业是集风险性和金融性于一体的行业。基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国大多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制度,其中以英、美、日等西方国家最为完善、系统。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西方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

(一)英国保险监管制度。英国的保险监管制度采用“公开性自由”原则,实行由议会立法、贸工部全面监督管理和保险同业公会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英国现行保险立法是《保险经纪人法》、《1982年保险公司法》和与之有关的保险条例:《1983保险公司财务条例》、《1981年保险公司条例》、《1983年劳合社保险条例》以及贸工部关于收费标准的法律文件、《1990年保险公司法律费用保险条例》和《保险公司修改条例》。

查看全文

自贸区金融综合监管制度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经过建国后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随着科技的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当前全球金融业迈向了一体化、综合化、集团化发展。我国金融业的多样化发展和金融业务也日益复杂化,类金融机构蓬勃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建立和完善金融综合监管制度,形成上下、内外互动,多元参与的综合监管格局,围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的作用,有利于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乃至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自贸区金融综合监管现存问题与瓶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四年多来,进行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方面的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区内金融发展与创新。然而,由于诸多体制性因素和外部条件变化、尤其是国家金融安全形势变化的影响,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和发展力度有所放缓,尤其在对接国际市场、以开放倒逼改革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市场对金融改革的期待和热度也有所下降。自贸试验区在集聚持牌金融机构的同时,近年来一些新型金融平台、投融资中介机构蓬勃发展。其中有的企业不具备经营资质,有的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体系。部分企业虽然不在自贸试验区注册,但是着眼于上海市的金融市场、品牌和楼宇环境,选择在自贸试验区办公这些都对金融综合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金融迅速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之间的矛盾与问题。

随着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推进,金融业态呈现多样化、金融业务呈现复杂化,全球金融业一体化、综合化、集团化的趋势越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分业监管金融体制很大程度上滞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肩负金融开放试验田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对标国际服务新规则”、促进服务业自由化,从这一定位首要意味着在试验区内对现有监管框架体系的较大程度的突破,以培育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示范。但是,由于近几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动剧烈、国家金融安全承受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监管金融体制变革的步伐也受到了影响。分业监管金融体制在一定时间不会改变。这些体制因素和外部条件决定了自贸试验区金融变革的整体格局已经受到了很大限制,改革的步伐客观上放缓了。相对保守的监管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而较大的监管压力已经在2017年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整体发展趋缓中体现出来了。如果外部条件没有较大改善,体制因素趋向保守的趋势很难改变,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与创新将长期受到金融开放不足的问题。在当前金融科技和金融混业发展趋势下,分业监管金融体系面对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监管扭曲和监管漏洞,在金融放开的同时产生了监管不足的问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分业监管模式虽然框住了金融创新,但是即便不考虑监管部门因为既得利益产生的规则扭曲,由于不充分、不对称的金融开放造成了监管扭曲,客观上加大了投机套利的行为空间,从而人为放大了监管压力,造成客观上监管不足的问题。加之很多违规性的金融业务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行政化的监管手段往往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管,更加剧了这种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尤其是随着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流动的放开,如何实现有效和合乎国际规范的跨境金融监管,需要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的双重创新。近年来,由于民众金融消费能力的提升、金融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体制外金融发展迅猛,然而相关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市场理性都有待培育,这些新金融业态在从无到有的迅猛发展中很快呈现出各种乱象,造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大量体制外新生的金融业态都在灰色地带,传统的监管体制无法覆盖,为了新金融业态的健康稳定发展客观上又需要监管部门进行一定程度介入和规范。目前在体制外非持牌金融在监管上主要由中央明确规则、实行属地监管,但是在具体监管手段上,如何避免单一的行政干预、现有监管如何形成合力、建立清晰有效的规则,也对现有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分业监管模式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分业监管模式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造成金融创新不足。在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这种监管体制显然不利于金融发展需求。在分业监管体制下,每个监管机构都有各自的职能和监管范围,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监管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信息沟通不足、共享程度低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组织严密、高效规范的全方位的监管协调机制。监管手段与方式亟需综合化,系统性风险监管与防范机制亟待建立。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对缺乏,金融法治亟需推进;在行政手段、法律与经济手段综合运用上存在不足;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运用不足以支撑综合监管。监管的信息技术平台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的“公用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监管平台”应当接入金融综合监管系统,这些平台亟需与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实现接入与数据共享。目前,金融监管机构与海关、税务、公安、司法等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对接与数据共享还存在障碍,这些平台存在着不同监管机构的“信息孤岛”现象。对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目前监管机构采取的大多数是限制性监管和合规性监管,侧重于现场监管、市场准入行为监管以及传统业务监管。但是对系统性风险、非风险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方面还比较薄弱。金融综合监管缺乏事前防范机制,发现隐性风险的能力亟待加强。

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自律性亟待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亟待建立。

上海对金融业的综合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自律性不足,社会参与监督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滞后于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它们强调发展规模和速度,却放松对质量和效益的追求。它们对资金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资金审批程序不健全。一些金融机构没有单独设立内审部门,内审监督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探索和完善自贸区金融综合监管推进监管机构的系统集成,构建“四位一体”金融综合监管总体模式。推进监管机构的系统集成,形成系统性的监管体系,构建“四位一体”金融综合监管总体模式。在此,上海自贸试验区应当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成立金融综合监管委员会。发挥金融综合监管委员会的作用。对于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应当加强中央和地方在监管机构的沟通工作,可在金融综合监管会议制度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专门委员会,负责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具体协调事务,确定最为适当的监管工具与方式。为促进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市场金融业务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既要加快对外开放,同时也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要探索行业自律、企业自控、社会参与和信息技术支撑的“四位一体”的透明、高效、便捷的大监管模式。在此中,抓手为建设政府各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平台,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依靠是社会力量的参与,相关信息共享平台为四大主体顺利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从而形成各监管部门相互配合以及信息共享的金融综合监管格局。形成全面覆盖金融经营机构和类金融经营机构的监管机制与制度。在理顺监管机构的分工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形成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形成全面的监管组织网络与信息化网络,全面覆盖金融经营机构和类金融经营机构,全面覆盖金融产品与类金融产品。重点监测金融行为清单包括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证券投资、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和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等活动。一是注意监管机构的系统集成,提高部门之间协调水平,特别是建立紧密型的中央与地方协同机制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二是落实和实施“一个平台(上海金融信息共享与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两份清单(分业监管机构清单和重点监测金融行为清单)、三类数据库(机构信息数据库、产品信息数据库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四种信息源(金融管理与市场运行信息、社会公共信用信息、行业协会自律信息、媒体舆情与投诉举报信息)”为框架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监管部门的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分业监管机构清单和重点监测金融行为清单的清晰化,形成全方位覆盖(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体系与格局。同时,建立跨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协调好各监管部门的工作,使之既各司其职,又实行联动,形成协同效应。从机构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即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或按照金融体系所提供产品、服务功能来划分监管对象,以消除自贸试验区中交叉金融产品和交叉金融业务所导致的监管真空和监管冲突。专职监管部门要加强与税务、财政、审计和司法等其他非专业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与联系。推进金融监管信息共享与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以信用为抓手,强化信息共享,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持续监管与精准监管。建立和完善试验区金融监管信息共享与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是金融综合监管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改变过去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与数据孤岛的弊端。要立足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互换,以信用为抓手,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大数据分析,建立信息预警系统,根据大数据计算结果,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警报与预警机制,把事中事后监管前置,使得监管人员在事前就已经注意到即将发生违法违规的环节,恰当地分配时间与精力,专注于即将发生问题的领域与事件,研判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监管的最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此,应当促进现在的人行“征信系统”、浦东新区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综合监管平台”以及公安、海关和财政等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应当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涵盖各类金融机构综合信息网络系统与技术平台,同时把公安、司法、海关、财政、审计等信息纳入综合网络系统与平台,实现跨系统的信息收集、整理、交换与共用,确保信息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以法治化为手段推进对类金融机构的综合监管。应当以法治化为手段,整合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推进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流程统一化,加快制定《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管理条例》,明确每个金融监管机构的责任和目标,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分工和职能定位,明确中央银行是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金融体系总体发展的主导者。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近年来,类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发展迅猛。为此,通过建章立制方法,依靠法治手段,设定相对明确的监管标准,确立相对清晰、客观的尺度与标准,促进对类金融机构监管走向制度化、常规化、全面化与精准化。推进类金融机构接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类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必须纳入浦东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综合监管平台”。促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综合监管系统与浦东新区事中事后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市场监管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息数据共享,推进公安、司法、海关、劳动人事、统计等政府管理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形成全方位的机构监管网络与信息监管网络。

作者:陈建华 单位: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查看全文

小议民事检察监管制度

摘要:目前理论界和司法界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讨论程度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随着众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利弊有越来越明朗化。本文综合学术界各种观点,对此制度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分析及建议。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争议;缺陷;完善

一、前言

近几年来,理论界和司法界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探讨已成为热点问题,各方面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设立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本文结合大量材料,吸取多位法学人士的观点并将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浅薄的意见,恳请得到读者的指导和批评!

二、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应存在还是废除的争议

我国关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一出台就掀起了一阵争论高潮,有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文章层出不穷,各界人士发表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大的焦点当属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应存在还是废除的争议。本人将此现象比作成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主张废除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一方定为反方,主张应该设立并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一方定为正方,这场辩论鹿死谁手尚未定论,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人站在正方的立场并作为主辩与反方进行辩论。

查看全文

农产品监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防止食用农产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食用农产品,是指种植、养殖而形成的,未经加工或者经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产品,包括蔬菜、瓜果、牛奶、畜禽及其产品和水产品等。

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监管,是指政府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查看全文

煤炭经营监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炭经营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煤炭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煤炭经营,是指从事原煤及其洗选加工产品的批发、零售及民用型煤的加工经销等活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查看全文

煤炭经营监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炭经营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煤炭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煤炭经营,是指从事原煤及其洗选加工产品的批发、零售及民用型煤的加工经销等活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煤炭经营资格审查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经营的监督管理。

查看全文

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制度

一、联络员制度

(一)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科室负责人担任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联络员,并报县安委会办公室备案,经审查后予以公布。

(二)联络员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部门与县安委会办公室的日常联络工作;协调、落实县安委会及其办公室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收集、整理、上报安全生产工作信息、先进经验;每周一向县安委会办公室报送本单位上周工作情况及本周工作打算;每月5日前向县安委会办公室报送本单位上月工作情况和下月工作计划。每月报送的安全生产工作信息数量不少于4条。

(三)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每2周召开一次各行业安全管理组织牵头单位联络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各行业安全管理组织牵头单位分管负责人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情况,交流工作,研究讨论安全生产工作问题。根据领导安排或应部门要求,遇有重大事项,可不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相关部门的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或根据工作需要,邀请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

二、工作通报制度

(一)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每年7月10日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主要工作思路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县县委会办公室。每年1月10日前将上年度工作情况及本年度主要工作思路书面报送县安委会办公室。

查看全文

民办幼儿园财务监管制度

为了规范和加强我县民办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切实维护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有效保证民办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范》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规定。

一、民办幼儿园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取得审批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二、民办幼儿园必须在银行开设以审批部门批准的幼儿园名称为名的银行基本帐户,必须依法建立和完善财产及财务制度,实行成本核算,科学计算教育培养成本。

三、民办幼儿园对接受教育者可以收取的费用为保育费、幼儿膳食费(含点心)及代管费三项。民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由幼儿园根据办园成本自行测算确定,并持办园许可证、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中介审定的成本报告、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备案表等材料,提前到县教育、物价和财政部门备案。取得备案许可后,将收费标准予以公示。收费标准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动;如需变动,必须在下一个年度重新备案并经公示后方可执行。幼儿园收取的费用应保证幼儿园正常运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抽逃、挪用办学经费。

四、民办幼儿园必须按照《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配置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及时记帐、对帐、结帐及编制财务报表,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民办幼儿园应当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根据其性质和消耗方式预计使用寿命,合理分摊入各期培养成本。

查看全文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改进建议

1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中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日益突显。对于这方面来说,相关的监管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应地,想要对它进行完善,需要先对它已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进而,找到问题的根源,为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埋下伏笔。当然,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文章作者以比较法的视角,对其中的冰山一角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第一、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没有进行合理的完善。对于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国家制定了很多的标准,可以说涵盖了食品生产的整个行业。但相关部门却没有根据新时展的要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造成很多问题出现。比如,对应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集中,不利于对食品进行安全方面的管理。又比如,长年对一些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使用,而这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对于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国外却远远优于我国。日本不仅在食品不同方面都有对应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而且很多方面都是属于站在世界前端的。如,加工类的肉制品、水产品。第二、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监管制度的力度不够。一是:食品安全的监管人员队伍不够健全。很多监管人员都具备对应的监管能力。同时,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的时候,监管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农村问题特别严重,食品安全监督只是一个空壳。二是: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方面,没有建立对应的责任问责制度。以至于在食品生产出现问题后,没有对应的岗位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理。第三、没有对应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尤其是关键性的安全监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的监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于这方面,国外不仅具有对应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在农药残留物检测方面,美国相关机构可以检测出360多种,而我国还没有对应的检测技术来检测出这么多种农药的残留物。

2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的有效措施

从中国食品安全在监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采取可行的策略对它进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相应地,对于这个方面来说,有很多可行的措施可以运用到其中。因此,作者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2.1在监管制度方面,需要建立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检验制度,并加以完善

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需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机构予以健全。对于这方面,需要和其它相关部门一起来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并分别在这些部门中设有检测检验机构。进而,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相应地,对于食品安全监测所处的环境以及所使用的设备,国家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需要进行对应的评估。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方面,国外也进行了对应的完善。比如,在美国,以对应的市场为基准,按照市场监管的要求,不仅建立了具有全国特性的食品安全监测机构,还根据每个州的特点,建立了对应的食品安全监测机制。在实践中,不论是对蔬菜水果方面,还是在其它食品生产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方面,还能够对食品的安全进行预防。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再审视思考

摘要:证券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是我国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打造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审批制到注册制转变的浪潮中,证券市场监管权力结构变动,市场中各主体责任再分配,当前的监管体系已然被重塑。本文旨在探讨注册制对监管制度和监管权力配置产生的影响,从市场监管理念的发展出发,分析注册制实施前后的监管权力分配情况,进而对当前的注册制内涵能够进行更进一步的解读。

关键词:注册制;市场监管;权利配置

注册制是我国近年来金融证券市场的热点议题,从科创版试点推行取得补数的成果,到几经修改的《证券法(草案)》正式通过,直到2020年3月1日《证券法》正式生效,我国终于迎来了证券市场全面注册制的时代。实施注册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一大标志,既有与国际金融制度接轨之意愿,又在实质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态度。在注册制背景下再解读我国现有的监管制度,从变化中更好的把握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内涵,可以从几个方面谈起。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但已初步具有大国规模。经济市场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度的保障,同时倒逼着监管制度的进步。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相应的监管制度也在不断摸索中进步,不仅与市场的变化相适应,也同国家管理体制相协同,可以将我国的监管制度大致分为四个变化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至1992年,我国的监管制度还处于摸索时期。1986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刚刚建立的年头,在头几年,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特点,规划都还是两眼一抹黑,导致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也颇为混乱,呈现出地方性、碎片化的特征。一方面,监管部门冗杂重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财政部,经贸部甚至于国家工商局、外管局、税务局都负有监管职责,多监管主体并不利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反而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和监管的权威性[1]。另一方面,监管方式和内容都不完善,市场准入审核批准程序复杂,后期市场管理被忽视,市场乱象难以得到惩处,整体监管制度都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一阶段虽然建立了中国证券业协会,但是制度依据明显不足,较为权威性的规定仅有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立法缺失和经验不足,监管权力依然完全依托于政府,市场的自律机制无法落实。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至1998年,可以说是我国证券监督制度的初步成型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设立,意味着证券监管的国家机构开始出现,国务院也逐步出台了一些暂行管理条例及办法,全国性的监督制度开始建立,对市场的持续性管理行为有了依据和可操作性,这一时期监管体系体现出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模式。第三个阶段是近年来证券监管权力逐渐集中统一的阶段,国务院的规定明确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负责审批和监管证券经营机构的组织,承担了监管证券市场的职能,随之颁布的《证券法》确认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至此开始了证监会统一管理的制度模式。这一阶段卷管已经趋向统一化,但该模式下也尚存其他国务院部门行使部分监管权的情况。在经济腾飞的东风中,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发展迅速,相关法规也在不断出台,管理手段随之进步。这一阶段监管体系依然是行政主导,这也与我国的行政体制本质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深入发展,监管行政化,审批制的弊端也逐渐凸显,政府过度监管导致市场的灵活调控优势无法发挥,如在股票市场出现的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差距巨大的现象体现了经济调控和法律监管手段的混同导致的市场混乱,审核权限过度集中导致的公司的上市成本高昂等等。第四个阶段以注册制的出现为标识,体现在在监管责任集中化的基础之上,监管的重心出现了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其中的重点任务之一便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强调市场发挥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指出“不适应的监管制度”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难题,必须要解决。从科创版注册制试点,到如今修订的《证券法》正式确认注册制,经济制度的改变也意味着我国监管制度的改革到来的应然。

二、注册制下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内涵透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