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08:20: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监管模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监管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会计监管是一个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与此相应,会计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探讨了会计监管的基本模式并对其作出了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管中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监管模式。
关键词会计监管会计监管模式监管体制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识码A
会计监管是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会计监管的实质可以归结为一项制度安排或是一种管理活动,它是指会计监管主体对被监管单位或经济组织的会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再监督和再管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监管模式则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不断博弈的结果。会计监管是我国会计界一直讨论的热点问题,当前还没有一个完整和统一的观点。
1会计监管的基本模式及评价
会计监管模式从总的方面来看,可分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以及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独立监管模式等三种模式。
论英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
摘要: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启示
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国关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规的结构性体制安排20世纪末,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对金融监管模式作了重大改革,尤以英国最为典型,其改革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改革前的分业监管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英国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开始经营金融产品和业务,混业经营的日益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论文
然而,直到1998年之前,英国实行的仍然是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分业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时期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同时自律组织发挥了较大作用,三个证券自律组织分别负责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执业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在英国分业监管使得一个金融机构同时受几个监管机构同时监管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容易产生争议,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显现无余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分业监管有效性的降低,特别是在巴林银行事件后,英国国内要求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管模式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浅析巴塞尔资本监管模式
一、前言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以来,作为国际银行业最重要的游戏规则,它正在深刻地重塑着全球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市场格局,而其所蕴涵的监管理念的变化也正在被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当局实践和运用着。新协议的最大变革之一就是将监督检查列为了三大支柱之一,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为严格、积极主动的要求,促使监管当局积极参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评估等过程,实现从规则监管模式(rule-basedapproach)到过程(process-basedapproach)监管模式的转变。目前,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临近,包括美国货币监理署在内的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当局都已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模型的验证阶段。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银行业界缺乏实施新协议的明确时间框架,监管当局尚未确立过程监管模式的审慎监管理念和相应对策是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而,实质上过程监管模式的确立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审慎监管理念的构建,更与我国银行业能否遵循国际银行业的游戏准则从而在国际银行业界谋求发展空间密切相关。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笔者将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过程监管模式在国内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以求对过程型监管模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国内学者对过程监管概念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过程监管的研究还比较粗浅,仍停留在对过程监管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包括定义、特点、优势及与传统监管方式的比较。
胡怀邦(2005)对过程监管做了比较具体的阐述,他认为过程监管是风险性监管的监管程序,“与传统的监管方式相比,风险监管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个别指标或瞬间结果的考核,而是面向整个银行经营业务全过程的跟踪监控,是一个首尾相接、循环往复的连续跟踪监控过程,通过‘了解被监管机构——风险评估——策划监管工作——确定现场检查范围——实施现场检查——辅以连续性的非现场检查——进一步了解被监管机构’这样一个前后相继、螺旋上升的监管循环,对被监管机构营运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考量评价,整个过程坚持‘盯住风险’的原则,紧紧围绕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状况而展开,始终强调的是对风险的分析、评价、预测、预警,并通过优化监管工作流程,提高监管工作的时效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同时还通过审慎监管会议、联席会议、监管例会、监管咨询书和预警通知书等形式,加强信息的反馈工作,对风险及时进行‘窗口’提示,疏通监管意图的传导机制,提高监管效率。”[1]
金雪军、李红坤(2005)将过程监管定性为对资本充足性的监管方式。作者通过对比规则监管和过程监管来阐述过程监管的内涵。他们认为,规则监管制定了被监管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性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以评估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金数量的简单机械公式的应用,它针对所有的机构是一致的、标准化的;过程监管则抛弃了标准化的想法,也不认为定期的报告制度对评估银行的金融健全性是充分的,它强调过程的完整性代替资本金计算的标准化和定期报告制度。因此,在很多方面,这两种监管方式是完全对立的,体现在:(1)过程型管更难于实施,因为银行在其内部体系上具有多样性以及在评估资本配置机制的充分性时涉及到相机抉择;(2)过程监管包括由个别银行用其专有信息所决定的一些措施,而这些措施很可能是银行出于竞争的考虑不愿意公开的;(3)由于评估这些过程有赖于特定机构的专有信息,因此往往难以重复和验证,从而在透明度上不如规则监管;(4)从设计和实践的角度来讲,过程监管的目的并不在于使所有银行都服从一个统一的风险计量框架,因而其结果在银行之间不具有可比性。[2]
议村级财务监管模式的变迁
现阶段财务管理是我国村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村级财务监管效率及其组织、制度安排是我国村务管理中极具增长潜力的一项价值工程。近十多年来,走在前列的我国部分省的农村地区进行了一系列与村级财务紧密联系的村务监管组织与制度变革。本文在回顾村务管理研究现状和总结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以财务学、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对村务(财务)监管模式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分析结论。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村务监管是以村集体资产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性监管。现行村务监管的价值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财务的监管价值。和谐与小康农村建设、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都有赖于村级财务的监管成效。本文所提及的模式是指一个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的方法方式、作用机理、制度安排、工作机构与人员配置的总和。鉴此,本文提及的村级财务监管模式是指确保村集体财务监督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组织机构、制度安排、运作机理、设施与人员配置。
村级财务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大管家”,其对“三农”的影响层面与深度都是巨大的。如今,农村干群关系、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矛盾、村民上访事件的背后都牵涉到村级财务问题。就现实考察,现阶段村务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村务管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是财务监管。村级财务监管模式是一个多因素组合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的对外贡献主要由它自身的产出价值来体现。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村级财务监管模式自身就是一个多元组合的价值工程,是现阶段与今后一段时期村务管理中最具价值增长潜力的一极。
现今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将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时代。可以说,我国农村正处于一场新的伟大变革时期。这场变革的愿望源自民间“农民困难、农业低效、农村落后”的“三农”困境,其推动力源于倡导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执政党和人民政府。
梳理当今农村存在的诸多矛盾,抓住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先行突破,就可以抓住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或关键点。所谓“突破一点,解决一片。”那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可能切入点在哪里?经过近些年对农村经济、农村财务、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建设状况的观察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干群关系取向、农民上访意愿表达等事件的背后都与农村财务有着深层联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管失序和低效是产生现今农村诸多问题的一个症结。财务问题是如今农村矛盾的重点、农民上访的热点和干群关系的焦点。而农村财务管理的效性取决于农村财务监管模式的效性。鉴于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财务监管模式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
保险监管模式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我国保险监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依次经历了:重审批轻监管阶段、市场行为监管为主阶段、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阶段,到现阶段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本文通过一般破产概率模型,构造均值-方差分析工具,以此分析我国保险的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不同模式的效率水平。
关键词:监管模式偿付能力破产概率监管效率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保险业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偿付能力危机,90年代后期,日本保险业也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现象。虽然近20余年,我国保险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保险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巨额利差损的出现和保险业整体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保险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的能力。对这种履约能力的监管即构成偿付能力监管。
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演进
我国保险监管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我国保险市场的起步阶段。保险业经历了独家垄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到三足鼎立(中保/平安/太保),到以完全垄断为主、寡头竞争为辅的多元市场结构。这一时期,保险市场得到充分发展,市场的主体日趋增加,但存在市场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尤其是在分支机构的设立方面,因此保险监管在审批方面花费较多精力。
简述社保财务监管模式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这就需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有效可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使社会保险基金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促进社会稳定,带来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管;国际比较;模式选择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其社会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保险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社会性,是社会的“安全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因此,社保基金的监管就成为了重要的环节,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7年,为了改变基金管理的混乱状况,国务院决定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998年,国务院在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时,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计划经过各级政府机构改革,自上而下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内部控制、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各部门配合共同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
据国家审计署的对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结果。审计的3项保险基金2006年收入3128.46亿元、支出2203.14亿元,分别占全国当年基金收支总额的50.7%、46.5%。截至2006年底,3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918亿元。审计结果表明,3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良好,但部分资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地方未能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审计共发现违规资金71亿元,包括扩大3项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用于弥补“补充医保基金”及借给企业等;用于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对外投资;用于购建办公房及弥补行政经费等。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但是,牵动大量人力、付出高昂行政成本组织了这些检查和审计,可一些严重违规和犯罪问题仍然屡禁不止。
剖析中国彩票监管立法模式
自1987年发行彩票以来,我国彩票从发行缓慢、品种单一到现在的电脑操作、即时开奖,拥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几十种彩票,历经了22年的探索和努力。虽然中国彩票事业框架的构建已经基本完成,彩票市场每天也在不停地运转,但是,中国彩票业基本还处于粗放的形态,具有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要想促成彩票业的成熟与发展,加强彩票立法,尽快出台各项实施细则,进而建立完善的彩票监管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彩票业出现了日益增多的纠纷、官司和“私彩”问题,并且伴随着大奖的频频爆出,惊叹、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一直饱受诟病的彩票监管制度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下面,笔者从经济法学的角度,简要谈谈对如何制定彩票立法之监管模式的一些看法。
纵观国外彩票业,其经营模式各有不同,但监管多由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执行,有的是中央直管,如:法国和西班牙的彩票主管部门分别是其预算部和财政部,分别对负责经营彩票的国家游戏集团和国家彩票管理局进行监管;泰国则是成立了国家彩票委员会,由财政部常务次长担任主任委员,财政部下属的国家“彩票办”负责经营。有的国家是各州自行监管,如:美国加州的彩票委员会是由3名参议员、3名众议员和3名公众代表组成,任何彩票相关会议必须5人以上参加方可举行,任何方案通过都需要得到参会委员大多数赞成,并且委员会通过的文件必须在州政府有所备案;澳大利亚各州均成立了彩票管理局对彩票公司进行监管。
对比我国彩票业,多年以来没有一部专门对彩票性质、经营、监管等各个环节做出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律,而只有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才能真正的保障彩票发行机构、从业者和彩民的利益。经过多年努力,《彩票管理条例》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虽然这是一部意义重大的法律,但社会各界对其评价不是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缺乏配套的细则,尤其是对彩票如何监管的规定,距离社会公众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加强彩票监管的立法规定,为《彩票管理条例》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成立专门的国家彩票监督部门。可借鉴欧美各国彩票业的成功经验,参照银行业的银监会、保险业的保监会模式,在彩票行业设立一个专门监督机构。虽然也有专家指出,一方面担心监督部门会名不副实,即像现在的运营部门宣称的采取所谓“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那样的话还是在糊弄老百姓;另一方面担心监督机构日常开销的费用,会违背彩票发行用于公益事业的初衷。但是,我认为“彩监会”的设立利大于弊,只要妥善解决其人员构成问题,避免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事情发生,相信还是会对彩票监管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监督部门的日常开销,相比由于监管不力造成的损失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只有成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才能保证彩票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小微型餐饮单位监管模式探讨
摘要: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是一个比较繁荣的行业,从传统特色小吃到各式快餐店,满足了各个阶层人群的需求,其中小微型餐饮单位发展迅速,但由于资金、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经营者并未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而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监管的难点。在新《食品安全法》规范下,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处罚力度较大,使得小微型餐饮单位无法承担如此高的经济负担,导致无法履行完法律责任,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在辖区内网格化管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引导从源头做起,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服务于社会经济,使小微型餐饮单位经营者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丰收。
关键词:小微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模式
1引言
昆山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外来人口众多,也带来了各地的美食文化,丰富了当地的饮食。随着网络订餐的流行,小微型餐饮店迅速增加,目前周市镇有小微型餐饮店约1000家,在中心城区办公楼附近一般经营便当、面、快餐、小吃等,大型工厂附近以大排档、小饭店等价格低廉的店为主。近年来,小微型餐饮店的食品安全管理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和难点[1],如当地特色的红油面,受到面积约束冷菜就直接放在灶台锅旁。近年来我国餐饮业食物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如何规范生产者行为,提高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平稳发展。
2小微型餐饮单位的特点
小微型餐饮单位主要是指经营面积60~150m2,食品处理区不小于6m2,从业人员较少,健康证不超过2张的餐饮单位,俗称“夫妻老婆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2.1投入少。由于小微型餐馆面积小,硬件设施少,要求不高,投入低,从业者大多为下岗失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进城人员,为了响应“大众创业”的国家号召,维护社会稳定,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他们办理证照,合法经营。2.2风险高。小微型餐饮技术含量低,经营者关注的是投资少,势必会忽视一些必要的设备,如不配备消毒柜或消毒柜容量小。随着网络订餐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经营者的参与,使其竞争更加的激烈。为了能够尽早送到消费者手中,经营者会提前做好各类食品,再加上送餐过程中的时间和保存条件,带来了安全风险。小微型餐饮行业更新速度快,一旦经营不善,就转让或者关门。有文献报道,开业后能持续经营满12个月的仅50%左右[3]。
大市场监管模式下食品药品监管分析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因此,不少地区将食品药品监督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工商和质监管理体制调整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在市场监管领域探索推行了大部门体制[1]。如何在大市场监管模式下建立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运行体制,这是当前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2]。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态势分析法(简称SWOT分析法)分析市场监管模式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并提出如何在大市场监管模式下更好地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1我国大市场监管模式形成
政府市场监管是指政府具有通过法律法规并依法对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中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政府能否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关系到消费权益是否得到有力保障,也关系到是否能全面构建健康良好的市场经济,对国计民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指出,为加快县级政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索综合设置市场监管机构,原则上不另设执法队伍。中央决定由中编办、工商总局牵头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国家层面任务。目前,由深圳、上海、浙江、天津、辽宁、吉林、重庆两江新区、武汉东湖新区等地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等部门,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地方层面改革进行探索。据统计,全国31个省(市、区)中成立市场监管局的有9个,占19%,地市级成立市场监管局占23%,县级占29%,初步形成了大市场监管模式。江西省本级和南昌等7个人口较多的地市独立设置食品药品监管局,景德镇等4个人口较少的地市和全省所有100个县(市、区)全部采取“三合一”模式,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三个部门组建市场监管局,基本构建了大市场监管格式下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的模式。
2大市场监管模式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形成大市场监管的合力
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分析
一、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监管体系内中央各部委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央各部委在承担煤矿安全监管责任中,职能分配不够明确、清晰、合理,导致容易出现重复管理和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比如,国土资源部和安监局下设的煤矿办都具有监管矿山越层、越界开采的职能。这就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产生管理重复、责任不明的情况。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监管体系,导致分散的监管体系不能发挥合理的作用,甚至出现阻碍了安全问题的协调和解决的现象。不同政府机构间没有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造成协调工作很难顺利进行。而条块分割也导致了责任逃避和冲突现象的发生和执行力度的降低。
(二)国家利益与现有监管体系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执法权力大部分由地方政府行使,这使得地方政府为了局部的经济发展,盲目地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地方保护主义也随之盛行。这种不考虑长远利益的做法不仅加大了煤矿安全隐患,也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和发展目标。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系设立的目的是:通过监管部门对煤矿行业的安全监察和管理,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而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监管体系经常出现对行业监察和行政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三)煤矿企业和监管体系间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