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工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07:55: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监管工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监管工作

监管工作计划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监管办将认真贯彻省局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持续、创新、高效三大主题,增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风险监管水平,努力维护良好金融环境,促进辖内经济金融更快更好发展。

一、突出风险监管意识,努力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1、拓宽监管信息渠道,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着重围绕治理结构、内控机制、违规行为、潜在风险、监管意见的整改落实等情况,持续抓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两非”等六大板块的非现场监管工作。采取约见谈话、机构回访,努力掌握监管对象工作动态,督促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流程和系统性风险防火墙,切实提高风险防御能力。要密切关注担保公司的运作,及时提请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警示,配合打击“两非”和乱集资现象。

2、强化对辖内各机构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的监测,严防不良贷款反弹。要针对各机构业务特点,深化结构性“抓降”工作机制,加强比较和监测,重点跟踪监管新增不良贷款、违规不良贷款、大额不良贷款和关联性不良贷款,重点防范行业性风险和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督促做好贷款集中风险的防范工作,指导银行改善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共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测分析,抓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做好风险判断与提示。

3、正确把握银行新办业务风险,寓监管于发展、稳定、服务之中。要做好票据融资业务的规范化工作,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及时跟踪了解创新业务发展态势,调查了解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指导银行建立和完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相关风险的管理体系,按照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和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规范、促进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监管责任意识,狠抓合作金融机构监管

查看全文

粮食依法监管工作思考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施行两年多,粮食依法监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摸索了一些有效办法,逐步规范了粮食流通市场。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五不”,即:机构建设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落实,监管经费不保障,监管工具不具备,监管程序不规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上级重视,下级不重视;粮食系统内重视,社会上不重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视,粮食企业不重视,导致了粮食依法监管工作难以开展,甚至缺位。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粮食依法监管工作谈几点建议:一、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要在行上下功夫。所谓知就是认识,行就是工作落实。目前,对依法监管粮食的认识已基本形成共识,问题的关键是抓工作落实。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单位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精力投入不多,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得力,造成了粮食依法监管工作在社会上不被完全认可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工作落实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到位”,即:工作责任心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精力到位。要把粮食工作当成事业来干,要象抓粮食企业经济效益那样想办法抓好监督检查工作,要象抓粮改那样舍得花力气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监督检查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当作执政兴粮的第一要务来抓,工作上要有韧劲、磨劲,舍得花精力解决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大事,如机构建设、人员和经费落实等,只有这样粮食依法监管工作才能上台阶,才能向纵深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二、正确处理政企关系,要在履行职能上下功夫。通过调查,有三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后,新组建的粮食购销企业因国有资产所占的比例较大,绝大多数市县粮食局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没有真正分开,许多局领导兼任企业法人,在开展粮食督查时,有意、无意之间就把国有粮食企业当成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种袒护心理;二是有些县区在开展监督检查时,把目光往往只盯在个体或民营粮食购销企业,存在着查外不查内现象;三是粮食市场放开后,社会上其它成分的粮食企业创办人大多数是原粮食系统的职工,在熟人熟事面前,监督检查工作也只能走走过场,难以拉开情面较真。造成这三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和职能缺位,其影响很大,一方面容易给社会上造成错觉,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可有可无,不被重视;另一方面有损粮食执法队伍形象。粮食依法监管是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发挥社会职能的主要抓手。可以这样说,监督检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存与亡的大事。因此,我们在处理国有粮食企业关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要从履行职能的高度来把握,要本着“看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人”的原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先量内再量外,先量国有企业,再量其它企业。对系统内发生的违法经营行为,要按内外一致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追究经营单位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严重的还要追究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三、正确处理经常性检查与专项督查的关系,要在经常性上下功夫。粮食具有流通量大,经营主体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监督检查工作难度大,责任重。近两年来,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侧重于专项督查多,侧重于抽查多,侧重于查案多,工作上处于被动、应付的现象。原因就是此项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经常化。通过调查,粮食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虽然很多,但分类来讲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粮食购销主渠道,储存能力强,收购量大且收购时间长;二是粮食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一般情况下是边购边加边销;三是粮食经纪人,多是没有储存能力,无固定场所,流动收购,随收随卖,这就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依法治粮工作要想有效地开展,必须在经常性和制度化上下功夫。一要对辖区内粮食经营户进行摸排、登记、建档,实行信用等级考评制度,进行分级监管;二要进行巡查。在粮食集中收购期间,县区粮食局要组织执法人员面对辖区内粮食流动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巡视,主动出击,对无照或违规经营者要给予坚决查处,特别是近两年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更要延伸到每个收购点,延伸到农村,这样既确保了政策的落实,也更体现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到位。三要坚持监督检查与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依法治粮是综合性工作,需要多方努力,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粮食监管工作必须与业务相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到那里,监管工作就跟到那里,这就有利于构建监管工作平台,不留死角,不挂空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与整体工作的关系,要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要肩负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行业服务的职能,又要承担粮食市场监管的重任。面对这一全新的任务,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同、执法体系建设的不平衡、现行机关体制的不合理,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执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特别是粮食执法工作对外涉及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各个业务环节,如果不妥善协调好各方关系,势必会出现重管理轻执法、错位缺位、推诿扯皮现象。因此,做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监督检查与各方的关系,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与行业内部管理之间的关系。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管理相对人进行检查处罚,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而行业管理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政策,开展行业指导、服务和监督。两者在具体工作中,既相互促进,又各有所侧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监督检查与行业内部管理相结合,加强配合与协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整体效能。二是正确处理监督检查机构和内设的法制机构之间的关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内设的法制机构是专司法制工作的机构,主要承担法制宣传、调研立法、复议听证、案件审核等法制工作;监督检查机构是受粮食行政主管机关委托而组建的专门从事粮食执法检查、督查的机构,主要承担法律、法规授予的执法职能、执法宣传、执法检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等。这两个内设机构应各守其责,依法行政,相互协作,加强监督。三是正确处理粮食监督检查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粮食执法涉及面广、难度大,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部门职责的分工,在违法行为处理上又有局限性和限制性。因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范围正确行使职权,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要主动协调好与工商、质监、卫生、价格等部门的关系,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要学习借鉴其他执法部门的经验,积极争取有关执法部门的支持,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有效地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查看全文

商标监管工作汇报

一、大胆创新,全面探索商标监管新模式

××集贸中心是我县最大、最繁华的农贸商品集散地,这里的农贸市场是全县的龙头,几乎全县的农贸商品都是从这里销售出去的。集贸市场因为日常商品流通量大,销售种类多,销售商品的各种商标侵权仿冒纠纷和投诉更是时有发生,这让市场的开办经营者和管片分局都十分头疼。集贸市场的安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全县人民的日常生活,针对集贸市场商品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县局党组和基层工作人员经反复研究后以集贸中心为试点,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和摸索出了县局的“三位一体”商标监管制度。

刚开始的时候,各别业户因为对我们改革工作的内容以及改革目的不了解,认为“又是瞎折腾”而有些抵触情绪所以市场开办方对“改革”犹豫不决,经过县局领导和管片分局负责人的耐心讲解及沟通,集贸市场开办方终于同意开始在市场试行这项监管制度并积极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在实际运行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是针对集贸市场建立了全县农贸商品的入市商品商标数据库。分局的全体工作人员集体行动对集贸市场内所有商品的商标情况进行了采集,并将其中的注册商标基本信息依法查实,然后在县局信息中心的指导和协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录入商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实现了全局商标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二是具体明确了三方责任,以此作为集贸市场各种商品商标监管机制改革落实的重要保证。

_、集贸市场的管片分局与市场的开办者签订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责任书》,明确了分局依法履行对市场和经营户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执法,实行商标审查备案的责任。集贸市场开办方在管理中,需要对市场内销售的商品商标建档备案,并开通商标信息网;并有对在其市场内经销的所有商品商标实行索票索证的责任;同时有协助分局对在市场内查获的假冒侵权商标商品实行下架退市的责任。

查看全文

特殊食品监管工作总结

根据省、州局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紧紧围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强对特殊食品市场的稽查和监管,严厉打击特殊食品制售假冒伪劣活动,积极开展特殊食品市场专项监管工作,广泛宣传了国家关于特殊食品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为确保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对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执法大队和业务科室领导为成员的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制定了《县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局2019年开展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加强监督

在监管过程中,向广大食品经营户宣传国家关于特殊食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合格特殊食品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的危害。为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向消费者公布市场监管部门的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和监督。

三、加强监管工作力度

查看全文

动物卫生监管工作交流

切实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进一步做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渝动卫监发[2011]32号)文件精神。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规模养殖业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管理,进一步提高对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认识。

直接关系到规模养殖业建设和发展。规模养殖场的业主,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好与坏。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按防控要求搞好防疫,常年实施免疫、消毒和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把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各镇乡要把动物卫生监管重心放到规模养殖场,加强领导,要将动物防疫及养殖监管责任落实到岗、人、场,定期进行检查,实行考核奖惩,以确保规模养殖场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进一步做好规模养殖场信息登记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及时、全面掌握规模养殖场生产动态、防疫条件、免疫、出栏报检、病害畜禽处理等基本情况,要认真做好养殖场信息的登记管理工作。按规定建立监管档案,为落实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主要基础数据。要通过办培训班、科技赶场、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采取浅显易懂的方法,分场所、分层次对规模养殖场业主加强《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的宣传与培训,增强其自觉守法意识。

三、进一步细化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内容

查看全文

药械化监管工作总结

2019年药械化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局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坚持问题导向、实行风险监管、强化检查手段”为监管抓手,以“四个最严”为原则,规范药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我局进一步加强了对药械化流通领域的监管力度,巩固规范工作成果,保护了合法经营,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全局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药品监管情况

(一)开展药品经营、使用环节日常监管。结合辖区实际,按照“监管区域无盲区、监管品种无遗漏、监管环节无断层”的整体要求,年初制定了《加强2019年药械化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方案》等,明确重点,落实责任、细化分工、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78人次,车辆147台次,经营环节,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57家次;使用环节,监督检查药品使用单位107家次。共签订《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责任书》40份、《止痛类药品经营使用责任书》、《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经营使用责任书》96份。检查发现,部分经营企业还存在: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过期未及时索取新证、质量保证协议书未签字盖章、购进药品未按要求索取发票、拆零药品未集中存放、处方药的销售登记记录不规范、购货票据未按月装订备查等;部分使用单位存在供货商档案不齐、直接接触药品人员未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调配药品时裸手操作等问题。针对查见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求相关单位依法进行整改。(二)有重点的开展专项整治。1、开展芬太尼类药品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市监办〔2019〕19号)文件和《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我局深入州、市6家使用单位开展芬太尼类药品安全检查。重点对货、账、票、款是否一致,购买方资质是否真实,使用流向是否可追踪,是否存在现金交易和第三方转账检查使用记录,药品出入库等情况,是否存在的风险隐患等进行检查。此次专项整治,共检查芬太尼类药品使用单位8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2份,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7台次。2、开展疫苗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实保障全市疫苗采购、运输、储运、使用等各环节质量安全,积极开展对辖区内疫苗使用单位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已对辖区内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15家接种单位开展疫苗安全检查,检重点对其是否建立完善疫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冷库、储运温湿度监测系统,冷藏运输等设施设备是否进行使用前验证,疫苗储存温度监测数据的记录是否做到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和可追溯,疫苗冷链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此次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3人次,执法车辆10台次。3、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为切实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和执业药师执业行为,净化药品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工作的通知》(甘市监发〔2019〕12号)文件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5月--9月,共出动执法人员179人次,执法车辆62台次,重点对执业药师配备不到位、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药品分类摆放混乱;部分专柜无标识;部分中药饮片存在清斗不彻底的情况;药品增值税发票、劳务清单等未能随货同行;计算机系统库存数与实物数不相符;有温度要求的药品未无相应设施设备;验收药品时,存在票、帐、货不一致的情况;质量负责人不在岗;药品经营企业环境是否卫生等进行了整治。对查见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即提出了整改要求。4、开展止痛、镇痛类、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药物专项检查年初至今我局针对止痛、镇痛类药物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及日常监督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1、经营止痛、镇痛类药物备案情况;2、单次销售剂量情况;3、实名销售登记情况等。共检查零售药品经营企业50余户,个体诊所18户,下达现场检查笔录及责令整改通知书2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130余人次,执法车辆40余台次。5、对中药饮片检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开展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了40家涉药单位,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执法车辆30台次。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增强行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中药饮片质量进一步提高。6、开展严厉打击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为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行为,整顿和规范药品化妆品市场秩序,规范药品化妆品网络销售监管制定,结合我局工作职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排查了药品化妆品网络销售市场安全风险。通过排查发现,辖区内暂无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的情况,此次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7、开展购药渠道专项整治为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渠道,强化药品可追溯,严肃整治和查处药品流通环节的突出问题和违法行为,防止假劣药品流入合法渠道,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我局针对市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确定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开展了专项整治,此次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7台次,检查辖区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54家次。8、开展了药品使用环节专项整治为了切实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行为,确保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安全,对全市医疗机构的药品渠道和储存条件进行开展了专项整治。根据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从省药品(疫苗)集中采购交易系统以外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开展抽查,重点结合人血白蛋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品种,开展药品渠道追溯和储存管理的检查。共检查使用单位16余家,检查中出动车辆8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方面积极参加州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药品不良反应培训,并及时将培训内容上传于各上报单位,不断提升上报质量。另一反面,及时对上报情况进行评价,保证其时效性。截止目前,已完成评价审核共计69例。(四)开展药品监督抽样。2019年抽样工作紧紧围绕药品监管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加大了对中药饮片、医院、药店的抽样力度,共完成监督抽验54批次,未出现不合格药品。

二、医疗器械方面

(一)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总局、全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和全州监管工作要求,继续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结合我市实际,年初制定了《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方案》,签订了《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责任书》。执法人员在供货单位审查、来货验收、贮存养护等环节进行严密监管,细化现场检查要求,做到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对经营、使用单位,把着力点放在涉械制度执行情况上,加强制度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或不作为行为,同时对医疗机构是否落实督查机制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45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近20份,出动执法人员133人次,执法车辆37台次。(二)开展各类专项检查。1、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以自查报告为检查依据,开展了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是否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否做好大型医疗器械使用档案及使用、维护记录等;是否做好医疗器械储存场所、设施、条件及温湿度记录等为检点,并与各使用单位签订了《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与质量安全责任书》。共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35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10份,出动执法人员8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4台次。2、开展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工作总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清网行动”专项整治,对无证或无备案凭证从事互联网医疗器械经营、未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证书编号、经营未注册(备案)产品、提供不真实互联网医疗器械信息服务等几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拉网检查。截止目前,我市已备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网站0家。此次整治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0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近3份,出动执法人员35余人次,执法车辆8台次。3、开展打击无证经营与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一是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经营、使用医疗器械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对在自查整改阶段能够自觉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本单位存在突出问题的,一律不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即不自查,对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又不整改的单位及个人,都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三是对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医疗器械的企业没收了其经营的医疗器械并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四是对个别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后不进行及时毁形、销毁并建立记录的行为及时反馈给卫生部门处理等。?此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31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5份,出动执法人员78余人次,执法车辆14台次。4、开展角膜接触镜及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在严厉打击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在角膜接触镜及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经营、使用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对器械的购进渠道、验收记录、销售记录、销毁记录、《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上核准的经营范围、执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制度、购进医疗器械索要到的合格证明以及从业人员体检等方面进行整治。本次专项整治,共监督检查角膜接触镜及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经营单位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7台次。5、开展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整治为进--步加强我市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市场监管,规范我市橡胶避孕套市场秩序,保障群众用械安全有效,开展了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了供货单位资质;产品注册情况;产品的经营情况;委托相关证明文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贮存条件等。此次专项整治共整治零售药店50余家、大型宾馆10家(其中:宾馆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主要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超市3家,出动执法人员10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9台次。(三)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年初,召开工作会议,与卫健局沟通协商后,制定工作方案,通报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并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安排,充分调动医疗机构上报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共评价不良事件26例。(四)开展医疗器械抽样。2019年抽样工作紧紧围绕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共完成监督抽验3批次,未出现不合格医疗器械。

三、化妆品监管情况

查看全文

禽产品监管工作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场,办事处、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春节将至,为使全县人民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确保人民吃上放心的家禽及禽类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省动物防疫条例》和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禽类及禽产品检疫监管工作,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检疫监管工作的领导

检疫监管工作是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防范人感染禽流感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场(办事处、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按照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统一部署,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把关,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和防疫检疫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构筑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效屏障。

二、采取措施,加大对饲养、屠宰、贮存等场所防疫监督力度

各乡镇场(办事处、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查和监管饲养、经营、屠宰家禽和生产、经营禽类产品等场所的防疫条件,要集中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做好调查摸底、造册登记、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凡饲养猪20头以上、牛10头以上、羊50头以上、禽类100羽以上(含100羽)的动物饲养场、屠宰场(厂、点)、肉类联合加工厂,以及从事动物、动物产品的储运、屠宰、销售和动物产品加工等活动的场所,应取得县畜牧水产局核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并应遵守有关动物防疫规定,接受县畜牧水产局的监督检查。未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不得开业,一律要立即关停、整改,杜绝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隐患,到县畜牧水产局申请,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统一印制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开业;擅自开业的,由县畜牧水产局按《省动物防疫条例》予以处罚。

查看全文

县食药监管工作计划

2010年,在市局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增强工作实效,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创造性的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主要工作思路:

一、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

继续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主线,从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农村食品、保健食品整治和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统一协调、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

1.整合监管资源,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探索整合监管资源的有效途径,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加大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力度。一是组织协调县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重点品种、问题品种、特殊时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二是要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充分依靠当地政府,抓好农村食品安全整治,适时开展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期等节令性专项整治,集中开展肉及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的专项整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我县食品市场。

2、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我辖区餐饮服务行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我县餐饮行业进行规范,严格执行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做好《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放和换证工作。帮助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提高软硬件条件,以达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平稳的完成从《食品卫生许可证》到《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过渡。坚决取缔经整改仍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企业,全面提高我县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全面执行《食品安全法》,提高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将积极协调食品监督所,开展好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培训,全面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巩固完善三级监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县、乡(镇)、村(街)三级监管网络的作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健全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现药品监督信息员与食品安全信息员的整合,扩大监管覆盖面,延伸监管触角。同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和手段开展宣传,强化企业诚信经营,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查看全文

餐饮服务监管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食品经营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以“四有两责”为抓手,紧紧围绕“餐饮业食品安全提升工程”这条主线,落实监管举措,切实提高全县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

一、深化许可改革,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

(一)严格经营许可准入。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贯彻执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对辖区内新办、变更、延续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做出准予行政许可;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行政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二)协助做好小餐饮备案。贯彻执行《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办法》,协助做好小餐饮的备案工作。研究制定小餐饮的认定标准。

二、强化主体意识,落实经营主体责任

(三)落实业主主体责任。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强化自查自纠,切实落实原料控制、环境卫生、餐饮具清洗消毒、餐厨废弃物处置等制度要求,自觉规范加工制作行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查看全文

保健食品监管工作安排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用保健食品安全,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现对2013年度全市保健食品监管工作安排如下。

一、落实责任

(一)推行三化监管,落实监管责任。

1、推行网格化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负责市区、高区、经区和工业新区内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监管单位要合理划分辖区内监管网格区域,细化岗位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网格体系。

2、推行痕迹化监管。各监管单位所有监督检查活动都要通过执法文书、电子资料等方式记录并予以留存和管理,有关监督检查信息要及时录入省保化电子监管信息系统。

3、推行标准化监管。进一步明确监管事项和重点,确定监督检查内容和标准,统一监管尺度和执法标准,形成保健食品监督检查标准体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