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07:01: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江苏大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江苏大学

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公立医院,是1995年卫生部首批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位于作为首批医改试点城市的镇江。本文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为例,以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为出发点,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公立医院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规模与结构。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人数逐渐增长。2012-2015年,高级职称卫生人才分别为271人、288人、305人、323人。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性别方面,男性较多,男女所占比分别为57.2%、42.8%;年龄方面,40岁以下、41-45岁、46-50岁、50岁以上所占比分别为14.7%、26.9%、31.3%、27.2%;学历方面,近半有硕士以上学历。2.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举措。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赖于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医院针对涉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考核的相关文件进行修订。人才引进方面,在全职引进的基础上,鼓励柔性引进境外与省外高层次人才,从事临床、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人才考核方面,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年度考核工作,考核指标涉及临床工作、科研与教学、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高层次卫生人才基本信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层次方面,2012-2015年,博士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5人、47人,博士人数逐年上升,然而增幅缓慢,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学职称方面,2012-2015年,具有中级以上教学职称的人数分别为126人、134人、139人、147人,具有中级以上教学职称的高层次卫生人才数呈增长趋势,但所占比仍小于半数。2.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有待系统化。当前实施的人才培养文件涉及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及津贴待遇、在职研究生培养、公派出国(境)留学等,对人才引进、学历提升、海外研修等提出较为细致的条件要求及相关政策待遇规定。然而,对相关文件进行梳理,发现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激励、管理尚未形成整体性的规划方案,缺乏系统性,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3.高层次卫生人才考核激励有待实效化。为调动高层次人才工作积极性,部分高层次人才享有人才津贴,人才津贴在人才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发放,年度考核内容涉及医疗、教学、科研。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才年度考核指标存在争议、缺乏考核后反馈环节、人才津贴发放未能真正与人才年度考核挂钩,并未真正起到激励作用,高层次人才考核激励有待进一步实效化。

三、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查看全文

基于课程教学的护理学论文

1灾难护理学“新”而未“兴”

护理人员参与灾难医疗应急救援,必须了解灾难的特征和规律,救援中的管理、应急处置、基本护理技能等系统知识,其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将对灾难救援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在目前的护理本科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临床护理学等基础护理医学,已经掌握了基本护理技术,但如何将基本护理技术与灾难护理管理学及灾后心理援助等相关内容相结合,从而使灾难护理的目标和重点得到强化的教学经验仍旧匮乏,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灾难护理学“新”而未“兴”的特点。

2紧扣核心内容开展灾难护理学教学

同灾难医学类似,灾难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其教学一方面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纳入核心理论内容,包括灾难医学知识、灾难护理管理学及灾后心理援助等内容;另一方面需增加相应的实践操作。

2.1课程核心内容设置

灾难护理学课程核心内容涉及3大体系和8个方面:3大体系指灾难前期准备、灾难发生期应急、灾后重建期保健等;8个方面包括灾难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灾难应对预案、灾难应急救援护理基本要素及流程、各项急救护理的基本技术、现场检伤分类与后送、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灾难心理救援、常见灾难的应急救援(核、化、生、地震、火灾、水灾)等。以江苏大学为例,针对灾难前期准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水灾、地震、矿难和泥石流、重大传染病等伤情特点,涉及灾前防灾准备、急救常备药物和物品的配置和使用等;灾害发生时突出应急,包括救灾技能,如:如何自我防护,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效、快捷;如何与其他急救人员配合对伤员作出正确和快速的检伤分类,防止过度分类或分类不足;如何对危重伤员实施现场急救、快速转运、记录伤情等;灾后重建期,如何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食品、饮水卫生,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以及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进行自我心理康复及针对灾民的心理调控等。

查看全文

校长办公室全年工作报告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学校“”目标的圆满完成,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年度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思想理论水平

一年来,校办通过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专题辅导报告、专题座谈会、自学等方式,组织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全国和省人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注重实效,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紧紧围绕“着力提升内涵、强化办学特色、推动科学发展”活动主题,校办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并结合支部和部门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和措施,努力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立足岗位比奉献”等活动,使校支部成为“五个好”的表率,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办公室同志都能做到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于律己,乐于奉献。

二、恪尽职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公文办理优质高效。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公文处理制度,牢固树立公文精品意识,严把公文质量关,确保了学校文件立意高、质量好,既具有政策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不断规范公文处理程序,严格执行审签制度。一年来,校办共制发学校行政文件375份,校办文件19份;共接收内部请示407份,批复办结367份;共接收、处理上级来文341份。安排校长办公会23次,形成纪要23份,参与条线会议22次,形成纪要22份。同时,校办还积极参与《大学规章制度汇编》的编印工作。

(二)文字材料高质高量。办公室文字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一年来,校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遵循领导工作思路与工作要求,集思广益,精雕细琢,着力在文稿的思想性、指导性上下功夫,积极为改革出思想、为发展出思路、为推动工作出材料。全年牵头起草各类报告、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等文字材料30余份,15余万字。主要有: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校二届四次教代会工作报告,第二次学生工作会议工作报告,首次国际化工作推进会报告,年下半年全校干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汽车与装备行业校友会成立大会有关领导讲话等。同时,积极参与《中国教育报》、《科学中国人》、《科学时报》等重大媒体宣传学校工作,参与了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牵头起草的《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入编第19次全国党建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查看全文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随着基础医学迅速发展,传统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亟待改革。文章主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思政教育三方面体现,通过专家论证制定课程改革方案,方案实施后再次进行文献回顾,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变量,选取符合标准的220名江苏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显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能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对专业人才培养及科研实践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细胞与分子生物学;PBL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大健康理念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实施,对医学教育模式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改革,解决了传统医学教育中学科知识脱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医学院校当前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促进其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思维应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1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整合课程体系已成为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结合“小PBL”+“大PBL”教育理念,借鉴国内外其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经验[1],我校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面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创性学习并且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为主,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流行病调查(临床)-研讨学习(课堂)-健康宣讲(社区)的闭环式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和创新的交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江苏大学医学院于2016年制订了整合医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并成功推行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医科建设[2]。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改革首当其冲。因此,我校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将预防医学与健康管理的学科内容融入新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技能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等举措,探索构建新医科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本项目探索在新医学体制背景下,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授课方式等基本内容的变革。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临床病学调查、课堂研讨、社区宣讲、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诠释细胞与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知识理论;培养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基于上述改革,本研究从“教”与“学”的角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3],旨在推动高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研究方法及措施

查看全文

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融会贯通能力,以“食品工艺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真正为学生服务,以培养适应食品专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改革;方法;实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小作坊制作到知名企业生产,一些不安全的隐患相继被媒体曝光,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制约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得到了普遍重视。2001年第1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诞生,2006年江苏大学自主设立“食品营养与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江苏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9年艰苦探索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食品工艺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本科生进一步学习各类食品加工技术知识和毕业后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1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大都是教师通过课程灌输知识给学生,形成“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尤其是90后学生,由于其个性强、思维敏捷、乐于表现、涉猎知识的途径多样化,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对学习有兴趣、有动力,这样他们才能活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更新教学观念对新一代的大学生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的教学观念,关键在于从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模式的转变,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2教学改革思考

查看全文

药学类本科生教育论文

1药学类本科生就业背景和现状

自201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路线规划都有了新的调整。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之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鼓励钻研创制新药;2016年2月,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实施“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工作。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路线为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就业创造了极好的就业大环境。据有关统计,我国还需要上万名执业药师,缺乏为药品生产、销售、质检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岗位提供高素质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而另一方面,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深度有了较快的发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实施以后,各个医药类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改革,开设了很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专业数目呈增长态势[1]。目前我国设有药学院系的高等学校已有60多所,药学及相关专业约有200多个,设有药学专业的中等学校约有121所,每年招生超过111万名[2]。综上所述,我国药学类本科生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就业环境之中。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下文称为《2017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药品和医药制造业属于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50位行业之中,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0.9%,位列第28位。综合三年来的就业率变化趋势,2017届药学类以及化工与制药类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1.4%和91.6%,略低于全国本科水平91.8%;2013~2015届的就业率也基本略低于或者与全国水平持平(表1)。数据显示,2013届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418元,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为6780元,月收入增长达到3362元,增长幅度达到98.4%,在38个统计专业里排第13位[3]。从以上的背景和数据不难看出目前药学专业就业现状:就业量中等;就业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初始月收入一般,增长较快。虽然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前景有可圈可点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仍然需要在各个方面寻求突破和调高,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仍然存在非常多的提高空间和可能性。

2药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

1973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提出了旨在解决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脱节问题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引导青年从推崇“升学主义”转向注重个人发展,实现美国推行的为“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融入式”职业生涯教育。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可谓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大学本科的专业学习是影响职业生涯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相当一部分的全日制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即走上工作岗位。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在大学生本科期间达到最大化。事实上,在读本科生自身对职业规划、职业咨询相关活动也有较强烈的需求,笔者对江苏大学药学院2015级学生做问卷调查,选择“愿意”和“可以考虑”参加相关活动的学生高达98.24%。对于“你认为你目前拥有的能力和知识可以胜任你理想中的职业吗”这一问题,选择“有所欠缺”和“不能够的”分别为54.10%和27.05%,超过了接受调查的学生的八成以上。由此可见,对于学生主体而言,学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自我分析、自我认识,了解专业特点、专业方向以及专业前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规划专业学习方向、实现职业目标。对药学类毕业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则需要结合医药行业社会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实现入职合理匹配,引导学生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职业领域。

3药学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3.1认知水平不足。正确评价自我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前提下,才能确立正确的、合理的职业目标[4]。然而,针对江苏大学药学院2015级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太确定/不了解”的学生占了六成以上,对于自己的优势或特长选择“不太确定”和“不了解”的占了62.09%(图1)。图1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我国学生从小按照家长和教师的意愿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的情况较为严重,能对自身和所处环境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的能力相对欠缺,甚至在高考选择志愿时,对专业特点和专业前景的认识仍非常盲目,因此即使已经经历了一两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的自我认知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很多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存在误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身能力、对就业压力和就业竞争无端恐惧、对就业面理解较窄、对职业有过高要求等。比如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大企业、医疗卫生部门、学校、医院等,认为就业岗位只有药剂师、教师和研发人员。3.2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时间点或者一小段时间内的计划,而是贯穿一个人学习工作始终的长期任务,对于本科在读学生来说,职业规划不仅是对未来的凭空设计,更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对现状的调整和改善。个体在探索职业生涯过程中,会推动个体对自我与职业环境的认识[5]。根据2017就业报告,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于专业相关度较高,在30个主要专业中,相关度药学排第10位,药物制剂排第16位;而本科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要求最高的前20位职业中,“药剂师”处于第4位。这些数据说明,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专业学习的成效可以决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认真深入地做好职业规划设计,明确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仅能对职业方向的探索、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起到宏观指导作用,还可以对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起到鞭策和督促的作用[6]。然而,很多在读本科生对于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规划意识不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的学生仅占8.66%。与此相对,2017就业报告显示,毕业3年后的本科生认为各项职业能力最重要的3个分别为持续学习能力、自我定位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这恰恰说明目前本科教育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高校应该重视职业规划工作,唤醒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高教师指导职业规划工作的水平[7];就业指导工作应从追求大四时候的就业率转变落实到学生的整个就读期间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应在大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养、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以职业人的心理了解自己、科学规划、对专业学习起到正反馈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看全文

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技术论文

一、镇江某高校校园无纸化的建设现状

在管理机构方面,学校与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校园的手机客户端,并成立了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校园内的网络运行情况。目前,学校基于OA平台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安全、稳定、高校的教职工的校园办公工作。但在校园活动的宣传推广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众多,容易造成信息准确性较差、口径不一、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另外,在开放平台的信息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校园信息的公信力得不到保证。信息过程中平台众多导致的信息泛滥使得学生产生信息疲劳,由此对校园活动产生厌倦情绪,有时候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二、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对于校园活动的作用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学生更多的选择在网络与社交平台上进行娱乐活动,究其原因,网络与新媒体凭借其丰富的形式、广泛的内容以及较高的时效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入手,校园活动中可以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提高校园活动的知名度与参与度,将学生由单纯的参与线上活动向线下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线上宣传可以节约学校的宣传经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校园活动的丰富与发展。在推进无纸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学校师生的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当前校园无纸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新媒体平台繁多,兼容性差

查看全文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我国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分析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新形势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法,以期培养具备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能够满足国际需求的高素质毕业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2013年6月,在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华盛顿协议》国际大会上,我国提交的加入协议的申请获得批准,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形成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工程教育体系[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推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3-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备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从事相应职业的要求。江苏大学于2016年11月进行并顺利通过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学院对毕业生在如下方面做了毕业要求: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与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围绕着培养出具备上述能力的毕业生这一目标进行。“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包括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等静态问题,以及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代谢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换等动态问题。“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支撑整个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①能够针对产品确定技术路线、设计生产工艺;②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制作食品,并能对食品原料的理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对食品的品质进行评价。

1“生物化学”课程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是“食品加工”“食品保藏”“食品营养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5]。江苏大学对该课程的设置是大二第2学期进行,包括理论课65学时,实验课25学时。理论课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进行基础理论和知识讲授,而实验课主要针对静态部分进行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尽管多媒体教学结合了图片、动画和视频等教学手段,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结构和动态过程,并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结合食品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毕业生的毕业要求,发现该课程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1.1先修课程理论知识缺乏。“生物化学”的学习需要先修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但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江苏省范围内招生较多,而鉴于江苏省高考的特点,部分考生在高中时未选修化学,因此化学基础比较薄弱。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已经比较吃力,再学习以有机化学为基础的“生物化学”就更为吃力。结果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习兴趣。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最终的培养目标也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进行的。因此,学生基础薄弱是一个影响根本的问题,急待解决。1.2该课程基础理论多、知识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生物化学”课程涉及的范围广、知识面大,既包括阐述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静态部分,也包括阐述糖类代谢、脂类代谢等的动态部分,还有涉及中心法则的分子生物学部分的理论和知识等。课程中涉及的生物大分子,均具有庞大、复杂的空间结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而且该课程还涉及到许多微观的生物学知识,内容抽象,无法像宏观世界一样用肉眼去观察,对于生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讲,学习更是难上加难。学生普遍反映生化课的基础理论多、知识抽象,理解透彻比较困难,从而使得不少学生从心理上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结果就是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课程之一,“生物化学”无法有效支撑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1.3毕业生解决食品工程相关问题能力欠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备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从事相应职业的要求。而从目前“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来看,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课程安排上也是理论教学占主体,实验教学为辅助,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掌握概念、原理等,结果导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限,不能融汇贯通地灵活运用到对食品工程相关问题的解决中,其结果必然是达不到专业认证对毕业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2新导向下的教学改革

查看全文

无轴承电机发展分析论文

20世纪后半期,为了满足核能开发和利用,需要用超高速离心分离方法生产浓缩铀,磁轴承能满足高速电机支撑要求,于是在欧洲开始了研究各种磁轴承计划。1975年,赫尔曼申请了无轴承电机专利,专利中提出了电机绕组极对数和磁轴承绕组极对数的关系为±1。用赫尔曼提出的方案,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制造出无轴承电机的。

随着磁性材料磁性能进一步提高,为永磁同步电机奠定了有力竞争地位。同时,随着双极晶体管的应用,以及和柏林格尔提出的无损开关电路结合,能够制造出满足无轴承电机要求的新一代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大约在1985年,具有快速和负载能力的功率开关器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已经提出20多年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才得以实际应用,这样解决了无轴承电机数字控制的难题。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比克尔在这些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首次制造出无轴承电机。

几乎与比克尔同时,1990年日本A.Chiba首次实现磁阻电机的无轴承技术。

1993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R.Schoeb首次实现交流电机的无轴承技术。无轴承电机取得实际应用,关键性突破是1998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巴莱塔研制出无轴承永磁同步薄片电机,电机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费用,在很多领域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2000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S.Sliber研制出无轴承单相电机,再一次在无轴承电机研究历史上前进了一步,降低了控制系统的费用,使得无轴承电机实际应用不仅仅是可想的,而且是经济的。无轴承电机像机械轴承支承的电机一样简单,电气控制系统并不复杂,在很多领域采用无轴承电机也很经济。我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技术在中国将取得广泛的应用。

无轴承电机特点及应用

查看全文

农旅融合下农业产业园区创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产业结构都得到优化与升级,这不仅提升了各国产业经济水平,还大力推动本土国家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农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受到影响。因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与地域特征有严格要求,所以农业产业园自然而然地拥有较为优良的生态基础,和多元生物景观、特色休憩园区。若要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人们必须注重农业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创新。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发展现状,结合尤飞、王秀芬、钟鑫、刘爽等编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研究》,从农旅融合视角探索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创新改革的有效路径。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研究》,在仔细梳理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化发展历程基础上,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具体规划与实践目标为主要框架,对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优势进行研究,可读性与适用性极佳。本书作者以自身多年积攒的规划实践经验为技术支撑,剖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与现代化建设,案例真实、详细,有助于加快读者全面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进程;同时,此书还根据该区域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实际发展情况,探讨多数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中所存问题,并深入思考解决方案与策略,利于相关规划研究者与实施者创建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具备较强参考借鉴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行,促使农业旅游成为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在社会高度关注下得到迅速发展。基于此,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承担农业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适应新时展潮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深深影响着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政府与农业管理部门须做好农旅融合工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园区的创新改革。当今,乡村农旅融合工作效率在国家政府政策支持下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促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为乡村农业经济带来全新增长点。但从作者参与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8EYC006)与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SICX19-1131)研究中来看,多数乡村农业产业园区仍采用传统发展模式,致使其所存不足影响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首先,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降低农业产业附加值,还大大缩减了农业产业间的关联性,使乡村农业产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稀缺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农业产业园区创新建设可持续性低,且园区开发重点倾向土地资源整合与集成化发展,忽略景观融合必要性;最后,现有农业产业园区休闲娱乐服务活动较少、且欠缺创造力,不但跟不上现代社会多元化旅游发展需求,还无法全面满足消费者物质、精神需求。新时代到来之际,传统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农旅融合已然成为提升农业经济水平重要途径的今天,农业产业园区的创新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对此,人们需及时转变传统发展理念,顺应农旅融合光明的发展前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促进农业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第一,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农业产业园区附加值,以加强产业间关联性为原则科学规划园区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构建离不开科学规划方案,所以,园区建设管理者应以突出农业产业园区主题特色为目标,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地址,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发展前景模糊的现象;并借助当地地理优势、自然景观及社会文化特色的力量,发展多元化旅游发展产业链条,以此提高农业产业园区附加值和关联性。第二,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品牌形象、整合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实施创新优化。专属品牌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体现着农业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进程,因此,人们应注重特色园区的构建。此要求下,人们可先对农业产业园区现有资源进行归纳、整合,提炼出利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优良资源;之后再通过新式营销手段、宣传渠道扩大市场营销范围,辅助农业产业园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以增加该园区社会认可度。第三,强调社会公共服务需求重要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促进自然景观元素的有机融合。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主要目标是,基于提升乡村经济水平前提下,为社会大众带去更加周到的公共服务。所以,当地政府与旅游企业应特别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基础设施实际建设情况加大投资力度,为农业产业园区创新提供设施齐全的改革环境;同时,还要明确融合自然景观的现实意义,将区域特有景观元素融入农业产业园区中,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综上,农业产业园区创新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项目工程,一时之间难以获得理想发展效果,人们可以农旅融合为切入点,不断对农业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功能分布、空间利用及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析,为农业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助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