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05:11: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僵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解放思想 永不僵化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个重要论断,集中说明了在新时期新阶段不断解放思想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是过程,也是动力。历史的内在逻辑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就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解放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推进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不断碰撞、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获得新认识,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才能统一思想。事实表明,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代替一种旧的思想观念的最终结果,往往就是一种新的政策代替一种旧的政策,一种新的机制代替一种旧的机制,一种新的体制代替一种旧的体制。而任何一种稳定态的改变,都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阻抗。但是,正像不会因艰难而放弃改革开放一样,解放思想也决不会因为艰难而停步。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是历史的结论,更是全党的共识和统一意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当面对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每当处于重要的时刻、关键的时期,党中央都十分强调加强全党的学习,强调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实际上,解放思想是前提,也是结果。解放思想,是为了统一认识。也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统一思想,从而从根本上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才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每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就要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今天,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查看全文

机械化组织僵化分析论文

一、华中师范大学圣兵爱心社简介

圣兵爱心社创建于1998年,属该校团委领导,由学生自主筹资来资助品学兼优的特困高中生考取大学,属公益性社团组织。其内部设五部一处和两个职能小组:通讯部、外联部、宣传部、财务部、秘书处、168筹资组和思想能力组。其中外联部至为重要,主要筹集资助学生所需资金,活动包括发放校报、传单、定期举行书籍展买等,强调成员主动奉献,主动拉赞助,因此成员激励问题至为重要。外联部是该社团得以维持的基础。

思想能力组和168筹资组各由一个副社长管理,成员均来自各个部门,属于参谋性职能团队。前者负责成员的思想工作,定期宣讲受助学生状况;后者负责开拓筹资途径和培养社团骨干,其职能与外联部有部分重叠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1]。

(一)该社团为典型的机械化组织

自1998年成立至今,该社团已有十年历史,资助学生达到93人,社团规模发展到100多人,各项工作由于多年积累的经验,具有严格划分,高度专业化和常规化,工作流程规范标准;组织内部充斥着繁多精细的规章制度;同时大量的决策权集中在组织行政管理核心即理事会。这些均反映了该社团是一个典型的机械化组织。

(二)针对该社团现状的具体分析

查看全文

思维模式僵化管理论文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也是社会和家长反响比较强烈的。谈到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上海市市东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俊岩指出:“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公式化;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启迪;四是课文与作文脱节,教师缺少课后指导作文的材料。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对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感慨颇多,他们认为,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从小学到中学,作文教学忽略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

临近考试,教师们忙着猜题,学生和家长忙着请人修改作文,然后强化记忆装进脑子里。有的学校几乎以每天写一篇甚至几篇的节奏操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其结果是,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害怕写作文,而对作文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没有可写的,这是为什么?

上海市吴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根宝认为:“作文的关键是看有没有话要说,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或褒或贬,或扬或抑。但现在高考是一根指挥棒,教师只要求学生的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自圆其说,分数好一点,冲上二类卷就可以了,至于是真话假话、真情假情,就都不太关心了。”

写作本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而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可以任意拔高,泛泛而谈、真情实感少成了写作的通病。

一位中学生坦言:“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只要写得有技巧,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

查看全文

大学英语学习中僵化现象分析论文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僵化现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多年来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一个难点。探讨僵化现象的起因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释因,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僵化,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就如何缓解僵化现象提出了教改措施。

关键词:英语学习;僵化现象;原因;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取得过不少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及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外语学习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像初期那样稳步前进,而是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这就是出现了僵化现象。作为第二语学习中的常见现象,语言僵化一直是外语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但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1、僵化现象的含义

纵观国内外研究僵化现象的资料显示,僵化兼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母语的词条、规则和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二是指外语学习达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像初期那样稳步前进,而是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

查看全文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论文

摘要: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具有许多的优势,但它仍然会引起过渡语僵化现象。文章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过渡语僵化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外语教学;过渡语僵化

一、引言

伴随着世纪之交高校扩招浪潮的开始,多媒体技术迅速被运用到高校教学中。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指出:“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最有可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此后,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他又说:“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是我们的手段。”因此可以说,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从最开始就被赋予了更新教学手段、变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的神圣使命。笔者所在的吉首大学也加入了教学改革的队伍。然而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之后,外语教师和学生们都发现,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模式背景下发生的过渡语僵化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使大家对这次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本文将对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僵化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发生原因,解除大家的疑虑,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

(一)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查看全文

坚决破除一切形式“教条主义” 与时俱进没有句号

我们必须坚决破除各种各样、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和“僵化思想”,“东教条”、“西教条”、“古教条”都在我们反对之列。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什么是与时俱进呢?其本质就是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报告还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这也就是说,实践和创新都没有句号。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与时俱进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当今世界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正在干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干过的事业。我们这艘社会主义的巨轮驶向了波涛汹涌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海。我们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严峻挑战。别的理论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和创新正确的理论。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反对僵化、教条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僵化、教条思想有各种表现。其中之一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东教条”。这种僵化、教条的思想,主张一切从本本出发,正像列宁所说,抱着昨天的某种结论不放,把马克思主义词句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想用马克思主义当时讲的具体办法,来解决我们当前的所有问题;用空洞的革命词句、僵化的个别结论来剪裁丰富多彩的生活、审视复杂多变的实践、评价生动发展的理论。这种教条主义也势必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否定。由于教条主义用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办法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因而就怀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和指导作用。这就是一些人常常从“左”跳到右的思想根源,结果成了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践已经证明很有害、行不通。对马克思主义不能搞教条主义,对其他主义和理论思潮则更不能照抄照搬。

而有的人虽不赞成对马克思主义照抄照搬,却对西方理论和经济政治制度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西教条”,亦即“食洋不化”。毫无疑问,我们对世界各国所有文明都要大胆借鉴,但这种“西教条”,总认为外来的东西才是好的,并不顾中国国情,要全盘照搬。这样的人的主张也是配套的,即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西方多党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等。

还有的人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古教条”,也就是“食古不化”。这种“古教条”不能区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主张全盘继承,甚至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企图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寻求现实社会发展的根本道路。

查看全文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清道夫”,不断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解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扫除思想障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把人们的思想从“”造成的极左的僵化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是粉碎“”以后最初面临的重要任务。由于“左”的积习太深,由于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继续延续“左”的路线,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不打破思想僵化,不把人们的思想从极“左”中解放出来,“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迅速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决反对“两个凡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大讨论,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步,是继续解放思想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遇到来自“左”和右的干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的思想焕然一新,开拓进取,但也有一些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僵化和半僵化状态。当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险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有人指责是复辟资本主义;当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时,有人指责是发展资本主义;当改革开放进入到关键时期时,有人却鼓吹“和平演变的危险主要来自经济领域”;当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也有人继续用市场和计划来划分社会制度。这一切都说明,思想的僵化和半僵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严重思想障碍。几乎每次在关键时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决抵制“左”和右的干扰,不断拨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航向。

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

历史的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思想僵化导致停滞不前;解放思想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解决。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查看全文

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探究

摘要: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应立足课程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在多元化教学中,保障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有效优化。本文从问题剖析出发,就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问题,从盘活教学空间、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具体阐述了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实验是理论构建的基础,化学分析教学的有效实现,强调实验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从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环境欠缺,粗放式教学现状,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态僵化,对实验教学的有效创设,形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以创新教学为导向,立足教与学两个维度,实现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有效生成,是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优化与调整的内在需求。

1.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问题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多元化教学形态,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但是,从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来看,教学形态僵化、教学方法单一,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形成了较大影响,表明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因此,从问题剖析出发,深入研究实验教学。1.1教学形态僵化,缺乏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注重“动态”式教学构建,僵化的教学形态,会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首先,实验教学形态僵化,应付式教学情形,不利于实验教学的有效创设,同时也导致实验教学主动创新不强,陈旧式教学思维,不利于教与学的有效构建;其次,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在课程设计、课程安排等方面,难以保障实验教学需求,实验与理论的课程比远小于1:3。因此,僵化的教学形态,直接弱化了教学创新的推进,是导致化学分析实验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的重要原因。1.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程式化。随着高校化学分析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多样化实验教学,是提高实验教学的内在需求。但是,从实际来看,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单一,程式化的教学问题,暴露出实验教学方法的粗放性。一方面,实验教学实施更注重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从教师布置到学生实验操作,枯燥的实验教学过程,弱化了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不到位,牵引式、验证式为主体的教学情形,影响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有效构建。1.3教学内容陈旧,探究性不足。化学分析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是构建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但从实际来看,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陈旧的教学内容,影响实验教学有效性。首先,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化学分析的发展需求,导致教与学存在滞后性问题;其次,教师的“教”,更热衷于理论状态下的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的探究性、思考性不强,这也是当前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通病”。因此,创新教学内容,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提高使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优化探究

查看全文

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医师多点执业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

上述分析表明,当前我国以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为核心的僵化、垄断的医疗体制是多点执业推行的深层障碍所在。僵化、垄断的医疗体制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无法让公立医院的医疗人才充分流动,从而无法解决医疗“效率”不足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综合性公立医院提供非盈利性医疗服务,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政府主导主要解决“公平”问题,市场机制主要解决“效率”问题。改革目标是在政府对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遵循上述《指导意见》精神,多点执业旨在探索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生的合理流动机制,增强存量医疗资源(优质医师)的流动性、共享性,逐步打破医院个体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排它性垄断,增强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因此,从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供给的竞争性看,当前正在实施的医师多点执业对于公立医院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直击我国现存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为核心的僵化、垄断医疗体制的利器,是推进非盈利性医疗事业改革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不仅有助于调动改革过程中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特别是高级别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释放其能动性,提高医疗服务供求双方的衔接性,缓解医疗供需矛盾和就医困难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高1007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公平性,缓解看病难问题。制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制度结构决定主体的利益结构,从而决定主体对制度变迁的态度。以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现有医疗体制产生了医生对公立医院的人身依附,使得多点执业不利于公立医院垄断利益的维持,公立医院自然就会或明或暗的抵制、反对。那么,是不是等待各项制度都改革完毕再推进多点执业?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等待各项制度系统改革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会极大地延缓甚至破坏新医疗改革的进程。理论和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制度结构的整体变迁总是需要从一点突破开始:突破一点,促动全局。而突破点的选择和强有力推进是至为关键的。医师多点执业直击我国当前医疗体制的要害——公立医院僵化、垄断的人事制度,因而是新医改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突破口。因此,应该全力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以点带面,借力倒逼公立医院的深层体制改革。

利用多点执业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与策略

根据制度结构变迁理论,制度结构变迁是从一种结构均衡向另一种结构均衡演化的过程。短期内的变迁动力通常是外生的,即短期内制度结构内部往往无法自发产生变迁的动力,需要外生推动力促使其变迁。而且,制度结构变迁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核心到外围,二是从外围到核心,核心外围同时毕其功于一役式的变迁往往是困难的。但实践中可以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首先从核心到外围,即在维持核心制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借助外力打开核心制度的一个缺口,创造出核心制度的一个小小的非均衡,然后继续借用外力推动,放大此非均衡,着力引发整个制度结构的非均衡,刺激外围制度发生应激性渐变;然后,随着外围制度渐变程度积累和制度变革行动团体力量的壮大,外围制度非均衡将反作用于核心制度,形成逼迫机制,迫使核心制度根本性变革,以便与外围制度匹配,形成新的耦合。根据上述思想,想要利用多点执业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应该实行“强制推动”—“诱致带动”—“包抄倒逼”三步走的方法。其短期目标是利用多点执业推行契机,全力推进医师部分自由流动,以期以点带面,打开改革突破口;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可及性得以保障、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得以有效满足的新的医疗体制。强制推动,打破制度结构的低水平均衡强制推动,就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撕开旧制度的个别缺口,打破制度结构的低水平均衡,形成某种非均衡。当前多点执业在卫生行政部门全力推动下效果甚微,原因在于既得利益集团强烈反对,制度变革的行动团体弱小或缺失。因此,不妨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强制公立医院放开其对优质医师的垄断性控制,通过强制推动,让医生和患者成为制度变革的受益者,从而培育、形成制度变革的行动团体。强制推动的基本策略是基本维持原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就是可以先推进中医多点坐堂门诊,推进风险小、简单非技术性的西医专业,如精神科、小儿科等多点执业。突出的重点就是可以先出台一些行政性规定,或者适当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为多点执业的相关主体授权、放权,为探索性改革铺路。当前应当突出的重点是:通过建立独立于医院的医师协会等方式,强化医师的独立性和谈判能力;探索政府、多点执业医院和医生合理分担的多点执业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多点执业中各主体(第一执业医院、多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医院等)行为的第三方监管机制;探索医疗风险的监控和利益冲突的仲裁机制;探索医生参与多点执业的收益保障机制;探索医生所属的第一执业医院的相关补偿和激励机制等[7]。诱致带动,形成外围制度的变革群制度非均衡将产生获利机会,以医生和患者为主体的行动团体为了得到由获利机会带来的利益,新的制度安排将被创造出来,这就是制度变革的诱致带动。诱致带动可能会由一项制度波及到另一项制度,形成制度变革群,从而有效推动外围相关制度的渐近式变革。在此过程中,阻挠变革的力量和推动变革的力量彼此消长,行动团体会逐步发展壮大,从而产生有利于进一步变革的态势。此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应当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外围各项制度,如医师职称评定及晋升制度、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医学科研制度、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医生社会保障制度、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疗卫生监管制度等制度的变革,使这些外围制度逐步走出低水平均衡。诱致带动制度变革的基本策略是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多方参与就是切实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医生和患者的参与权和表达权,让其都参与到制度变革进程中来,充分表达意见,发挥群众智慧,进一步壮大制度变革的行动团体。上下联动就是制度变革先从中央到地方至上而下推动起来,但是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创造性,允许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寻求适合地方的制度变革形式。在此基础上,再上下联动形成改革合力,推动制度变革。包抄倒逼,形成核心制度变革的水到渠成之势经过诱致带动之后,逐步走出低水平均衡的外围制度与核心制度之间会产生一系列的新的结构性的非均衡,这就是核心滞后于外围。根据马克•塞特菲尔德的制度滞后理论,渐变的外围制度与僵化的核心制度之间不匹配、不协调、甚至冲突会突显出来。随着滞后程度的累进,矛盾逐步积累,制度滞后会造成整个制度结构的低效率,产生变革滞后制度的需求和社会压力[8]。只有变革核心制度,才能与外围制度适应,制度结构的绩效和行动团体的利益才能得到最终保证。此时,对核心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就是所谓的“从外围到核心”,即外围相关制度变革群形成对旧制度结构内核—人事制度的包抄逼迫之势,使其发生根本性变革。包抄倒逼的基本策略是“因势利导、结构微调、强化巩固”。“因势利导”就是控制节奏,避免冲突与对立,利用形势引导、促使核心制度平稳变革。因为此时核心制度变革已经是制度结构本身的内在需求了,外围变革的结果使得行动团体力量空前壮大,因此因势利导,控制节奏,实现变革是正确的选择。“结构微调”,就是改革者对制度之间特别是核心外围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不匹配之处进行微调,以形成新的互动关系或新的耦合关系,建立新制度结构的效率基础。“强化巩固”就是法律法规要及时跟进,即要及时制订与公立医院改革成果相适应的新的法律法规,包括人事制度、医院治理、医生培养、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医院补偿、医疗监管等相关立法,形成基本成形的法律规则,构建起与新医疗体制相对应的法律制度框架。

本文运用制度结构变迁理论对多点执业的障碍及利用多点执业倒逼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及策略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多点执业的深层障碍在于公立医院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以医院治理、医生职称评定及晋升、薪酬分配、医院补偿机制、医生培养培训、医学科研等各项制度为外围,“核心—外围”制度耦合而成的,僵化、垄断的医疗体制。多点执业旨在探索公立医院医生的合理流动机制,打破医院个体对于优质医疗资源的排它性垄断,因而是直击我国现存以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为核心的僵化、垄断的医疗体制的利器,是推进非盈利性医疗事业改革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应该利用多点执业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并实施“强制推动”—“诱致带动”—“包抄倒逼”三步走措施,采取“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因势利导、结构微调、强化巩固”的基本策略,为最终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可及性得以保障、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得以有效满足的新的医疗体制而努力。

本文作者:陈刚工作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查看全文

高中教育体制缺陷论文

在中国政治经济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高中教育体制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浅论高中教育体制弊端,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且当笑谈。

毋庸置疑,高中教育一直有其非常成功的一面,它为大学、社会、国家输送或培养了大批储备人才和潜在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力的内在转轴,从这个角度讲,高中教育体制值得肯定。但从一个度过高中三年的高中生来讲,却认为高中教育体制的弊端大于利端。理由如下:

一、高中教育体制与初中教育体制衔接的部分脱节

从初中到高中,很明显的一个感受便是高中的学习生活节奏加快,“自由空间范围扩大”,同学关系疏远,老师的指导作用减少,需要我们拥有更强的自控能力。在学习上,压抑的氛围四处弥漫,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习任务繁琐沉重。这与初中时学习生活轻松快乐、同学关系融洽、老师认真全面负责、我们可以健康成长形成鲜明对比。初到高中有些同学被这种不适应的气氛压的喘不过气,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生理与心理的伤害,影响了我们本该有健康成长。衔接脱节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初中老师的思想教导的提前过渡,更需要高中平台施教者对此问题的严肃认识与认真对待,而不是做到无为而治、放任自流。

二、高中教育体制僵化与心理疏导的缺失

高中教育体制在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也葬送和埋没了大批可塑之才。他们的没落实在可惜,究其原因,高中教育体制的僵化与心理疏导的缺失实为罪魁祸首。纵观高中教育体制,可谓中规中矩,纯粹的应试教育,僵化拘谨模式明显。历经几十年的高中教育体制已着实凸显出包容性差,思想狭隘的意识形态。在这种僵化的体制下,大批具有活跃思想、具有鲜明个性的未来之才被打压、被排挤,最终失去鲜活的色彩,变的平常甚至病态。由于初高中教育体制的部分脱节、学习环境的改变、熟悉人群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思想不成熟,常常面临激烈的思想激荡,没有一套成熟内闭的心理环境来应对高中学习所面临的困难,所以部分学生的心理就在这种孤立、无助的困境下发生消极变化,变的迷茫与颓废,甚至心理发生扭曲。这不仅严重影响当时学习质量,更有害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从短期看心理问题将会提前结束看不到希望的学业。从长期看,心理问题的存在将会使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发生发生偏转,这足够摧毁一个人的人生。高中教育体制可以逐步改革,但心理疏导缺失的弥补却是刻不容缓。高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个有素质、对社会有用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公务员之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