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9 00:40: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坚持科学发展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跨越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成熟。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主要思考对象,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贯彻于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推动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什么”的思想认识问题。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过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核心思想是强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问题得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

第一,这是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从18世纪末开始,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非常迟缓,被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一个原本强大的封建帝国不断走向衰落,成为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对象,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水深火热的生活。在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能救亡图存”这一真理,并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探索。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后来一段时间“左”的思想影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与资本主义国家本已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战争和冲突仍在世界一些地区局部地存在。但是和平、安全、美好的生活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也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主流共识。世界充满发展的氛围与机遇,也充满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力地维护本国和本国人民的利益。也只有发展,才能有效地增强综合国力,为世界和平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第三,前进中的问题需要靠发展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将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首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经济不发达,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只有发展才能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其次,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差距仍很大,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遏制和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发展关乎国家统一和安全,只有发展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战胜种种风险和考验,掌握国际斗争主动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科技新城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科学发展观对打造科技新城的推动作用;其次,论述打造科技新城科技新城,坚持科学发展观,具体措施;最后,论述科学发展观作为核心开发区发展的内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技新城措施

前言:**经济开发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负重奋进、顽强拼搏,以全力打造科技新城为目标实现了开发区建设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经济开发区的重点行业是IT、机械制造业,要全力打造科技新城。新时期,我经济开发区必须进一步树立新的发展观念,毫无疑问,应是科学发展观在IT、机械制造业的贯彻与实现,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着开发区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及各个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指导着IT、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仔细考察与分析一下,可以确认一个事实,打造科技新城将转移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二、打造科技新城,坚持科学发展观,具体措施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新跨越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更加成熟。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主要思考对象,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贯彻于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推动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什么”的思想认识问题。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过程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核心思想是强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问题得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

第一,这是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从18世纪末开始,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非常迟缓,被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一个原本强大的封建帝国不断走向衰落,成为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对象,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水深火热的生活。在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能救亡图存”这一真理,并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探索。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后来一段时间“左”的思想影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与资本主义国家本已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战争和冲突仍在世界一些地区局部地存在。但是和平、安全、美好的生活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也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主流共识。世界充满发展的氛围与机遇,也充满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力地维护本国和本国人民的利益。也只有发展,才能有效地增强综合国力,为世界和平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查看全文

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年来,*市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要有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基本国情,立足*市情,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优化*市的发展环境,把我们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年来,*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从19*年到20*年,国内生产总值由5169万元增加至38.9亿元,增长17.4倍;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35元增加至6167元,增长44倍;职工年均工资由513元增加至1.4万元,增长27倍。但*的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农业产业化调整还没有成形,新型工业化布局还不够合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平衡。在充分肯定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认识,一定要全面把握*市基本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国情的全面准确把握,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最起码的要求;*市情的全面准确把握,则是对我市各级领导班子执政为民最起码的要求

从世界的本原来说,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因此,办任何事情,都得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相反。恩格斯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大的现实就是本国的国情,对于一个县市来说,最大的现实就是基本市情。我们进行“四区一线”的农业布局,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必须研究和认清*市情,一切从市情出发,善于把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与*市的经济社会条件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创新发展。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前提,就是对中国国情真实、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对基本国情了解不全面,一些人教条主义地把书本上的条条,外国的革命经验,照搬到中国来,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同志则重视了解和掌握中国国情,不断研究国情,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在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剖析的基础上,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正确地制定了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战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起来,我们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当时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但同时也脱离社会现实,脱离本国国情,出现了、化等左倾错误,使社会主义道路发生了严重曲折。深入研究诸多曲折的原因,都同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偏差相联系,致使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不从实际出发,不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做法,都被实践证明是有害的,我们应该记取这些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同志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强调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他一再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邓小平还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为此,他提出了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任务。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分析,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郑重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20年前,在党的十三大,我国正处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首次写进党代会报告。20年后,在党的*,同志在报告中又一次郑重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都是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年来改革开放的全部成就,也都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断地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而取得的。当前改革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党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仍然需要坚持科学分析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因此,*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只有准确地把握基本国情,才能科学地制定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的发展战略。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保持党员先进性

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后,市人大二届四次会又通过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确定了“十一五”的前进方向;在总结“十五”成就的基础上认清了“十一五”的发展起点;在分析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一五”的战略重心;在把握战略全局的基础上确定了“十一五”的奋斗目标;在明确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的主要任务;对我市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建议》和《纲要》对于团结和动员全市人民加快推进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都应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努力开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推进“十一五”发展,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我们谋划未来、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我们作出决策、制定政策的全过程,贯穿到我们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到我们检验成果、衡量成效的全过程。努力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必须牢记使命、顺应时代要求,科学确立发展的总体目标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议》和《纲要》,从夯实发展基础、转变增长方式、构筑特色产业、完成移民迁建、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等方面,明确了“十一五”时期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既与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宏伟目标相协调,与“前十年打牢基础、后十年加快发展”的总体构想相衔接,与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相一致,与办好“四件大事”的历史任务相统一,又充分反映了重庆“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这些目标当中,核心的内容是“三个确保”:一是确保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圆满完成移民迁建任务,顺利实现库区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企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新的突破;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二是确保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基本建成。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现代产业基地,形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的雏形。三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方面见到显著成效,全市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实现了“十一五”的目标,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就能够跨上一个新的历史性台阶。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党建工作

近年来,*镇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镇三个文明建设稳步发展。20*年,该镇党委被评为阳春市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20*年,又被阳春市委评为“五个好”镇党委。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镇党委每月组织一次镇党政班子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破解难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点,丰富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容。镇党委要求党员干部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把学习理论知识与理清思路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领导班子的和谐执政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创建“团结奋进”班子。镇党委坚持对重大事项、重要的人事任免等进行集体讨论,努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如在处理石崇村山林纠纷过程中,镇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专题会议研究,提出了承包者交纳维稳保证金,在处理好有可能发生的各类纠纷后,方可发包的山林承包处理方案。实现民主议事,创建“最佳拍档”班子。镇党政领导经常集中讨论本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问题,加强沟通,增强团结,实现民主议事,班子之间力争做到“做最佳拍档,创最佳业绩”。在党政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该镇20*年税收1000万元,比20*年增长147万元,是20*年度全市实得财力增长最快的乡镇之一。

(三)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强化党员干部管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制定实施党员干部年度理论业务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经常督促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研究,提高干部的进村工作能力;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使干部做到乐于奉献。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培训,使村干部进一步学习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增强其运用政策法规解村民纠纷的能力;不断挖掘农村人才,努力将年轻村民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严格把好发展党员关。镇党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抓镇党校作用的发挥,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的教育培训;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抓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严格执行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积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镇党委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选拔程序,促进了班子结构的改善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0*我镇推荐了2名中层干部作为班子成员的人选,并得到了市委的提拔任用。在20*、20*年,镇委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会讨论决定的程序,对11名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了票决制度,并对其实行公示。

(四)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局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镇党委健全了机关考勤制度、理论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年度任期目标责任制,各部门办公室也相应完善了部门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以制度管人,确保作风过硬,素质高的干部都能得到提拔重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镇委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和镇村两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推行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同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办事政策、办理程序和办理结果全面、及时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五)坚持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落实三个文明建设,加快“和谐*”的建设进程。坚持打造“资源型企业强镇”。镇党委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切实加快*镇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20*年,该镇投产、在建、洽谈17个项目,其中已投产5个项目,投资额6750万元,预计年产值1.14亿元;在建5个项目,投资额8500万元,预计年产值2亿元;正在洽谈项目7个,投资额6400万元,预计年产值2.*亿元。预计上述项目全部投产后,年新增工业产值5.56亿元,税收2800万元。逐步打造生态游品牌。镇党委以春都温泉为龙头,逐步整合马兰风光、万亩*桔生态园、300年香火不断南山寺等人文、历史、田园风光的自然资源,建设有独特传统文化的*旅游景区。同时,计划与省、市山水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旅游链接,逐步将*地区生态旅游打造成省内、乃至国内知名的旅游品牌。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继续抓好*桔、香蕉、蚕桑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利用“中国*桔之乡”这个品牌,发挥原产地优势,加强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增强*桔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其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全镇种植*桔1.2万亩,香蕉6500亩,蚕桑2500亩。加强“五解五进”活动示范村建设。我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岗村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解五进”示范点的创建活动。帮助村委会找准路子,对中岗市场全面规划改造,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开展“寨寨通”水泥路建设,解决周边600多名群众行路难问题;发动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2%,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关注民生,服务群众解难题。几年来,争取到省资金扶持,总投资86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解决18000亩农田灌溉难问题;投入资金280多万元,建设自来水厂工程,解决了10000多名群众的饮水难问题;投入资金54万元,建设村级卫生站所18个,解决35000多名群众看病难问题。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交通新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交通新跨越

县交通局局长朱元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型基础产业,社会全面进步“助推器”的华容交通,更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着力提高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并把其贯穿于华容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一、把握交通发展的新形势

正确把握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化认识交通工作目前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是谋求交通新跨越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交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今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社会更加开放,法制更加健全,过去的许多老观念、老经验、老方法、老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我们必须用时代的要求审视交通工作,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主动。尤其是今年×月×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施行,将改变我们习惯的行政管理方式,要求我们必须确立做法制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必须遵循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权力运行规律。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

今天是第1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5%以上,仅去年一年就减少耕地3800万亩。其中,生态退耕62%,农业结构调整18%,建设占用14%,灾害损毁6%。耕地总量的逐年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据统计,我市目前实有耕地69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近3年,全市共计征地4.2万亩,年平均征地1.4万亩,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些地方,一手圈占农民土地,一手用地作抵押,到银行贷款作为寻租的手段。有的地方开发区设立过多过滥,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大量耕地被占用和浪费。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影响了宏观经济的平衡运作,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强调保护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亿万农民的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乃至全社会具有稳定作用。中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工作、保障我国经济平衡运作时,把住土地供给的闸门,作为宏观调控极为重要的改革措施。仅2004年4月一个月内就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们要把管好和用好土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生存与发展关系的一件根本性大事来抓。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上来,认真履行参与宏观调控的神圣任务,切实负起保护土地尤其是保护耕地的历史责任。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按照中央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调控土地供给,正是为了促进节地挖潜、集约用地,建设节约型社会。近年来,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通过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大力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不仅提高了土地收益,更重要的是使市区国有土地得到了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耕地保护方面,全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采取了严格的保护制度,使全市39.54万公顷基本农田持续稳定,在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的同时,狠抓土地开发整理,5年来全市新增耕地面积3240.18公顷,连续5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在土地执法监察方面,尤其是去年我市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广泛开展了土地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各类开发区的管理,基本刹住了盲目设立开发区,大量“圈占土地”之风,这些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清所承担的任务,始终坚持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科学调控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和布局。在治理整顿期间,对该暂停的用地要坚决停下来,同时,对确属急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要按规定要求审查报批,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审批效率。要继续实行“部门联合、经常督促、及时通报、公开调查”的工作机制,从严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谋求交通新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交通新跨越

县交通局局长朱元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型基础产业,社会全面进步“助推器”的华容交通,更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着力提高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并把其贯穿于华容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一、把握交通发展的新形势

正确把握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化认识交通工作目前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是谋求交通新跨越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交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今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社会更加开放,法制更加健全,过去的许多老观念、老经验、老方法、老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我们必须用时代的要求审视交通工作,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主动。尤其是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施行,将改变我们习惯的行政管理方式,要求我们必须确立做法制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必须遵循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权力运行规律。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县城到乡镇干线公路基本硬化,出境交通干线全部达到了国家二级公路标准,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但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县域经济还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且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深入,将给交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交通工作要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前瞻性,保持适度的建设规模和适当的发展速度,防止出现新的“瓶颈”。

查看全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好农建攻坚战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好农建攻坚战

——××镇20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市、县20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安排,结合我镇实际,今春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农村公路建设、饮水解困、圈舍养殖、中药材种植、林业建设和桑园改造六项农建工程为重点,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其主要特点和做法是:

一、突出一个“早”字。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之前,我镇党委政府就召开了有全镇46个村的支书、主任、会计三大主干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近二百人参加的2006年农建动员大会,较好地做到了早动手、早安排、早规划。之后,我们又根据市、县今春农建的总体安排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全镇农建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群众大搞农建的积极性。××村是我镇“村村通”工程战线较长的重点村之一,培护路肩工程任务较重。全镇农建动员大会后,该村连夜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并实行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责任制,将“村村通”后续扫尾工程落到了实处。第二天一早,全村就出动劳力260多个,三轮机动车近百台,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全长4公里的“村村通”路肩培护工程。

二、狠抓一个“实”字。为使我镇展开的各项农建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造福工程,镇党委明确要求镇直涉农部门及各村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加强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工程,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围绕全县、全镇农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村情实际上项目,坚持以民为本搞农建。××*村是我镇最小的一个村,全村只有不到50户人家,同时也是我镇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村。他们根据自己村小、人少、实力弱、无水源的实际,在县、镇两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借农建东风实施了旱井蓄水工程,既节约了资金,又有效解决了村民多年来的吃水困难。目前该村已完成蓄水旱井22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