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18:32: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假冒伪劣商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刑事策略研究
长期坚持从严惩处的刑事政策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属于典型的经济犯罪,行为人往往基于贪利的动机而实施此类犯罪。有行为人以此为生,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中获取生活的经济来源,甚至为了赚钱而置他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顾,长期从事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正是基于牟取暴利的动机和原因,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在数十年来并未因国家的严厉惩治而有明显的消减,相反,仍然势头很猛,相当猖獗,持续不断地危害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此类犯罪,必须毫不懈怠地长期坚持从严惩治的刑事政策。具体而言,可考虑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其一,准确认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作为营业犯的特点,将行为人实施此类犯罪的时间长短、次数多少作为从重处罚的酌定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其二,如果制假售假针对的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严重疾病患者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产品,那么,可以将其作为从重处罚的酌定情节。其三,对于特殊时期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期,其行为的危害程度往往重于其他一般时期,因而可以考虑予以从重处罚。其四,充分重视财产刑、非法财物没收措施的作用,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要坚持多用财产刑和非法财物没收措施,既让犯罪人不能从犯罪中非法获取任何利益,又让犯罪人丧失继续实施此类犯罪的条件。其五,对判处管制或者适用缓刑的犯罪人,人民法院应当适用禁止令,使其不得再从事制售特定种类商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判处其他刑罚或者适用假释的犯罪人,人民法院可向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不给其颁发涉案商品类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将涉案人员的某些个人信息予以公布,将其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使其难以再从事涉案商品类的生产经营活动。
正确运用严中有宽的刑事政策
对于宽的运用,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其一,从宽处罚的基础依然是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犯罪情节考察其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的程度。这些犯罪情节既包括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还包括悔罪等酌定从宽情节。司法人员应当对这些情节进行综合评价,以准确判定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从而合理地确定从宽的程度。但也要注意,不能为了从宽而从宽,在从宽量刑之时不能忽视对犯罪人进行守法教育,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判处管制或者适用缓刑的犯罪人适用禁止令,即在从宽的情况下也要确保对犯罪人特殊预防的法律效果。其二,对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初犯、偶犯,能否从宽处罚,应当结合主客观方面的各种情节综合评定。如果罪行确实不重,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也较低,可考虑贯彻从宽处理的政策,根据其是否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的实际情况,依法从轻处罚;如果尽管是初犯或者偶犯,但置他人生命健康于不顾而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以及其他商品,缺乏真诚的认罪和悔罪态度,就不必因其是初犯、偶犯而从宽处理。其三,对于行为人迫于生计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形,并非一概予以从宽处理,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行为人确实迫于生计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没有侵害或者危及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将迫于生计作为酌定从宽的情节来考虑;如果行为人虽然迫于生计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但明知制售的对象是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假药、劣药等可能危及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商品,在主观上有很大的恶性,则不宜基于迫于生计的理由而对行为人从宽处理。
本文作者:赵秉志工作单位: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探索
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本文从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成因等方面,分析对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的办法.
关键词:假冒伪劣治理措施
一、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十分猖獗,并深入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为何如此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其主体主要有厂商、消费者、政府等.
1、从生产者角度来讲.生产者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目的在于牟取暴利,这是假冒伪劣商品出现的主要原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采用劣质的材料,无需广告宣传费用等,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获取高昂的利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这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生产者由于打假成本太高,以及不明晰的产权导致厂商只愿意做短期的生产,而不愿意为厂商长期的企业形象、信誉做过多的投入而形成了一种间接上放任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市政府决定,从年1月至年3月,在全市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重点
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全市侵犯知识产权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高压态势;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加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全面提高我市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
开展专项行动要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以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以及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等为重点内容,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高发地为重点整治地区,以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整治领域,以图书、音像、软件、大宗出口商品、汽车配件、手机、药品、种子等为重点查处产品,遏制规模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大力净化市场环境。
二、工作任务和分工
(一)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案
按照《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办发电〔〕号)和《人民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办字〔〕号)文件要求,市府决定从年1月至年3月,在全市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违规企业,强化对生产、流通、消费等关键环节的整治,遏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意识,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民族传统知识与文化的社会氛围,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和执法力度,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分工
按照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市开展十大集中整治行动。
(一)以打击各种非法印刷品、盗版光盘为重点,组织开展图书、音像制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等印刷、制作企业的监管,对全市范围的各类图书、音像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集中全面清查,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收缴非法图书、印刷品和盗版音像制品,对违法违规企业予以处罚,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和地下印刷、复制窝点,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和加印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印刷经营许可证。(牵头部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配合部门:市广电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假冒伪劣商品整治方案
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将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专项行动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高压态势;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加强执法协作,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作用,全面提高全区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分工
(一)以打击各种非法印刷品、盗版光盘为重点,组织开展图书、音像制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文化、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等印刷、制作企业的监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类图书、音像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一次集中全面清查,依法收缴非法图书、印刷品和盗版音像制品,对违法违规企业做出处罚,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和地下印刷、复制窝点,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和加印等行为,对情节严重的吊销印刷经营许可证。文化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图书、音像制品市场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整治侵权盗版行为。(牵头部门:区文化局;配合部门: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分局)
(二)以打击盗版软件和推进软件正版化为重点,组织开展软件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区内重点软件生产、交易重点单位和场所进行整治。文化、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要对政府机关、各办镇使用计算机软件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改,尽快实现政府机关办公软件、杀毒软件正版化。对需要采购的正版软件,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为专项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开展市场检查工作。(牵头部门:区文化局;配合部门: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工商分局)
假冒伪劣商品治理措施浅议论文
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本文从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成因等方面,分析对假冒伪劣商品综合治理的办法。
关键词:假冒伪劣;治理;措施
一、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十分猖獗,并深入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为何如此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其主体主要有厂商、消费者、政府等。
1、从生产者角度来讲。生产者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目的在于牟取暴利,这是假冒伪劣商品出现的主要原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采用劣质的材料,无需广告宣传费用等,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获取高昂的利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这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生产者由于打假成本太高,以及不明晰的产权导致厂商只愿意做短期的生产,而不愿意为厂商长期的企业形象、信誉做过多的投入而形成了一种间接上放任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治理论文
摘要:假冒伪劣商品市场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的。治理假冒伪劣商品市场主要是治理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主体。
关键词: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政府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涉及到食品、服装、家电、化肥农药、种子、化妆品、医药等各行各业,假冒伪劣商品的大量存在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公害。凡是用假的冒称真的、质量差的冒称质量好的、档次低的冒称档次高的、盗用他人的名义或品牌进行生产或者销售的商品均属于假冒伪劣商品。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把假冒伪劣商品称之为“假品”,把非假冒伪劣商品称之为“真品”。
1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原因
假品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如果生产或销售真品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假品就不会被生产或销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
首先,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分析,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使成本尽可能地低或者售价尽可能地高,生产者可能采取两种行为:第一,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低于真品的成本生产出假品,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所生产的假品不易被消费者所发现,可以冒称真品在市场中销售,从而可获得高于正常利润的利润。例如生产药品的厂商,为了节省成本,用价格低廉的劣质假品原料来替代真品原料,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一般的消费者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能发现其生产过程中的真实信息的,或者说要发现其真实信息的成本很高,要经过化验等手段才能得知,这样生产的假品可以以真品的价格在市场中销售,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相反,一些容易被消费者掌握信息的商品则不容易成为假品,例如筷子、缝衣针之类的商品,因为这类商品如果是假品,很容易被消费者发现,从而不能当作真品在市场销售。第二,即使生产者不偷工减料,用正常的原料生产产品,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冒用名牌商品进行销售,因为名牌商品相对于一般的商品的价格要高,例如,一家生产白酒的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正常的原料进行生产,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以在市场上影响较大、售价较高的的名牌白酒的名义进行生产和销售,说“只要能在竞争的市场蒙混过关,便会把沙子掺进食糖里去”。
质监系统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现制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高压态势,使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辩假能力,使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充分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执法效能,全面提升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水平。
(二)工作原则。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强化生产源头、流通、消费等关键环节的整治。确定重点内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集中查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要与日常工作相衔接,一手抓集中整治,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全过程治理,推动专项行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
按照政府对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开展十大集中整治行动。
自治县假冒伪劣商品整顿方案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321号)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年10月至年3月,在全县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促使我县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有效规范,各种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得到有效衔接,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专项行动以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以及植物新品种权为重点内容,以产品集中地、商品集散地、大型展会、货物进出口环节为整治重点,以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工业设计为重点整治领域,以图书、音像、软件、大宗出口商品、汽车配件、手机、药品、种子等为重点查处产品,以权利人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为重点,加大主动查处和办案力度,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大力净化市场环境。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分工
根据此次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全县开展九大整治行动。
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整治工作总结
自治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王勇国务委员在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为确保“双打”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认真进行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双打”专项行动,以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将我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压实“双打”工作落实责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以及省厅、市局关于开展“双打”工作的精神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立足我县实际,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和重点,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行动。通过制定《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工作,各部门分别成立“双打”行动领导小组,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互联网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司法刑事打击和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专项行动收到实效。确保全县专项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多措并举,确保执法打假工作见成效
在统一部署和分别行动中,我县各部门迅速有力地开展专项行动,亮点纷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针对全县范围内商标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特点,我县明确了此次专项行动的执法重点:对傍名牌、以手机、箱包、家电等零售店,电子产品市场、建材市场、农资市场、服装零售市场等为重点整治地区;以手机、种子、化肥、箱包、白酒、建材、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为重点商品;重点查处侵犯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违法行为,查处违法印制、出售商标标识及包装、装潢的行为,加强对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能追溯到源头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坚决一查到底。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以强化经营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为着力点,加大执法检查,认真查处了违法经营行为。共出动执法车辆580余辆次,动用执法人员668人次,走访、检查各类商场、卖场162户次,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劣药,认真执行了“双打行动统计数据月报表”制度,做到整治一个品牌规范一个店铺,认真督促经营企业自我规范,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