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14:44: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价格波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煤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
进入到2010年以后,煤炭价格波动情况开始加剧,单边上涨的趋势已经终止,而煤炭企业长期的经营思路则是以价格上涨为基础,所以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存在一定的忽视,一旦煤炭价格下跌,很多煤炭企业就会面临亏损,甚至出现了就算是煤炭价格上涨,也有一些煤炭企业依然会亏损的现象,这足以说明煤矿企业财务安全的缺失。因此研究煤炭价格波动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是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二、煤炭价格波动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关系分析
煤炭价格波动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是煤炭价格的不断上升会让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平均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呈现下降。第二就是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平均值和煤炭企业的煤炭产品出厂价格的环比指数会呈现反向关系,当煤炭企业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上升是,那么财务风险的平均值就会下降,反之就会越低。
(二)对煤炭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浅析价格波动投机
摘要:非线性科学不仅起到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金融交易市场(股票、期货)价格波动是非线性的,对价格进行描述只能是一个非线性方程组,而非线性科学研究表明,孤立波正是非线性方程的解。“金融市场交易价格波动投机模型”是凯恩斯“选美问题”求解途径。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相信在新世纪将会涌现出金融学的新纪元。
关键词:非线性科学,孤立波,金融市场,选美问题,价格波动,投机建模
一、非线性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向更完美的目标的持续追求,复杂的自然界不断促使我们逐渐地把一个个线性理论发展为非线性理论。现代科学已进入非线性科学时代,非线性科学是目前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其内容之丰富,应用之广泛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它已应用到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非线性科学的主体是混沌、分形和孤立波。确定性系统中的混沌使人们看到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而人们多年来又视而不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分形的研究把人们从线、面、体的常规几何观念中解放出来,而面对更为多样且更真实的大自然;孤立波则揭示了非线性作用引起的惊人的有序性。显然,非线性科学的这些认识无疑会起到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非线性现象的研究,目前主要从可积系统和不可积系统两个极端方面展开。
二、金融市场与非线性科学金融市场研究在理论上遇到的非线性问题以及在实践上(如投机或投资等)遇到的复杂现象正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把非线性科学引入金融市场研究中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很有现实意义、借助于非线性科学的方法与成果可以更加深人地理解许多复杂的金融市场问题。罗素(J.S.Russel,1808~1882)是研究流体力学中波的形成如何影响船舶阻力的第一人,他在流体表面波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孤立波。罗素对流体中船舶停止时,出现的孤立波现象进行了生动、精彩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凡读到过罗素孤立波描述的人,对我们下面的叙述将不会感到陌生。这一叙述也是长沙非线性特别动力工作室的同仁们对金融市场(股票、期货)交易价格波动实验研究的独到发现。“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动力作用给予市场交易的价格传导上,立刻就观察到一个非同寻常而非常绚丽的现象,她是如此之重要以致我们将首先详细描述她所表现出来的外貌。当我们正在观察一股高速运动的动力作用,当它突然停止时,在市场交易价格传导过程所形成的小波浪中,一个紊乱的扰动现象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动力作用的价格区间中,一些因子(因其追随价格波动的特性,此处被称为非线性特别动力因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廓线很清楚的隆起,最后还出现一尖峰,并以相当高的速度开始向前运动,并继续保持她的形状不变,在价格涨落的表面上,完全孤立地向前运动成为一孤立行进波。”“我们立刻离开原来关注的价格位置,准备用裸眼去跟上她,但发现她运动得很快而神秘。于是,我们即刻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挖掘,很快就跟踪上了她,并发现她以一均匀速度沿价格涨落表面作孤独的运动。就这样跟踪着她,我们发现她开始逐渐衰减,并在下一个价格波动的峰或谷转捩点处最后消失。这一现象只要是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波动,都可以重复观察到。”孤立波(SolitaryWave)是局域化、大幅度的相干脉冲波。它具有与另一孤子相互作用(例如碰撞)后仍然保持其完整性(保持波形、振幅和波速不变),并呈非线性行波(孤波)持续地在空间作长距离传播的特性,最终形成某种准规则的相干结构。孤子具有宏观的波-粒(波动-粒子)两重性。可积系统的孤立波是非线性方程的行波解。所有存在相互作用的体系,只要其中有相对稳定的客体,孤立波理论都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孤立波及其数学方法必将进一步发展,必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三、金融交易市场价格波动投机建模毫无疑问,金融市场(股票、期货)交易价格波动是非线性的,对价格进行描述只能是一个非线性方程组,而非线性科学研究表明,孤立波正是非线性方程的解。换言之,发现市场价格波动中的孤立波,也就是找到了价格波动方程的解,通过反问题求解,就能求出非线性问题的初始值,在市场中也即意味着价格波动峰、谷的最高、最低值。可是,非线性理论极为复杂,非线性方程的求解也很困难,加之迭加原理对此不成立,从而傅里叶展开和拉普拉斯变换都不适用,只能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我们的工作是对现代金融市场交易数据,如价格、成交量、时间区间等,进行多种特定的相空间重构和时间序列处理;在重构的高维空间中,构造非线性特别动力因子。根据交易市场高频数据所构造的空间时序结构,选择与其相匹配的尺度并进行划分和变换,应用分形原理发掘“标准布朗运动”中的关联增量过程,从而发现相应尺度的有偏随机游走的趋势(上鞅或下鞅)。这样以来,就将市场中无规则可寻的锯齿状价格波动映射成较光滑的函数曲线;运用鞅方法和不动点理论,以动力因子处理连续时间的市场价格波动(即所谓布朗运动),随机逼近股票、期货价格波动的相应低或高点;结合资金头寸管理的动态规划,最优化建仓、出货时机,最终实现在市场价格波动投机的博弈中通过学习进化争当少数获胜者。[NextPage]
四、金融市场凯恩斯“选美问题”有解可求直观形象地说,我们的“金融交易市场价格波动投机模型”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开放的金融交易市场中,找到了凯恩斯“选美问题”的求解途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在股票市场上从事职业投资,就如同参加一场选美竞赛,即“选美博弈”。我们发现经典的“选美问题”的困难,是由于参与选美投票的群体的高阶逻辑思考过程几乎完全是一个“黑箱”,此可谓凯恩斯时代的经济难题。然而,现代计算机科技手段处理下的股票、期货等交易市场,提供了巨量的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数据,我们发现这些高频数据有效地描述了参与者的行动过程,而行为心理的原理表明,这些交易活动就是群体的高阶逻辑思考过程(信息)的反映。可以证明,现代金融交易市场中,凯恩斯选美难题有解。就像大女子主义国的集体杀夫行动可以推算出来一样,股市的崩溃,金融市场交易价格波动的峰、谷点,凭借数据挖掘,在有限时间内是可逼近的。不过这是一个推算逼近(求解不动点)的过程,就像气象预报、地震预测专家们的工作那样,我们须坦诚地接受不可能长期预测的事实。所以,“算命先生”是做不了的。至于实际投机(投资)过程中,效果的稳定性问题,我们认为这取决于参与时机和条件的选择,或者说,取决于市场非线性方程组的解的适定性。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皮卡不动点的确定(数值分析)。应该说这些为经院学者们所不屑的“投机原理”,的确不是传统的金融学的内容。但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又确实是金融投资市场中的一场博弈(信息经济学)。我们很遗憾地发现,长期以来学者对市场“技术分析”人士的工作内在原理(物理学、动力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尽管价格波动问题困惑着包括学者们在内的所有人。所幸,复杂系统理论,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形、孤波)在新世纪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会不会出现金融学的新纪元?
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评价
大宗农产品销地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评价
1.建立指标集。指标集是影响大宗农产品销地价格各种因素构成的集合,本文选取上文所说的产地收购价格波动、农产品投机行为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的指标集U=(u1,u2,u3,u4,u5)。2.建立权重集。为了反映各个指标的重要性,需要对各个指标分配一个权重。各个权重组成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A,称A为权重集。选择专家评议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自的权重。本文选用1-9标度方法,聘请6位行业专家(3位农产品流通领域专家,3位批发市场经营专家)进行评价。评价得出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合理可靠。评价过程如下:计算最终权重得本文系农产品批发市场政策法规研究(2013-35-1)的资助。A=(0.46,0.23,0.17,0.07,0.07)3.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所有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用V表示。V=(V1,V2,…,VN)其中Vi表示第i个评价结果。N为总的评价结果数。为了使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评价简洁,直观,便于理解,本文只选择五个评价结果建立评价集,即影响因素V=(大,比较大,一般,较小,小)。4.大宗农产品的选择和基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视角的单因素评价。单因素模糊评价是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V的隶属程度。设评价对象按因素集中的第i个因素ui进行评价,对评价集V中第j个元素vj的隶属度为rij,则U的评价结果可以用模糊集合表示:对所有因素都进行评价后,可以得到矩阵R=(R1,R2……,RM),R可以看做是因素集U和评价集V之间的模糊关系。本文选择北京大洋路批发市场的禽蛋、蔬菜、鲜肉、果品、水产作为研究对象。作者经过对大洋路批发市场实际调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经销人员,包括5名禽蛋经销商,5名蔬菜经销商、5名鲜肉经销商、5名果品经销商、5名水产经销商,共25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评价过程:经销商分别从五个方面对五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评价更加客观,不同种类的经销商在评价自己所经营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时,评语得分为2分;评价其他种类的农产品波动因素时,评分为1分。得到分数后再进行归一化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综合以上经销商意见,最终得到的评价表如下:5.多因素模糊评价。单因素评价矩阵分别和权重集进行模糊变换,即得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即B=AR表示A与R的一种合成方法,本文选择为乘法。计算得到:B禽蛋=ART禽蛋=(0.3,0.16,0.18,0.18,0.18);B蔬菜=ART蔬菜=(0.44,0.18,0.26,0.08,0.04);B鲜肉=ART鲜肉=(0.26,0.1,0.2,0.28,0.16);B果品=ART果品=(0.32,0.2,0.26,0.12,0.1);B水产=ART水产=(0.22,0.18,0.22,0.22,0.16);6.最终评价结果。本文选择线性加权法求得最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ai为设定参数):最终计算结果:P禽蛋=3.22,P蔬菜=3.9,P鲜肉=3.02,P果品=3.52,P水产=3.08从以上对农产品销地价格波动因素的评价来看,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认为产地收购价格变化对农产品销地价格波动影响大的比例为(0.3+0.4+0.3+0.2+0.2)/5=0.28;同理得出:农产品投机行为的影响是0.36;短期天气变化的影响是0.26;物流费用和损耗的影响是0.36;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是0.28。
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各因素对农产品销地价格波动的影响,得出农产品投机行为和物流费用损耗是影响农产品销地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产地收购价格和经营成本的变化,最后是短期天气变化因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以稳定农产品销地价格:1.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高效运行,对缓解农产品的产销失衡、降低流通损耗和稳定价格十分重要。要采取政策措施,尽快改变产地市场落后的流通格局,在农村产地新建或改建一批农产品市场。加强产地蔬菜预冷设施、交易场地、交易棚的建设投入,解决当地农民卖菜难的问题。另外,做好产销两地铁路专用线、铁路冷藏运输车辆及场站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2.加强对农产品投机行为的监管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维护市场秩序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加强对投机炒作农产品行为的监管。政策法规一方面对农产品投机炒作者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为市场监管者查处违法行为提供执法依据。3.完善农产品市场公益性建设思路和具体支持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财政支持政策,明确公益性市场建设的资金来源和相关比例,制定税收、土地,水电等优惠措施。在政策支持下开展示范市场建设,以点带面推进,逐步形成我国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
本文作者:李志博王寒笑安玉发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食品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作用
摘要:食品是维持居民生存权利的基本消费品,在居民消费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在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食品价格波动频繁,且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通货膨胀等三个方面来研究食品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作用途径,对了解两者其内在的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品价格波动;居民消费需求;作用机理
一、引言
近年来,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食品价格波动频繁且变动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2014年我国食品价格指数变动为103.1%,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的波动幅度。部分如干鲜瓜果、液体乳及乳制品等食品的价格波动幅度甚至达到108%以上。食品是关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食品价格上涨必然降低居民食品消费数量与消费质量,加大居民消费压力并造成不满情绪,进而对居民实际消费福利产生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瓶颈,扩大内需不仅是政府工作部署中的重点工作,也是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必要手段。因此,从城乡差异、收入差距以及通货膨胀等三个角度研究食品价格上涨或下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两者作用关系的研究,在扩大居民消费、保障居民福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食品价格波动福利损失的城乡差异
食品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会产生不同的福利效果,一些学者对这种差异也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徐永金,陆迁(2012)认为粮食生产价格与主产区生产福利变动方向保持一致,且在大多数时期,粮食生产价格上涨会促进主产区总福利水平的增加。苗珊珊(2014)研究表明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粮食净出售者的农村居民福利增加,但不利于粮食净消费者的城镇居民消费福利。城乡低收入群体对粮食价格波动较为敏感,且农村贫困人口所受不利影响要高于相应的城镇人口。城乡居民面对食品价格波动所表现出的消费福利差异主要是由其各自不同的角色所决定的。农民居民作为粮食生产者,在满足自身消费后会将剩余的粮食进行出售,粮食价格上升会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效应。但城镇居民不同,仅仅作为粮食净消费者,是粮食价格上涨不利后果的直接承受者,其消费福利也明显降低。这与祁毓(2010)探寻居民收入来源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结论相一致,即相比其他收入来源,城镇居民的工薪收入提升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效应最大,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消费效应最大。但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村居民产生的福利增加效果可能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从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表现出明显的负面作用,但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则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表现出稍微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迅速,粮食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明显降低,农村外出打工者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表现出显著变化,工资性收入占比已基本赶上农业经营性收入比例。娄峰,张涛(2012)研究认为短期内,农户工资性收入上升不利于粮食生产,会引起粮食价格上升,但中长期内,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加会刺激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伴随着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现象的普及,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居民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会受到城市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消费意识与消费需求。同时,城市中大量的就业机会与较高的薪资水平增强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城市商品供给足够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食品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积极的影响,而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则与食品价格波动呈负相关关系。
金融学资产价格波动分析论文
摘要: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决定投资者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文章运用行为金融学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角度分析资产价格的波动和发展。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产价格波动货币影响论文
内容摘要:资产价格波动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以及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资产价格的上扬产生金融非中介化。对我国的经验分析表明,股票成交金额的放大产生了相应的货币需求,各种资产交易的货币量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关键词:资产价格有效性货币政策
在开放的环境下,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本来就已降低,银行危机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变得更加复杂,危机改变了公众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偏好。货币政策的传导需要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而危机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且趋于不稳定。以货币乘数为例,货币乘数在发生危机时常急剧下降,原因是对现金的需求增加,即通货比率(C/D)上升,银行为了对付波动和风险而准备更多的超额准备,超额准备率(ER/D)上升,这就加大了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存量日益增大,致使货币需求规律发生了变化。因此,各国货币政策也相继作出了调整,有的扩大货币数量的控制范围,有的则从数量控制转向价格控制。我国1996年以来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突出成绩,物价上涨得到了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呈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在商品价格日趋稳定的同时,以股票综合指数为主的资产价格波动过大,货币供应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又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打折扣。
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资产价格与货币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一书中提出,货币需求除了与收入有关外,还与非人格化财富、证券的数量及其收益率有关。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在对货币需求分析时,提出“当有流动性较大和较为安全的替换资产可供利用时,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这说明货币与资产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论文
内容提要:股票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对一国银行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资产价格的波动主要通过信贷风险渠道、市场风险渠道、经纪业务收入渠道、为附属机构注资的风险渠道及“第二回合”渠道等传导渠道影响到银行系统的稳定。所以为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监管当局应该密切关注股票与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的剧烈下跌对银行部门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以相应的方法应对。
关键词:股票价格波动;房地产价格波动;银行系统稳定;传导渠道
一、引言
金融部门参与资产市场深度越来越深入发展暗示着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将对一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一条直接的渠道是通过非信贷资产的价值重估和从资产交易价值中所获得的经纪费用的变动影响收益。另一条稍微间接一点但却关键的渠道是通过家庭和企业净财富的变动来影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因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影响家庭和企业借款人的清偿力,它们可能增加金融部门资产组合中不良贷款的比例,因此降低银行资本总量和削弱其贷款。特别是在资产价格整体下降时,这种效应可以通过贷款抵押物价值的下降而得到加强,因为银行通常在违约发生时可以通过出售抵押物来补偿损失。但是金融机构在此时都力图以很低的价格出售这些资产,因此对资产市场和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面影响可能自我加强。这些效应的结合就可能产生一次"信贷紧缩",进一步恶化由开始时资产价格下跌所引发的紧缩效应。
相反,一个相同的机制可能在经济高涨时放大资产价格上涨的效应。随着家庭和企业的净财富的增加,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贷款能力也得到增强,从而使信贷出现繁荣。这一传导机制被证明在那些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Bank-basedfinancialsystem)国家,比如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这些国家中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现象非常广泛),相比那些股票和债券市场主导型金融市场(Market-basedfinancialsystem)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等国要强烈的多。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损害作用强调了建立资本充足率高和监督合理的金融系统的必要性。脆弱的金融系统将削弱把资金从资金盈余人导向资金需求者的能力,增加资本成本从而限制了创新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进而阻碍投资和经济增长①。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过去二十年来的经历也表明,资产价格崩溃之后政府支持的银行救助过程是有非常高的成本的。还有,金融系统的结构性脆弱还可能通过导致货币政策的"纵容"(fore-bearance)从而损害价格的长期稳定,即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的高成本和财政救助程序,货币政策当局可能试图维持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可能促使初期的资产价格泡沫进一步膨胀。相反,政府可能在资产价格崩溃之后选择"放宽管制",从而可能阻碍进行必要的金融系统重组的进程。国际上有关改革资本充足率标准和加强信贷和市场风险管理的大量努力就部分反映了考虑到金融机构在资产市场波动中的高风险以及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影响,而增强其稳健性的想法(Basel,1999)。
即使在金融系统资本充足、监督合理的情况下,金融脆弱性仍然可能因为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过度负债而发生。因为在一次长期的繁荣之后,股票市场的调整通常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进行,这就可能导致萧条时期的延长,即使金融部门的清偿力在开始时并未受到影响。延长的股票市场调整过程在企业和居民参与资本市场程度比较深的情况下可能尤其严重。这是因为,如以上讨论的,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阶段繁荣通常使资本的实际成本降到低于它的基础水平,这又通过预期和托宾Q效应,导致过度投资。资本成本的这一超调降低了企业盈利性从而增加了金融脆弱性。这可以从日本1990年代的经历见证到。而且这一事件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②。
股票价格波动影响消费论文
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和房地产正在成为对于消费者行为影响显著的资产种类。从国际上看,从1990年以来,欧美国家股市市值的大幅上升,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股市所经历的剧烈波动,都对于其消费水平形成了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力也在扩大,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主席格林斯潘在2001年作出的判断,当年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于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股票,而且这一趋势在美国还在强化。
尽管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但是,股票和房地产作为消费者的资产的重要性却在不断上升。因此,简要总结市场经济国家所经历的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波动对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所可能产生影响的渠道作出分析,对于我们把握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对于消费的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从理论上的争论看,究竟房地产和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否能够影响到消费支出乃至现实经济运行,经济学界的分歧一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有的有的认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资产价格还反映出未来经济增长的走势,因而对于消费的影响力还在上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有的学者则认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除了有限的影响到消费者的财富水平外,对于实质的消费支出和实质经济运行并没有什么明显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仅仅停留在理论争论的层面很难得出能够广为认同的结论,因而有必要对不同国家在不同经济金融体系条件下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影响消费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而对其进行分析的起点,就是清晰地把握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的渠道和途径。
一股票价格波动影响消费的主要渠道
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背景,总体上看,股票价格影响消费支出可以有以下四种渠道:
粮食价格波动货币因素分析
20*年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可谓惊心动魄,史所罕见。以四大粮食品种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的CBOT价格为例。CBOT小麦指数年初以842.5点开盘,3月13日上涨到全年最高点1293.7点,上涨54%,随后一路下跌至最低481.8点,下跌63%。CBOT玉米指数年初以469.0点开盘,6月27日上涨到全年最高点791.7点,半年多时间上涨69%,然后一路暴跌至311.6,下跌60%。大豆价格波动更加剧烈,用“过山车”来形容一点不为过。CBOT大豆指数以1223.7点开盘,先是上涨27%至1549.2点(2月29日),然后下跌30%至1091.1点(4月1日),再次上涨50%至1641.1(7月3日),然后一路暴跌62%至782.8点(12月5日)。CBOT糙米价格1-4月上涨63%,随后下跌42%。
面对粮食价格罕见的剧烈波动,我们自然会追问背后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什么因素导致了粮价短期内的剧烈波动?
一、供求变化难以解释价格的剧烈波动
供需法则告诉我们,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变化。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趋于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趋于下跌。如果仅从供求角度考虑,粮食价格短期内的剧烈波动意味着短期内的供求出现了剧烈的波动。20*年上半年,在国际粮价上涨最为猛烈的时候,“粮食危机”论甚嚣尘上,也就是说市场将粮价的剧烈上涨归咎于粮食的供不应求。那么现在粮价的大幅下跌,是不是意味着供求关系逆转、“粮食危机”不复存在了呢?粮食供求一年之中真的发生了剧烈的波动吗?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美国农业部每月均会权威性的世界粮食供求形势报告,我们来看看它在上下半年对世界粮食供求形势的估计有何变化。我们选取上半年6月份和下半年12月份的报告,小麦、大米、玉米三大粮食品种12月份的预测值和6月份相比,小麦的结转库存提高了11.5%,库消比提高2个百分点,大米的结转库存减少0.9%,库消比下降0.3个百分点,玉米的结转库存提高了19.8%,库消比提高2.6个百分点。除大米供求继续趋紧外,小麦、玉米的供求关系开始缓和,但是并不显著。大米库消比仍维持在警戒线水平,玉米库消比远离警戒线之下,小麦库消比稍显正常,但是仍然比较脆弱。由此可见,全球粮食供求形势上下半年虽然有变化,但是没有呈现出剧烈的变化。如果上半年认为存在“粮食危机”,那么根据以上数据,“粮食危机”目前仍没有消退。实际上,联合国粮农组织不久前的一份报告依然认为,“粮食危机在许多贫穷国家并未结束。而粮食价格走低、金融危机恶化、以及信贷紧缩将可能造成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救助资金减少,因此明年饥饿人口可能继续增加。”(央视国际12月10日新闻)。实际上前后数据表明,全年大米供需不但没有缓和反而趋紧,如果仅从供求的角度出发,大米价格下半年不但不可能暴跌,反而应该继续上涨,然而大米价格仍然从最高峰回落了40%以上。因此仅以供求的变化不足以解释全年粮价的剧烈波动。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粮价波动的美元因素分析
资产价格波动分析论文
摘要: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决定投资者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文章运用行为金融学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角度分析资产价格的波动和发展。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