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差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13:25: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价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建筑材料价差调配方式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及计价方式,发生了多次变化。在我国实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商品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逐步过渡到以计划指导为主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双轨制”价格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价格体制的建立,在新的经济模式指导下,工程经济在工程造价计算方式还没有完全实行“量价分离”以施工企业自主报价之前,各时期材料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工程造价的直接变化。因此,如何合理地调整建筑工程的材料价差,实行建筑材料价格动态管理,对最终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及因素
在计划经济年代,一切主要材料都将由国家统一规定价格的统销,其它材料将由有关部门主导经营。国家实施统一规定价格,工程建设有统一的计价方式,价格稳定、持久,工程造价计算准确、不变。“双执制”价格体系是在国家指令价格及国家因素指导下,部分材料价格开始走向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浮动,但三大材(钢材、木材、水泥)仍在国家最高限价中未能挣脱出来,工程结算中材料价差开始显现出来。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价差调整更加凸显出来。
众所周知,现行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根据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以工程量及套用相应定额子目基价的积汇总形成工程直接费用。定额子目基价(即预算价)由人工、材料、机械及其它直接费等部分组成。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以工程直接费为100%,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材料占70%~75%左右,机械费占5%左右,由此而论,材料价格取定的高、低将会直接引起工程建设费用的高、低。事实上,在实际施工时使用的价格,是不会静止不动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的状况的变化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无论价格是上涨或下落,其波动是经常的、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生材料价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因体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材料价格的变化,即为“制差”。如:98~99年期间国家存贷款利率一再下调,93~95年国家为抑制经济增长过热过快,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信用价差与宏观经济波动
一、引言
信用价差(creditspreads)是指为了补偿违约风险,投资者要求公司债发行人提供的高于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率的收益。从理论上来讲,信用价差是由债券发行人可能发生违约而出现的,它反映了公司债的风险状况,因此信用价差常常对应着公司债券的预期违约损失。总体来说,公司债券预期违约损失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好,违约的概率低,信用风险小;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违约概率高,信用风险随之加大。因而,信用价差实际上体现为宏观经济预期的显示器,即信用价差小时,意味着预期宏观经济向上,反之当预期信用价差大时,即意味着宏观经济向下。由于宏观经济预期必然对宏观的实际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利用信用价差中所包含的信息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实际上,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利用债券市场的信息把握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做出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比如,Harvey(1988),Estrell和Hardouvel(1991),StockandWatson(1989)等认为,长短期利率差不但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还包含了货币政策的信息,因此能有效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长短期利率差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确有一定的预测能力。BernankeandBlinder(1992)等用商业票据的溢价来解释未来的产出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商业票据的溢价对未来产出波动的预测能力较弱。事实上,商业票据溢价为信用价差的一种,其为商业票据相对国库券的溢价。商业票据溢价对未来的产出波动预测能力较弱是因为其仅包含了短期的信用风险信息,无法反映长期的经济周期变化预期。国内学者利用债券市场信息预测未来产出波动也依循利率期限结构与信用价差两条线索而展开。如,于鑫(2008)利用5年期与1年期的国债利率差额解释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5年期与1年期的国债利率差对未来的产出波动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特别是对中长期的产出波动预测效果较好;然而其对短期产出的预测效果较弱,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不高。徐爽(2010)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主成分作为因子,预测中国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等经济变量,其实证结果表明主成分模型相对简单利差模型有着更好的预测效果。张燃(2010)利用10年期信用价差数据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实证结果表明利用信用价差对未来宏观经济变量中的消费、出口、投资、工业增加值与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利用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长短期利率差的预测效果。然而其对信用价差的度量是直接基于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而得出的,这种度量方法忽略了各企业债券的个体波动信息,将对真实的信用价差产生较大的测度误差。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尽管债券市场上的信用差价包含着丰富的宏观经济预期信息,其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但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预测。仅有少数学者利用信用价差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但其对信用价差的测度存在较大的偏误。为此本文将对信用价差的测度方法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预测能力,其结构安排如下:在第2部分,本文基于Gilchrist(2009)提出的“自下向上”方法,构建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价差指数GZ指数。在第3部分,本文构造实证模型对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并将其与忽略信用价差变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进行对比。第4部分是结论。
二、测度信用价差的GZ指数的构建方法
Gilchrist(2009)提出了测度信用价差的自下向上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构建了测度信用价差的GZ指数。其具体的构建方法如下所述:假设在时期t由企业i发行的公司债券k所承诺的现金流序列为(C(s):s=1,2,…,S),这里的现金流包括了按期付息与到期时的本金偿付。那么该债券价格可描述为:Pit[k]=ΣSs=1C(s)D(ts)(1)此处的D(t)=e-rtt为在时刻t的折现函数。为了计算与之相对应的无风险债券价格Pft[k],我们利用时刻t连续复利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对现金流序列(C(s):s=1,2,…,S)进行贴现。按此方法所得的无风险债券价格Pft[k]将被用来计算假定国债的收益率yft[k],该国债产生的现金流序列同样被假定为(C(s):s=1,2,…,S)。用yit[k]表示企业债券k的收益率,那么信用价差则可表示为Sit[k]=yit[k]-yft[k]。通常使用的计算信用价差的方法为将企业债券收益率减去与该企业债券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的收益率而得到的,而本文所采用的度量信用价差的方法与通常的方法相比将大大减少信用价差的计算偏误。按上述方法,我们将得到微观层面各个时期各种债券的信用价差。将微观层面的信用价差进行简单的综合,就可得到各个时期的信用价差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可表示为:此处的Nt指时期t的样本观测数,式(2)即为各时期度量信用价差的GZ指数。从式(2)可以看出GZ信用价差指数实际上是各微观个体债券的信用价差的简单算术平均值。
三、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
审核材料用量及价差论文
摘要:通过对审计的内容、方法的探讨,提出了审计的步骤,进而分析了工程结算审计。
关键词:工程结算;审计
1审前准备工作
竣工结算审计,是在承包商上报竣工结算基础上进行的。在进行审计前,应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1)审查工程建筑各级批文,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复,申请立项书和批复,设计、规划、土地、计划等部门审批,工程招投标过程和工程施工中文件往来。
(2)查看施工合同和协议。了解计算取费标准和调整取费标准的依据。
电力市场交易价差分析
摘要:四川是水电资源大省,亦为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目前水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80%。水电通过自主双边交易、复式竞价撮合交易等参与电力市场年度交易,2018年成交价格差异甚大。根据四川中长期电力交易品种,分析了形成水电年度交易价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成本差别、不公平竞价环境、信号失灵等,并提出了市场环境下水电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电力市场;水电;价格;四川
四川是水电资源大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也是第一批现货交易试点省。四川省电力市场结构十分复杂,地域特征明显:一是电网类型多样。既有国家电网,又有地方电网。国家电网分为一个直供区和100多个全资、控股子公司供区,地方电网有一个省属电网、5个市县电网和254个小水电自供区。二是电厂调度关系多样。既有国调机组(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的机组)直送江苏、上海、浙江,又有网调(西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统一调度的机组)机组送往重庆;既有省调机组(四川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统一调度的机组)在省内平衡消纳,还有地调机组(在不同地方范围内调度的机组)在市、县范围内消纳,还有不参加统一调度的自备电厂。另外,还存在“一江三调”(雅砻江梯级水电受国调、西南网调、省调三级调度),“一厂两调”(溪洛渡电站同时受国网、南网调度)。三是送电方式多样。四川电网与西藏、重庆、陕西、华中、华东电网有输电网连接,既有复奉、锦苏、宾金“点对网”外送,又有川渝、川陕“网对网”外送;既有直流外送通道,也有交流外送通道。四是水电调节性能多样。多年调节、年调节、季调节、日调节和无调节(径流式)电站兼有,季以上调节性能水电约占水电总装机的37%,丰枯出力差别大。水库电站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承担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生态供水等社会公益性功能。五是流域梯级水电关系复杂。既有省内河流电站,也有金沙江界河电站。除雅砻江及一些中小河流由单一业主开发外,大部分梯级水电为多业主开发,不同时期、不同业主、不同调节性能、不同并网点的水电不协调问题突出,下游水电受上游干支流电站出力影响大。六是水电建设成本差异大。既有运行几十年的老电站,基本无折旧和财务费用,也有近年新投产的电站,债务利息负担重。同时期建设的水库电站相比一般径流式电站成本偏高,另外,在建和后续开发的水电建设造价更高[1]。七是电价类型多。历史形成的还本付息电价、经营期电价、标杆电价、分类标杆电价、分时电价、“三州”留存电量电价、川电外送电价、留川电量电价、扶持电量电价等水电上网电价多达33个,火电上网电价也有9个标准。销售电价更加复杂,国网四川电力公司经营区内大部分实现同价,部分低价区尚未同价。省属电网20多个价区和市县电网仍是“一县一价”。
1电力市场概况
1.1发用电情况。2018年四川省全口径装机容量9832.67万kW。其中,水电装机7823.95万kW,占全口径装机的79.57%;火电装机1575.15万kW,占比16.02%;风电装机252.82万kW,占比2.57%;光伏装机180.75万kW,占比1.84%。2018年四川省全口径发电量3760.84亿kW•h。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3249.10亿、434.67亿、54.65亿、22.42亿kW•h。2018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859h。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4186、2724、2333、1441h。2018年,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2459.49亿kW•h,统调最大用电负荷超过3700万kW。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1.16、1561.99、419.99、466.36kW•h,分别占比为0.4%、63.5%、17.1%、18.9%。2018年四川省与区外电网已形成“四直六交”联网格局。即,通过复奉、锦苏、宾金三条±800kV直流、±500kV德宝直流以及川渝六回交流通道外送电力。2018年全口径外送电量1333.25亿kW•h。1.2中长期市场交易品种。截至2018年底,四川电力市场主体3346家,其中统调发电企业286家,电力用户2864家,其中220kV用户21家,110kV用户153家,35kV用户204家,10kV用户2485家,6kV用户1家,售电公司196家。目前,四川省开展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交易周期涵盖年、月、周,形成了以“年度交易确定规模、月度交易促进增量、周交易处理偏差”的市场交易机制,交易方式有自主双边交易、复式竞价撮合交易和拍卖转让交易等。以年度交易为主,按月开展月度偏差电量调整交易、短期发电辅助服务交易、丰水期居民生活电能替代交易等。按周开展直购电增量交易、富余电量交易、年度双边调整交易、电厂合同电量转让交易。交易品种主要由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组成,批发市场交易有直接交易、跨省跨区交易、合同电量转让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四大类,直接交易的品种有常规直购、铝电合作、战略长协、跨省联动、富余电量、低谷弃水、留存电量和居民替代等,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又包括发电侧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关停火电补偿交易、用电侧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强退售电企业合同转让等,零售市场的交易品种也有常规直购、战略长协、跨省联动、富余电量、低谷弃水、留存电量等。1.3水电成交价格。[2]2018年,四川省内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达712.06kW•h,共计650家市场主体参与直接交易,总成交电量614.73kW•h,其中水电成交电量483.46kW•h、火电128.62kW•h、风光2.65kW•h,水电参与直接交易成交电价0.214元/(kW•h)。水电企业参与年度市场交易的成交价格相差甚大。如2018年度成交的常规直接交易电量336.87亿kW•h中,水电成交电量237.30亿kW•h,交易均价0.265元/(kW•h),区间为0.245~0.320元/(kW•h);长协直接交易电量140.79亿kW•h,其中水电成交电量116.99亿kW•h,交易均价0.194元/kW•h,区间为0.134~0.230元/(kW•h);自备替代交易电量36.81亿kW•h,水电交易均价0.189元/(kW•h),区间为0.085~0.205元/(kW•h);电能替代交易电量1.90亿kW•h,水电交易均价0.148元/(kW•h),区间为0.141~0.225元/kW•h;铝电联动及精准扶贫交易电量为49.51亿kW•h,水电交易均价0.124元/(kW•h),区间为0.036~0.146元/(kW•h)。从上述交易价格看,最小与最大交易价差高达1倍以上,如此大的价差会导致不同水电企业收益显著不同。
2水电交易价差成因分析
电网基建工程造价差异研究
近年来,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需求迅速增长,为了满足社会与日俱增的用电需求,各地区电网建设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各级供电企业电网建设投资的项目数量较多,特别是电网基建项目的投资呈现出了规模大,数量多和管理难度大等特征,造价分析的不合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不合理的开支和费用事项,影响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的进程。电网基建工程投资结余率偏高、工程结算价与合同价、决算超概算等差异较大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加强电网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究其根本,深入剖析造价差异产生的原因,不仅是电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电网企业未来实现高质量项目管理的基础。
1造价差异产生的原因
在进行电网基建工程造价差异分析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外部原因入手,更需要明确在工程量和材料差异背后的内在原因,除了直观最后反映到概预算和竣工决算中的金额差异外,造成项目中工程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的原因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历史因素方面,电网基建工程的造价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从项目建立初期的审核,到项目的实际施工进程和施工计划,再到最后的结算审计,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和影响。除项目本身进度以外,与项目有关的资金计划也会因政策法规改变导致的社会经济坏境改变而受到影响。②在环境因素方面,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交通运输、通信、周边居民等因素。现场条件对工程造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项目的总体平面布置、“四通一平”等都与施工现场条件直接相关。③在管理因素方面,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与预期不符的变更,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进行项目的施工管理。完善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控水平,在确保工程质量这个重要前提下合理降低工程造价。1)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工程变更以及超预算问题,例如很多要求更改最终却没有做出调整的项目、管理人员盲目签证、决策缺乏严谨性、对于不必要的分项工程随意更改决定,影响施工项目的运行效率等。如果忽视管理,不重视实时的工程施工情况,对施工情况缺乏动态监控,就不能给予工程建设情况及时的反馈,因此无法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以便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导致超预算状况的发生。另外缺乏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管控制度,就会使得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难以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以及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把握和控制,极有可能导致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无法全面开展。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控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本身管控制度的不完善,一旦工程出现纰漏或其他问题,就无法及时明确责任人,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无疑会延误工程施工进度,导致预期外的费用,从而引起造价的增加。更为甚者,无法对工程整体质量形成一个良好的保障。要防止建设投资超出预算或者资金浪费等不良现象出现,必须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加强对工程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2)现场签证问题是建设工程中常常发生的管理问题。现代建设工程具有投资规模较大,价格市场化、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施工过程复杂而且关联了多个相关单位,不可能准确预判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状况,也不可能在合同中对方方面面做出约定。其实,建设材料与建设的使用设备是工程造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它们的价格是否合理,利用率是否得当,关系着工程的整个成本的高低。[1]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中的不确定性会因为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随之增大。现场签证在此情况下就无法避免,尤其是在施工工序繁杂或者施工境况恶劣的工程项目中,现场签证的支出在工程造价中就会有很大的占比。④竣工决算编制方面,决算编制不符合规定或者不合理,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产生。决算人员要以决算编制为指导,积极开展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科学合理的预算和决算工作,以进一步明确决算金额。若决算编制不科学,决算编制的内容与实际建筑工程不相符,则代表着决算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时依据错误的内容,在该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决算金额的正确程度,导致超预算问题的产生。为此,规范编制造价决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造价决算编制本身缺乏规范性,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超预算等诸多问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存在一定的繁杂性,同时对于造价决算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的政策规章,也有较强的基础知识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程造价决算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决算水平,在工程造价预算环节,决算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发挥自身专长,如若综合能力较差,那么将无法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工程造价决算方案,很多时候也缺乏全面性的考虑,从而出现漏项及缺项的问题,致使工程决算结果不合理,产生诸多的麻烦与矛盾。如果决算审核工作流于表面,在决算审核时没有严格把关,则无法真实、全面地预测和反映工程的实际支出情况。此外,也有时候是因为缺乏对工程的了解,缺乏调查分析和风险评估,决算人员未能进入到施工现场考察,对实际工程的情况了解比较片面导致实际施工与造价预算两者存在较大偏差,从而造成超预算问题。⑤调研深度方面,在正式建设前期,工程设计人员与图纸等相关因素对工程造价有重大的影响。在设计人员方面,主要会受到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其次,图纸设计在施工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2]前期工程设计不恰当变回在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设计变更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可能。首先工程项目前期准备不足或工程设计前期考虑过于片面,例如施工现场的勘察数据是建设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概算的重要依据,在调研阶段,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区域的勘察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不全面,在施工过程中不免会导致与原计划之间的差异,引起大量的设计变更。在此期间,所有的正常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从人员、材料、设备、工程都将停止运行。二次设计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会工期延误,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与供应商的索赔,引起经济损失;其次是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或沟通能力,都可能导致设计图纸偏离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规范,不符合实际需要,引起设计变更;另外,招投标中的片面性也是原因之一。评标中片面重视投标方案设计阶段,只看中更好的报价,而不管后续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因此项目招标后,缺乏竞争机制,导致设计单位控制成本的积极性降低,最后产生过多的成本问题。除了以上原因,还应对一些实际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地质勘探结果与现实有出入、施工现场情况变动、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比预期更为复杂等,致设计变更的出现。[3]
2造价差异原因的五维分析模型
在进行电网基建工程造价差异原因分析的过程中,其核心思路是通过造价金额的多方位对比,从招标范围外新增、施工图纸差异、变更和签证增加以及政策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出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从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发,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并且在不同维度的原因中寻找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重点针对可控因素提出相应的加强管控的措施和建议,针对不可控因素提出管理改进建议。本文通过对多个电网基建项目造价差异产生原因的深入剖析和总结归纳,基于以上工作,提出了基建工程造价差异原因的五维分析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管理维度的原因分析侧重于从招标阶段入手,按阶段查找分析招标机构清单及限价编制质量,查找分析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结算审核单位过程造价管控情况,分析费用增加原因。设计维度的原因分析侧重于分析工程量增加原因,是否是由于升版图导致费用增加,是否存在应办设计变更而未办设计变更的现象,是否存在改变初步设计原则的情况,是否勘测、设计等深度不够原因导致等。政策维度的原因分析侧重于分析工程造价的上涨与物价增加、政策调整及税收变化等宏观因素的相关性。清单维度的原因分析侧重于分析工程量增加与清单中所列项目是否存在差异等,其他维度的原因分析侧重于分析其他与工程量增加相关的以上未归集的个例因素。
3造价分析体系和流程
建筑材料价差调整方法论文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及计价方式,发生了多次变化。在我国实行了多年的主义商品计划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逐步过渡到以计划指导为主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双轨制”价格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价格体制的建立,在新的经济模式指导下,工程经济在工程造价方式还没有完全实行“量价分离”以施工自主报价之前,各时期材料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工程造价的直接变化。因此,如何合理地调整建筑工程的材料价差,实行建筑材料价格动态管理,对最终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及因素
在计划经济年代,一切主要材料都将由国家统一规定价格的统销,其它材料将由有关部门主导经营。国家实施统一规定价格,工程建设有统一的计价方式,价格稳定、持久,工程造价计算准确、不变。“双执制”价格体系是在国家指令价格及国家因素指导下,部分材料价格开始走向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浮动,但三大材(钢材、木材、水泥)仍在国家最高限价中未能挣脱出来,工程结算中材料价差开始显现出来。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价差调整更加凸显出来。
众所周知,现行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根据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以工程量及套用相应定额子目基价的积汇总形成工程直接费用。定额子目基价(即预算价)由人工、材料、机械及其它直接费等部分组成。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以工程直接费为100%,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材料占70%~75%左右,机械费占5%左右,由此而论,材料价格取定的高、低将会直接引起工程建设费用的高、低。事实上,在实际施工时使用的价格,是不会静止不动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的状况的变化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无论价格是上涨或下落,其波动是经常的、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生材料价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这种因体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材料价格的变化,即为“制差”。如:98~99年期间国家存贷款利率一再下调,93~95年国家为抑制经济增长过热过快,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A、B股价差形成原因及B股市场未来投资前景分析
A、B股价差形成原因及B股市场未来投资前景分析自B股对国内自然人开放的政策出台以来,投资者表现出对B股市场的极大的热情,新闻媒体也极为关注。但期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认识和一些偏颇的观点。所以有必要对A、B股市场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探求A、B股价差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B股市场未来的走势和投资前景。首先我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来分析A、B股价差的形成原因。
一、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为了分析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我们从理论角度提出几种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实证验证。
第一、流动性差异假说,我们认为对股票溢价最简单的解释是流动性假说,结合该假说,我们考虑中国股市的情况是,相对于B股,A股存在溢价,反映了相对于交易不甚活跃的B股,A股有着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流动性。这种溢价现象的存在并不要求,国内投资者或国外投资者有不同的资产基础价值和不同的风险规避程度。
这种假说可以放在扩充的CAMP模型来考虑,考虑流动性风险,CAPM模型变为:R=Rf+β(Rm-Rf)+ω,其中ω为由于流动性成本存在投资者所要求的额外收益。从该模型来看,由于存在流动性成本(一般流动性越低,则成本越高),投资者必然要求更高的收益,从而对价格较低的股票才有需求。同时、相对于A股投资,B股投资的交易成本更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我们也可以从实证角度来论证该假说,我们用同一公司A股价格与B股价格之比来反映A股溢价水平,用同一公司A股的月平均交易量和B股的月平均交易量来测量A、B股流动性差异。实证的结果是A、B股流动性差异显著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差。B股相对于A股的流动性越低,则B股投资者就会承担额外的流动性成本,仅从这一点看,B股的投资者要求的收益必然要高于A股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而收益和价格成负相关关系,所以A股相对于B股有更高的溢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差异论文
摘要:通过对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按定额计价的差异进行剖析,全面阐述新的计价方式下的计价思路,同时谈谈作者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际意义的看法。
关键词:清单计价;定额计价;计价思路;计价意义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长期服务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定额,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市场的需要,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与国际惯例接轨、根本改变政府定价模式、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并进而治理整顿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具体措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将成为我国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广的一种工程计价办法。对于“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资金占总投资额50%以上或拥有控股权)大中型建设工程”,该规范为强制性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只须实现由市场形成造价这一个目标,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作者认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时无须更多地强调它的意义,只要指出它能够达到市场竞争定价的要求即可。
1999年,市场经济水平较高的广东顺德率先提出政府宏观控制,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改革思路,并试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纷纷学习,为了在全国推行这一先进合理的计价模式,建设部从2002年年初开始,组织标准定额研究所和一些地区工程造价专家,编制完成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在2003年7月1日起,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执行。
那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呢?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定价权的归属上,是市场形成价格,还是政府定价的问题。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列出拟建工程的工程数量表(也称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按工程量表、招标文件要求自主报价,通过评标竞争确定工程造价的形式。虽然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上只是要求招标文件中列出工程量表,但在具体计价过程中涉及到造价构成、计价依据、评标办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与定额预结算的计价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又是一种新的计价形式。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按定额计价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计价依据不同。这是清单计价和按定额计价的最根本区别。按定额计价的唯一依据就是定额,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定额,包括企业生产要素消耗量标准、材料价格、施工机械配备及管理状况、各项管理费支出标准等。目前可能多数企业没有企业定额,但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的推广和报价实践的增加,企业将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定额和相应的项目单价,当企业都能根据自身状况和市场供求关系报出综合单价时,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通过招投标)定价的计价格局也将形成,这也正是工程量清单所要促成的目标。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本质是要改变政府定价模式,建立起市场形成造价机制,只有计价依据个别化,这一目标才能实现。
A、B股价差形成原因及B股市场未来投资前景分析
A、B股价差形成原因及B股市场未来投资前景分析自B股对国内自然人开放的政策出台以来,投资者表现出对B股市场的极大的热情,新闻媒体也极为关注。但期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认识和一些偏颇的观点。所以有必要对A、B股市场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探求A、B股价差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B股市场未来的走势和投资前景。首先我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来分析A、B股价差的形成原因。
一、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为了分析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我们从理论角度提出几种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实证验证。
第一、流动性差异假说,我们认为对股票溢价最简单的解释是流动性假说,结合该假说,我们考虑中国股市的情况是,相对于B股,A股存在溢价,反映了相对于交易不甚活跃的B股,A股有着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流动性。这种溢价现象的存在并不要求,国内投资者或国外投资者有不同的资产基础价值和不同的风险规避程度。
这种假说可以放在扩充的CAMP模型来考虑,考虑流动性风险,CAPM模型变为:R=Rf+β(Rm-Rf)+ω,其中ω为由于流动性成本存在投资者所要求的额外收益。从该模型来看,由于存在流动性成本(一般流动性越低,则成本越高),投资者必然要求更高的收益,从而对价格较低的股票才有需求。同时、相对于A股投资,B股投资的交易成本更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我们也可以从实证角度来论证该假说,我们用同一公司A股价格与B股价格之比来反映A股溢价水平,用同一公司A股的月平均交易量和B股的月平均交易量来测量A、B股流动性差异。实证的结果是A、B股流动性差异显著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差。B股相对于A股的流动性越低,则B股投资者就会承担额外的流动性成本,仅从这一点看,B股的投资者要求的收益必然要高于A股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而收益和价格成负相关关系,所以A股相对于B股有更高的溢价。
透析证券市场流动性衡量方式对比
半个世纪以来,金融市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扩张,学者们对金融市场的研究也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目前证券市场流动性正在成为金融学的研究主流之一,而学术界对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的衡量方法却多种多样,究竟哪一种衡量方法更为科学,更适合我国的证券市场,这就迫切的要求对这些度量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为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论依据。
1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内涵
最早对资产的流动性进行了概括的是Keynes,他认为如果资产在短期内不受损失地前提下能进行变现,那么该资产就具有流动性[1]。随着对流动性的深入研究,后期学者大多从价格变化和交易容量对流动性进行定义,更加强调市场的吸纳能力。BIS认为在流动性好的市场中,市场参与者能够快速的执行大规模的交易指令,而不对资产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2]。目前对流动性最为公认的定义为:如果投资者在其需要交易的时候能以较低的成本买进或者卖出大量的股票而对价格产生较小的影响,则称市场是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流动性包括了4个维度即市场宽度、市场深度、即时性和弹性。
2证券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方法
2.1价差指标
报价价差,指的是做市商在交易成交前报出的买卖价差,一般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之分。买卖价差的绝对值,就是最优卖价与最优买价的差值;买卖价差相对值用买卖价差绝对值与最优买卖价格的平均值的商来表示。如果交易时间用t表示,PA表示卖价(ask),PB表示买价(bid),PM表示bid-ask的中间价(mid-point):PM=12(PA+PB),那么OSPR=PA-PB可以来表示绝对报价价差,ROSPR=(PA+PB)/PM可以来表示相对报价价差。有效价差,即实际成交的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差额。如果交易时间用t表示,t时刻股价用Pt表示,卖价用PA表示,买价用PB表示,中间价格用PM表示:PM=12(PA+PB),那么有效价差:ES=|Pt-PM|。有效价差用来衡量订单的实际执行成本。实际价差,指的是执行订单的价格减去执行订单后一段时间的价差中点的差额。一般有绝对实现价差和相对实现价差2种方法。如果交易时间用t表示,t时刻股价用Pt表示,价差中点用PM表示,则ARS=|Pt-PM|表示实现价差绝对值,RRS=|Pt-PM|PM表示实现价差相对值。订单执行后的市场影响成本可以用实际价差来反映。定位价差,即实际价差与有效价差的差额,可反映交易价格的波动。在市场参与者中,一般知情交易者拥有信息优势,他们付出的实际价差将低于有效价差,进而会从交易后的价格波动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