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09:12: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沪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沪市周内效应实证探讨

一、引言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周内效应是是弱式有效市场的一种表现,又称星期效应,是指一周中某一交易日的平均收益或波动水平明显不同于其余交易日。对于周内效应的研究,萌芽于Cross对美国股市的研究。Cross(1973)利用1953年到1970年的S&P500指数的收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星期五的平均收益为正,周一为负。而后便有大量的文献开始对包括周内效应在内的日历异常进行考察与解释。French(1980),Gibbons与Hess(1981),Keim与Stambaugh(1984)以及其它一些学者同样得出周一平均收益为负和周五收益为正的结论。Hui(2005)对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四地股市的周内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只有新加坡存在周内效应。Chia和Liew(2010)研究发现9.11前后股市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周一效应和显著为负的周五效应。作为亚洲新兴股市之一,中国股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对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莫卡矶与俞乔(1994),徐剑刚(1995)研究证明了我国股市周内效应的存在。Chen、Kowk与Rui(2001)也对中国股市的周内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95年1月1日后股市存在负的周二效应,这种周二效应会受非正态假定以及溢出效应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丁荣余和张兵(2005)证实结算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造成了早期的周五效应,从1997年开始中国证券市场星期效应消失。王如丰(2009)研究了不同行情下星期效应,得出熊牛市都存在明显的星期效应而全样本区间内的星期效应不显著结论。

二、模型的构建

为构建收益模型,在此我们引入一常数列以及四个虚拟变量来描述收益周内效应。引入收益的滞后项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收益序列的自相关性。修正收益的AR(1)模型如下:4201tiitttiRlldrhe==+∑++(1)其中Rt为t时刻的收益率,r为风险报酬系数1td、2td、3td、4td分别是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在t时刻的虚拟变量。为避免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剔除周三的虚拟变量,以周三为基底进行比较。式中~(0,)2tteNh,为度量条件方差,我们采用Nelson(1991)年提出的EGARCH,并对其进行改进。由于条件方差以波动性的形式传递引起收益的改变,因此我们在研究周内效应也将波动性都考虑在内。研究我国沪市波动周内效应的修正的EGARCH(1,1)模型为:1112114102lnln==+∑+++tttttitiithhhhegewwdba(2)其中,w,a,b,gi为待估计参数。以上两模型记住模型Ⅰ,以下将利用模型Ⅰ对上海股市的周内效应进行分析。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

查看全文

政府制度对沪市股价的影响

摘要

上市公司派现是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之一,2000年年报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上市公司高比例的派现分红,与往年的重筹资轻回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研究了1993-200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现在2000-2001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数量和比重都明显地增加。但是这种派现方案并不被市场一致看好,这和国外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

论文将从政府政策、分红历史、经营业绩和股权结构等多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变化的原因,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就政府政策公告对股价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期为中国证券市场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利政策异常收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1.引言

国内外学者在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MillerandModigliani(1961)[1]的经典研究指出,在完全资本市场假设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其市场价值。后来的学者在“股利隐含的信息内容”(Theinformationcontentofdividend)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Watts(1973,1976)[2][3]使用年资料来研究,发现在股利公告前后几个月内,未预期到的股利变化几乎没有股价的异常收益;Pettit(1972,1976)[4][5]使用季资料,发现股利公告有显著的股价异常收益。后来,学者放宽了完全资本市场的假设,考虑了税收影响、成本(Easterbrook,1984)[6]、信息不对称(MillerandRock,1985[7])和常客效应(MukeshBajaj,1990)[8]等来解释现实中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

查看全文

小议中国股市指浮动性调研

摘要:金融市场的波动一直是经济分析人员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以沪市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ARCH模型、GARCH模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中国沪市股价波动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GARCH模型对中国沪市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关键词:ARCH模型;GARCH模型;沪市波动性

引言

博弈股市,投资者要想获利就必须研判大势,即大盘的涨跌。如果交易过于频繁,天天买进卖出或卖出买进,一方面要耗费投资者大量精力、财力(佣金,税金),另一方面也将冒很大风险(并非天天有行情),所以应选择一定时间段进行集中交易,这样研究大盘指数波动的规律就成为必然,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利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即ARCH类模型对上海股市大盘指数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为投资者进行大盘收盘指数的预测并规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一、理论模型

查看全文

产业政策、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转型

【摘要】研究中国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于提高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实体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产业政策变动出发,研究产业政策对实体经济转型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产业政策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及不同性质企业转型影响的差异性,从而揭示我国产业政策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规划政策变化对实体经济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借款、现金流、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在政策变化时对民营实体经济转型与国有实体经济转型影响差异较大。

【关键词】产业政策;实体经济;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长期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喜爱,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后续效应,暴露了虚拟经济高风险的本质,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讨论,并提出如果缺乏坚实的实体经济做支撑,虚拟经济规模就会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有关实体经济的政策,提出“再工业化”战略,经济政策的重点重新调整到发展实体经济,如德国2011年4月提出“工业化4.0”,美国2012年“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2013年12月通过“产业竞争力强化法”。一项项政策的意味着国际上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广泛关注,意识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石,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大力发展虚拟经济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我国也于2014年12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反映了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国家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其中包括对某一些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对某一些产业的限制政策。每一个新产业政策的提出,都会对相应的某行业带来影响,所以企业家们非常关注产业政策的,但并非所有政策都对行业有积极的影响。余明桂等[1]提出产业政策能促进企业的创新,其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和重点鼓励行业中更为显著。黎文靖和郑曼妮[2]提出中国产业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更多的是一种创新策略,而非实质性创新。Baeranke(2005)提出国家政策对企业融资及投资活动具有重要影响。Weiss[3]将产业政策定义为设计用来对某一产业施加倾向性资源配置影响的政策干预措施,资源引导成为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可见,对于产业政策的作用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产业政策的讨论不应该是存与废,而是产业政策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涵盖了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市场和部门,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各类经济活动。而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基础上,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并没有实际价值,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现资本增值的。产业政策的资源导向性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同的产业政策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状况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冯登艳[4]提出金融投资、资本运作无可非议,但前提是把实体经济做好。杨彩云[5]提出社会融资中的直接融资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间接融资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Jacobaon[6]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发展和实体经济之间具有交互作用。研究企业转型创新的内生动力是否源于产业政策,有利于发现产业政策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若两者存在正相关性,那么产业政策的支持会增强行业和公司创新动机及研发投入,此时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来推动行业和公司的转型发展;反之,则相反。目前,产业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未形成定论。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相关理论,进一步论证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必要性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产业政策与企业转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企业的转型大多通过企业创新来实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在国际上保持持续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创新能力的提升极其艰难,因为创新具有长期投入、产出不确定、风险较大等特点。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需要通过有效实施产业政策来促进产业创新。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发挥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必须借助于行业竞争的提升。本文从产业政策变动与企业转型变化出发,考虑产业政策变动期间的企业资金来源与资金流向与企业转型的关系。(一)竞争性假设的提出。对于产业政策所鼓励的行业,政府会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松信贷审批,将大量资源引向被政策所鼓励的行业,进而缓解企业创新活动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产业政策也是税收政策的风向标,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大多是税收政策所激励的对象。据统计,针对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政策所激励的行业税收激励占总税收激励份额的25%,税收激励通过直接减免、对设备的加速折旧、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实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的现金流出量,提高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企业充裕的现金流会使企业更有能力进行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的成果会使企业进一步展开创新活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H1: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创新活动具有需求资金量大、产出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但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因为其本身不具有相应的资金资源进行创新,没有充足的资金应对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较为敏感,相对于产业政策所鼓励的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信贷审批、税收优惠以及政府补贴等需求并不强烈。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而创新活动需求资金量大,风险较大,所以不会由于政策的原因盲目创新使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局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H2: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发挥的作用与企业性质相关。(二)政策介绍。由于产业政策有滞后性,本文将所有政策的影响延后一年,选择2012—2016年的沪市实体经济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了ST企业和中途转变行业性质的公司,样本总计662家。本文研究“十二五”规划政策对实体经济转型的影响。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造提升制造业,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培育发展战略新兴行业,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现代能源产业以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由此可知,“十二五”规划明确鼓励的行业类别包括农业、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轻纺行业、生物产业和服务业。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资产分析论文

资产重组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此类题材在A股市场上早已被炒得如火如荼,而在B股市场却还称得上是一个刚被发掘出的“新概念”。在B股99年3月份至今的行情中,大盘的两次强劲攀升都是此类个股率先发力,表现甚至让一批绩优股相形失色。沪市B股表现尤为突出。以真空B和上菱B为例,两股在99年4月至7月间可谓占尽风流,一路领涨。股价涨幅分别高达325%和302%,同期大盘涨幅为114%。今年又有凤凰B脱颖而出,饱受追捧。我们在表一列出了沪市B股上市公司有重组题材的个股近期市场表现。

表一沪市B股重组题材个股近期市场表现(1999.4.1-2000.10.31)

单位:美元

上表中列出的这些个股都是沪市近年有重组动作的B股上市公司,在考察期内的平均涨幅是264.86%,其中二纺和凤凰分别达到414.28%和413.89%,而同期股指涨幅为157.59%。可以看出,重组板块在B股这轮止跌回升的行情中表现远远强于大盘。那么B股市场重组题材的产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在市场以后的行情中又将会有一番什么样的表现呢?

一、B股上市公司重组的背景

(一)市场长期处于弱市,规模萎缩、发展几近停滞。

查看全文

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情况调查

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情况调查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能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采用网上测试和观测的方法,对其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六个方面,通过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报告披露调查

一、导言

199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Internet)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Internet的用户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1998年初Internet用户突破1亿,1995年5拢澜缟贤耸汛?.7亿多。1999年12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达890万,WWW站点数约15153个……不久前,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财富》论坛第六届会议将2000年的会议主题聚焦于“网络经济”,与会的500强企业巨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整个企业都搬到网上,有些还拟出了精确的时间表。许多国际企业开始对自己在线和非在线客户有所区别,对前者实行各种优惠倾斜政策。这些制定未来市场游戏规则的巨头们的行动,以及各国政府加速出台的网络化进程计划预示着网络经济的全面启动。使用Internet为工具来交流公司信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也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让信息使用者们感受到的影响和变革之一是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改变。

在国外,1995年美国证监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用磁盘、光盘或计算机网络接口向SEC的EDGAR系统(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查系统)提交通用财务报告。EDGAR系统与Internet连接,为进入Internet的用户能便捷地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之后许多国家也先后采取措施加快这方面的动作。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发展很快。一项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之托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在检验了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660个公司在Internet上的企业报告后证实有86%的企业上网,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他们的网站上以某种形式其财务报告。为能很好地适应网上报告的发展和实施必要的监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高度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它委托有关学术团体专门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及其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IASC进行网上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先导。

查看全文

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情况调查

互联网上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情况调查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能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采用网上测试和观测的方法,对其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六个方面,通过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报告披露调查

一、导言

199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Internet)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Internet的用户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1998年初Internet用户突破1亿,1995年5拢澜缟贤耸汛?.7亿多。1999年12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达890万,WWW站点数约15153个……不久前,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财富》论坛第六届会议将2000年的会议主题聚焦于“网络经济”,与会的500强企业巨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整个企业都搬到网上,有些还拟出了精确的时间表。许多国际企业开始对自己在线和非在线客户有所区别,对前者实行各种优惠倾斜政策。这些制定未来市场游戏规则的巨头们的行动,以及各国政府加速出台的网络化进程计划预示着网络经济的全面启动。使用Internet为工具来交流公司信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也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让信息使用者们感受到的影响和变革之一是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改变。

在国外,1995年美国证监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用磁盘、光盘或计算机网络接口向SEC的EDGAR系统(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查系统)提交通用财务报告。EDGAR系统与Internet连接,为进入Internet的用户能便捷地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之后许多国家也先后采取措施加快这方面的动作。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发展很快。一项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之托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在检验了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660个公司在Internet上的企业报告后证实有86%的企业上网,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他们的网站上以某种形式其财务报告。为能很好地适应网上报告的发展和实施必要的监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高度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它委托有关学术团体专门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及其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IASC进行网上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先导。

查看全文

股票市场周末效应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国内不少学者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负的“周二效应”和正的“周五效应”。本文以《证券法》出台后的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沪深两市都不存在收益率的周二效应和周五效应,但却表现出“周末波动性效应”,即周一的波动性大,周五的波动性小。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周末效应收益率波动性

周末效应,又周日效应,顾名思义,就是指股票的收益与风险在周内各交易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国外的研究比较早,Cross(1973年)、French(1980年)、Gibbons和Hess(1981年)对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研究发现,周一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值,且比同周内其他交易日都低;周五的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都高,且风险相对较小,即存在周末效应。随后Jaffe和Westerfield等又对欧洲和亚洲新兴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同样发现澳大利亚、瑞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股票市场显著表现出周末效应,只是最低的平均收益率不是发生在周一而是周二。关于我国上海和深圳股市是否存在周末效应,国内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沪深两市和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显著的周末效应:周五的平均收益率大于周内其他交易日,而风险最小;周二的平均收益率小于周内其他交易日,风险却是最大。但是,1998年12月29日《证券法》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结束试点,正式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对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证券市场制度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性的信息。《证券法》的颁布是我国证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出台的前后市场特征是明显有差别的,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证券法》出台后我国股市的周末效应现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是否还存在周末效应?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仍表现为显著为负的“周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周五效应”?

周末效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考虑到《证券法》的颁布时间,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是1999年1月4日——2004年8月27日的每日收盘价,上海股市以上证A股指数(股票代码000002)为考察对象,深圳股市以成份A股指数(股票代码399002)为考察对象,所有的历史数据都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站的历史数据库。收益率采用指数法计算,即股票收益率

pt

查看全文

个人投资者开放政策论文

[摘要]一、对B股二级市场的影响。B股市场的潜在入市资金仍是有限的,即国内个人外币存款中不会有太高的比例入市,而20倍以上的二级市场市盈率对众多的拟发行企业已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若大量的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入市筹资,则将会对二级市场构成较大的压力。二、对B股一级市场的影响。通过发行B股实现上市也已向企业完全放开,不受所有制的限制,只是以前受制于二级市场低迷。可以判断,B股一级市场将再度启动,上市企业可能主要是外资企业、前期做了发行B股部分准备工作的企业以及受到某些限制无缘进入A股市场的企业,但一级市场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的繁荣目前仍难以预料。三、对A股市场的影响。B股二级市场的活跃对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B指走高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两市综指,有助于塑造大盘稳定上扬的态势。二是B股市场的活跃有可能吸引一部分A股市场的资金换汇后进入B股市场,从而影响到A股市场的资金供给。三是有利于推动带B股的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开展和二级市场股价的活跃。

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帐户,交易B股股票。低迷不振近8年的B股市场由此迎来了今天的火爆场面,但这一政策所产生的效应是深远的,其影响决非仅仅限于B股市场,以下就此做出简要分析。

一、对B股二级市场的影响

B股市场在向国内个人投资者开放前股票数量仅有114只,市值不足63亿美元,平均市盈率沪市19倍左右,深市则仅为11倍。而B股潜在的资金供给(目前国内可统计的外币个人存款)约790亿美元,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约为52倍,巨大的资金供给和A、B股价差效应推动了B股市场的上升行情。2月28日复盘后出现连续5个交易日的无量涨停,经过两个交易日的短暂调整后,B股市场再续升势,至3月23日沪市B指涨幅已逾80%,深市则超过160%。

由A、B股两个市场不仅仍然存在交易币种的巨大差异,其投资主体亦不相同,B股市场的复活、流通性的提高会再度吸引一部分外资入市,但这部分资金预计以港、台资金为主,美、英等国的侧重于中长线理性投资的基金机构大幅度介入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受到人民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资本项目仍然不能够自由兑换等因素的影响,A、B股自然在短期内(5--10年)难以合并,因而可以判断经过此轮行情过后A、B股价格仍然不会并轨,我们认为对于同时公开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预计其B股价格至多为A股股价目的70%。若以B股市场达到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的70%计算(36倍),沪市B指在此波行情的上涨幅度最高可达90%,深市B指可达220%,也就是说目前沪市B指继续上扬的可能性不大,而深市B指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最高可达2800点)。

以上是在既有的市场规模和潜在的资金供给等因素后作出的判断,并未考虑到未来B股市场大幅扩容的情况。我们认为,B股市场的潜在入市资金仍是有限的,即国内个人外币存款中不会有太高的比例入市,而20倍以上的二级市场市盈率对众多的拟发行企业已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若大量的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入市筹资,则将会对二级市场构成较大的压力。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情况调查论文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我国上市公司网上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结果,并作分析。希望通过网上典型调查,能对目前中国企业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揭示当前网上财务披露存在的问题,也力求能为未来会计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报告的改革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30指数公司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100强。采用网上测试和观测的方法,对其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六个方面,通过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报告披露调查

一、导言

199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Internet的用户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1998年初Internet用户突破1亿,1995年5拢澜缟贤耸汛?.7亿多。1999年12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达890万,WWW站点数约15153个……不久前,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财富》论坛第六届会议将2000年的会议主题聚焦于“网络经济”,与会的500强企业巨子们纷纷表示要把整个企业都搬到网上,有些还拟出了精确的时间表。许多国际企业开始对自己在线和非在线客户有所区别,对前者实行各种优惠倾斜政策。这些制定未来市场游戏规则的巨头们的行动,以及各国政府加速出台的网络化进程计划预示着网络经济的全面启动。使用Internet为工具来交流公司信息正变得越来越普及。Internet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也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让信息使用者们感受到的影响和变革之一是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改变。

在国外,1995年美国证监会就要求上市公司用磁盘、光盘或计算机网络接口向SEC的EDGAR系统提交通用财务报告。EDGAR系统与Internet连接,为进入Internet的用户能便捷地获取信息创造条件。之后许多国家也先后采取措施加快这方面的动作。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发展很快。一项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之托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在检验了欧洲、亚太地区、北美和南美22个国家,660个公司在Internet上的企业报告后证实有86%的企业上网,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他们的网站上以某种形式其财务报告。为能很好地适应网上报告的发展和实施必要的监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高度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动态,它委托有关学术团体专门进行的网上财务报告研究及其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IASC进行网上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先导。

在中国,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网上财务披露的工作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开披露其1999年度的财务报告。据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在2000年4月30日首次成功地实现了959家上市公司1999年报的网上披露……,上网浏览1999年报的投资者达9000万人次,累计下载年报共566万份,平均每家年报下载5000次。2000年6月27日,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又联合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全文上网。这一切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应用Internet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另外,沪深两所网站的访问人次和年报的点击数激增,也反映了信息使用者对网上披露方式的关注和认可。可以预见,通过Internet披露财务信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