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09:05: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互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互融共进 服务全国

30多年前,法国地理学者简•戈特曼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世界上存在六大城市群。他所说的第六个,便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

以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状况,戈特曼的断言更像预言。

而今,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说法,只是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长三角。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崛起为标志,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日益显著。

“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央对率先发展的东部提出更高要求。

提升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查看全文

旅游与文化产业互融综述

一、引言

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衍生性强、涉及面广、带动性大等特点。2009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文化产业是当前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上海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禀赋,注定了这两大产业的紧密结合、联动发展。研究上海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对于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以广泛的辐射效应对上海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全方面整合,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抓住后世博效应,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上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表现

旅游产业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作为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两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有很大的交汇空间。上海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网络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影视传媒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节事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娱乐演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一)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现代旅游产品以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内涵,以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民族文化资源为表现形式。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到旅游体系当中,用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这一点是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最基础的部分。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质是让旅游者前往异地,消费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它的核心产品就是文化产品,只有实现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才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游览观光。上海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形式比较多样。东方明珠、豫园、外滩以及世博园区的一轴四馆等景区景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为了满足游客的文化观光需求,针对国内高端市场、会议市场以及追求特色旅游的游客,上海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化休闲型旅游线路,以适应周边省市周末、假日旅游或者会议考察旅游等。

查看全文

虚拟现实技术与工业设计互融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众多高科技正在走向虚拟化,设计的虚拟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其在工业设计中的引入无疑成为当前一大亮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其必然会发展为这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将针对虚拟现实技术与工业设计互融的发展与未来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虚拟现实;工业设计;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产品单一的表现形式,能够带给参与者“真实”的体验,成为现代工业设计领域的强大工具与重要手段。

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VPL公司创始人拉尼尔(JargonLanier)提出;因此,可以说美国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发源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1]即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2]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其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且拥有三个核心特征: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构想性(Imagination)。其中,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技术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参与者能够完全沉浸于虚拟的三维空间中,强调的是虚拟现实境界的逼真性;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的实质特征,通过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人际交互,强调的是虚拟现实系统的可操纵性;构想性是虚拟现实的最终目的之一,强调的是对人类认知范围的扩展。

2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查看全文

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

一、引言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责任愈加重大。科技的快速发展、交叉学科的融合、立德树人的职业要求、教师身份多元化决定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一种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和机制。本文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以思业互融共促为目标,介绍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师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与实践。

二、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兴国必先强师,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机制强调以知识分享反思为核心,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共同发展和促进专业成长。在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下教师表现为教学团队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者、合作者,共同体有利于营造信任、创新、和谐的文化氛围,教师成员围绕教育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整合资源、协同学习、团队协作并创造性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终使所有成员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终生学习的有效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师不仅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基于多学科交叉特色课程群、优质教材、金课、名师、创新竞赛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途径培植自动化类人才;还要坚持德育为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育才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育才、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教书育人、创造价值,教师不只是被动地服务于教育和学生,而是要在育人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力保障和助推机制。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单元,是大学教育职能的直接承担者。2017年以来新工科建设积极探索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人工智能成为时展潮流,自动化学科面临巨大挑战。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成员在学科的背景下提炼形成学科领域内特有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鼓励团队教师攻坚克难、提高自主创新意识,推动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科跨越式发展。

三、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机制

以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为背景,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旨在打造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本着“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原则召集全院关爱学生、潜心教学、甘于奉献的老中青教师成立自动化类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建立“抱团成长,合作共赢”的学习机制,在学习共同体内部开展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传帮带机制;致力于自动化专业建设,在自动化专业升级、新工科建设、学科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助力学校学院“双一流”建设。探索“目标驱动,成果激励”的发展方式,以学习共同体为依托,提高教师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着力打造一支热爱教学、精心教学、创新教学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查看全文

高校民族文化互融式教学探讨

[摘要]互融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教师、学生、民族文化精英组合为一个教学团队,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文化考察实践、文化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互融式教学适用于民族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和开设民族预科的高校。在互融式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民族文化精英应各自发挥相应功能。互融式教学在其实施中需要有教师队伍、实践基地等条件的支撑,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简单化、形式化。

[关键词]互融式教学;民族;文化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民族8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和青海3省)所占国土面积约为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约有1.1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8.49%[1]684。为了发展民族教育,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办了层次完整、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高等院校,据统计,2013年全国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76.88万人[1]712,2015年国家民委直属6所高等院校招生总数即达37051人[2]661。在民族地区高校(包括民族类院校)和具有少数民族预科培养任务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民族文化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组织和实施得好,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能增强学生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国家认同。因此,探索高校民族文化类课程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互融式教学及其特点

所谓互融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教师、学生、民族文化精英组合为一个教学团队,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文化考察实践、文化调查和文化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表现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发挥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高校教师的专长。一门课程分成几个甚至更多模块,每位教师所教均为最为擅常、知识积累最为丰富、相关研究最为专业的板块,能够避免传统教学由一位教师教学,虽面面俱到,但知识不丰富、理解不透彻、讲解缺乏激情的弊端;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设定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阐述,讲述不同民族、地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内容,并组织探讨。在实践教学环节,将博物馆、文化存列馆、旅游基地的民族文化讲解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利用节假日,组织民族文化调查组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文化考察,然后申报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科学研究项目。丰富多样、实践性强、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激发学生寻找到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再一方面是能够有效地将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邀请民族文化精英进课堂进行文化展演、技艺传习,组织学生在文化存列馆讲解,利用节假日赴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文化考察,能够使少数民族的传统原生态文化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在教学工作中,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互融式教学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电子商务互融教学模式

21世纪电子商务不仅在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组织管理模式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且在宏观上也影响国家贸易关系和国家未来的竞争。然而,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电子商务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最根本、最紧迫的问题。电子商务职业人才的极度缺乏,大大制约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交易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培养具有能够将现代信息融合到商务管理、又能实际动手操作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还处在瞎子摸象阶段,由于校企之间缺乏真正的合作,学校对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制定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基本上就是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有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排列在一起,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融通,甚至有的课程已明显落后于实际应用,课程体系既缺少系统性也不科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来自企业实际的案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实验上机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成果。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购买电子商务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让学生模拟电子商务模式及过程。但是一套软件往往不能涵盖电子商务的全部环节,受教学经费的限制,大多数院校也不可能购买全套软件。还有就是有很多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升级,和业务往往滞后于现有电子商务模式和应用。由于商务环境和商务行为本身是复杂多变的,而软件是将所有商业行为流程都固化,因此这种对单一流程的模拟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校外顶岗实习难以真正落实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效果,除了校内模拟实验以外,在以往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也曾经采用同产学研合作单位共同承担实训实验任务,让学生在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种方式虽然是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但是可操作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无法全部参与。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企业很少,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也很少,因此不能大量接收学生实习,而能真正在电子商务岗位上动手操作的更是稀少;二是实习内容不全面不系统,不能涵盖专业能力需求。学生无法在所有岗位上实习,实习企业一般都会根据业务需要,安排学生在某个单一岗位上实习操作,学生无法领会电子商务的真正内涵;三是学校与实习企业合作不畅,合作机制难以真正建立,造成了企业一方面在抱怨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愿接纳实习生;四是教学过程难以控制。由于企业分散在不同地区,学生无法相对集中,受师资条件的影响,教师没有能力和精力及时跟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碰到综合性、复杂性及非业务事件不能得到及时解答,教学过程无法真正得到控制。因此,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必然会因为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造成难以学以致用的缺憾,窄化了就业机会。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马云就曾说过他不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因为人家不可能再出一次钱去为你“补课”、教你工作,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来之能战的人才。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这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但具体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才真正有效,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电子商务行业覆盖面低的中西部地区,如何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还需要积极探索。笔者认为,依托校企共建的开放、真实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承接企业的具体任务,实现校内顶岗实习,带动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中国油画创作看文化图像的互融

“波普”是“pop”的音译,是大众化、流行的、受欢迎的意思,故又叫流行艺术,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属于具像艺术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期,波普艺术是中国艺术领域最早出现的艺术潮流。而油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为人们所接受,并生长于中国文化之中也已有百年历史。如果说从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利马窦等人携带天主像、圣母像入华算起,西洋油画传入中国已有四百多年时间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为了掌握这一外来的绘画形式并进行独立的表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如何对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民间文化进行合理借鉴,以创造更具身份特征的中国当代油画;如何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有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主题,以摆脱对西方文化的依附等。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作用于当代波普艺术。西方的波普艺术始于利用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利用完全没有艺术家情绪倾向的中立方式和绝对客观立场来从事创作。但在中国波普艺术家那里似乎总能找到艺术家的立场,哪怕是模糊的立场。中国波普艺术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清理人文热情”,但中国波普艺术作品总让人读出人文热情。这或许正是中国波普艺术不同于西方波普艺术的价值所在吧。在中国当代油画家的艺术实践中,也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来达到波普艺术与传统文化图像的互融。在一批优秀艺术家的努力下,中国当代油画必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当代中国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文化身份意识,从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生存智慧、美学传统里吸取了营养,以独特的中国文化身份和视觉形象特征融入了全球艺术的潮流之中,给世界艺术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中国化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经验。

一、钟飙的“都市情节”

不同时空下的并置与调侃当代青年油画家钟飙,1968年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重庆美术馆副馆长。作为年轻一代的新潮画家,钟飙相继在东京、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迈阿密等地参加展览和艺术活动,他的作品透射出了画家对这个时代机智的观察和体会,有着一种上海情结:时尚和摩登,怀旧与复古,流行和大众……,他的艺术风格独特,尤以刻画都市与都市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见长,他的画中西方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图像纠结在一起,给静止的物象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色彩。表面上画家是在用画笔完成点线面的某种形制上的结合,其实他是在经营一种文化,在传递着一种思考,画面效果怪诞而又逼真。他总是把不同时空下的人与物并置在同一个波普式的图式中相互调侃,并找到变化中的秩序,安排成作品的情境。这在《龙凤呈祥》《明嘉靖五彩鱼藻罐》等作品中都进行过鲜明的表达。画家通过鲜丽明净的场景铺垫,黑白简明的人物造型、阴阳反差强烈的对比衬托,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和这个时代特有的大众流行元素中去表现,既把观众带进画面想象的空间,又让观众冷静而理智地体味其中的人生哲理。钟飙的很多作品都是用素描打底加上一些淡彩或浓彩,这是他的符号,在任何场合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素描加彩的做法容易导致简单化和油滑,以往不少画家用这个方法来画草稿和习作。钟飙将这个方法发扬光大,竟然使其登堂入室成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资源,不能不说是他的贡献。其实,仔细观察钟飙的作品,发现他对绘画的基本态度仍然是“传统”的,这体现在他对人物、道具、背景的细微描绘上,他的技巧足够让他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绘画快感,造型、笔迹、色块都显得那样协调和统一。

作品《1913年》、《2006年》、《2148年》等随意指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年份作标题,显得具体而明确,可观看画面,却发现除了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大体印象外,实际上却是相互渗透、相互模糊边界的。钟飙采用了一种类似照相般的笔触,色彩对比强烈,它喻示着一切都已是“某种过去”,留在人们心头的只有被简化了的或被高度提纯的“印象”,所有的色彩在高度凝练后“失色”,生命就这样自顾自走过去。从作品现场到城市的复杂层次构成的幻象,再到包含许多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与现在的图像信息,画家想要传达一种超越具体时间和空间的观念,那就是“今天”包含了全部的“昨天”,连同那些被遗忘的事物,而“今天”的一切又将被“明天”所包含。而在另一幅画《两个人的车站》里,黑与白的并置表达着文化、时空的深刻错位:那西洋风的车站、人行道、路灯柱、尖顶教堂、花岗岩的护廊和低矮茂密的灌木,它们在灰蒙蒙的天地里共同营造着浓厚的异域风情,但躲闪在门后的半张西洋男人的脸,充满了窥视和敌对的意味,他的出现打破了风景在雾气笼罩下的暧昧和柔和。而晚清艳妆打扮的女子,她的脸庞依然是黑白色,很典型的中国清代妇女,细细的眉以及清澈的双眼。她的脸成为一个历朝历代中国传统女子的脸的代表性符号,没有颜色,唯一的标志就是具有浓烈色彩的服饰,大红的旗装,阔边的大镶大滚,金面的折扇上古老的篆书以及鲜红的石印等等这些富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道具,但是晚清女子的手从金色的香罗帕和艳丽的镶滚中伸出,依然是黑白色的,仿佛是从历史的深处伸出的无生命的物。过去和现在、西方和东方、生命和静止……一系列冲突而不相容的对比,一切都在这突兀出现的鲜艳无比的晚清旗装中体现了出来。清朝旗装、折扇、中国女子的脸、神情等等都是符号,所有的道具都标示了另一种文化和生活背景下历史的怪诞与荒谬。

二、魏光庆的“红墙”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互融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的必要性

1.经济角度。国家的立足之本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强大,这就使得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变得非常必要。改革开放将我们从计划经济带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将政治和经济的亲密性提到了明处。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为企业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寄托,是企业经济工作的依据,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当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为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立志将企业打造成一个活力四射、具有无惧创新精神的团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就要在政治和企业文化的协调统一上寻求平衡点,如果不能实现,那么国有企业的文化和经济就会出现裂缝和矛盾,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2.政治角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范围扩大是二者整合必要性的另一个原因。从现有国情分析,我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多的政策和方针要适应整个世界的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期间,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国家的生存和长久发展,加强公民和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凝聚力十分必要。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大主体存在,其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通过将国有企业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使得企业的稳定发展得到了保障,还使得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保证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稳定。

3.文化角度。以先进文化引导国有企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向,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加必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工作重点,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关乎企业的整体精神面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在功能、文化上具备一定独立性的组织,不仅决定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景,还在社会领域上担任代表和引导的身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减少了社会不同人群的矛盾,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统一。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基层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是否有为和有位,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如果无效有为也是假的,有位也是空的。企业政治思想的根本的是新型的职工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生产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财富而团结奋斗。采取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才能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性。从目前情况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查看全文

非遗文化与思政教育互融路径探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独特代表,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它蕴含的“匠心”“匠艺”“匠道”精神和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高度契合。虽然非遗项目进校园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其在校园发展传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发展方向模糊、普及率低、影响力弱、专业度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校园传承工作、科学选择“非遗”项目和全力打造课上课下互通互认、专家学生联合创作、校内校外有效实践、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四大平台的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青年接受能力强,研习水平高,能够更好地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技艺。他们的文化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许多年轻人也正在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并在互联网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青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技艺,宣传中国文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我国201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可见在校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法律的规定,更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有助于让受教育者更多的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方向不偏离。当前工匠精神正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也成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2]。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匠心”“匠艺”“匠道”精神和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高度契合。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这些项目较少关注到“非遗”项目对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浸染、对高职院校融入地方文化经济的影响等。如何科学设计传承路径,将其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亲切感,激发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校青年群体强大的传播力量,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二)文化维度。首先,高校通过“非遗”课程的开设、实践平台的搭建、相关学生社团的繁荣等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校园和大学生群体当中传承,突显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单位的作用。其次,能有效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与传习人群,从民间学徒到高校学生,广泛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得到保障[4]。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的地域特色,有利于相关文化作品的地区推广,能更好地带动高职院校融入地方文化氛围,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繁荣与发展。(三)道德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语言、音乐、舞蹈、礼仪、色彩、手工艺等丰富的形态记录着特定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除了将中华民族千年的家国情怀、传统的诚信礼仪、丰富的人文美学等元素内化于其中之外,其精湛的技艺、淳朴的匠心要求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特别是走进校园的民间艺人,他们大多都勤恳善学、严格自律、与人为善,他们的言传身教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养成[5]。(四)能力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充满着音乐、美学、手工艺等元素,在学习与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6],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能力,学生获得了除专业以外的另一项或多项技能,丰富了个人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有更强的动手能力,“非遗”项目恰恰具备这些能力内涵,在研习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些又促进了他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创新[7]。

二、非物质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要素分析

查看全文

多元文化交融下小学音乐教育策略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我们只有增强文明互鉴,才能从多元文化中获得有益启示,并将这些启示转化为行为、思想、心理、技能等方面良性发展的动能。音乐是艺术文化交融的载体,小学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引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责任。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提升音乐教育水平,是音乐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为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客观性原则;文明互鉴

多元文化交融主要是指因历史背景、人文传统、自然环境、政治等因素形成的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碰撞、融合的现象,多元文化交融具有持续性特点,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还可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学生积极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对于教师来说,多元文化交融可以使教师统筹利用更多人文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存在教育思想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并未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资源。基于此,为了使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更好,探析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策略尤为重要。

一、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要点

(一)根据教材选用多元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交融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从人文历史、自然风情、经济、政治等角度切入,根据教材需要合理选用多元文化资源,将多元文化交融视为导出音乐知识的一大渠道,使音乐教育更具逻辑性与拓展性,为高效育人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老师最理解我》的教学时,可将“了解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老师”视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着力点,筛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老师上课的图片,指引学生猜一猜这些老师来自哪些国家或民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会从老师的服装、肤色、教室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大胆猜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播放本曲,引领学生在乐曲声中想象图片中的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景,使乐曲更具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给不同国家及民族的老师送上祝福,而后将这些祝福编进歌曲唱出来,基于多元文化交融启发学生创新实践,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及创作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