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06:28: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活动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镇中学德育活动课程构建研究
摘要:城镇化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从人口流动的方面上看,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大批量往城镇流动。从总的方面上看,主要包含两种形式,即:城镇数量相较于以往增速明显、不同城市的人口数量相较于以往规模、范围与技术扩大较为明显。文章从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乡镇中学的德育教育情况及其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实施等分别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通过相关的论述分析与实践探讨,对其活动课程的内容制定与开展进行一定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城镇化;乡镇中学;德育活动课程
一、引言
城镇化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角度上看属于时展的必然进程,同时,城镇化也是评估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也能够反映社会组织与地区管理工作建设情况。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镇中学的发展情况分析
在工业化进程加快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内在城镇化的发展上从低水平逐渐发展为高水平,截至2016年,城镇居住人口由1.71亿人增长至将近8亿人,年均增长将近1.5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增速和村落的无节制开发,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大批量流入城市或者乡镇区域。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与落户,乡镇学生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增长规模持续扩大。部分乡镇地区虽然通过扩建学校、新建学校的方式缓解乡镇人口入学难等问题,这也造成一个现实情况,在课程教育的“班额”规模上,学生的人数较多,对于教育的质量保障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德育活动课程的教育而言,一方面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或者优化,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城镇化的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活动课程的开展模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与实施
“学科融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有效方式。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以前瞻的理念指导课程开发实践,努力整合课程资源、搭建课程整体框架、探索课程实施路径,逐渐形成了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样本,切实回应了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诉求。作为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强调“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基于此,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立足自身科技、劳技和环境教育特色,聚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努力尝试在基础教育阶段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方式回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1上篇:我们的思考,虽稚嫩却执着,前瞻的理念冲破思维的樊笼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强调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以往只具有知识性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目前不仅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关键素养。所以,若是依旧采取从前的培养形式,只开展对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现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之出现,以课程引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近大自然、生活等,在现实生活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也获得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课程总目标是: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质是一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学科融合(FOS-Fusionofsubjects)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强调的“学科融合”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背景和平台,对其的理解至少有两个层面:第一、以学科主导,在学科体系中发掘、构建主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理念和方法提升学科素养,实现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显性需求与以“核心素养”为主的隐形价值的共赢。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过程中,课程目标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融合,课程内容指向学科学习和综合应用的要求、课程实施围绕核心概念、课程评价统筹课堂内外,要求教师进行规范化的、有明确指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以“绿色教育”理念积淀校园文化,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打造践行着“国际生态学校”的承诺;作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着个性化的经验、资源、平台与环境——这是本研究之“校本”基础。通过研究,我们重在开发一系列“基于学科问题”又“立”于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搭建课程整体框架、探索课程实施路径等逐渐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样本。这一过程,将研究性学习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型学习转变为经验型学习,从微观课例出发打造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力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式回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2中篇:我们的行动,虽蹒跚却稳健,贴地的步伐激活实践的节拍
2.1明晰课程建设愿景
课程专家石鸥教授曾说:“课程改革的一道亮光——综合实践活动,在沉寂的天空闪耀。它的实施,从理论到实践,都被看作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的良好平台。在此种课程的开展中,学生不再会认为学习无趣,反而充满兴趣的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并且,也会改变以往学习中仅专注学习的方式,主动的将自己的思考、经验在活动中展现,以良好的探究心理实现全方面突破,进而获得综合素养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本研究所进行的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尝试性样态,其目标是将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性学习与以探究为主轴的问题解决相结合,通过项目化驱动和跨学科融合,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牢固树立创新责任意识;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构建知识与概念,形成探究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为师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全学科”参与的方式提升师生素养,促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与分科课程相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本研究主要以“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基于STEM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为抓手,倾向于把这两类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分科课程之后的后设课程,是对分科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这里,分科课程是基础,两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分科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发展。学生对分科知识掌握得越系统,解决实践问题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基于此,我校学科融合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兴趣,让学生拥有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践探索的意识,努力成为一名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用有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让他们有意识地坚持学习,为成为合格公民、做到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研究中,我们将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进行梳理,逐渐形成了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基于STEM项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体系。
语言活动课程管理论文
顾之川教授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述要》一文中指出,新大纲指导思想是“强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必、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专题性、探究性学习”。语文活动课程、符合这些要求。
一、语文活动课程原则探索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知识吸收、消化、输出、运用、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非是为了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运用、创造是个体的事情。所以,活动课程强调研究“什么样活动最能促进人的发展”。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自身。我想语文活动课程就应该致力于研究: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是主体的操作性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2.时间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过去,一些学校大多将活动课程,移到课内,纳入课表,把学生的自愿变为强制,把主动变为被动,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活动课程管理难于超越学科课程管理模式,封闭有余,开放不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践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也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场馆课程化建设进行实践性探索,以期为全面改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活动体验感、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场馆课程;建设;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重视学生亲历体验,创造思考以及实践能力的经验性课程,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被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很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目前,一些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受自身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场地不足等因素限制,教学质量相对偏低,进而导致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实践,既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未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场馆课程资源与开发是一个崭新的教育领域,其可以为学校提供多种场馆课程资源,在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实践中也要合理地进行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而能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场馆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场馆主要是指面向大众开放且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机构,既涵盖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生态园、综合实践基地等具有封闭结构的场所,也包括公园、历史遗址、自然保护区等露天开放场所。场馆课程则是以场馆课程资源为基础,以场馆自身特色为载体,强调学生在场馆环境中通过与物、环境以及他人进行互动活动而获得直接的体验与技能等的一种经验性课程,其可以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获取能力,并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场馆课程的特点主要有情境性、主体性、主题性、互动性、生成性、经验性以及开放性等本质特点。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场馆课程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场馆课程的诸多特点为学生提供主题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并在打破传统封闭式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综合性知识场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提供了更多保障。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场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必要性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化分析
[摘要]大课间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时间,将大课间活动进行课程化处理,由教师专门组织学生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课程化
小学大课间活动设计课程化,是对课间活动的规范管理,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运动形式,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由于学业压力等因素的客观存在,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成为我们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大课间是比较集中的活动时间,如果能够成功引入一些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尽情释放天性,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和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协调,对课间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使其成为运动课程,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一、整合活动资源,创建大课间的课程化环境
大课间活动课程化,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与学情,进行整合优化工作。首先,学校的条件资源需要科学整合处理。由于班级众多,学校的运动场地有限,且运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不同对场地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学生展开集体活动不仅需要统筹安排,还需要教师与学校协调、考量。其次,活动器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如毽子、羽毛球、乒乓球、沙袋、呼啦圈等简单的运动器具,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再次,学校领导思想工作要做到位。只有学校全力支持,大课间活动课程化才有可能实施。大课间活动课程整合后,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都需要及时到位,具体负责课程的执行。另外,做好广泛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大课间是学生的时间,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活动自由,而应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选项。学生了解了教师的用心并产生兴趣后,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个课程。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动性和主动性,教师还需要对环境进行针对性设计,如运动器材的放置、活动课程的介绍等,以激发学生运动的欲望。
二、优化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部分,其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性、研究性作为课程教学的理念。通过采用项目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将学习项目和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培养学生丰富的学习能力,这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根据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基于学生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开展与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对知识综合应用,从而体现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项目学习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的学习模式,其要求学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通过劳动、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使学生能够接触各个学科领域,深刻理解概念,并认识到各个学科之间如何建立起联系,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或工作技能。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能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室内学习走向室外学习,并不断进步与成长。
一、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是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其可突出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成果。通过围绕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配每个组员的具体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活动课程中。例如开展行动计划(数据调查、材料收集)、形成活动结果(以报告、表演等形式呈现)。因作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被有效调动,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程度更高,课程也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而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高效合作而获得理想的探究成果,进而获得对活动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还能为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旧课本的处理与再用”,在开展该活动课程前教师可引导小组调查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如何处理旧课本,小组成员可根据年级分配调查任务;其次将处理方式有哪一种、分别有多少学生采用哪种方法等问题制定成调查表格,并计算出每种方法的人数与概率;最后再让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发表调查感想或演绎汇报活动收获。
二、确立项目主题
传统学习时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讨
“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如何落实?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和内容不同,实施样态也会有区别,但就实施流程而言都要经过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三个基本阶段。经过17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一、活动准备阶段:注重学生体验和情境创设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科学选题。学习是情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把学生置于真实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自我生活世界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生活成为学习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学习的场域,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就得到进一步升华。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学习和探究的课题,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和感悟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基于真实的体验提出问题。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发现问题。例如,为了做好“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这一研究活动主题,教师创设了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活动一,实地参观。通过参观学校食堂、观摩食材的加工过程,学生了解到每天的饭菜加工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垃圾,学生用餐后也会有不少的剩菜剩饭等餐厨垃圾。活动二,实践体验。每个学生用一个塑料袋收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教室垃圾,一周结束后,对每个人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和计算,计算全班同学在一周时间内产生的教室垃圾总量。活动三,角色扮演。扮演学校和社区的清洁工人,调查学校和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体验垃圾回收和分类的过程。活动四,阅读体验。阅读有关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文章、新闻事件,观看与垃圾主题有关的电影、纪录片。在上述体验活动中,学生要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发现的问题,收集问题相关背景资料,进行背景分析。三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确定研究课题。通过丰富的情境体验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产生兴趣或认知冲突,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头脑风暴确定要探究的课题。确定的课题要深刻,要彰显课程的特征,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问题越具体,范围越聚焦,研究活动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加强技术指导,优化设计方案。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展开讨论,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设计活动方案,确保探究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基本环节包括主题分解、组建小组、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小组内讨论分工明确下一步活动内容等。
二、活动实施阶段:注重问题解决和方法指导
一是注重真实问题解决,为学生提供方法支持。完成活动方案后,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学生需要根据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包括实验探究、调查取证、活动记录、模型设计制作等,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即面对实际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尝试解决问题,获取此类问题解决的经验。重点是保证全员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实施“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研究”时,学生设计让水火箭飞起来的方案包括三种:在瓶身上开孔打气、在瓶子底部开孔打气、在瓶盖上开孔打气。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在瓶身和瓶底开孔打气很难保证瓶体的气密性,导致发射失败。在尝试瓶盖开孔打气的方案时,由于瓶盖与瓶口的螺纹设计问题使得瓶盖无法冲出而导致失败。在遭遇失败后,学生主动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重新审视原方案并作出修改和调整。二是督促调控引导,及时提供帮助。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其开展需要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观,仅仅依靠学校资源往往很难实现课程的深度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探究的主题,整合学校、基地、社区、场馆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活动的实施提供积极支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放性和探究任务的挑战性,在实践探索阶段,学生设计的方案往往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失败的经验来优化和修改之前的方案。教师需要根据探究的内容、遭遇的问题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构建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教师要有选择地指导小组活动的重难点问题解决,提供必要的支撑。
三、活动总结阶段:注重成果表达和系统反思
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分析
摘要: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中心任务。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生物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案例的分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设计、合作与实验实施,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一、前言
生物课堂是第一课堂,而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对第一课堂的丰富和完善,主要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挖掘教材,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参观调查、采集制作模型、栽培养殖、生产实践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最终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案例及研究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学校以初一、初二学生为主,开展了一系列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活动过程中践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案例一:探索旋涡的奥秘(四川省科技创新一等奖)1.活动生成聪明好学的陈同学在洗澡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洗澡水快速地流进下水道时,都会形成一个小漩涡,而且这个漩涡总是顺时针方向;回到学校,在学校教学楼盥洗间的洗手水槽里进行观察,却发现漩涡有顺时针的,也有逆时针的,她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漩涡的旋转方向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水流下的时候都会产生漩涡吗?陈同学最后决定将这一系列问题带到我们的实践活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解决。2.活动过程(1)观察体验首先,同学们一起在学校教学楼盥洗间开始了观察。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各不相同,有顺时针的,也有逆时针的,这更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2)收集资料同学们利用电脑在网上搜索,看有些什么样的解释,发现解释各有不同。有的认为漩涡的形成和地球自转有关系,且南北方向漩涡有所不同,即北逆南顺;有的也从物理学的角度对漩涡的形成给予了一些解释;另外有的认为漩涡的形成其实和地球自转是没有关系的。同学们在网上找到了两段视频,是用相同方法分别在厄瓜多尔和乌干达两个赤笃行绿色教育之路道地区做的实验:在南北半球和赤道的一个不大的容器中注入水,待水完全静止后放水,观察漩涡的有无及漩涡产生的方向,而结果却截然不同。同学们还找到了一段关于推翻北逆南顺这种说法的科普栏目视频,该视频认为洗脸盆内所产生的漩涡和科氏力是没有关系的。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观察到的漩涡,旋转方向都是一样的吗?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的呢?我们观察到的漩涡和地球自转有关吗?和南北半球所处位置有关吗?网上提到科氏力是漩涡形成的主要因素,可是我们观察到的漩涡有时是顺时针,有时是逆时针的,难道伟大的科学家所提出的科氏力有错误吗?还是科氏力对于漩涡的形成影响太小以至于漩涡的形成与科氏力根本毫无关系?大家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利用实验来揭开旋涡的这一奥秘。(3)实验设计、实施及现象同学们的实验设计主要是从水槽内壁结构、水槽漏水开口方向和初始水流产生的旋转动力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来设计实验的。为了精确观察出漩涡的方向,同学们决定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滴点红墨水,以便于明显观察实验现象。为了尽量减少开启出水口时外界震动的影响,选择细竹签来开启出水口。(4)得出结论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平时在洗脸水槽、菜盆、浴缸里所观察到的漩涡,应该和我们放水时给予的一个初始动力有关,而与出水口形状、开口方向以及容器内壁形状无关。(5)再次质疑并释疑从我们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漩涡的产生既然只和初始旋转动力有关,那为什么又有“北逆南顺”的说法呢?为什么科氏力原理和地理学上的解释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漩涡产生呢?是我们的实验错了还是科学家的结论有错呢?我们在河流、海洋里看到的漩涡和我们在洗脸水槽里看到的漩涡形成原理一样吗?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请教了地理老师和物理老师,听了老师的解释同学们终于弄清了原因。3.效果及反思本次活动完全是同学们自发产生课题,自主设计活动过程,通过分工合作而完成的一次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同学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有的进行实验的设计、实施,有的进行质疑及向老师求助。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为主体,从生活中的观察质疑出发,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了学生感性认识上的疑问,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维、探究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他们收益很多,纷纷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最后把整个活动过程形成文字材料参加了第28届科技创新大赛,并荣获四川省一等奖。这不仅是对此次活动成果的肯定,更勉励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思考、质疑、探究。案例二:探究吸水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活动生成生活中,妇女用品、婴儿尿不湿等用品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一种叫吸水因子的物质。这些物品的大量使用,使用后的废弃物也并未通过特殊处理就进入了大自然中,那么吸水因子的大量使用对环境是否会造成污染?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孩子们质疑:吸水因子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吸水因子到底是什么?2.活动过程(1)查阅资料吸水因子是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Polymer,SAP),是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特高,通过丙烯酸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聚合物→高保水量,高负荷下吸收量的平衡,所吸水分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它能吸收比自身重几百至几千倍的水,吸水后即成凝胶状,即使加压也很难挤出水来。于是我们决定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做一次探究。(2)初探阶段实验材料:吸水因子、水杯、清水、纸巾、黄豆种子、玉米种子实验过程:①将适量的吸水因子和纸巾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②分别加入适量的清水;③在两个杯子中分别放入几粒黄豆种子和玉米种子;④观察记录。(备注:实时补充适当的水分)(3)探究升级再次质疑:既然吸水因子是无毒无害的物质,那么对种子的萌发就不应该有影响,但为什么会出现吸水因子里的种子不萌发或萌发很少的情况呢?难道吸水因子中有什么物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准备重新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再次实验,看看结果如何。学生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虽然黄豆和玉米的萌发时间略有不同,但从萌发种子的总数来说,“纸巾+清水”和“吸水因子+清水”两个环境中的种子萌发总数是差不多的,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显然两次实验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决定好好分析一下,一探究竟!(4)分析解决矛盾于是同学们仔细观察了两次实验的材料,进行了萌发情况比较,发现两次实验的主要区别是器皿的不同,第一次用的是矿泉水瓶,第二次用的是培养皿。仔细观察,矿泉水瓶中有吸水因子的组,大多种子都陷入了吸水因子中,且陷入其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个别浮在吸水因子表面的种子却萌发了。根据生物课上所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分析可得:处于下部的种子缺乏空气,处于上部的种子能保证水分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足的空气,因此,杯子里面吸水因子中种子萌发情况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的缺乏引起的。(5)得出结论综合前后两次实验可得:吸水因子对种子的萌发是不会有影响的。(6)探究延伸同学们又提出:那吸水因子对萌发后的植株发育有没有影响呢?怎样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呢?为此,我们请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教授蔡同建老师,蔡老师说:分析某种物质的毒性,要考虑其在环境中是否降解。如果降解,一般不会导致持久毒性。如果要看对人体的伤害,比如这里的吸水因子,可以比较分别使用卫生纸以及使用含吸水因子的尿不湿的皮肤情况,但是由于涉及伦理问题,难以实现。在分组方面,还可涉及单纯清水组,或者塑料薄膜组。建议同学们可以考虑所涉及材料的成分以及是否能够在自然界中降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3.效果及反思本课题来源于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并和课堂上刚刚学到的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知识点相结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将所学到的探究方法应用于自己想要探究的疑问中,很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疑问,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接触探究实验的时间不长,对探究过程中变量的控制还不能达到十分准确,例如吸水因子中水量的控制、种子质量的选择等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案例三:蓝天救援队急救培训1.活动生成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大的比如火灾、地震、洪水,小的比如电梯失灵、拥挤踩踏、老人晕倒、同学摔伤、车祸等,当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作为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呢?这是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也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自救,在保证自救的同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才鼓励中小学生去帮助他人。然而帮助应该是有效的帮助才值得提倡,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急救技能、自救方法呢?于是我们准备给学生做一堂专门的急救知识培训课,怎样才能做得更专业一点呢?我们想到了全国有名笃行绿色教育之路的民间专业并且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蓝天救援队,并邀请蓝天救援队的专业培训老师来到了学校,给孩子们讲解急救知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做了一堂专业的急救培训课。2.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中,培训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的正确处理方法,比如火灾、电梯失控、地震、拥挤踩踏等。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紧急情况,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知识讲解过后,培训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伤口包扎用的绷带等材料,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学习伤口的包扎技巧。这下可不得了,孩子们的激情可是高涨了,非常积极、认真,一个一个手还挺巧。老师对他们的包扎技术给予了肯定,并对包扎得好的同学进行了奖励,奖给了蓝天救援队的纪念钥匙扣。3.效果及反思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该课题是基于学生生活中遇到及新闻报道中经常听到的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如果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呢?这是很多同学心中的疑问。对于孩子们而言,大多都心怀爱心,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如何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给他们提供有用的实践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收获很大,很好地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孩子们实践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更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中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学程序研究
摘要:针对当下中小学科技活动教学的碎片化和随意化的状况构建了中小学科技活动课程教学程序,并以具体的案例说明了操作程序,在区域推广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科技活动教学程序构建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要“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中小学科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科技活动实施过程基本处于碎片化和随意化的状态,表现在科技活动的教学上基本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以科技活动的教学模式代替教学设计,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实施流程,大部分教师没有教学设计,其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指导和没有将科技活动课程化。
1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的区别
科技活动的教学模式是整个科技活动项目实施的要素构成的环节或阶段,教学程序则是指具体的一堂课的教学步骤。我国传统的学科课程中教学通常采用的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如在科学课程中经常采用的科学探究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其中包括7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我国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课堂教学程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这是一节课的教学的流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显然有区别。
2科技活动教学模式分析
语文活动课程教学管理论文
从1993年秋季开始,初中采用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教材所编入的"语文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通过近几年的辛勤执教,对这一"活动课程"增加了共识,积累了经验。大家感到,"活动课程"好就好在"活"而"动"上,这是它的精灵。笔者不揣谫陋,略谈些看法,就教方家。
一、"活动课程":"活"而"动"的教材建树
三年制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活动"开源活流,在国颁语文教科书中,成了课程结构的一块,这在语文教材建设史上,是一大创举。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正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确有多种课外活动,但处于"课外"、"业余"地位,不是作为学科服务的体脑调节课安排,就是当作学科的"附加"、课堂的"延伸"。其名不正,非为课程"一体",视为份外。现在,"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以新的课程观念,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活动课程"被纳入课程轨道,这一"地位"和"名份",就刷新了旧有课程观念,名正则言顺,为全面实施"活动课程"提供了上方宝剑。
2.开源。生活是语文教学及学习的鲜活源头。语文教学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就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有着"滚动效应"。只有开其源,才能活其流。例如,初一册"语文活动"--"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就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的书生气,把学生整体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村口街头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还幅射到"有关部门",波及到有关方面。课内,课外结合,课内练功底,活动出效益、正时风,这种"正字"活动所敷演出的内容、层面及效应,所显现的活力和后劲等,是和以往那种单纯的纠正错别字练习不可同日而语的。
3.活流。语文教学,说到底"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1]学生把教师的"教",内化为知识与智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2]"语文活动"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参与性,就是学生强劲的内化力的诱发剂。我们看到,学生们在一次次"语文活动"中所释放的活力,往往为教师始料不足。因为初中生在好动、好胜心理驱动下,对每次活动兴味盎然,竭力投入,又人人参与并评判,虽有高低,但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是公开的,活动着的,显得平易公正,劣者不馁,胜者也为多数认可,乐于容纳与借鉴。活动对班级整体智能的促进,更是显而易见的。常常为"满堂灌"、"一言堂"所不可比。群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相互比照,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探索力"、"凝聚力"等,许多老师为之喜出望外,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