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合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03:37: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货币合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货币合作模式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趋势对东亚货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东亚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也要求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在当今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中的两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的情况下,建立东亚货币区应该成为东亚货币体系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而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三种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最后着重阐述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东亚货币合作研究论文
摘要:东亚经济整体上无论是经济规模、各国政策目标,还是通货膨胀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不具备同时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行性。东亚地区一方面要积极为汇率合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尝试建立辅助的、较初级的货币合作,为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创造条件。
关键词:东亚;货币合作;现实基础
东亚货币合作在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东亚货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以高度的经济一体化、紧密的政策协调、一致的政治承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货币联盟。然而,从目前的合作形式看,东亚国家距离实现这一长远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一)区域内贸易及经济开放度
一方面根据IMF的统计数据,东亚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内贸易比重近年来不断提高,从1970年不到30%,发展到2003年已经超过了50%。可见,东亚区域内贸易的依赖性很高,区域内长久的贸易合作及发达的贸易投资,将促使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内在地要求东亚各国之间货币的相对稳定,为东亚地区进行货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亚洲货币合作分析论文
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欧元促使欧洲统一大市场真正形成,进一步扩大欧元区的内部流通,从而带动了各国的经济的增长。并且,欧元的出现真正打破了各国的市场壁垒,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稳定效应。欧元出现后,欧盟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欧盟12国将真正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区内市场,在这个市场的产出中,进口约占10%。这样,欧元就和美元一样,有着巨大市场容量,能独立自主,有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同时,欧元使欧盟内部汇率风险得以消除。交易费用下降,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使欧盟内部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相异的国家互相调剂余缺的功能更强,尤其是南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竞争力。欧盟以前有15种货币,其中有的是软货币也有硬货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货币统一后,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而且,货币的统一有助于建立稳健的财政,带动经济增长。
2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要求
(1)从外因来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特别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需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区。
(2)有助于亚洲各国摆脱美元化。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汇率制度虽各具特色,但事实上,大部分东亚经济体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是长期稳定的。随着美国的经济泡沫破裂,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不可避免的受到沉重打击。
(3)危机中IMF资金援助的局限和错误。危机后,泰国、印尼和韩国分别向IMF申请了资金援助。IMF提供资金并不充分,大部分的资金是由其他的国际组织和各东亚经济体提供的。然而,即使是IMF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接受了IMF的资金援助就要按其所开“药方”(受援国调低经济增长率、实施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速开放金融市场、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允许外国公司兼并收购等)进行调整和改革。
论区域货币合作模式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趋势对东亚货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东亚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也要求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在当今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中的两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的情况下,建立东亚货币区应该成为东亚货币体系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而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三种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最后着重阐述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区域货币合作探讨论文
摘要:货币流通的历史是一部多数货币逐渐统一于少数货币或单一货币的历史。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它从多个方面积极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欧元的顺利启动和运行鼓舞了东亚,并从欧洲的货币一体化中,东亚既看到了货币一体化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使东亚了解了货币一体化是如何实现和运行的。
关键词:亚洲货币;货币合作;亚元
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欧元促使欧洲统一大市场真正形成,进一步扩大欧元区的内部流通,从而带动了各国的经济的增长。并且,欧元的出现真正打破了各国的市场壁垒,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稳定效应。欧元出现后,欧盟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欧盟12国将真正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区内市场,在这个市场的产出中,进口约占10%。这样,欧元就和美元一样,有着巨大市场容量,能独立自主,有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同时,欧元使欧盟内部汇率风险得以消除。交易费用下降,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使欧盟内部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相异的国家互相调剂余缺的功能更强,尤其是南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竞争力。欧盟以前有15种货币,其中有的是软货币也有硬货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货币统一后,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而且,货币的统一有助于建立稳健的财政,带动经济增长。
2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要求
(1)从外因来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特别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需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区。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分析论文
一、背景:
1、97东亚金融危机的打击使东亚各国清醒的认识到,为抵御金融风险不能仅仅寄希望于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必须在区域内部加强合作,共同合作防范金融风险;
1997年开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最终波及到整个东亚地区,给东亚各国的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东亚国家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货币危机的“传染效应”非常明显,在东亚各国货币遭遇冲击,出现短期国际性支付危机的时候,本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资金援助,但实际上,IMF对危机国提出了一系列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苛刻要求,客观上增加了谈判难度,延误了解救时机,最终加剧了危机。由于东亚地区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难以应付危机的“传染效应”,又无法求助于外部力量,各国紧紧依靠自身的力量对抗国际游资短期性冲击,最终导致各国经济遭遇衰退。
2、全球货币体系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后货币集团化成为一股潮流并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美元区的建立和欧元区的成功经验使人们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充满了信心;
在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货币集团化的潮流,产生了不少区域性货币组织,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和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等。2002年3月1日欧元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开始在欧元区12国流通,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美元化等现象的出现,反映出货币联盟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是成功的,货币金融合作有利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3、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国际投机资本规模巨大,东亚国家认识到仅凭一国的力量都不可能单独对抗巨大的游资冲击;1992年英镑危机,1994年墨西哥、阿根廷金融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相继发生,使东亚各国认识到面对巨大的国际投机资本,如果不加强合作、共同抵御危机,势必难以防范和化解危机,进而影响到本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P.B.Kenen)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主权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主权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论区域货币合作前景探讨
摘要:货币流通的历史是一部多数货币逐渐统一于少数货币或单一货币的历史。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它从多个方面积极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欧元的顺利启动和运行鼓舞了东亚,并从欧洲的货币一体化中,东亚既看到了货币一体化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使东亚了解了货币一体化是如何实现和运行的。
关键词:亚洲货币;货币合作;亚元
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欧元促使欧洲统一大市场真正形成,进一步扩大欧元区的内部流通,从而带动了各国的经济的增长。并且,欧元的出现真正打破了各国的市场壁垒,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稳定效应。欧元出现后,欧盟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欧盟12国将真正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区内市场,在这个市场的产出中,进口约占10%。这样,欧元就和美元一样,有着巨大市场容量,能独立自主,有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同时,欧元使欧盟内部汇率风险得以消除。交易费用下降,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使欧盟内部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相异的国家互相调剂余缺的功能更强,尤其是南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竞争力。欧盟以前有15种货币,其中有的是软货币也有硬货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货币统一后,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而且,货币的统一有助于建立稳健的财政,带动经济增长。
2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要求
(1)从外因来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特别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需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区。
亚洲货币合作前景分析论文
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欧元促使欧洲统一大市场真正形成,进一步扩大欧元区的内部流通,从而带动了各国的经济的增长。并且,欧元的出现真正打破了各国的市场壁垒,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稳定效应。欧元出现后,欧盟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欧盟12国将真正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区内市场,在这个市场的产出中,进口约占10%。这样,欧元就和美元一样,有着巨大市场容量,能独立自主,有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同时,欧元使欧盟内部汇率风险得以消除。交易费用下降,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使欧盟内部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相异的国家互相调剂余缺的功能更强,尤其是南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竞争力。欧盟以前有15种货币,其中有的是软货币也有硬货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货币统一后,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而且,货币的统一有助于建立稳健的财政,带动经济增长。
2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要求
(1)从外因来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特别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需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区。
(2)有助于亚洲各国摆脱美元化。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汇率制度虽各具特色,但事实上,大部分东亚经济体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是长期稳定的。随着美国的经济泡沫破裂,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不可避免的受到沉重打击。
(3)危机中IMF资金援助的局限和错误。危机后,泰国、印尼和韩国分别向IMF申请了资金援助。IMF提供资金并不充分,大部分的资金是由其他的国际组织和各东亚经济体提供的。然而,即使是IMF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接受了IMF的资金援助就要按其所开“药方”(受援国调低经济增长率、实施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速开放金融市场、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允许外国公司兼并收购等)进行调整和改革。
东亚货币合作障碍论文
内容摘要:目前,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层次障碍,因此尚无法建立类似于欧元区的东亚统一货币区。本文认为,我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加强与东亚各国汇率政策的协调,再通过推动次区域的货币合作,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关键词:货币合作层次障碍对策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世界经济两极的西欧和北美在一体化方面进展迅速,分别建立了欧洲共同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东亚在区域合作方面进展缓慢,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获得进展外,其它区域经济合作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而在区域货币合作方面,欧元的问世以及稳定运行,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了通过区域货币一体化以实现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模式,并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而在北美,美元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由于东亚国家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一致,采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已不再是最优选择,东亚货币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东亚地区在短期内又不具备建立类似欧洲统一货币的条件。面对世界经济其它两极的挑战,东亚货币合作该何去何从?
由于种种原因,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亚洲金融危机成为东亚各国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催化剂,各国开始意识到货币合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提出各种方案、设想和倡议,从“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10+3”(即东盟10国加中、日、韩3国)财政金融合作对话机制的建立,到“清迈倡议”的签署和落实以及亚洲债券市场的启动,东亚货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尽管东亚国家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并且在货币金融合作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欧洲货币合作相比,东亚货币合作刚刚起步。各国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货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如果合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欧元区那样的统一货币可能面临更多障碍,需要经历更漫长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