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03:30: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货币供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全面普及,电子货币已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造成了冲击,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调控变得更加复杂。央行不再是发行货币的唯一主体,而且电子货币部分替代了流通中的现金,让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变得更为困难。本文在对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电子货币下提高货币供给的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中央银行
一、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一)电子货币内涵。电子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用户将传统现金交给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而发行机构则把与传统现金相等值的信息存储在电子货币使用者持有的货币承载设备中。具体讲,这里提到的电子装置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具有IC卡功能的智能卡及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货币设备。这类货币的价值体现为电子数据记录在设备上,由各种智能卡和使用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支付为代表。电子货币不是纸币,也不是电子资金转账。但是它能够避开银行,也就是说这种形态的货币能够离开银行所扮演的中间人角色,在使用中与商业银行存款基本没有关系。目前,主要有四种电子货币常用和受欢迎:储值卡、银行卡、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电子货币支付机构得到创新发展。在中国的零售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支付机构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来电子商务的火爆及互联网、电子信息、移动通信的发展,支付机构不仅能借助这些科技进步让自己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会为货币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支付服务。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批准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从事支付业务。银行卡的相关业务和网络支付等都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据央行2017年最新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银行发卡量持续稳定提高,相比去年增长12.54%,已经达到61.25亿张,就整个国家而言,每个个体所持有银行卡数量已经达到4.47张。就信用卡信贷程度而言,我国的信用卡用户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用户授信率连年提高。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同比增长6.27%,北京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35张。3.网络支付业务增长迅速。互联网和金融糅合在一起研发出许多与时俱进的金融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京东的京东钱包、百度的百度钱包等。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50倍。下面就支付宝的数据作出介绍。在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支付宝在线下已经拥有100万左右的商家,而且淘宝天猫的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4.3亿。网上购物、交水电费和电信宽带已经变得很平常。群众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逛街购物,政府和事业单位也与各类电子支付企业进行合作,极大地方便了交易支付双方。目前中国的网络支付业务欣欣向荣,发展得特别迅速。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社会所需要的基础货币数量变小,这将大大降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大小,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愈加不易测控。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基于计算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销售、分配和公众消费环节,这样的发展形势会使社会中的现金数量减少。电子货币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集储蓄、转账、兑现、消费等多重功能于一身。而且在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可以把数据以光的速度传递到地球的所有地方,所以不必保留传统货币时代那样多的金钱就可以实现货币的交换媒介、支付等功能。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必然降低。而且随着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和信息化发展,以后的金融活动全部能够经由用户账户中的电子货币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传统货币势必会被电子货币所取代。2.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这样一来,虽然说货币当局来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量改变所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在这样的主动调整过程中,电子货币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来影响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表示了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货币乘数主要受到以下四个要素影响: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普遍来说,传统经济中的现金漏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传统经济中现金的大量使用。如今信息化发展和电子货币逐渐普及,大量的现金被电子货币代替,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和社会中流通的现金减少。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现金漏损率的减少,使得货币乘数增大。现金漏损率下降还有如下原因: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交易总额连年提升,电子货币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性可以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系数;②由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知,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会使公众储蓄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即边际储蓄倾向递增,人们去储蓄就使得自身所持现金减少,存款增加,因此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③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以及移动支付的完善大大降低了现金的使用率,提高了电子货币的使用,这样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2.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多手性是传统现金所无法比拟的,公众保有一定现金的宗旨是想要满足自身日常消费需求,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功能的同时,比传统货币更便于实际应用,这就让公众对电子货币的需求提高而对传统现金的需求下降。一方面,定期存款比率决定于民众对定期存款形式货币的倾向,人们对电子货币需求提高,直接降低了对传统货币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货币作为定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使定期存款比率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的制约,电子货币的面世普及,如京东支付的多领域应用,使活期存款需要量被降低。需求降低的同时,公众为了获得定期存款所带来的资本利得也会使得定期存款增加,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增加。3.电子货币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但随着电子货币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就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它由商业银行按照自身业务及其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人们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而降低,这样一来,银行拿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需求的备付金降低,使银行有更多的货币来进行放贷业务,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数量,从而社会的货币供应得以增加。
广义货币供给研究论文
1
分析货币供给问题,有三种观点:一是,货币内生性,即货币供给是经济内生的,其供给数量由经济运行情况决定的;二是,货币外生性,即货币供给不依据经济运行状况,而由一国货币发行当局决定发行数量;三是,货币混合论,即货币供给不完全由经济内生,也不完全由货币发行当局决定,而是两者的综合。对货币供给研究,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学说是货币学派的“单一货币规则”,主要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该理论核心是货币供给增长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国内有一些学者对货币供给也给出了不同答案,但都缺乏实证验证;但也有一些实证研究,利用VEC模型和VA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但都不太系统,如冯玉明、袁红春、俞自由在《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的实证》一文中指出我国货币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但其在分析方法上比较简单;李晓华、侯传波、陈学彬在《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利用VAR模型对货币供给进行分析,但其在选择变量方面只是用财政预算支出,出口额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变量来分析广义货币M2,并且在分析时也过于简单。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货币供给问题,在选择模型变量方面和深入分析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
2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学中,影响一国货币供给有很多因素,如一国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一国货币汇率体制,货币供给预期,国际金融市场对本国货币供给的影响,严重自然灾害或者是重大突发性事件如地震等等因素。如果把影响一国货币供给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把一国货币供给作为被解释变量,就可以建立一个关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函数。以广义货币增长率M2表示我国货币供给,GDP,CPI,PPI,HUILV表示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经济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我国汇率变动率等各种因素,则我国货币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M2=f(GDP,CPI,PPI,HUILV⋯),具体分析如下。
2.1数据平稳性检验
广义货币M2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变动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1990-1998年数据线性趋势起伏不定,数据明显不平稳,须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广义货币M2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变动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得到ΔM2,ΔGDP,ΔCPI,ΔHUILV,ΔPPI再对其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其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显著性水平5%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表明至少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差分序列ΔM2,ΔGDP,ΔCPI,ΔHUILV,ΔPPI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广义货币M2供给增长率,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变动率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这5个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均为一阶单整I(1)过程。
货币供给的教学初探
准备金是存款货币的基础
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之下,假定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吸收的原始存款是R,在各个商业银行经历了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等系列行为后,A银行吸收的原始存款R全部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形式上缴到了中央银行,而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现金持有量为0。换言之,中央银行向社会投放了R基础货币,然后又经过商业银行缴存款准备金的形式进行了回收。此时,存款准备金R即是原始存款R,因为原始存款是存款货币的基础,所以存款准备金R是存款货币的基础。更进一步,如果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为R,则商业银行必定吸收了R原始存款,就会创造出R/r存款总额来。如果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不仅保持有法定准备金,而且保有超额准备金(假设超额准备金为e),则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过程为表2。从表2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A吸收的原始存款R,在各个银行经历了上交法定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等一系列行为后,原始存款R全部以准备金形式上缴到了中央银行,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现金持有量为0。只不过,存款总额变为了R/(r+e)。存款准备金R仍然是原始存款R,所以存款准备金R是存款货币的基础。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关系
教材中论述“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控制,包括社会公众手中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否属于基础货币,它和货币供给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将分两个层次来分析解释基础货币的范围及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一是理论层次,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上缴存款准备金后,剩余资金都可以用来放贷或投资,不保有一点现金资产;二是现实层次,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后,除了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外,还会保留一部分现金资产应付客户日常提现需要。假设央行发行C+R基础货币,社会公众把基础货币C部分留在手中(即社会公众手中的通货,即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把基础货币R部分存于商业银行,则会形成R原始存款(即是准备金R),再经过商业银行体系与客户的贷存款过程,则会形成D存款总额(D=R/r,r为存款准备金率),构成货币供给量的另外一部分。此时,社会公众手中的通货C是现实的购买力,而D存款总额也可以用于转账支付结算。此时,基础货币=现金+准备金,货币供给量为C+D,其与基础货币的关系如图1。假设商行保持的现金资产占存款的比重为c,此时派生存款的过程如表3:从上表中可得:准备金+现金资金=R*(r+e)/(r+e+c)+R*c/(r+e+c)=R,即存入A银行的原始存款R分为了两部分,一是准备金R*(r+e)/(r+e+c),它是产生存款货币的基础,数量上相当于扣减了现金资产后的原始存款;二是现金资产R*c/(r+e+c),从资金来源看,是客户用现金形式存到商业银行的,是客户暂时闲置的资金,一旦需要会立即从银行取出而形成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保持的现金资产应该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与公众持有的通货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现金资产是暂时闲置的通货,公众持有的通货是可以立即使用的。此时基础货币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包括现金加准备金,还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资产。此时,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为图2。
本文作者:苏跃辉郑小霞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
小议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的影响
内容提要:自1981年我国重新发行国债以来,由于客观实际的需求,国债的发行规模几乎年年扩大。对此,理论界一直就我国国债规模适度的界限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基于货币供给对许多宏观经济运行所起的重大作用,探讨的一个重点集中在国债的发行规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问题上。然而从现有的资料上看,这些论述大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为了配合这些讨论,本文将拟合时间序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对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方法与结果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其定义和范围已引起人们持久而广泛的争论。一般讲,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划分不尽相同。在我国,货币供应量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的现金,即Mo;二是Mo加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和机关团体部队存款,统称M[,1];三是M[,1]加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俗称M[,2];由此可见,M[,2]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存款和现金。在目前,银行存款和现金是我国资金的主要来源,两者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国家主要应该控制M[,2].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下文中的货币供应量皆指M[,2].
在此前提下,本文将我国自1981年至1997年间的广义货币量(M[,2])与当年国债发行量(B)分别取对数(表1),然后使用MicroTSP(6.5)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包,以同期国债发行量的对数(LnB)和前一期的广义货币量的对数(LnM(-1))为解释变量,作时间序列模型对同期广义货币量的对数(LnM)进行回归,考察广义货币量(M[,2])与当年国债发行量(B)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2.对于这一结果做以下检验:
1.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根据上述两个非常数项的零系数概率值可以判定,在显著性水平α=0.05,自由度df=16-2-1=13时,该非常数项的回归系数均通过t-检验。表明:所选择的自变量是影响同期广义货币量的主要因素。
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根据显著性水平α=0.05,df[,1]=2,df[,2]=13,查F分布表得F[,0.05(2,13)]=3.81,小于回归本模型所得的F=4952.42;因而,F检验通过,表明:回归方程的回归效果显著。
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研究论文
货币供给是外生(exogenous)还是内生(endogenous)的争论由来已久,货币供给的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经济运行之外的因素决定,如执政者的意志、自然条件、政策等。货币供给的内生论者认为是物价、利率、产出等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从属或适应于货币需求。持货币供给外生还是内生的不同理念对货币政策应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效果都有重大影响。
一、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19世纪初,以大卫李嘉图为首的“金块论者”是早期外生论的代表。在其后的通货论争中,以奥维尔斯顿、英国首相皮尔为首的通货学派获得了胜利,他们主张“银行券的发行决定于黄金数量”,也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1844年开始在英国实行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多数人所接受。凯恩斯本人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中央银行的行动。但坚持外生性货币供给最为有力的莫过于货币主义者。
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货币量(M)决定价格(P)或名义收入(Py)的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实行“不变增长率”的货币控制规则。因此,他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证明货币供给是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主义者利用一般所公认的存款与货币创造模型Ms=MBm,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1、m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2)影响货币乘数的各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而言也常会起反向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货币乘数可看作是常数;(3)基础货币比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要大:(4)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不但可以主动增减基础货币量,还可抵消货币乘数内某些系数变动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外生。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考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再者,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央行决定。
二、早期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论文
货币供给是外生(exogenous)还是内生(endogenous)的争论由来已久,货币供给的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经济运行之外的因素决定,如执政者的意志、自然条件、政策等。货币供给的内生论者认为是物价、利率、产出等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从属或适应于货币需求。持货币供给外生还是内生的不同理念对货币政策应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效果都有重大影响。
一、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19世纪初,以大卫李嘉图为首的“金块论者”是早期外生论的代表。在其后的通货论争中,以奥维尔斯顿、英国首相皮尔为首的通货学派获得了胜利,他们主张“银行券的发行决定于黄金数量”,也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1844年开始在英国实行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多数人所接受。凯恩斯本人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中央银行的行动。但坚持外生性货币供给最为有力的莫过于货币主义者。
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货币量(M)决定价格(P)或名义收入(Py)的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实行“不变增长率”的货币控制规则。因此,他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证明货币供给是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主义者利用一般所公认的存款与货币创造模型Ms=MBm,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1、m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2)影响货币乘数的各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而言也常会起反向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货币乘数可看作是常数;(3)基础货币比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要大:(4)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不但可以主动增减基础货币量,还可抵消货币乘数内某些系数变动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外生。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考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再者,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央行决定。
二、早期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量和经济波动关系分析
一、前言
经济波动易造成产量减少,就业减少等不良状况,不利于发展,反之,经济均衡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关联和相互对立的因素在既定范围内的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一)理论分析。针对经济波动问题,从古至今,经济学家说法不一。古典学派认为经济波动只由实物因素决定,货币只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经济波动与否不会因货币因素而变动,实际经济也不会因此受干扰。反之,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货币因素是影响经济波动极为关键的因素。部分经济学家用利率来解释经济波动。维克赛尔最先认可货币因素的作用,他发现在资本形成和转移时货币具有不可替代性。生产过程中经济以实物形态进行,却以货币来进行资本借贷、利息支付,利率高低引起实物价格的变化,进而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他因此提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的新概念,两者不一致时经济均衡便被打破。经济波动往往集中反映在流通领域,流通中离不开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发展也加速商品流通。熊彼特从生产着手,提出企业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革新,组合生产要素,而购买新要素组合必须依靠银行的非常信用。创新使企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更具有竞争力,其他人竞相模仿,创新高涨,生产者收入猛增,消费热情高涨,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加快了经济发展,此过程不断循环,经济达到顶峰,反之,信用收缩,则经济萧条,处于周期中的低谷,因此信用引起经济波动。此外,货币量的增减也是影响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哈耶克货币中性论提出货币数量保持不变时,维克赛尔结论成立,对经济均衡不产生破坏作用,不引起经济波动。货币数量变动影响商品相对价格,进而影响经济,打破经济均衡状态,呈现出时而上涨时而萧条的情况。(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伴随着剧烈且频繁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从我国具体情况看来,经济增长起伏不断,经济波动频繁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波动幅度较大。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体制全面革新,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也彻底变革,但与此同时的经济波动现象并没有被妥善处理,直至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履行央行的职能,建立二级银行体制,货币政策正式出台,经济的剧烈波动趋向于缓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是运用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通过不同传导途径影响经济,我们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大幅波动的情况,与之对应的是我国货币供给量的相似变动路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货币供给量和经济波动存在一定的关系,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经济波动是否是由于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化产生的,经济波动是否会对政府调整货币数量产生影响。本文将从以上问题着手,从GDP增长率和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波动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与货币的供给量的关系;再从实证方面,验证对具体事实的推测,阐述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对于货币供给量和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理论或实证研究,提出不同观点。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费里德曼分析近百年数据,阐述了货币供给量波动和经济周期性波动两者间的协同效应。托宾通过索罗模型阐述了货币供给量和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卢卡斯从理性预期失效的情况出发,发现经济波动趋势和货币供给量趋势大致相同。冯春平(2002)发现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同,利用滚动VAR方法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相对于对经济波动来说,存在明显的变动性。郭明星、刘金全、刘志刚(2005)使用基于MS-VEC模型,研究发现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之间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下,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还发现了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全对称。任碧云、高鸿(2010)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增长必然会剌激经济增长,经济要归于均衡,应按不同时期的目标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的取向。王雄威(2012)研究事实发现经济周期波动后往往伴随不同的货币政策,实证检验货币供给和经济波动确实存在关联关系。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并不会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普罗索认为在真实经济周期下,基于内生货币的作用,货币供给量不会引起经济波动。卢万青(2001)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货币和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并非经济波动的原因。潘文荣、宋迎迎(2010)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发现货币呈中性。张丽丽、彭国富(2011)通过建立了ECM模型检验得出中国经济增长会促进货币供给的增加,但反过来并不成立,即货币中性。潘李剑(2012)在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流通速度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内两者变动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而长期则无影响。
三、我国经济波动与货币供给的具体事实
本文主要是探讨经济波动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本部分根据具体事实来看两者关系。经济水平由GDP来表示,经济波动则用GDP增长率来衡量,本文从广义货币M2来观察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由于,自1984年以来,建立二级银行体制,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才正式出台。所以本文选取了1985年-2014年的数据(GDP、M2),并对GDP数据做简单处理,得到1986-2014年的GDP增长率。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趋势图如上图,1986年至2014年GDP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存在周期性波动的趋势,大致可以把其分为3个周期,第一周期为1986年至1991年,第二个周期为1991年至2000年,2000年-2014年为第三周期,周期尚未结束,仍存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可能性。而从M2增长率趋势来看,1986年至2014年的M2增长率也存在波动大且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也可以大致分为3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从1986年至1991年,第二个周期1991年至2001年,2001年至2014年为第三周期,同样从未完成周期的趋势图来看,M2增长率存在下降可能。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两者呈现出同样的周期性变动趋势,但两者的周期性趋势并不完全吻合,后者相对于前者略存在滞后现象,且从波动幅度看,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趋势在第三周期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经济飞速上涨过程存在大幅度经济波动,且存在周期性特点,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也存在周期性,且经济周期性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周期性变动趋势类似,货币供给量波动略微滞后,且随货币供给量变动,经济波动明显趋于缓和。据此推测,经济波动情况下,国家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减缓经济波动的破坏,经济波动逐步趋于缓和,货币供给量的波动也趋于平缓,经济波动对货币供给量也会产生影响。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分析论文
一、
货币增长理论是研究货币同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理论。它关注的是货币供给能否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货币供给在长期内只影响各经济变量的名义值,而不影响经济变量的实际值,即“货币长期超中性”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货币供给在长期内同时影响经济变量的名义值与实际值,这是对“货币长期超中性”说的否定。关于货币与增长问题的现代文献是从Tobin(1965)的《货币与经济增长》一文开始的。Tobin认为,在货币与实物资本之间分配着固定的储蓄流,通胀率的增长降低了货币的真实回报,导致人们把现金转换为资本的动机,这就是所谓的Tobin效应。Sidrauski(1967)最先把货币放入效用函数,在货币增长模型中考虑到了消费者的理性行为,认为货币能为消费者带来正效用,从而说明了货币为何要存在的问题。但是,Sidrauski得出了货币中性的结论,考虑到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这个结论并没有被大多数学者完全接受。本文试图在一个修正后的Sidrauski模型基础上,对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模型及其改进
(一)Sidrauski模型。Sidrauski(1967)最先在一个明确的Ramsey最优化框架中建立了货币增长模型。假设一个无限期界的家庭通过解决跨时最优化问题来最大化家庭成员的福利,实际财富以资本和实际货币余额两种形式持有。将货币与商品一起引入家庭的效用函数,效用函数形式为ut(ct,mt)。一个家庭通过解决跨时最大化问题来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因每一时刻经济主体的行为由存量约束与流量约束控制。(1)式为存量约束:要求人均财富总量at等于人均资本存量kt与人均实际货币余额mt;(2)式流量约束:
要求人均财富增量at.等于人均产出f(kt)与人均政府转移支出vt之和减去人均实际货币余额耗损(πt-n)mt、人均资本耗损(δ+n)kt和人均消费ct。其中δ代表资本的折旧率,n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πt代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因此,其现值Hamilton函数为:H=e-δ·t{u(ct,mt)+λt[f(kt)+vt-(πt+n)mt-(δ+n)kt-ct-at.]+qt[at-kt-mt]}(3)通过求解Hamilton函数,得到:f′(k*)=δ+n(4)
Sidrauski认为,在长期中货币增长率的上升会完全导致价格变动,将减少实际余额存量但并不影响稳定的消费状态,所以资本存量独立于货币增长率,人均均衡资本存量使资本边际产品等于既定资本的折旧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
我国货币供给量与证券市场关系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从货币供给量与证券市场的变化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此次浅谈的要点是选择证券市场下的三个子市场,即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着重强调了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与减少对三个子市场的影响以及三个子市场相关产品及政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总体而言,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构成一个经济循环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货币供给量;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利率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证券市场作为历史悠久的市场,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提到社会经济发展,不得不提的是货币供给量。我国中央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来浅谈一下证券市场下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此文主要讲述货币供给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他证券、债券、基金市场不再一一赘述。
二、股票市场
(一)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定义
ECM模型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摘要: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分析技术,考察1994年第一季度~2004年第四季度期间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M2的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能力最强,误差修正模型显示通货膨胀率具有向均衡值回复的机制,无论哪个层次的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都是通货膨胀率的Granger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货币现象,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
关键词: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
1引言
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1],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长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
国外对有关经验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变动与货币供应密切相关。弗里德曼曾把每10年作为一个数据点来考察美国1867年~1960年间货币供给(以M2度量)与通货膨胀(以GDP减缩因子度量)的关系,发现高的货币供给导致高的通货膨胀,但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二者的短期关系时却没发现有规律性关系的存在[2]。McCandless和Weber考察了110个国家,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2~0.96之间,几乎接近于1,并且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最终导致相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3]。他们的结论一致,即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最终体现在物价的变化上。
各国的国情不同,其经济运行也存在差异。王少平以1978年~1994年为样本,运用Granger检验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4]。李军采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对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分析,其结论是二者的长期关系与短期关系不一致,短期内较高的货币供给不一定会造成短期内较高的通货膨胀,但长期来看过多的货币迟早会通过未来的通货膨胀来体现[2]。刘金全以1982年1月~2004年3月期间M0和M1月度同比增长率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5]。张文刚以1981年1月~2002年6月期间通货膨胀率与M1的月度同比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不过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相互制约[6]。刘霖、靳云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没有发现在长期内货币供应增长率影响通货膨胀的证据,认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中,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提高并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货币流通速度逐年降低,大量的货币增量被经济消耗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