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8 03:16: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货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储备货币看货币系统的革新
一、国际货币体系简史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本位制时代。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最重要的货币,各国间的贸易都用英镑来进行支付和结算。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则相当于世界的中央银行,其贴现率的调整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量和流向。其它国家通过利率政策来应对英格兰银行贴现率的调整。对那些金融系统完善的国家来说,能够通过利率调整获得政策空间,但金融系统脆弱的国家则只能被动应付外部的货币冲击。另外,金本位制受到黄金产量及分布不均的极大限制。黄金在世界上的存量已经赶不上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金本位制无法摆脱被放弃的命运。随后,国际货币体系向金汇兑制过渡。在金汇兑制下,由于英美两国的经济是当时最强劲的,货币最为稳定,故只有这两种货币能够与黄金兑换。由于其它国家通过降低本国的汇率以获得出口贸易的增加累积了大量外汇,然后把大量外汇兑换成黄金,就给英镑带来很大的压力。英格兰银行被迫提高贴现率。其它国家又继续将英镑兑换成美元后兑换黄金,仅1931年9月到10月美国就损失了7.55亿美元的黄金。①美国不得不提升贴现率,加深了1929年以来的经济情况的恶化。金汇兑制被认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过渡性阶段。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使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实行的是黄金———美元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二者的汇率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浮动。居民也不能再兑换黄金,只有各国政府才能对黄金进行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还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办银行的出现,使全球货币管理逐渐走向有组织领导与协商的方向。这一体系由于70年代石油危机对美元的冲击,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瓦解。②1976年1月,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金斯顿签署了《牙买加协定》,由此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确立。牙买加体系下,各会员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选择实行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同时,黄金实行非货币化,只是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任由私人或政府买卖。牙买加体系下美元仍然拥有霸主的地位。美元占了各国官方外汇储备的64%,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比例约为50%,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则高达70%。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使其在对外债务问题上不受任何约束。同时,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最后贷款人,不能保证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这些矛盾也就为经济动荡埋下了祸根。③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1.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中的一个根本矛盾。如果一国货币作为世界上各国的储备货币,则这一货币会被要求向外输出,这样就会造成该国贸易的进出口不平衡,产生巨额的贸易赤字。贸易赤字则又会降低该国货币的信用。但是它国对该货币的需求又继续再增加,贸易赤字难以避免。如此,矛盾循环往返难以解决。目前的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就是充当了这样一种货币角色。美元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国际储备与结算支付货币。美元以这样一种国际货币的身份出现在国际金融中,就天然地具有了全球范围内的铸币税。所以美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印刷美元,如果美国不加以自我约束,以自己的利益为上,则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旦美元大量流入市场,则会造成流动性过胜,美元会贬值,而大量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以美元计价,这就会造成巨额的损失。
2.国际收支平衡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另一重大缺陷。自90年代以来,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国际收支就一直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各新兴经济体通过调整产业促成发达的国际贸易出口,创造了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值。如中国,2008年的国际收支盈余占到了GDP的9.4%。而反观美国,国际贸易一直都是巨额的赤字,国际收支亦然。美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在其GDP的比重中以负值出现。对于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来说,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本位制并没有创造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美元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使大量国家选择美元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作为外汇储备,这些对美元的需求又使美国可以保持贸易赤字和资本赤字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因此,国际贸易收支的不平衡难以消除。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全面普及,电子货币已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造成了冲击,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调控变得更加复杂。央行不再是发行货币的唯一主体,而且电子货币部分替代了流通中的现金,让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变得更为困难。本文在对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电子货币下提高货币供给的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中央银行
一、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一)电子货币内涵。电子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用户将传统现金交给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而发行机构则把与传统现金相等值的信息存储在电子货币使用者持有的货币承载设备中。具体讲,这里提到的电子装置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具有IC卡功能的智能卡及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货币设备。这类货币的价值体现为电子数据记录在设备上,由各种智能卡和使用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支付为代表。电子货币不是纸币,也不是电子资金转账。但是它能够避开银行,也就是说这种形态的货币能够离开银行所扮演的中间人角色,在使用中与商业银行存款基本没有关系。目前,主要有四种电子货币常用和受欢迎:储值卡、银行卡、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电子货币支付机构得到创新发展。在中国的零售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支付机构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来电子商务的火爆及互联网、电子信息、移动通信的发展,支付机构不仅能借助这些科技进步让自己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会为货币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支付服务。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批准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从事支付业务。银行卡的相关业务和网络支付等都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据央行2017年最新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银行发卡量持续稳定提高,相比去年增长12.54%,已经达到61.25亿张,就整个国家而言,每个个体所持有银行卡数量已经达到4.47张。就信用卡信贷程度而言,我国的信用卡用户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用户授信率连年提高。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同比增长6.27%,北京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35张。3.网络支付业务增长迅速。互联网和金融糅合在一起研发出许多与时俱进的金融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京东的京东钱包、百度的百度钱包等。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50倍。下面就支付宝的数据作出介绍。在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支付宝在线下已经拥有100万左右的商家,而且淘宝天猫的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4.3亿。网上购物、交水电费和电信宽带已经变得很平常。群众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逛街购物,政府和事业单位也与各类电子支付企业进行合作,极大地方便了交易支付双方。目前中国的网络支付业务欣欣向荣,发展得特别迅速。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社会所需要的基础货币数量变小,这将大大降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大小,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愈加不易测控。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基于计算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销售、分配和公众消费环节,这样的发展形势会使社会中的现金数量减少。电子货币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集储蓄、转账、兑现、消费等多重功能于一身。而且在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可以把数据以光的速度传递到地球的所有地方,所以不必保留传统货币时代那样多的金钱就可以实现货币的交换媒介、支付等功能。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必然降低。而且随着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和信息化发展,以后的金融活动全部能够经由用户账户中的电子货币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传统货币势必会被电子货币所取代。2.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这样一来,虽然说货币当局来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量改变所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在这样的主动调整过程中,电子货币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来影响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表示了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货币乘数主要受到以下四个要素影响: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普遍来说,传统经济中的现金漏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传统经济中现金的大量使用。如今信息化发展和电子货币逐渐普及,大量的现金被电子货币代替,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和社会中流通的现金减少。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现金漏损率的减少,使得货币乘数增大。现金漏损率下降还有如下原因: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交易总额连年提升,电子货币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性可以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系数;②由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知,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会使公众储蓄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即边际储蓄倾向递增,人们去储蓄就使得自身所持现金减少,存款增加,因此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③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以及移动支付的完善大大降低了现金的使用率,提高了电子货币的使用,这样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2.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多手性是传统现金所无法比拟的,公众保有一定现金的宗旨是想要满足自身日常消费需求,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功能的同时,比传统货币更便于实际应用,这就让公众对电子货币的需求提高而对传统现金的需求下降。一方面,定期存款比率决定于民众对定期存款形式货币的倾向,人们对电子货币需求提高,直接降低了对传统货币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货币作为定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使定期存款比率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的制约,电子货币的面世普及,如京东支付的多领域应用,使活期存款需要量被降低。需求降低的同时,公众为了获得定期存款所带来的资本利得也会使得定期存款增加,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增加。3.电子货币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但随着电子货币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就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它由商业银行按照自身业务及其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人们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而降低,这样一来,银行拿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需求的备付金降低,使银行有更多的货币来进行放贷业务,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数量,从而社会的货币供应得以增加。
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
一、文献综述
目前文献关于现金持有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动机理论。凯恩斯在其经典论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货币需求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Keynes,1936)。交易动机指“由个人或业务交易而引起的现金需要”而储存现金,由于现金等价物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需要花费相关成本,因此,为满足企业日常的经营运作需要储存一定量的现金,减少相关的交易成本。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现金流风险,抵御未来现金流可能出现短缺或者不确定变化。而投机动机则是指保留部分现金,在商业投资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进行相关投资。在此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交易成本模型,从边际成本概念出发,认为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是由现金短缺的边际成本和持有现金的边际成本曲线所决定的。后续的Baumol(1952)、MillerandOrr(1966)提出和修正了现金库存模型。第二类是权衡理论。该理论的代表者是KrausandLizenberger(1973),它认为现金持有可以同时带来收益和成本,现金持有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权衡理论模型是在借鉴交易成本模型基础上对现金持有问题的深入研究,但是它没有将信息不对称、委托等问题纳入研究的范畴。
第三类是理论与自由现金流理论。上面的权衡理论提出企业持有现金应在现金持有收益与现金持有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该理论是从股东最大化目标来持有现金的,但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人并非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来行事,人即企业的管理层会偏好持有更多的资金来降低企业风险,从而巩固自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JensenandMeckling(1976)从成本理论出发,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即企业持有更多的现金为企业的管理层谋取更多私人利益。根据现金持有的上述三种理论,学者们基于企业内部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证研究。Opler等(1999)通过对1971~1994年期间美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成长性强的公司、现金流量不稳定的公司以及小型公司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容易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大型的企业通常持有较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Faulkender(2002)以美国1993年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小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美国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现金持有量与财务杠杆、公司成立年数、研发投资等正相关,而与规模、收入等负相关。Harford等(2008)检验了现金持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发现公司治理差的公司比治理好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高。他们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管理层往往容易将现金用于低效的并购等支出,导致较低的公司效益。Pinkowitz等(2006)采用价值回归模型,基于35个国家1988~1998年的数据研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更强的国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呈更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胡国柳和蒋永明(2005)发现企业规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现金等价物、财务杠杆以及公司年龄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杨兴全和孙杰(2007)发现公司现金持有量在不同的行业中存在着显著差异,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张人骥和刘春江(2005)从股权结构、股东保护程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现金持有量随股东保护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辛宇和徐莉萍(2006)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微观治理机制越好,其超额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即公司治理结构越好,现金持有水平就越合理。罗琦和许俏晖(2009)从大股东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制度因素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大股东性质对现金持有具有显著的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有着正相关关系。孙进军和顾乃康(2010)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现金持有行为,静态实证结果证实了权衡理论与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而动态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具有均值回归的趋势。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已有的文献大都从企业内部特征的视角研究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较少从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的视角来研究其对微观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关系型”社会背景下,同样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对不同微观主体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不是基于市场原则,而是基于社会关系等非市场原则,目前这方面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相关研究文献比较缺乏。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货币政策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货币政策会通过多种渠道来影响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货币渠道(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等)与信贷渠道。国内融资环境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企业融资渠道少,银行贷款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中国银行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远远高于证券市场(Allenetal.,2005),而银行业又是极易受政府管制和影响的行业,在国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信贷主导资源配置的金融背景下,货币政策通过银行的信贷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当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供应量将会减少,迫使银行减少贷款,由于信贷融资难度的增加,企业会增加货币资金持有量以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所以如果货币政策从紧,从预防性动机出发,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假设1: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
货币政策调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浅析货币统一
摘要:货币流通的历史是一部多数货币逐渐地统一于少数货币或单一货币的历史。货币流通的边界应当由商品流通的边界来确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内在地要求世界货币的统一。生活在只有一种货币的世界,人类将享受到更多的便捷、富足和闲暇,地球上将永无战乱和冲突。
关键词:货币流通;货币统一;欧元;世界货币
400年前,一位名叫达万沙蒂的意大利人在一次演讲中,针对当时货币紊乱的状况,主张使用一种通用货币。2002年1月1日,达万沙蒂的设想在欧洲成为现实。这一天,欧元开始在欧元区11个国家、2.9亿人口范围内自由地计价流通。这是货币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受此鼓舞,2003年8月19日,非洲各国央行行长们齐聚一堂,决定于2021年前在非洲统一货币;2006年3月14日,海湾国家货币联盟委员会在多哈召集会议,热议2010年前实现海湾货币统一问题;同年5月6日,中日韩三国财长也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就亚洲共同货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迹象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货币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一、货币统一是货币流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在几千年的货币史中,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向贱金属货币铜铁、从铜铁向贵金属货币金银、再从金银向纸币的三大演变过程。通过对货币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发现,一部货币流通、演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多数货币逐渐地统一于少数货币、少数货币逐渐地统一于单一货币的历史(就一国范围内)。实物货币时期,充当过货币的物品十分庞杂。粮食、牲畜、布帛、皮革、贝壳、酒类、干鱼、石块、盐巴、动物和鱼类的牙齿和生产工具等都曾充当过货币。古代社会的许多氏族部落和城邦都曾有过少则几种、多则上百种实物货币流通的历史。这种原始的、繁杂分散的货币流通状态是与当时落后封闭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实物货币的缺点是体积大价值小、易腐烂、不易分割、不便携带保管、价值不稳定等,这些不便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发明,铜铁因其坚固耐用、易分割和称量、质地差异小等优良特征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使得货币的种类大大减少,这是货币向着统一方面迈出的第一步。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在金属货币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流通中的金属货币仍是多元的。中世纪的德国有六百多种硬币在流通,每一个城堡都铸造自己的货币。18世纪末期,流通于巴黎市面的硬币多达50种。秦始皇统一我国后,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铜钱统一币制。然而,自秦之后的历代王朝,货币状况仍然杂乱无序,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有铜钱,还有银锭和金。宋代的四川,有铜、铁、银、布四种货币在计价流通。到清末,货币状况更是混乱无章,铜元铜钱并用,国外纸币和国内纸币共同充斥市场。有鉴于此,民国初年废两改元,推行银本位制,但实际交易中是银两标价、银元支付的双重币制。
我国用了2000多年时间,才从多元的金属货币流通过渡到银单本位制。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欧洲一些国家的货币则经历了从多元金属货币到银本位制、从银本位制到金银复本位制、再从金银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这三大演进过程。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德国、美国、荷兰、法国、俄国和日本等相继效法,推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统治了世界约200年。
浅议货币政策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央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的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从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长15.5%、12.5%、13.9%和11.8%,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内需不稳定的影响,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2000年5月份开始由负转正持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数出现负增长,11月12月连续下降。今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商业零售价格指数下降时间更长。前几年随需求的不足和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现在又加重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行实质性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整,迅速实行“积极的”、“宽松的”,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先看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偏紧。从货币供应量M[,1]、M[,0]和金融机构贷款指标看,不能不承认有这种情况。2001年市场现金流通量M[,0]增长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时回落14.1个百分点,比2000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3.6%低了6.5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狭义货币M[,1]增长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时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长15.5%低了2.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0.6%,又比去年增幅减低。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影响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受需求减少和信用渠道变化的制约,去年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贷款余额增长进一步降为10.6%.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特别是贷款增幅下降,对当年经济走势无疑会有相当不利影响。
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也有从其他角度(从M[,2]的角度)来分析的意见。他们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增量已经很多,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长5.92%,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幅为23%,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呈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2001年M[,2]增长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不存在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在我国大量是居民暂储不用的储蓄存款。我国居民储蓄率甚高,储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2001年增长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对GDP比例的升高导致M[,2]对GDP比例的升高。但储蓄存款在我国一般不作为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因而其增长也不能确切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一观点也没有考虑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高的并上升的M[,2]对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货紧缩的年代,不能确切反映货币供应的短期变动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物价走低的原因,也有论者认为不是货币量供应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但经过几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已有所改善。而同样的结构,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将近16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增长,现在又与物价水平的下落相伴随,这就难以解释。恐怕是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即货币供应量偏紧的因素。
浅议货币政策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央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的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从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长15.5%、12.5%、13.9%和11.8%,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内需不稳定的影响,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2000年5月份开始由负转正持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数出现负增长,11月12月连续下降。今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商业零售价格指数下降时间更长。前几年随需求的不足和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现在又加重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行实质性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整,迅速实行“积极的”、“宽松的”,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先看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偏紧。从货币供应量M[,1]、M[,0]和金融机构贷款指标看,不能不承认有这种情况。2001年市场现金流通量M[,0]增长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时回落14.1个百分点,比2000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3.6%低了6.5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狭义货币M[,1]增长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时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长15.5%低了2.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0.6%,又比去年增幅减低。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影响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受需求减少和信用渠道变化的制约,去年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贷款余额增长进一步降为10.6%.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特别是贷款增幅下降,对当年经济走势无疑会有相当不利影响。
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也有从其他角度(从M[,2]的角度)来分析的意见。他们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增量已经很多,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长5.92%,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幅为23%,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呈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2001年M[,2]增长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不存在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在我国大量是居民暂储不用的储蓄存款。我国居民储蓄率甚高,储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2001年增长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对GDP比例的升高导致M[,2]对GDP比例的升高。但储蓄存款在我国一般不作为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因而其增长也不能确切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一观点也没有考虑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高的并上升的M[,2]对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货紧缩的年代,不能确切反映货币供应的短期变动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物价走低的原因,也有论者认为不是货币量供应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但经过几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已有所改善。而同样的结构,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将近16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增长,现在又与物价水平的下落相伴随,这就难以解释。恐怕是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即货币供应量偏紧的因素。
浅析欧元货币地位
[摘要]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一方面取决于欧元区内部环境,如欧元区作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各成员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欧洲中央银行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的良好表现等。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外部环境,如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增强、欧元汇率呈现走强趋势等。
欧元作为一种独立的超国家性质的法定货币于1999年1月1日在其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启用。它的诞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金融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的启用无疑对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跨国货币对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尤为深远。
随着欧元的出现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真正走向“多元化”格局,美元的垄断地位必定会弱化,当今汇率体系中过分依赖美国的现象将有所改变。美元、欧元占统治地位而日元扮演“小伙伴”角色的多元化货币体系,将会取代以美元占垄断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但欧元决不是附庸,它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国际事务、全球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内部环境是影响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因素
1、欧洲经货联盟的经济规模与经济实力奠定了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十年间,官方外汇储备结构发生丁很大变化。美元份额从1993年的56.6%上升到1999年的67.9%,随后便维持这一水平直到2001年末。然而,2002年美元所占比例降到64.3%,而欧元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在2002年所有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为14.6%,略高于1999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另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表的储备构成显示欧元的份额在上升,而一些亚洲新兴国家也更大比例地增加了欧元的储备。日元所占比例从1993底的7.7%降到1997年的5.2%,2002年以前一直在这一水平上下浮动。英镑一直维持3%—4%的水平,瑞士法郎不足1%,其他货币到2002年升至11%.
货币战争读后感
这本书的红火的确是有一段时间了,多次在图书馆里路过好书的榜单,都见它赫然在列,雄踞榜首,于是多次想要认真研读这本书,但是,潜意识告诉我,只有经过时间考验的书本,才会是真正的好书(本书的作者宋鸿兵在其博客里写道:“流金岁月,岁月只留金!”,大概也是这个意思);而且,大学一年级一路下来,我始终觉得,我在经济与金融领域涉足尚浅,而且学业繁忙,若是阅读这本书,难免囫囵吞枣,难免会有不理解的地方。
于是等到这个假期之际,我问起看过这本书的室友,他说经过一学期的思考以及与课本知识的对照,这本书的确非常好,每每他对萨缪尔森书中描述的美国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质感到迷惑时(而的确美国的银行系统是很令人迷惑的),他就会去翻阅这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看来这本书起码经过了我这位博学的室友一年的考验,具有一定的含金量。于是我就借了这本书,开始研读之。
这是一本我一口气读完的好书,一连五天。但是我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也许这本书会有些许偏颇,材料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这本书至少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世界的经济与金融,我们应当关注这本书的大价值而忽略小错误,所以这样讲来这本书绝对是好书。
这本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史料,描摹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各国人在世界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乃至兴风作浪的过程,简述了货币的发展史以及对于金钱与财富的角逐是如何引导了近现代西方经济与金融制度、货币制度的变化,最终作者还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看待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动以及对于汇率如何进行管理、如何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分子对中国经济的攻击等问题。
实际上看完这本书我就已经想马上动笔完成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但是细想之余确实不敢贸然动笔。由于金融知识尚属匮乏,如若动笔必然会产生一篇言辞激昂但是内容空洞的东西。因此又取来考夫曼的《现代金融体系》一书,当作金融入门书本进行阅读,至此也开始对金融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若再深入则开始进入金融计算部分(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认为还是不要动用数学工具为好,只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即可),于是便决定停止深入阅读金融书本而开始写这篇或许会十分冗长的读书笔记。
看完这本书后我经过自己的总结与思考提出了以下的一些问题,而此读书笔记便旨在以我学到的经济与最近恶补的金融知识理解并且结合这本书给出自己的回答——这些答案不一定对,甚至可以被称作浅薄或者错误;但是我认为,只要认真去做就会有收获,在知识层面上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货币系统革新思考
2010年初,为应对金融危机,希腊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导致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大幅上升,引发市场恐慌。特别是在希腊加入欧元区的时候,在赤字问题上做了一些手脚,在市场上暴露出来后影响了希腊政府信誉,希腊债务危机正式爆发。2010年9月底,爱尔兰宣布由于救助本国五大银行耗资巨大,财政赤字将大幅攀升。到11月,爱尔兰债务形势急剧恶化,正式请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救助,引爆了新一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2011年下半年,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着手系统解决欧债危机,因为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势头,法国现有AAA评级存在下调可能,欧洲银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德国2011年11月23日发行总值约6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结果仅有39亿欧元被市场投资者认购,此次发行是欧元问世以来德国最不成功的一次国债发售。德国作为欧元区的核心国家和世界经济强国,其长期国债一直是全球各国热捧的优质资产,此次遭受冷遇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悲观。
一、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对外需的冲击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欧洲的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20%,而本次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需下降,出口受到抑制。此外,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因此被动升值,这就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企业方面,来自浙江、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家们有的已经感受到了债务危机的影响。对浙江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欧美市场一直是企业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这些外贸企业的“脆弱性”逐渐显露出来。此外,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从而间接地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这种机制主要表现在危机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日本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
(二)欧元表现不稳定,会影响我国储备资产安全近几年伴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改革,有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投向了欧洲。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经济仍享受着增长的快乐,欧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性货币,对美元表现得十分强势,被视为有朝一日可能替代美元的强势货币。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在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进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了欧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加大了对欧洲的战略性投资,先后购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债,资产种类从基础设施到金融资产。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3•2万亿美元,持有欧债达6000亿欧元。虽然目前中国持有的欧洲各“问题国家”国债和金融机构的资产有限,受到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如果危机持续蔓延,中国面临的风险敞口势必扩大。[1]相对于疲弱的美元、信用评级被降的美债,欧债更不能让人放心。靠欧元串起来的欧元区经济比美国经济有更强的复苏动力吗?面对金融动荡,欧洲各国五花八门的债券比美债更有价值吗?目前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
(三)由欧债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显著影响我国跨境资金的流动2011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普遍以紧缩为主,利率水平处于高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再加上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受阻,流入中国的短期资本将大量增加,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四)本次欧债危机可能产生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极有可能推出QE3,危机中的欧洲也只能跟随,其结果是全球流动性会因此而长期保持“过剩”,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长期在高位运行,全球通胀压力会因此而居高不下,国际大宗商品会因美元贬值而不断走高,届时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