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22:41: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护理学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理学生

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论文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党员160名,正式党员51名,预备党员109名;学历构成:本科127名,专科33名;在校学生党员104名,在实习点上的党员56名。

1.2调查方法调查表是参照豆丁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调查问卷”和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评价表在研制后进行了预调查,信度为0.87,又根据反馈意见对部分评价内容进行了调整,并请五位党支部书记进行审核和评价效度,效度良好。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及护理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涉及5个方面共32个条目(党支部发挥作用9条,党的组织建设10条,发展党员7条,党员教育管理2条,党员的思想状况4条),根据每个问题回答例数的百分比来判断护理专业党支部建设情况。

1.3资料的收集与处理采用2种方式:2013年12月,对在校党员集中地点发放问卷,为确保问卷的有效一致性,笔者在发放问卷前先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要求,逐条解释内容的含义,并要求党员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真实评价,不得漏项,在15min内完成,当场回收;对实习生党员通过个人电子邮箱形式进行问卷调查。2种方式共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为100%。根据每个选项回答例数的百分比来判断党支部建设的情况。

2.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同学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较高,但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形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内容和形式单一,有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存在随意性与不规范性的行为,没有做到“制度建党、制度管党”。这提示护理专业学生党支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依据学生党员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制度”、创先争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且务必要充分落实到学生党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要在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形式上下功夫,突破主要靠会议过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可采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自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有76.9%的党员认为可以把支部建在实习点上、公寓内、志愿服务队内,使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增素质,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显示,94.9%的党员认为,党支部发展党员流程规范,这说明在发展学生党员中,学生党支部对先进分子的选拔、培养工作做的比较细致。所有党员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光荣的,笔者认为,这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未来表现出了极强的信念和信心有关。

查看全文

护理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考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是一种态度和行为。[1]进入21世纪,随着医疗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开始转变,病人不再是单纯的“生物人”,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较高的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这就要求高等护理学教育从培养只懂护理专业知识的单一型护士向培养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本领的复合型人才转变。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高校护理学教学应推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让学生掌握护理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要让学生认识自我、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理解社会,成长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护理学人才。各医科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增设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使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进入课程体系,进入各专业教学计划。2、完善课程设置,增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增加与护理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定期举办文理交叉渗透的专业讲座,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课程体系。要通过长线教育,打牢学生综合基础,逐步提高学生修养,提高学生运用人文精神对医疗护理实践及现实生活进行哲学的、历史的、美学的、科学的认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发展健全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关注现实、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态度。[2]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如“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遏制了学生的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课时较多,护理操作技能是学科的特色。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学,注重强调操作程序的准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各医科院校应该改革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转换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强化护理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创新尝试和行为予以认同并鼓励。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三、业务素质

在新的就业市场形式需求下,护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也有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相符合。在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必定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1、岗前培训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时间为3个月。做好新护士岗前培训日程安排,目的是让新护士了解医院的工作性质与概况掌握工作特点、各班工作情况。让新护士了解医院的护士除了应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2、树立整体护理观从思想上认识到整体护理概念,要以整体护理理念为宗旨,整体护理程序为依托,从入院评估开始与患者近距离的亲切交谈,让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责任护士始终贯穿健康教育并提出出院指导患者的身心需求,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在更高层次上满足患者需求。3、礼仪培训请专业的礼仪老师对新护士进行礼仪培训与授课,组织观看仪表与礼仪的录影带等形式。做好护士素质、仪表、言行规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进行礼仪培训,使新护士的仪表形象更加得体。[4]相关医科院校应该针对所开设专业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指明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热情。并且要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他们将来的工作场景,增强对该专业的认识,从而以真才实学去竞争谋职。同时要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才会在将来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综合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它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各项内容。护理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开展综合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护理教育中只有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查看全文

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压力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认识。由于生活快节奏、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人们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压力和紧张,可能导致心身的亚健康状态。护理工作是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判断与处理。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医生及其他的健康工作者。这些因素都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压力。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学校期间及临床实习期间,都常常因面临着各种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实习效果[1]。1997年Admi指出,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面临各种压力,如不能很好应对,可影响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2]。现对护生、实习护生的压力研究作一综述,以便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减轻或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实习效果。

1压力概论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mard第一次提出人类有内在稳定性,若内在不平衡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1950年HansSelye将压力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由此压力能致身心疾病就比较明确。Lazarus和Folkman在1984年提出了可认知的压力理论,并成为了研究职业压力和压力管理中被广泛使用的应用理论。随后压力学说发展很快,并开始应用于实践。

压力的根本内涵既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有关,又和个体满足需求的能力有关。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学习、人际冲突、恶劣环境等。当人遇到压力时都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适应能力因人而异。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

2护生的压力

查看全文

体育教学对护理学生软技能促进研究

摘要: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学生学习压力、学校场地与器材、教材教学内容、体育师资队伍、教学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学生体育锻炼较少,教材教学内容不够因材施教,教学评价反馈不明确等问题,结合护理专业学生软技能的需求,提出具体对策,希望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健康的体魄增强自己的职业素质,逐步消除职业倦怠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护理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通过本研究为护理专业学生软技能的促进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展现护理专业学生体育教学特色。

关键词:体育教学;护理专业学生;软技能;促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愈发增强,对医疗水平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身体素质是其它素质的前提,而护士的体育素质大多是在学校培养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加强体育教学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1护理专业学生体育课的现状

1.1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的意识欠缺

绝大多数的护生都是女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成长在幸福的摇篮里,被宠坏了,艰苦的体育锻炼参与较少。在学校里,每周只有两节课,很多同学上体育课的态度不够端正,上课不认真,马虎了事。由于现代科技发达,网络时代,各种传媒铺天盖地,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成为电脑迷、手机控[1-2]。课外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素质的意识缺乏,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体质下降。

查看全文

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文章提出了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即引导课前预习,扩充课堂容量;结合内科护理学授课内容,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形象;重视课后复习,提高学生联系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内科护理学;自学能力

目前,在护理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符合中职护理教育特点和未来岗位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护士资格证考试和未来就业方面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且在各个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一、引导课前预习,扩充课堂容量

自学习惯的培养需要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开始。内科护理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需要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比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等,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留给教师讲解知识的时间太少。那么,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将所讲述的知识点和参考书目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学生就很容易跟随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

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论文摘要: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利用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护理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指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决不因困难和挫折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品格。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心理创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行为创新能力。

二、培养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措施

查看全文

开放性实验对护理学生学习动机影响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1]。开放性实验是正常实验教学的延续和重要补充,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2]。通过开放性实验,能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实践,帮助他们亲身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习收集、处理信息,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本研究以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学习动机作为评估指标,探讨开放性实验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旨在为高校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高考统招的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随机抽取1班为试验组,2班为对照组。被试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对比实验法。问卷内容包括2个部分:内部动机问卷和外部动机问卷;内部动机问卷12题,外部动机问卷12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3]。

查看全文

高职护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高职学生;德育

论文摘要: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出的高职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现调查32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其思想道德现状进行阐析,就其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进行探讨。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结果

本课题围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从在校的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7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3个方面。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如下。

1.1社会道德意识(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大多数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日常行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关于社会道德的制约作用,大部分学生持乐观态度,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社会公德正在弱化,有待于加强。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正处在道德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道德标准也必然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似乎无论选择哪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面对社会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处事态度或爱憎的鲜明性也变得日益淡化,故他们的道德取向也趋向多元性。

查看全文

职业防护护理学论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校10级护理专业5班和4班的学生,均为女生,年龄为16~18岁,均为参与中考,被本校3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录取。其中5班50人作为观察组,4班5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护理专业的学生性别、年龄、人数、其他文化课成绩没有较大的差异性。

1.2教学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职业防护理论课学习时间和学时相同,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教师采用讲授、讨论的方式进行。职业防护实践课程对照组学时为2个学时,观察组的学时为10个学时,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安排,在理论课学习之后安排职业防护实践学时。职业防护实践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讲授、模拟训练、规范操作训练等。

1.3教学效果评价

查看全文

眼科护理学情景教学模式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在我校2010级中2个高职护理专业班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学生年龄在(20.8±2.1)岁,且100名学生各科学习的平均成绩为(85.7±0.40)分,并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名学生。两组学生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同样的辅导员、课程老师、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时数,对于试验组的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完成眼科护理学教学任务,而对于对照组的学生则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来完成。授课结束后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按照眼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教师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对试验组的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将眼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案例选择、课外准备、课堂演练与答疑以及分析总结几个方面,使学生根据课堂案例,对重点眼科疾病护理如白内障护理、虹膜睫状体炎护理、屈青光眼护理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眼科护理知识。

1.3评价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