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22:34: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护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理学的社区护理学教学研究
2006年8月,由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然而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关的教育体系和学科建设也要因地而宜。为适应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河南大学护理学院于2002年开设了《社区护理学》必修课,并在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中开展了多种教学改革。现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该院自2003级护理本科改为四年制,因此两个年级同时学习《社区护理学》),两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选择2003级162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2002级65名为对照组。
1.2方法
将162名学生分为16组,分别和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开封梁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河南大学校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医务室、河南大学幼儿园、开封市高级中学医务室、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开封市SOS儿童村、五福养老院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建立等工作。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总分、理论知识部分、工作实践部分平均成绩。
护理学免费资源实现研究
1护理学免费资源知识元组织的必要性
根据是否收费,Web上护理学电子资源分为收费资源和免费资源两种。收费资源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电子数据库,是护理学工作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于其结构严谨,内容准确,为其知识组织方式由信息元过度至知识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CNKI数据库已经提供了知识元检索途径。在收费电子资源发展的同时,免费资源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主要包括三类:①基于电子图书、期刊的开源资源,如道客巴巴、百度文库等。从目前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上分析,开源资源的电子图书、期刊、博硕论文已经与收费数据库大体相当;②护理学电子论坛如丁香园、天使之城等。电子论坛向所有护理学工作者敞开了大门,是广大护理学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思想体会的主要阵地,在资源种类和内容上与电子数据库形成了良好互补;③护理学百科知识网站,如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等。百科类网站的诞生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途径,其发展理念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内容整体详实准确。可见从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上分析,护理学收费资源仅是免费资源的一个子集。然而,在知识的组织方式上后者与收费资源远远不能同日而语,整体处于无组织的状态。这是由于免费资源分布过于广泛,所有的内容没有统一的结构格式要求,尤其是电子论坛信息的没有审核的过程,不规范用语非常常见等等,在这种条件下,显然信息元不可能成为免费资源的组织方式。为了合理组织这些资源,知识元组织方式最佳的选择。
2护理学知识元的标引范围
2.1限定开源资源的标引范围
目前国内大型综合类开源资源网站主要以道客巴巴、百度文库和豆丁网为代表,笔者在3月19日以“护理学”为检索词向这三个数据库的默认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分别得到956149、901090和401445个检索结果,由于以上三者均是以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术论文、电子课件等作为资源收集的内容,从资源数量可以简单的判断道客巴巴的护理学资源最为丰富。因此,将开源资源的收集范围限定在道客巴巴中,其他两个数据库没有必要做重复的分析统计。
2.2限定电子论坛的标引范围
中职临床护理学课程探索
中专起点护理高等职业教育是指护理专业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未参加工作,直接经过高职入学考试的选拔,再接受两年的高职教育,毕业后授予大专学历,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临床护理学》是他们在高职阶段的主干课程,其宗旨是帮助学生在中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由于这类学生的专业背景有其特殊性,他们在中专阶段系统地学习了医学基础课和内、外、妇、儿等临床护理课程,并经过了为期一年的生产实习,目前尚没有适于该层次学生的《临床护理学》教材及课程模式。如何根据学生的特殊专业背景,合理设置《临床护理学》课程,既能达到培养目标,又不因重复中专的学习内容而使学生对主干课程不感兴趣,是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设计了以各大系统为主线、相关专业联合组课、体现专科特点及进展、以点带面的《临床护理学》课程模式。本文将介绍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师的配备、教学方法等,与同行探讨。
1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规格的具体体现,也是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1]北京大学医学部将中专起点护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用型专科护理人才”。我们将“实用型”和“专科护理”作为制定《临床护理学》课程目标的突破点。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当前临床护理实践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临床护理学》的课程目标为:学生在学习《临床护理学》之后,能够:①解释各项专科护理的目的;②描述各项专科护理的方法;③准确规范地完成各项专科护理操作;④描述危重病人的监测和应急处理;⑤运用护理程序评估并解决病人的问题;⑥对病人及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2组织课程内容
组织课程内容必须遵循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临床护理学》内容体现专科护理、危重病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和健康教育。在组织课程内容时,我们严格遵循的另一原则是,护理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临床护理学》的内容应是相对独立的临床护理实践内容,且对临床护理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反复讨论,我们最终设计了以人的呼吸、循环、消化、血液、神经、免疫、骨骼、泌尿生殖等系统为主线、相关专业联合组课、体现专科护理特点、以点带面的《临床护理学》组材方法。在每个系统内容组织中,我们要求同一系统专科的内外科教师联合组课,选择该系统内典型的护理问题或护理技术,包括那些临床上广泛开展但在中专阶段没有学习过的诊疗技术的护理,从“为什么做”和“如何做”两个角度帮助学生在中专的基础上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最后确定课程内容时,所有教师围绕课程组织的原则,就每一专业的内容进行审慎讨论,以纠正不足,避免重复。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要求内外科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沟通,互通有无,保证传授给学生的是系统的专科护理。下面以呼吸系统为例说明。在内容组织过程中,要求呼吸内科和胸外科的教师共同讨论,打破内外科界线,选择一些在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中,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和能够刺激学生思考的呼吸系统专科护理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方法,包括缩唇腹式呼吸锻炼、呼吸功能锻炼器的应用;有效的排痰方法,包括有效咳嗽的方法、协助病人主动排痰法、雾化吸入方法、胸部叩击法、体位引流、鼻导管吸痰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其中包括机械通气病人的监测与护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同样的方法,心内科和心外科教师合作,普外科与消化科教师合作,泌尿科和肾内科教师合作等,同时注重了与高职阶段其他护理课程(如急诊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的沟通,编写出了符合课程目标的、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一致性,避免了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和时间。现将《临床护理学》的部分课程内容举例如下,如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重症监护,血液动力学监测,消化道疾病病人的饮食管理,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运动护理,母乳喂养,住院儿童的心理护理等。
3配备教师
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研究
摘要:课程整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通常是指将各门课程中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重新构建教学框架,以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所学知识。外科护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两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彼此联系密切,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比较适合进行整合教学。本研究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讨如何构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模式,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专业;课程整合;病理生理学;外科护理学
目前,关于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正在兴起,很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多方面较为深入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众多改革实践中,课程整合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课程整合是指将具有内在关联的各门课程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以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从整体认识所学知识[1]。目前,我国关于医学本科教育课程整合原则及取得的初步成效等方面的研究较多[2],而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整合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进行探索,主要围绕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这两门彼此联系紧密的课程展开。
1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以学科体系划分教学内容,导致很多教学内容交叉重复[3]。例如,关于水、电解质代谢失衡的内容(包括体液组成与分布,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水钠代谢紊乱和钾代谢紊乱等)在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均已系统讲授,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又要完整讲授这部分内容。如果不加以整合,就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不仅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也难以突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特色与重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存在内容重复、衔接不好以及与临床脱节等诸多问题,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普遍规律不相符。高职医学院校由于学制短、生源层次低等原因,进行课程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课程整合的思路和举措
社区护理学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10年上半年同时开课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五年制)一个教学班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四年制)一个教学班65人共计113人为观察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另一教学班(五年制)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另一教学班(四年制)62人共计110人为对照组。
1.2方法
原《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计划理论课时28学时,实践课时2学时,总学时30学时;考核方式为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观察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避免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程重复讲述。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改变期末考试办法,通过多种能力测试方案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社区护理学》课程建设工作,推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为进一步推进PBL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整理、PPT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设计各种调查问卷、调查表、评估表、健康教育计划等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精诚团结、协作协调的团队精神。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资料准备
护理学本科生实习分析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注重临床知识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时期,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重要环节。由于临床护理实习环境的复杂化、临床护理工作的高负荷、激烈的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护理本科实习护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轻度的压力可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长期过大的压力可使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实习初期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消极经历会对护生实习中后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如果护生在实习初期面对各种压力时,不能够积极的应对,不仅会直接影响整个实习期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1]。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护理本科实习生在面临压力时能正确、积极地处理和应对,从而提高实习效果,本研究对本校实习护生进行压力情况的调查分析,探究导致护生实习初期压力的根源,分析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潜在因素,从而能及时有效地对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心理卫生教育,帮助护生顺利渡过临床护理实习期[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校安排的27家实习医院的护理本科生282名,所选取的对象均为进入临床实习时间满2个月的护生,排除休病假和请假超过1个月的护生。其中,女生261名,男生21名。1.2方法。1.2.1研究工具。(1)本科护生基本资料调查表:该表根据研究目的,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后自制而成,包括本科护生的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入学时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情况、实习医院等级、家庭居住地、性格、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职业是否与医疗相关等情况。(2)护生实习压力量表:该量表由美莲等编制,包括6个维度(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实习准备、人际关系、工作支持、学习与工作的冲突)共37个条目。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护生临床实习的第2个月发放调查表共313份,现场回收,回收调查表282份,有效率100%。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科护生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有效调查护生282名,女生261名(92.6%),男生21名(7.4%),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3.58±0.95)岁;非独生子女245名(89.9%),未担任班干部者217名(76.95%),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99名(35.1%),在三级医院实习者249名(88.3%),实习带教情况较好者141名(50.0%),学习优秀者50名(17.7%),家庭所在地为农村者235名(83.3%),性格外向者170名(60.3%),家庭名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者206名(73.05%),父母职业与医疗事业不相关者277名(98.22%)。2.2本科护生实习初期面对的主要压力源。根据护生实习压力量表中各项目的得分,将临床实习初期护生的压力源进行排序,取前10位,结果见表1。
3讨论
护理学教学循证护理运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随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建立的,它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的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原理,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定护理措施,其核心是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圆。近些年,医学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始终强调要重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因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以经验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仍贯穿于护理教学中。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中逐步建立起以实证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思维模式,能够了解并掌握有关循证护理的技能,我院将循证护理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学对象
选择我院2009级涉外大专护理班,78人,年龄18—21岁,学生均已学完医学基础课程、计算机及文献检索。
2教学方法
2.1学习循证知识,培养循证意识在护理带教中,首先向护生介绍循证医学、EBN的概念、方法,使护生明确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仅需要运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杂志、互联网或向专家咨询等其他途径获取证据,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服务H。
2.2循证护理的实施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和实践,如危重病人的护理。①提出循证问题。根据病例,详细描述危重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护生能够合理地利用医疗护理资源,结合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病例中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健康信息,确定护理问题。在此过程中,针对本章的教学实习要求,对危重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护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提出循证问题。②寻找循证支持,获取最佳证据。在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护生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国内外医学文献报道、知识网络服务台数据库等途径。
护理学模式思维方法与唯象护理学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健康概念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从理论阶段向实用阶段转化。护理学模式也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由以疾病和医生两个“中心”的护理转为以病人乃至全人为中心的护理,由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转化为整体的、系统的贵任制护理学模式。护理学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它不仅仅反映护理学总的特征,而且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处理护理学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一定护理学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出发点,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要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去分析认识问题,因而探讨护理学模式的思维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木文试就护理学模式的思维方法及目前护理学的发展问题作一初步论述。护理学挑式对思维方式的形晌可以认为,从护理学的产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起主要作用的护理学模式。目前人们讨论得较多的是对护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两种护理学模式,即以疾病和医生两个为“中心万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和以病人乃至全人为中心的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
这两种护理学模式的区别在于立足点不同,受不同的医学模式的影响,因而在观念上有点面及范畴的不同。前者立足于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护理是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充其量只不过是医生的助手而已,护理工作看上去似乎是在为病入而做,实际上是在围绕着疾病和医生两个“中心”而开展。后者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护理应从病人(而不是疾病)的基本需要出发,以病人为中心(且只有这一一个中心),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强调护理工作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实施护理计划的整体性,其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要求严谨,较前者专主功能制护理,由点至面提升到更高的层沈,扩展到更广的范畴,深人到更细的环节,谊种新护理学模式是医学模式演化的重要成果之、从这里可红看出.两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前灌神勺思维方成是把研究对象局限于比较狭少的范围来认孔.后者的思维方式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最科从更高的认识水平来考察。所以,我们说‘定的护理学模式,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适应护理学模式而产生的。
近代护理学基本上都是在对疾病本身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中发展黄沁几护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与护理廊自二辆车的左右两轮,很自然,是要相互影响的。一生物医学思维方法决定于人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疾病观。近代生物医学,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实验生物医学发展阶几有一套实验自然科学所共有的思维方法。即: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由其局部构成的,是可以分割的。可以通过割裂整体,从构成整体的局部小单元的性质来了解整体。生物医学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对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当时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类疾病—某些传染病,已经有了较好的控制。护理学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按生物医学模式的,谓之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声学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发生作用。因而护理是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内容,由护士按分工去执行的一种分段性的护理方法。总之,不管是医学或医学中的护理学,人们都只是从人的生物属性来思考健康和疾病问题。
应当看到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对整个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护理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作用和影响下,护理学由开始作为一种劳务,为病人提供生活服务,上升为一种技术或技艺,扮演作为医嘱执行人的角色。一百多年来,护理学在各种疾病的护理和常规护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力完整严密的内容。可以说,护理学获得了长足约进步。在当前,乃至将来也还将不断推动护理学的发展。然而,正如生物医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生物医学领域内对于生命运动和疾病现象很难作出完整的理解,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思维方法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样,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及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缺陷,因而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护理只是一种技术操作,没有什么理论或理论性不强。事实上,目前护理学的内容,大多是讲一些技术操作、规范。由此产生了一种意见,护理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科学,护理学是依附于医学的,本身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知道,只要是根据客观社会实践活动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都叫科学,而任何一门科乳如果不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规范和范畴,就难以成为完整意义中的科学,就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护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护理学不克月即匆己的理论短缺,就难以上升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由于传统的局部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受新的医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更积极的影响,所产生的新的护理学模式—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表明护理学向科学的阶段发展已经成熟。在新的护理学模式中,护理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再只是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而必然扩大到社会领域,不只是要从生物属性上来护理病人,而必然是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方面结合上来综合给病人以护理。护士不只是注意和理解疾病,而同时要注意和理解病人。而且在护理的法律准则上,非药物疗法护士可以单独进行,药物疗法则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近年米,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保健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等交又边缘学科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正体现了新的护理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将使人们形成和传统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帮助护士更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学奥瑞姆自护理论研究
1教育课程中增加护理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人文历史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3大类,由各个学校自主规划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及科目。而一般院校的通识课程又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2部分,其中包含思政、英语以及计算机的必修课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而由校方自主开设的选修课部分比重较小。目前国内高校中所开设的涉医类通识课程都是类似于医学伦理学或病理学等偏理论的课程而普遍缺乏实用医学如护理学这样的课程。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客观现实,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和3年高中教育中几乎没有系统地学过基本的护理知识。因此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护理学课程有一下几点好处: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自我保护观念的进步,人们对自我养生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强。掌握一些护理学知识,特别是中医护理的部分技能可以满足学生们这方面的需求,这也是符合奥瑞姆的自护理论的;其次,对于部分专业的学生如海运、轮机、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等,考虑其今后工作的特殊性也需要掌握一些急救护理技能以及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而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建筑企业或航运企业均缺乏对从业人员相关急救知识的培训,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学的学习中掌握一些相关知识;第三,通过学习中医护理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并对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哲学起到促进作用;第四,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相当部分老人依然会选择在家养老,如果其子女能够掌握一些护理学知识特别是中医养护方面的知识,对于其父母和家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2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护理课程的可行性
影响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2个方面:一是授课教师;二是授课所需的设备仪器和实验教学场所。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达成教学目标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相对更高一些,除了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还应具有比较强的教学能力。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综合类院校均设有护理学专业,这些学校本身就拥有护理学专业的教师,这些专业教师只需要在进行少量培训或学习就可以胜任通识课的教学任务。至于教学设备仪器以及教学场所问题,由于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均配有自己校医院,可以通过将部分实验课程安排在校医院的方式来解决医疗器械和操作实验场所的问题,而本身具有护理学专业的学校则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教学设备和实验室。
3国内外护理医学通识教育现状
相关研究表明在国内外非医学专业学生在护理学,尤其是急救护理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欧洲发达国家平均3~5人中就有1人熟知急救技能和相关知识。比如在荷兰政府,在小学课程中就已经引入急救护理学的课程,而瑞士政府更是在法律上规定每个公民都要接受急救护理知识的培训[3]。即便是香港,对从事运输业的相关人员也强制要求进行急救护理课程的学习[4]。而在大学的教育中,由于欧美国家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普及了急救护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学生医学和护理学方面知识的教育主要是以社会医学为主,如哈佛大学就开设的/医疗保健政策0(HealthCarePolicy)[5]和/社会医学与全球卫生0(IntroductiontoSocialMedicineandGlobalHealth)[6]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自2007年哈佛大学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后,在其新的核心课程方案之中明确地提出了要打破原有的系科之间的界限,进而整合知识,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以及更自主的选择机会[7]。在国内由于在前期的基础教育中缺乏对急救护理学系统的学习从而导致在当前国内大学生中均普遍缺乏相关的知识[8],因此很多学者均提出单独开设急救护理学培训来解决这一问题[9]。但是仅通过单独的几次培训来进行教授,其效果显然是不如将其作为一门课程的一部分来进行教学。目前在国内仅有上海的几所高校联合开办了急救护理学的选修课,而如果能将这门课程的内容更丰富一些加入基础护理学和家庭护理学的部分内容,其效果会更好。
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探究
摘要:目的实现传统教学为主向混合式教学转变,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方法教师团队通过学习培训,进行课程设计并建立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学生通过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按照学习指南完成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任务。结果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立与应用,收到护理学院师生好评。结论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深化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
在社会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全国各大高校等教育机构、网络媒体陆续推出在线课程资源;教育部办公厅连续多年举办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生源较多,虽然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成长于信息化、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乐于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解决了教师资源短缺和班级授课人数受限问题;打破传统教学在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实现师生课内外教学的信息传递与对接,全面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1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以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等为代表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文本、视频、图像等丰富、明快、清晰的学习资源。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多,课时数量少,临床实践课时数更少,而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与技术常滞后于临床护理;又因近年来学生人数增加,教学科研任务重,传统教学的学习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固化,不仅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影响师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学效果。通过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仅能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促进“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