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22:27: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护理心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理心理学教学研究
1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护理专业都是通过调剂或是亲戚家人介绍的专业,很少是由于自己真心热爱护理学专业才选报护理学。专业课不听,对成绩丝毫不上心,甚至有些产生了抑郁轻生的念想。学校往往只是注重表面,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通过上护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我与同学们敞开心扉,以自己作为案例,告诉他们,我们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做出很好成就。向同学们教授护理的另一面,让他们了解护理的乐趣,特别是护理心理学[1]。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常识,让他们观看相关小短剧微电影,对护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稳固了年轻的护理接班人,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与专业忠诚度。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今已是新媒体新技术时代,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各个高校。对于护理心理学,媒体上有非常多的影视资源可以让同学们加深印象。采用新媒体教学,让学生们爱上护理心理学这门课。比如通过播放影视剧《都是天使惹的祸》中护士桥段后,发现班级同学争相观看此剧,后来,班级学习的气氛达到顶峰,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影视明星演绎着自己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爱屋及乌,也就热爱上了护理工作,增加了学习的热情[2]。
3列举事例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的良好途径
因为护理心理学的课本内容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往往很难做到死记硬背,而笔者又拥有着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加上又是护士出身,手上有很多病例资源。通过匿名化分享心里病例,让学生们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惊叹心理学的奥妙,同时也反思自身有没有相同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听完事例后写下里面用到的主要的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这样,死板无趣的护理心理学知识正因为有了事例的依附而变得生动形象了起来,学生也会更加想要探索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护理心理学;考试方法;改革;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护理心理学模式考试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护理心理学;考试方法;改革;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深究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监管中运用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
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护理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
一、护理心理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护理心理学主要是掌握基本心理护理理论知识以及着重强调护理人员对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护理基础课程,它为整个护理学提供心理学技术方法和认知观点,同时也是护理实践在心理学在护理学中的具体应用,由此可见,专业学生学习护理学是必修课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段发展,护理学也逐渐得以迅猛发展,护理心理学已成为现代护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以往单一生物学模式逐渐的转向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医学模式的方向发展和转变,这是现代医学教育体系重要性的体现。它能让护理专业的学生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形成生理与心理是一个相结合与统一的整体的认识,不仅仅可以从生理角度更能同心理角度去认识疾病、分析疾病、治疗疾病,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现阶段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一)护理心理学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相当多的医学院校中,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相比,护理心理学往往是“副科”的代名词,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护理心理学虽被设为必修课,但护理生一般也不太重视,所以对这一门科目的学习和认知程度不够,甚至有些老师也认为护理不是十分重要的课程,只要学习遵守纪律上课,是否专心听讲也无所谓,以致教师在讲课时也比较随意,没有更多的备课准备。
(二)护理心理学课程理论基础多、内容枯燥
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职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护理心理学是高职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高职教育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定位,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职业导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属性,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必须贯穿高职院校护理心理学教学全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
目前,虽然很多教师也认识到坚持“职业导向”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但是从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可以看出,护理心理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改革措施。
1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职业导向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
为了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家颁布了《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合理定位,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职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微信功能在护理心理学教学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5级5年制护理专业1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人,实验组61人,两组学生的护理心理学课程开设时间、内容、授课教师一致。两组学生的年龄、以往成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第一,教学方法。其一,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练习、提问、课后作业方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微信功能结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微课、分组讨论综合方法教学。其二,案例分析教学法:搜集资料,设计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异常心理的形成及异常心理在行为上的反应。其三,情景模拟教学法:设计典型场景,学生模拟心理疾患的病人,通过模拟病人的行为及语言展示,掌握对心理疾患病人的护理技能,缩短临床适应时间。其四,微课应用:制作微课或利用共享微课,课前通过微信或网络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及搜集资料,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及提高学习的兴趣。其五,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微信组成朋友圈,利用微课提前学习讨论,在构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增加协作及团队精神。第二,结果评价。期末,教学完成,对两组学生进行护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测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促进自我心理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度等。根据结果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与反思,对中职护理心理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三、结果
表1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x±s,分)组别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实验组84±3.1287±3.73对照组71±4.4272±5.11t=18.75P<0.01t※=18.25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微信功能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能提高中职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微信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比较欢迎,认为该方法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有帮助,有力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成绩。
护理心理学在管理的应用综述
摘要:本文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简要阐述了将心理护理的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的目的和方法,使护理人员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护理心理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对策
摘要:推动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展了各类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我国医学院校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也有了初步发展,但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诸多困境,育人效果也有待提升。因而,当前高校护理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的紧迫任务是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医学生的特点、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现实困境、护理心理学课程特点以及各育人主体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现状,制订适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实现学校、职能部门、任课教师及思政课教师等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课程思政;困境及原因;协同育人
一、高校护理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的现实困境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国各高校开展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更加明确了各类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定位,成为各类高校和各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督促令和动员令[1]。但目前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仍存在诸多困境。
(一)教育理念困境
教师普遍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的困境,部分老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误解,往往出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两张皮”的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融合的方法。在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线教师同样存在课前五分钟“课程思政”的“泛意识形态化”现象[2]。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心理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情绪智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6名护理高职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情绪智力培养的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实践考核等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智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护理高职生的情绪智力,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情绪智力;体验式教学;护理心理;教学方式:能力培养;护理教学;教育护理
心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具有积极的正性情感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情绪智力指个体准确感知自己或他人情绪情感、准确表达自己情绪、有效控制自己情绪并利用自己情绪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1],这正是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所要求的内容。情绪智力的培养能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影响护士向患者提供护理的质量,有助于个体更好的理解和完成有压力的任务[2-4]。本研究以护理高职生的情绪智力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护生情绪智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有效的情绪智力培养方式提供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2—7月选取我校医学院2018级护理高职生206名作为研究对象,2个班为对照组(n=101),2个班为实验组(n=105)。实验组男7名,女98名,年龄18~22岁,平均(19.25±0.72)岁;对照组男8名,女93名,年龄18~23岁,平均(19.31±0.73)岁。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前期课程一致,大一下学期开设护理心理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课时数及授课教师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