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纠纷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21:26: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护理纠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科护理纠纷原因
1产生纠纷的原因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1.1.1护理质量的问题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
1.1.2未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1.3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1.1.4护理沟通技术欠缺①说话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②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⑧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的观念也在随之进行改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精神,增加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主要对儿科护理方面的纠纷原因做分析,并针对纠纷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医护人员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医护人员的服务精神。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对策探讨
0引言
在如今独生子女较多的社会,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倍加关爱,因此,孩子生病对于家长来说更是如临大敌[1],故而,对于儿科的护理人员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由于儿科患者多是少年儿童,对医护人员依从性较低,并且儿科护理的工作量有很大,所以,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纠纷,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科护理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而更好的进行儿科护理工作,本院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儿科护理中发生的60例纠纷事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小儿骨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骨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的21起小儿护理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小儿骨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包括护理不当、护理态度、护理水平、医疗费用等,其中护理态度占比最高,约为43.0%。结论针对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相关诱导原因,应当加强对临床护士的相关培训,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能够稳定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是减少护理纠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骨科;儿童;护理纠纷;应对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治疗效果的追求,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尤其在儿童的临床护理中,家属对于儿童护理的要求较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相关意外情况,致使护理纠纷发生[1]。在骨科患儿的护理中,由于活动功能受限以及儿童的天性使然,导致在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护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由于护理负荷过大导致临床护理服务中常常出现相关差错,使骨科儿童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医患关系的稳定[2]。本次研究针对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旨在提高骨科儿童的护理水平,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概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骨科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的21起小儿护理纠纷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同时间段内我院骨科共收治1592例儿童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3%。对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儿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13岁,平均(6.3±0.2)岁,受伤原因包括跌落伤、打击伤、车祸伤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骨伤。本次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各项数据经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结合护理纠纷的相关陈述材料以及当时护理人员的个人资料进行分析,对纠纷原因、护理不良事件程度与性质以及护理对象的临床资料与不良事件反应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应对措施,详见讨论。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将SPSS20.0做为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设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小议临床护理纠纷的防范
摘要:临床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接触较多,产生纠纷的几率也多,要求护士规范操作,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现将护理常见的法律纠纷防范体会小结如下。
关键词:护理纠纷;法律问题;防范措施
1护理纠纷原因分析
1.1护理因素
1.1.1责任心不强,技术不精表现为护士责任心差,交接班不认真,工作粗疏大意,观察病情不仔细,对病情变化心中无数,不重视患者主诉,延误患者病情。有的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解答,治疗不细心,告知不到位,对各种抢救技能掌握不熟练,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引发护患纠纷。
1.1.2记录不规范造成缺陷(1)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详细;(2)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3)病情描述不确切,用词模棱两可;(4)使用非医学术语或语法错误;(5)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6)署名不实,执行医嘱时代签字或随意签字。
产科护理纠纷分析论文
1产生纠纷的原因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1.1.1护理质量的问题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
1.1.2未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1.3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1.1.4护理沟通技术欠缺①说话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②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⑧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前我国医疗工作中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护理管理经验可知,由于人们提升了护理意识,对于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鉴于此提升了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1]。此次研究探究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就其中内容进行报道。
1患者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随机抽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儿科患儿家属,患儿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7月,35例患儿为男性,25例患儿为女性,年龄分布1-12岁,平均年龄为(6.1±1.3)岁。入选此次研究的患儿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均产生纠纷事件,并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1.2方法。此次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对患儿家属予以调查,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患儿家属,采用不记名方法进行调查,完成调查后回收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引发护理纠纷的因素,依据其因素制定相关对策。
2结果
经过调查研究可知,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分别为护理人员态度不佳、护理人员无良好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技术能力不佳、护理人员无良好的沟通能力、病房环境差以及护患双方均无法律理念。
3讨论
健全护理记录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记录是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护士对病人病情观察、治疗、护理的真实记录,它是病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的重要文件,能为医院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护理记录为客观记录,是可以被病人及家属复印保存的,护理记录和其他病历一样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笔者认为,为了防范医疗纠纷,加强病案管理,维护医院、医护人员、病人的合法权益,应加强护理记录的书写管理。
护理记录之常见问题
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相符
按照常规,医生会根据住院病人的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护理级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病情做出标识,并实施相应护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病人病情好转,医生未能及时更改医嘱,很可能由此埋下医疗纠纷隐患。
产科护理纠纷原因与管理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产科护理发生纠纷的原因,提出相应防范策略。方法:对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产科出现的100例护理纠纷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对科室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查对制度执行力不够23例,占23.00%;业务能力不足31例,占31.00%;科室管理不完善25例,占25.00%;护士与产妇沟通不良21例,占21.00%。影响因素显示,护士的职称、学历和工龄对纠纷产生有一定影响。结论:加强制度管理,加大再教育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进行有效沟通,可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产科;护理;纠纷;管理策略
产妇住院分娩时,因缺乏日常保健常识和医疗知识,对医护人员会产生偏见。如何提高产科护士的素质,提高孕产妇对产科护士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减少医疗事故和相关纠纷已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一些大龄产妇因自身及医患沟通不佳等原因,导致纠纷事件不断增加。为了探讨其原因,本文对100例产科护理纠纷事件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关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产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发生的100例护理纠纷为研究资料,产妇年龄24~39岁。1.2方法。对产科不满意原因进行剖析,分析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提出相关策略[1-3]。1.3统计学方法。对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与医疗零纠纷探讨
摘要:目的:始终坚持以“患者为服务中心”,以患者满意为服务理念,持续推进儿科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最终做到医疗零纠纷。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8月期间就诊的20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以追求医疗零纠纷为护理目标导向,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环境管理、药品管理、静脉输液管理、管道管理),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环境管理、药品管理、静脉输液管理、管道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跌倒和坠床等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追求医疗零纠纷为护理目标导向,不断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改善儿科医疗环境,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实现医疗零纠纷,对促进儿科发展,提升儿科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医疗零纠纷;护理质量
儿科护理主要对象为婴幼儿,其年龄小,病情变化快且语言表达能力差,沟通难度大,影响护理和治疗依从性[1]。此外,患儿自我保护意识差,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要求高,如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则极易引发护患纠纷[2]。为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医院不断探索科学护理管理方式来积极预防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确保患儿诊疗安全。“医疗零纠纷”是我院儿科针对当前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追求和医院发展实际需求所提出的目标,旨在打造高效、安全医疗形象,展现医院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良好一面[3]。本次研究为探讨坚持以“医疗零纠纷”为护理服务目标,始终做到“患者为服务中心”,以患者满意为服务理念,持续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8月期间就诊的20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10岁。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9岁。两组患儿年龄分布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待患儿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向其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并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做好病情监测等,对存在的异常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给主治医师。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以追求医疗零纠纷为护理目标导向,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具体如下。(1)追求医疗零纠纷,首先要从护理服务突破。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科学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共同制定防范对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保安全。组建各护理管理小组,明确各自责任。静疗小组需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展输液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开展输液管理,让护理人员能够选择最佳输液工作和方法,确保患儿能够安全输液,防止输液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管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种管理固定和管理的方法,并指导护理人员如何管理好管理,加强日常巡视等。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开展日常安全宣传工作,向家属讲解日常风险因素,提高家属安全防范意识等。设立安全防范标识,如防烫标识、地面湿滑标识等。药物管理小组负责开展药物安全培训,尤其是高危药物,做到随时提醒。单位科室使用PD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查对制度等。营养管理小组负责做好患儿营养管理,督促患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指导患儿家属正确喂养等。(2)追求医疗零纠纷,要从员工做起。让患者满意,首先要让员工满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让患者满意。儿科护理人工作压力大,护理管理者要做到以诚相待,积极主动关心护理人员,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努力为其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护理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护理管理者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发展目标和科室年度目标,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建立相应规章制度等。根据护理人员能力大小来合理排班和设置岗位,可分为设置N1、N2、N3,护理人员在哪个岗位则需要具体承担相应岗位的职责和义务,护理人员完成相应岗位的任务则可给予其相应岗位津贴。(3)追求医疗零纠纷,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要培养护理人员“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强化其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等。组织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或进修或参与相应岗位培训等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其应变能力,强化其心理素质。1.3观察指标参照护理部文件来评价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环境管理、药品管理、静脉输液管理、管道管理),各护理质量指标得分在0~100分,100分为最佳护理质量。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集相应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导入至SPSS22.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骨科护理管理对护患纠纷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对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将院内90例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SAS评分、护理管理模式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28.46±4.53分)低于对照组(37.42±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失误发生率(4.44%)、护理投诉发生率(4.44%)、护理纠纷发生率(2.22%)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7.51±2.16)分,高于对照组的(75.12±3.0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患者;护理管理;护患;纠纷;影响
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2]。传统仅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渐被人性化护理模式取代,并得到广大患者的支持、认可。临床上的人性化护理是以疾病、患者为中心进行服务的护理模式,在护理期间关注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提高治疗效果[3-4]。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部分骨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研究其对护患纠纷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骨科患者中选取9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37.52±5.13)岁;其中18例骨折,14例股骨头坏死,13例腰间盘突出。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37.01±5.11)岁;其中17例骨折,16例股骨头坏死,12例腰间盘突出。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视频观看、拓展学习、外出交流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关注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对其心理给予人文关怀,多用关心、体贴、鼓励性言行与患者沟通交流,创造一个舒适的状态。(2)建立人性化护理程序: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病情、心理及精神情况制定针对的护理计划,如:每两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定期开展心理状态评估、出院时指导。(3)建立人性化沟通渠道: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利用语言交流手段与非语言手段相结合,如关怀性语言、安慰性语言、专业的护理技能,引导患者将心理情绪释放出来,并耐心、及时地进行疏导,促进护患关系融洽。1.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总共20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的程度越严重。观察、记录两组住院期间的护理管理模式出现失误、投诉、纠纷的情况。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请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操作技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针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