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20:47: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护理服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理服务文化剖析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把服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不禁使人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文化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因此成为各医院探讨、研究的主题。医院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医德医风的基础工作,具有育人、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与作用。近年来医疗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特别是规模相同、功能相同、技术水平相近的医院间竞争已相当激烈。服务文化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艺术成为竞争的焦点,为了探讨研究医院护理服务文化,近两年来我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以下研讨。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护理服务文化思索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把服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不禁使人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文化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因此成为各医院探讨、研究的主题。医院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医德医风的基础工作,具有育人、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与作用。近年来医疗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特别是规模相同、功能相同、技术水平相近的医院间竞争已相当激烈。服务文化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艺术成为竞争的焦点,为了探讨研究医院护理服务文化,近两年来我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以下研讨。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研究
摘要:目的:根据临床护理情况,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均分入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优质护理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其对治疗过程中的沟通交流、环境态度、病区环境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等的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的实施,可显著改善常规骨科护理中的缺陷,减少意外发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目前社会人群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疾病治疗和康复要求也日益增强。而目前医院骨科患者大多都是由于不可抗力而导致机体受到损伤的,损伤发生多属意外,其心理变化较为复杂[1]。加之骨科患者大多都失去了生活自理,需要更多的照顾,因此,骨科患者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2]。选取了112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服务,以期从各自的护理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一个最适于骨科的护理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112例患者均属于2015年11月~2016年5月来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男62例,女50例;年龄为15~85岁,平均年龄为43.26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3.6d。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根据其自我意愿选择入组,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统计学比较。
浅谈妇产科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选择120例产妇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对于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增强产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干预;孕妇;分娩
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往往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一旦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不利于分娩的进行[1]。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为产妇开展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改善产妇焦急、害怕等情绪,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抽选60例产妇进行探讨,选择优质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整理归纳包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医院2017年1月至10月妇产科接收的120例孕妇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实验组年龄20-45岁;参考组年龄22-45岁。经过分析两组的基本信息,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参考组开展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2.1环境干预。产妇住院后,创建清洁卫生,优质的病室环境。护士每日按时对被褥消毒,保证其清洁。病房里有必备物品陈例:暖水壶等。随时观察产妇的情况,同时为产妇及家人讲解医院的环境,使其消除陌生感,创建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1.2.2心理干预。产妇住院过程中,护士须对其开展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引导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对其相关检查,给予全面科学的监管与防护。此外,护士还需为产妇与家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法、手术效果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前,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害怕心理,使其确保放松平稳的心态进行手术。术后,护士应该备好供氧治疗仪,必要时,方便产妇及时吸氧。切口必须及时的消毒,避免感染。此外,严格监测产妇的生命征,随时掌握其身体情况。1.2.3饮食搭配。根据产妇的身体状态以及饮食爱好,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其补充足够的营养需求。告知产妇不许挑食偏食,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且告知选择合适的体位,建议产妇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其身体康复,有效避免伤口黏连,确保切口的干燥卫生,增强舒适度。病室勤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为其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改善睡眠质量[2],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康复。1.2.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为产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让其全面认识到病因、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此外,告知其有关治疗的禁忌事项,护士能够随时全面了解产妇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科学的治疗。1.3疗效判定。分析所有产妇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总100分。1.4数据分析。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c2检验。(P<0.05)为准,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2结果
护理服务文化研究透析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把服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不禁使人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文化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因此成为各医院探讨、研究的主题。医院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医德医风的基础工作,具有育人、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与作用。近年来医疗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特别是规模相同、功能相同、技术水平相近的医院间竞争已相当激烈。服务文化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艺术成为竞争的焦点,为了探讨研究医院护理服务文化,近两年来我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以下研讨。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新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在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可显著提升满意度,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管理;新模式;优质护理服务
本组探究中选取5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0例,患者年龄在69岁至28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5.24±5.32)岁;另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7例、11例,患者年龄在68岁至2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36±6.35)岁。本组探究中给予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实验组(8.33%),且两组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满意度评分及术前焦虑评分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手术室护理;效果
手术室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手术室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若稍有不慎将导致手术效果出现偏差,严重的还将引发医疗纠纷,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给予较为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6例,妇科手术患者13例,内科手术患者15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例,其他手术患者10例;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5例,妇科手术患者12例,内科手术患者13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8例,其他手术患者12例。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值>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中配合、手术后药物护理及身体护理等;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指标、术中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的运用
孕妇是所有疾病中最为特殊的患者,她们来到医院,主要是为了顺利分娩,而传统的护理服务工作比较被动,没有热情,产妇往往得不到贴心的照顾,因此为了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一个最舒服、最满意的护理服务,本实验研究选取300名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服务,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实验找到传统的妇产科护理模式中的弊端,并加以改正,建立一套优质、舒适的副产科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最贴心、优质的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300名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名产妇,平均年龄21~45岁,所有孕妇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协议,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妊娠情况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具体的内容如下: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工作积极性,当班护理人员不可工作懈怠,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个人思想觉悟,激发工作热情。其次,为了使孕妇可以得到最周到的护理服务,将医院的孕妇随机分配在妇产科内的所有医生名下,建立每名医生和护士为5~7名孕妇提供护理服务,归属于同一个医生的孕妇集中在一起,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医生管理和照顾,每名医生至少配置3~5名护士配合护理,同时组内的护理人员需要分工合作,任务分明。再者,护理人需要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学习护理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与孕妇多沟通,仔细观察孕妇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了解产妇的需求,以便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孕妇鼓励和支持,以稳定其情绪。在孕妇的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时刻陪护,全程监督,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以确保婴儿顺利出生和孕妇的产后恢复。最后,为了保证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建立评价、考核制度,把护理环节划分成不同的分值,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比、考核,选出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分值过低的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以此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工作,禁止懈怠懒惰,所有护理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为孕妇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每位孕妇离院后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对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总结。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的实施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7年1月1日,我院儿科的护理服务中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将2016年全年的9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全年的9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8.98%(97/98),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75.51%(7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服务中,及时调整了护理中的不合理之处,提高了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受广大家属的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护理服务;实施效果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入改革,各级医院全面开展国家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优质护理指的是通过制订一系列规范、制度、措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儿科是医院内相对特殊的科室,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家属对临床护理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儿科全面开展优质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96例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男患儿51例、女患儿47例;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5.42±0.35)岁。观察组98例,男患儿53例、女患儿45例;年龄1岁~12岁,平均年龄(5.76±0.42)岁。组间比较儿科患儿的个人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落实层级管理制度。根据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分成三级护理人员,从低到高依次为实习与分管护士、主管护士和主管组长,各级护理有不同的护理职责。1名护理人员至少负责2例患儿的护理,为其提供连续、无间断的全程护理服务。1.2.2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由于患儿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具备自我护理能力,所以临床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儿的预后。护理文书为改善、制订护理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2],因此应规范书写,尽量省掉不必要、重复的护理记录;通过简化书写,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护理中。1.2.3规范仪容仪表。所有护理人员统一着装,学习礼貌用语,突出阳光、温暖的职业形象。在培训学习中加入儿童心理学内容,用儿童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与之沟通。专业、明确的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1.2.4营造轻松、和谐的病房氛围。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用色彩温暖、鲜艳的卡通、漫画装饰病房,将玩具、儿童图书集中摆放在病区一角,让病房充满童趣,让患儿感受到家庭温暖;在病区走廊设置“文化墙“[3],将爱心标语、祝福、温馨提示等内容张贴在墙上;提供”传呼“服务,以便第一时间为患儿提供帮助。1.3观察评定标准。向两组患儿家属发放我科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问卷中每个条目均有3个选项: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福建省莆田仙游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统计患者下床活动、术后初次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床活动和排气时间较早,恢复效率较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睡眠质量;生命质量;满意度
手术室是以治疗外科疾病为主的科室[1],手术室患者疾病的构成较为复杂,一般为危急、重症疾病,手术治疗普遍存在风险性,术后也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2]。患者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担心手术结果或对手术缺少正确认知,均会导致患者在围术期发生睡眠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影响。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局限,优质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的干预模式,重在强化质量监控,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与全方位手段干预[3]。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福建省莆田仙游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2.37±7.68)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2.40±7.65)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1.2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治疗指征;2)精神、智力正常;3)自主意识良好;4)患者的一般资料齐全;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1.3排除标准1)排除沟通能力异常者;2)排除重症器官功能疾病者;3)排除合并传染病者;4)排除合并其他重症者。1.4护理方法1.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前进行常规的访视、宣教,向患者说明手术注意事项,配合医师实施手术等。1.4.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1)完善制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完善护理执行制度,设置科学的操作标准,加强配套考核监督,多维度监控护理质量,持续完善护理职责内容,强化手术室安全质控,落实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秩序;2)专业培训: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度,要求护理人员全部掌握手术室护理风险,了解手术室患者护理需求,增强风险识别、干预、应急处理等专业技能;同时,要掌握心理评估方法,关注患者身心状态;科学制定培养计划,重视专科护理人才培养;难度较高、风险性较大的手术实施前,加强查房与会诊,由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管理;3)分层管理;在实际管理中,设置分层管理制度,根据年资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在护理排班中合理分层搭配,执行专科组长负责制,实施专业质控;4)强化激励:优化激励制度,将患者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和激励护理人员能动性开展工作,切实关注患者需求,根据病房周转率、手术护理难度等科学分配护理人员,重点完善应急干预机制;5)优化流程:优化护理程序,采用全程负责制,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术前规范访视,提高护患沟通质量,加强人文关怀,对患者和家属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开展针对性宣教,促进患者和家属正确认知手术。1.5观察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统计患者下床活动、术后初次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满意度:评分>90分,优;81~90分,良;71~80分,中;0~70分,差,总满意率=(优+良)/患者总数。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