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19:35: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户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户口

加强户口迁入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户口迁入制度,减少矛盾纠纷,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制定如下意见:

一、有下列情形的,属正常迁入范围

1、因婚姻关系要求迁入的(含招亲和再婚在内);

2、孤儿投靠其监护人、孤寡老人投靠亲戚的;

3、大学生毕业和退伍军人退伍后尚款安排工作要求回原籍的。

二、有下列情形的,属不允许迁入范围

查看全文

办理常住户口制度

第一条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商引资若干政策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鼓励外商投资若干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投资兴办企业(含外资企业)的外地人员,可以依照本规定申请办理本市常住户口。

第三条依照本规定申请办理户口人员所在的企业注册时间应当在三年(含三年)以上,或取得《区(市)外投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证书》。

第四条依照本规定申请办理本市常住户口的外地来乌人员包括:

(一)公司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占公司股份25%以上的自然人股东;

(二)公司、企业引进的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含中级)以上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以下简称引进人才);

查看全文

经济户口制度管理思考

为贯彻国家工商总局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的要求,沈阳市在部分工商所进行了探索试行,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并于20**年在全系统全面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现就在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看法和意见。

一、为什么要建立经济户口

在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制度过程中,有些同志认为已经有了企业(个体)书式档案,并开始建立机读(电子)档案,还建立经济户口有什么用呢?对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来理解。

(一)建立经济户口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工商总局领导多次强调建立经济户口的重要性,在广州视察分局、工商所工作时就提出要加强市场主体行为动态监管,可参照公安户籍模式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之后又在多次工作会议上部署建立经济户口问题,并确定建立经济户口动态管理体系——工商行政管理内部业务网络系统。

国务院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决定》中第18条提到,要逐步建立企业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李岚清副总理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步建立企业行为档案,使有违法违规及严重违约行为记录的企业和经营者在社会无立足之地。

因此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与国务院决定和国务院领导要求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查看全文

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渝办发[**]129号和市公安局渝公户[**]27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县城乡户口一体化工作顺利进行,现就建立我县城乡户口一体化登记制度的有关问题拟定如下意见:

一、总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党的**大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划,着眼于从观念和管理上改变我县城乡分割的二元制户籍结构,始终坚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适应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有利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政策配套,积极稳妥,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实行户籍人口按照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使户籍登记客观反映公民的实际居住状况,为各级政府准确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奠定基础,积极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不断推动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户口突出问题,实现城乡社会共同发展。

二、实施办法

(一)实施区域及时间。从**年9月1日起,从龙水镇、邮亭镇、宝顶镇三个市定百强镇开始试点,逐步向其他街镇乡推进,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打破户口管理二元结构,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原内外户口簿册登记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称为“**市居民户口”,实行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居民户口的登记管理制度,原则上按居民实际居住区域予以区分,居住在城镇的登记为“城镇居民”,居住在农村的登记为“农村居民”,原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人口,仍登记为“城镇居民”。

查看全文

经济户口管理调研报告

经济户口是企业管理之源,信用是企业立身之本,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此问题,江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朱总理在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要保证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工作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肩负市场监管职能,加强经济户口管理,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推动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力度、推动职能到位的需要;是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和规则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同时,经济户口管理和企业信用公示制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的补充和延伸,是管好市场的有力手段。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对经济户口管理和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经济户口管理和企业信用公示制的关系

(一)经济户口的概念

经济户口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电脑档案和书式档案的结合,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生产经营和对其监督管理等各类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经济户口既反映了市场主体产生、发展、终结的全过程,也反映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准入和监督管理的全过程。

(二)企业信用公示制的概念

查看全文

经济户口管理信用研究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一个企业信用不好,就很难生存发展;一个市场信用不好,就会衰落萧条。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曾说过:“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信用交易范围的扩大,如果说在一个较小社区范围内的信用交易,由于人们‘低头不见抬头见’,还可以用宗族关系、邻里关系来支持,那么,发生在整个民族国家范围内乃至全球化市场上的现代信用交易就必须有切实保证的信用作为中介。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中国在实行了二十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逐步完善的今天,市场信用状况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看,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市场的失信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

2001年4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对今后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提出了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法制并举的指导思想和标本兼治、边整边改、着力治本的指导方针,着重指出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防止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避债务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应该说,完善法制与建立企业信用,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治本之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与成,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建立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思考。

一、我国企业信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当前信用缺失主要集中表现在企业层面。商品市场领域,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金融市场上,企业之间三角债近年呈蔓延和越演越烈之势,企业逃债、废债的现象也不罕见,形成国有银行体系中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致使国家不得不采取核销坏账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所谓的“赖账文化”;在信息市场上,各类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蝇头小利,不惜损害“公众委托人”的声誉,公然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法律规范,出示虚假审计报告,误导投资者,造成投资者财产的损失。据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在被抽查的157家企业中,竟然有155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虚报利润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看到,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既没有事前得到警示,也常能逃避事后的惩罚。而诚实守信的市场行为的好处则得不到充分显示,认为既然可以通过弄虚作假轻而易举地圈钱,何必苦苦经营?虚假无信的事情太多了,广大投资者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于是只能寄希望于投机,消费者的信心也备受打击。

企业信用的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效率,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加剧了市场失灵的程度,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据报道,我国每年因市场信用问题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为5855亿元人民币,其中,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因为产品质量低劣和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建立在非信用基础上的我国经济运行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科学院《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我国就需花费1.25美元”,比世界平均成本高出25%。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总额的10%,我国为16.7%。当前,大量失信行为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但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及历史根源。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缺乏信用传统、或者说缺乏信用约束的传统社会。虽然中国古代留下了商鞍变法“一诺千金”的故事以及“言必信、行必果”等名言警句,但从整体上讲,中国古代的社会仍是一个“人情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信用的约束机制主要是公众舆论和道德。当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利”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范畴时,传统与现实便在这里发生了强烈冲突。由于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没有合同、贷款,也就无所谓信用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也并未立刻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的建设明显滞后于改革的进程,由此出现信用约束的真空,致使信用问题凸现出来。再加上这几年忽视了信用教育,引发信用秩序的危机便不可避免。

查看全文

农村子女户口优惠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为了促进我市农村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落实,市政协组织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局、扶贫办等有关单位组成的调研组,先后到思茅、墨江、澜沧等县(区),对我市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独生子女和双女户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一)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年,全市总人口为25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3.4万人,占总人口的78.9%。农村人口一孩家庭80273户,截止年末,已有36661户农村人口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占农村人口一孩家庭户的45.7%,农村人口双女户42663户。年6月至年12月止,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36661户农村人口中,有24169户享受一次性奖励,共兑现奖励资金1969.2805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1659.665万元,市级资金投入309.6155万元);20889人(次)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家庭享受了养老生活补助,其中独男户10051人(次)、独女户8425人(次)、无子女户2413人(次),共兑现补助资金1446.57万元;19347人(次)独生子女享受了教育奖学金,其中小学生14135人(次)、中学生4723人(次)、考取高中的436名、考取大专的31名、考取本科的22名,共兑现奖学金1194.3136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入1001.47万元,市级资金投入192.8436万元)。

(二)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特别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

年,农村49岁以上应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1392人(次),其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90人(次)、独生子女死亡家庭1302人(次),发放资金164.88万元。

查看全文

全县户口整顿工作大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户口整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全县的户口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部署整顿工作任务。刚才,同志宣读了整顿工作方案,人口计生局的同志作了表态发言,下面,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完成户口整顿工作任务,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户口整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户口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做好户口管理工作为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县人口资料,有效地服务社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严格户口管理,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促进全县行政管理、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上户籍政策的种种限制,以及相关新老机制转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加上城乡差别问题的仍然实际存在,导致我县户口管理工作中人头不实、信息不准、管理不严、户口办理手续繁杂等问题,人民群众反响强烈。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直接影响我县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户口登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要明确工作任务,突出整顿重点。户口整顿工作主要一是清理一人多户的问题;二是依法注销死亡、法院宣告失踪和在国外、境外定居公民的常住户口;三是解决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四是妥善处理人户分离的问题;五是户口登记项目纠错工作;六是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系统功能,强化数据维护;七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户籍管理规章制度。这七个方面的问题,是多年累积形成的,严重影响了人口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公安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造成障碍,务必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查看全文

加强户口管理工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户口管理工作,规范户籍准入程序,切实保障本镇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户籍准入是指户口登记或迁移到本镇。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户籍准入管理包括登记或迁入申请、村民代表同意、村组审核、镇政府研究、派出所依法办理。

第二章工作原则

第四条准入条件法定原则。凡是户口登记或迁移到本镇的,必须具备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新生儿登记、婚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干部录用或调动、军人退伍回乡、其他法律法规或上级政策规定必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查看全文

全市户口迁移妇女计划生育管理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强化人口综合治理,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对已婚育龄妇女户口迁移计划生育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查验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建立健全已婚育龄妇女户口迁移信息通报制度

对已婚育龄妇女户口迁移的,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其签发户口迁移证件前,告知当事人到当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办理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要据实为拟迁出已婚育龄妇女开具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依法处理好遗留问题。

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当事人办理落户手续前,告知当事人携带迁出地乡(镇、街道)开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到迁入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办理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的手续。迁入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对属于我市辖区内迁入的,要认真查验其户口迁出地开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并利用WIS系统核对其迁出地信息是否与证明内容一致,审核无误后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为其开具已纳入管理的证明,用信函方式及时向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通报;对从我市辖区外迁入的,需查验迁出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对迁入人员有违法生育现象的,在查验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的同时,查验迁出地出具的有效的社会抚养费收据。

二、加强对户口迁出已婚育龄妇女的跟踪管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