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英语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12:5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会计英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英语

论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

摘要:鉴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趋同,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可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英语理解能力;必要性;途径;措施;提升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逐步推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进程加快,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性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我国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

1973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以及当时的联邦德国共九个国家的会计师团体发起成立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C),之后,参加国家迅速增多。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制订颁布国际会计准则,成员国共同执行。据有关资料披露,2005年以后,已有92个国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虽尚未加入该组织,但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已经具有国际会计惯例的深深烙印,所以无论是深刻理解我国现在颁布的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还是为不久的将来我国与国际会计惯例全面接轨,都有必要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

查看全文

会计英语在高校涉外会计教学中应用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也更加密切。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也是语言交流工具,要想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就必须掌握英语应用水平。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高校必须加强会计英语教学的有效创新,在涉外会计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会计英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够满足社会与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会计英语在高校涉外会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希冀促进高校涉外会计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会计英语融入水平。

关键词:会计英语;涉外会计;创新教学

引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组织后,多元经济接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与经济全球化的格局,高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目标,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多元化需求,切实提高人才的技术应用水平,能够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结构于一体。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此种发展形势下,高校必须加强涉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够结合国际会计业务需求,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教育与英语教学水平,还能够培育出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涉外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涉外会计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英语水平上,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掌握国际会计实务,并且能看懂制作国际通用的会计原始凭证与英语财务报表,有助于了解外企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一、正确认识会计英语课程地位与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会计英语是涉外会计教学中必修课程,会计英语的特点是集英语课与会计课于一体,能够用英语讲授会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丰富会计知识。所以在涉外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会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对英语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语言与技能进行有效阐述,充分重视读译的能力与听说能力的有效结合,降低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从而满足涉外会计教学中的业务交际能力需求。能够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突出涉外会计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为会计英语就有较强的实用性,涉及广泛的经济管理知识,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虽然重要,但是枯燥难学。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当通过正确的引导,突出教学过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能够有效区分基础英语与公共英语、会计英语教学间的差距,能够做到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发展方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需要懂英语。会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在词汇方面的特征特别独特。文章分析了会计英语词汇的术语、缩略词、专业词等方面的特征,并分别对其翻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学习专业英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连续三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而在对外贸易人员的组成中,会计人员显然不可缺少,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无疑需要会计人员懂得国际商务通用语言——英语,尤其是会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会计英语与其他英语有着明显的不同,不了解这些不同点,就很难理解与会计有关的英文资料,很难与外国生意伙伴进行沟通,也就不能胜任对外会计工作。因此,研究会计英语,尤其是研究作为会计英语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及其翻译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从术语、缩略词、专业词等方面对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其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一、会计英语的术语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术语是会计英语专业的第一大特征。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术语是指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换句话说,术语是指那些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中所专门使用的词汇。这些词汇有其特定的含义,并在各自专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会计英语的术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一性

查看全文

会计英语词汇特点与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英语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会计英语》这门课程。会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不同于学生之前接触的普通英语,它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专业词汇作为学生接触会计英语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由于高职高专大部分学生英语能力相对较弱,许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有畏难情绪,所以,本文针对会计英语的词汇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总结了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会计英语;词汇特点;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

会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它具有专门用途英语的许多共同语言特点,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提出各自的教学策略。

2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词汇的特点

Coxheadetal.(2001)认为,专业词汇就是可以识别出的在某一主题、特定领域或学科使用的词。专业词汇按某类词对于一个特定学科的专业程度,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类:2.1这类词在特定领域以外基本不用或很少使用。2.2这类词在特定领域内外都使用,但意义不同。2.3这类词在特定领域内外都使用,但主要在这个领域中用于表达特定意义,而且通过这个词在某一领域外的意义,很容易理解它在这个领域中的含义。2.4这类词在某一领域比在其他领域更常见。这些词很少或者没有特殊的意义,尽管某些有专业知识的人可能对词的意义有更准确的理解。笔者认为,会计英语中的专业词汇主要由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词汇组成。

查看全文

院校会计英语课程设立需求调查

近年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都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作为学生,为了毕业后在人才市场更具有竞争力,或者为了将来能在会计领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也很愿意学习此课程。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由于会计英语课程的设置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老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会计英语属于ESP(专业英语)课程,而ESP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就在于需求分析,它是课程设置成败的关键。Hutchinson&Waters认为“需求分析”有两成意思:一层是目标需求(targetneeds),及学习者为在目标情景中能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另一层是学习需求(learningneeds),及学习者为了学会这些知识和技能而必须做的一切。

笔者对于此课程的“目标需求”在《高职高专会计英语课程设置目标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企业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调查和分析》一文中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此文中,笔者将对需求分析中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为了使会计英语课程的内容丰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对“会计英语的现状”以及“学习者的需求分析”这两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和目的

查看全文

国际会计(英语)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摘要:国际会计(英语)是以国际会计为讲授内容、以英语为载体的一门综合型课程。本文通过对国际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内容和考核等内容的梳理,分析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多种电子手段和实地调查研究等,采取鼓励教学、严格考核、电子打分、PBL案例小组、新考核模式等多种有效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再次经过实践检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预期为国际会计(英语)课程乃至其他相关或类似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国际会计;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问题分析;应对措施;PBL案例小组

一、引言

国际会计(英语)课程,学生应学习国际会计原理与实务,专业会计词汇中英文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会计英语词汇,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英语会计文献和处理跨国公司外币业务等的能力[1],从而体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现代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是其理论支柱,管理学和数学是其方法支柱。本课程会计英语是以会计为内容,以英语为载体的课程,需要英语、会计学原理、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为:财务分析等[2-3]。本文通过对国际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的梳理,对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的分析,结合多种电子手段和实地调查研究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教学改革,预期为这门课程乃至其他相关或类似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提供参考或借鉴。

二、国际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一是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作用以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把握会计专业英语术语,夯实国际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二是牢固掌握会计学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达方式,比较各国会计准则,掌握跨国公司涉及的外币业务及合并财务报表处理,了解西方会计学科发展前沿。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处理外币业务,翻译报表,为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讲授内容配备课上及课外练习,结合会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将知识的学习由输入转向输出。尤其是特殊时期(比如疫情期间),教学形式必须灵活多样,采取“学习通”“微信”“QQ”等多种APP进行网络教学,并采取线上互动+线下写作业、撰写报告等多种形式巩固教学效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国际会计协调、各国会计准则比较等国际会计理念;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换算、重述会计报表等会计处理。本课程教学内容如下:(1)国际会计发展历程及发展背景:什么是国际会计;国际会计发展环境,包括各国经济增长与扩张、财务创新、全球经济、跨国并购、资本市场国际化等。重点是国际会计发展背景。(2)国际会计发展;国际会计分类:掌握国际会计发展过程,国际会计与本国会计存在的联系,国际会计分类。重点是国际会计分类。难点是从会计发展、法律体系、实践体系等层面掌握国际会计分类。(3)会计比较: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的会计对比。主要是关于会计准则和实务的一些观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各个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认识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了解各主要国家经济政治背景、财务会计制度。重点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各国的会计制度。难点是各国政治经济背景与会计准则的内在关系。(4)报告和披露:主要是信息披露的发展;报告及披露实务;新兴市场国家的年度报告披露;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影响。要求了解披露的发展;掌握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差异;披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披露保障;披露内容;各国披露差异;披露监管。重点是披露内容,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分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难点是前瞻性信息披露。(5)外币折算:报表折算原因;报表折算背景及术语;换算汇率的选择;外币交易方法;外币折算发展及方法;外币折算对财报影响;外币折算与通货膨胀。要求掌握外币交易及外币翻译方法及对财报的影响。重点是外币交易核算,外币翻译汇率的选择。难点是折算损益核算。(6)财务报告和价格变动:价格变动内涵;价格变动对财报影响;通货膨胀调整的类型;一般价格水平调整;当前价格水平调整;一般价格水平调整当前成本;通货膨胀引发的问题。要求区分一般价格变动及特别价格变动;掌握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报调整方法及对财报的影响。重点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报调整方法及对财报的影响。难点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报调整方法。(7)全球会计和审计标准:会计和审计标准的国际趋同。要求了解国际融合的优势和国际会计准则;国际标准的批评;国际重大事件。(8)国际财务报表分析:跨国分析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框架;国际商业策略分析;会计分析;国际财务分析;国际预期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与审计。要求掌握国际层面对财务分析的内容及分析方法。重点是会计分析、国际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与审计。难点是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9)管理计划和控制:业务建模;计划工具;资本预算;财务回报展望;测量预期收益;跨国资本成本;管理资讯系统;管理信息与恶性通货膨胀;财务控制问题;战略成本;对外经营业绩评价等。要求了解公司内部管理计划和相关控制,包括财务预期、财务控制、成本管控、业绩评价等。(10)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必要性;会计的地位及风险识别;套期保值;对冲业务;外币投机。要求了解跨国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对应的应对措施。(11)国际税收和转移定价:相关概念;国家税收制度多样性;境外收入与双重征税;税收筹划;国际转移定价;会计在其中的作用。要求了解跨国公司国际税务及跨国转移定价相关问题。本课程考核方式如下: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教材等的学习内容,对学习成果的考核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相应地,平时成绩的占比较大,期末集中考试的占比较小。具体考核实施方案(满分100分,各部分占比如下):(1)作业20%——所有作业的平均分;(2)课堂互动5%——参与投票、问卷、抢答、选人、讨论、测验、小组任务等课程活动可以获相应分数,积分达300为满分;(3)签到5%——按次数累计,每签到1次+1,签到达30次为满分;(4)课程音视频5%——课程视频/音频全部完成得满分,单个视频、音频分值平均分配,满分100分;(5)章节测验5%——只计算任务点的章节测验,取学生章节测验平均分,未做测验则按“0”分计算;(6)PBL案例讨论小组5%——学生在每个PBL项目小组获得分数求和取平均分;(7)访问数5%——访问数达300次为满分;(8)讨论10%——发表或回复一个讨论得2分,获得一个赞1分,最高100分;(9)阅读5%——资料模块中专题阅读总时长达到60分钟为满分;(10)直播5%——观看章节中的直播、直播回放总时长达到60分钟为满分;(11)考试20%——所有考试的平均分;(12)线下10%——学生线下学习行为得分。

查看全文

高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进研究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应对这一发展趋势,高校适时开设了会计专业英语课程。虽然从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该课程的总体运行呈现良好状态,但也存在些许问题。就此,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教学模式各环节为切入点对其展开梳理。结果显示,在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中,本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教学程序不畅、辅助条件过重以及评价体系不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激发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概况

鉴于本课程涵盖的会计知识与英语知识都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知识,要系统阐释这些知识需安排较多课时,所以本课程的定位是会计专业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这样学生既具备了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英语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课程知识,还可以对前期所学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目前,开设会计专业英语的班级只有2017级的学生,听课总人数涉及149人。从既有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秩序总体上呈现良好状态。学生能准时出勤、安静听讲、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设备也能正常使用,只是从每周举行的小测验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究其原因,除了与课程教学模式有关外,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关键[1]。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为参加单招考试而招收的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没有经过高考英语的应试训练,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这是本课程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要如何在既有的英语学习状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改进将是关键良策。

课程教学模式的问题

1.教学目标方面。由于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至关重要性。这也是为何学术界对教学目标的内涵如此重视的原因。当前,针对教学目标内涵的阐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标准要求说,认为教学主体为教学活动设定的预期结果和标准即是教学目标[2];第二类是教学结果说,指出参与教学活动的双方都怀有预期结果,且这种结果可进行技术测度[3];第三类是学习结果说,该观点认为作为教学活动目标群体的学习者若持有从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结构改变的心理,即是具有教学目标[4]。显然,这些针对教学目标内涵的解读虽然存在差异,但都强调了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对教学活动的预期。这实质上表示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应单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而应综合考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预期。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巩固会计专业理论的同时,熟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外语知识。具体而言,扩充专业词汇量、掌握基本的专业英语表达方法、阅读英文原版会计资料以及准确、迅速筛选国外会计信息是本课程期望达到的目标。可以说,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涵丰富。只是这些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预期是决定教学效果能否达成的关键。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超过六成的学生期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提高听力、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三成多的学生则希望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升;约两成五的学生将目标设定在口语能力和语法的提高上。借此看来,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预期并不存在实质矛盾,要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只需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尊重学生的预期次序即可,但从实际的教学来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过于宽泛强制,并没有突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预期。2.教学程序方面。当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学程序就成为决定教学质量能否达成的关键。合理的教学程序有助于课程知识的传递。由于英语知识的习得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各类英语教学目标实质上都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记忆能力。而一个以提升英语记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程序应包括接收信息、检查、巩固、实际应用和复习等多个步骤[5]。其中,接收信息是英语记忆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英语记忆的目标,合理安排记忆内容,提升学生对英语记忆的兴趣。检查是英语记忆的第二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纠正学生的记忆错误,特别是在英语记忆遗忘率不高的情况下,对学生错误的记忆予以纠正,强化学生对正确知识的记忆。第三阶段的英语记忆教学是巩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个途径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生多感官地识记英语知识点。在完成第三阶段的任务后,将启动教学程序的第四个步骤——实际应用。从学习知识的目的性而言,实际应用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通过实际应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可检验知识是否习得。复习是完成教学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具有不可或缺性。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英语知识的习得中尤为如此,复习不仅能修补、巩固所学知识,还会激发学生对既有知识产生新的理解。比照上述的教学程序,本课程教学程序存在明显的环节运行不畅的问题。虽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较为宽泛,但依然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导向。只是在课程内容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仍存在欠缺,所以本课程教学程序的第一个环节——接收信息就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就导致第二阶段的“检查”出现问题。这种问题体现在冗长、繁杂的知识点让学生的遗忘率过高,以致不能全面、细致地矫正学生的错误知识点。问卷结果显示,77.85%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内容较多,不易熟记重点知识。到第三阶段的“巩固”时,受前两个环节的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没有持有多高的兴趣。在全体听课学生中,有69.13%的学生是因为学校的安排才选修了该课程,而4.7%的学生则是对本课程抱有较低的兴趣。至于实际应用和复习,更是问题突出。根据调查,只有4.03%的学生会在课堂外花费1—2小时的时间学习该课程,而高达53.69%的学生则几乎不会对该课程进行特别的学习。由此,推动教学程序各环节的顺畅运行是必然方向。3.辅助条件方面。教学目的达成除了受师生关系、教学内容等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教学媒体、时间、空间和心理氛围等辅助条件的制约[6]。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为明显。以教学媒体为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死板、单一,用音频、视频等方式传播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拓展了课堂知识,为学生呈现更多的知识量。然而,若过分倚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地位的受限、师生情感交流趋于机械化[7]。由此,辅助条件的是否适度使用也是影响教学模式能否发挥功效的重要因素。4.评价标准方面。完整的教学模式需要评价标准作为最后一个拼块。评价标准的作用在于教学结果可以参照标准进行评价,用以发现问题并就此进行教学优化与完善,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评价标准的建立对教学模式功效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然则,即使意识到评价标准的重要性,也只有少数课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完善的评价标准,许多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还处于构建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评价的重点错置,教学硬件等在教学评价标准中占有过高的权重,使得教学软件受到忽视;另一方面则是囿于教学评价的导向性不强,使得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而造成教学评价趋于形式化[8]。由此,要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需结合课程的实际,厘清教学评价的重点。目前,针对本课程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教案评估、督导听课以及学生评教等。在教案评估方面,教研室会于学期初对任课教师前两周的教案进行检查;到期中阶段,则会进行全面检查;同时,教学督导也会在课堂教学中检查教案。教案的规范程度、设计、备课情况以及教学总结、反思等都会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学校也会安排教学督导随堂听课。教学督导会在课后指出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和可取之处,并将听课结果纳入教师考核的范围。在学生评教方面,每学期末学生都会在查询成绩时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涉及的内容包括教师仪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这些也会成为教师考核的依据。综合而言,教案评估、督导听课以及学生评教等都能为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提供依据,但这只是一般性的评价标准,并不能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科研任务与评价内容的不兼容也是制约课程评价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因素。

查看全文

会计专业外语教学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市场对于双语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为了适应时展增强学生竞争力,各高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外语课程。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外语教学成果,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会计英语;教学方法;师资力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市场对于双语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加大。为了适应时展增强学生竞争力,各高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外语课程。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解决对策。

一、会计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古板。受到当前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的影响,会计专业外语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形式为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二)缺乏合适教材。在教学中,恰当的教材选择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会计专业外语课程市场中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并不容易。国外原版教材在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国内会计英语教材虽然语言难度适中,但相关会计知识表述专业性不够。此外教材中练习过少,缺乏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不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因此存在较为主观和片面的现象。(三)师资力量不足。受到会计专业外语课程自身特点的限制,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不仅需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较高英语能力。由于民办本科院校资金和各种硬件条件的限制,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一方面英语能力较低的教师过于强调会计专业知识而忽略与英语的结合;另一方面,很多年轻教师英语能力较强但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国际企业中会计工作融入到课堂讲解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将对会计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多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并且会计专业英语将进一步增加英语学习的难度,因此许多学生缺乏对此门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会计英语课程不同于会计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单一性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专业术语较多的现象,且内容句式较长,是许多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并且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会计英语课程课时量较少,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没有进行很好的内化和理解应用,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完善会计专业外语教学的建议

查看全文

二本院校会计教学问题及对策探析

“会计专业”及“会计专业英语”的目标定位

从会计人才的供求现状看二本院校会计专业的定位在高校扩招中,会计专业的扩招更是突飞猛进:211院校、一本财经类院校、二本院校(包括笔者所在的山东轻工业学院这样的工科院校)和高职高专也都开设了会计专业,招生人数甚至超过了原主干学科。这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能胜任国内普通企业的会计工作,无疑增大了对会计的供给。这种供大于求的格局使得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二本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定位在哪里?和高职高专毕业生争做廉价的基础会计人员还是向一本院校毕业生看齐,争夺高端就业市场?很明显是在后者。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能熟练掌握英语并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级财会人员需求缺口,据测算,国内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CPA考试前几年为此专门加设了英语考试来鼓励提高中国会计人员的英语水平。在这种高端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水平,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在校内要做的,就是增加对会计专业英语的重视和投入。2.2“会计专业英语”的目标定位为全面提升二本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和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掌握,以有实力和一本院校学生相竞争,学校必须增设国际会计、西方会计、会计学双语教学等课程,并在大一更加注重大学英语的基础学习。笔者所在的二本院校已充分注意到后者的重要性并增加了对其的课时投入。介于这两者之间,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定位于:(1)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方法的英文表达,掌握专业词汇;(2)培养学生阅读会计专业英文文献和运用英语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能力。授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特别注意向学生说明国内外会计处理时的差异,避免形成认识上的误区。作为后续补充,可开设财务会计双语课程,以进一步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

解决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将课程设置在二年级下或三年级上。大四上学期学习这门课程一是大三时不涉及英语课程,造成英语水平的退化和脱节;二是低年级学生不会有那么多浮躁的心理。笔者给大四上课时,学生有看CPA的、有备考公务员的、有备考银行的,如此一心多用,明显已无法沉下心来学习基础课程。(2)增加课时,并可考虑降低难度,在二本院校中,将会计专业英语改为选修课。现在的学时是32,无论选取那本教材,内容都无法全部讲完,只得挤占习题课时间。而会计类的课程,如果只讲不练,根本没法掌握。另外上课中需要适时适度地使用英语,这是教师要把握的一点。专业英语课不是双语教学,若老师为显弄水平而大秀英语,将会打击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兴趣。相反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不在于你讲得有多高深,二是让学生学会了多少,最好能激发起学生对会计专业英语的主动学习兴趣。这需要老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可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获得小有所成的感觉。(3)灵活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形式。上课避免满堂灌的一个好方法是,将45分钟合理地分割成几个小段,在学习完10分钟后,进行适当休息,当看到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时,讲些励志小故事也未尝无可,但切记不可喧宾夺主。此外,笔者曾让学生当众朗读课文,发现很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英文单词只知道汉语意思,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念,或者将英语读得极具中国地方口音。因此留出时间让学生朗读英文课文也是一种必须的且灵活的教学方法。现在高校提倡课程创新,改革考试形式也是一种创新,并且可以借此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如果仅根据期末卷面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显然不全面,可以将平时成绩提高至30%以上,使学生注意平时出勤及课堂讨论时的表现;甚至可以把期末考试变成开卷,给出一些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或给出一篇英文会计的文章,根据英译汉的质量给出期末成绩。(4)增加进修机会,提高任课教师素质。任何课程质量的好坏,都依赖于其授课教师的素质,会计专业英语亦是如此。在二本院校讲授专业英语的老师多半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会计专业的老师对专业课相对在行,但是英语水平普遍有待提高。去英美国家进修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并且可以带回西方会计的最新规则和实务,有利于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本文作者:崔凌云工作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

查看全文

会计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文章以《国际会计学》双语教学为例,指出了目前会计专业双语课程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并就相关教学方法的实践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国际会计学

一、会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教育部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精神的号召下,我国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比例得到了持续提升,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会计专业英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际会计学(InternationalAccounting)作为一门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讲授国际会计实务体系的发展和分类、世界主要国家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和会计问题等内容。这是一门能够开拓国际视野,探索国际会计发展史以及见证国际会计协调趋同的学科,所以,大多数高校选用英文教材、双语授课、英文考试。这在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会计准则与欧美相比发展较晚,但作为国际会计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会计理论、准则与实务均将在国际舞台发挥巨大作用。从专业角度看,了解国际会计发展历史,比对国际会计差异,有助于我国会计专业水平提升和健康发展。从学科的角度看,会计学科的成熟与成长,要求会计专业教育具备国际视野,积极坚持开放姿态。从专业就业的角度看,国际会计学等双语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毕业生适应国际一体化的经济、文化和工作环境。因此,如何认清把握会计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已成为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改进的要点所在。

二、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首先,从课程的性质上来看,《国际会计学》讲授的会计实务大体是针对跨国公司而言的,而跨国公司的会计实务又受到具体国家的会计准则以及这些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使得国际会计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这也要求《国际会计学》这门双语课程也要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准则的变化,在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兼顾传统会计知识和前沿会计知识。其次,从教学目的上来看,《国际会计学》作为一门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单纯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英文水平,而是通过双语语言环境的创造,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外语的环境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符合国际惯例的专业课程,开拓国际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国外教材拥有较多的案例,实用性强。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快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培养出色的、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会计人才。第三,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双语课程涉及语言的学习,涉及对专业术语的把握;另一方面,双语课程也涉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国际会计》而言,不仅涉及对会计科目英文的掌握还涉及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汇兑损益等相关术语的学习;此外,《国际会计学》中的相关会计实务与中国的会计实务存在一些差异。这些都使得《国际会计学》的双语学习相对较难。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语言方面的基础,还要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作支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