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12:49: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会计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业

事业会计与企业会计思考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会计事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研究,就是保证在进行会计实施演练的过程中,使企业与事业单位中的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事项进行突出,保证企业与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能够不断带动国家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下是对两者的共同、不同之处的研究,以供参考。

1事业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对事业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之处进行的研究,使其中的重点部分能够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呈现出来。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内容与方法上。

1.1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在对我国的预算会计进行研究实施中,能采用不同类型的会计进行基础进行核算,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它作为预算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应当根据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最佳方案就是采用责任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大部分事业单位出进行专业技术活动的的同时,能够进行整体性的核算经营活动,于是,非盈利事业单位都采用实收实现制。对于部分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来说,在非盈利的收支环节核算中,采用收付实现制,对营利性的收支核算实行责任发生制。对于企业的单位来说,一般都使用权责发生制来进行核算,这样的会计核算基础有利于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的各项基础性的事项进行计量、确认与报告。

1.2会计要素的区别

查看全文

云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周遭的环境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其中“云会计”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知,“云会计”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和低廉的成本不断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本文通过对“云会计”概念及产生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并与传统会计进行对比,分析云会计对企业会计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云会计;云计算;企业会计;信息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周遭的环境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大数据、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意识到云会计对他们业务的重要性,云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利用率显著提高。

一、云会计相关理论概述

(一)云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国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20世纪60到70年代,在APRA与NSF两大局域网推动下,Internet应运而生,将世界带入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与信息化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大数据等技术也蓬勃发展,进而推动了国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2008年11月,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财政相关部门在《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XBRL中国地区组织),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使得我国会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使“云计算+会计=云会计”这一概念出现在财务工作中。2.云计算。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云计算、互联网+和各种高新技术逐步发展并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已在社会各界得到广泛认可。依靠互联网环境,云计算逐步发展扩大。从上表中各行各业的学者对于云计算观点可以看出,云计算作为新的IT模型之一,它将数据和信息集成到基于互联网计算机模型的庞大资源库中,用户只需根据需求付费。3.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硬件,芯片等的革新升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与存储空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神威太湖之光等超级计算机随之问世,在这些超级计算机的应用中,云计算逐步成熟,并广泛应用在会计工作中,为“云会计”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4.会计信息化。其大概的意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二者相结合的一切事项,培训会计信息专业人员,系统建设会计信息系统等。从狭义上讲,计算机作为会计信息技术的主要媒介,现代信息技术以企业自身的系统为基础,将管理、会计科学纳入企业适用的新会计过程和其他业务过程,建立相应的统一管理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和外部用户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同步获得准确的财务报表。

查看全文

会计知识转化会计职业能力研究

摘要:通过剖析会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以会计专业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了解其对会计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及教学模式的期望认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即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最终形成会计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互动和互补的良好状态,使会计综合素质培养有效融入教学模式当中。

关键词:会计知识;会计职业能力;问卷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素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会计核算转为内部控制、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等管理领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会计人才的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力军,应以会计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这是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关键。目前,高校会计教育中的教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探讨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有助于了解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意义在于提出建设性的会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议,以弥补不足。

一、会计知识转化为会计职业能力的问题体现

(一)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课程顺序。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理论专业课和实践课。在当前高校会计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在学科基础课中所占比重过大且学分过高,尤其将数学等相关课程放入学科基础课,这样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为会计后续知识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课按照注册会计师所考核的知识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包括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审计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以及其他诸如基础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实务等会计专业课程。现实中,会计理论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应加以精简,腾出学时用以提高会计实践课比例;实践课程包括会计学专业综合能力实训、假期调研与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实践课程是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重点课程,对于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实践课程开设较少,应该多增加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课程。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会计学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会影响会计知识升华为职业能力。(二)在教学方法方面。目前会计理论教学基本上采取课堂教学,教师以讲为主,侧重会计知识理论的传授。这种教学方法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基础性教学方法,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但在讲授较高层次专业课和实践操作课时,比如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会计,往往是老师讲课积极性高而学生提不起精神,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有效的理解和吸收,难以达到知识能力的升华。这主要是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提高和加强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目前在运用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出现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比如会计实务,老师不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把控,只要期末结束前能够交上一份账套就行。对于过程质量的督导不到位,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尽如意。在现实教学中有一些类似《会计案例分析》课程采用的是案例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在运用非传统的教学方式时要转变思维观念,从“以讲为主”到“引导学习”转变,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参与。综合来看,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存在着课堂讲授效果不佳且使用范围过大、实践教学过程把控不严的现象。前者会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无法构建坚实的知识基础。后者会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发挥实践教学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三)在考核方式方面。考核方式通常采用“考勤+作业+考试”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着以下弊端:无法考核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无法了解学生日常作业是否作弊;考试在考前突击复习即可应付,助长学生平常学不学无所谓的心态。虽然“考勤+作业+考试”是目前最主要的考核方式,但是还要提高其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职业能力。综合来看,“考勤+作业+考试”的考核方式考核理论知识方式僵化,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为了完成考试而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没有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存在着监考漏洞、巡考形式化的问题,导致学生对考试存有侥幸,进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最终会计知识转化会计职业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二、会计专业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综合分析

查看全文

会计专业就业安排

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由于国内的就业趋势比较严峻,职业重要,选择固然也很重要,所以选择职业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依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去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一、自我评价

性格:比较内向,执着,谨慎

兴趣:听音乐,看书,逛街

技能: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学历目标:取得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

查看全文

会计职业评析

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铺开,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处理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了中国目前存在的会计职业判断的一些问题,进而从宏观及围观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监督体系;职业道德

一、有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概述

1.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职业判断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常见的术语,它的含义是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平常的日常财务会计事务时,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同时结合企业理财环境以及生产经营环境的特性,对企业日常的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编制企业财务报表时应当采用的方法进行选择和判断。

2.会计职业判断的要素。会计职业判断有其应有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把他们简单的分为会计职业判断主体、会计职业判断客体以及会计职业判断工具。

会计职业判断主体,它指的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具有相关的会计知识的人员,在整个会计职业判断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有关于一切会计职业判断的行为都是由这个群体全程执行。

查看全文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诚信与《会计法》的完善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诚信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而完善会计立法是最重要的。所以,明确会计法的立法思路,将会计诚信明确写入《会计法》,这不但能将会计诚信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其权威性。

会计诚信是企业法人、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证券分析师和会计人员等的行为准则之一,如同社会个人的道德规范,它的作用不但是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更在于向社会传递企业的信用和声誉。因此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机制,如何从立法角度有效抑制虚假会计信息,弘扬会计诚信,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

《会计法》的立法思路

首先,在《会计法》修订中应明确以程序法为导向的立法思路。因为从法律制度的整体来看,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综合反映的信息系统,《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的根本法,会计法规必然包含经济、行政、民商和刑事等多方面的内容,试图将其简单地归属于某一特定属性的法种范畴是不可能的。从程序为导向的立法思路来看,《会计法》不但要规范会计的总体概念和基本程序,而且还必须要起到规范其他会计立法的作用,也就是《会计法》应该成为其他会计立法的“立法法”。

其次,对于程序立法的有关规定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因为从《会计法》本身来看除了具有程序性特点外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即除了应关注和有效协调相关法律外,如审计法、公司法、税法和证券法等,还应更多地集中概括专门的会计法律规范,并保证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如会计核算、控制、披露和处理等会计特有的法律规范,对于类似会计工作的行政、社会监督,会计内控制度和违法检举等,都应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明文规定,真正使《会计法》成为会计工作最集中和最具有权威性的根本法。

查看全文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会计要素比较

摘要: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当然,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简单的来说,企业会计的重要性在学习和应用的角度要远远高于预算会计,这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最多的一类会计主体是企业。而这种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造成很多学习会计专业的同学或是从事会计职业企业财务工作的人员对于预算会计不甚了了,会忽视预算会计的重要性甚至弃之不顾。

关键词:企业会计;预算会计;会计要素;比较

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是会计的两大分支,且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拟对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会计要素比较研究以及二者的区别从会计主体的视角展开阐述。以便于顺利解决在会计研究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一、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会计要素

1.预算会计的含义及其特点

预算会计重点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及监督的经济管理行为,并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各级政府、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一门专业会计。预算会计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财政性以及非营利性。其中非盈利性是最显著的特点。其中,公共性指的是预算会计的主体是隶属于社会政府以及社会公共部门的,并且以此来实现公共职能的目的。其核算对象是公共资产,核算依据是公共实务,重点考核指标是公共业务成果。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指预算会计的非营利性,财政性则指的是国家财政与单位预算会计之间存在的一定的资金领属关系。

查看全文

会计毕业论文:构建企业会计模式的探讨

一、引言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其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和本质联系的有机整体。

会计模式的构成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会计模式导向——特定国家环境对会计在社会经济中所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即会计模式所代表的价值取向。

·会计规范——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若干层次。

·会计管理体制——特定国家组织和管理会计事务的方式、形式以及制度的总和。一个国家会计管理体制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与该国家的经济体制有直接关系。

查看全文

会计毕业论文:事业单位的会计地位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财政部于1997年5月和7月分别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该准则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将财政部原制定的自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与这次新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作一比较,可以归纳出事业单位会计在以下10个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1.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有所改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法规体系为:《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即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在会计制度这一层次上已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相分离,并采用“准则”加“制度”的规范模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

(1)性质不同。即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质,行政单位属于政权性质。

(2)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事业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行政单位主要从事行政活动,维持社会运转。

(3)财务管理的要求不同。即事业单位可以严格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一旦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行政单位则可能不一定能严格实行如事业单位的这种预算管理办法,可能需要根据行政管理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加预算的弹性,国家不能一天没有行政管理。

查看全文

建筑企业会计和工业企业会计的差异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时展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显得愈发的重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企业的财务工作管理。会计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在建筑企业和工业企业中的会计有很多工作相似,需要将其区分开,否则会出现较大的核算失误进而造成企业的损失。本文分析建筑企业会计和工业企业会计的工作特点和核算差异来探讨两者间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建筑企业会计;工业企业会计;差异

企业的会计工作是通过系统的计算方法,计算企业的收益成果和记录资金的去向,通过这些数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也逐渐变得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筑企业和工业企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立科学标准的会计工作系统,有效的开展会计工作,明确的区分二者在工作中的差异,有利于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建筑企业会计的工作特点

建筑企业是我国的经济顶梁柱,影响着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工程项目多、工程周期长、运转资金大和涉及区域广的特点,资金的来源和运转、工程的报价、预算等方面的钱款计算方式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筑企业会计要对企业进行的工程项目活动进行实时的会计核算和监督,首先会计对进行的工程项目建账,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计算工程项目的预计成本和资产报告,定期的上交会计报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的手段合法的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内容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于建筑行业具有多种经营活动性质。首先最大的特点是分散性,建筑企业的过程项目众多,对于单个的过程项目需要更多的会计权限才能完成,每个工程项目还需要配专门的负责人。一般工业企业会计只需要对车间进行核算,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范围比起工业企业明显宽泛许多。建筑企业会计的工作基本是单人负责单个工程项目核算,并且会计和施工工人一起工作保证了工作进度的一起推进。由于工期长的原因需要定期的交工程核算报表,保证资金的回收。此外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的工业材料、劳务费用、机械设备等都需要根据市场的最新价格进行核算,使建筑企业会计工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二、工业企业会计的工作特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