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12:02: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会计信息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影响分析
摘要: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如今,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工作受到政府以及各大企业的高度重视,推进会计信息化实践有助于开阔会计工作者的视野,切实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本文笔者通过对会计信息化的实践以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总结、探讨出如何有效的推进会计信息化的重要策略,以更好的推进我国会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会计工作;影响;策略
会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热门专业,会计队伍的不断壮大也推动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引领时展的新方向,促进企业及其会计工作者不断革新自己的管理思想,推动企业会计管理理念、方式的转型升级。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之一,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各大企业也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运作、经营等,而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其在企业的经营、预算、决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科学有效的检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水平、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接受的能力以及市场运作的能力,更是推进企业不断革新新理念、新方的重要法宝。总之,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够将资金流、业务流、物资流等进行全面的整合,进而弥补了传统的会计管理中资金流滞后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核算水平以及工作效率,使得企业的每一项资金、物资的决策都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合理,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助推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除此以外,会计信息化的实践以及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进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的转变。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化研究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规范化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能简化会计核算程序,提高计算机会计工作时效;对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对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实现上做出了努力,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助于加强国际会计协调,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还能提升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水平,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三、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表现(一)规范化的存货计价计价是存货会计的重点所在,大致的计价方法可分为两种,以是否以实际成本为基础来进行区分。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多应用在存货规格低、品种少的小型企业中。另一种以非实际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应用在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当中,这些企业的存活规格高、品种较多,对会计处理工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同时还对采购部门业绩的考核上有所帮助。但是,就目前看来计划成本法不容乐观。具体原因大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传统或实际成本的计价原则在计划成本法中仍有较多的体现。会计处理手续过程的简便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是会计人员对其进行运用的目的。但会计领域内伴随计算机应用的广为普及,以往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渐渐的落后,自动化和高度集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在使数据处理能力加强的同时,也使得数据处理的准确程度有了很好的保障,切实对会计核算的质量做出保证。(2)价格体制的改革。存货的价格在计划经济时期多由国家操作,没有很多的价格波动,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中,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之间的问题不是非常的明显。企业应在存货的计算方法上,适当根据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状况做出调整,以在成本的计算上有更多的把握,为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优质的服务。(二)规范化的成本分配在辅助生产当中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在实际处理中由于不同的产品成本程序而有所变化。分配方法上有按计划成本、按前后顺序、交互的形式、代数的形式和直接分配的形式。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中,出于简化计算手续的目的,通常在分配方法上选用直接分配的方式,但是它存在着很多假定因素,表现在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被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占用,不然的话就不适合这样的分配方法;计算简便是按照前后顺序作为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它要求辅助生产费各做一次性计算,可顺序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对之后的车间费用负责,使得分配结果产生相关的影响;按照计划成本的分配形式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时,对计划单位成本要有很高的准确性,若在实际中的存在较大的差额脱离于计划之内,对企业的经济核算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影响到合理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统计。使用代数形式的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在结果的输出上正确率最高,但对于一些较多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而言,由于要进行繁琐的核算过程,不为企业广泛使用。总而言之,没有最好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与手工会计核算之内。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打破了这一不完善的僵局,即便有再多的车间,再多的未知数,都可轻松的运用代数形式的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法在会计软件中的简便程度优于其它任意的一种,并且得到的结果也是最可信的。所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问题上,必须要注重代数分配法这一规范化的方法。(三)规范化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根据行业的不同有着很多的变化,这种定式同样存在于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所以说,要同会计信息化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规范好现行会记成本核算的制定,设计出结合计算机自身处理的特征、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设计思路上打破以往的惯性,把数据流转的减少作为设计的初衷,考虑的相关对象上不再把数据处理的具体时间做研究。传统手工会记核算上,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很多种,来对管理要求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做出充分的适应。其最重要的差别在于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使用任一种方法,都要在成品、半成品的最终成本上做出相关计算。所以按照品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做成本核算,是成本计算工作最本质、最基本的要求。(四)规范化的分类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做何种类型的选择,取决与企业的规模和单位的业务类型。对于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收款、转账和付款凭证是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记账的主要凭证方式,而通用记账凭证则作为小型企业的凭证方式。对会计记账凭证种类选择的科学性,对凭证的记账和汇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得到切实保障。信息化的环境下,以往这种分类的记账凭证没有了实际的意义,恰恰不同,过多种类的凭证类型,使计算机更多的对内容进行自动的判断,看上去对记账凭证的准确性、自动化做出了提高,但实际上不但多余,反而会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效率的降低。虽然现在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上都有记账凭证类型模块的出现,这也只是较多的在以往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会计工作人员上做出适应。所以说,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尽量用规范化的通用记账凭证作为记账凭证的主要类型。(五)规范化的账务处理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账、多栏式日记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传统的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中常见的几种类型。进行实际的组织会记核算时,有管理的具体需要和会计业务的繁杂程度在其中灵活的做出选择。处理中必须要对工作量的多少做出思考,就使其夹带了过多手工处理的局限性。循环和重复是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延迟的信息提供、较多误差的数据和工作量的巨大使会计工作人员不能承受。会计信息环境下,重要的是在会计处理目标上做出考虑,即从各种会计信息上获得到管理所需要的。所以,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已经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要改变成日记账务或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核算形式,对计算机会计处理程序做更好的适应。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
(一)加快计算机会计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替代手工方式进行会计核算,使之前的很多步骤显得复杂落后,经过上述规范化的操作之后,彻底改变了以往手工处理环境下形成的固定格式,会计人员能都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有一个快速全面的了解,并熟悉了使用步骤。另外,还使得会计核算方法更好的同计算机处理相融合,数据流程更清晰明了,效率更上一层楼,在会计核算的步骤上做出更多优化,计算机会计工作的效率得以充分提升。(二)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化的提高不可否认,现今外国的会计软件比我国自行设计的要领先很多,在广度、深度上都存在着不少的偏差,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软件发展的步伐较慢与技能掌握普遍欠缺的用户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国内复杂繁琐的会计核算方法,导致对软件做研发时,一些功能难以进行开发,比如就成本核算子系统而言,在操作中无法进行实际的应用,开发出来没有任何的意义,此类问题不进行有效解决必然会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势必要寻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在会计核算中进行提取,从而为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普及带来更多有利的条件。(三)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按照相关规定提高会计核算资料做相互之间的可比性,是可比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实际的工作当中,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产生,使得会计制度的形成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出现多样化。试想让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一致,并相互间进行竞争的两家上市公司作比较,会计处理方法在两个)明细总分类账户是对总账账户的补充及完善。该类账户能够更好的使企业的经济业务更好的进行分类与归纳,是对企业某一经纪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该类账户是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因而也叫明细账。通过本文的对比与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之间互有异同。其中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有明确的结构,反映资金形态的方式是动态还是静态以及设置是哦福有相关的统一规定等几个方面。而期相同支出主要在于账户是依科目而生的,因而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相同,名称一致,记录记录形式相似。
本文作者:彭赠工作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正确跨越会计信息化误区探讨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面向企业流程的信息化资源管理方案的“ERP”概念,这无疑对财务人员的转型构成了极大挑战和倒逼压力,财务信息化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和管理行为,它彻底改变了财务管理的传统理念和手段。但在中国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却引发了种种管理危机。本文梳理了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部分企业领导或人员可能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认知偏差会导致企业不能正确实施、推行会计信息化,不能合理判断、认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厘清五个误区,让会计信息化更有效地服务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作出管理决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ERP系统;会计电算化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面向企业流程的信息化资源管理方案的“ERP”概念,引起广泛关注并迅速蔓延,这犹如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水池里扔下一颗重型炸弹,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财务管理波涛震荡,对财务人员的转型构成了极大挑战和倒逼压力,财务信息化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和管理行为,它彻底改变了财务管理的传统理念和手段,使得财务管理真正开始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掌上明珠,但在中国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却引发了种种管理危机,甚至出现“不上是等死,上了是找死”的可悲现象,尽管随着时展,财务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成果累累,但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仍认为有必要梳理信息化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识别并跨越其中的误区陷阱,从而为信息化的持续改进提供有益的帮助
1会计信息化存在的误区
1.1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信息化。不少企业领导认为财务部门上了软件系统,会计记账实现了电算化,企业就达到了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事实上现行的会计电算化,大部分还是“换了表面的汤,而没换锅里的药”,整个操作还是基于手工会计核算系统发展而来,其业务流程与后者并无二致,实质上也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的思想框架,只是具体工具由算盘改为计算机,由手工变成电脑而已,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完全是“形似神不似”,从形式上看,都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会计业务的核算,会计工作的效率大为提升,凭证账表生成的速度和质量有一定的保证,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但后者与前者相比,在实质内容上却是一次质变和升华,内涵相差很大。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减轻了手工操作的重复性劳动,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错误,提高了汇总效率,但还是以事务处理层为主,是底层的一种转变;而会计信息化系统,则更多是站在管理者的高度进行设计、运用的,不仅包括基础的日常事务处理,更是有效支持信息管理和决策,一个企业只有把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底子打牢,才能真正使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成为梁柱支撑,发挥核心作用。1.2会计信息化就是财务自家的事。中国政府大力推行“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进行高层次的深度结合,因此有人会认为信息化是势在必行,而企业各部门应该按照相应职能要求和隶属对口系统推行信息化,至于会计信息化,肯定就是财务部门的事。其实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据有关统计,企业70%以上的信息产生于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当之无愧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重点,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和骨干支撑,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没有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就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但因此就认定财务应该包揽或者承担所有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就大错特错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和控制预测等一系列行为,而这些活动又会表现为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要想有效地控制这“三流”的变化走向,单靠财务部门和财务软件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将本部门的业务信息完整、准确地录入软件系统,纳入软件管理,而只有软件功能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条线、各个面,才能打破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孤岛状态,实现彼此共享,两者信息同出一门,才能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可信赖的决策信息。1.3通用软件或集团统一软件更规范有效。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有些企业领导会认为通用软件是经过市场考验的,肯定最成熟、最规范、最适用,也有些大的集团,自身定制ERP软件并对下属公司强制推广,各子公司只能遵照接受执行。其实如金蝶、用友等主流通用软件,对规模较小、业务简单或初期实施电算化的企业,其总账系统或一些基础性管理模块还是比较适用,但企业本身生产经营千差万别,如果需要强化和细化管理,通用软件则不一定完全对号,至于集团的ERP,往往只是考虑集团的总体利益,其管理需求和核算重点对子公司也存在“尺寸偏差”,往往造成子公司“削足适履”,管理失位,比如笔者所在单位的母公司是以农药销售为核心业务,而企业本身是以生产环节相当复杂的化工农药制造为主业,经常出现集团要的数据系统抓不到,能抓取的数据又不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所迫切需要的,相互尴尬。1.4信息化节省人力,可削减财务人员。“电脑替代人”“无纸化”等概念误导了很多企业领导,以为电算化一实现,会计就可以减编减岗了。其实电算化解决的是总账人工汇总和报表生成的工作量压力和错误发生率,将财务从传统的记账、算账这些繁重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财务人员更容易对历史数据进行检索和运用,更简便从事数据比对和整理,更深层次实现财务分析,更能够有效发挥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只不过是工作重点转移和“财务转型”,此降彼升,甚至对于记账凭证的录入要求更高,基础数据需要更详细、更准确,否则一枝动,百枝摇,一个小错误会造成决策信息严重失真,对会计人员数量不是简单的减少,而是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高度责任心。另外,还有一个错误观点是“机器不会犯错”,其实严格讲应该是“机器不会犯人的错误,但会犯一些人工不会出现的错误”。1.5信息化要大上快上。既然会计信息化如此重要、必需和迫切,而且现代竞争强调“快打慢”,慢就被淘汰,那么企业应该大刀阔斧,快马加鞭,“拣最好的软件、按最快的速度,全方位全流程地铺开实施”。笔者所在单位,从20世纪末开始实施电算化,到后来的ERP系统,历经金蝶系统的多个版本的切换与升级,其中由最初小企业版的金蝶2000,到大中型企业版K3WISE,再到集团企业版K3CLOUD,应该说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程序、思路和人才队伍,但在每一次新版本的筹备、推广阶段,仍然要精心做好系统测试、人员培训、操作指南、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组织变革等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出岔子、走弯路。
2解决会计信息化误区的办法
会计信息化问题综述
一、关于会计信息化概念的论述
会计信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组的传统的会计模式,并在重整现代会计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全面的信息。这不只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是现代会计发展的趋势。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缺乏,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及其相关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养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基本是半路出身,没有专业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只懂得业务技术而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是知之甚少,无法将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有机结合到一起,另外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掌握得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造成了会计信息化人员知识不全面、不均衡、不系统,这些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在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水平很低。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需要现代化的财务软件,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信息都以电子数据形式集中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会计信息化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黑客或病毒的侵扰,这种侵扰可能来自于系统外部,也可能来自系统内部,而且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系统安全性的担忧也成为影响企业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因素。然而企业却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安全防范措施。
(三)企业缺乏成熟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会计信息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受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中,不能有效的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作用,使得企业通过信息化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不系统、不完整、口径不一致,难以被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效利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只是增强了会计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会计怎样核算、怎样控制等,都还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当然这个规范和标准要有别于传统的。但目前由于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还没有成熟,缺少通用的标准信息化“会计语言”,阻碍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财务共享会计信息化策略探讨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也在冲击着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过程中,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来支撑。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无疑是影响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了财务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两者的定义和关系,分析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并提出相应实施策略。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经济市场空前活跃,这为财务会计的信息化改革提供了良机。财务共享服务下海量的会计信息和工作数据对信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法难以跟上现代化企业高速发展的步伐,管理会计信息化改革刻不容缓。共享服务平台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达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快速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同时也是新世纪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1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
1.1财务共享服务。在西方企业发展史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由来已久,在各个跨国公司和大型集团之间推广开来,但国内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汇总与共享等服务还不是很科学。现代的财务共享服务,需要建立在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在与之相关的交流平台将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的财务数据分析后进行统一的分配与管理。这种流程与系统化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避免也需不断更新的工作,采取新型的管理方式需要借助强大的信息交流方式与管理技术,保证操作管理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和效益,在实际过程中,不仅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规章制度,将成本核算和信用管理等具体内容安排好,还要考虑到财务共享服务之下对财务数据的规范和调整必须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1.2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对企业重要的经济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对各个部门和单位都能展开具有条理性的调查活动,将经济信息转化为对公司业务和发展与有意义的决策信息,进一步提高公司决策的力度和科学性。这一切工作的进行都以企业的发展为依据,也以企业发展为最终目标,需要企业提供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这个信息系统要求管理人员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用多视角的方式分析会计信息,形成包含成本、费用、利润等传统财务内容和产量、作业量、动因量等实物量数据内容的财务数据平台,从产品视角、渠道视角、客户视角等不同角度来打量、计算这些数据,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灵活性,支持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从总体上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在处理企业的经济信息,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就能发现,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是分析影响企业大局的经济信息并衡量总体经营情况,而管理会计正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利用其分析结果来为企业发展走向提供建议策略。可以说,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和前提,财务共享服务是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肥沃土壤,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共享服务。
2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策略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2.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互联网+”会计信息化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了诸多影响。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正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尝试。国家加大了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但会计信息化进程相对缓慢这一问题也格外显眼。“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较多选择和机遇,但也需要看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并不顺利。本文将对“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就新时期如何更好地进行会计信息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信息化;加强对策
1引言
“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开展的形式出现了微妙变化,会计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更为顺利进行,但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互联网+”时代诸多优势无法充分显现。当前,国内会计信息化整体进程较为缓慢,对“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和时代特点并未充分运用也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一定偏差。这一情形下,探寻出与“互联网+”时代相互吻合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策略也显得极为必要。
2“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概述
2.1“互联网+”时代特点分析。“互联网+”的主导者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的理念在于将互联网发展与实体企业发展间进行更好融合。由于电子商务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应用与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互联网+”这一时代也被人们广泛接受。“互联网+”时代具有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挖掘,且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企业与个人生产生活的影响会不断扩大。2.2“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的意义。“互联网+”时代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工作更好开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仍然较为单一,传统会计工作开展形式能够满足企业会计工作开展需求,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会计工作开展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依托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来带动会计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在会计信息化程度较好提升下,企业不仅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更好处理,其会计工作体系也能不断丰富,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程度提升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这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探析会计信息化舞弊现象防控策略
摘要:本文从会计电算化、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现象出发,对中外企业、上市公司在实行会计信息化发展和管理过程中,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财务软件的选取、提高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外部主管部门监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与控制能力和着力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造假;内部控制;防治措施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继问世及其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效益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会计的研究领域、深化了会计理论探索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为会计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供了便利的方法。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在中外企业、上市公司实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会计系统客观存在的安全缺陷进行的违纪、违法和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信息化条件下财务造假与舞弊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和主要作法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在使用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等故意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作法主要包括:非法篡改业务数据,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通过虚构、修改、删除会计数据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非法篡改财务软件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非法修改、截留、销毁输出的财务报表;其他非法手段,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利用网络黑客程序非法进入、拍照、拷贝、仿造或利用终端窃取会计信息等。
医院会计信息化瓶颈探讨
1引言
医院会计信息化是根本就在于会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目前还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方面的瓶颈,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医院会计工作的需要,就必须在功能上不断地拓展,切实注重瓶颈的突破又是拓展功能的关键。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浅见,展开以下几点分析。
2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院管理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在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但是会计信息化对于促进医院高效的运行有着较高的作用,不仅能及时地收集、加工、处理、分析各种信息数据,而且还能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数据的指导。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注重信息化建设,将会计这门学科与网络科技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业务核算在自动化水平上也得到了提升,从传统的会计模式中走出来,有助于会计工作管理职责的发挥。而管理层又能随时查看这些会计信息,对未来财务形势进行合理预测,给医院管理与发展在决策上提供支持,促进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将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有助于财务核算速度的提升和财务信息的共享。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
3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目前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资金方面。在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资金方面,目前面临着投资量严重不足的同时,甚至还面临着信息化建设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往往只确保财会部门在财务软件购买方面的需求,难以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其只是为了降低财会人员的工作量,忽视其作用,导致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严重缺乏。3.2人才方面。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目前很多医院在复合型人才上较为缺乏。也就是同时具备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较少,使得财会工作开展往往只是电算化操作,只是利用财务软件完成基本工作,而忽视对财务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以及开发。在日常教育培训中,忽视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导致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支持较为缺乏,也是主要的瓶颈之一。3.3制度方面。除了资金和人才,制度方面也是主要的瓶颈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严重不足,使得其在制度上更多的只是电算化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要想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又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安全机制方面严重不足,使得制度的作用难以发挥,难以通过制度来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策略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2.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