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调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07:21: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会计调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深究医院现金流量会计调控决策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特点
医院转变成为自收自支单位后,医院的现金流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往往造成医院的现金流入与收益不匹配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是企业主观赊销行为的结果,而对于医院来说,应收医疗款主要是其执行社会保障这一功能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医院每期的收益往往与现金流入有着较大差距。
(二)现金流入的缺口与政策性补偿不同步
医院由于执行社会保障功能而受到免税优惠,这种优惠,其实是减少医院的现金流出。另外,上级部门和残联等福利性基金会也会对医院的收入缺口给予补偿,但这种补偿是有限的,而且是在几个会计期间后以补贴的形式流入医院。
企业会计调控体制构建
企业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化,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问题,要求单位加强内部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促进经济活动健康发展。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概述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完成受托责任而建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信息市场出现了产权、股权分散、多人共有产权的局面,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化,使得产权所有者、投资者把控制权交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最终产生了两权: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投资者成了委托人,经营者、内部控制人成了当然人,在委托关系中,经营者为了完成受托责任,必须建立或依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随着委托人对人控制程度的越来越间接,经营管理活动日益成为公共物品,内部会计控制外部化趋势也将越来越显著。从专业性、权威性角度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都是要靠企业外部的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解决或促进的。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财政部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制定的相对原则性的规定,并使之上升到了法规高度。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评价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并反过来影响着人的行动,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非常强调“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人和被控制人都应对内部会计控制负有责任,而不仅仅把它看成是董事会、管理层的事,此目的在于强调企业的团队精神,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重要的控制环境。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谈企业会计成本调控
摘要: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经营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更是企业获得利润乃至关乎生存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试探讨成本控制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成本;成本控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一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支出”,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要取得经营利润,降低成本更为合理。
我国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运作流程较混乱,所以生产成本均较高,若对企业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整顿,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大有潜力可挖。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2005年的直接成本发生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问题。
1企业基本情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校办企业,位于农业大学西区。该厂自1989年以来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生产农业机械,共分为机加工、钳工、锻工三个车间,固定资产总值1042299.34元,2005年主要生产2BP-2型铺膜播种机、9YG-130型圆盘割草机、9ZC-160型铡草机三种产品。管理人员10人,车间工人50人。
小议企业内部会计调控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深度的发展也越来越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框架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控制中一种重要的控制方式,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本文就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出发,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检查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确保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居于战略地位。可以说,“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其涉及的范围大到整个企业,小到某个部门的一项具体业务,是一种通过控制系统内部会计信息的传递,达到对企业管理控制和业务控制的综合控制方式。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
(一)内部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部调控概念以及运用
1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会计核算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全面置于监控之中,而且要对会计核算过程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
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那么,在实施电算化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手工记帐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一致的,控制的本质内容也是一致的。
因此,要实施好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就要着重分析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记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
深究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会计调控机制
一、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必要性
1、内部会计控制失控是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时间旧体制的影响下,国有商业银行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套控制机制,但贯彻落实不够,制度制约软化,内控制度存在着若干局限性,监督管理失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其经济职能,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2、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建立内部会计监控机制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已成为经营管理者、投资者、社会大众改善经营管理,扩大投资,评价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对内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外则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保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就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的监控以达到目的。
3、构建内部会计监控机制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导致成本费用观念淡薄,信贷资金控制力度薄弱,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高比例的不良资产对整个国家支付和清算体系正常运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在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还需建立起一整套系统有效的,适合商业银行的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再控制的监控机制。
二、内部会计监控的涵义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确保这个过程能却实有效地执行且能够适应外部不断的变化的新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必不可少。内部会计监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商业银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业绩质量的进程,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监控主体即会计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目标、监控方式、监控措施与监控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方式,对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框架及其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调节,促使会计行为规范、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会计管理体制及模式探析
[摘要]会计人员作为经济发展、公司财政管理的重要人才,对其有着严格的工作要求与学历要求。对企业会计管理体制进行阐述,并对其模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会计管理体系以及模式的优劣势,对于会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模式
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三方面来完成。而在经济方面,首先通过国家制定的经济规划进行预调控;其次,国家财政部门通过分析国家的金融方面信息进行调控;最后根据已经制定的调控方针以及所带来的调控效果进行在分析,从而完成经济调控的分析以及改进。而会计作为企业最懂得经济调控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必须对其进行引导以及干预。通过对会计行业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国家对于经济宏观调控的效率,并且方便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管理。会计反映了企业的财政部门的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效果,同时,会计也掌握着企业第一手的经济情况以及企业近段时间内的投资情况。因此,会计所计算出的企业收支,不仅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是掌握着投资商对于企业想获取的一些信息。为了保证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会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国家需要对会计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保证会计的活动在符合职场道德的前提下展开,促进各个企业之间的沟通以及合作。
1中国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以及要求
1.1我国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公司也蓬勃而出,在新的经济形式的冲击下,我国原有的会计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管理体制以及模式的更新就变得极为重要。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国家是引导,市场才是经济的主体以及决定者,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经济方面的引导者以及知情者,它的管理体制应尽快进行改变。首先,会计的工作核心,不仅仅是计算账目以及企业收支,而是要将企业做大做的更有竞争力,从而增加市场投资商对于企业投资的兴趣;其次,由于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动,会计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旧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下会计的工作需求,因此,要对会计的整体工作素质加以更新,使得会计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社会定位、资金的预算等重要的决策当中去;再者,由于企业的发展模式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不仅仅要掌握国内的经济市场,对于海外投资商、海外业务的发展也要有一定的掌握;最后,由于新经济形式下会计职能发生了转变,因此,对会计管理体制以及模式进行改革,保证会计能够充分的适应责任会计、盈利分析、风险投资等新的职位要求。
深究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明确了研究与认识会计环境的必要意义,分析了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因素,如经济、科技、管理等各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会计环境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会计改革方向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会计环境;发展变化;影响分析
1研究与认识会计的“环境观”及其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发展变化路途不同,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所以,认识会计就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把握客观环境的时代性、交融性与动态性,将会计置于大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会计、理解会计,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会计理论的缤彩异呈,会计实务的丰富多样;也唯有如此,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架构与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计未来蓝图,创新会计,发展会计。显然,没有对会计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谈会计创新与发展,无异于构造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会计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上文谈到会计的社会属性,要求研究与认识会计要充分把握其客观环境,那么对于技术性、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我们依然认为环境影响着技术性的发挥、人文性的内涵。首先,会计从产生之日起提供信息的一套完整的技术,奠定了会计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但是,综观会计发展史,其技术手段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原始的结绳记事、古代的算盘记账、现代的电脑软件运用,无一不体现了环境变化对会计技术性属性的影响,使得会计的技术性属性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使得我们把握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会计属性,而这一点在现论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人文性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益重视会计的结果。原始与古代社会,我们只认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归结到属性上,则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才提出了会计的人文性属性,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人文性与环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2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
健全规范公司治理系统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摸型;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和管理系统;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有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公司治理与管理是存在紧密关系的两个方面、治理是一个开放系统;管理是一个封闭系统、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网络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管理系统、公司治理系统中内外监控机制的有效运作和作用发挥、以会计、审计系统为核心的公司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主要服务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整合的框架中,全面论述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信息系统一方面是联系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的纽带,是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企业内部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的引导和控制。
关键词:公司治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一、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摸型
目前,有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即公司治理研究只考虑狭义的公司治理范围,其中主要研究内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而公司管理研究中,又只注意企业外部环境、公司文化、管理风格的影响,而很少把公司管理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结合起来综合研究。
其实,公司治理与管理是存在紧密关系的两个方面,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潜在冲突是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内容之一,因此公司治理的目标就包括协调公司的治理和公司的管理。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依赖于经济学上定义股东与管理者关系的企业理论模型:股东拥有企业仅不参与经营管理,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作为他们在公司决策中的人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据此,公司治理被看成与公司的内在性质、目的和整体形象有关,与该实体的重要性、持久性和诚信责任等内容有关,而公司管理则更多地与具体经营活动有关。可以认为,治理与管理的差别在于:(1)治理的中心是外部的,而管理的中心是内部的;(2)治理是一个开放系统;管理是一个封闭系统;(3)治理是战略导向的,管理是任务导向的。简言之,公司治理关心的是“公司向何处去”的问题,而公司管理关心的是“怎样使公司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同时,企业治理和管理又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和管理都可能直接对公司管理运作过程产生影响,但在通常情况下,公司治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影响公司管理系统来达到间接影响公司管理运作的目的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的。在实践中,通常认为公司治理的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企业管理。鉴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这种交叉关系,国外有学者指出应该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我国有学者借鉴其思路,构造了一个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分析模型,图中公司治理系统由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组成。我国公司法确定阶“三会四权”制衡机制就是典型的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控机制是指一股股东、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中央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摘要:基于政府会计基本准则的视角研究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在契约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会计经济后果理论和基本会计信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对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述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政府会计;基本准则
2015年11月3日,财政部立足当前我国国情并借鉴西方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新准则于2017年1月1日起已经实行。新准则引入“决策有用观”理论基础、权责发生制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方面有较大提升,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趋同,势必会对中央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重大影响。
一、理论基础分析
(一)契约理论。在我国央行契约模型中,中央银行是国家为了实施金融管理而选择的一个受托者,央行契约有多重维度构成,其中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其中重要一个维度,而这一维度的本质是为保证我国央行整体契约机制运行而产生的。我国中央银行属于政府机关而非企业,没有对单位经济收益的量化考核,区别于企业实体、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央行没有动力机制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只能借助于央行契约中的委托方政府来影响会计政策的制定,而政府则主要是通过财政部在央行会计政策制定过程中施加影响。央行目前主要执行的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准则,随着财政部最新的《基本准则》的执行,必然对现行央行会计制度安排形成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和会计信息质量。(二)信号传递理论。在有效资本市场环境中,不管是弱势有效、半强式有效或者强式有效,财务会计报告都是市场主体对外传递信号的有效载体,其传递的各项信息反映了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的过程。就我国央行而言,央行会计的角色、定位以及传递的信号类型,将决定央行会计的目标。而基于会计的契约性,我国央行会计目标既要强调履行受托责任,主要是对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所以要保持央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又要注意决策有用性,主要是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对资本市场各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故要保持央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基本准则》引入“决策有用观”后,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央行会计信息必然要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三)会计的经济后果论。会计的经济后果论认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具有经济后果的,央行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对资本市场主体利益分配和再分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央行资产价值及央行资产负债表会随经济周期波动而变化,比如央行会计政策对于未实现利润的处理,一般都不会提前确认,因为提前确认的直接后果是提前向政府上交利润,从而变向增加货币供应,冲击现有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风险,故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要求会计信息要可靠。同时,由于央行货币政策、金融调控的变化会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预期,因此,央行会计信息要兼具相关性,这正是《基本准则》所增加的质量要求。(四)基本会计信息理论。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基本会计理论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历史观、信息观和计量观。“历史观”认为管理当局是投资者的受托人,会计信息应如实反映市场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历史信息,其实际上是一种受托责任观。“信息观”是将资本市场证券价格等同于信息含量,进而等同于决策有用性,故“信息观”又称为“决策有用性信息观”,是一种会计财务报告的方法,其假设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且资本市场会对所有应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会计报告作出反应,市场主体选择和应用的会计政策一般不会影响证券价格,除非显著影响其现金流量,需要利益相关者借助于技术手段自行预测未来业绩趋势。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也是一种财务报告方法,要求市场主体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引入公允价值,要承担预测市场价值的现时义务。我国央行会计政策、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方面主要遵循历史观,在信息观和计量观方面有所不足,《基本准则》引入的决策有用观和公允价值,将显著提升央行会计质量的决策相关性。
二、国内外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