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7 00:52: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化学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化学光源研究论文
摘要化学冷光源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发光材料。本文对化学光源的特点,结构与组成,化学发光机理和影响发光体系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物质草酸酯和荧光剂的合成与应用,论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化学发光,化学光源,草酸酯,荧光剂,合成
1发展背景
化学发光是指某些化学反应中发出可见光的反应过程。化学发光体系有数种,但适用于化学光源的只有过氧草酸酯类化学发光体系。它以草酸酯、过氧化氢和荧光剂为主要成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有效的化学(非生物)发光体系,量子产率高达20%~30%。
过氧草酸酯类化学发光最早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20世纪70年代AmericanCyanamide公司的Rauhut等合成了一系列草酸酯。Rauhut等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应急光源,并称之为“化学光源”(chemicallight),成为草酸酯获得实际应用的重要实例之一,并成功地研制和开发了发光棒。最初化学光源只是用于军事活动,后来逐步进入民用市场。使用这种冷光源可以杜绝因电火花或热光源引起火灾的可能性,也可用作紧急照明等。近年来,这种化学冷光源已日益流行于各大晚会上,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另外,将应急光源与警报结合的紧急设施有利于人们在发生火灾时的逃生。
2化学光源的结构和组成
高中化学绿色化学思维研究
摘要:虽然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变的更加便利,可伴随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而来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污染源涉及到多方面,大到发电厂、供热厂,小到生活油烟、汽车尾气,加强环境保护、限制污染排放也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化学实验也会产生污染,由于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保护环境而舍弃化学实验也并不可取,在此状况下,绿色化学思维概念也就由此产生。
关键词:绿色化学思维;高中化学实验;思维应用
化学是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学习阶段尤其不可忽略,想要学好化学知识,免不了要做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操作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污染液体,为避免这些气体、液体对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国家教育部门推出了绿色化学思维,将这种思维做到了全国推广,以此来应对化学实验污染问题。本文我们针对绿色化学思维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希望能加强学生实验中的环保意识。
一、绿色化学思维概述及应用原则
(一)绿色化学思维概述。绿色化学思维是近些年教育部门为了避免化学实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推出的全新教学思维,并在绿色化学思维的引导下展开相关化学实验教学。在对环境愈发保护机制下,这种思维模式显得更加重要,而更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做好绿色化学思维在学生中的渗透工作也成为每一位化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思维遵循的是减少污染、推动可持续性发展为原则,对学生化学实验进行管束及管理,让参与化学实验的学生保有环保意识,增强环境危害的认知,并将这种意识与认知体现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方法展开化学实验,不仅学习到了化学知识,也能做到保护环境,以此来实现共赢。(二)绿色化学思维的应用原则。(1)减量原则。将化学实验中所应用的药品剂量做到较好管控,避免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的流出,减少污染的排放。(2)循环利用原则。这里针对主要是化学实验中的各类器具,将实验器具做好循环利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器具,节约实验成本,减少废弃物排放。(3)回收利用原则。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实验器具和实验材料做到回收利用,做好清洁与处理工作,保障工具与材料的多次使用,节约成本,做好保护环境相关措施。(4)拒用原则。在化学实验中,对一些无法回收、无法再利用的材料及器具做到拒绝使用,尤其是一次性产品,更是杜绝进入化学试验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绿色化学思维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研究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为此我国政府实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计划,在这个课程计划中,学生们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传授者应该在教授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其中高中化学学科中就有一项重要内容——环境保护教育,即在化学教育中教师们有意识地渗透绿色化学知识。
【关键词】化学;环境保护教育;高中教育;素质教学;绿色化学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对绿色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化学工业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能够在满足人们生活和发展需求的同时维持绿色自然环境,是当代化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为了未来时代的发展,为后代考虑,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培养建设人才,教师们应将绿色化学观念融入教学大纲,在高中教学中践行绿色工业要求,促进学生们环保意思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们形成环境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1.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根据高中课本中的定义,绿色化学又叫做环境无害化学,指的是在进行化学生产以及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无害无毒的化学原料,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或有效的化学方法,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而达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高中校园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库,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活力,所以高中学生接受绿色化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刚刚度过思想意识建设阶段,正处在知识体系成型的重要基础时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接受的绿色化学教育刚刚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加深巩固,这样才能使其拥有绿色环保意识,将绿色化学意识深入生活,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出贡献。在社会工业化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实践中出现很多普遍的环境问题,例如气候、酸雨、水质污染等,这些无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生态,因此向中国未来的广大民众普及环保知识十分迫切,所以教师应该坚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这样的绿色教学不仅可以将绿色化学理念深入人心,还可以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认知,能够促进学生们形成科技创新意识。例如:发展磁悬浮列车能够减少废料排放的污染,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能源等等都是绿色化学教育实现的价值,这样能够为国家更好的开展环保工作,为国家提供先进人才。
2.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研究
摘要:绿色化学是环保理念与化学学习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理念,其主张最大限度地提升化学实验原料利用率,同时又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是指导我们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理念。本文以绿色化学理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高中化学实践学习中的应用,希望帮助更多的高中生在学习中形成环保化学的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绿色化学;引入;策略
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我们的不当操作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有必要加强绿色理念的强化。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高中生需要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全面推动化学学习向无污染和效率化方向发展。而绿色化学理念则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种环保教育理念,其可以逐步引导我们走上绿色化学学习之路,避免因化学学习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1更新学习理念,调整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下面认真听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即可,无需思考其他的化学知识,这虽然也可以使我们高中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一些具体用途,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化学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许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是抱着“考试考取高分”这种学习心态来学习,至于化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则置之不理。在这种学习理念下,我们高中生彻彻底底地沦为了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习“机器”,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更无法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而绿色化学理念则讲究增加化学学习中的环保理念,以便使绿色化学思想可以渗透到我们每个高中生的学习中来,使我们可以自主参与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环保活动,逐步提升自身的环保能力,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避某些高中化学危险实验,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安全性。比如在每节化学实验课结束之后,我们高中生需要将残留的化学实验物质进行合理处理,如对于酸性物质要进行中和处理,切实避免有毒或者污染环境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在树立绿色化学学习理念之后,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学习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当地改进与调整。当前我们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部所指定的教材,具体的学习内容调整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所分配的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学习一些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有效地结合传统化学知识和绿色化学元素,从而达到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学习与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塑料等有机化学物质等方面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高中生可以积极思考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知识和现象,比如废品收购站会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等来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在开展燃烧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提升燃烧的效率等,以便借助这些绿化化学内容的学习来使我们高中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绿色化学理念。
2引入绿色思想,消除实验风险
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药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产业计划生物制药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CDIO模式强调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整体优化为目标,紧密围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尝试以制药为主线开展实践教学,使得药物化学课程教学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生物制药专业
生物工程产业计划下的生物制药工程方向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物制造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1-2]。生物工程产业计划的培养方案,规定了培养生物制药工程方向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而且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其中最重要是要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保障制度,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3]。生物制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工科专业,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要接受工程教育认证。不仅如此,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有关精神,要求高校能够遵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4]。因此,除了培养方案的明确规定外,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要求,也对生物制药工程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工程教育理念是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合作能力及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的建造能力[5,6]。因此,为了迎合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要求,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将CDIO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到生物制药工程的课程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
1药物化学教学现状
药物化学作为生物工程产业计划生物制药工程方向的核心学科之一,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涵盖了生物学、医学、药物学等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对生物制药工程方向的学生培养至关重要[6]。然而,在目前的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等问题,具体归结如下:
1.1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化学求异法教学研究
1“求异法”简介
“求异法”是一种用来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它是由穆勒系统总结的“求因果五法”中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求异法”是指这样的一组操作: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种场合,在这两种场合都出现的那些先行现象不是被研究的原因,而在被研究现象出现时出现、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时不出现的那个先行现象,则可能与被研究现象有因果联系。“求异法”的推理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场合1:有先行现象(或伴随现象)A,有被研究现象a。场合2:无先行现象(或伴随现象)A,无被研究现象a。所以,A是a的原因。例如,场合1:有氧气,铁会生锈;场合2:无氧气,铁不会生锈;所以,氧气是铁生锈的一个原因(初中阶段)。此外,本文不严格区分“先行现象”与“伴随现象”,主要采用“先行现象”这一概念进行讨论[1]。
2应用“求异法”的化学教学模式
“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思路为:先考察被研究现象a的出现场合,找出先行现象A,再创设无先行现象A的场合,观察研究现象a是否出现,从而确定A是否为a的原因。其具体的应用模式为:寻找被研究现象a的先行现象A,因为因果联系具有先后性,可以在被研究现象a的先行现象中去寻找它可能的原因,从而提出假设:A是a的原因。再得出推论:若无先行现象A,则无被研究现象a。最后对推论进行验证,设计相应的验证方案,若验证结果为真,则原假设为真,即A是a的原因。这一应用模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在“探究化学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教学活动中却很实用,同时,也正因为它简单易行,更便于师生掌握。
3“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美育通过塑造学生心灵美、向学生展示化学的自然美、挖掘化学的科学美、感受人类创造的社会美、追求教学的艺术美等措施渗透在化学教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品质、科学观、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化学教学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
美在化学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美育素养,并在教师的教导下才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才能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充分领略化学之美呢?笔者据多年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总结以下几点相关措施:
一、开启学生美好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而化学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教师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在化学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挖掘教材和化学史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学生美的心灵。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拉瓦锡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中美的真谛在于求真,作为科学家最大的美德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通过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进纯碱生产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的介绍,向学生渗透我国化学家的思想品质之美,因而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可以结合碳酸钙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通过录象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的溶洞奇观,让学生欣赏浙江省桐庐县“瑶琳仙境”、北京石花洞中那“洞天福地”等等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充分认识到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和大自然的力量,从而激发关心自然和热爱祖国之情。
化学学习研究论文
学习每一学科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化学也不例外,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合适自己的方法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
进入初三年级,我们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即化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习化学还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很多化学物质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比如在初三化学中将学到的氧气与水等物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离不开的,所以在学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都要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与记忆。有的学生刚一接触化学总感觉内容繁多,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难写等诸多问题。因此就片面的认为化学难学,不想去学。其实每一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只要我们能够掌握方法,对症下药,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是否恰当对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本人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注意观察实验。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因此如何观察实验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课本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1、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光照、通电等);3、反应装置(使用哪种实验仪器、该装置有何特点等);4、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如何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
再次协调多种感觉器官。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在很多实验中,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关于硫燃烧的实验中,除用眼观察之外,还需借助鼻闻(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用手摸(摸集气瓶感觉热现象)等。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
(二)积极动手实验。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自己动手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以前的要我们学习为现在的我们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定量化思想研究
一、引言
化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是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都是揭示生活自然现象的化学原理,对于好奇心较强的高中生来说,这些知识可以有效的满足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随着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新教法的研究工作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理论作为支撑,定量化的教学理念是近年来新进提出的教学思想,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二、相关概念
所谓定量化教学思想,就是将高中化学中那些抽象的知识点进一步实现数据化,进行一种定量的分析,这样可以将知识讲解的更加清楚透彻。换句话说,定量化的教学理念就是培养高中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来应对化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高中化学是理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思想是理科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理念,例如,高中化学中存在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中就含有很多数据分析,这些实验数据也是现代化学的基础。再如,一系列的化学问题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释,这种反应式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反应的量的一种变化,这就是一种定量分析思想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典型应用。同时,这种定量化的分析可以使得高中生更加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待问题的科学、客观的学习思想,为今后他们进入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具体的某一理工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定量化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种定量化的教学思想,可以有效提升现代高中生的整体素养,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也是提升高中生治学严谨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从科技的发展来看,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都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有这些的思想才能进一步研究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没有定量化的研究,任何一项技术都不会有突破性的发展,最为简单的就是火药的发现,当时的古人没有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的配比,火药是不可能被发现出来的。因此,现代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使得我们在进行高中的物理化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思想,而这种定量化的分析应用到高中化学之中也就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同时,定量化的教学理念也是抵御学术腐败的有效措施,让学生从小培养这种严谨的治学理念,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后,需要实现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只有数据才能说明问题,没有数据的支撑妄下的结论都是靠不住,只是一种空想,如果将这种空想直接变成一种结论,这一过程也就出现了学术造假,定量化的思想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思想,没有数据支持的理论只能是一种空想,而不能成为学者手中的结论。
化学学科与初中化学启蒙教育研究
摘要:在研究学科素养时,一定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老师要对自己的授课理念进行反思,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课程。化学启蒙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为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老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们的思想可以受到启迪。所以,老师在化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及时点拨学生,为学生打开探索的大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本质。本文主要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启蒙教育措施,希望给学生带来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化学;化学兴趣;启蒙教育
化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老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形成化学素养,发现化学的本质,培养化学思维能力。在以往的教育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背诵概念与原理上,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自然受到了影响。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有的物质性质没有掌握清楚,引发了很多笑话。比如有学生因“一氧化二氢”可能引发呕吐而呼吁禁止它;有学生因“二氧化碳”可能导致温室效应而认为其没有使用价值。随着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进行启蒙教育,重点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在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构建。核素素养包含着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自主发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般包括化学思维、化学能力、化学信息素养与化学精神。化学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育人,老师在化学素养的培养中,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要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理解其中的原理。初中学生刚学习化学,他们一方面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不具备化学思维。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化学课程的特点,在设计上多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化学中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具备化学素养,树立科学的态度,养成化学精神。
二、目前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