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20:53: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还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还原主义论文:从还原主义看科技的异化

本文作者:朱慧周颖秀工作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

主体思维一般是指,在探讨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立足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目的。其中,之所以存在主体和客体的二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立足于主体性思维而言的。崇尚还原主义的西方文化往往都会过分重视人自身的生存目的、自身的生存价值以及人身的独特性,人为地将人与外在自然绝对地分割、对立起来,主张只有“人”才可能具有生命力、思维力、主动索求力以及改造自然的创造力,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事物则都是一些孤立的、僵化的、被动的存在物。以这样一种认识方式去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必然无法深刻领会到人与世界万物的普遍而有机的联系,乃至将我们的“人”看做与自然彼此之间分离、彼此之间独立的一种实体性存在。正是基于此,一些持本质主义思维的人声称:世界上万事万物具有恒定不变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以致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应该属于某种客观、而非主观的机械联系,而世界上的事物的演化律则也应该是一种永恒的律则,这种律则将是永恒不变的,它与人的存在与否毫无关联。持还原思想的人往往将事物的存在看作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坚持某种强的实在论立场,同时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做是一种机械的、固定的、内在的因果联系,而将宇宙看做是一台机器,这台机器遵循某种恒定不变的物理定理或物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原主义所对应的世界观是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要关注实体性存在物的内在不变的本质、事物之间的因果必然联系、线性因果规律这三个方面。还原主义思维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加之其机械的世界观,客观上推动了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并逐渐确立起“人”在物质世界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的价值趋向主要是崇尚人的理性,它力求剔除自古以来自然和社会对“人”的自由的束缚,不断提升我们“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甚至不断发展我们“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提升人的尊严。然而,伴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拥有物质需求的人,其欲望也日益膨胀。以至于,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工具的使用上,一些理性和理念逐渐发生了偏转,因此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逐渐取代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取代着重体现在:第一,过分追求某种物质性的需求;第二,无视外在自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并且否定世界万物本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第三,主张其他事物只有在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时,才具有相对于人的工具性价值。由此看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直接助长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和霸占,直接分裂了人自身的思维和肉体。笔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人性异化”的思想源头。世界万物是以整体存在的,各种事物都相互联系着,共存共长地向前发展,但还原主义不能如实地认识世界万物真实的状态。这种提倡分割认识的理性方法,所带来的是学科之间的日益分化和细化。相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互动不复存在,学科之间的隔阂日趋坚厚。目前,各门学科知识正日益积累,而这种隔离和分化将阻碍新的学科体系﹙尤其是交叉学科﹚的创立和进步。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越来越变得互不相干;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之内,比如物理学、化学,相互之间也隔阂极深,在协同创新上面难以真正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事实上,还原主义不仅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使人们过分强调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和利益,在发展人的认识理性化和科技理性化上片面化,在人—社会—自然三体之中,导致人的力量出现片面性的增强趋势,这必然会带来生态系统的失衡。除此之外,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家在还原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其建构的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与人的发展日益分离,两者孤立的发展使得科技要适应人的本性的特点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日益淡化。在利益的驱动下科学家往往追求的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人的理性发展,致使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危机。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摧残了人的主体性,导致人精神的空虚。

科技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人们在享受这些成果的同时,科技异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科技异化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科技与自然生态的分离、科技与伦理的疏离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后果,因此,研究科学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十分重要。2.1科技异化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现象。所谓“科技异化”是指作为现实主体的人类对所创造了客体科技进行某种不恰当的使用,以致最终科技反转过来变成某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反过来支配和控制着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并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作为一种改造力量,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这种改变多是积极和友好的,可是科技的负面性也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其内在的合理性问题。一方面,发现自然内在的规律是当代科学的目标和使命,可是伴随人类实践的日益拓展,人类对自然的驾驭显得越来越难以招架。由于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制约,人的认识也存在着无法剔除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还原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在现代主要表现为人类过分以自主为中心,无视自然规律,否定自然万物自身的内在价值,认为其他事物只有在能够满足人的基础上才具有价值,这种认识是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危机。此外,作为中性的科技如何发挥作用取决于人的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活动,如果科技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则就会使科技朝着造福人们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科技工作者动机不纯,则科技所带来的负效应是不堪设想的。另一方面,科学本质是人的科学,发展技术最终指向的是人,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还原主义作为依据,无限地分解并过分强调人的生存需求和利益,这使得在科技的发展征途中,人们逐渐抛弃了人文价值理念,而唯一地、或不自觉地主张科技的工具理性价值,这最终导致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脱节,以致狭隘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为了谋求私利,而滥用科学和技术,以致酿成严重后果。2.2科技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科学技术的异化表现在很多方面,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异化突出表现在对环境的破坏上。科技异化使自然向着不利于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结果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在人类社会早期,科学技术水平相当低,人类主要怀着敬畏之情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尽管科技异化现象在那时已经出现,如狩猎使一些物种稀少乃至灭绝,养殖使一些物种改变习性和状态,种植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等,但自然界的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及时消解﹙即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借助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不致于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但近代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异化现象日益严重,如大规模的开发和兴修水利等活动、人工合成新的化合物改变着原有的地球化学循环,森林砍伐、建筑业发展、海洋和空气的污染等,科学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对自然的干涉和破坏力日益超越了自然的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对自然界干涉能力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其自身的修复极限,从而引起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严重的烟雾、致命的酸雨、肆虐的尘暴、污染的空气、空前的水荒、枯竭的资源、严重的噪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日趋灭绝的物种等等,这一切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仔细分析,科技异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科学技术在其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达到对自然界的全面系统的认识。第二,通常我们所说的主体、客体二分法,虽然描述了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但是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整体”,而是将人从自然界绝对地脱离了开来。人的主体能动性采用一种自为的方法去改变了整体的自在,但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人自为地改造了自在以后,大自然的自在也会约束和限制人的自在。具体而言,大自然这一整体将以其固有存在的自在规律维系着整体的平衡,假如我们人一旦力图以自己的行为去促使自身的自在发生改变,此时,自然界的固有平衡将由于丢失被人掠夺的那一部分而遭到破坏,并进而危及人类的自身[2]。从实践角度讲,人类在发展、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自然界的自在规律这种受动的关系。人们在发挥能动性来发展、应用科学时,没有相应地推进对于自身无法摆脱的受动性认识,使得人类不合理地、片面地、盲目地发展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并破坏生态环境[3]。第三,从社会组织、制度来看,在私有制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和过度运用是科学异化及其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科技异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严重的,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科技异化对生态的负效应,科技的发展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3科技异化与人的精神危机科技异化不仅对人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人陷入了精神沦落的困境之中。当近代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继而独领风骚的时候,人的精神生活与科学技术在人生存中的平衡开始遭到破坏。数字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日益商业化、利益化发展使人的精神需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空虚之中,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资源危机,生态危机,还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伦理危机。数字技术以综合的、全面的社会服务功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互动的交往空间和生活空间,但是数字技术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消极的一面也日益显现:第一,数字技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们沉浸于电子音乐、动画世界造就的电子视听世界,降低了人们对大自然最本质的感受力;第二,数字技术摧残了人的主体性,使人的紧迫感、压抑感、浮躁感上升,对信息消化程度降低,感觉麻木,思维不畅,深层思考受阻;第三,数字技术限制了人的自由,人们对“可能生活”选择范围在缩小,人类个体除了接受数字技术的支配以外别无选择;第四,数字技术使人具有两面性人格,在网络上,人充分展示自我;在网络下,人们沦为电脑、知识、信息、技术的奴隶;第五,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个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损害集体的利益。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使人陷入了精神陷阱,并诱发着人的新异化[4]。再如克隆技术问题,克隆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人类认识自身和生物界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也向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及精神生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克隆技术包括以克隆人为目的的生殖性克隆,也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治疗性克隆。对于“克隆人”所引起的伦理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克隆人的尊严问题,克隆人是否符合人道,克隆人会否使人伦关系混乱,克隆人会否导致人类基因库单一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争议。但是涉及人类胚胎利用的治疗性克隆在伦理上也是不被接受的,因为以经济或其他医疗之外的科研为目的的胚胎研究是不道德的。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附带了高科技元素的人与自然的新关系已经浮现。由这种新关系所带来的新的科学理性,也已经全面深入到社会文化活动和人类精神活动的各个层面。其中,这种科学的理性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认识上,科技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也促进了生产管理方式中协作精神的发展。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精神层面上对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其积极性无容置疑。然而,由于科技存在异化的一面,因此科技在为人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种异化的科学致使人与自然产生分裂和对抗,并增加了人性中的贪婪,助长了人的趋利性,物质欲望充斥着人类的心灵,对产品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促进了科技的不断演化和发展,而这种发展使人们偏重于物质生活,成为利益的奴隶,可以这么说,科技推进了人的异化,而这直接影响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

发展和谐科技观

现今人类生活的种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科技异化带来的人的异化是严重的,是值得深思的,如何使得科技和人的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回溯历史,老子的“道”的思想推至于“技”便符合这一和谐的发展观,对我们将来科学技术发展有较强的指导作用。3.1和谐科技发展观的思想来源“由技至道”的理念来源于《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所谓“技”或“术”,就是指各种具体的操作途径或方法。“技”或“术”并不是老子所谓的“道”,在老子那里,“道”的属性是“无形无象、不可言说”。依照这种观点,我们不仅要把人对实在世界的感受抽象掉,而且还要将各种具体方法或手段的特性也抽象掉,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步骤性活动的本质特征进行有效把握。这是一种由合理的、最优的步骤操作过程而形成的特定的途径和方法。所谓“合理的”就是指:要从技术活动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的关系分析切入,强调操作主体、工具和操作客体等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也就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最优的”就是指:要从科技活动的社会成本和效益入手,强调科技活动主体的需求和体会,具体表现为节省体力、优良的品质、较高的生产效率。由此来看,“道”远远超出了“技”的内涵,其本质目标是使人为制定的科技律则逐步内化为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科技流程,最终达到自如应用、和谐相处的境界。从这里可以推断,和谐的科技发展观在很久以前已经提出,老子对道的这种理解是因为他意识到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合理的、最优的途径或方法。而这种途径或方法正蕴藏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看似无形却极其关键,具有较为巨大的创造潜能,属于人类的方法论只有和事物的自然本性保持一致,才能显示出方法论的威力。老子的这种观点对我国的中医学、农学、工程学、手工以及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不过,随着国外现代科技的大规模引进,“道”的理念已经被大众所不屑,甚至有不少专家认为:“道”本质上是与现代科技无关的,“道”甚至会对科技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因此,在引进和发展现代科技时,必须消除“道”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发展科技时,更重视工具理性,而不重视价值理性,尤其是不能全面评估科技的价值,从而造成只注重科技活动的局部效益,而忽视科技的整体利益,最终带来自然环境恶化、伦理道德低下这一不好的局面。在笔者看来,科技系统的不断演化,不能只讲价值效用和效率,而是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如何协调科技活动里面相关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力。科技的实践活动只有在“道”的引导下才能形成系统,才能从整体上协调各种技术要素,否则就会引起技术的异化。“道”和“技”的关系使得各种要素可以持续稳定地存在和发展,不至于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技术活动中各要素的和谐。第一,是技术活动与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关系上之所以出现不和谐是因为人类过分注重眼前的功利效果,忽视了各技术活动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由于技术理念、认识能力、道德观念、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差别,有些人工自然产品并不符合“道”的和谐要求,难以降解的人工物加大了环境的压力。随着人工自然产品对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自身的生理特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变化,人在创造人工自然的同时,人工自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造人。和谐的技术观要求我们因势利导,通过人为活动保持自然界的动态稳定。第二,是技术与社会的和谐。这就要求技术的发展不能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而是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文化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保证人和社会的和谐。第三,是技术应用中人和人的和谐。现代技术活动通过市场、环境和直接应用等途径,将各种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如果技术应用不择手段,缺乏道德制约,就会造成人和人关系的紧张和相互损害,现代技术的专业性使局外人很难知情,因而道德“自律”和“他律”面临巨大的困境,技术评估的伦理介入呼唤技术人员超越个人本位,使技术活动过程和结果既利人又利己。此处,还要处理好技术操作者与技术工具的和谐、技术操作者身心活动的和谐等。“道”的理念有其深刻的内涵,不仅现代中国技术发展需要它,世界技术发展也需要它。追求现代技术之上的“道”,研究技术与自然、社会、伦理等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揭示事物的自然本性,才能消除现代技术活动各要素的矛盾,实现技术与人的和谐发展。[5]3.2如何践行和谐的科技观随着科技异化现象愈演愈烈,如何抑制科技异化,使科技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成为迫在眉睫的一大难题。要消除科技异化最根本的是实现科技异化向科技人化的复归,使科技重返现实“生活世界”,用“道”的理念去发展科技,使科学技术符合事物的自然本性,达到和谐的发展。首先,使科学技术人性化,其主要是指科学技术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科技的主体是人,科技作为一种手段,其是否造福于人取决于人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发展,把科技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进行,使科技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一方面,积极倡导科技的人文关怀,树立正确的科技观。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不能认为科技是万能的,虽然科学技术的确解释了许多问题,但是科学技术并不能解释一切,如科学技术不能解释偶然事件,也不能解释任何道德原则,但也不能持“科学无用论”的观点。在使用科技过程中应强调人类要遵循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科技建立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在促进自然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整合科技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价值。在科技运用过程中,过分重视科技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略了其人文价值,导致两者相离,科技作为一种理性工具开始对自然进行全面征服,从而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导致了科技的异化,因此,协调科技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抑制科技异化的关键。鞠曦先生认为:“现代社会把人的生命等同于形下性的物质存在,科学作为‘工具理性’一方面使人与自然对立,另一方面以科学为工具对人进行形而下的物理分解。形下性的科学理性使人在形而下的方式中生存,形下性的存在方式疏离了生命的终极关怀,使人的存在走向异化。”[6]其次,使科技伦理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性的发展,要在伦理意义上进行评估。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不仅人与人之间应遵从伦理道德的约束,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应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人要走出科技异化状态从而走出生存危机,就必须选择伦理化的生存方式。科学技术既然是要造福人类,则它是指向善的,因此它也应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在伦理道德的约束下使科技合乎人性,合乎人类的长久生存。这就要求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加强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最后,科技的发展要着眼于未来,落实科技发展观,变革社会制度,使技术符合人性,朝着有利于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方向发展。

查看全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以后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都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力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觉得较难。关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能揭示氧化——反应的本质,突破难点。四、教学方法

以分析归纳法为主线,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这一关键,通过氢气跟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知情意等整个心理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借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查看全文

逻辑范畴还原描述论文

提要:在彻底的现象学还原之后,逻辑范畴连同一切本质科学都被“悬置”了,但是现象学描述的手段仍然是自然态度中的公共语言,由此所必然带来的世界视域之前理解与彻底的现象学还原之要求,是否会形成冲突?胡塞尔自己是如何应对这一困难的?由此现象学描述、现象学方法还有怎样一种意义?本文尝试着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个简单梳理。

关键词:“现象学”之谜|私人语言|现象学描述

有一种观点因颇具说服力而相当流行:自从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问题之后,以笛卡尔式自我反思为特征的“意识哲学”便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础。这在二十世纪哲学流派中首当其冲的是便是胡塞尔现象学。关于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和现象学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倪梁康先生与张庆熊先生几年前曾有过一场争论[1],彼此相持不下。而随着国内近来对维特根斯坦在其思想转型期的所谓“现象学阶段”的关注和研究,以上这种观点又再一次地凸显出来[2]。维特根斯坦发现无论我们创造什么样的语言,都无法直接描述、或者说如“现象”本身那样把“现象”复制在语言中,而只能借助于公共性的范畴与普遍性语词来言说现象。所以他认为对现象直接描述的“现象学语言”是不可能的。显然,他后期的私人语言批判,是他这个所谓“现象学阶段”之后的一种自然归宿。

不过,笔者认为,胡塞尔现象学从未试图用一种私人语言来进行现象学描述。作为一门尘世的(Weltliche)学问,它需要能被所有人传达和理解。它从未试图创造一种专属于自己的“现象学语言”,它所使用的语言正是我们每天所言谈与理解的日常语言。然而必须承认,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以及维特根斯坦对自己所尝试的“现象学语言”的否弃,向胡塞尔现象学所提出的真正值得反思问题在于:使用一种公共性语言进行现象学描述所必然带来的解释学前设,与现象学还原所要求的彻底性,两者之间不矛盾吗?胡塞尔是否把捉到了这一问题,他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的?由此现象学描述、现象学方法还有怎样一种意义?

一、胡塞尔:对语词普遍性之承认与对逻辑范畴之还原

关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对现象进行描述以及这种语言自身的特点,胡塞尔是有着清醒的方法论认识的。在《观念I》中他曾明确地指出:“属于表达行为本质的普遍性意味着,被表达者的一切特殊性绝不能在表达中被反映。意指层不是,而且必然不可能是一种对底层的复制”[3]。一方面,语言与存在是异质的,表达是普遍性的意指。胡塞尔所说的在现象学还原之后对于现象的直接描述,并不是要对于感觉予料进行直接的描述或者直接复制;他在其现象学工作中从来使用的都是我们的共同语言,如果说他对这种语言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只是“表达的忠实与无歧义性”。他说:[4]

查看全文

成本还原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本文认为,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应根据客观包含的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还原。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结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期初在产品数量,则按比例负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或半成品)与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三个步骤分别为50%、60%、80%。某月的产量记录和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

表1单位:件

项目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100150120

本月投产400200300

查看全文

道法自然还原广告的本真

遵循“道”的规律去发展、变化,不能妄想去改变规律,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会像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去认识自然,从而得出结论,进而寻找到新的方法去研究和学习。也就是反应的是一种无为的意识观,不强求,顺应自然的规律去思考,去找寻方法。

当下广告的现状及其问题

商业广告最早出现在美国,在我国虽属于年轻的行业,但它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现在社会上大多数的广告都属于商业广告,它促进了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使国家人均GDP不断的攀升。可是但凡属于商业广告性质的,都只有一个目的,即营利。这样就造成了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混乱现象。现在的社会中,虚假广告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不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里的电线杆、墙角都可以看到牛皮鲜、减肥,找兼职等各类的虚假小广告,为什么说他们虚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作为一则为大众所接受的广告,传播的信息不真实,内容不符合产品所能给予的功效,造成很多消费者现在都不相信广告的真实性,相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对各类广告,如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海报当做了一种艺术去欣赏,而不是去相信它真的会有广告中所讲的功用与效果。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为现在网络上频繁的出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虚假广告,暂且不说它的内容是否真实,看看它的设计也让人不堪入目,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在其中暗箱操作着一些非法广告。

更有甚者现在出现了许多“犀利哥”、“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马洛”等等一些哗众取宠的网络人物,他们都是通过炒作,恶搞之类的手段将一些不良信息或者恶意搞笑、搞怪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在当今这种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对社会造成了诸多坏的影响,这些都是当今广告的现状及虚假现象。

这种虚假广告的泛滥无疑对我们的社会健康是不利的,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和谐自然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到处都充斥着虚假的社会,这样我们自己都是不真实的。我们需要顺应自然,需要和谐,不仅是社会的和谐,更是我们自身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道法自然还原广告的本真

查看全文

历史交织与文学还原

近年来,学界对于现代性的讨论一直较为热烈,曹禺剧作的现代性解读无疑成为成当今曹禺研究的重要领域。将现代性引入研究,弥补了过往研究过于强调阶级分化和政治性、革命性强的不足,使曹禺研究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视野。然而,当下对曹禺的现代性研究往往多依附于西方话语,缺少对其作品中本土化特色的挖掘。因此,对曹禺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还原性解读,突破西方话语权的垄断,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根基是十分必要。本文立足于曹禺前期作品中的本土化创作环境、作家的传统文化心理、文本的主观创作模式三个方面,对曹禺前期话剧中的现代性进行本土化讨论。

一、启蒙与审美相交织的文化背景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1]36因此可以说“世界”的存在为文学提供了最原始的创作资料,整个文学运动亦由此开始。曹禺前期作品均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恰逢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在此阶段,由于社会的变革以及时代进程的变化,导致五四以来所开启的思想自由之风渐渐消弱,取而代之的是文学主流的政治化、革命化。因此,许多延续着“为艺术而艺术”理念的自由主义作者便在此时进行着另一种文学理想的探索。于是,这样的文学环境决定了曹禺前期作品重要艺术特色,即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彼此交织。在过往研究中,随着社会意识形态与学术主流的更迭、演变,对于曹禺前期作品中现代性的启蒙特质与审美特质的研究往往处于分离状态。时而重视启蒙意义、时而拔高审美表现,这在无形中便忽视了审美与启蒙并存、理性思考与主体表达共生这一重要特征,而这特征恰恰体现了当时具体的创作环境,也是对作品进行还原性解读最重要的依据。因此,要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首先要回到曹禺前期创作的具体国情之中。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多灾多难的特殊时段,古老的中华民族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自食着几千年封建残余的恶果,中华民族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样的社会背景也就决定了曹禺前期作品中具有较为浓重的启蒙性因素。这种启蒙性表现在其作品中,便是对传统封建文化的猛烈批判以及对社会现状无情的鞭挞。虽然曹禺本人曾经多次声称,创作《雷雨》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或者匡正什么,而主要是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表达;但不可否认,其作品中依然隐含着强烈的批判性因素,这已然成为整部作品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

究竟是什么让蘩漪在郁热的环境中喘不过气来?究竟是什么让周萍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痛不欲生?究竟是什么让鲁侍萍勤劳善良却一生坎坷,命途多舛?又是什么让周冲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却终究空梦一场?这一系列尖锐的问题都指向那个代表着封建父权的“周公馆”以及父权的代言人“周朴园”。这样的批判和反思是呼之欲出、歇斯底里的。又如现实主义代表作《日出》,此时的曹禺已将创作视角从封建大家庭转向了广阔的现实社会,通过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残酷社会。是什么让小书记黄省三毒死自己的亲生孩子?是什么让小东西不堪凌辱上吊自杀?又是什么让陈白露看不到日出的光芒,死于黑暗?答案就是那个不公的、冷酷的社会,是那个无情的社会让人们无法生存,让人们看不到希望之光。就这样作者通过那个小小的舞台,为我们呈现了当时最真实的社会图景,对封建传统、社会现实发出严厉的指责和高声的控诉。然而“启蒙”并非曹禺话剧的唯一特色。透过曹禺前期作品表层的启蒙特色,我们还可以在其中发现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让曹禺话剧经历历史大浪淘沙,成为不朽的经典,同时也是曹禺领先于同时代其他戏剧家的重要砝码。在这里,我要借用张辉对审美现代性的定义:“审美现代性,指称的是这样一种思想特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它通过强调与科学、伦理相对的审美之维(或与之相关的艺术价值),以生命与感性的原则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为主体性立法,从而达到反对理性绝对权威与传统道德的目的。其极端形式,就是审美主义,即以审美的原则来代替一切其他的精神与社会原则,以审美为中心、将审美视为最高价值。”[2]8因此,如果说启蒙现代性更多强调的是文学与社会、时代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审美现代性则往往从人的主观体验出发,挖掘人类心理活动,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表达。这种审美特色在曹禺前期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发现、人性的洞察以及人的生存困境的解读。透过蘩漪歇斯底里地呼喊与反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满足内心欲望而大胆突破传统伦理束缚的新人形象;透过花金子“通奸”、“养汉”的表面情节,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追求真爱和新生活的人性表达;透过陈白露所处社会中的种种不公、残酷的具体事件,我们看到的是陈白露在理想与现实间苦苦挣扎的生存现状;透过仇虎复仇的表面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我谴责与伦理道德相悖的灵魂在痛苦地挣扎。就这样,一个个真正的人的形象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此时的人物形象已经不再具有某种特定的社会启示意义,而是一种人性的表达、一种灵魂的挣扎、一种生存密码的紊乱。于是表面的启蒙转化成对于人的形而上的思考,时代精神的启蒙意义转化成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的审美体验,一个个具体环境中的人物形象转化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代码。在曹禺前期作品中,透过尖锐的批判,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的发现、对于原始生命力的颂扬;透过残酷的社会现实,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反思。这种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反思又是以具体的社会环境为依托,于是启蒙与现代相互连结,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西方,宣扬理性精神的启蒙与倡导非理性的审美往往是以对立的形式呈现的,然而在曹禺前期话剧中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却呈现为一种相伴相生的有机整体。正是这样的交织状态构成了曹禺前期作品的重要特色———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交织。

二、西化与传统相杂糅的创作心理

正所谓“: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3]960文学活动提供了最原始的创作材料,有心之人将其发现,并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段形成文学作品。这便是“作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1910年,曹禺生于天津一个生活优裕的封建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从三岁起便开始认真读书,写字,通晓《论语》《孟子》《诗经》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1920年结束私塾学习,进入天津银号“汉英译学馆”学习英语,而后又曾在南开中学、清华大学这两个资本主义气氛最浓重的学校受过时间较长的现代化教育,并亲身参与各种学生运动。从曹禺的成长经历来看,在曹禺的文化构成中,既有欧美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又同时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作者这样的隐性文化特质,充分地体现在其前期戏剧创作之中。首先,从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心理来看,作品中既具有西方现代人的主体性表达,同时又隐含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影响。曹禺的作品中创造了许多这样的人物,他们既具有现代人的意识,同时又背负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雷雨》中,周萍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他受过新式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也具有摆脱封建大家庭的主观意愿。由于年轻人的性本能冲动与自己的继母发生了超越人伦的,假如从人的角度出发,继母与他年龄相仿,年轻人是出于本能,发生,似乎并无可厚非之处;然而周萍却在整部剧中扮演者“负罪者”的形象。他想逃避现实,却始终不能逃开自己内心的罪恶,于是在与鲁大海的对话中,他袒露了自己的绝望的心声:“那是我太糊涂,以后我越过越害怕,越恨,越厌恶。我恨这种不自然的关系……”[4]156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人始终无法摆脱年轻时的一场噩梦,让他始终活在一种生不如死的痛苦之中?答案就是潜藏在人物内心的传统文化理念。又如在《原野》中,仇虎原本是一个受害者,“焦阎王”霸占了他家的土地,活埋了他的父亲,拐卖了他的妹妹。于是故事以仇虎的复仇故事开始,但是“焦阎王”已死,此时焦家只剩下了善良老实的焦大星、瞎了双眼的焦母以及襁褓之中的小黑子。假如按照旧的伦理道德中父债子还的道理,仇虎杀死焦大星甚至小黑子本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然而正是在这种传统伦理推动下的复仇,却让仇虎陷入了极端痛苦之中,复仇的责任和内心的善良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他的心灵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与痛苦之中。第三幕中,他狂喊:“小黑子不是我害的,小黑子不是我害的。(跳到井石上,举起双手)啊,天哪!我只杀了孩子的父亲,那是报我仇门两代的冤仇!我并没有害死孩子,叫孩子那样死,我没有!天哪!(跪下,恳求地)黑子死的惨,是他奶奶动的手,不怪我,真的不怪我!”[5]138此时恐惧、内疚、恐怖交替袭击着他的内心与灵魂。其次,从哲学内涵来看,曹禺前期作品中将西方人神二元对立与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有机结合。纵观曹禺前期的三部作品,可以在其中看到尖锐的人神二元对立模式。“人”在这个模式中扮演着抗争者的角色,而具有超力量的“神”则布下了天罗地网,让人的抗争以悲剧收场。在《雷雨》,八个主要人物均成为命运捉弄的对象,无论他们怎么挣扎,命运终究是“一口残酷的井,落到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4]183蘩漪遵循内心冲动,追求爱情,却终无所得;鲁侍萍历尽坎坷,却依然在三十年后看到女儿重复自己曾经的旧梦;周冲追求理想,却意外惨死;四凤想和情人逃出封建大家庭,却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周萍整日活在内心的谴责与痛苦之中,终究将枪口对准了自己;而周朴园则孑然而绝望地承担着这个悲剧……这是何等残忍,何等可叹!正如曹禺在《雷雨?序言》中所言:“《雷雨》所显现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

查看全文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查看全文

成本还原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衡量好产品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而成本还原就是一个很好地管理方法。通过成本还原法对成本核算进行辅助,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核算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城中需要不断进行生产与购买,但是目前大多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管理都存在缺陷,不能够意识到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成本还原法在成本核算环节进行应用,通过分解各个步骤的资源消耗,更加精细的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因此提高企业的成本还原的应用是当务之急。

一、成本还原法简析

成本还原就是在成品的基础上将各个步骤半成品的综合和成本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但是要记住成本还原是从最后的步骤开始,这样才更准确。在企业进行生产时,成本核算过程

中使用的是综合结转法。在这个方法中企业将生产环节中的上半步骤的半成品转下半步骤时会以“自制半成品”或是“原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而该步骤的综合成本则是包括上半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或是“原材料”的成本,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懂,但是却忽略了上半步骤的原始成本,不能够有效反映出原始成本与完工产品之间的矛盾,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查看全文

氧化还原电位研究论文

1方法

1.1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的准备将重铬酸钾配成5%的溶液,按体积比的10%加入98%浓硫酸或36%浓盐酸,配成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待用。配制5%重铬酸钾溶液、稀硫酸溶液(蒸馏水按体积比的10%加入98%浓硫酸)、稀盐酸溶液(蒸馏水按体积比的10%加入36%浓盐酸)备用。

1.2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制备将第3代大肠菌杆菌8099接种琼脂斜面,于37℃培养24h,以5.0ml稀释液洗下菌苔,将洗液移至一无菌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

1.3中和剂鉴定试验试验菌为大肠菌杆菌8099,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1.5中和剂鉴定试验的要求分组进行试验和评价。

1.4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试验时,将1.0ml菌悬液加到试管中,加入4.0ml消毒液(或待试液),混匀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作用至规定时间,吸0.5ml至装有4.5ml中和剂的试管中,混匀。中和10min后,吸1.0ml以营养琼脂为培养基按平板倾注法计数,试验重复3次。

2结果

查看全文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教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初步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目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