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16:47: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环境行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剖析农民生产环境行为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以晋中市Q县B村为例,对影响农民生产环境行为的因素从“个人归因”、“环境归因”和“刺激归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正是由于农民主观的非理性、农村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本身的一些问题以及农民非理性生产环境行为所造成危害的潜在性等原因,导致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不够理性甚至不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完善农村环境教育体系、完善耕地政策及生产环境行为奖惩政策、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增加农民收入等,使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趋向理性化。
引言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中指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未来五年内,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去年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总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农民生产环境行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相处,和谐社会能否实现。研究农民生产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探讨对策,使农民的生产环境行为更加合理、科学,将有助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一、文献回顾
1975年,以美国社会学会设立“环境社会学分会”为标志,环境社会学初步创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外环境社会学对环境行为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行为控制论”、“意识改造论”、“适度人口论”、“绿色消费论”、“代纪平等论”等理论。其中,“行为控制论”是指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约束、引导和优化人类行为,促进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而“意识改造论”指的是改造人们的观念和意识,提高环保意识水平,其中一个基本方面就是加强环境教育,增进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了解,树立现代的科学的生态意识。[1]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惩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作出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统称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企业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行为简介
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分析
1.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输变电设施造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是指“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污染者)因污染行为,侵害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或者所有权、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如《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根据上述规定,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即在受害人有损害,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都应对其污染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分析如下:(一)环境污染行为。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主要是指输变电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听噪音等存在超标,造成损害。(二)损害事实。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损害事实是指受害人因接触或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中所受到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它是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三)环境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不以污染者的过错为要件,所以因果关系就成为决定责任的基本条件。在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就是要认定输变电设施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是否因污染导致受害人产生损害后果。
2.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环境污染涉及到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环境侵权纠纷中因果关系证明困难,受害人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取证的手段,要缺乏科学知识和资历的受害人负担所有的事实性因果关系的证明是不公平的,所以环境侵权纠纷中采用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如《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便将“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本应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即由污染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电力设施
环境污染法律风险防范根据上述分析,作为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的电网企业要合理地规避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风险,应当注意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依法进行输变电设施建设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取得规划、审批手续,确保工程项目本身的合法性。由于输变电设施环境污染案件,经常以相邻权纠纷为案由进行诉讼,输变电设施产权人、管理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电力设施建设和用地的合法性。输变电设施建设者应注意办理电力设施用地手续及电力设施施工建设手续,具体包括土地预审、土地拆迁补偿、土地使用证和临时用地手续,依法取得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使用许可证等。电力设施的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环境违法行为举报指导意见
为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改善我市的环境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之规定,决定在我市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有奖举报的范围:
我市范围内的被列入名单的制药化工、电镀、酸洗(磷化)及印染(洗衣)工业企业(名单附后,每年调整一次),有下列行为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举报:
1、企业废水治理设施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或偷排、直排、漏排工业废水,造成超标排放的;
2、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正常使用,造成大气污染的;
3、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随意倾倒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鼓励办法
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督,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形成打击合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均有义务向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天山办事处和旗林业、草原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举报从事下列非法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违规放牧行为;
(二)超载放牧行为;
(三)乱砍乱伐、盗伐林木行为;
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第一条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以及有关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举报,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举报人)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举、揭发本办法第五条所列的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条举报奖励实行属地和分级管辖,由各级环保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管辖权限具体组织实施。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在当地报纸、政府公众网、环保局网站等公众媒体公布本辖区的举报方式和途径。
第五条举报人举报下列环境违法行为之一,经环保部门调查属实,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可以获得举报奖励:
暑假环境保护行为社会考察报告
这个暑假,我和同学们对环保进行了学习,并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收获良多。
经过这次的学习,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垃圾不能与我们同生存,我们调查到许多人手里的垃圾随手就扔,跟本就没想一想回给我们带领这样的后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方便。
乱扔垃圾是一种恶习,除了影响公共卫生,还造成苍蝇.蚊虫等滋生,危害百姓健康,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这种不良习惯的人图的是自己的方便,却给别人制造麻烦,这是自私的行为,是会令人生厌和不受欢迎的。
我们现身为一名高中生,早已能分辨是非。在我们学校里,有的同学乱扔纸屑,果皮,早餐后的袋子,他们随手就扔,也不想想我们这么美丽的校园经过这一扔多坏雅趣,我们要勤俭,做一名环保的志愿者。我们学校应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要设计一个环保标记,挂在醒目的地方。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用一次性快餐盒,现在很多同学都到学校外面用一次快餐的盒子打饭回学校吃,这是不健康的,我们要呼吁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由于同学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进行垃圾分类的要求还不明确。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课间操或中午的时间,通过广播播放有关垃圾分类和垃圾保护的节目。以培养同学们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放的意识;也可以在学校组织有关垃圾分类的征文活动,还的文章在校会上读。这样,垃圾分类工作就具有广泛性。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水平还比较低,虽然近十多年来我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率由0.9%提高到了43.7%,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发解决,但我国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刚刚起步。无害化处理设施都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矛盾还非常突出。由于缺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小城市生活垃圾只能是以自然堆积,填坑,简易填埋,投入江河湖海,露天焚烧等处理方式简易处理。我们应教育城市居民提高对城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送,分类处理利用。难度大,但必须这样做,不然城市垃圾无法解决。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与行为模式研究
摘要:为实现更为人性化的校园景观,需从师生的感官舒适度及心里舒适度上去分析校园景观环境,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中行为模式的思考,分析问题。分析校园景观中的环境行为及影响环境行为的因素,寻求在校园景观中人与环境和睦共处,相互适应、相互积极影响的一个平衡点,以此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校园景观环境;行为模式;景观元素
1引言
时展及社会需求,给予了高校更重要的角色和使命。校园环境作为师生的生活交往、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载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在规划、建筑、景观的设计中由于主观干预或工期等原因缺乏从使用者角度考虑,设计中过多的强调美学或抽象意念,导致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较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师生需被迫的去适应校园景观环境。
2高校校园景观环境中师生行为分析
2.1人、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带一路”下环境行为法律规制探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如何有效规制各方行为,把环境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绿色发展,是各国法律面临的重要挑战。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和主导国,中国法律面临着防控来自境外的环境风险与规制本国企业境外环境行为的双重任务。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仅就后者进行探讨。
中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法律规制的意义
本文所谓“中资企业”,是由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是指这些企业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所实施的负面环境行为。在传统法秩序中,此类行为主要受到行为所在地国家的法律管辖,与东道国无关。但鉴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环境事务的特殊性,中国国内立法把此类行为纳入调整范围,加以约束与控制,仍有必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工业文明模式下,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如影相随。如果说威胁全球至今的现代环境危机主要是两百多年来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片面发展道路的苦果,那当前由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必须充分吸取历史教训,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生态文明迈进提供参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国在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格局中处于“边缘”角色,被裹挟着被动开启工业化进程,付出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的惨重代价,如今更遭遇污染困扰。在这些国家,不乏对“现代化”“全球化”的抵制力量,对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心存疑虑,担心引发新一轮生态环境破坏者不在少数。如不能破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将影响“一带一路”的被接受程度,不利于其推进实施。正因为此,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推行“一带一路”过程中所始终强调的重要特征和突出特色。对此,《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等都有明确要求和系统部署。这些文件所确定的美好愿景要想真正实现,离不开良好制度的保障,各种规划、政策需要转化为法律制度才能有效指导实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法治状况的参差多元使然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挑战,水资源紧张,生态脆弱,气候保护任务艰巨,必须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但这些国家环境法治水平差异很大,许多尚未建立完整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对企业环境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如按主要由行为所在国法律行事的国际惯例,遵循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的市场法则,任由中资企业通过牺牲当地环境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则与“一带一路”的根本宗旨相违背。此时,通过国内法的完善,使中资企业在境外的行为遵循起码的环境标准、履行起码的环境义务、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有其必要。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国门,在他国领土上进行生产经营,直接开发利用他国资源创造了大量机会。但境外投资经营也面临诸多风险,尤其是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具有强烈的社会效应,往往直接影响民生,资源开发更容易与国家主权挂钩,挑动民族主义的敏感神经。可以说,在当今环保观念的日益普及、具有相当程度的“政治正确”色彩的背景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具有“人人喊打”的不义色彩。如果中资企业不严格约束其环境行为,对他国生态环境产生较大损害,哪怕没有直接违法,也难免遭受攻击与反对,更遑论有违法之实或之嫌时。从中资企业境外经营的以往经历来看,因环境资源问题引发经营风险而致损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中资企业要想真正获得所在国认可,降低经营风险,需要良好的环境绩效。对此,也需要国内法的规范和指引。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和领导力的需要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者和主导者,中资企业是这一倡议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也是这一倡议的直接受益者。中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在国际上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也都受到我国政府的服务和保护,有服从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和责任。中资企业在境外的不当环境行为有损中国形象,为“中国环境威胁论”及“一带一路”的各种反对者提供攻击口实,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为中国领导地区发展、引领国际规则制定提供了良好机会。如果中国能够通过国内法对本国企业的境外行为进行规制,则不仅可以以身作则,向全世界表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也有利于打破以往行为地至上的国际惯例,引领对跨国企业实行“双重规制”新规则。这一规则,对于消除发达国家在本国实行严格环境管制却放任甚至推动本国企业到境外进行污染、掠夺,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的不合理现象,维护发展中国家环境权益,确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的现状与不足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一套形式上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但只规制在中国境内的环境行为。《环境保护法》第3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但由于中资企业境外环境行为的重要性,国家相关部门在规范中资企业境外活动的政策文件中对此也有所涉及,主要包括:投资经营类政策文件中的环保条款如《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等文件对环境保护工作做了相关规定。如《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规定中资企业“应当要求其投资的境外企业遵守投资目的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环境、劳工保护、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促进与当地的融合”;并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等指引,督促企业在境外合法合规经营
针对中资企业境外环保相关领域或行业的政策文件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实施意见
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20*年以来,我局与世界银行合作,在部分省、市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试点工作,对促进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污染治理,推动公众参与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搭建平台”的指示精神,我局决定在全国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加快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重要性
加强企业环境监管,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是环保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各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但是,企业超标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日趋复杂,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纠纷、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加强企业环境监管仍是一项长期和紧迫的任务。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信息等各种监管手段,特别是发挥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是当前提高环境监管效率、促进企业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普遍增强,要求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的愿望日益迫切。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是环保部门将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向社会公开的环境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环境守法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化解因污染问题引发的环境纠纷,促进环保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从20*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到2010年前,全国所有城市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保护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