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税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16:01: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环境税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的影响
摘要: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基于2013~2019年A股工业企业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环境绩效,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提升作用在不断增强。对市场制度和环境制度的检验发现,当市场制度较差、政府监管较强、媒体监督较强时,绿色税制改革更能提升企业环境绩效。对影响机制的探索发现,绿色税制改革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机制,在于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和企业绿色创新,且与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这种短期方式相比,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种长期方式的机制效应更显著。
关键词:绿色税制改革;环境绩效;环保投资;绿色创新
1研究背景
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我国正在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命令型环境制度为主,存在治理成本较高、治理效率较低等缺陷,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命令型环境制度相比,经济型环境制度能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约束和激励企业环境行为[1,2],督促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排污费制度作为一种命令型环境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原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全国分别有447家、662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欠缴排污费,金额分别达到3.09亿元、6.96亿元。这些挑战导致排污费制度的环境效应有限[3]。为此,2018年我国进行了绿色税制改革,由命令型的排污费制度转向经济型的环境税制度。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据表明,环境税制度更能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来促进污染减排[4,5]。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市场相对还不成熟的发展中经济体,环境税制度能否取得预期的环境效应,学者们对此存在争议[6,7]。因此,本研究以《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探讨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旨在为政府部门完善绿色税制提供经验参考。本研究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①绿色税制改革能否借助市场力量来督促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学者们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企业环境绩效作为落脚点,探究绿色税制改革的环境效应,能够从企业环境绩效层面揭示绿色税制改革的环境有效性。②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和企业绿色创新,其中企业环保投资是一种短期方式,企业绿色创新是一种长期方式。本研究选取绿色税制改革作为切入点,探究绿色税制改革下企业如何权衡环保投资决策和绿色创新决策,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能够拓展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揭示绿色税制改革下的企业环境行为决策。③要想充分发挥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需要协同不同类型的经济制度和环境制度,实现制度组合的整体最优化。本研究通过探究绿色税制改革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市场制度、政府监管、媒体监督的异质性,能够明晰绿色税制改革与市场制度、环境制度的关系,明晰绿色税制改革的制度边界。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绿色税制改革与企业环境绩效
欧洲环境税制研究论文
一、欧洲环境税制的创新
1.税负转移,财政中性
这是欧盟环境税设计的重要特点,也是其能推行的主要前提,就税收的定义而言,它并不是财政中性的,出于对可能失去竞争力的考虑,工业部门强烈反对生态环境税,同样消费者也怀疑生态税会提高产品的价格,因此,为保证生态税的政治上的可接受性,必须明确提出要降低其他税种的税率。所以绿色财政改革通常是在税负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新设的生态税将补偿现行税收收入的减少。
2.多重税收与差别税收
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欧盟国家将能源的消费及使用,尤其是化石能及其产品的消费和使用视为环境保护的关键。为此,欧盟许多国家制定了对能源及其产品实行多重征税和差别征税的办法。特别是欧盟的一些北方国家,如丹麦、芬兰、瑞典等国一般都对能源及能源产品征收消费税、碳税、硫税等,对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实行差别收费。另外,欧盟各国为保护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工业用能和家庭用能实行差别收费制度。例如,瑞典对工业用电不收税,而对家庭用电要征收能税和碳税。德国将差别收费政策应用到了污水排放领域。德国规定,污水排放不达标,则污水排放费按排放费费率100%征收,如果达标了,则污水排放费按排放费费率的25%征收。德国对达标排放与非达标排放采取差别征税的办法,促进了污水排放者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在排放前强化污水处理,使污水的污浊程度不断降低。
3.返还与减免制度
我国环境税制完善研究论文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的急剧恶化在影响我国人民生存质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我国实施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种,井在学习、研究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征新型税种,争取构建一个既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能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绿色税收体系。
关键词:环保;环境税制;构建;开征
1环境税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税又称生态税、能源税、绿色税收,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费,它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环境税作为一个税种,具有税收的一般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环境税是一种行为税,征税范围广,它运用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破坏环境、危害环境的行为加以规范、控制和管理,任何破坏环境资源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都应纳入征税范围。
我国环境税制完善研讨论文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的急剧恶化在影响我国人民生存质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我国实施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种,井在学习、研究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征新型税种,争取构建一个既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能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绿色税收体系。
关键词:环保;环境税制;构建;开征
1环境税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税又称生态税、能源税、绿色税收,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费,它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环境税作为一个税种,具有税收的一般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环境税是一种行为税,征税范围广,它运用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破坏环境、危害环境的行为加以规范、控制和管理,任何破坏环境资源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都应纳入征税范围。
环境税制完善论文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的急剧恶化在影响我国人民生存质量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我国实施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种,井在学习、研究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征新型税种,争取构建一个既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能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绿色税收体系。
关键词:环保;环境税制;构建;开征
1环境税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税又称生态税、能源税、绿色税收,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费,它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环境税作为一个税种,具有税收的一般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环境税是一种行为税,征税范围广,它运用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破坏环境、危害环境的行为加以规范、控制和管理,任何破坏环境资源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都应纳入征税范围。
统一所得税制创立公平竞争环境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税制“双轨制”的优点;我国现行税制“双轨制”的缺点;小结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一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等收入、双轨制的主要优点是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国民福利、有违国民待遇原则,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有失税务公平原则、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只有11%、影响税收效率、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务机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外资企业避税提供了可能空间,容易扭曲企业行为,滋生偷、逃税款等不法行为、削弱内企竞争力,危及内企生存、税收优惠过于侧重地域性、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具体请详情见。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一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等收入,进行法定的生产成本、费用和损失等扣除后的余额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法,就是指调整国家与企业等纳税人之间在企业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是在197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和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并立运行的“双轨制”所得税制。这种税制是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情况下产生的,在当时对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改革开放进行了一定时间以后,“双轨制”本身的缺陷就日渐凸现。
一、我国现行税制“双轨制”的优点
双轨制的主要优点是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吸引外资的好处有三个:一是外资,尤其是生产性资本的流入可带来本国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根据生产函数的定义,资本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要素之一。二是FDI的流入有可能通过改善本国资本存量的分配结构,以及正的外部效应的发挥而提高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表明,相比国内企业,跨国公司可能拥有某些优势。因为在外国设立生产机构将导致一些额外成本的发生,而这些成本是国内企业无需承担的。这意味着敢于进行跨国生产和投资的公司在某些方面拥有特殊优势,这一优势可能是更低的生产成本或更高的产品质量(通过研发形成)、更好的组织管理结构、或者更有力度的市场宣传及品牌战略等。这样,FDI的流入,一方面导致了增加的资本存量中分配结构的变化,其中跨国公司所占份额由于其具有的优势而更能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如果跨国公司的这些优势能为本国企业模仿、学习或有效捕捉到,即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促进了本国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研发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等,则相应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三是FDI的流入还可能通过职工工资的发放、税收收入的缴纳而带来国民福利的增加。我国实行双轨制这么多年的历史表明,双轨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我国现行税制“双轨制”的缺点
(一)有违国民待遇原则,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企业所得税制领域,国民待遇原则一方面要求在同等条件下,外商所享受的税收待遇不低于本国居民;另一方面外商也不能要求享受任何高于本国国民的税收待遇。我国已经加入WTO,就应当遵守WTO基本原则。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税收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同时并存。一方面外资企业享受了许多内资企业不能享受的税收待遇,存在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由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没有统一,外资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同时,也受到一些非国民待遇,适用于内资企业的某些税收优惠,如福利性、照顾性税收优惠,外资企业不能享受。
税收征管成本论文
传统的税制优化理论为了分析的简便,往往把税收征管成本和征管部门的征管能力忽略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再好的税制,最终必须依靠征管才能实现其目标。税收征管的难易程度和征管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优化税制的设置。由于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使得优化税制在执行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偏离设计时的初衷。因此,有必要把优化税收理论和税收征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征管因素作为衡量税制结构优化的标准之一。
一、税制优化必须考虑征管因素
1.税收征管的成本不容忽视
优化税制理论往往在税收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与增进社会公平之间进行权衡,以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税制优化和税收征管是密不可分的,税收征管是保证税收制度有效运行的手段,税收制度目标依赖于税收征管来实现。但税收的课征并不是一种不花钱的活动,相反,税务当局征税要消费资源。与此同时,纳税人奉行税制要付出代价,包括会计师和税务师费,还有纳税人在填写税收申报表和作记录时所花的时间价值。
优化税制应当考虑到税务机关的征管费用和纳税人的依从费用。目前发达国家的税收成本一般是1%~2%,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征管水平较低,因而税收征管成本更高。税收征管成本对优化税制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影响可能大到足以扭曲优化税制设计时的初衷。
2.税收征管能力制约税制优化
税收制度探究论文
一、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制度变迁成本分析
(一)税制变迁对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成本
新一轮税制改革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在一般意义上表现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成本,更深层次的表现为在制度变迁中因解决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而付出的代价,也可表述为摩擦成本。
1.潜在纳税人利益集团的利益。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特征为: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的前提下,在年度和税种之间统筹安排增税和减税的改革措施,实行结构性调整的税制改革。其一,这种增税和减税相结合的结构性税制改革,使一部分纳税人因税负降低而取得利益,另一部分纳税人则利益受损。比如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这会使相应的纳税人得到利益;未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将会增加一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其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内资企业因所得税税率降低而整体税负下降,外资企业却因部分税收优惠被取消而获利减少,产生心理失衡,因而可能减少在我国的投资。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新一轮税制改革带来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表现为:其一,结构性调整的税制改革使税收收入在一定期间相对下降可能会给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如何化解,比如增值税的转型改革,将会形成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矛盾;其二,由于新一轮税制改革将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税种的重新划分,致使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形成利益博弈局面。
3.多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在税制改革过程中,除了涉及上述利益集团的利益外,还会出现多种利益集团共同博弈的问题。以我国开征燃油税为例,作为“费改税”的改革措施,政府早就提出了改革设想,并制定了改革的方案。但时至今日燃油税仍未开征,除了近年来油价上涨的原因外,重要的原因在于与该项改革有关的原有利益主体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在利益均衡没有打破的状况下,博弈的结果只能表现为路径依赖(二)完善税收征管环境及提高税收征管能力的成本
双碳目标下绿色税制体系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下,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主体税种的研究与分析,搭建系统性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绿色税制体系功能,实现绿色税制与降碳需求协同增效,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税制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出有关建议,进而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进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绿色税制体系;碳达峰;碳中和
1绿色税制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197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提出了具有环保特点的绿色税收的经济学概念。然而直至现在,绿色税收仍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但在荷兰国际财税文献局出版的《IBFD国际税收辞汇》中,“绿色税收”被解释为:“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所给予的税收减免,或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因此,绿色税制体系不是专指一种环保税,而是各种具有环保功能的税种的联合。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诸多环境问题。碳排放量主要指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简单意义上碳排放量就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刻,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在某一时刻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
2中国绿色税制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环境保护税征税范围较窄,征收力度不够
生态税制研究论文
[摘要]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生态税制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试着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生态税制与现行税制的关系、生态税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加深对其产生的必要性理解。
[关键词]生态税制制度经济学税收制度
从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来,税收就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生态恶化,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税制理论的研究视野得到再一次拓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学者纷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研究生态税制。但是,事物的多样性使得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有着不同的内涵。本文试着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进一步认识生态税制,加深对其产生的必要性的理解。
一、生态税制和税收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institutions)是指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则体系,并可具体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部分。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它是由权力机构来保证实施的,如法律、法令、合同、章程等。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那么,可以说生态制度就是人类针对生态需求的无节制和伦理缺失,而导致在生态需求大于生态供给的情况下,将生态因素引进制度安排,形成的行为规则体系,它具体可分为生态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两部分(见下图)。
可见,生态税制只是生态制度正式规则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传统税制的特性,还具有生态补偿功能;它是依据税收是否具有生态性的标准进行划分后形成的一种税收制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它也不是取代现行税制的一种新税制。例如,燃油税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它属于流转税制;按税收是否具有生态性,它又属于生态税制。因此,生态税制设计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取代原有税制,而是要将生态保护原则纳入原有税制的基本原则之内,贯彻于原有税制中的税种分类,并在各个税种的相互配合中体现出税制的生态性。这并非过于超前的设计,而是频频发生且日益加剧的各种生态危机,导致了这种税制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