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12:19: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环境保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预算管理与环境保障体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的适应与发展,强化企业的预算管理势在必行。为了使预算管理机制充分展现其作用价值,建立良好的环境保障体制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企业基本管理行列中的一项重要机制,预算管理机制与环境保护体系二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是现当代企业中急需完成的目标。不能局限于经济发展现状,要从宏观与微观的双向角度去探索,追寻预算管理以及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设计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预算机制;环境保障
在当今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如何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能力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聚焦之处。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市场,提升企业自身预算管理水平,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以及经济资源与活动的预算和监督都有着重要意义。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延伸到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产业模式精细化、专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算管理是其细化的实际体现,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经营中,预算管理的工作都有着些许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本文就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一、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和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1.立足现在发展,规划未来方向。企业在基于预算制定的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对于企业当前自身所面临的状况要进行详细调查,同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满足需求的合理资源分配,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目标,规划方向,并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考核以及专业评估,不但要使目标具有一定的高度,同时也要具有可实施性。这大大提高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目标成功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有可能遇到的风险。2.营造企业氛围,加强工作交流。由于企业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涉及部门较为冗杂,因此,为了让其中种类繁杂的各个项目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企业中的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各个部门、员工、项目之间都要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制的良好建立,不仅能够对各个部门的发展目标进行控制与协调,同时也能使目标更符合实际,容易完成。让员工对于企业的规划目标,发展方向更加了解并激发更多的工作动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利无害。3.激发员工热情,提高绩效水平。通过建立并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制,在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的同时,为员工的工作方向指明了道路,让为企业拼搏奋斗的员工更加有斗志,对公司产生归属感,这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极好的作用。
二、当前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存在的问题
关于水源地环境保障通知
各镇街道环境保护所:
近期,市接连发生2起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事故、企业违法排污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部分地区自来水厂紧急停水,给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国务院、环境保护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全省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敲响了警钟。现根据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环办函﹝2011﹞273号)的要求,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要立即开展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行动,重点排查沿河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造纸、酿造、化工、印染、制革、冶炼、电镀、制药等行业,以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风险源名录。对存在污染隐患的,要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要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及时通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进行整治,未能完成整治的,要依法报请政府予以停产或关闭;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存在违法排污的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对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实施一企一档。
二、要根据辖区实际,迅速制定、完善汛期和高温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准备。对敏感地区、敏感项目的建设要切实加强现场踏勘,严格把关,杜绝隐患。要配合监测站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在落实常规监测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密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加强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密切关注辖区内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局分管领导报告,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和供水单位,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告知、早处理。
三、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交通、水利、安监、消防和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协调与联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共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上游地区油类、危险化学品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载、装卸和储存的监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共同协作,做好危险化学品等运输车辆、船舶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
四、要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到位,加强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凡影响或可能影响到饮用水源地的突发环境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向社会信息,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危害。
环境保护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的资源浪费问题以及生态失衡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居民产生了危害影响。党的十八大指出,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环保问题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目前已有较多的学者从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投入产出率等方面进行研究。譬如,朱浩等(2014)[1]从环境保护支出的角度研究了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以及分析了对环境保护支出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孙开,孙琳(2016)[2]基于投入产出率对环境保护支出效率进行了研究。金荣学,张迪(2012)[3]研究了针对省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戚扬(2014)[4]从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角度分析了财政保障机制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张计超(2013)[5]针对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李敦亮(2005)[6]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角度研究了治理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政策手段。逯元堂(2011)[7]分析了财政环境保护的预算支出,并提出了优化建议。罗贤东(2012)[8]分析了财政预算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本文受到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课题(财政专项,2016BC326)的资助,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几个主要方面对河南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
二、河南省环境保护的财政现状
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情况如下图:图1如图1所示,近10年,河南省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规模总体呈现增大趋势,但增速整体较为缓慢,从绝对规模来看,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从2007的60.9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119.95亿元,年均增长10.55%,但主要增幅集中在2007至2010年,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增长率从2008到2011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1年以后有所上升,但没有回苏到之前的较高水平。从相对规模来看,河南省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河南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3.2567%下降到到2014年的1.9897%。由此可知,河南省政府逐步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省公共财政对环保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财政的节能环保支出规模基本保持增长,但节能环保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提升,比重较低的问题一直存在。
三、河南省在支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与云南和山东相比较,尽管在环保支出方面,河南省的支出总额绝对值要大于云南省,但在环境保护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比重上,河南省明显低于云南省。从长期趋势来看,河南省财政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的比重有所下降。与山东省相比,尽管山东省在前期对于环境支出的比重较低,但在加深对环保方面的重视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河南省对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规划依然需要完善。
当代农村环境的法律保障机制
本文作者:张燕陈胜工作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包容性增长”理念包含于“十二五”规划许多重要内容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农村环境保护是“包容性增长”理念一个元素的体现,是指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则是从本质上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和保障民生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然而中国农村环境污染极其普遍,和城市环境治理投入相比,对于农村则微乎其微。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环境防治的一大“瓶颈”,这与“包容性增长”理念融入农村环境保护的大背景极不相符。
1环境保护投融资内涵
1.1环境保护投融资概念环境保护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从社会的各种积累资金及补偿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数量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与其相关活动的各种经济行为,致力于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是表征一个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动态的概念,它既表现为静态费用的支出,也表现为动态的投入产出;不仅包含投资目的,而且还包含投资主体、投资投入、投资产出和投资动向等诸多要素。而环境保护融资则是指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为进行环境保护投资或其他环境保护活动,向社会各界筹措资金的行为。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投融资是经济社会经过初期快速扩张后在面对新出现的发展瓶颈和挑战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必须重点予以解决的金融资源配置,其本质是各有关投资主体为了进行环境保护投资或其他环境保护活动而筹集资金的行为,环境保护融资方式包括公共、私人环境支出的融资手段。“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概念是在很难将“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保护融资”完全区分的情况下提出的,它是生产资本与借贷资本的良性循环,体现出从资金筹措、项目建设与经营、资金回收、返还贷款以及资产增(保)值等一系列问题的关系,表明其不再是传统体制下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保护融资彼此互相分离的状态,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环境保护投融资是经济社会经过初期快速扩张后在面对新出现的发展瓶颈和挑战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必须重点予以解决的金融资源配置,在中国总体经济呈现梯度和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下,环境保护投融资与区域投融资系统的结构、制度运行效率以及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等区域因素密切相关。环保投融资能力将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对环保要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大环境保护投融资力度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体现。
1.2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投资”的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环境保护投资包括:一是污染治理投资,包括新建项目防治污染的投资、老工业污染源治理的投资、城市环境基础社会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费用。广义的环保投资包括:一是污染治理投资;二是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费用;三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投资。目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就是以狭义的环境保护投资中的污染治理投资为统计指标。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内容很广,不仅包括农村生活、生产污染治理及乡镇工业污染的防治,也包括污染治理设备的技术服务与咨询,还包括与农村环保有关的科学研究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国家对此重视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天平严重偏向城市,加之系统考察农村环境问题的作用机制,资本短缺和融资渠道单一是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最重要的经济原因。一方面,农村环境保护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一个环节,也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外部性以及一次性投入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和收益见效慢的投资特点,都较大地抑制了企业和公众投资者的积极性,导致市场在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失灵。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包容性增长”这个大背景,就必然要求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必须转变政府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职能,积极引导与激励市场机制发挥有效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2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法律保障机制
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营造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如何,司法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关键词: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纠纷解决机制
1引言
2016年8月末,辽宁自贸试验区获批。自贸试验区虽然已成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却是全省司法机关服务和保障的全新对象。如何在新形势的要求下,积极完善各项司法保障工作,真正落实自贸区的战略目标,是司法工作在推动自贸区建设深入发展中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2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是以经济特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经济特区之核心主要是鼓励城市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规模化生产,而当经济整体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时,这类政策就难以发挥作用。这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在转型升级中遭遇到的关键瓶颈,而要突破这一瓶颈,就需要以制度创新推动各项创新,最终形成有利于高端生产要素集聚和高端产业发展的制度软环境。而营商环境恰恰是制度软环境的核心。有专家指出,当前区域的竞争突出表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
浅论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
现代法治理论主张,法治的基础得有善法,并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法治的核心在于权力与权利的合理配置,法律的执行得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来控制和保障,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法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立法、行政执法、如何依法调整各方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等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措施,已成当务之急。
1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问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国家相继制定、颁布、修订了《农业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从地方来看,也有22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农业(生态)环境条例,但从全国而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综合立法缺位和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
1.1.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缺位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分别规定在农业、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之中,这种分散立法与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早在1995年,全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就已达成共识:颁布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势在必行,因为这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全国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武器[1]。但时至今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依然缺位。
1.1.2立法技术滞后“善法”是法治的必要前提,要制定出好的法律,需要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进行,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体现客观规律[2]。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的难产,与立法技术滞后密切相关。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民主性、公开性不够。主要以政府部门起草为主,很少有公众参与,其内容也主要倾向于规定行政权的便捷行使,而很少关注如何增强行政执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定程序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另一方面,我国地方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仍过于原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规定和政策宣言式的规定无法执行,从而严重影响执法效果[4]。不少地方性法规条文只有行为模式,没有相应法律责任规定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体现不出法律的威严[5]。这样的法律离“善法”尚有距离。
生态环境构建法治保障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报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被确立下来。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这项工作?法治无疑是最佳选择。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依托,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曾指出:“要站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统筹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可见,生态法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施行,环境保护被纳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全面依法治国轨道,开启了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同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载入宪法,进一步为依靠法治力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全社会共建美好生态的良好局面。但同时,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立法的引导功能尚须强化。当前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也存在着立法的城乡不平衡、领域不均衡等问题。以某市为例,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项目与相关计划都略显薄弱,除《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实施方案》外,缺少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制度保障不能体现出城乡间历史条件与现实基础的差别。此外,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立法仍较多地停留在工作方案或规定的层面,立法效力级别不高,发挥作用空间有限,地方立法在与国家环保新要求的有效衔接上、在对部门间权限的界定上等仍需提升技术与能力。如针对环境违法成本低等问题,除国家层面要完善相关立法外,还需要地方立法予以配套落实,但一些地方这方面的措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环境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的现象仍然存在。(二)环境执法的监察监测水平有待提升。1.队伍保障能力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目前,一些地方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整体素质与新时期的环保任务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集中体现在环保队伍人员少、执法人员少,监察、监测力量薄弱,业务人员、用房、设备配置等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难以应对当前繁重的环保任务需要,尤其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环境法治、科技支撑、监测预警、风险管控等基础能力仍较为薄弱,技术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2.执法权威尚未完全形成。虽然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立场明确且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和人员履责尽职意识不够、担当精神不足,存在着工作举措不力、执行制度不严格的问题。以环评审批为例,一些地方的审批工作在程序、要求、标准和规范等方面执行不严,“入关口”把握不准,环评质量不高,一些项目的环评结果只依据第三方报告,缺少实地检查和监督,导致出现环保信访事件和群众负面反映;(三)司法护航功能需进一步发挥。由于环保问题涉及面广,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部门考核及领导干部的任职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司法机关处理在处理与地方政府、部门相关的环境问题时往往也更谨慎,尤其对于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县区重点项目,一旦生产经营中出现污染等问题时,处理起来需考虑的因素较多,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不同地方在生态环保事件处理时面临的共性问题。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往往不愿处理环境案件,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后,当污染受害者诉诸司法解决纠纷时,会以诉讼主体资格不符等理由不立案,即使受理,审理过程中也更容易受到一些隐性因素的干扰影响。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保障生态功能的发挥,需要担当的精神和理性的心态。(四)公众环保法治意识亟需提升。法治意识是法治行为的基础,法治意识的缺失将诱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并增加治理的难度。目前仍有一些地方的人们没有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环境守法意识不强。也有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只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对于日常一些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不以为然,对于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活动缺乏认同感和积极性,不能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的形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缺乏“不以恶小而不为”的主观能动性,对不文明行为存在放任心理。没有形成对美好生态环境共治共建的意识,依赖心理强,自觉主动守法、维护环境健康安全的意识没有养成。
三、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化路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就是要通过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健全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一)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体系。1.制定科学合理的立法计划。落实对环境要素的整体保护而非孤立调整的思路,通过出台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较为全面的地方性生态环保法规和规章,以立法的方式来完善各项生态法律制度。各地方要在科学编制立法计划上下功夫,提高立法的科学性,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逐渐形成完备的生态立法体系,为生态环境执法司法等活动提供制度依据。2.强化农村生态治理中的法律权威。一要通过出台促进乡村振兴的法规政策,将农村生态政策制度化、法定化,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利益冲突等方面的权威地位。二要引导村规民约在乡村生态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对社会公约或村规民约中没有涉及的生态保护理念与具体要求,要及时补充完善,发挥村干部、党员、有声望村民的带头作用,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环保条款,增强村民参与环保建设的积极性。(二)提升环保监察监测的能力水平。在201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拥有这样一支环保队伍,生态文明执法效果将事半功倍。要特别注意培育基层队伍,尤其是农村执法力量建设,善用专业力量提升环保执法队伍的能力和水平。1.敢于动真碰硬。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对破坏环境、影响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依法严惩、追究到位,不去较真、不敢碰硬,就会导致法律权威受损、执法公信力下降;增加守法者经营成本,侵犯其公平竞争权利;助长违法者气焰,环境问题不降反增。因此,必须加大生态文明执法力度、提高违法犯罪成本。一是建立环保信用评价系统,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红黄牌”警示;二是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对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各类恶意环境违法行为严管重罚;三中将可能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排污大户列入重点监管名录,作为环境执法“两随机、一公开”重点监管对象;四是集中整治、分类施治,指导排污单位根据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不同阶段的整改目标,不搞“一刀切”。2.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政府要依法履行管理责任。加强环境引导、调配和监管职能,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区域的政府生态环境职能分工细化,优化整合职权和资源,为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科学决策、精准化治理奠定基础;二是有关环保部门各司其职,配合协作。按照《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改革,强化综合管理,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提高执法效能;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按照环境监管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监管要求,建立企业环境主体责任明确、属地具体负责到位、行业监督管理清晰、社会参与充分的网格化、精细化规范管理的工业企业环保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三)落实生态环保考核问责机制。1.严格落实党政主体同责。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一是完善对领导干部生态法治意识的考核评价体系,树立科学政绩考核体系,使环保考核成为领导干部行权用权的硬约束。二是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违法违规审批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对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高发、应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没有落实、推诿扯皮、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等等,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2.实行差异化考评的方式。一是各地区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心工作,制定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和措施清单,对本行业生态环保问题及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方案论证、标准、质量和时限把关。二是对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进展缓慢,存在完成风险的部门及领导,及时予以生态环境预警,提醒相关单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攻坚进程,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三是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将生态文明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四)落实生态治理的公众参与制度。1.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一是要注意参与渠道的选择。设置较为清晰的参与方式与适用标准,重视运用行政指导等手段协助老百姓参与到生态环境事项的决策与监督中来,通过百姓与政府、与环境保护组织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环境执法效能。二是要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依规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共事务,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体系。2.确保参与结果的有效。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相关要求,对涉及城乡环境利益以及环境与经济利益取舍等关乎城乡环境公共利益的问题,保障利害相关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序即每一次的公众参与都要在平和有秩序的环境中开展,防止公众参与过程的混乱与不可控;有效即生态决策等行为要体现对公众合法权益的尊重、反映公众意愿、表达公众诉求,切忌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组织部分,生态建设的法治化进程,必将推动国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市容环境保障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全区动员,全民参与,营造干净、整洁、靓美、和谐的节日环境,为国庆60周年献礼。
(一)确保环境干净
1、组织卫生大扫除。以街为主、社区(村)为单位,发动群众开展全民性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街道、阳台、屋顶卫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的良好氛围。各街道要做好集镇进出道路的环境卫生及村的卫生大扫除工作。纱帽街在重点做好陡埠地区道路沿线垃圾清理工作的同时,要组织薇湖路社区、育才路社区、百花街社区、月亮湾社区、滨江路社区、绿苑路社区、廖家堡社区、新兰社区等8个社区居委会开展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济开发区重点做好开发区境内道路的清扫保洁以及区域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农科所重点做好程家山地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区文明办、区爱卫办;配合单位:区城管局、纱帽街、区经济开发区、区农科所)
2、强化“门前三包”工作。“门前三包”责任单位在节前要组织开展“洗刷刮抹”等清理活动,确保临街门点单位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绿化良好、秩序井然。(责任单位:区“门前三包”管理办公室)
3、加强渣土运输管理。针对建设施工高峰期的特点,开展渣土污染集中整治行动,严格规定渣土、石料运输时间和线路,依法查处违法运输渣土和渣土污染行为。除区政府特批的重点工程外,2009年9月28日到10月8日期间全区禁运渣土。(责任单位:区城管局;配合单位:区建设局、区交通大队)
旅游经济环境条件与保障对策
摘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按照不同的物质特性,可以从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人力资源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区分。一个地区是否能够落实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保障对策分不开。政府方面、旅游市场方面、旅游企业方面、知识的生产性方面以及环境的优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保障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保障对策
区域旅游的经济发展是要从宏观和空间的角度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快,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但包括旅游经济总量的扩张,还包括经济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阿尔山景区依托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保障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能够分为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以及人力资源条件三个方面。(一)物质环境条件。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条件还可以具体分为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公共设施环境以及区域旅游市场环境。所谓自然环境,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现象,在这个空间进行的社会活动不同,因此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不同的旅游资源会给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容、形式和效果带来不同的影响,除此之外,自然地理的环境要素也直接决定了当地是否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这些都关系到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物质环境条件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制约性关系。除此之外,区域的物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数量多少、质量如何,是否有吸引游客的特色等等,都关系到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除了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一个地区区域的公共设施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西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区域旅游经济;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整个区域旅游市场环境是影响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企业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旅游市场结构和行业的分布,还是旅游生产要素的供给,都会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1]。(二)非物质环境条件。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政府、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构成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非物质环境条件因素。所谓政府环境就是由政府行为的各因素所构成的环境氛围,包括法律、制度、政策、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等等,政府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从而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公共产品,并解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引起的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就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包括经济发达与否、商业道德如何、诚信状况是否良好等等,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着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区域旅游经济开发的供应能力也与区域经济是否发达有关,在商业中,诚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区域的信用环境良好,那么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旅游经营活动中,有很多无法用契约表明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商业道德的约束,因此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商业道德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地区社会、传统和文化因素所构成的环境氛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行为和良好的风俗习惯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因此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提高旅游地的形象能够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三)人力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就是某个地域范围内人口总体的劳动能力,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力资源条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成败,如果没有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在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高素质的人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如果缺乏人力与技术资源开发,那么旅游发展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旅游市场混乱、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又是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所以人力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生产力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却要通过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研究和使用,所以说人力资源决定了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通知
我县10万吨城市供水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营,现已从水库取水,经沉淀过滤、杀菌消毒处理后供居民生产生活使用。为进一步加强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建立健全水库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保障我县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努力确保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半年多来,县环保、水利、农粮、矿管、卫生、水库管理局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了监管力度,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水库流域范围大,涉及面广,上游的等7个乡镇和乡、镇部分村地表水全部汇流入库,污染源点多面广;镇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相当分散,监管难度很大。尤其是进入枯水季节,生态水总量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污与水少的矛盾进一步突显,稍有不慎,将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饮用水安全稳定供应。
二、因地制宜,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根据《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规定,结合饮用水源地水库及其上游流域实际情况,科学划定我县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监管控制区如下:
一级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