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灌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09:42: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黄灌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黄灌区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1鲁北地区水资源及引黄灌溉简况
鲁北地区包括山东省的聊城、德州两市的全部和济南、滨州、东营三市(地)的黄河以北部分,共29个县(市、区),总面积29713km2,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68.5mm,地表水资源量14亿m3,地下水资源量27.9亿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部分,其水资源总量为39.8亿m3,可利用量为27.11亿m3。由于当地水资源贫乏,农田灌溉及城镇供水的大部分依靠引黄供给。全区现有667hm2以上引黄灌区24处,设计引水能力1017.2m3/s,设计灌溉面积143.64万hm2。自50年代至1996年累计引用黄河水1152亿m3,1991~1996年年均为51.5亿m3。
2鲁北引黄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资源短缺
据分析,2000年水平,在开源规划全部实施,供水能力达到72亿m3左右时,保证率75%枯水年全区缺水量最低达24亿m3。供水不足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黄河进入山东河段的径流量越来越少使鲁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黄灌区水价管理论文
1供水价格现状及影响
由于受传统水利和区域经济水平的影响,德州市引黄供水价格一直在低价位运行,远远达不到实际供水成本,更谈不到政策规定的供水价格,造成工程管理单位连年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州市水利供水工程的良性发展。
1.1农业水价现状
德州市现行农业水价是1996年调整后执行的,即混水3.6分/m3(引黄干渠内引水),清水4.5分/m3(干渠以下引水)。由于近几年部分成本费用增加,实际成本已远大于供水价格。经测算,现农业供水成本为:混水0.18元/m3,清水0.19元/m3。由于水价明显偏低,导致农民对投资节水设备的积极性不高,节水意识不强,目前,许多地方仍使用大水漫灌的传统浇灌方式,特别是用水条件较好的上游地区更是如此。经权威机构评审,目前,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64%,灌溉水利用系数为48%,浪费和损失水量占了很大比重。另外,低价供水导致上游地区无节制使用引黄干渠水源,下游地区又因缺水而告急,水资源分配极不平衡。
1.2工业水价现状
德州市引黄区工业用水主要是华能德州电厂冷却耗用水,黄河水通过潘庄引黄总干渠,经三级沉沙后入马颊河,输水距离150多km。现行水价是1996年经山东省物价局批准执行的0.42元/m3。根据近几年的成本变化,经计算,实际成本为0.60元/m3,加法定盈余,供水价格超过0.80元/m3(不含税金),相当现行水价的两倍。电厂用水与德州市其他工业用水相比,供水价格也明显偏低,目前,德州市其他工业主要用城市自来水,按现行供水价格加城市排污费2.25元/m3;其次是取地下水,按现行德州市城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城市排污费0.65元/m3,均高于供电厂引黄水价。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益比较好,用水价格低于其他工业显然不合理。
黄灌区节水改造分析论文
邢家渡灌区位于济南市区东北,黄河左岸,辖济阳、商河两县及天桥区的一部分人口80.92万人,总面积19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干渠总长38.5km,设计流量50m3/s,加大80m3/s,年引水2.79亿m3。
灌区绐建于1973年,1974年秋放水,其后一直处于停停建建状态,工程配套率较低,按当时建设方式采用了“社办公助”形式,工程质量不高,在很大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区划调整(从德州化济南),两地市都没有大的资金投入,现在灌区已无法正常运行,上下游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也为灌区节水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改集中沉沙为分散沉沙
邢家渡灌区现有沉沙池两处,共1.3万亩,其中一级沉沙池9400亩,二级沉沙池3600亩,均已用完,管理单位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开辟新池,二是分散沉沙浑水入田。
灌区年引水2.79亿m3,引水含沙量多年平均6.7kg/m3,泥沙容重1200kg/m3,年均引砂156万m3,现在的沉沙方式是以挖代沉,一、二级沉沙池平均淤沉均达6m以上,两级沉沙池早已不堪负重。若开新池,即使继续以挖代沉,平均淤沉5m计;年均占地500亩。灌区经过30多年运行,一些涝洼地已变成了良田,新池的征地全是耕地,按当地的价格3万元/亩,将达1500万元,以挖代沉的清淤费为5元/m3,年均780万元。管理单位每年用在沉沙上的费用将达2280万元。而邢家渡管理处的现行水价0.055元/m3,县乡截留30%,上交水资源费22%,占地12%,上交市财政预算外资金5%,即865万元,其中用于灌区建筑物维护,设备检修,人员工资,行政事业开支占42%,即419万元,真正用在沉沙上的费用仅446万元,仅为正常运行费用的五分之一,其结果造成:一、清淤不及时,沉沙池入口壅水,淤积总干输沙渠。二、泥沙下泄,抬高渠床,阻水壅水,上游水大量浪费,下游无水可引产生水事纠纷。
另外由于沉沙池每年都有100多万方弃土产生,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形成一个大的风沙源,每当有三、四级东北风起便铺天盖地的黄沙直扑济南市区,当地村民更是终日与沙为伴,喝夹沙水,吃掺沙饭,苦不堪言。
引黄灌溉存在问题研究论文
黄河流域大部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灌溉效益十分显著,沿黄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目前的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问题
1、用水户的节水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节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通过节水来缓节华北地区和黄河下游断流这类区域性缺水的和水环境问题,更需要全区域(或全流域)社会成员和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见成效,节水需要坚强的法制保障和全面统一管理,而在我国节水和法制都很薄弱。目前节水管理处于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状况,定额标准混乱,没有统一的现行规定,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有关全面节水的法规,节水工作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更谈不上有效监督管理了,同时,多数部分领导和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认为节水是上级的事,与下级无关,没有把节水的重要性放在心目当中,上级要求严了只好开开会、传达传达会议精神而已,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另外,我国现有的用水机制让人感觉到用水多少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大的想法等,由此造成了从根本上不可能从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高度解决好“节”的问题。
2、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一是现有的引黄灌区及配套措施已运行20年以上,因受当时现实条件限制,灌区工程标准低、工程配套差、渠道衬砌年久失修,渗水漏水严重;二是大多数灌区农田仍然是大水漫灌、土地高低不平、用水浪费严重;三是有的灌区工程老化,失修相当严重,甚至有的工程超期服役,带病作业,灌溉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四是黄河水价严重偏低,导致用水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用水浪费。
渠网灌溉水沙调度分析论文
1前言
随着引黄灌溉事业的发展,泥沙问题日益突出。引黄泥沙的处理不但影响沿黄两岸地区的工农业效益,还将造成土地沙化,成为影响环境的公害。
渠网水沙调度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泥沙处理和灌区布置方式,进行泥沙远距离输送,使进入渠道的泥沙得到合理的安排。这也正是引黄灌溉泥沙安排的战略方向。
2渠网水沙调度模型的计算方法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灌溉渠道的分布均可概化成干、支、斗、农、田的结构形式,即水流自上而下逐级分流直至田间。干渠的水沙运动可用灌渠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来计算(详见文献[1])。如果将支渠看成是干渠、斗渠看成是支渠,则支渠的冲淤计算也与干渠一样,而斗渠和农渠又可看成是支渠与斗渠的模式,这样整个灌区的干、支、斗、农渠直至田间的水沙运动过程都可求出,因此以灌渠水流泥沙数学模型为基础,考虑不同灌溉渠道中引水、灌溉形式等,即可建立用于泥沙调度的渠网水沙调度模型。
由于一个灌区的支、斗、农渠很多,如果通过对每条渠道的计算来求全灌区的淤积及分布则十分繁杂。因此在渠网水沙调度模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简化。首先把灌区内自流灌区与提水灌区分开;然后根据平面位置、地形情况、种植作物异同等分成几片(可包括几个支渠灌溉系);再分别找出有代表性的典型支渠灌溉系,进行支、斗、农至田间的泥沙淤积及分布计算;最后用各代表支渠系统的计算结果,推算出各片的泥沙淤积分布情况,即可计算出整个灌区(包括自流灌区和提水灌区)的泥沙淤积分布。下面详细介绍各级渠道的水沙计算方法。
引黄泥沙科学治理分析论文
摘要:黄河下游引水灌溉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泥沙的治理问题,必须有所行动,以利于人的生活。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泥沙;灌溉;防治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灌溉事业自50年代初期以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连片自流灌区。到90年代初,黄河下游豫、鲁两省共建成万亩以上引黄灌区96处,设计灌溉面积305万hm2,总引水能力3363m3/s。据统计,1958-1990年29年间(1962~1965年停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共引黄河水2333亿m3,平均年引水80.4亿m3。黄河为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各月平均含沙量见附表),引水必引沙,据系统计算,29年间共引沙38.65亿t,平均年引沙1.33亿t,约占同期黄河来沙量(花园口站)的11.6%。
黄河泥沙的引进不进加大了灌区运行费用,而且治理不好还会引发灌区土壤沙化、排水河道淤积、土地盐碱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灌区的持续发展。泥沙问题是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泥沙防治利用的主要途径
(一)引水防沙
大型灌区改革分析论文
一、灌区改革进展情况
湖南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始于铁山灌区。1995年12月,铁山灌区管理局针对灌区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维修任务重、资金筹措能力弱、水费计收难、多头管水、水资源浪费大等弊端,借铁山灌区作为湖南省利用世行贷款水利项目一个子项目之机,借鉴国外灌溉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本灌区的实际,对北灌区内的临湘市长塘镇进行“公司+协会+用水户”灌溉管理模式的改革试点,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铁山灌区临湘长塘农民用水户协会,长塘支灌区的1693户农户全部申请入会,农民投票选举了用水户代表,民主产生了协会主席和执委会成员。在地方政府和铁山灌区管理局的支持下,用水户积极筹资投劳,新建和改造支渠17.4km,兴建田间灌排渠道16.5km,扩大灌溉面积133hm2,改善灌溉面积267hm2。改革后工程运行的第一年平均增产粮食1230kg/hm2,用水户水费无一拖欠。在长塘用水户协会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铁山灌区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本灌区推广并完善该模式,目前整个灌区已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24个,用水户联组36个,入会农户6.04万户,管理灌溉面积2.03万hm2,占设计灌溉面积(5.7万hm2)的35.6%,占有效灌溉面积(2.73万hm2)的54.3%。
湖南省在铁山灌区“公司+协会+用水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水利部、国家计委对大型灌区建设与管理提出的要求,结合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适时推行了以转换灌区经营机制为重点的大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官庄灌区浏阳片通过改革和改造,灌区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5月,省水利厅和衡阳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欧阳海灌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在全灌区推行“公司+协会+用水户”经营管理模式,成立用水者协会,灌区管理局水费计收有了重大突破,灌区面貌大为改观。在六都寨、双牌、黄材、青山垅、官庄、澧阳平原、青山水轮泵站等灌区,亦成功地实施了“公司+协会+用水户”管理模式试点,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省大型灌区共建立用水户协会129个,入会农户158036户,管理灌溉面积4.45万hm2。改革后的灌区,提高了灌溉效益,增加了灌溉面积,建立了良好的灌溉管理秩序,加强了工程维修养护,提高了水费实收到位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
湖南省灌区工程大多已运行几十年,由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导致效益衰退。目前,大型灌区均未达到设计标准,15处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6.3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为35.12万hm2,“九五”期间年平均实际灌溉面积为32.78万hm2,仅为设计规模的70.7%;渠道工程多未衬砌,崩垮渗漏严重,实际灌溉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5,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灌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低,大部分灌区没有遥控遥测设施,还是依靠人工测报水位、传递信息、操作设备,生产效率低下。干旱季节用水秩序混乱,拦水、抢水等现象时有发生,灌溉工程管理难度大。
高效节水农业实施若干意见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贯彻落实好总理指示精神,深入推进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紧紧抓住输水、配水、结构调整、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农作物需水规律,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配套田间节水设施,实行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突出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创新和普及,注重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连片种植,努力把我省灌区建设成全国节水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二、推广目标、实施区域和产业布局
(一)推广目标。从2012年开始,经过3年努力,逐步扩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面积和范围,最终实现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的目标。2012年推广面积达到700万亩,2013年推广面积达到900万亩,2014年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
按照我省种植结构现状及近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际,不同区域、不同技术模式应达到以下目标: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井灌区平均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亩增收150元,并积极探索河灌区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应用垄膜沟灌技术,灌区平均亩节水120立方米,沿(引)黄及东部灌区平均亩节水100立方米,项目区平均亩增收60元;应用垄作沟灌技术,平均亩节水60立方米,亩增收20元。通过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初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水库及灌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专业较多,管理难度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结合驮英水库及灌区建设实践,从项目法人的角度对水利工程建设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以提高项目法人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管理;驮英水库及灌区
1工程建设期安全管理现状
1.1工程建设内容广管理难度大。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广西当前最大的由地方政府建设管理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总投资66.56亿元,工程涉及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3县(区)21个乡镇127个行政村,由新建驮英水库和驮英灌区组成,其中驮英灌区总干渠总长41.26km,宁明、驮英东、驮英西及客兰4条干渠总长202.1km,64条支渠总长442.67km。本工程建设内容涉及深基坑、高边坡、高大模板等高风险点,客观上安全管理难度大。一方面水利工程因其作业内容综合,点多面广,所需要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较多;另一方面而当前大型水利工程多由政府部门成立项目法人主导兴建,在编安全管理人员编制较少,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偏少,难以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管。1.2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安全生产费与工程成本具有密切的关系,参建单位多从经济效益单纯性将二者对立看待,即增加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就会增加成本,片面追求利润,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减少安全投入,导致安全施工缺乏保证,施工隐患重重。更有部分企业将工程其他费用列入安全生产费用,挤占安全生产费用;另一方面,部分项目法人在概预算阶段对安全生产费用预估不足,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未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明确单列,未明确提出工程创建标准,如创建标准化工地、省市级平安工地等,在承包合同中未明确安全生产所需费用、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导致建设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标准与投入计划不符,增加的投入超过预期,调整安全费用无门。1.3安全风险防控力量分散。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专业内容多,作业场所多,条件恶劣,作业面随工程进度变化,作业人员普遍安全意识低以及流动性大等特点,安全风险多且分散。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于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互相推诿。部分施工、监理单位片面以进度和质量为重,忽略风险防控。导致风险管理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重大风险听之任之,一般风险做做样子。
2安全管理策略
2.1引入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充实项目法人安全监管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第二十八条提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在建筑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水利安全第三方技术服务以水利工程为对象,针对各相关单位建立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其安全管理职责,从而确定其安全管理目标、制度、管理方案,以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引进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安全管理技术服务管理模式,成立广西驮英工程安全管理站,由武汉博晟派驻专家团队,对驮英工程开展专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有效改善了工程安全生产现状,违章作业频率大幅减少,呈现出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行为连续下降的良好局面,理顺了工程安全管理的安全职责,使管理中心在日常安全管理、安全考核等方面有了长期的安全管理技术支持,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向好。2.2提前规划安全生产费用,严格审核,专款专用。项目法人在概预算阶段,要明确工程建设标准,是按照标准化创建还是一般标准,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水总〔2014〕429号)文件要求,计列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针对高边坡、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部位,要适当考虑增加专项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监督服务职能,加强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核查,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实报实销,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具体范围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第6.2.3项),每一笔费用应明确使用时间、使用单位、使用内容以及安全费用的取用人等,做到票据完整、用途金额清晰,不得挤占、挪用,且至少每半年组织参建单位和专家对安全生产费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意见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完善。2.3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项目法人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组织参建单位、相关机构每年全方位、全过程从施工作业类、机械设备类、设施场所类、作业环境类、生产工艺类等几个类型开展一次危险源辨识,查找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列出危险源清单,并按重大和一般两个级别对危险源进行分级。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等级为重大的一般危险源,由项目法人和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盯控,建立专项档案,明确应急措施,报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要按照规定同时报有关应急管理部门备案。一般危险源由责任单位自行监控管理,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定期核查。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做到重大危险源由关键人物“特殊照顾”,一般危险源由各级管理人员随时防护,形成既有主次,又全面的安全风险防控局面,将风险牢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改造工程设计与经济分析论文
1工程概况
尖背水库建于1956年,于1964年进行了扩建,集雨面积5.3km2。由于来水不足。因而,在1969年于库尾修建了新桥、远迳水库(集雨面积总计23.2km2,正常库容分别为124万m3、40.3万m3),引水入尖背水库。因此,现尖背水库总集雨面积为28.5km2,尖背水库正常库容为960万m3,最大库容为1075万m3,死库容为58.0万m3。尖背灌区另一水源为东风陂拦澄江水,陂址以上集雨面积251km2。灌区分为东、中、西三片灌区,灌区以两造水田为主,旱作物以种蔬菜、黄烟、花生、和蕃薯为主,耕地土质以壤土为主。
2工程建设任务与规模
2.1工程现状分析
本灌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绝大部分渠道为土渠;部分地段土堤较为单薄,加上灌区为红砂壤土质,土壤渗透系数大,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现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日趋下降,现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3,由于渠道渗漏严重,灌区下游及上游引水渠水未能完全到达,导致灌溉面积不断萎缩,从原设计灌溉13736亩委缩到11236亩,且现灌溉面积的设计保证率从90%下降到60~70%左右,由于渠道的渗漏及灌区水圳泄洪设施不够,经常垮渠现象,加上引水隧洞局部坍塌、渡槽槽身局部爆裂及错位引起的漏水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灌区群众意见大且造成灌溉效益低。
2.2工程任务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