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00:33: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后现代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艺术伦理之维

后现代艺术作为后现代思想最初的承载体,在建筑、绘画、诗歌、小说等艺术形态中表现出与现代艺术迥然不同的风格和路径依赖。相对于现代艺术而言,以“审美距离消失、历史意识消解、主体性丧失、文化复制”(杰姆逊语)为表征特性的后现代艺术,从其产生时就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中发展。不少学者视后现代艺术为“没有归宿的过客”(吴冠中语),源于后现代艺术对已有艺术动以根基的全面解构和不留情面的颠覆。不少学者肯定后现代艺术,认为后现代艺术是一场思想革命,使得艺术大众化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构成部分。透过后现代艺术“审美距离消失、历史意识消解、主体性丧失、文化复制”的表征特性,带着众多评论,回到后现代艺术作品产生的特定背景和艺术本身,发现后现代艺术家们的艺术行为似乎让“在已有艺术思维范式中”的人无法看懂的同时,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出自身的伦理诉求,这为后现代伦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

一、后现代艺术伦理诉求的基石:日常生活世界

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服务于现实生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艺术观的基本观点。艺术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特质,使得艺术无论怎样发展都要服务于现实生活世界,这在艺术产生的初期社会尤为明显。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发展初期,对艺术的把握都是从功利作用出发。尽管也能看到艺术的审美价值,但是在功利与审美之间,肯定前者而贬低后者。[1]f~75-82)艺术服务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功利性特质,使得艺术和伦理统一成为了可能,因为现实生活是一种具有伦理特质的秩序生活,艺术服务现实生活主要表现为:为现实生活的伦理秩序服务和这个伦理秩序中的人身心安顿服务,从而形成“艺术、伦理、生活”的共生性态势。这种共生陛态势在中国传统社会尤为突出。如在《礼记•乐记》中有“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湿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在中国传统社会,艺术往往成为知识分子甚至包含普通百姓修养身心、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如《礼记•乐记》中又有“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式,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即:艺术(音乐)是调整人身心的重要工具,通过艺术的熏陶,人在“和易、正直、慈爱、诚信”等德目下完善自身,使得生活在伦理秩序中展开。“艺术、伦理、生活”的共生性态势使得中国的艺术发展呈现出“审美伦理化”这一最大特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发展绝大部分指向了艺术审美者的理想化的道德人格。艺术所描绘的对象是人格美的象征,所以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格审美境界。艺术“审美伦理化”的根源在于艺术始终没有偏离现实的生活。艺术产生在具有伦理诉求的现实生活中,并自产生时起就服务于现实生活,让生活在有序的状态下开展。因而,“日常生活世界”构成艺术与伦理统一的内在基石。在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和作品,诸如(法)库尔贝《打石工》、(法)米勒《拾穗者》、(法)杜米埃《洗衣妇》、(俄)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等。就整个艺术发展的常态而言,艺术从其得以产生的现实生活中出现时起,或因对世界本源(本体论)的孜孜追求,或在科学理性(认识论)绝对化的影响下,使得艺术发展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了形上玄学或自娱自乐的玄思。古希腊时期,在对世界本源(本质)的寻求中,将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抽象化和凝固化。毕达哥拉斯学派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数”这一属性,从而将抽象的“数”看成是世界的本源,生活世界不过是“数”的衍生和组合。与此相对应,艺术也就是事物在“数”属性下的比例分配,艺术行为和作品中的“美就是和谐与比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式和质料是世界的本源,艺术是形式和质料之间的关联,艺术之美要“依靠体积和安排”。

柏拉图将“理念”看作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理念的产物,艺术也就是理念的属性,因而,艺术之美不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世界,而是来自客观的美的理念。回”)中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在神学的绝对权威下脱离了现实生活,上帝这一绝对实体取代了艺术的主客体统一,艺术是上帝的属性,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神学的附属品。如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之美具有完整、和谐、鲜明等客观属性,但这些属性归根结底来自于神:“鲜明和比例组成美的或好看的事物……因为神是一切事物的协调和鲜明的原因。”嘲㈣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宗教禁锢的同时,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主体意识在近现代社会得到了高扬。科学、理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发展使得西方近现代艺术逐渐呈现出科学性和主体理性的倾向。艺术与科学技术、理性的结合出现了艺术的形式化、抽象化。如“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指出:“要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描绘对象。”艺术的抽象化彻底打破了艺术生活化的气息,让艺术与生活渐行渐远。出现艺术“大众化个体感觉与精英个体化不可共感的感觉的对立日益尖锐”的态势,这使得西方近现代艺术常常被冠以“极少主义”、“原始结构艺术”、“贫乏的艺术”、“不可能艺术”等称谓。[41eP~)后现代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艺术作为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仅仅是艺术发展在时间上的推移和表达技巧上的创新,其显著的特征就是让艺术重回现实生活。后现代艺术的生活化特质在相应的艺术作品和行为中有较为明显的表达。如:后现代艺术之父杜尚的作品无不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其作品《门》以“既开又关”的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与通常门的“非开即关”的表现手法截然不同。既开又关的(1''''-15,作品远非要哗众取宠,其背后体现了创作者本身的H常生活诉求。因为回到本真的现实生活中,门往往处在一个非开非关的自然状态,只有理性的作用才会让“门”要么绝对开着、要么绝对关闭。艺术回归生活的气息在作品《泉》更是直接的表达出来。1917年,杜尚把一件生活中小便器命题为《泉》,并作为作品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将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小便器)纳入到艺术中,在降低艺术的审美功能、否定起码的艺术观念的同时,提高了艺术的日常生活的功能。这将艺术从传统的抽象理性的行为中剥离开来,让生活回归到艺术中,成为艺术行为和艺术作品中的常态。为了彰显艺术的生活特质,从理性的绝对化中解放出艺术,杜尚甚至对在美的理性塑造下的作品《蒙娜丽莎》加以修改,添上两撇小胡子。后现代艺术的生活化特质让伦理(后现代)和艺术重新统一在所有人在场的、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后现代伦理学大师们重建伦理道德的主要场域就是后现代艺术中“主客体统一和感性理性统一”的现实生活。后现代伦理学否定理性绝对化基础上的现代主义伦理生活。理性的绝对化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本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伦理精神及由此构建的道德准则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类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反而让社会生活呈现出理性支配下的无根性、碎片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理性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将现代社会生活无可挽回地引向了式微状态:理性主义消解了人的一切丰富的内涵,使得人在各自的分工领域碎片化地生活,人成为了只关心“亲近道德规则”(鲍曼语)的单向度的人,每个人仅仅在自己的分工的维度内从事自己的事业,关心眼前规则,而无暇顾及整体性的规范。出现了“有罪过,但无犯过者;有犯罪,但无罪犯;有罪状,但无认罪者”的奇异景观。isl(i"21)为了重建和谐的伦理生活,后现代主义伦理学家们将祛魅的矛头指向了理性主义指引下的现代生活,主张重建存在个体差异和所有人“在场”的人的本真生活状态。后现代伦理所主张的“尊重个体差异的本真生活”正是后现代艺术的源泉和基石。后现代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和艺术行为表达了后现代伦理学“反对理性至上、主张主客体统一和感性理性统一”的生活要求,让“艺术”、“伦理”、“生活”重新统一在去除了理性绝对化和主客二分的本真的现实生活中。如,纽约女艺术家MierleLaden''''nanUkles花了一年时间和清洁工人呆在一起体验生活,感谢清洁工人让纽约保持了生命力,并将这样的行为艺术送给清洁工人。德国后现代艺术大师JosephBeuys将艺术完全融于日常伦理生活中——积极参加议员竞选、带领群众到丛林中打扫及栽种橡树等艺术行为。后现代艺术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维范式,将艺术从人们看不懂的理性范式下的少数人的独占变成了生活中的常态。艺术回归了生活,也就使得艺术与生活中的伦理的结合成为现实。无论是与清洁工人一起生活,还是参加议员竞选和植树等后现代艺术行为都强烈地体现出后现代艺术的人文关怀和后现代维度内艺术和伦理、生活共生的态势。

二、后现代艺术的伦理诉求的方法:主体和客体统一,理性和感性统一

后现代艺术在向现实的H常生活回归的同时,彰显出了艺术所内涵的伦理生活的功能,艺术自从其产生时起就不应仅仅成为少数的精英分子品玩的对象。然而,从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来看,艺术之所以脱离现实生活,成为少数精英分子的独占之物,其根源于艺术行为活动(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偏颇: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理性和感性的对立。即艺术活动中一直没有能够将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本真的日常生活而言,生活既包含了主体——“人”,也包括了客体——“人所认识的世界”;既有感性的生活又有理性的世界。只是人们在便于了解、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才有了主客体范畴、感性和理性等范畴。主体、客体及感性、理性范畴的产生只是手段,远非目的。主客体统一下的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的交融才是日常生活世界,也才是生活的常态。艺术作为日常生活的产物本应是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的二重统一。但是,自西方古代社会起,艺术从其产生时起就迷失在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中。如上所述,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世界本源的探究过程中,就预设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存在和变化而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这样的思维范式内,艺术是脱离了主体“人”之外的客观存在。艺术脱离了“人”这一主体,也就脱离了由人所构成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规范。经过漫长中世纪,到近代社会,艺术从神学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艺术和神学相分离背后的支撑点是人的科技的进步、理性(主体性)以绝对的优势战胜神性。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性作用的增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强化,人们相信在科技和理性(主体性)的作用下,人能够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得世界可以按照人的理性设计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思维范式内,对艺术的认识及艺术行为成为了理性的产物。艺术不再是古希腊时期客观实体的属性,而是人们理性的阐释和生成。理性(主体性)在艺术中的再现,本可以让艺术重回理性(主体性)的载体人的现实社会当中,让艺术和生活再一次相遇。然而,理性的片面化和绝对化让艺术成为了生活的抽象,呈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态势,生活中的真实的感觉、可触摸的丰富性在艺术中都消解了。艺术抽象化的理性特征在现代绘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代绘画艺术中的主要流派——印象派(马奈)、立体派(毕加索)、野兽派(马蒂斯)等——其作品“都从再现现实的使命中退出,或者讲现实逐渐从再现它的绘画中退出”,“主张进一步注重绘画的本质性问题”。[61(r59理性与感性分离下的理性绝对化让艺术远离丰富性的现实生活,走上了抽象化。艺术越来越不为大众所能认识,出现了为了艺术而艺术的现代形式艺术。在理性和感性分离范式下的现代艺术那里,生活世界“到处是瘫痪、困倦、僵化或者敌意、混乱,生活整体根本不复存在了,它是一个经过了计算机拼凑起来的人工制品”。㈣在对世界本源(本体论)的孜孜追求和对世界认识问题上的理性(认识论)绝对化的影响下,西方社会艺术发展脱离了现实生活而走上了形而上学。这使得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艺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现实生活相分离。艺术主客体的分离和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使得现代艺术无可挽回地偏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少数专家、精英们在展览馆欣赏的对象,艺术被抽象成了一种高雅精致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甚至出现了认为艺术作品的道德性与艺术作品本身没有任何联系的“极端自律论”和艺术在道德上是值得怀疑的、具有有负面影响的“柏拉图主义”。后现代艺术把对现代艺术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艺术与生活相分离的方法论基础:主体和客体分离、理性和感性对立的艺术表达途径。如后现代艺术家Klein创作作品《虚空》,让观众参观空白的、没有一幅画的展厅空间。在让观众看不懂的《虚空》作品背后,是创作者对现代艺术主客二分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范式的否定。只有在空无的空间中才能消除人的固定思维下的主客体的分离。艺术的客体虚空,也就冲击着对艺术客体品鉴的主体的存在。《虚空》作品在消解主客体二分的同时,也否定了艺术作品中的理性绝对化下的感性和理性的分离,让人们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决不是人的理性支配下的合乎理性规则和秩序的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同样包含着感性的状态。为了让艺术回归感性和理性共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德国艺术家波伊斯在卡塞尔文献展中运去了7000多块石头作为艺术品展出;更有美国艺术家约翰•凯奇把手放在琴键上,不弹一下,过4分33秒以后离台,最终定格为《4分33秒》艺术行为。这些艺术行为都重塑了感性生活在艺术中的地位。正是通过“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艺术方式,后现代艺术让艺术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世界,让艺术和伦理的共生成为了可能。

查看全文

西方后现代艺术研究论文

一、现代艺术的瓦解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可以把西方现代艺术看成是一座大厦。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建造这所大厦的原理,是科学和理性。这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也是我们这里比较缺乏的东西,西方人凭借这些在技术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飞速进步;但也带来局限,是抑制生命的部分活力,比如男女相悦离不开自然的吸引力,如果只从职位、收入、门第角度考虑和计算,理性态度是有了,但感情会受影响。所以,在涉及人类情感和性灵的地方,不能只听科学的。

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与立体派,工业技术思想与未来派、风格派,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还有以理性手法表达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等等,都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人们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这样,艺术家出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艺术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程序,1960年后的美国就是这个样子。那时,许多艺术家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业与材料试验,发明新的合成材料,使用机械装置成为作品的动力系统,声光电磁成为新的艺术资源,下面几项艺术活动能说明当时的情况:

(1)光效应艺术(OPArt),这是一种基于光学知识的心理试验艺术,创作者通过精确校正的色彩和几何形制造出有动感的光色效果,代表艺术家是布里奇特·里列(BridgeiRiley)和瓦萨雷里(Vasa-relev)。

(2)极少艺术(nIlnlnlallsn1),突出特征是以工业方式生产艺术品,追求数学的精确性,代表人物是贾德(DonaldJudd),作品通常是相同单元的重复。

(3)“动态雕塑”(KineticArt),有许多代表人物,如瑞士人廷古莱(JeanTit-ian),制作了变体绘画机器,为首届巴黎双年展制作了一台“有香味有声音的变体汽车”;莱里(LenIye)制作了有微妙平衡的活动雕塑,等等。

查看全文

后现代服饰艺术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把后现代服饰艺术的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解构、拼凑、形式夸张和世俗化。文章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典型表现及其内在关系,并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文化本质及潜在的巨大危机,以提醒人们对当代服饰艺术的后现代倾向给予科学的评判和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服饰艺术后现代解构拼凑形式世俗化

人类服饰从防晒御寒、取悦异性的个体行为,到成为宗教礼仪、身份象征的社会附属物,再到今天世俗百态、异彩纷呈的个性形态的形成,经历了从自然、宗教、政治到情感表达的蜕变过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以表达人类情感观念为主的新型艺术形态。这种以产品为媒介的新型艺术,迎合着商业文化的节拍,把当代人类的意识形态渗入了千家万户,其中,具有商业化和世俗化特征的后现代文化形态,在当代服饰艺术中就有着极好的表现与发挥。

1.解构的开始:解构就是肢解一切传统。它是后现代艺术的基础,旨在捣毁一切社会化的权威和地位,消除功利与欲望,追求自我和个体精神的释放。它是人类文化,从个体走向社会之后,又试图从社会回归个体的第二次飞跃的引擎,它强大的动力性把服饰艺术的传统形象肢解得面目全非。

传统的西服被分解成片,反串地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追求精致和品位的西服的固有特征受到了极大的嘲讽;隐蔽了数千年的腰部、大腿等人体敏感部位,被挖成空洞或故意翻开,性的社会伦理障碍被服饰轻易地消除;原本完整的裁剪,背离了人体工学的原理被任意剪断,又缝合,人体美不再是服装审美的唯一基础,服装设计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再以适合人体的需要为基准……上好的毛皮被设计师撕成破旧的碎片,有意彰显出对高贵与奢华的反叛;人体被装扮得如虫、如鸟、如建筑、如雕塑,以表达对旧有人体形态的不满。服饰艺术发展到今天,似乎不论手法、格调、形式、内容,只要是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是与世俗功利不相干的自我意识的张扬与表达,就都称得上是前卫之作、高超之作。

2.拼凑的游戏:服装设计师对传统反叛与肢解的结果,并没有引起对现实更深的思考,以找到未来的路。相反,却将服饰艺术带入了更加没有深度、没有理性、没有风格的境地,它掀起了服装界拼凑、堆砌的风潮。不同时代的各种艺术素材,不同民族、地区的艺术形式可以同时作为设计的元素,社会突发事件、文化思潮、自然物、工业、生活用品,无论原始与现代、现实与梦幻、主流与非主流,都可以统统拿来,不加筛拣地拼凑在一起,不问目的,不究意义,只留下一堆供欣赏者自己解读的形式物语。

查看全文

对后现代艺术哲学解析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时下人们谈论的重要哲学话题之一,二者的时代作用与历史意义在学者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碰撞。本文初步探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并浅析后现代艺术的未来哲学走向。

一、后现代主义及其艺术思想

何谓“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它隶属的范围是什么,乃是见仁见智。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说:“后现代主义不是穷途末路的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主义的新生状态,而且这一状态是一再出现的[1]。”在利奥塔看来,“后”字就代表着转换、接替和连续,那么就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之前的方向转换到了另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新方向就要求与一切旧的、过时的传统观念决裂,推翻西方传统的“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即“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开创一个全新的思想解放和自由的世界。“以‘主体-客体’为基本思维方式的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乃科学和理性的哲学前提,‘主体性哲学’同科学和理性有不可分割的联系”[2]。哲学观中的科学与理性至上是现代主义的主旨思想,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主要体现,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领域也呈现出现代主义的特征,它们都力图表征个性的解放、人性的觉醒与心灵的自由。但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现代主义逐渐偏离其原有思想理念,开始显现出过于表现主体、轻视客体的特点。基于现代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发展,后现代主义呼之欲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声音,与现代主义形成强烈的对比,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冲击和超越,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前瞻性的哲学潮流和文化特征。作为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产物的现代主义,它自身包涵着丰富的内容,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统一性、真善美、博爱等是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对现代性的否定和超越,并意图彻底推翻许多旧范式、旧传统、旧思维,提倡建立一种新范式、新观念、新思维。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它们阻碍了思想的解放和人性自由的发展,并认为现代主义的诸多领域如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都要彻底颠覆。尤其是艺术领域,后现代艺术旨在突出思想解放和人性自由:第一注重形象性,尤其以人物形象作为其表现形式;第二注重人道主义,亦可称为新人道主义,因其更加关注人权、人性与和平;第三注重多元化风格。这些特征说明后现代艺术要推翻一切具有现代性艺术特征的存在。

二、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异同辨析

现代主义以科学、理性和人性自由作为武器解构了上帝及其权威话语,它给人类带来了思想解放。现代艺术建立的根基是对科学技术的信仰、对客观真理的坚定。出于对这种理念的解读,西方现代艺术都不由自主地将科学和理性作为其作品的创作原理。各种风格迥异的画派,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印象画派等,它们都体现着现代艺术的主题,西方各个画派将艺术与科学、真理勾连,满足感官的愉悦,充分展现视觉上的形式美。它追求一种逻辑性和条理性,亦即追求至臻至纯的美,并崇尚完美的秩序。然而,理性至上的原则忽视了人的感性和本能等非理性的方面,把人只是片面地理解为理性的主体,因而现代艺术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绘画领域的艺术革命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时代主流,即由传统的现实主义向表现主义发展,在原有突出主体的基础上对之更加泼以浓彩,并越来越重视表现自我。现代绘画不提倡传统的写实主义,而力求将自然物体形象解体,以主观元素呈现出几何图形或切面。毕加索是现代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风体现了强烈的革命意识,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对西方现代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绘画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抽象艺术也较具话语权,它对艺术要反映现实的观点持否定意见,要求艺术呈现出非客现性,而非具象性。这样的思想直接导致了现代艺术脱离大众生活,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理解和欣赏,只为少数专业人士所解读。随着现代艺术自我性、抽象化的发展,使世人理解范围也愈来愈少,加之其一味标榜自我和个性化,这时在后现代主义大背景下,后现代艺术思潮骤然兴起。后现代艺术是对现代艺术的反思,“后现代艺术源于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并由此发展成为一种另类的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它代表了公众意识、多元价值和创新精神,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3]。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对人类的启蒙是不彻底的,现代主义用新的观念代替了中世纪的旧观念,“科学”“理性”“人性自由”成为其权威性语言。利奥塔把“科学、理性”等称为“大叙事”,他认为这些大叙事阻碍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思想的活跃性等诸多小叙事的发展,因此要推翻现代主义的权威,发展小叙事,开创思想解放运动。他认为艺术要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表达,应该影响和引领社会多种领域的思维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力争追求彻底的自由,要求艺术从科学的、理性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达到彼此无别的至高境界。这样,艺术的审美价值不再作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思想意图的表达成为追求的目标。

被称为“后现代艺术之父”的法国艺术家杜尚说,最好的作品是生活本身,他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应该为思想服务。显然,这里体现了一种艺术的生活化、哲理化的观点。后现代艺术各种派别的目标都是追求思想的自由和解放,认为艺术审美的特性即自由创造,应该从视觉领域转移到现实性的生活领域,这种思想的解放随着艺术的发展更加深化和明确。若把现代艺术称之为“为艺术而艺术”,则后现代艺术可谓“反艺术的艺术”。西方现代艺术一味崇尚视觉美和形式美,脱离大众生活,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欣赏;后现代艺术则反叛旧传统,反对传统的阻滞性、一成不变性。现代艺术(以绘画为例)展现了一种视觉美,纯粹追求形式美;而后现代艺术则反对这种形式美,强调思想美、心灵美。现代艺术从形式美入手,讲究尺度比例协调、整体匀称和谐,着重视觉感官上的好看,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悦目;后现代艺术美的概念与现代艺术有较大的差别,它是以思想、心灵上的自由为主旨,也就是思想美,这与后现代艺术倡导思想解放、心灵自由遥相呼应。现代艺术的专门化即为艺术而艺术的趋向只能为少数专家所赏识;后现代艺术深入现实社会生活,人们看到的是生活化的艺术。以杜尚为例,他在美国展览会上把一个签了假姓名的陶瓷小便器展览了出来,并把它命名为《泉》;达芬奇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杜尚给她加了胡须,这些怪诞的作法通常世人很难理解,但深究其中的意蕴,我们可以体会到杜尚反叛传统的强烈意识。他倡导艺术要有浓厚的思想性,能表达人的生存哲理;现实生活中,杜尚更偏爱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地方,他的生活方式也是随性洒脱,这也真正映照了他的名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艺术品。从杜尚生活化的艺术和艺术化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透视他所引领的后现代艺术思潮的进步性。然而,在后来的后现代艺术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极为消极、极端的现象和行为,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提倡人性自自、推翻传统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后现代艺术中充满了暴力、刺激、荒唐的内容,并过分地张扬个性,“后现代主义消弭主体性,并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怎么都行’使艺术创造没有了审美价值,缺少了深度和内涵”[4]。有些所谓的后现代艺术践行者为了展示他的思想,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不吃不喝,不与世人交流;有的赤身祼体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以此来表达他的生活艺术的无拘无束。这些行为与艺术存在的真正意义相背离,扭曲了艺术之美的真正内涵,也使艺术失去了审美意义,更不能体现后现代艺术倡导的人性彻底启蒙、个性自由、思想唯美的原则。

查看全文

小议西方后现代艺术发源

一、现代艺术的瓦解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可以把西方现代艺术看成是一座大厦。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建造这所大厦的原理,是科学和理性。这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也是我们这里比较缺乏的东西,西方人凭借这些在技术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飞速进步;但也带来局限,是抑制生命的部分活力,比如男女相悦离不开自然的吸引力,如果只从职位、收入、门第角度考虑和计算,理性态度是有了,但感情会受影响。所以,在涉及人类情感和性灵的地方,不能只听科学的。

现代艺术的发表,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与立体派,工业技术思想与未来派、风格派,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还有以理性手法表达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等等,都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人们把艺术发表看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这样,艺术家出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艺术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发表程序,1960年后的美国就是这个样子。那时,许多艺术家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业与材料试验,发明新的合成材料,使用机械装置成为作品的动力系统,声光电磁成为新的艺术资源,下面几项艺术活动能说明当时的情况:

(1)光效应艺术(OPArt),这是一种基于光学知识的心理试验艺术,发表者通过精确校正的色彩和几何形制造出有动感的光色效果,代表艺术家是布里奇特·里列(BridgeiRiley)和瓦萨雷里(Vasa-relev)。

(2)极少艺术(nIlnlnlallsn1),突出特征是以工业方式生产艺术品,追求数学的精确性,代表人物是贾德(DonaldJudd),作品通常是相同单元的重复。

(3)“动态雕塑”(KineticArt),有许多代表人物,如瑞士人廷古莱(JeanTit-ian),制作了变体绘画机器,为首届巴黎双年展制作了一台“有香味有声音的变体汽车”;莱里(LenIye)制作了有微妙平衡的活动雕塑,等等。

查看全文

后现代艺术语言与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自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方盒子”产生疲倦之情起,20世纪中后期就成了另一种注重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又具有明显的直接复古或具有一定的玄想和隐喻的后现代建筑的试验场。道德与欲望的松绑使得大众文化前所未有地走上台面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可以说在欧洲淹没在满目疮痍的重建计划之时,美国顺势成为世界的避难所。关注大众文化,充满世俗情怀,文章以此为话题分析后现代艺术与建筑的话语呈现。

关键词:艺术语言;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后现代

一、“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隐喻

现代主义源于欧洲,而后现代兴于美国。大多数的官方学者所能讲述的现代主义之终结的理由是“lessisbor-ing”,即对于简洁的工业化性质的国际风格所带来平庸乏味的城市面貌的批判。时展总会带来新的挑战与冲击,其实后现代主义也好,现代主义也罢,都是社会交叠的产物,在社会进程层面上而言本质并无区别。然而,这一切对于现实的城市面貌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作用,使得人们所居住的环境有了不同的视觉体验,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意义也成为一种明确的符号与标签,作为文化的独特代言。《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是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布朗、史蒂文•艾泽努尔三人于1977年合著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在理解此书所表达的思考前不可绕开的是对于赌城拉斯维加斯的认识。这一座可以称为商业时代乌托邦的欲望都市,超越了此前大众对城市概念的普遍认知。彻夜通亮的霓虹灯、巨大尺度的广告牌和世界各地的建筑复制品,我们看到威尼斯、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等簇拥在一起的超现实景象,学术理论往往是在已发生的事件里理顺脉络,这光怪陆离的城市面貌背后的支撑并非来自于欧洲现代主义的批判,而是社会自发性的走向。拉斯维加斯的城市建筑(图1)是另类的,作为一个城市,它没有北京、纽约等数千年、数百年的传承历史。坐落在内华达州沙漠中的拉斯维加斯,城市建筑更没有文脉可言,为此,城市建筑没有过多的约束,也很难从中分辨出一种风格,人们所看到的大多是充满着花俏、俗气的各种房子。然而在市民和游客眼里,作为沙漠中的绿洲,城市建筑又有着一种特殊的气派,富丽奇异,且希望获得一种感官享受。20世纪的美国已经率先用短短的百年建立起了世界级商业帝国,不断长出更新、更自由的文化趋向。美国这种充满着享乐主义的自信与自由之国的民族信条,在特定时代将大众消费彻底推上了历史舞台,大众作为消费的主体成为社会核心。这一刻,欧洲传统的贵族精神被时代粉碎,彻底地崩塌。格林伯格在《前卫与媚俗》一书中所说:“与前卫登场的同时,另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工业化的西方,为此德国人起了个绝妙的名字———媚俗文化(kitsch):通俗的、商业化的艺术和文学,包括彩色照片、杂志封面、插图、广告、华而不实的庸俗小说、漫画、锡盘巷音乐、踢踏舞、好莱坞电影等等。”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不可避免地借助了历史的嘲讽,有一种说法是暴发户和大众的愚昧创造了媚俗。从传统禁锢中解放欲望,学者们转而正视这曾经上不了台面的人类本性,如今是自由的象征。正如文丘里所说:“商业的目的是赚钱,商业建筑的目的是为赚钱服务,反对在赚钱的时候拉上传统文化做幌子!商业要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当然拉斯维加斯所给予的启示并非都被文丘里认同,他也表示了对拉斯维加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建筑的无逻辑性的厌恶。建筑的形态已经脱离了空间和结构的基因,极为具象的长岛鸭仔是卖烤鸭的店,巨型金字塔大楼里面是赌场和酒店,各种矫揉造作的碎片式拼贴形成的装饰等如列车开过站一般过火的玩法,远远超越了后现代主义者眼中的隐喻与文脉。在对大众审美的失控中,“向拉斯维加斯学习”里所透露的更像是无奈的哀婉与茫然,但这毕竟是一种世俗文化的呈现。

二、后现代艺术与后现代建筑的语意阐释

后现代建筑的理论基本上来自于文丘里的思想,后现代建筑具有兼容性、不定性、世俗性。文丘里1962年设计的“我的母亲的住宅”(图2)是他论著《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在实践上的展现。他的设计包含古典主义建筑特征,如采用传统建筑常用的坡屋顶,具有古典情趣的壁炉,同时,大门洞、断裂的山墙、毫无秩序的门图4意大利广场查尔斯•摩尔窗、复杂的空间等,诸多后现代话语在此呈现。他提出“少就是乏味”的原则,以及复古、暗喻等手段,也为后现代建筑做出了铺垫。文丘里的“米老鼠爱奥尼”柱子既有传统文脉的寓意,又具世俗文化的取向。在此从大众文化入手,从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杰夫•昆斯的作品探寻与后现代建筑相关的话语。作家米兰•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一种人生状态,既无法回避又需要不断抗拒。“无法回避的媚俗”便是安迪•沃霍尔的机遇,他的根基是大众消费的商业取向并因此大获成功。《布里洛的盒子》《坎贝尔浓汤罐》《梦露像》等直接的形象挪用和复制,美国人看到了丰碑式的后现代主义英雄。当建筑师设计出一座鸭子一样的建筑时,艺术家也把肥皂包装盒摆进了展厅。学术圈在现成品被当作艺术看待的瞬间纷纷宣布艺术的终结(当然艺术如今仍然还在继续),这样看似玩笑式的嘲弄让艺术也走向大众。安迪•沃霍尔让艺术被大众消费,他大胆地将世俗用品(可乐、汤罐等)和人物肖像进行非独创式的艺术转换,这哗众取宠的艺术行为最容易满足人性的媚俗趣味。如此文脉的延续到了杰夫•昆斯愈演愈烈:艺术的出发点就是商业利益。作品《气球狗》更是直接放大玩具气球狗的样子成为大型雕塑艺术品,并开发一系列的可复制艺术衍生品作为产品贩卖。杰夫•昆斯从年轻时的炒作、包装与宣传所逐步建立起的是一整条商业利益链条,因此,艺术家们在划分身份的时候多了一个商业艺术家的称呼。杰夫•昆斯在商业上也如他的前辈安迪•沃霍尔一样达成了其艺术的目的,完成了享乐主义的追求。建筑师查尔斯•摩尔为新奥尔良市设计的《意大利广场》(图3、4)是把古典主义和美国的大众文化融合一体的典范。建筑师把握美国的通俗文化,考虑到意大利移民的公共活动功能,同时从意大利文化中抽取象征性建筑片段及词汇,将整体设计达到融文脉、功能、满足使用者的特殊口味于一体之目的。意大利广场既有古罗马拱券结构,又具世俗性的鲜艳色彩;有五种古典柱子的集合,又有改头换面的不锈钢材质;有意大利城市广场喷泉的回忆,也充斥着当代耀眼的霓虹灯。在20世纪美国的建筑思潮与艺术史相互结合与分立中,可看到后现代主义挪用放大现成品的操作方式,更能感悟后现代主义注重文脉、符号化隐喻,既有复古,又有当代话语的呈现。因此,不难理解拉斯维加斯的城市建筑与功能,也可理解弗兰克•盖里的形似望远镜的大楼和杰夫•昆斯的气球狗,也更可认知为意大利移民社区设计的充满回忆,又具世俗情趣的广场设计。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写到:“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人们内心依然保存着对于自我独特文化背景的虔诚,暂且称为抒情的地域性,试想无论是母亲的面孔还是城市的面貌,都一定是人性的。世俗性建筑和媚俗的艺术也许即将成为大众仅能回顾的历史,在时代浪潮里成为文化的符号,但历史、文脉和世俗是始终绕不开的命题,如何将这些命题再次延展,也是建筑师和艺术界不断思考的话题。

查看全文

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艺术研究

摘要: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景观设计师们也将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很多创作手法与视觉语言应用在了自己的创作当中。本文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中艺术表现性出现的背景与阶段,并从媒介材料与形式风格两方面解读了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表现性;媒介;形式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上世纪继现代主义之后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对当下的东西方文化仍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集中表现在批判传统的“主体性”上,进而批判崇尚超感性的、超验的东西的传统形而上学,批判以普遍性、同一性压制个体性、差异性的传统思想模式,最终目的是把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归结为人自由生活的彻底实现。①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不仅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同时也影响到了景观设计,其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也被设计师引入了景观设计,使得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更富有艺术表现性。

一、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中艺术表现性出现的背景与阶段

设计师不断地追求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性,是推动景观艺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艺术表现性对于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中材料、结构与创作手法的组合更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随着社会消费文化的风靡,景观设计师的表现欲望会受到视觉文化的刺激而逐渐增强。所以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由于加入了更多的主观因素,其本质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呈现过程。后现代主义在思想上所要表现的东西并不是外部世界的事物概念,而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对于事物的某种感受与情感。所以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景观设计师往往运用多种设计手法,追求某种情感化、个性化的表达方法。1980年美国景观建筑师玛莎•舒瓦茨的作品《面包圈花园》,被她的摄影师朋友投递给《景观建筑》杂志的编辑并被登载在杂志的封面上。②后来这件作品被视作美国景观设计中进行后现代主义尝试的第一例。所以后现代的景观设计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园林设计与现代主义的景观设计,设计师不再在作品中使用简单的抽象造型和特殊的色彩,而是格外注重设计手法与视觉效果。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性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现写实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抽象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中表现写实主义的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情感以树石、水流、花草和建筑描绘事物的表现性特质。1970年,美国艺术家史密森在犹他州大盐湖上用推土机推出的“螺旋形防波堤”,就是一件含有图腾象征意义和表现写实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作品。③而抽象表现主义则需要观者透过纷繁复杂的形式和各种材料去感受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表现力。景观设计师运用设计语言与抽象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表现性进行物化的描绘,服从于一种内在结构一致的审美结构。法国建筑师屈米(BernardTchumis)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首都设计的作品《拉•维莱特公园》,被视为是欧洲抽象表现主义景观设计的标杆之作。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趋势,也是由于其艺术表现性的增加。设计师常常采用独特的视角与新型的材料,使得人们生活中的景观变得新颖,这也让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表面上抛弃了设计的严肃性,用一种戏谑的态度去对待设计作品,用多层次、交错式的构成方式取代线性的景观设计模式。这种强调非理性作用的设计思路进一步解放了景观设计师的思想,让更多的景观设计方案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性。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性主要体现在媒介材料与形式风格上,将视觉上的和谐与人文关怀作为设计师追求的终极意义。

二、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中媒介材料的艺术表现性

查看全文

电视艺术定位与电视文化后现代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电视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影视文化顺理成章的上升至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文化形态之一。依托于科技的发展,当下正处于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电视体现出与其他新媒体相互融合的特征,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式得到了扩张,传播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归根结底,电视文化是媒介文化的一种,电视艺术体现的是电视传播以及与传播对象水乳交融的大众传媒艺术形态。从事实出发辩证的看待电视艺术的定位以及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有助于电视文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媒介文化;电视文化;后现代

依托于科技的发展,当下正处于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电视体现出与其他新媒体相互融合的特征,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式得到了扩张,传播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深入的渗透到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弗•杰克逊说过,“在电视这一媒介中,一切其他媒介所包含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不见了”,通俗来说指的电视的传播方式可以使得数以亿计的观众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话题,获得事件的参与感。影视文化顺理成章的上升至具有主导作用的文化形态之一。在当今这个时代,以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APP客户端作为电视舆情传播的载体,电视观众的形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区别于以往的“沉默的大多数”,现如今电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关于电视剧的评价。“互联网+”时代也推动着电视影像的传播方式的变迁,进一步拓宽了传播途径,将电视影像的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是一种用于图像和声音传播的技术型产品,依托于其特有的传播方式,电视传播的影响力超出图像或声音自身的影响力。从技术原理上来看电视利用电子技术作用于静止或活动景物的光点交换环节,传递电子信号并在远程覆盖的接受屏幕上出现影像重现。

一、电视艺术的定位

电视究竟是艺术还是传播媒介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相关学者,一些观点认为,从本体上来看,电视以较高的效率对文化信息进行了传播,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介。与电影相比电视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传播影响力更强。电视是一种更为逼真,极具立体感的全息化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视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具备了影像、声音以及运动多个方面的信息,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独特的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全息性上来看,电视与电影均体现了这个特性,但这种共性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电视的全息性所展现的内容,其真实性更突出;而电影的全息性旨在营造出一个逼真的虚幻空间,具体而言,电影展现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迎合观众精神世界的需求的考量,电视更偏向于展现现实的生活,提高观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本质上说,电影更加注重艺术文化性,媒介性位于次要位置,电视的媒介性居于首位,艺术文化性居于次位。大多数电视节目,如新闻、体育比赛转播等,做大限度的呈现出事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如艺术人生等节目也体现了电视的艺术表现功能。综合来看,电视艺术是电视的传播功能同传播内容相互影响、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形态,主要指的是凭借电视的载体功能,以观众审美为出发点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电视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退一步而言,尽管电视的艺术性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然而把电视舞蹈、电视歌唱等节目归入艺术是不可辨驳的。

二、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

查看全文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

当代美术作品是否要美,老前辈蔡若虹先生曾在199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美术作品一定要美》的文章,早就肯定过这个问题。指出只有美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才符合时展的主流。时隔多年,艺术界依然缺乏美的时代强音,缺乏匡正抑邪,旗帜鲜明的主旋律,任凭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民族传统精神被分割和瓦解,呈现为群龙无首,良莠齐长的繁荣而又杂乱的局面。

王仲先生在2001年第7期《美术》上发表了《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一文,是针对时弊,在繁菜而又纷乱喧嚣的中国艺坛燃放起一个令人振聋发聩的大爆竹。他以大无畏的精神、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人道主义,从人类正义进步,向往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这一观点出发,旗帜鲜明地把许多人藏在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美好话题,正义之辞重新提出。这一正确审美理想的重提,更充分地说明了当代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真善美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作品如果否认了美,失去了美,最终必然滑向假丑恶,使逆反一切传统文化道德,追求病态扭曲,追求惊世骇俗的怪异表现得逞,让绝对张扬个人主义的胡作非为占领艺坛,最终将艺术导向灭亡,把人类引向灭亡。

爱美是人类的本性,人类通过观察或品尝作出比较,使感觉到的均衡、和谐、真善、生动产生好感、快感、美感,产生兴奋愉悦,激发人向往健康、向往生活、向往发展、向往前进。

美和丑是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念,人类的审美观点是随着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和升华的。在审美史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划分为三大派系: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自然的存在,人类生存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是艺术家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审美材料。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所产生的美,它应该达到比自然美更美的境界,俗话说:“风景如画”“美如画”就是这层意思。

绘画作品中的美是通过作品的内容、形象、形式、功夫(即术),思想、学养、意境来体现的,同时又掺合了画家的主现意识和倾向性,所以,绘画作品的美又体现为浅层次的“表象美”、“形式美”,又包含于深层次的“内在美”、“本质美”。忠实于自然的即谓写实主义,比喻之书法,即是楷书;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升华结合浪漫的,为浪漫主义,可比作行书;此外,抽象、意象、变形、似与不似等均可比作草书、篆书,但不管是楷书、行书、草书、篆书,不具有表象美,就应具有本质美。绘画作品还有雅与俗,新与旧的区分,雅与俗、新和旧都是相对统一的,都具有时代性,艺术美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其中。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诸君莫奏前朝曲,爱听新翻杨柳枝”。新旧代谢,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天经地义,亘古不变。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但新必须是美的,而美不一定都是新的。前段时期美术界的原始风,倾向反朴归真,是越古越时尚,愈久愈新潮,原始的岩画,良渚的文化,殷周的青铜,汉代的瓦当,都是新潮者的至宝;敦煌的壁画,在当时都是民间画工,下里巴人的东西,而现在,那个文人雅士敢说它俗?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之美。这些年“连、年、宣”不香了,代之而起的是农民画,儿童画,很多专业画家反朴归真进去,有多少美、多少价值?我不说,且待时日。

查看全文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

当代美术作品是否要美,老前辈蔡若虹先生曾在199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美术作品一定要美》的文章,早就肯定过这个问题。指出只有美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才符合时展的主流。时隔多年,艺术界依然缺乏美的时代强音,缺乏匡正抑邪,旗帜鲜明的主旋律,任凭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民族传统精神被分割和瓦解,呈现为群龙无首,良莠齐长的繁荣而又杂乱的局面。

王仲先生在2001年第7期《美术》上发表了《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一文,是针对时弊,在繁菜而又纷乱喧嚣的中国艺坛燃放起一个令人振聋发聩的大爆竹。他以大无畏的精神、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人道主义,从人类正义进步,向往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这一观点出发,旗帜鲜明地把许多人藏在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美好话题,正义之辞重新提出。这一正确审美理想的重提,更充分地说明了当代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真善美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作品如果否认了美,失去了美,最终必然滑向假丑恶,使逆反一切传统文化道德,追求病态扭曲,追求惊世骇俗的怪异表现得逞,让绝对张扬个人主义的胡作非为占领艺坛,最终将艺术导向灭亡,把人类引向灭亡。

爱美是人类的本性,人类通过观察或品尝作出比较,使感觉到的均衡、和谐、真善、生动产生好感、快感、美感,产生兴奋愉悦,激发人向往健康、向往生活、向往发展、向往前进。

美和丑是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念,人类的审美观点是随着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和升华的。在审美史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划分为三大派系: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自然的存在,人类生存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是艺术家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审美材料。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所产生的美,它应该达到比自然美更美的境界,俗话说:“风景如画”“美如画”就是这层意思。

绘画作品中的美是通过作品的内容、形象、形式、功夫(即术),思想、学养、意境来体现的,同时又掺合了画家的主现意识和倾向性,所以,绘画作品的美又体现为浅层次的“表象美”、“形式美”,又包含于深层次的“内在美”、“本质美”。忠实于自然的即谓写实主义,比喻之书法,即是楷书;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升华结合浪漫的,为浪漫主义,可比作行书;此外,抽象、意象、变形、似与不似等均可比作草书、篆书,但不管是楷书、行书、草书、篆书,不具有表象美,就应具有本质美。绘画作品还有雅与俗,新与旧的区分,雅与俗、新和旧都是相对统一的,都具有时代性,艺术美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其中。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诸君莫奏前朝曲,爱听新翻杨柳枝”。新旧代谢,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天经地义,亘古不变。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但新必须是美的,而美不一定都是新的。前段时期美术界的原始风,倾向反朴归真,是越古越时尚,愈久愈新潮,原始的岩画,良渚的文化,殷周的青铜,汉代的瓦当,都是新潮者的至宝;敦煌的壁画,在当时都是民间画工,下里巴人的东西,而现在,那个文人雅士敢说它俗?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之美。这些年“连、年、宣”不香了,代之而起的是农民画,儿童画,很多专业画家反朴归真进去,有多少美、多少价值?我不说,且待时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