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6 00:26: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后现代文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价值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解放到文化反思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中期,我国在西方现代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使得我国文学界出现了一种用荒诞扭曲的手法,来以揭示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即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反传统的新型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中表现出‘重写文学史”、“文学的现代性”、“现代文学的转型”和“现当代文学的分期”等方面的问题讨论。新时期,我国社会从思想到现实的巨大变化,从创作、阅读领域都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我国社会文学的进退、纯文学的潮涨潮落以及通俗文学的持续走红,使得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将讨论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
一、我国现代文学的价值
1、文学的人文属性和文化价值。新时期,不论是在创作还是阅读的领域,纯文学的领地都在不断缩小。“纯文学”在“纯”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色的丝织品;而“文”方面就是我们说的色彩交错、斑驳的器物或者是图案。“纯”与“文”两个字就是一对对立的定义。“纯文学”虽然属于文化方面,但是一方面体现出一个科学主义的口号,另一方面展现出一个很难摆脱其想象性的东西形式。我们已经将一种本属人文领域的东西强行纳入科学的体系,但是结果出现的是很难不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困境。假设我们用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观念去寻找文学性,我们能得到的将是对文学语言的极端重视。而如果文学活动一旦脱离生活价值的领域,那么就将变成纯粹的“语言游戏”,这样他的存在意义也就走到了尽头。文化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和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在文学理论和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的对通俗文学的重视,而且对正体现关于文学史的本体性追求的那种,并且采取以形式演化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我们也需要在适度释放了它的写作激情之后,但是最后慢慢的显出了它空洞与苍白的一面。人们在“纯文学”中认识到关于理论、实践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在以后,我们只有不再执着于那种科学的追求,而应该是从充分承认文学活动的人文性和文化价值,才能使得文学活动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那么同时,对于新世纪以来,在文学研究或者是从文学转向文化研究,已经很极具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2、在全球化席卷中国之际,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作家队伍急需输入新鲜血液,当前,对于当代的人们已不会很排斥,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类说词,来防御性的口号来为文化的多元存在的理由,更多的意识到世界文学存在。并不是一色的、单极的,同时需要构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世界文学,由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形成的世界观念往往并不是一个平面的、均衡的,尤其是在各部分之间意义对等的存在,而在以西方文化视域为中心形成的是逐次向外扩展的放射状圆环。对于我国,在文学方面应充分理解,尤其是需要承认各民族文学文化生活自身的意义。那么,我们只有在冲破单一的文学史秩序,并且对于以西方文学为中心的世界文学,需要在想象之中才能形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才更深层的表现出真正文学的价值。
二、中国后现代文学的叙事价值
后现代文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它全方位地批判现代文明发展的传统,主张反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束缚起来。后现代文学没有中心,对各种不同的标准都给予充分宽容,没有固定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也不存在任何可以一呼百应的纲领和宣言,充分展现了其“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的特性,后现代文学注重个人的价值体现及其个性的发展。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始于八十年底末,基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上的解放,使中国的文学附上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这个年代的作家,深受的影响,具备烙印下特有的被遗弃的孤独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质疑,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困顿,代表人物有苏童、余华、陈染等作家,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无中心主义、飘忽不定、多元化,他们主张没有限制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对文学创作产生制约的模式或规则。中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极度杂芜。中国后现代主义不但批判现实主义的旧传统,还反对现代主义的新规则,可谓将反传统推向了极致。在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涵盖了地下文化,街头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甚至是生活指南等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许多看似极其生活化,与文学价值联系不大的范围,被作家给予精心包装,得以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其审美价值和内涵许多读者自行思索归纳,作家只是对社会、人及客体作相应的展示,而没有强加预先设定的意义。后现代主义作品体现了现代出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相融,具有精深的哲理性。
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价值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解放到文化反思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中期,我国在西方现代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使得我国文学界出现了一种用荒诞扭曲的手法,来以揭示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即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反传统的新型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中表现出‘重写文学史”、“文学的现代性”、“现代文学的转型”和“现当代文学的分期”等方面的问题讨论。新时期,我国社会从思想到现实的巨大变化,从创作、阅读领域都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我国社会文学的进退、纯文学的潮涨潮落以及通俗文学的持续走红,使得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将讨论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
一、我国现代文学的价值
1、文学的人文属性和文化价值。新时期,不论是在创作还是阅读的领域,纯文学的领地都在不断缩小。“纯文学”在“纯”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色的丝织品;而“文”方面就是我们说的色彩交错、斑驳的器物或者是图案。“纯”与“文”两个字就是一对对立的定义。“纯文学”虽然属于文化方面,但是一方面体现出一个科学主义的口号,另一方面展现出一个很难摆脱其想象性的东西形式。我们已经将一种本属人文领域的东西强行纳入科学的体系,但是结果出现的是很难不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困境。假设我们用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观念去寻找文学性,我们能得到的将是对文学语言的极端重视。而如果文学活动一旦脱离生活价值的领域,那么就将变成纯粹的“语言游戏”,这样他的存在意义也就走到了尽头。文化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和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在文学理论和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的对通俗文学的重视,而且对正体现关于文学史的本体性追求的那种,并且采取以形式演化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我们也需要在适度释放了它的写作激情之后,但是最后慢慢的显出了它空洞与苍白的一面。人们在“纯文学”中认识到关于理论、实践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在以后,我们只有不再执着于那种科学的追求,而应该是从充分承认文学活动的人文性和文化价值,才能使得文学活动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那么同时,对于新世纪以来,在文学研究或者是从文学转向文化研究,已经很极具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2、我国文学民族生活价值。当前,对于当代的人们已不会很排斥,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类说词,来防御性的口号来为文化的多元存在的理由,更多的意识到世界文学存在。并不是一色的、单极的,同时需要构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世界文学,由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形成的世界观念往往并不是一个平面的、均衡的,尤其是在各部分之间意义对等的存在,而在以西方文化视域为中心形成的是逐次向外扩展的放射状圆环。对于我国,在文学方面应充分理解,尤其是需要承认各民族文学文化生活自身的意义。那么,我们只有在冲破单一的文学史秩序,并且对于以西方文学为中心的世界文学,需要在想象之中才能形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才更深层的表现出真正文学的价值。
二、中国后现代文学的叙事价值
后现代文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它全方位地批判现代文明发展的传统,主张反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束缚起来。后现代文学没有中心,对各种不同的标准都给予充分宽容,没有固定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也不存在任何可以一呼百应的纲领和宣言,充分展现了其“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的特性,后现代文学注重个人的价值体现及其个性的发展。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始于八十年底末,基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上的解放,使中国的文学附上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这个年代的作家,深受的影响,具备烙印下特有的被遗弃的孤独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质疑,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困顿,代表人物有苏童、余华、陈染等作家,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无中心主义、飘忽不定、多元化,他们主张没有限制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对文学创作产生制约的模式或规则。中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极度杂芜。中国后现代主义不但批判现实主义的旧传统,还反对现代主义的新规则,可谓将反传统推向了极致。在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涵盖了地下文化,街头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甚至是生活指南等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许多看似极其生活化,与文学价值联系不大的范围,被作家给予精心包装,得以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其审美价值和内涵许多读者自行思索归纳,作家只是对社会、人及客体作相应的展示,而没有强加预先设定的意义。后现代主义作品体现了现代出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相融,具有精深的哲理性。作家通过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对人物进行塑造,打破以人为中心讲述完整的故事,作品的情节内容也具有极为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作家极为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体现出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例如,王朔的消费小说体现了反理性主义思想,对世俗化的欲望加以放大,并大力提倡,在《千万别把我当人》、《浮出海面》等一系列作品中,王朔塑造了一批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属于真正独立但从社会体制角度看又是零余人的人物形象,他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解构传统的人的归属感。又如,在格非的名篇《青黄》体现了解构主义的为了文本放逐历史,文本之外,别无他物之说。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将传统的文学观念给予颠覆性地消解,使传统的文本、艺术品变为商品,使文学家创造的文化成为人人可以享用的日常消费品,其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使读者能纵观文学的全貌,其中涵盖的游戏、拼贴、不确定、主体性解构等叙事景观也给读者以全新的视野。
文学现代性追寻
现代性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别于西方现代性注重时间的进步意义,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以其摇曳多姿、生气淋漓的空间性体验,表现出中国文学自身的现代性特征。
一、现代性:从西方到中国的理论旅行
现代性作为西方思想文化场域中标示时间的概念,其形容词“现代的”(modernus)可追溯至公元五世纪末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的过渡时期,意指“刚刚的,最近,现在”。①其与“古代的”(antique)只构成生存样态的差异,而没有包含时间进步的意义。直至西方中世纪晚期沙特尔教堂的彩绘画以及贝尔纳所言“我们如栖在巨人肩头的侏儒”表明,现代性已经在古今对比的意义上包含了一定的时间进步含义。②就文化意义上而言,西方文艺复兴,尤其是启蒙运动,才确认现代性时间的直线进步观念。在古代社会中,时间观念主要是以循环的时间观念为基准。随着西方近代社会科技等物质文明的日益进步,此种循环的时间观念被打破。直线进步的时间观念代替了圆形循环的时间观念。在此意义上而言,现代性是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标志性事件为依归,以进步、启蒙、理性等大叙事为其思想特征的时间性概念。与此同时,西方近代审美领域出于对此种现代性的反动,不断出现质疑和批判。卢梭所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就完全变坏了”。③席勒则强调,应该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来弥补人类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走出人类的异化状态而成全人之为人的完整性。④种种的审美现代性方案,力图以审美的方式反抗工具理性,通过审美乌托邦来抗拒现代性线性进步的时间意识。现代性因此而出现了分裂,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协调一致基础上的彼此不合”。⑤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分裂,赋予现代性丰富的内涵。一方面,西方世界自启蒙运动以来视进步为公理,认为“现代”就意味着不断的进步;另一方面,浪漫主义否思此种进步的现代观,歌颂自然的乡愁与神秘的异域所表现的审美迷魅,批判现代性理性的压抑与规训。就西方思想视域而言,现代性主要成为时间性概念。而就西方世界的近现代文学图景而言,亦表现出此种现代性的时间性特征。虽然西方近现代文学也重视空间体验,但从16、17世纪近代文学到18、19世纪现代文学直至20世纪中期以后后现代主义文学历史,西方近现代文学不断转向内在,通过对外在世界日益进步的压抑下主体内在精神状态变化的细腻书写,更为重视主体在西方空间场域的时间体验,尤其是对时间飞逝、个体存在的内在省视与体悟。而现代性作为指向前进的时间意识,不断趋向未来。鲍曼用“流动性”来形容现代性,⑥马克思从“瓦解传统”的意义上声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他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关系都烟消云散了……”⑦现代性流动性的特质使其在全球播散之中,由西方的时间概念主要转变为中国文化场域的空间概念。此种时间性概念的空间化表明,中国并非完全臣服,而是不断地抵抗与重写西方现代性。因为就知识论意义上而言,中西文化具有背景性差异,以现代性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化时,面临着语境误植的风险,故而中国有必要将现代性空间化。
二、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地域性
不同于西方现代性注重时间的进步意义,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出空间性特点。此种空间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地域性方面。中国文化本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谭其骧指出:“把中国文化看成一种亘古不变且广被于全国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既有的时代差异,又有其地区差异,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当然极为不利。”⑧此种文化地域性特点深深影响中国文学传统。无论是以《诗经》与《楚辞》为代表的北方文学与南方文学的地域差别,还是以诗歌与山歌为代表的庙堂文学与民间文学的文体差异,这既是中国文学发展不平衡的证明,又是中国历史与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体现。此种文学书写的地域性遭遇近代中国与西方相遇的“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并未成为文学历史的“陈迹”退出中国文学场域,而是在经历中国传统时间观念断裂之后,以其独特的空间特征与魅力反抗着西方现代性的时间观念。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近现代世界范围内虽然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但是就同时代的中国文化场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却始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会受制于单一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本位文化将会以各种方式参与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之中,不断改变西方文化的性质及其作用,“这是一个空间位置的问题,一个文化场域的问题”。⑨自近代中国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发现了有别于自身的“他者”———西方世界,致使其空间观念迥异于传统中国的“天朝中心”观,出现了“革命”性的裂变,此种“空间观念”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在被西方时间观念压抑的空间场域中体验自身的独特性。而因当时中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差异性,中国并非为均质化、一体性的单一实体,而是融“主体性”与“复合性”于一身的多族群国家,中国地区之间的不同,不但涉及资源以及潜力的差异,而且还表现在发展阶段以及性质方面,⑩致使中国近现代作家所承受的“地气”不同,他们的空间体验亦因地理格局以及生活体验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诸如沈从文想象的湘西世界,赵树理演绎的山西故事,李劼人讲述的成都往事,等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地域性书写的证明。以沈从文而言,在其精心营构的湘西文学图景中,无论是先秦屈原瑰丽幽夐的楚骚,还是湘西僻壤粗野豪放的民歌,他都秉承“拿来主义”的精神,精彩形象地将其付诸于笔端。如此其将普实克所说的史诗与抒情的边界打破,瑏瑡以此抒情性的美典为淆乱纷扰的现实历史赋予了迷魅。此种心向自然的抒情性书写,不但是为守护湘西这方属于他的精神世界版图,而且更是以此“有情”书写来抵抗当时入侵的西方现代性的冰冷风暴,表现出中国文学自身的抒情现代性。以“山药蛋派”的代表赵树理而言,其秉承和发扬“汲取民间文学养分,重视民间文艺传统”的山西地域性文学精神,取材抗战大时代中山西人民斗争和生活的事例,走出了一条文艺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赵树理曾指出中国文艺的双重传统,一为代表“五四”胜利后进步知识分子的新文艺传统,一为被边缘化的民间文艺传统。他强调民间文艺传统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不应被压抑、被忽视,自觉地在理论层面为民间传统辩护。瑏瑢而在具体的创作层面,他一方面学习并借鉴民间文艺传统,如评书、曲艺、秧歌、小调等民间文艺形式,创作出《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一方面深入群众中间,取材于身边人民群众抗战与生活的故事以及他们喜用的通俗语言,创作出《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如此,赵树理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解放区人民群众斗争与生活的丰富性,成为“延安文艺精神”的实践性代表。如是种种,中国现代作家因地域文化、生活体验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其文学书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此种文学书写的地域性特征不仅表明乡土中国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而且体现出中国现代文学遭遇西方现代性挑战时不断“寻根”的冲动,“‘寻根’即是对‘现代性’作出的反拨、反应”。在此意义上,中国现代文学正是通过将现代性体验空间化,反抗而非认同西方现代性的时间性,表现出中国文学自身的现代性特征。
三、中国现代文学时间体验的空间性
“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内容提要:本文在作者以往的研究之基础上,把中国的易卜生研究置于一个广阔的现代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语境下来考察,认为易卜生早期在中国的接受虽起到了推进中国的文化现代性的作用,但对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形象的确立却作了误构。而在目前的国际易卜生研究领域,"返回艺术家易卜生"的呼声则代表了国际前沿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建构以及赛义德的"旅行中的理论"的双重启发下,作者首次富有独创性地提出了"易卜生化"的理论建构,并据此和国际易卜生研究界进行了平等的对话。
关键词:现代性易卜生主义易卜生化世纪末美学转向接受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者,易卜生为20世纪的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艺术家形象早已在西方的语境下得到了肯定。尽管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精英文化及其代表性产品---文学---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但一个使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则是,易卜生仍然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不断地为学者和艺术家们讨论和研究,各种形式的国际性研讨会仍然频繁地在一些东西方国家举行。(1)这一点确实使那些为精英文化和文学的命运而担忧的人们感到欣慰。但是,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的语境下,易卜生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作为一位艺术家而为人们所接受,他的作用和角色曾一度被不恰当地误构为仅仅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和先锋意识的思想家和社会批判者,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由于他所塑造出的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想象所致,如娜拉和海达·高布勒等,因为这些人物给中国的观众和戏剧研究者们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他们几乎忘记了一个事实,即易卜生首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位戏剧艺术家,或现代戏剧之父。他对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自然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易卜生则不仅对20?兰椭泄熬绲尼绕鹱鞒隽酥匾墓毕祝匾氖牵褂跋炝艘淮笈褚獯葱碌闹泄执缱骷摇U庋蠢矗岩晃灰韵肪绱醋魑饕删偷囊帐跫业弊魉枷爰依囱芯恐辽僭谀持殖潭壬掀鹆宋蟮甲饔茫乇鹗窃诘苯袷贝比嗣歉嗟靥致勰岵伞⒏ヂ逡恋隆⒏?隆⒌吕锎铩⒌吕兆取⒗滤任鞣剿枷爰沂保撞飞谖鞣剿枷虢缢挠跋毂愫苌俦蝗颂峒啊>」芩肥刀晕幕执院拖执饕逦难У男纬勺鞒龉匾毕祝一垢ヂ逡恋乱恍┪难Я楦校肷鲜瞿切┧枷爰蚁啾龋撞飞淖饔貌唤嘈渭R蛭肷鲜黾肝淮笫ο啾龋撞飞灾泄斗肿拥挠跋熘饕峭ü湎肪缫帐醮醋鞫摹R蚨?quot;返回"作为艺术家的"真正的"易卜生将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易卜生之于中国现代戏剧的美学意义。本文的写作就从质疑易卜生形象的"误构"开始,主要从戏剧艺术本身来讨论易卜生的成就。
易卜生与中国的现代性之反思
毫无疑问,在中国和西方的现代性进程中,易卜生及其剧作都起到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全盛时期和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时期。这时易卜生主要被当作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有着天才的创新意识和预见性的作家来接受的,他的剧作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确实,在西方学术界,不同的学派和有着不同的批评倾向的学者和批评家都对他的艺术成就或社会影响作出了不同的评价。有些学者认为他是"莎士比亚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艺术家",或者说"现代戏剧之父",因为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因而有着典型的现实主义意义。毫无疑问,易卜生在自己的剧作中对社会显示予以了强有力的批判,这一点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那与当时的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个人性格有关。这也许正是易卜生为什么一开始就被当作一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介绍到中国来的原因之一。由于他的剧作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同时也由于当时的文化土壤和接受语境所使然,因而毫不奇怪,他被划入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传统之列,但根据当代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易卜生倒是更多地被当作一位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来讨论的,因为他在19世纪的出现实际上预示了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的崛起,而且他的不少富有预见性的洞见实际上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现代性进程铺平了道路。我正是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启发下,试图从文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对易卜生及其剧作作一新的探索。我认为,易卜生首先应被当作一位文学大师,或更为确切地说是一位戏剧艺术大师,来研究,把他当作一位思想家来研究实际上遮蔽了他那显赫的艺术成就,尽管他确实激发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反抗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首先正是为娜拉、海达·高布乐、斯多克芒医生和昂各斯特郎德这些主人公的刻画所打动的,因而他们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不得不深受其影响。为了对易卜生对中国戏剧的贡献作出较为中肯的评价,我首先花费些篇幅来回顾一下西方学术界近十多年来对易卜生的研究,并将之与其在中国的接受相关联。(2)
诚然,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讨论易卜生及其剧作在西方学术界早已不再新鲜了,即使我本人也曾作过这样的尝试。我在先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曾指出,易卜生为什么如此受到观众青睐和学者们研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剧作中所蕴涵的多重代码。也就是说,"除了现实主义的代码外,还有着另一些具有批评价值的代码"。(3)我通过仔细的考察,可以肯定地认为,易剧中除了现实主义等文化代码外,现代主义或现代性完全可能成为其最重要的代码之一,这一点使得易剧至今仍与当前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理论争鸣密切相关。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受到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之事实的启发,最近结合其与后现代性的关系,对现代性的概念作出了全新的解释。(4)在他看来,现代性若不与后现代性相关联是不能在当代产生新的意义的。确实,易卜生在生前与他同时代的批评界格格不入,其部分原因就在于他那很难为同时代人所容的超前意识,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其剧中所隐匿的富有预见性的思想观念。他的一些至今仍为我们所热烈讨论的剧作在当时并不为观众和批评界所接受,其中包括《群鬼》和《人民公敌》。当他的《群鬼》发表时,他受到了同时代批评家的猛烈批评。面对这些恶意中伤式的"批评",易卜生毫不退让,反而十分自豪地宣称,"所有这些抨击我的剧作的小人和骗子们总有一天会在未来的文学史上受到毁灭性的审判….我的著作属于未来。"(5)他的为未来而写作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这已被今天的文学史编写者的实践所证明。也就是说,易卜生的艺术不是短命的,而是向未来时代的不同解释开放的、并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与那些生前并不为同时代的人们所重视而嗣后却又被后来的学者和批评家"重新发现"的所有中外文学大师一样,易卜生的剧作虽不乏深受当时观众欢迎之作,但更主要的却是面向未来的读者和观众。因此他的断言是不可能为他同时代的人所证实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难发现,他在一个多世纪前所描述的东西在当今这个后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现代性虽已受到那些鼓吹后现代性的人们的有力挑战,但在很多人看来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因此事实已经证明,易卜生的一些戏剧作品在当今时代仍然不断地上演,并且深受西方和中国观众的喜爱。(6)
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在作者以往的研究之基础上,把中国的易卜生研究置于一个广阔的现代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语境下来考察,认为易卜生早期在中国的接受虽起到了推进中国的文化现代性的作用,但对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形象的确立却作了误构。而在目前的国际易卜生研究领域,"返回艺术家易卜生"的呼声则代表了国际前沿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建构以及赛义德的"旅行中的理论"的双重启发下,作者首次富有独创性地提出了"易卜生化"的理论建构,并据此和国际易卜生研究界进行了平等的对话。
关键词:现代性易卜生主义易卜生化世纪末美学转向接受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者,易卜生为20世纪的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艺术家形象早已在西方的语境下得到了肯定。尽管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精英文化及其代表性产品---文学---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但一个使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则是,易卜生仍然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不断地为学者和艺术家们讨论和研究,各种形式的国际性研讨会仍然频繁地在一些东西方国家举行。(1)这一点确实使那些为精英文化和文学的命运而担忧的人们感到欣慰。但是,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的语境下,易卜生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作为一位艺术家而为人们所接受,他的作用和角色曾一度被不恰当地误构为仅仅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和先锋意识的思想家和社会批判者,这在很大程度上确实由于他所塑造出的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想象所致,如娜拉和海达·高布勒等,因为这些人物给中国的观众和戏剧研究者们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他们几乎忘记了一个事实,即易卜生首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位戏剧艺术家,或现代戏剧之父。他对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自然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易卜生则不仅对20?兰椭泄熬绲尼绕鹱鞒隽酥匾墓毕祝匾氖牵褂跋炝艘淮笈褚獯葱碌闹泄执缱骷摇U庋蠢矗岩晃灰韵肪绱醋魑饕删偷囊帐跫业弊魉枷爰依囱芯恐辽僭谀持殖潭壬掀鹆宋蟮甲饔茫乇鹗窃诘苯袷贝比嗣歉嗟靥致勰岵伞⒏ヂ逡恋隆⒏?隆⒌吕锎铩⒌吕兆取⒗滤任鞣剿枷爰沂保撞飞谖鞣剿枷虢缢挠跋毂愫苌俦蝗颂峒啊>」芩肥刀晕幕执院拖执饕逦难У男纬勺鞒龉匾毕祝一垢ヂ逡恋乱恍┪难Я楦校肷鲜瞿切┧枷爰蚁啾龋撞飞淖饔貌唤嘈渭R蛭肷鲜黾肝淮笫ο啾龋撞飞灾泄斗肿拥挠跋熘饕峭ü湎肪缫帐醮醋鞫摹R蚨?quot;返回"作为艺术家的"真正的"易卜生将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易卜生之于中国现代戏剧的美学意义。本文的写作就从质疑易卜生形象的"误构"开始,主要从戏剧艺术本身来讨论易卜生的成就。
易卜生与中国的现代性之反思
毫无疑问,在中国和西方的现代性进程中,易卜生及其剧作都起到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全盛时期和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时期。这时易卜生主要被当作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有着天才的创新意识和预见性的作家来接受的,他的剧作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确实,在西方学术界,不同的学派和有着不同的批评倾向的学者和批评家都对他的艺术成就或社会影响作出了不同的评价。有些学者认为他是"莎士比亚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艺术家",或者说"现代戏剧之父",因为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因而有着典型的现实主义意义。毫无疑问,易卜生在自己的剧作中对社会显示予以了强有力的批判,这一点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那与当时的社会习俗格格不入的个人性格有关。这也许正是易卜生为什么一开始就被当作一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介绍到中国来的原因之一。由于他的剧作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同时也由于当时的文化土壤和接受语境所使然,因而毫不奇怪,他被划入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传统之列,但根据当代西方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易卜生倒是更多地被当作一位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来讨论的,因为他在19世纪的出现实际上预示了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的崛起,而且他的不少富有预见性的洞见实际上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现代性进程铺平了道路。我正是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启发下,试图从文化和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对易卜生及其剧作作一新的探索。我认为,易卜生首先应被当作一位文学大师,或更为确切地说是一位戏剧艺术大师,来研究,把他当作一位思想家来研究实际上遮蔽了他那显赫的艺术成就,尽管他确实激发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去反抗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首先正是为娜拉、海达·高布乐、斯多克芒医生和昂各斯特郎德这些主人公的刻画所打动的,因而他们的创作和批评实践不得不深受其影响。为了对易卜生对中国戏剧的贡献作出较为中肯的评价,我首先花费些篇幅来回顾一下西方学术界近十多年来对易卜生的研究,并将之与其在中国的接受相关联。(2)
诚然,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讨论易卜生及其剧作在西方学术界早已不再新鲜了,即使我本人也曾作过这样的尝试。我在先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曾指出,易卜生为什么如此受到观众青睐和学者们研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剧作中所蕴涵的多重代码。也就是说,"除了现实主义的代码外,还有着另一些具有批评价值的代码"。(3)我通过仔细的考察,可以肯定地认为,易剧中除了现实主义等文化代码外,现代主义或现代性完全可能成为其最重要的代码之一,这一点使得易剧至今仍与当前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理论争鸣密切相关。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受到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之事实的启发,最近结合其与后现代性的关系,对现代性的概念作出了全新的解释。(4)在他看来,现代性若不与后现代性相关联是不能在当代产生新的意义的。确实,易卜生在生前与他同时代的批评界格格不入,其部分原因就在于他那很难为同时代人所容的超前意识,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其剧中所隐匿的富有预见性的思想观念。他的一些至今仍为我们所热烈讨论的剧作在当时并不为观众和批评界所接受,其中包括《群鬼》和《人民公敌》。当他的《群鬼》发表时,他受到了同时代批评家的猛烈批评。面对这些恶意中伤式的"批评",易卜生毫不退让,反而十分自豪地宣称,"所有这些抨击我的剧作的小人和骗子们总有一天会在未来的文学史上受到毁灭性的审判….我的著作属于未来。"(5)他的为未来而写作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这已被今天的文学史编写者的实践所证明。也就是说,易卜生的艺术不是短命的,而是向未来时代的不同解释开放的、并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与那些生前并不为同时代的人们所重视而嗣后却又被后来的学者和批评家"重新发现"的所有中外文学大师一样,易卜生的剧作虽不乏深受当时观众欢迎之作,但更主要的却是面向未来的读者和观众。因此他的断言是不可能为他同时代的人所证实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难发现,他在一个多世纪前所描述的东西在当今这个后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现代性虽已受到那些鼓吹后现代性的人们的有力挑战,但在很多人看来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因此事实已经证明,易卜生的一些戏剧作品在当今时代仍然不断地上演,并且深受西方和中国观众的喜爱。(6)
新文学现代性历程发展方向
当今文坛,关于现代性的话语,诸多论点、诸多思路,不一而足。有西方世界的理论术语、理论文本的解读,有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现代性理论的思辨,有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发展态势的考察,也有对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的实证分析。这其中,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应该说,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是一部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价值自然是不容忽视的。
一、现代性的社会学视域与《讲话》的价值观照
关于现代性的研究视域,颇多争议。依照米歇尔?福柯的看法,对于现代性的认知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则,人们常常把现代性作为一个时代,或是作为一个时代特征的总体来谈论。他们把现代性置于这样的日程中:现代性之前有一个或多或少、或幼稚或陈旧的前现代性,而其后是一个令人迷惑不解、令人不安的后现代性。于是,他们开始发出追问,现代性是否构成“启蒙”的继续和发展,或者是否应当从中看到现代性所造成的某些基本原则的断裂或背离。二则,福柯说“:我自问,人们是否能把现代性看作为一种态度而不是历史的一个时期。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时性的一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做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或感觉的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1〕在此,我们或许应该对现代性的解读选取一种比较宽泛的视域。它可以是前者,即一个时代、一种制度,或一个历史时期的范畴,更多是表现在社会内容方面,诸如,政治方面的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经济方面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社会层面的劳动和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层面的宗教衰落与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等。它也可以同时是后者,即一种态度、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并更多地表现在文化、文学等领域。于是,我们的现代性思考便进入了社会学思考和审美思考两个视域,或者两个视域的交织互补。社会学视域把我们的文学思考引向了一个更为宽阔、更为开放的天地。安东尼?吉登斯在阐述现代性的体制维度时说,大多数社会学的理论总是倾向于要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某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体制性关系。即,它到底是资本主义体制,还是工业化体制?面对这样的争论,与其去寻找或争论,毋宁把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看作是包含在现代性体制维度之中相互区别的两个“组织性群集”,“正如欧洲社会所发生的那样,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的联合导致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转变。”〔2〕我们当然不是要具体地讨论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的体制维度或生产过程,但这种社会学理论的现代性视域,不同于那些抽象化、学院化的学理思考,它携带着十分强烈的社会实践性,它注重于社会体制变化、社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的思考,表现出鲜明的价值立场和社会态度。用社会学理论的现代性体系维度来审视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自然会扩大学术研究的视野,提升其学理认知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如此而来,对文学史中的理论思潮、作家作品的评价也就不会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思路和方法,而是携带着更多的对社会文化实践的直接反思。于是,文学内部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跨学科视野、更为博大的社会文化参照,和更为深刻的理论性、“反思性”的认知层面。如塞德曼所说“:社会理论通常采取了广义的社会叙事形式,他们讲述了关于起源和发展的故事以及关于危机、衰败和进步的故事。社会理论通常是和当代社会冲突和政治争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些叙事的目的不仅是澄清一种实践或是社会构造,而且还要塑造它的结果———也许是通过赋予一种结果以合法性,或是用历史重要性来影响某些行动者、行为和机构,却将恶毒的邪恶的性质归因于其他的一些社会力量。社会理论讲述的是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故事,它们体现了塑造历史的意愿。”〔3〕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历程和社会文化实践的视域来解读《讲话》,我们可以确凿地认定它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历史功绩在于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个根本问题,即,文艺创作的方向问题和文艺发展的道路问题。第一,文学发展的方向问题,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讲话》总结了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特别是革命文学发展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文学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它系统而深刻地指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解决了中国文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立场问题。说“: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4〕关于人民大众的具体内涵,又具体地解释,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是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第二,是文艺发展的道路问题,《讲话》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现实和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明确指出中国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发展的根本道路,是要求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现实生活、深入实际斗争,深入工农兵群众之中,既转变思想又获得创作源泉。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5〕时至今日,如何来认知《讲话》的基本精神呢?从社会学的理论和现代性的视域出发,现代性作为一种时间的存在,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永远未完成的过程。波特莱尔“用现代性来意指处于‘现时性’和纯粹即时性中的现时。因而,现代性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悖论式的可能性,即通过处于最具体的当下和现时性中的历史性意识走出历史之流。……在波特莱尔那里现代性不再是一种给定的状况,认为无论好歹现代人都别无选择而只能变得现代的观点也不再有效。相反,变得现代是一种选择,而且是一种英勇的选择,因为现代性的道路充满艰险。”〔6〕无论是中国现代历史的政治变革、社会变革,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这样的现代性的矛盾存在和现代性的时间流程之中。《讲话》作为中国新文学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的里程碑,既是紧密地根植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合理化进程中的工具理性世界之中,又是在以一种“英勇的选择”的姿态,以诸种“美的事物最新近、最当下的形式”积极从事着一种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伟大“救赎”。即,《讲话》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历史必然产物。
二、革命文学历史演进中的矛盾困惑与《讲话》的基本精神
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的纵向历程中,可以看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语言形式等方面的选择和表现,与作家自身、与表现对象、与历史要求之间的矛盾存在和发展规律。在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上赫然地书写着两个口号:“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人的文学”的口号在当时主要指向“人”的个性解放,个性解放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表现的一个主旋律。在当时,这种“人”的个性解放,主要表现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我主体的个性解放。如鲁迅所说,“新的智识者登了场”〔7〕,他们取代了古代文学中的勇将策士、才子佳人,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主人公。“平民文学”口号的提出,表明五四新文学从其诞生之日就开始把目光投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比西方文艺复兴更为深刻的地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作家,对农民的命运表现了特别深切的关注。在鲁迅等人的新文学作品中,农民第一次成为文学主人公,这是伴随着的社会转型而来的中国文学史上破天荒的变化。但是,这些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们在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其文学表现的题材主题、情节冲突包括语言形式都可以选择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故事,他们的立场、情感以及思维方式却始终无法摆脱小资产阶级或知识分子的视角。于是,五四时期文艺思潮的真实状况是,高高飘扬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旗帜下面,读者对象、服务对象,基本上还都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
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美国文学简史》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文学涵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重介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哲学思潮及应运而生的作家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原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对美国文学主要体裁的特征、美国文学各主要历史发展时期的文学特征有一个概观了解。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文学课程发挥其作用,成为提高学生理解与欣赏英语文学语言的渠道,从而使学生养成对英语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美国文学简史》;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美国文学简史》在介绍美国文学发展史的同时,精选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四类文学体裁,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原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用不同的批评理论解读文本,培养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精品,了解美国文化生活全貌,拓宽知识面,培养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思想的认识,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文学课程大多备受冷遇。较之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文学课程往往被学生轻视和忽视,认为是“无用”的选修课。如何让文学课程发挥其作用,成为提高学生理解与欣赏英语文学语言的渠道,从而养成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并最终达到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学涵养的目的,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做到文史结合
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同样重要,只有把这两者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美国文学的经纬,理解作品的精髓,领会作品的内涵。作品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中产生和形成的,没有一部作品能完全离开作者所在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把文学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放到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去探讨,就很难把握文学发展的规律,更难以透彻理解文学史中的各个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主题、创作题材及创作风格,难以领会文学作品中深刻的社会意义及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为了使学生能较清晰地掌握文学史的脉络,把美国文学划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文史结合,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例如,在读爱伦坡的作品时,我们要结合浪漫主义的特征,了解什么是浪漫主义以及它的起源和发展情况等。在读马克吐温的作品时,我们要了解现实主义作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思考作品如何表现现实。同样,在读索尔•贝娄的作品时,我们必须要了解现代主义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的特性,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异化和隔离。总之,只有把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结合在一起,发挥哲学思潮和流派统领作用,才能使学生宏观把握阶段和内容,体会作品的涵义。
二、增加后现代文学作品
语言暴力与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当代语言暴力现象
在语言哲学的引导下,“泛语言化”一度成为世界学术潮流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对语言的审视和分析曾经几乎成为文学批评的全部,文学和语言被认为存在着本体意义上的血缘关系,“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那些思者以及那些用词创作的人,是这个家的看家人”(海德格尔)。“我们正在与语言搏斗,我们已经卷入与语言的搏斗中”“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然而,在与语言“搏斗”的过程中,在“存在的家”里,语言的“看家人”,拥有语言的无上权力、在语言肆意扩张的同时,却已然发动了“家庭暴力”。在当代文学中,语言的“看家人”对于曾经被顶礼膜拜奉为至尊的语言恣意践踏,对于各种语言暴力现象熟视无睹甚至助纣为虐。语言暴力现象在物质文明日趋发达精神文明日益匮乏的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得愈加显著。复杂多元的社会状态、市场化浪潮、全球化媒体、网络化环境等等刺激当下文学语言更加世俗,文学的大众化、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作家地位的平民化导致各种粗制滥造、迎合大众低劣趣味的文本大行其道,其突出特征即是作为语言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充斥暴力语言。文学语言的暴力现象还表现在文学批评活动之中。文学批评转向大众传媒,文化批评取代文学批评成为批评主流,文化批评与媒体与娱乐联姻导致泛批评伪批评盛行,以媚俗为目的的各种谩骂、感官刺激、搞怪搞笑的语言暴力代替了理性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学语言向来秉承的是儒家“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和谐精神,尤其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学主要形式的古典诗歌及诗话,所体现的更是语言非暴力传统。诗化的汉语言文学,“和而不同”的诗论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儒家倡导“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传统对于历代建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语言具有根本性的引导作用。即使是最具暴力的《水浒传》,其暴力色彩的语词不过是“洒家”“鸟”“鸟人”“撮鸟”“直娘贼”等等。虽然中国文人有骂人的习惯,孔子骂过人,鲁迅也骂过人。但鲁迅也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作家们也普遍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避免暴力因素,在文学语言表达突破中寻求和谐的个性的语言之美。即使是充满火药味的白话文运动、新时期文学论争等等,也是体现了理性批判精神的和谐论争。新时期文学朦胧诗人北岛的诗句“我只他妈的喊了一声,胡子就长了出来”,因为国骂入诗当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这跟当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某些“诗人”相比,与今天的国骂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当今,语言暴力是文学谋求陌生化的必然手段还是失语后的疯狂?语言暴力是对文学的结构抑或解构?文学语言的暴力倾向对于社会的意义何在?中国文学传统的诗意美和谐美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其实质也正是当代文学衰退的表现之一。其充分体现了以表意为特点的汉字文化向西方以语音为中心的逻各斯主义的彻底倒戈。西方语言艺术尤其是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学更相信语音的力量,更多的是体现口语化特点,倾向于还原现实生活语言的暴力特性。而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一些典型作家如王小波、余华、莫言、王朔等人,莫不是向西方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学的模仿,其文学语言风格方面亦不可避免地体现出口语化暴力化特点。而汉语具有西方表音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汉语是视觉的,是感性的,是文人的小众的。西语是拼音文字,是听觉的,是抽象概念的,是大众的,所以脱口秀在西方很发达。文人的小众的汉字是意象的汉字、引人遐想的文字、诗意的浪漫的文字、反暴力的文字,如戈止为武,以手取月为有。作为表意文字代表的汉字本身比语音文字更具和谐文化意味。汉语表达长期以来一直严格区别为书面语与口头语,尤其是书面语被严格要求雅化非暴力化,并长期以来以绝对的优势影响着社会口头语表达。而随着“怎么说就怎么写”的白话文运动之后,代表汉语书面语精华的文言文表达被国人摒弃,中国文人“敬惜字纸”的传统业已圮毁,成为了今人田园牧歌式永远的回忆。文学表达提倡接近口语化世俗化的同时,不得不亦步亦趋地迎合大众的“重口味”。尤其是当今网络文化发展迅猛,泥沙俱下,文学创作走下圣坛,语言艺术不再是作家们独有的话语活动,网络化文学活动中人人拥有话语权,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文学创作活动,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特点使网络语言成为当今语言暴力现象的最为突出的表现,传统雅化的汉语言在当代大众化网络化的文字活动中遭到了戏弄与异化。如“冏”字、“雷”字等等其含义已与本义相去甚远,网民们或改造或凭空生造出一批词语如“卧槽泥马”等等,极其暴力色彩。
二、文学语言暴力与当代大众语言的相互影响
福柯认为语言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而是和人的社会存在密切相关的权力体系。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尤•迪尼亚诺夫也提出“文学的言语定向”这一术语,以描述文学与邻近系列(社会生活)之间可转化关系,并说明转化的中介总是“语言功能”。文学系统(文学言说)与社会生活系统(实际生活言说)的矛盾始终存在,而且正是在既对立又生成转换的互动中彼此影响彼此渗透而推进文学的演变和社会生活言说的进化。语言暴力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文学系统(文学言说)与社会生活系统(实际生活言说)之间既对立又生成转换的互动关系。语言暴力不是语言扩张而是文学失语后的疯狂,是对诗性语言的一种解构。在语言暴力盛行的社会,文学语言充满暴力更是文学媚俗的充分表现。文学语言的暴力化也正是文学走向衰败的体现,而文学批评活动的不和谐实质是文学批评的理屈词穷。一旦充满暴力语言的伪文学作品大行其道,加上一些影视节目一些传统媒体一些文化名人在其中推波助澜,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口头语形成渗透作用,甚至成为流行语,语言暴力往往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话语时尚,污染社会语言文明。当代文学语言充满暴力,已经失去了汉语言的机智和诗意。语言暴力的泛滥削弱了文学社会功能的发挥,间接成为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社会实际生活言说的文明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达程度。文学语言暴力之于社会日常话语、社会流行语(包括网络语言)的相互影响,可见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化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和谐之于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如何在吸取当代优秀口头语的同时,摒弃粗口语言,净化汉文学表达,提倡优雅文明非暴力的语言表达?作为文化工作重要一翼的大学人文课程及任课老师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如何引导大众剔除语言暴力、引领大众审美走向、如何充当和谐社会建设者的角色?理应是大学教育长期思考的问题。
三、大学语文的责任
大学语文课是全日制高等学校除中文专业之外所有专业应当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功利主义至上的现实面前,在西方文化伴随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受到愈来愈多年轻人盲目崇拜的当下,在汉语言的文化内涵受到忽略的今天,大学语文课其实已有意无意地承担了另一种责任:在当代大众中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传统,重拾汉语言的诗性特点,恢复其和谐美感,对社会生活语言产生积极的影响。考察我国古今文学语言暴力现象,反照中国传统文学及文学批评中所表现的和谐精神、和谐文化,总结中国文学语言尤其是诗语言的和谐传统,寻找当今语言暴力的盛行与和谐社会的反比关系,我们会发现,只有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诗意语言的活水源头,回归汉语的本真,文学才能谋求突破。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只有自视为一名文化批评工作者,自觉思考如何平衡文学批评的非暴力与批判性,才能通过语言艺术的教学在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品味中有所作为。因此,在文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之间大学语文课程应承担其应有的桥梁作用,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以中国传统美文为主,注重挖掘汉语言传统文学的语言美感。大学语文课应该以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国文学经典名篇的教学为主要内容。早在1942年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言中就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创设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氛围,使学习者热爱汉语言文化,从而对外来文化西方文化有一定的鉴别力,唤起学习者的想象力,提升其审美力。从而挖掘汉语言的美感、提升汉文化在今天的魅力,提高大众汉语言的领悟力,反对语言暴力,并最终养成当代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人文气质。如加强对于唐诗宋词必要的“熟读成诵”,理解原旨大义,后学其引申义,如举办经典背诵大赛,举办楹联大赛等等,恢复传统中国文人对于汉语言的游戏活动。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焕发新鲜活力,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力,引发学生对传统书面语的崇拜,达到文化成人、精神成人、培养语感、提高品味的目的,藉此激发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并能让这种兴趣和热情保持至参加工作走向社会,从而对社会生活语言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现代文学批评的过度发展综述
论文摘要:现代文学批评作为现代知识学科的产生、发展历程的一个特殊类型,在当代存在着过度解释的状况。如文化研究的兴起,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就存在过度解释的情形。论文通过对二者的互文性、文本联系等内部探寻,主张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并由此找出改善文学批评过度发展的解决方案,即借鉴传统批评的某些规则,深化文学研究方法,回到文学文本等。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过度发展;文化研究;回归文学
文学批评作为一门现代知识,以理论批判为机制,以现代文学生产为研究对象,其学科化经历了18世纪到20世纪的漫长历程。步人大学殿堂之后,现代文学批评才获得了学科地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并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现代文学批评曾试图以文学形式,即文学性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却不能够对此加以规范表述,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单一模型。它作为一门知识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存在自然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其自身某些内部矛盾的显现,也由此造成了它在当代社会所处的困境。文学批评超出了文学,它不再关心文学本身,它将文学中包含的各种特性——历史性、道德性、民族性、经济性、文化性等都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使这门学科过度发展。这种状况在影响着文学批评的发展,日渐拉大了与多数读者的距离。文化研究的兴起、发展和它对文学研究的挑战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文化研究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为诞生标志的……它游走于传统学科的世界之间,同文学研究、社会学和历史学关系尤其密切,其他像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都是其后援,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文化研究的特征之一就是对文学和美学提供了背景和语境,但它的实际进程已超出了背景和语境的意义,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大有勇往直前取代文学研究的趋向。具体表现如下:
(一)去经典化和价值消解导致审美性的缺失
戏仿史莱克系列管理论文
【摘要】戏仿,作为后现代作品对传统文类或文本的借用,既可能是对现代生活的解构,也可能是对这些文类或文本本身的解构。戏仿电影常常以超文本方式来改造传统,颠覆经典。《史莱克》系列成功地运用了戏仿手段,在笑傲票房之际,也引起人们深思。
【关键词】戏仿;颠覆;解构;史莱克
2001年,“颠覆”二字在动画领域内不断被提及,掀起轩然大波的是一只绿色怪物,名叫史莱克。这是一部现代童话:所谓的英雄是个丑陋又孤僻的怪物,所谓的公主有着一流的中国工夫,所谓的坏蛋是个专横跋扈的矮子君主,魔镜在要挟下会说谎,各种熟悉的动画人物同时客串其中粉墨登场,还有一个在矮子君主法奎尔统治下的秩序井然的杜洛城—俨然是现代城市缩影。配上多首风格迥异的流行歌曲,辅以PDI公司的制作技术,这就是梦工厂推出的制作长达5年之久的《史莱克》。公映后,好评如朝,并荣获7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2004年,《史莱克2》上映,票房同样不俗。2007年,《史莱克3》再次笑傲暑期档。《史莱克》改编自美国著名童话作家、插画家WilliamSterig的同名作品,一部看似著名童话《睡美人》的仿制品。但就是这样一个动画系列,在大银幕上颠覆了传统。
戏仿,从修辞角度而言,指戏谑性仿拟,是“后现代作品中对传统文类(如神话、童话、侦探、言情、科幻等)或文本(各种经典作品,如莎剧)的借用,既可能是对现代生活的解构,也可能是对这些文类或文本本身的解构”。戏仿电影常常以超文本方式来改造传统,颠覆经典。创作者可以用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心态模仿原作;观众在仿作的夸张和戏谑中,以放松的心态,联想到源文本,从电影的“戏仿”因素所表现出来的游戏精神和戏谑狂欢中,体验真正自由、解脱的快感。
《史莱克》系列传承了戏仿精神,打破传统童话电影甜美生活的模式,用一个现代童话来影射现实生活,揭示了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史莱克》借用了《睡美人》的经典元素—真爱之吻作为影片的发展线索,却嘲笑了《睡美人》中的每一个经典情节:公主并没有沉睡,而是在期待英俊王子的到来;救美的也不是英俊的王子,而是矮子君主法奎尔找的—丑陋怪物史莱克,所以,公主满心期待的“吻”没有到来。当观众看到漂亮的菲奥娜公主与史莱克相爱时,以为在看《美女与野兽》,可是直到影片结尾,史莱克都没有变帅,反而是菲奥娜变成了丑陋的怪物。观众不断体验着影片情节与传统理念的巨大反差带来的心理落差,一边窃笑,一边反思。
是什么让观众形成了理所当然的想法?传统的经典动画在人们的脑海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提到童话,人们眼前立刻浮现出王子公主郎才女貌的搭配和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这也是人们认为童话是幻想,不能反映现实的原因。《史莱克》系列打破了这种模式,让观众在体验心理落差时进行思考。因此,这个系列并非是拍给儿童的—儿童并不能理解影片中戏仿成分的奥妙所在。也许孩子们在看到史莱克洗泥巴浴时放声大笑,而家长们则会在看到说谎的魔镜时会心微笑。《睡美人》、《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彼得潘》、《小美人鱼》、《小红帽》、《灰姑娘》、《莴苣公主》等经典迪士尼动画被梦工厂调侃了一翻,史莱克不仅打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还彻底打碎了人们心中奉若神明的经典动画带来的美好回忆,模糊了原本分明的是非,展示了严酷的现实。恶毒皇后曾使用的魔镜用脱口秀主持人的口才,选美节目的画面,向法奎尔君主展示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的美貌。而这三位身份高贵的姑娘,却在影片结尾为了争夺婚礼花束大打出手。这面原本是最诚实的镜子也会说谎,因为要是答不出谁是最帅的人就会被打碎。看似荒谬的情节只不过是丑陋现实的写照。矮子法奎尔选中菲奥娜并非出于爱情,而是看中了她即将继承的王位。这样看来,相貌丑陋的史莱克倒是超级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