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22:21: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后浇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后浇带的设计
一、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想当然,搞一刀切。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
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后浇带PVC混凝土支撑柱探讨
摘要:目前,流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框剪结构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在结构超长、地基变化较大、荷载变化较大的部位必须设置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等构件形成了事实上的悬挑结构,而结构设计中相关的构件截面及配筋均按照简支结构设计,不会考虑此处悬挑的受力,因此后浇带必须考虑支撑问题,将事实悬挑结构转化为简支结构,以保证结构的安全。但后浇带的支撑一直是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而采用PVC管支撑柱则解决了这一难题,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后浇带支撑;PVC管混凝土柱;应用;受力计算
在土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后浇带的支撑一直是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难点和痛点,尤其是地下室沉降后浇带支撑时间非常长。使用传统的支撑系统由于杆件及配件与主体使用的杆件及配件通用,现场极难对拆除时间进行控制,造成部分后浇带支撑实际拆除时间过早,即使后期管理人员巡场时发现,也只能后期再行顶撑,造成了结构隐患。后浇带采用PVC管支撑柱则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PVC管与常用钢管外径差异较大,其质量远大于常用钢管,且拆卸相对困难,无法用于其他架体,彻底解决了随意拆除后浇带支撑的问题。
1后浇带使用PVC管混凝土支柱的优点
第一,后浇带使用PVC管混凝土支柱加快了设备料周转使用率。第二,防止随意拆除后浇带支撑,节约管理成本。第三,支撑稳定,可减少结构隐患发生概率。第四,造价低,节约成本。第五,制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
2PVC管混凝土支柱施工概述
后浇带技术中的建筑施工论文
1后浇带技术的定义和实际意义
后浇带技术方法能够在施工中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结构因为收缩和沉降不均匀而形成的有害裂缝,并且结合施工标准,防止因为温度的差异、混凝土收缩以及结构发生不规则沉降等现象的影响,分别在基础底板、墙、梁等地预留出设施简易施工缝,把结构分成几个部分,等到构件开始收缩,经过一段时间再完成后浇封闭作业,最终把结构接连为一个整体。后浇带技术主要作用就是把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增强该技术的施工质量,就可以改善整体结构的质量。不过由于该项技术的断面层很大,使得模板不易于支设,而且钢筋安置的也相当紧密,导致操作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必须在施工时严格把好每个步骤的质量关,避免出现纰漏,给施工和整个建筑带来隐患。后浇带技术解决的状况大体为三种,其一是为解决建筑主楼和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立的沉降后浇施工带;其二是为解决混凝土由于温度差异产生拉裂而设立的温度后浇施工带;其三是为解决建筑区域大,结构因气温产生变化,混凝土收缩开裂而设立的伸缩后浇施工带。国家社会经济的提高,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如今城市中高层建筑物以及裙楼建筑较多,很多的建筑中都修建了地下场所,而这样的建筑通常结构都很复杂,建筑的施工级别较为困难,施工跨度也较长,再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并且还会因为沉降最后出现裂缝,长此以往极有可能损害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结构使其产生断裂,从而降低建筑的完整性和结构性,使建筑不能够正常的投入使用。
2后浇带技术现实作用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建筑物也越发变得复杂化,大大增加了其施工的困难程度,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再加之不断被外界温度和环境所影响,特别是处于比较寒冷的北方,温度差异和气候变化更是大,一旦经过长期的使用,不断受外力侵蚀,其结构就会产生形变现象,当应力和形变达到一定条件时会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是坍塌,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因此,我们在了解这些不利因素后,施工时就需要多加注意,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前提前预留适当的缝隙,等到混凝土结构完全收缩完毕时,再对后浇带实行浇筑作业,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整体性,还可以很好的给建筑本身带来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防治裂缝和沉降等有害现象发生。后浇带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施工技术,其作用可以增强建筑的整体性能,并可以减少建筑裂缝生成,还能给建筑质量带来一定的保护。因此,在对建筑裙房结构设计时,不可以忽视后浇带方面的施工设计,要明确重力给地基带来的沉降程度以及建筑自身的结构强度,如此设计出确切的后浇带和浇筑时间,确保施工的完美度和施工效果。
3后浇带的施工细节
3.1合理安排各部分间距
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后浇带作为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主要用于一些不宜加设柔性变形缝和后期变形会趋于稳定的结构部位。后浇带的设置对于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沉降裂缝、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起到简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缩短工期、推进施工进度和节约投资的作用。本文就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分析;施工要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裂缝的现象不断增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后浇带则是解决结构裂缝的一个主要方式,因其简单的应用方式、快速的施工速度和良好的控制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关注和认可。合理设置建筑工程后浇带,必须充分了解其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要点,并结合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的解决结构裂缝问题。
1后浇带类型划分
后浇带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
1.1沉降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分析论文
1后浇带
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与结构质量休戚相关。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模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
2后浇带的主要功能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
2.1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2.1.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在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掌握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流程,熟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将有助于促进施工质量。文章针对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作用
1前言
在建筑行业中,后浇带设置越来越普遍,技术方面也较为成熟,其操作简单方便,后浇带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2房建工程后浇带的作用
2.1有效解决温差收缩的影响
混凝土后浇带质量要求及控制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后浇带的设计要求,阐述了后浇带的施工要求,论述了后浇带的施工监理要点,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后浇带;防水措施;监理要点
一前言
建筑工程结构留设后浇带,对施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问题,对一些因结构及功能要求不便于设置变形缝以及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的工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在建设部下发的《房屋建筑工程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中,明确列出后浇带是必须实施旁站监理的重要部位。因此做好后浇带施工监理对实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都极为重要。
二后浇带设计要求
后浇带位置。后浇带的位置至荚重要.设计的位置得当,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规定:“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m-60m”。具体设置在哪个部位,应由设计者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和结构受力情况分析计算确定。现行工程设计中大多数将后浇带设置在梁、板跨的1/3处,个别也有不标注具体尺寸,只给出后浇带的大致位置。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索
摘要:后浇带施工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地基沉降进行控制,减少温差对建筑质量带来的影响。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钢筋绑扎;模板;混凝土施工
1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其不会对主支撑点造成影响,需要在梁与板的中间或是梁与板变形缝反弯点的附近来预留后浇带位置,通常预留的位置以70~120cm为宜,预留点需要针对不同环境来设置成不同宽度,最为常用的宽度为80cm。在后浇带接缝形式选择时,需要根据墙面厚度来确定具体的接触形式,通常包括平直缝、阶梯缝、X行缝和槽口缝等。对于厚度在30~60cm区间厚度的墙面以阶梯缝为主,对于30cm以下厚度的墙面通常会选择平直缝形,而对于超过60cm以上厚度的墙面多采用多边凹形或是凹形的断面接口。对于后浇带施工中是否需要加入其他钢筋或是切断钢筋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另外,基于不同断面情况下,后浇带钢筋则需要采用曲折方式来进行连通。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设置后浇带。在具体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后浇带设置。通常在设计断面形式时,需要与混凝土结构的断面相结合,通过选择适宜的接缝形式。在具体确定浇筑位置时,宜避开剪力墙位置,具体可以选择梁、板反弯点。合理控制后浇带间距,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后浇带设置。2.2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具体要与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图纸相结合来进行模板预设,在预设钢丝网模板时,由于其直接关系到钢丝粗细的控制及网格的合理设置,因此需要需要做好钢丝网模板预设工作。具体要保证结构构件受力性能要与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相满足,并按照后浇带方面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模板带,以此来提高结构构件的可靠性。具体进行配筋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钢筋是否需要切割进行判断,对于可以切割的受力钢筋,则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焊接方式来做好钢筋连接工作,避免结构构件出现变形问题。2.3后浇带钢筋绑扎。在进行后浇带钢筋绑扎施工时,具体要基于实际情况在后浇带两侧位置适当增加马凳和垫块,这样可以确保钢筋网片、保护层高度和拟建工程项目要求保持一致性。而且还要做好后浇带马凳和垫块的加密施工,而对于需要加密后浇带位置的钢筋,则需要保证后浇带两侧钢筋的一致性。2.4严格控制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在设置后浇带时,需要控制好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以此来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相关性能。对于建筑高度较高的建筑,当其埋设有应力钢筋时,由于不宜切断应力钢筋,则需要在建筑中设置大跨度后浇带,待其设置完成后再进行钢筋切割,然后将钢筋进行焊接,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后浇带两端下垂和弯曲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后浇带宽度控制在7m,根据实际施工开发部来确定后浇带间距。当所处地区较为炎热潮湿时,宜适当减小施工间距,但在寒冷干旱地区,则要适当的增大施工间距。2.5模板支护施工。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具体进行后浇带浇筑作业时,需要控制好浇筑施工时间。而且具体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在建筑主体部分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浇筑作业。具体间隔时间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地点的气候情况。在具体间隔期间,可以进行裙房施工,在裙房施工完成后,主楼与裙房之间会有一个梁板结构产生,这就需要设立独立的模板支撑系统,以此来有效的对建筑上层及施工重量起到支撑作用。2.6垂直浇筑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促使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即在搅拌完成后要科学检测混凝土是否达到初凝状态,待混凝土满足初凝相关要求后,利用水压对混凝土进行清理,使其露出骨料,并由相关人员使用钢丝网来清理上面存在的杂质。对于较为粗糙的后浇带在进行清理时,可以借助于高压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利用模板来处理相关的施工缝,在具体处理施工缝时宜采取垂直浇筑的方式。模板拆除需要与工程的具体状况相结合,相关缝面处理可以利用凿毛的手段进行。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作为减小超长结构混凝土大伸缩裂缝及高层建筑差异沉降的主要处理方式,后浇带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后浇带设置或施工措施不合理,则会变为结构受力及变形的薄弱部位,进而严重影响基础结构的整体受力及变形。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要点
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也愈加复杂,大量超宽、超厚大型建筑不断涌现。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只在施工阶段留设的临时性变形缝被叫做后浇带。后浇带的设置,应按照具体施工情况,保留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封闭,进而保证结构形成一无缝整体。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将结构内永久性变形缝取消,有效控制裂缝,且有利于改善结构性能,为此,开展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为63671m2,215m为东西向长度,210m为南北向长度,389535m2为其总建筑面积。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2m为常见跨度。550mm为筏板基础板厚,2.1m为基础主梁高度,选用素土回填房心。为满足施工要求,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本工程后浇带量多,可从底板、剪力墙及各层楼板穿越,11868m为其整体长度,因此具有较大工作量。图1为后浇带留设划分图,其中,中庭为中间椭圆部位,斜线部位可回填素土。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运用与施工技巧
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下收缩的程度和膨胀的程度不同,产生有害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体、横梁、和底板进行留设施工裂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构建的自然物理收缩或膨胀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后浇带的特征是: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浇注;后浇带的强度一定要比其联接的构建部分高;对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浇带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施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构建裂缝。
一、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后浇带能够克服因温度差引起的构建收缩,对于各种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如果是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施工建造的,那么随着季节的变化,一旦温度升高,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的应力,对构建形成向外的挤压力量。一旦超过限度,混凝土构建中就会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对温度应力的考虑能够事先进行裂缝的预留,再在一定的时间(混凝土内部硬结收缩完毕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就可以做到保护构建整体性的作用。
后浇带的设置能够解决因基础设计和裙房结构组成整体的问题。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和基础虽然在设计时是一个整体,但是考虑到建筑队地基的重力影响引起的沉降,必须设置后浇带。用后浇带将这两个部分分开,通过沉降量计算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后浇带的设计之前要对整个裙房结构和基础的强度进行核对和计算,对由于连接成为整体后的结构体的后期沉降引发的内部应力进行计算。一般的施工顺序是先对建筑的主楼施工,再进行裙房的施工,最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二、如何设置后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