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22:14: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后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审计准则经济后果分析论文
从2006年2月24号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陆续了一个基本审计准则和47个具体审计准则,并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修改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正式开始。当前,我国审计界对于审计准则的主流看法是将其视为一种技术规范或者行为规范。如,萧英达(1991)认为,审计准则是审计行为的规范;刘继忠(1992)则认为,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制定的法规性技术文件;张龙平(1994)认为,审计准则实质上就是审计工作质量的衡量尺度,审计准则从性质上说是一种技术标准;刘明辉(1997)认为,审计准则从其实质来看,它是一种规范,是一种关于审计主体资格及其审计行为的专业规范。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审计准则的技术观,对审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忽视了外部因素对审计准则制定的影响以及对准则制定过程的审视。审计准则做为一种公共物品,其“特殊性在于它具有经济后果,谁拥有准则制定权,也就拥有了一种资源再配置的权力”。因此,本文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来对我国审计准则以及准则的制定加以探讨。
一、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
经济后果观最先应用于会计准则。1978年,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兴起》中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的影响。换言之,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我们认为,审计准则具有和会计准则同样的性质,审计准则同样具有经济后果。具体表现在:
1.对政府与监管者而言:当政府作为一名投资者时,他与其他普通投资者一样希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是恰当的、可靠的,这些信息都是在公认的审计准则审计下披露出来的,能够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等;当政府作为一名监管者时,他希望经过审计的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公司披露的信息经过审计后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要求,比如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能够服从政府的税法、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计划和调控需要等。
2.对普通投资者与债权人而言:他们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以及同时具有可比性。可是,如果仅仅是要求由这些公司来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这多少会让投资者与债权人难以相信,唯一的办法就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合理的确保这些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
3.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审计,以审查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公允性。可是由于审计师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他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确保审计师的行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一致,这就需要一个公认的审计准则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审计师从事的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为了保护自己以减少面临法律诉讼的概率以及符合成本效率原则,同时也为了弥补社会各界对审计师的期望差距,审计师同样需要一项公认的审计准则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以及保护其自身利益。
出险时通知迟延的法律后果综述
摘要:从保险的一般原理而言,投保人在事故中如果是受害人,享有针对加害人的赔偿请求权,其可以选择直接向加害人索赔,也可以选择向保险人索赔。在选择后者时,不通知保险人也未尝不可,只要投保人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案,妥善处理赔偿事宜,并未对保险人造成任何不利和损害。本文认为出险时投保人的通知义务并非法律的强制性条款,但保险人往往利用自身优势制定通知迟延法律后果的格式条款加重投保人的责任。因此,我国《保险法》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基础上,增加明确规定通知迟延的法律后果的条款,以减少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关键词:通知义务;通知迟延;法律后果;22条的完善
1出险时的通知义务
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出险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通知义务,这个规定的目的一是为了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可以及时参加调查,以便确认损害范围及责任范围,为日后的理赔工作做好铺垫;二是使保险人在出险时可以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
从保险的一般原理而言,通知义务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强的,并不属于法律强制性条款,即使出险时通知迟延也远达不到足以使保险人免责的程度。然而,在现实的保险合同中关于出险时通知迟延法律后果的格式条款却得不到有效的规制,这与我国现行保险法未对通知迟延法律后果做出具体规定不无关系。
2通知迟延法律后果的立法缺失
审计准则经济后果分析论文
从2006年2月24号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陆续了一个基本审计准则和47个具体审计准则,并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修改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正式开始。当前,我国审计界对于审计准则的主流看法是将其视为一种技术规范或者行为规范。如,萧英达(1991)认为,审计准则是审计行为的规范;刘继忠(1992)则认为,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制定的法规性技术文件;张龙平(1994)认为,审计准则实质上就是审计工作质量的衡量尺度,审计准则从性质上说是一种技术标准;刘明辉(1997)认为,审计准则从其实质来看,它是一种规范,是一种关于审计主体资格及其审计行为的专业规范。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审计准则的技术观,对审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忽视了外部因素对审计准则制定的影响以及对准则制定过程的审视。审计准则做为一种公共物品,其“特殊性在于它具有经济后果,谁拥有准则制定权,也就拥有了一种资源再配置的权力”(林钟高,2004)。因此,本文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来对我国审计准则以及准则的制定加以探讨。
一、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
经济后果观最先应用于会计准则。1978年,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兴起》中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的影响。换言之,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我们认为,审计准则具有和会计准则同样的性质,审计准则同样具有经济后果。具体表现在:
1.对政府与监管者而言:当政府作为一名投资者时,他与其他普通投资者一样希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是恰当的、可靠的,这些信息都是在公认的审计准则审计下披露出来的,能够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等;当政府作为一名监管者时,他希望经过审计的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公司披露的信息经过审计后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要求,比如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能够服从政府的税法、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计划和调控需要等。
2.对普通投资者与债权人而言:他们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以及同时具有可比性。可是,如果仅仅是要求由这些公司来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这多少会让投资者与债权人难以相信,唯一的办法就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合理的确保这些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
3.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审计,以审查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公允性。可是由于审计师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他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确保审计师的行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一致,这就需要一个公认的审计准则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审计师从事的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为了保护自己以减少面临法律诉讼的概率以及符合成本效率原则,同时也为了弥补社会各界对审计师的期望差距,审计师同样需要一项公认的审计准则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以及保护其自身利益。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后果与政治成本
摘要:政治成本是由寻租成本、税费管制成本以及社会契约成本组成,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应该正确选择会计政策。文中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和企业会计选择的政治成本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后果;政治成本
企业会计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其中的经济后果是指企业的会计报告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可以影响企业的决策,使得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成果和政治成本进行有效分析,可以明确选择正确方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也是对会计政策进行不断优化的过程,可以从中看出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企业的经营业绩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实现,但是这也会影响到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会计规范中有很多种选择可以供企业选择,从而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进而导致经济后果的出现。从一些公司利用会计选择而实现利润操纵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在选择上也会出现不好的结果,想要用政策选择作弊来提高业绩。以下是几种政策选择中的常见情况:企业会为了实现近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标准,使其不低于百分之十的配股资格线;为了实现不受到特别处理或者是企业摘牌的处理,而作弊保持微利的现象;为了防止受连续亏损的特别处理,通过作弊可以营造出转亏为盈的表象,特意在本年亏损上加大数额。这些都是企业为了躲避市场监管,为了形成自身有利局面而形成的经济后果,在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企业博弈中的一种常见表象[1]。因此为了实现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操作,保持市场经济的秩序,政府就需要帮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领导和规范企业在会计造成选择上的行为。
二、企业会计选择的政治成本
探究我国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摘要:会计寻租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本文分析了会计寻租产生的一些经济后果,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职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监督机制、公司治理机构、反寻租道德规范的建立等方面对抑制会计寻租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寻租;经济后果;对策
一、会计寻租的含义
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权力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那么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提取它,同时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寻租行为。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效果,如果经济人能够在规范会计运行规则中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就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共租”,于是会计寻租就成为作为经济人的各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非生产性寻利的直接手段。会计能够导致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并且会计在事实上难以做到中立。因此,通过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就可以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此时就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这种会计行为正好体现了寻租的基本思想。
会计寻租是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包括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供内部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二、我国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深究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
会计稳健性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会计管理,在我国的起步却较晚。在较为久远的时期,我国的商家普遍采用的理财方式也无不体现会计稳健性的思想,在结账时将应收账款以及显存商品都进行一定的折扣,以此来增强医院实际的资产能力。与此同时,稳健性在国际上也一直是饱受争议的。
一、会计稳健性对盈余的影响
如果对于会计结果没有一个可靠的研究结果,则会使管理者对于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高估,在以盈余作为基础的情况下,不能对报酬计划进行科学的制定,可能会使支付的薪酬增加,这就导致了医院的过度投资,致使投资净现值变为负数。稳健的盈余计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管理者给予恰当的激励,并且对管理者的报酬进行有效的递延,因为有一些以盈余为基础的报酬完全可以递延至管理者退休之后,这也说明了盈余的预测能力受到稳健性的影响。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中相关的规定,以及在非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体现可以看出,非预期权益的回收和盈余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因此,学者根据这些关系,建立了一个衡量稳健性的指标体系,将非预期盈余与全部盈余信息的比例作为一个衡量指标,这时发现该衡量指标的比例较高的医院,往往具有高杠杆、回报率波动较大的特点,而且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偶然损失,盈余与应计额的比例具有较强的波动性,这也就说明了稳健性对盈余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会计稳健性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会计稳健性的程度。学者对会计稳健性和信息汇总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的考察,发现有效的会计数据报告应当具有汇总的信息,同时具有稳健性的偏向。具有较强稳健性的会计信息能够使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得到很好的保证,在外界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的福利往往是随着医院控制信息成本的升高而下降的,而在高质量的会计报告影响下,却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的应计额通常分为预期和非预期两个部分,而在应计金额里所体现出来的稳健性则主要是有非预期的部分组成的;稳健性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则主要是由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稳健性所产生的非预期应计额造成的;高杠杆医院实现的非预期应计额更是将稳健性体现的十分明显。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低成长公司中稳健性的程度要远远高于高成长公司,这就说明了高成长公司在会计报告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激进的现象,而使得稳健性受到影响。通过对会计报告的有效操控,能够实现对稳健性的准确把握。
三、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及对策探索
摘要:会计寻租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本文分析了会计寻租产生的一些经济后果,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职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监督机制、公司治理机构、反寻租道德规范的建立等方面对抑制会计寻租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寻租;经济后果;对策
一、会计寻租的含义
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权力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那么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提取它,同时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寻租行为。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效果,如果经济人能够在规范会计运行规则中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就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共租”,于是会计寻租就成为作为经济人的各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非生产性寻利的直接手段。会计能够导致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并且会计在事实上难以做到中立。因此,通过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就可以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此时就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这种会计行为正好体现了寻租的基本思想。
会计寻租是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包括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供内部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二、我国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浅谈无效保险合同法律后果
一、保险合同的无效
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因法定原因或约定原因使业已成立的保险合同在法律上全部或部分不产生法律效力。由于实践中保险合同无效大多是以全部自始无效的形式出现,本文所探讨的无效保险合同仅指因为法定的原因导致保险合同自始、全部、确定地无效。
根据《保险法》、《合同法》及《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保险合同无效:
1.保险合同的主体不合格的;
2.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无保险利益的;
3.死亡保险合同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
出险时通知迟延的法律后果透析
摘要:从保险的一般原理而言,投保人在事故中如果是受害人,享有针对加害人的赔偿请求权,其可以选择直接向加害人索赔,也可以选择向保险人索赔。在选择后者时,不通知保险人也未尝不可,只要投保人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案,妥善处理赔偿事宜,并未对保险人造成任何不利和损害。本文认为出险时投保人的通知义务并非法律的强制性条款,但保险人往往利用自身优势制定通知迟延法律后果的格式条款加重投保人的责任。因此,我国《保险法》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基础上,增加明确规定通知迟延的法律后果的条款,以减少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关键词:通知义务;通知迟延;法律后果;22条的完善
1出险时的通知义务
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出险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通知义务,这个规定的目的一是为了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可以及时参加调查,以便确认损害范围及责任范围,为日后的理赔工作做好铺垫;二是使保险人在出险时可以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
从保险的一般原理而言,通知义务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强的,并不属于法律强制性条款,即使出险时通知迟延也远达不到足以使保险人免责的程度。然而,在现实的保险合同中关于出险时通知迟延法律后果的格式条款却得不到有效的规制,这与我国现行保险法未对通知迟延法律后果做出具体规定不无关系。
2通知迟延法律后果的立法缺失
放火没有严重后果是否也构成犯罪
昨天上午,XXXX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放火案,原是省京剧院演员的吴庆卫因为怀疑妻子红妻出墙,遂与人谋划扔汽油瓶放火恐吓泄愤,在昨天的法庭上,吴庆卫十分悔恨自己的行为,法庭将择日对此案作出判决。
吴庆卫今年32岁,他从小学戏,经过多年奋斗,终于成为江苏省京剧院的一名演员。吴庆卫因怀疑其妻与张某有不正当关系,非常苦闷,遂找到朋友徐荣盛,请他帮忙“教训教训”张某。徐荣盛提出:“找人帮忙可以,但要花点钱。”吴庆卫拿出2000元给徐,两人经过一阵商量,决定找几个人,用点燃的汽油瓶扔进张家院子,以示恐吓。此后,徐荣盛又找来朋友王忠、张春盛商量扔汽油瓶一事,谋划好以后,他们准备了两个装满汽油的啤酒瓶,2002年8月4日凌晨2时许,他们来到劲顺花园的张某住处外,由王忠、张春盛动手,将汽油瓶点燃并扔进院内,受到惊吓的张某家人忙起来救火,但张家的遮阳篷和纱窗仍被烧毁。在昨天的庭审中,法庭查明了吴庆卫策划放火的事实。
主持人:我注意到在这起案件中,吴庆卫、徐荣盛等人扔汽油瓶恐吓他人,只是烧坏了遮阳篷和纱窗,并没有什么大的财物及人身伤害,为什么要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呢?
曹白瑞:放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不仅烧毁公私财物,而且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有造成公私财物被焚毁的危险,即使没有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放火但没有造成财产损失、没有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只是在量刑时作为一个情节,与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有所区别,并不能影响到放火罪的构成。
主持人:吴庆卫等人扔了点燃的汽油瓶,致使张家的遮阳篷和纱窗被烧毁,为什么不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呢?
曹白瑞:行为人实施放火的同时,一般都会造成公私财物的毁坏,区分放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关键在于放火的行为是否危及到公共安全。放火行为危及到公共安全的,是放火罪;如果行为人只是为毁坏财物而采用了放火焚烧的方法,但是并没有危及到公共安全的,应当定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吴庆卫等人在居民小区中扔点燃的汽油瓶,显然已危及到公共安全。